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MSDS——对氨基苯磺酰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 : 亚,性 急小毒 性时性 和(大: 慢鼠性:吸毒入性(大):鼠经口)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 地下水的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 中发生生物蓄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 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 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 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 属 有粉 害末 燃( 烧如 产镁 物、 :铝一等氧)化能碳发、生二反氧应化, 碳引、起氯分化解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 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 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布 工 学危作)规,险场信化品所息学的安危化安全险学全使物危使用品用险化安、学物全生品品管产规安理、定全条储管例([存]理实劳、条施部运细例发输则号、(年)等装(化月法卸劳日规等发国方,[]务面针号院均对)作发,化
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第 类毒害品。
( )将该物质划为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 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磺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粉末。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偶氮染料等,也用作防治麦锈病的农药。
其它理化性质:
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资料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LD50:>3200mg/kg(小鼠经口)LC50:
根据企业修改填写
供应商电话:
根据企业修改填写
供应商应急电话:
根据企业修改填写
供应商传真:
根据企业修改填写
供应商Email:
根据企业修改填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无资料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具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燃爆危险:
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
磺胺酸
中文别名:
对氨基苯磺酸
英文名称:
p-Aminobenzene sulfonic acid
英文别名:
无资料
CAS号:
121-57-3
技术说明书编码:
XXX-MSDS-00X
供应商名称:
根据企业修改填写
供应商地址: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建规火险分级:
无资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目录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对氨基苯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安监总局2015年第5号公告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s)
甲壳纲动物:EC50:无资料
藻类/水生植物:ErC50:无资料
慢性水生毒性:
鱼类:无资料
甲壳纲动物:NOEC:无资料
藻类/水生植物:NOEC: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如需求医,随手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灰色粉末
pH值(指明浓度):
无资料
气味:
无资料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35
熔点/凝固点(℃):
288(分解)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不适用
气味临界值: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不适用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
少量泄漏时,可采用干砂或惰性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大量泄漏时需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存放在合适的密闭容器中,并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清除所有点火源,并采用防火花工具和防暴设备。
磺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3900 mg/kg(大鼠经口);3000 mg/kg(小鼠经口);1300 mg/kg(兔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磺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中文名称:
对氨基苯磺酰胺
有害物成分
对氨基苯磺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p-aminobenzenesulfonamide
含量
中文名称2:
磺胺
CAS No.
63-74-1
英文名称2:
sulfana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71
CAS No.: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磺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29磺胺别名:磺胺一:标识【危化品名称】:磺胺【中文名】:对氨基苯磺酰胺【英文名】:p-aminobenzenesulfonamide【分子式】:C6H8N2O2S【相对分子量】:172.22【CAS号】:63-74-1【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
【主要用途】:是磺胺类药物中最简单的一种,用于生化研究、有机合成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接触磺胺类的工人,主诉有干咳、食欲不振、口中有恶味、头痛、头晕、易疲乏、精神萎靡、工作后思睡等。
遇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氧化硫。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燃爆下限】: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对氨基苯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对氨基苯磺酸化学品英文名:sulphanilicacid|4-aminobenzenesulphonic acid化学品别名:4-氨基苯磺酸CAS No.:121-57-3EC No.:204-482-5分子式:C6H7NO3S产品推荐用途:用于制造偶氮染料等,也可用作防治麦锈病的农药。
产品限制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对皮肤有刺激性。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2;皮肤敏化作用,类别 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2A;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 3。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造成皮肤刺激,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刺激,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本品能造成严重眼刺激。
眼睛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炎症并伴随有疼痛。
162种常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常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612CAS No.:71-55-6分子式:C2H3Cl3分子量: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对氨基苯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对氨基苯磺酸化学品英文名:Sulphanilic acidCAS号:121-57-3分子式:C6H7NO3S分子量:173.19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皮肤致敏物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事故响应:——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33+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晴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就医。
食入:漱口,饮水。
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氨基苯磺酸 MSDS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 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 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 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粉末。
分子式: C6H7NO3S 主要成分: 纯品
分子量: 173.20
