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英关系看战后英国外交特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British Postwar Diplomatic Features from Sino-British Relationship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第9卷 第20期 2011年lO月
淮海工学院学报(}f:≥科学版・社会经纬)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1’cchnology(Social Forum,Social.Science Edition)
V01.9
No.20
()ct.2011
I)()l:10.3969/J.issn.1008—3499.20 l 1.20.002
——中英关系正常化。随着西方越来越多的国
家和中国建交以及美国尼克松的访华成功。英国不 再受到美国方面的压力,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要求 放弃了骑墙的态度.最终与中国在1972年实现关系 正常化。此后中英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双方在 军事领域也展开了合作,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在 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国和中国的关系 也没有受到影响。此后在英阿马岛战争中中国对英 国进行的批评也没有影响两国关系的大局。两国在 这一时期都极力保持友好的关系。
万方数据
第20期
董琳:从新中国成立后的c}】英关系看战后英国外交特点
5
英国自己带来不利影响,1950年1月6日英国正式 承认新中国。承认新中国正是英国现实主义外交的 体现,其出发点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但 并不代表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它在承认 新中国的同时仍在台湾保留了领事馆,而且对新中 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持双面态度。随后在“两航飞 机”问题上,英国再次屈从于美国压力而作出了不利 于中国政府的决定,导致双方的建交谈判被搁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英国外交。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以后,面对中国政府给各国 关于外交关系的函告时,英国选择了回复建议先建 立非正式关系,在国际法里构成了“事实上的承认”, 并训令其外交人员不再随国民党方面内迁重庆。随 后于11月召开英国远东外交官员代表会议中,建议 政府承认新中国。对此,美国施加压力,使得英国在 巴黎的英、法、美三国外长会议上迫于压力推迟了对 新中国的承认。在这期间,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英 联邦国家印度也承认了中国。为了防止继续拖延给
E13王为明.百年中英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
[2]周琪.战后西欧四大国外交[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出版社,1994. Is]李文云.中英合作面I临新机遇[N].人民日报,2011-06—
25(2).
[4]付有强.新中国成立前后英国对华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D].成都,四川大学,2004.
仍是务实、稳健的,是在着眼于自已经济利益的基础 上,致力于发展稳定的中英关系。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中英关系的变迁,我们可以 从不同时期的中英关系里看到英国不同的外交政策 变迁,反映了英国外交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务实、灵 活、稳定的特点,其核心是维护和保持英国的自身安 全、利益和大国地位。但其中也有美国的影响和作 用,以及因意识形态差异而在外交上带有的影子,对 此,从前几年其所发生的抵制中国奥运的事件可以 清楚地看到这一点。那么.在未来的国际交往中,我 们所要把握的是如何根据其现实主义的外交特点, 以更灵活的态度来处理中英关系,在坚持原则的条 件下,坚决抵制其不利于我国发展的外交政策,注意 克服美国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推动中英关系的 进一步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国外交。解放战争中,
英国除了“紫石英”号事件等少数挑衅事件以外,大
收稿日期;2011—09—09;修订日期:2011—10—07 作者简介:董琳(1966一),女,安徽郎溪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工作处讲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课方面的教学与研究.(E—mail)xedddl
@163.tom。
了朝鲜战争与中国 兵戎相见并对中国实施了禁运等一系列敌对活动。 另一方面为了自身在华利益、欧洲安全,英国从战争 爆发之初就力图避免导致中国参战这一局面的出 现,要求美国限制自己的军事行动,劝阻美国对中国 境内军事目标的打击和原子弹的使用,并且寻求谈 判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法,但由于其政策的相 互矛盾,使得中英关系陷入了低谷。英国在华的商 业利益由于禁运、封锁和中国政府的报复性政策而 丧失殆尽,领事馆也大量关闭。总的来说.英国在战 后对美国的依赖使之对中国的的外交有所倒退,表 现出了敌视的态度,给中英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极其 不利的影响。
——香港问题的谈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
力不断提高,而英国的力量已经大为衰弱。其殖民 体系已经瓦解,殖民地也纷纷独立。在这种背景下 中英开始关于香港问题进行谈判。开始英国由于其 传统的帝国情节和出于其维护殖民利益的打算,想 通过灵活一点的手段以主权换治权的方式继续维持
——中英关系正常化前。50年代在两国建立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英关系看战后英国外交特点
董 琳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工作处,安徽宣城242000)
摘
要:英国是与中国交往最密切的西方国家,也是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最大的国
家之一。在概述近代以来中英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就新中国建立后中英的外交风云和外交关系发 展进行分析,指出了英国外交上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务实性、灵活性和稳健性特点。 关键词:新中国,中荚关系;英国;外交政策;特点
贸易。到了1958年,除了军用品外基本解除了对中
国的禁运。这也是英国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 时美国不支持其军事行动的情况下,对美国不满而 以实际行动维护自己利益的体现。但港英政府纵容 台湾在香港从事反对中国政府的活动,并多次放走 台湾侵犯大陆飞机的做法使得中英关系再次陷入危 机停滞不前。这充分反映了英国外交中反对共产主 义的意识形态因素。在1959年爆发的中印边界冲 突中英国也从其重视英联邦的一贯立场出发支持印 度,暴露了其对中国的不友好态度。 60年代,英国力图在中英关系上有所突破,采 取了派蒙哥马利元帅两次访华等一系列试探活动, 但最终仍由于美国方面的压力和维护英美特殊关系 的需求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上采取了骑墙 态度,使得中英关系停滞不前。在越南战争爆发后, 英国处于对自己在东南亚殖民利益的担忧和与美国 的盟友身份,虽未直接卷入战争但仍为美国提供了 大量支持.这其中就包括提供香港给美国做后勤基 地。这样英国就再次走到了中国的对立面。但同时 英国也希望政治解决越南问题.最后再次起到了中 美之间沟通渠道的作用。 文革期间,中英关系受到巨大冲击。中英在香 港发生冲突后于1967年发生了火烧代办处的严重 事件。两国关系也由于一连串的外交冲突而迅速恶 化。在这种局势下,英国采取了没有进行大规模外 交报复行动的稳健的外交政策,使得事态没有进一 步恶化。“英国外交部也不愿受公众舆论的影响,不 主张对在英国的中国外交人员采取强硬的报复措 施,也不赞成对中国实行制裁,要求人们保持平静, 同时,通过外交途径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涉。,,[2]
