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届高三语文考前得分训练试题四教案资料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得分训练四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得分训练四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信仰是个性心灵深层的隐密,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一个不易交流的话题。
然而,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却备受人们的关注。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的,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选择和追求,“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努力”。
诚如康德所言:“信仰是客观的不确定而主观上确定。
”以此看来,信仰是一种价值预设,是信仰者相信其正确或有意义,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黎巴嫩诗人哈·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信仰是一种奇妙的精神现象,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
从认知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正确和认同;从情感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敬畏和尊重;从意志角度看,信仰表现为坚守和追求。
人的信仰具有多样性,如宗教信仰、哲学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科学信仰等,这种多样性是由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被信奉、被坚守的信仰突然被人们普遍质疑或放弃时,则表明信仰危机的出现。
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
信仰危机固然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至少说明人不盲从迷信,而且在危机中还会孕育出新的信仰。
罗曼·罗兰说得好:“怀疑和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
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
”我们应当坚信,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
多元的、充满理性光芒的信仰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于人类来说,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
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从哲学层面看,信仰关乎人的价值追求。
人不会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中名校新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中名校新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民间文学,是指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并在民间社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至今的口头文学作品。
它不仅是劳动人民生活智慧与生产智慧的总结,而且是民族精神与优秀道德的重要。
社会的发展仅有经济的推动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
民族精神以及这个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动力,也是_____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
他们通过一个个故事在普及历史知识,讲述中华传统的同时,也在继承古代“高台教化”传统的基础上,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人物,表达着自己的爱憎,教化着底层民众,文明世风,践行着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的重要使命。
故艺谚一直有“说书、唱戏劝人方”“一世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的说法。
在民间社会中,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与优秀的传统道德,正是通过一则则民间传说故事,一出出民间说唱实现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间文学可以通过与书面文学相比方式的通俗易懂,渗入底层社会,进而弥补书面文学所永远流淌不到的文明死角。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维持浸润着代际传承B.体现维持濡染着世代交替C.体现维系濡染着代际传承D.表现维系浸润着世代交替2.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民间故事家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间艺人,充当着民族精神与传统道德“教化者”的重要角色。
B.而充当着民族精神与传统道德“教化者”角色的,正是各种各样的民间艺人和我们的民间故事家。
C.而充当着民族精神与传统道德“教化者”重要角色的,正是我们的民间故事家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间艺人。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考前得分训练(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考前得分训练(一)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对诗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观照,并将其呈现在诗歌文本中——诗歌写作行为本身成了被书写的对象。
