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句论文学生体验论文: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句论文学生体验论文: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验

一、提炼中心句,把握体验主线

一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关键词句体现的。关键词句有时是中心句,统率全文;有时是观点,表达见解;有时是判断,点明事物的性质或必然性,是文章的精髓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中心句,把握体验主线。编者选编《搭石》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美”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话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首先把整篇文章的“精华”筛选出来,抓住“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美”这一中心话题。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试着在头脑中想一想当时的画面,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

二、研读关键词,体验具体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丰富学生体验。但在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学生读书常常是走马观花,读中很少思索,读后一脸茫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让他们读有所得,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教

学《搭石》这篇课文时,抓住“家乡美丽‘搭石’图”“家乡人们‘走’石图”“老人调整石块图”“同时过溪,招手礼让图”“背老人‘过’石图”等画面,不断引导学生研读体验。在细读画面时进一步要求他们抓住关键词,体验具体情境。如教学“老人调整石块图”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加强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画面美吗?

生:美!(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老人调整石块的画面)师:告诉大家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生:我从这个句子体会到的: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画面,我们必须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轻声读读以上这个句子,再次展开想象:走近这“上了点年岁的人”,看看你会从哪个词语看到这位老人脸上的表情;哪些词语看到这位老人的动作;哪些词语还能看到这位老人心理在想些什么。

生1:“发现”“马上”“找来”这三个词让我看到一位老人正急着赶路,突然发现一块搭石不平稳,马上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师:你能抓住人物的动作想象画面,真了不起!还有哪位同学也看到了老人的动作?

生2:我看到老人在石头上“踏”上几个来回。

师:你的画面中老人是怎么“踏”的呢?

生1:是小心翼翼地“踏”。

生2:是全神贯注地“踏”。

生3:是试了又试,踩了又踩地“踏”。

师:好一个试了又试,踩了又踩!老人为什么要试了又试,踩了又踩呢?此时他会怎么想呢?

生1:老人在想如果不把石头搭好,别人经过时摔下去,那多危险啊。

生2:老人在想:如果石头歪了,会给家乡的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我得把这些石头搭平稳!

三、评读关键词,深化体验内涵

语文教育家商支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你不读,这一切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笔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话的只有读,让它在你的嘴里活起来,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评读更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老人调整石块图”中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验具体情境后,让学生

带上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读:

生读后,师评:你能走进人物内心,真是刘章爷爷的知音。第二位学生把“无论、只要、一定”重读,引导学生评:你把这几个词读重读,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遇到任何急事,都会先解决搭石不稳的问题……

这样学生通过朗读、评读,读出自己的体验,不但培养了语感,感悟到了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深化了学生的体验!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付出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体验,以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