——中英的半建交。朝鲜战争结束后,中英关
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法国企图恢复其殖民统治在 印度支那发动了战争,苏联在与西方各国会谈时建 议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会议。由于英法的支 持,最后终于在日内瓦召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解决 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在会议上, 英国出于自己殖民利益的考虑,希望实现地区和平, 并在会前表达了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希望与中国 一起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会下中英两国外长直 接接触.英方主动提出要求中国向伦敦派驻外交官 员,最后双方同意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中英实现了 半建交。这一时期的英国顶住了美国的压力,从自 己的立场出发,务实地与中国进行接触,灵活地处理 两国建交问题,从而开创了中英关系新局面。 二、冷战结束前的中英关系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风起云涌,中英关系波折不 断,既有半建交后的短暂提升,也有文化大革命时的 低谷。但总的特点是这一时期的英国外交是务实、 灵活、稳健,但又保持其一贯的敌视态度,极力维护 以前自己的殖民地和殖民利益,保留有帝国情节。
代办关系后,中英关系在一段时间内有过良好的发 展趋势。英国从本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希望发展中英
万方数据
6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经纬)
2011年lO月.
在香港的实际统治。但中国已经强大起来。国际舆 论和香港民意也不允许英国这么做。英国的计划失 败,最后只能面对现实,采取务实的外交政策。去中 国进行谈判,承诺将于1997年把香港归还给中国。 三、新时期的中英关系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 重要变化,各国也都开始各自的外交战略调整。作 为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也开始以更为稳健、务实的态 度向前发展,中英关系走向令人振奋的新时期。 1998年,中英两国高层在互访频繁的基础上正 式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双方经贸和文化交流也出 现长足的进步。在此期间,虽然有北约轰炸南联盟、 伊拉克战争等事件,但都没有给中英关系造成大的 麻烦,中英双方于2004年宣布进一步建立“全面战 略伙伴关系”,这说明自香港交接后,中英关系在新 的基础上有了全新的推进和发展,诚如中国驻英大 使刘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所指出的那样,“近年来, 中英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确立全面战略伙 伴关系,建立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等一系列高层 交流机制,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呈现新亮 点。眦3]但同时又必须看到,英国由于与中国在台湾 问题、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并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上受美国影响而表现得态度消极。可以说,这一时 期英中的关系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由于双方没有 根本的利益冲突,所以英国的对华政策的主要特点
部分时间里基本采取了“中立”和不干涉的态度,这 就为英国和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早在1948年初.英国官员就预测到,华北不久就会 落人中共的手中。蚍1]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节节胜利, 英国最终做出了和美国撤离中国所不同的方法,它 决定留在原地和中国共产党打交道。究其原因主要 有4点:(1)英国在中国经营多年,有着重大的商业 利益,使其无法从中国简单地撤离。同时,为了确保 对香港的占领,英国必须准备和中国共产党打交道。 (2)国民党政权依附于美国,而与英国关系不十分 友好。在此情况下,英国认为政权的更替并非是给 自己带来坏的影响。(3)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国大 部分地区已是既成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应谋求和共 产党接触,这是英国历来所采取的均势外交的体现。 (4)由于英国在内战中采取的“不干涉”和“中立”政 策,使得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与英国保持了友 好相处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D829.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99(2011)20-0004—03
英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外交传统的国家,几百年 来它依凭成功的外交政策,在扩大自己在国际事务 中影响的同时,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并在两次世 界大战中均以胜利者的身份屹立不倒。二战后,虽 然英国的整体实力有了大幅度下滑,但是仍然通过 其有效的外交政策保持着一个世界大国的地位。可 以说.英国外交政策之精明,外交人员素质之娴熟, 在世界外交史上实属罕见。自近代以来,中英关系 发展曲折,英国作为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给近 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半殖民地的灾难,两国关系一 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英 国面对新中国建立的既成事实进行外交政策调整, 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宣布承认新中国,中英关系进入 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中国成立 后中英关系发展历程的简要分析,来研究和探讨战 后英国外交的特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英外交 这一时期英国采取了务实和灵活的外交政策。 在经过一番利益权衡后,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 认了新中国,但由于受美国方面的影响,英国在中国 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和蒋介石集团在联合国的代 表权上采取了双面政策。这也突出反映了在战后英 国由于实力下降,为了维护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有 时其外交政策不得不受到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