在陈与义、陆游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于诗歌写作本身更细致、频繁的书写,“题诗”“成诗”“寻诗”“哦诗”等有关诗歌写作的表达大量出现,有意寻诗、出声吟哦的诗人形象也越发明晰,这表明:宋诗对诗歌写作本身的呈现更为深细,写作者对自我作为诗人的身份有了更清晰的意识。
“题诗”“成诗”在陈与义的诗中承载了丰富内涵。
“鹳鹤忽双起,吾诗还欲成”“洒面风吹作飞雨,老夫诗到此间成”两例清晰展示出外部环境怎样激起了诗人内心的波澜,眼前转瞬即逝的景致如何被诗人捕捉到进而成为诗歌的一部分。
而“成诗”的过程往往具有实时性、不可复制性。
有道是“有诗还忘记”“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诗人内心感知到的诗意、诗人在语言表达上的疏离,都清晰呈现在诗中。
他在《对酒》中的“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同样感叹着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窘迫。
诗人也常常自发外出“寻诗”。
“柳林横绝野,藜杖去寻诗”(《游八关寺后池上》),诗人专门拄着藜杖寻诗:“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寻诗两绝句》),半夜从酒醉中醒来的诗人特意推开门,在明月乔木中寻诗。
场景本身就是诗意的来源,诗人在呈现出诗意产生的特定情境之后便结束了诗篇,不再述说此刻的感受。
这类似前引“鹳鹤忽双起,吾诗还欲成”:诗人看似只是记录实时景象,然而诗情恰恰渗透在眼前所见之中,诗歌写作也在此刻完成。
不同的是,“寻诗”更能体现寻找、访求的过程性和目的性,在这一表达中,“诗”仿佛成了触手可及的实体;作者自认与读者对何为“诗”有着高度默契,只需呈现特定场景,读者便可心领神会。
大庆实验中学2018得分训练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大庆实验中学2018年高三得分训练(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所有题均为必答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价值的概念起源于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外物之间的关系,凡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即是有价值之物。
但以满足需要来定义价值还不完善,人们的需要有高低之分,因此既有高级的需要,也有低级的需要。
例如人们有衣食的需要,有婚姻的需要,有求知的需要,有追求真理的需要,有维护人格尊严的需要,也有保卫民族独立的需要,还有人将追求声色货利作为一种需要。
除生命价值外,价值还具有深层含义,即“人的价值”。
它不在于满足人们的生命基本需要,而在于具有内在的优异特性。
荀子论“人之为贵”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人的价值”,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个人的价值。
“个人的价值”,一指个人的社会作用,即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也就是个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
凡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即是有价值的人。
《论语》中子贡问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孔子认为“博施济众”就是圣人,即是最有价值的人。
二是指个人的人格价值,即具有独立的人格。
孔子说:“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其所以辟世、辟地、辟色、辟言,都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因而不屈从权势,不随俗俯仰,而充分表现出做人的尊严。
价值的两重含义,具有两个不同的层次。
大部分事物,对于人而言具有功用价值。
而人本身、生命本身,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功用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
真、善、美,既有功用价值,也有内在价值。
真是正确认识的价值。
真知有益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知也能克服无知,超越浅知,具有高度内在价值。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考得分训练——语文语文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考得分训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礼论酒:孔子的酒文化观马特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是人们生活中极重要的一部分。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推孔子为酒之饮宗,他在《觞政·八之祭》中言:“凡饮必祭所始,礼也。
今祀宣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
”《诗经》、《礼记》、《论语》中的许多篇章均体现出孔子的礼制思想对中国酒文化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孔子的酒文化观中渗透有传统礼制文化的印记。
《诗经》谓:“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
”在孔子看来,饮酒不单单是口舌味蕾的享受,而是一种文化符号,实际上发挥着仪式的作用。
孔子重视“民、食、丧、祭”四事,强调各种仪式都应合乎礼制要求,包括酒类器物的陈列。
关于酒和酒器的陈列,《礼记·礼运》中说:“故玄酒在室,醴酤(酢)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
”此外,酒器的铸造也要符合礼制要求。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看到不符合西周礼制的酒器时,发出了“觚不觚,觚哉?觚哉?”的叹息。
觚是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约有二升。
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这些感慨针对了当时社会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也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体现。
在酒宴中,应当礼让年长者。
例如,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对子夏说:“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即是主张凡有酒食,必先礼让年长者食用。
