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等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等待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对我的孩子或我的学生有如此的耐心,能忍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过错,反复出现的过失。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成人对待孩子们的错误痛心疾首,难免在言行上出现过激的行为。孩子们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心智,他们的言行有成熟的一面,也有幼稚的一面。我们何不弯下腰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追古溯今,历史的例子随处可见,大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了一番事业;司马迁忍辱含垢,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小到我们身边的小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地等待孩子们长大。等待他们能自食其力的那一天,尽管这个过程有时让家长或老师觉得太痛苦,是如此的漫长,让你很受伤。
以下的案例是我亲身的经历或是耳闻目睹的。
案例1:大学毕业后,我到了一所乡村中学教英语。农村的孩子比起城市的孩子在学语言方面相对要弱一点。他们缺乏语言学习环境,接受能力弱一些。对刚从学校出来的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于是我一边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一边和学生们交流,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课堂上语速尽量放慢一点,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有一天我抽小周起来回答一个问题,他憋了老半天,才回答出来。也没有回答正确。我没有批评他,相反表扬他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我看见他有些如释重负。轻松地坐在了座位上,之后上课显得专心点。下课后我和小周个别交换意见,他对我说,老师,英语太难了,我确实学不好。我安慰他,叫他能学多少学多少。从这以后,小周上英语课不打瞌睡,放下了背负的包袱,还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遇到他实在听不懂的知识,我让他抄写句型,短语或单词。期末成绩考了54分,说实在我的心里还有点不安,害怕这个分数打击他。在他领通知书那天,他高兴地来找我说他的英语有了很大的进步。初中毕业后他上了职高。在读职高期间,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感谢外,最让我记忆深刻地是:老师,你没有因我成绩差而看不起我,你的微笑使我有学习英语的想法。我不会让我的老师失望的,等着吧,我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他做到了,虽然他没有迈进大学的校门,但我仍然认为他成功了,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案例2:我的一个学生小张,遵纪守法,没有什么坏习惯,与班上的同学相处得很融洽。就是学习不上不下,在班级也不算突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表现得太过孩子气,说话做事太冲动。总之除了学习外,其它方面都还不错。我经常找他谈心,帮助他找学习的差距,帮助他改正他冲动的毛病,不论课上还是课后,随时观察他的一言一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缺点在逐步的改进,而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起色。初中三年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去。考高中因为差点分,交
钱进了泸州高中。高中后,大学先读了一年预科,总算顺利地进入了医学院,经过了五年的学习之后,现已考取了华西医科大的研究生。
初中阶段小张同学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其实也着急,但他们没有表现出来,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鼓励为主,平等对待孩子,不过多的责备。也许他们只是出于本能,他们的行为无疑给自己的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小张的父母经常与老师交流,在小张的成长中,我们班的老师也做了很多工作,告诉他遇到困难时,不放弃,不厌学。最后他也成功了。
案例3:我的一位初中同学的女儿,今年考上了音乐学院。我祝贺她,她跟我聊起了她女儿的成长经历。她女儿小杨从小性格内向,文静,遇到熟悉的长辈也是轻轻地打招呼,平时显沉默。在校的学习成绩中中平平,但非常喜欢唱歌。对于成绩家长没有过多的埋怨,指责。而是根据女儿的爱好,培养女儿学钢琴,唱歌。尽管高中的成绩没有多少提高,父母不断地鼓励,和孩子一道克服重重难关。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小杨考取了音乐学院。我真为她感到高兴,也为她有这样的父母感到庆幸。
我的这位同学没有用粗暴,强行的手段逼迫孩子一定示读书是唯一出路,只是从孩子的爱好入手,培养孩子的各种爱好。让孩子走上另一条成功之路,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不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我们更应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应和孩子们一道体验其中的欢乐,痛苦,喜乐哀乐,今后的人生中他们遇到坎坷时,受到打击时,才不至于不堪一击而一败涂地,相反他们想到得是如何来应对面前的困难。
尊重、理解、爱护孩子,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冰释心底积淀的阴云,奔向健康、明媚的未来。
“应该像感谢上帝一样感谢我们的孩子,不能只感谢上帝而怠慢了孩子。”让他们在关爱中成长!给孩子们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父母和教师只有真心地去爱每个孩子,才会换来孩子对我们爱的回报,唤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学会如何爱他人。
父母和教师总是会为了孩子好而对他们严格要求。但是有时候孩子没有办法一下子到达父母和老师希望的这个高度,我们更应该地是蹲下身来,陪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