溶解性: 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乙醚、苯,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1,1,1-trichloroetha ne中文名称2 :甲基氯仿英文名称 2: methRl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612CASNo; 71-55-6分子式:C2H3CI3分子量: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1,1,1-三氯乙烷》95.0%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目录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目录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1 1,1,1-三氯乙烷27 碘酸钾2 丙醇28 丁醇3 戊醇29 对氨基苯磺酰胺4 2-戊醇30 1,2- 二甲苯5 2,4- 二硝基苯肼31 1,3- 二甲苯6 2,4,6- 三硝基苯酚32 1,4- 二甲苯7 2-丙醇33 二甲基亚砜8 4-氨基安替比林34 二氯甲烷9 N,N- 二甲基甲酰胺35 二氯乙酸10 N-甲基吗啉36 二溴化汞11 氨溶液37 二乙胺12 苯38 氟化钙13 苯胺39 氟化钠14 苯酚40 1,1- 二氟乙烷15 苯甲醛41 二氯二氟甲烷16 苯甲酰氯42 三氯氟甲烷17 苯乙醚43 高碘酸钠18 吡啶44 高氯酸19 吡咯45 高锰酸钾20 丙胺46 铬酸二钾21 丙二酸47 过硫酸铵22 丙三醇48 过氧化氢23 丙酮49 过氧乙酸24 次氯酸钠溶液50 环己胺25 醋酸锌51 环己烷26 碘52 环氧乙烷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53 己烷79 氯甲酸异丁酯54 甲苯80 氯酸钾55 甲醇81 氯乙酸56 甲醛82 钼酸铵57 甲酸83 脲58 甲酸甲酯84 硼氢化钠59 甲酸乙酯85 硼酸60 间苯三酚86 偏磷酸61 焦磷酸四钠87 汽油62 咔唑88 氢氟酸63 呋喃甲醛89 氢氧化钙64 连二亚硫酸钠90 氢氧化钾65 磷酸91 氢氧化钠66 磷酸二氢钠92 三氯化铁67 磷酸钠93 三氯甲烷68 硫化钠94 铁氰化钾69 硫酸95 戊醇70 硫酸钠96 2-戊醇71 氯化铵97 硝酸72 氯化钡98 硝酸汞73 氯化汞99 硝酸钾74 氯化钴100 硝酸镁75 四氯化铅101 硝酸钠76 氯化锌102 硝酸银77 氯化亚砜103 溴酸钾78 氯化亚锡104 亚硫酸氢钠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105 亚硝酸钠131 正庚烷106 盐酸132 重铬酸钾107 盐酸羟胺133 N,N′-二甲基乙酰胺108 氧化汞134 四氢呋喃109 氧化亚汞135 石油醚110 氧化铝136 水杨酸甲酯111 渣油137 乙二醛112 乙醇138 二苯醚113 乙二醇139 水合肼114 乙二酸140 甲基异丁基甲酮115 乙腈141 二甲胺116 乙醚142 四氯化碳117 乙醛143 石蜡118 乙炔144 乙醇胺119 乙酸145 三乙胺120 乙酸丁酯146 异辛烷121 乙酸酐147 1,2-二氯乙烷122 乙酸汞148 苯甲醚123 乙酸铅149 水杨醛124 乙酸乙酯150 丙酸酐125 2-丙醇151 己醇126 异丙醚152 柠檬酸三乙酯127 异丁醇153 丙酸128 2-甲基庚烷154 蓖麻油129 正丁烷155 山梨糖醇130 异丁烷156 乳酸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157 丙二醇183158 苯甲醇184159 三乙醇胺185160 砷186161 铅187162 锌188163 189164 190165 191166 192167 193168 194169 195170 196171 197172 198173 199174 200175 201176 202177 203178 204179 205180 206181 207182 2081,1,1- 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 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 2: 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 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1,1,1- 三氯乙烷 ≥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2019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磺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29磺胺别名:磺胺一:标识【危化品名称】:磺胺【中文名】:对氨基苯磺酰胺【英文名】:p-aminobenzenesulfonamide【分子式】:C6H8N2O2S【相对分子量】:172.22【CAS号】:63-74-1【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
【主要用途】:是磺胺类药物中最简单的一种,用于生化研究、有机合成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接触磺胺类的工人,主诉有干咳、食欲不振、口中有恶味、头痛、头晕、易疲乏、精神萎靡、工作后思睡等。
遇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氧化硫。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燃爆下限】: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磺胺msds

生产 由乙酰苯胺经氯磺化、胺化、水解、中和制得。原料消耗定额:乙酰苯胺 方 (99%)1032kg/t、氯磺酸(96%)4521kg/t、液氨(99.8%)535kg/t、液 法 碱(30%)863kg/t。
生产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 (1)以乙酰苯胺为原料 法 由乙酰苯胺与氯磺酸在 40~50℃反应,然后冷却,慢慢加入水中进行酸
钠-->三字球虫粉-->3,5-二氯磺胺
上游原料 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铵-->氨-->氯磺酸-->粗苯-->N-乙酰苯
胺-->2-苯甲酰乙酰苯胺-->对乙酰胺基苯磺酰氯-->盐酸苯胺-->二 苯脲
CAS 号:
63-74-1
分 子 C6H8N2O2S 式:
分 子 172.2 量:
EIN ECS 200-563-4 号:
SULFONAMIDE;Sulfonamides (Antibiotics for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相 关 类 别:
Use);Antibiotics for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Use;Biochemistry; 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除草剂中间体;农药中间体;Amines;Intermediates & Fine Chemicals;Metabolites & Impurities;Pharmaceuticals;Sulfur & Selenium Compounds;芳烃;分析标准品;医药中间体;PRONTYLIN;Amines, Metabolites & Impurities, Pharmaceuticals, Intermediates & Fi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无资料。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 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 高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 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 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 、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无
运输注意事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规信息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LD50:3900 mg/kg(大鼠经口);3000 mg/kg(小鼠经口);1300 mg/kg(兔经 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急性毒性:
对氨基苯磺酰胺
生殖毒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土壤、哺乳动物、鱼类和 植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 掩埋。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无资料 无资料
第二部分:化学/组成信息 含量 第三部分:危险信息
CAS No. 63-74-1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应急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对氨基苯磺酰胺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戴橡胶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 165~166 无资料 C6H8N2O2S 无资料 无资料 无意义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分子量: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无资料 172.22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对氨基苯磺酰胺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有害物成分 对氨基苯磺酰胺 危险标记: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接触磺胺类的工人,主诉有干咳、食欲不振、口中有恶味、头痛、头晕、易 疲乏、精神萎靡、工作后思睡等。遇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氧化硫。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 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 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和储存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 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 罩),穿透气型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及制造商信息 化学品俗名: 对氨基苯磺酰胺 paminobenzenesulfona 英文名称: mide M-037 CAS No.: 磺胺 sulfana 63-74-1
外观与性状: pH: 熔点(℃): 沸点(℃): 分子式: 主要成分: 饱和蒸气压(kPa): 临界温度(℃):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溶解性: 主要用途: 其它理化性质: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微溶于水、乙醇、丙酮,易溶于甘油、丙二醇、盐酸,不溶于氯仿、苯等。 是磺胺类药物中最简单的一种,用于生化研究、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强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