另外,《论语·乡党》谓:“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坐席时尊长让贤,酒宴结束时,也要让年长者先离席位,维护尊者、贤者、长者的地位,以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井然有序的氛围。
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的两极式的人生意义赋予方式,在现代中国的启蒙者一连串不切实际的运动带来幻灭之后,导致民众普遍的迷茫,特别是自我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狂热,财富的诱惑,曾几何时让人忘掉了意义的需求。
如今“无公德个人”的盛行,再次表明了个体面临着深层的意义危机。
启蒙的根本,其实是意义体系的重建。
但意义体系必是依托于相应的文明秩序。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意义危机,就是国家的危机。
今天依然还有国家真正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但个人自主和个性解放确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觉醒的自我如何安顿?相互的关系如何协调?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意义体系的重建,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这种意义体系的重建,不可能是完全新创,而必定是扬弃既往的积淀,顺应未来的趋向,同时能够满足深层的期待,耦合微妙的情感结构。
中国人的意义体系的重建,儒家精神是不可能缺席的元素。
当然,儒家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复合体。
历史上展现的儒家,都是特定权力结构从这个复合体中择取了与之亲和的要素进行组合的产物。
不少当代学人就是在反思儒家的社会历史建构中,萃取出儒家的精神。
譬如,杜维明将儒家精神总结为学以成人、现世精神、内在超越和人际关系。
这种解读显然基于现代视域而让儒家能在现代文明中继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为曾由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注入中国的内涵和活力。
在所谓的后现代处境中,儒家自我是否可以超越西方伦理自我与审美自我之间的矛盾而另辟一条启蒙的出路?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取向的儒家文化,确实主要致力于心力的建设,而不太措意制度性安排。
大庆实验中学2013高三得分训练4语文答案
大庆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得分训练(四)参考答案一、1.D(作者对此并无定论。
)2.D(A项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证明的是古人以“立德”为上。
B吴稚晖所论及的司马迁、苏轼的例子并不能证明他们“重立功”。
C这种表述与观点无关。
)3.B(“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重立功’还是‘重立言’的主观愿望,也受制于史学家的解读”说法错误。
)二、答案4、B怜悯5、B①正直②给朝政的建议⑤赞美李刚6D邓素不赞成罢免李刚。
7、⑴皇上认为邓肃在敌营中,知道那些人的姓名,就让他详细奏报。
(其中“以”“识”“令”“具”及大意各1分)⑵邓肃建议从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中削去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的俸禄拿来给禁卫,请求让有关部门惩治他们。
(“削”“乞”“正”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
少年时,他机警聪敏善于写文章,风度仪态优美,能言善辩。
在为父亲守丧期间,悲伤过度超出了常礼。
进入太学,与他结交的人多为天下名士。
钦宗即位后,任承务郎,授鸿胪寺主簿。
金国入侵,邓肃奉旨前往金营,被金军扣押五十天才放回。
张邦昌建立伪政权后,邓肃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奔赴南京,任左正言。
这之前朝廷赏赐金国丝帛一千万,邓肃在其军营偷看到分给将士的不过八万。
到这个时候就对高宗说:“金人不值得畏惧,但金军赏罚分明,不弄虚作假,所以军士都肯拼命。
而朝廷却不同,有同时立功而功劳又相等的,有的已多次升官,有的却还是平民百姓。
赏赐的轻重、官位的高低,只在官员手上。
功赏不明,谁肯自我勉励呢?希望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功赏的机构,使立功者能够自已陈报。
如果功状明确,而奖赏不合理的,或者立的功相同而奖赏不公,有轻有重,有先有后的,都要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
”朝廷采纳了邓肃的意见。
朝廷官员中有许多投降过伪政权的,邓肃请求将这些人分三等定罪处理。
皇上认为邓肃在敌营中,知道那些人的姓名,就让他详细奏报。
邓肃一一详细奏来,皇上认为他说得对。
耿南仲要告老还乡,他们的儿子延禧为郡守。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高考语文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催试官考较戏作①(节选)苏轼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②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注]①此诗为熙宁五年,诗人任杭州通判监考贡举时作。
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这一年却延迟至八月十七日放榜。
②组练:指军队。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为催促试官考较而作,却从描写钱塘江大潮入手,构思别致新颖。
B.诗人用“鲲鹏水击”、“组练长驱”两个比喻表现江潮气势磅礴、壮美雄奇。
C.诗的五、六句将红旗与青盖、黑沙与白浪进行对比,突出江潮盛况非凡。
D.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阅卷考官的催促,希望考官们点起蜡烛加班阅卷。
2.这首诗题为“戏作”,但其中包含真情。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尊重而又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于貌似消极的表象中透露出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愿望。
