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个心理咨询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几个概念及其区分

人生在世,沧桑磨难,人们的心灵时刻在经受着现实的种种考验,为呵护好自己的心灵,为满足人们自我心理保健的需求,大家有必要知道一点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大家了解什麽是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以及心理不健康有那些种类等等,以便更好地自我调节心理节奏,保证自己快乐健康的学习、工作、生活。

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共同学习几个常见的心理咨询的概念,这几个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一、心理的本质是什麽;二、什麽是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三、什麽是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四、心理不健康对人的躯体影响。

一、心理的本质是什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映外界事物产生心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自己。如: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即让狼叼走养大的孩子。他们有健全的人的大脑,但是,他们脱离了人类社会,是在狼群里张大的。他们只具有狼的本性而不具备人的心理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是主观映象,这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如人们看到瀑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二、什麽是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正和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

在我们生存的社会人群中,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于是,就形成了心理正常的群体和心理异常群体。对心理异常群体的研究边形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

正常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妄想、幻想

心理的反面,既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活动的上述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破坏人的身、心健康。这是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概念的内涵。那麽如何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一)常识性的区分方法: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你见到一个人披头散发,满脸泥垢,满街乱跑。可以判断他们的言行是异常的。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一个人终日低头少语,行动缓慢,与人交谈十分吃力,甚至想不出词汇为开言,泪先流;流露出对生活的悲观失望,失去兴趣,觉得现实世界似乎笼罩在灰蒙蒙的雾中。或者一个人彻夜不眠时而唱歌,时而跳舞,时而说东,时而说西,说个不停。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一个人怕与他人的目光相对为此而不敢见人,一个人由于他的耳朵长的比别人大一些所以他不允许别人摸耳朵,他认为别人摸耳朵就是讽刺他为此常常与别人吵架这样的人也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半段,他的行为偏离了正常轨道。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二)标准化区分:1、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或行为被怀疑有病,就必须找到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病或心理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看待。2、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依其偏离平均值的的程度来决定。比如智力量表心理年龄/实际年龄测出的心理年龄得分是粗分必须把它转换成标准分(以心理测验方法为工具)。3、内省经验标准。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

说不出的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自己觉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焦虑、心烦、看什麽都不顺眼,走在桥上想跳下去,心理非常害怕但又无法控制自己。如果这中感觉超过半年那心理就偏离正常轨道。4、社会适应标准。在正常条件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正常的人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这时我们说他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适应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某个人的社会功能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那么我们就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如(三)心理学区分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知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另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这时我们便说他产生了妄想。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他为统一性。临床上长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2、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的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想别人述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可以说有正常的精神行为。如果不是这样,一边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作出快乐的反映,我们就可以说他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异常状态。典型的强迫性神经症也表现出认知与意志行为的不协调性。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常见心理异常症状是心理咨询必备的基础知识。主要有思维障碍、认知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三、什麽是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1、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不能以智力水平的高低衡量。智商高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智商偏低也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在智力的正常范围内,智商与心理健康无明显相关。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标准,这里有两家比较有影响。许又新的三标准和郭念锋的十标准最有影响力,三标准:第一,体验标准。是指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个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第三,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纵向考察。十标准:1、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底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而导致反应精神并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不会致病。如,邻居为了一只鸡打的不可开交,导致精神失常。9.11事件、大的矿难、大的地震、飞机失事等等都要进行心理干预。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2、心理活动耐受力;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出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如轻生现象。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折磨下出现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