(3)《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___________”;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__________”。
3、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通过访贤,周人起用了伯达等八个有才能的人。
黑龙江省大庆四校2024届高三第四次(5月)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四校2024届高三第四次(5月)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大妈茹志鹃一个黑黑瘦瘦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急急地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
这军人煞住了脚,慢慢推开院门。
院里寂静无人,堂屋的门敞着,一眼就望见上首的大牌匾,上面矫健的五个大字“游击队之母”。
这里就是关大妈的家,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
七年前,新四军北撒后的第三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大家都叫它“穷鬼滩”。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
关大妈在这一带,真是个出名心软命硬的人。
她二十三岁那年,刚怀了孕,丈夫就死了。
从此,她一个人上山砍柴,挑水煮饭,挺了个大肚子,有天大的苦楚,都搁在自己心里。
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个儿子。
关大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关大妈在儿子桂平的坟前,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
”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
关大妈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只见一个人,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蓝布褂子都渗透了。
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吗?突然,关大妈自己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拉住他就朝桂平坟前跑。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四)语文试卷.pdf
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考前得分训练(四)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太建初年,释褐鄱阳王府中兵参军,再迁永阳王府录事参军。
诏随大都督吴明彻略地,以军功封应阳县子,累迁太子右卫率,徙晋陵太守。
威惠兼举,奸盗屏迹,富商野次,云“以付王府君”。
郡人歌之。
时孔范、施文庆等相与比周,害其梗直,议将出之而未有便。
会广州刺史马靖不受征,乃除王猛都督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与广州刺史陈方庆共取靖。
猛至,即禽马靖送建邺,进爵为公,加先胜将军、平越中郎将、大都督,发广、桂等二十州兵讨岭外荒梗,所至皆平。
祯明二年,诏授镇南大将军、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寻命徙镇广州。
未之镇,而隋师济江,猛总督所部赴援。
时广州刺史临汝侯陈方庆、西衡州刺史衡阳王陈伯信并隶猛督府,各观望不至。
猛使高州刺史戴智烈、清远太守曾季远各以轻兵就斩之而发其兵。
及闻台城不守,乃举哀素服,藉稿不食。
因勒兵缘江拒守,以固诚节。
及审陈后主不死,乃遣其部将辛驰驿赴京师归款。
隋文帝大悦,谓曰:“猛怀其旧主,送故情深,即是我之诚臣。
保守一方,不劳兵甲,又是我之功臣。
”即日拜辛开府仪同三司,仍诏猛与行军总管韦便留岭表经略。
猛母妻子先留建邺,因随后主入京,诏赐宅及什物甚厚,别赉物一千段,及遣玺书劳猛。
仍讨平山越,驰驿奏闻。
时文帝幸河东,会猛使至,大悦。
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以其长子王缮为开府仪同三司。
猛寻卒于广州,隋文帝闻而痛之。
遣使吊祭,赠上开府仪同三司,封归仁县公。
命其子王缮袭,仍授普州刺史。
葬关中,谥曰成。
? 节选自《南史·王猛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 B.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 C.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 D.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建,陈宣帝年号。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四)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传说为周文王所作,它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西方的古典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时代。
这个时代的古典主义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简约、对称、节制。
在这些美学原则的背后,隐含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
用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解读《周易》乾坤二卦中体现出的古典美,可以探访两种文明之间深层的相似与不同。
《周易》的简约之美不言而喻。
就大的方面看,它取象以尽意。
就小处来看,《周易》卦爻辞简约的特点更是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字如千钧,意象饱满、意蕴深厚。
以坤卦的初爻辞为例,“履霜,坚冰至”,杨静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爻讲行旅之人的旅程及在途中的艰难。
《文言》则将此爻用于人伦,认为弑君、弑父之事的发生,非一朝一夕之故。
依此倒可以得见,《周易》卦爻辞简约之下藏有丰富的意蕴,其用词简约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美。
在有关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论述中,“对称”这个概念往往与其他概念紧密相连,如:秩序、匀称、和谐等。
在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者贺拉斯那里,则被称为“合式”,强调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从而构成首尾贯通的和谐整体。
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
首先,乾下乾上构成全阳爻,光辉灿烂,没有瑕疵。
其次,六爻之间上下呼应,形成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对称关系。
再次,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究其终是看人在天地构成的时空维度中如何做到静则专、动则直,以悠游于天地间,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可见,乾卦结构上的对称呼应着意义上的和谐。
此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体现出对适度与节制的推崇。
他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道”在于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以合适的度、对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在乾卦中,“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在田”好,“在天”好。
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欣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4语文
大庆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得分训练(四)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以人重还是人以文重?罗志田中国古人重立功甚于立言,两者兼具的读书人,或文以人重,或人以文重,却未必是自己的选择。
中国古人对历史人物的地位,有一评价次序,主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后立言。
所以《史记》中列传的首篇是《伯夷传》,讲述伯夷和他的弟弟叔齐的故事。
两人反对周武王以方伯的身份领兵攻打其君主商纣王,到周武王灭商而成为君主后,他们遂不食周粟而饿死。
这样在事功上没有多少表现之人,仍可因其人格力量体现的意义而纳入历史记载,并领衔《史记》之列传,可知古代的历史意义,不尽取决于事功。
历史记忆的重要,体现在《易经》所说的‚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不过,‚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
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因‚立德‛而青史留名的例子也很少。
加以中国历代皇帝都想要作之君作之师,所以士人自然也多朝立功立言的方向努力。
大体上,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
吴稚晖曾论历史人物说,‚如以司马迁、司马光为譬,一是全靠一部《史记》,一是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
又以苏轼、王安石为譬,一则有诗文集大见轻重,一则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
简言之,司马迁和苏轼,更多是人以文重;而司马光和王安石,则其事功足以传世,其立言方面的卓绝,便不起决定作用。
吴氏一生历经求学、革命、为官、著书,立功亦复立言。
观其于历史人物的见解,大致本乎立功、立言次序的古训,揭示出向以反传统自居的他,在安身立命处也深受传统浸润。
复因其阅历丰富,老于江湖,故论事论人,眼光老辣,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试卷(四)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大庆铁人中学2015年高三语文综合训练试题(四)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C.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内涵丰富,譬如“子部”的“医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朝廷?讽:劝说B.方觉吾徒之不也? 德:道德高尚 C.士谦竭家资?罄:尽D.葬者万余人 ?会:恰好 .对一项是()(3分) A.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B.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届高三语文考前得分训练试题(四)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
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
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
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
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
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
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
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
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
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
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
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第1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
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3分)A. 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
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演好自己的偶像剧——专访方文山他身上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才华”,另一个是“相貌”。
有“粉丝”这样评价他:“横溢的才华吓跑了脸上的帅气。
”还有人描述他的长相:“有惊无险,像街头的寻常路人。
”最损的莫过于吴宪宗“歹毒”的大嘴:“看看他的词,再看看他的脸,你才明白,原来上帝是多么公平!”他便是方文山,周杰伦的“御用”词人。
从《双截棍》、《东风破》、《七里香》,直到今天感人肺腑的《菊花台》,方文山用天马行空的文字与瑰丽的想象一次又一次冲击我们的感官,他几乎包办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口的精品,成为今日歌坛中无法撼动的“指标性人物”。
此刻,他坐在我面前,接受我的采访。
记者:你曾以亲身经历为范本写过一本励志书《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
之所以有如此感悟,是否因为自己的成长故事充满励志色彩?方文山:成长对我来说,并非一帆风顺。
我出生在台北一个小乡镇的普通家庭,家境不好,很小便开始勤工俭学了。
每到寒暑假时我一般都会外出打工,比如送报纸、当餐厅服务员……当时也会觉得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蛮感激。
因为有过那些困顿、不如意和苦难,今天的自己才会懂得惜福。
记者:电影和写作曾经是你的理想,为何却写了歌词?方文山:当年我本想进电影圈发展,但是行业不景气,只好退而求其次写歌词。
我想,总有一天,自己会慢慢靠近电影圈的。
当时我的工作是安装防盗系统。
工作时,我会随身带纸和笔,边工作边想歌词。
有时突然想到一句好词,赶紧拿出笔把歌词记下。
就这样,一年下来写了一百多首,四处投递出去。
最终只有宪哥(吴宗宪)回了我的电话……机会显然眷顾方文山。
当吴宗宪幸运地光顾之后,周杰伦又呼啸而来。
记者:周杰伦给你的最初的印象是什么?方文山:我们同时被宪哥签下词曲经纪约。
起初对杰伦的感觉是:这个年轻人有些与众不同,做事酷酷的。
接触久了,我发现他的确有资格酷。
比如他钢琴弹得的确不错,音乐的确比别人更有创意,一年后,他又签了歌手约,显然是可造之才。
记者:关于你和周杰伦彼此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探讨甚至争论不休。
你自己认为呢?方文山:我们是相辅相成的。
曲是架构,词是衣服。
杰伦的曲天生已经很匀称了,旋律本身已经很动人,即便没有我的词,它一样存在。
我只是帮他的旋律加画面,提供故事,让它更有血肉。
记者:有没有想过如果搭档不是周杰伦,而是别的歌手,你的歌词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方文山:我想不会。
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曝光平台。
杰伦的曲风便是强有力的曝光媒介,这种强强联手的效果便是“1+1=3”。
目前,“粉丝”们为方文山与周杰伦的地位吵得不可开交。
一种说法是周杰伦捧红了方文山,另一种说法是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更有观点认为: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音乐将会很寂寞;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也会很寂寞。
记者:你觉得,你的歌词能在浩若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方文山:风格。
创作歌词时,我会故意强调段落与段落不见得有关系,但阅读时依旧有主题。
我强调一种整体感觉,这在《爱在西元后》有着很好的体现。
记者:你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想当自己。
方文山:几年来,我在圈内看到许多年轻人不想扮演自己,永远羡慕别人,成天幻想当周杰伦、刘德华。
与其羡慕别人,耽误自己的人生,不如做好优秀的自己。
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人人都憧憬着由麻雀变成凤凰。
只是,变成凤凰的方文山却一再提醒:先甘心当一只麻雀,潜心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否则,既错过麻雀的欢愉,又无法企及凤凰的荣耀,那岂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4.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吴宗宪到周杰伦,方文山拥有两次令人艳羡的机会,因此很多人把方文山的成功归为“幸运”,其实,方文山的成功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天赋和努力。
B.文章的开头的引用围绕方文山的“相貌”和“才华”展开:他长得很一般,甚至有些丑,但极有才华,词写得十分出色。
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开篇,引起阅读兴趣。
C.方文山一年下来写了一百多首歌词,四处投递只有吴宗宪回了电话,说明方文山当时的歌词创作水平远远不够。
D.变成凤凰的方文山一再提醒“先甘心当一只麻雀,潜心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因为他认为既错过麻雀的欢愉,又无法企及凤凰的荣耀,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5.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方文山是周杰伦的“御用”词人,他包办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口的精品,成为今日歌坛中无法撼动的“指标性人物”。
B.方文山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人生经历过那些困顿、不如意和苦难,让方文山懂得惜福。
C.方文山对周杰伦的评价很高,他认为若不是和周杰伦合作,他的歌词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D.方文山的歌词能从浩若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写作歌词的风格与众不同,他强调一种整体感觉,不强调段落之间的关系,但阅读时依旧有主题。
E.本篇访谈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特别是对话后的议论,能起到过渡衔接,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
6.记者进行采访时,需事先针对采访对象拟定采访提纲,请根据文意,还原出本文的采访提纲。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找驴记旺财的毛驴丢了。
天刚蒙蒙亮,旺财目光呆滞地看着空荡荡的驴棚,心里也一下子空了。
他以为驴肯定松了缰绳,自己到野外溜达去了。
可是,当他找遍了大街小巷,驴还是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