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

合集下载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中其中一种或多种水平升高。

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 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外(继发性高脂血症),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原发性高脂血症)。

血脂高有哪些病因:血脂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发性的,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导致的,或者是由于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药物等,和通过未知的机制导致的。

第二种就是继发性的,主要是由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者是由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导致的。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黄色瘤是一种异常的局限性皮肤隆起,颜色可分为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多呈结节、斑块或丘疹形状,质地一般柔软,最常见的是眼睑周围扁平黄色瘤。

(2)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

由于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

而患者的高脂血症则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诊断:主要检测两个指标:1.血浆胆固醇浓度>5.17mmol/L(200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2.血浆甘油三酯浓度>1.7mmol/L(200mg/d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表现:1.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黄色瘤是一种异常的局限性皮肤隆起,颜色可分为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多呈结节、斑块或丘疹形状,质地一般柔软,最常见的是眼睑周围扁平黄色瘤。

2.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在血管内皮下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早发性和进展迅速的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血脂异常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血脂异常的症 状和治疗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血脂异常的症状 02 血脂异常的病因 03 血脂异常的诊断方法 04 血脂异常的治疗方法 05 血脂异常的预防措施 06 血脂异常的日常护理
XX
PART ONE
血脂异常的症状
轻度血脂异常症状
轻度血脂异常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可能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 轻度血脂异常还可能导致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或疲劳后。 轻度血脂异常也可能引起一些与眼睛相关的症状,如视力模糊、眼前发黑等。 轻度血脂异常还可能引起一些与皮肤相关的症状,如皮肤干燥、瘙痒、黄色瘤等。
并发症症状
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等。引起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血脂异常患者容易出现疲劳、头晕、胸闷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XX
PART TWO
血脂异常的病因
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原因
XX
PART SIX
血脂异常的日常 护理
定期检查
血脂水平监测:定期检查血脂水平,了解自己的血脂状况 身体状况评估:通过体检和健康评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患病风险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预防措施: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中度血脂异常症状
轻度乏力、头昏 黄色瘤、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持续存在的高胆固醇血症 持续存在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重度血脂异常症状
眼睑黄色瘤:由于脂质沉积在眼睑部位,形成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丘疹或斑块
角膜弓:血脂升高导致角膜边缘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状改变 视力下降: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 脂肪肝:长期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脂肪在肝脏中沉积,形成脂肪肝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指南的建议,血脂异常主要包括两种类型:高胆固醇和高三酸甘油酯。

高胆固醇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高于正常范围,而高三酸甘油酯是指血液中三酸甘油酯(TG)浓度高于正常范围。

指南强调,预防血脂异常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措施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和运动习惯。

饮食方面,建议减少摄入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红肉、黄油和全脂乳制品。

相反,应增加摄入高纤维食品,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

此外,减少饮酒和戒烟也是预防血脂异常的重要措施。

运动对于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也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建议成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和骑自行车。

此外,最好还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水平。

对于高胆固醇患者,指南还建议根据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采取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超过5.0 mmol/L(约193 mg/dL),并且生活方式改变没有明显效果,那么就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一些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纤维酸类药物。

然而,用药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对于高三酸甘油酯患者,指南建议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例如减少糖类和酒精的摄入,增加有氧运动和减轻体重。

如果生活方式改变无效,患者的TG水平超过10 mmol/L(约885 mg/dL),或者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那么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贝特类药物和纤维酸类药物。

总之,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指导。

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和运动习惯,可以预防血脂异常。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

因此,指南的实施对于改善中国成人的血脂异常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血脂异常超标的服药标准

血脂异常超标的服药标准

血脂异常超标的服药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种物质。

血脂异常超标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血脂异常非常重要。

对于血脂异常超标的患者,服药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关于血脂异常超标的服药标准。

1、降脂药物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福泽康胺和烟酸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脂质代谢,最终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2、服药标准(1)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血脂异常的首选药物,其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合成。

一般建议在饭后服用,因为在饭后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较高,药效更好。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2)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来降低血脂,适用于甘油三酯异常超标的患者。

常用的贝特类药物包括非诺贝特、依韦贝特等,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3)福泽康胺福泽康胺是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福泽康胺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更好地降低血脂水平。

(4)烟酸类药物烟酸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合成酶,减少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进而降低血脂水平。

烟酸类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需要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来调整,同时注意对脾胆影响。

3、服药注意事项(1)根据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不可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

(2)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确保服药安全。

(3)密切监测血脂水平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脏功能异常、肌肉痛等情况。

控制血脂异常超标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血脂异常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适当的药物治疗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血脂异常健康科普

血脂异常健康科普

血脂异常健康科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脂异常的人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老百姓也把血脂异常简称为“高血脂”,并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称之为“三高二据调查的资料表明,我国每10个人当中就有将近4个人是表现为血脂异常。

一、什么是血脂?对健康影响有多大?很多年轻人,体检的时候明明发现了血脂异常,但是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能吃能喝,没有任何不舒服,理所当然认为自己不需要就医。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磷脂、固醇、类固醇、甘油三酯,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合成身体激素的主要原料。

血脂异常会带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中风)、肾动脉硬化、全身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防患于未然,血脂异常需要早期的筛查与治疗。

二、哪些情况会导致血脂异常?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往往有两种原因:一个为继发性的,往往继发一些疾病,如患了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某些药物使用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另一个为原发性的,这类最常见,其中一个是家族遗传性的,与家族血脂代谢基因变异有关,但更多的是与饮食(高脂餐)、肥胖,不良的生活方式相关。

三、血脂好不好,认准哪些指标?血脂好不好,认准这四个检验血脂水平的重要指标:1、总胆固醇2、甘油三酯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们常说的“高血脂”指的就是血浆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意味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增高,危害最大的。

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有益,因此也被称作“好胆固醇”,一旦降低了也不好。

再来梳理一下,总的来说,血脂异常的表现就是:胆固醇升高, 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以是混合的。

只要出现了不该高的高了,不该低的低了,就是血脂异常。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高血脂的说法并不全面,应该称为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2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颗粒比CM小,密度约为1,也富含甘油三酯,但所含胆固醇、磷脂、和Apo比例增大。VLDL的主要功能是运送内源性甘油三酯到体内肝外组织,也向外周组织间接或直接提供胆固醇。
01
血浆VLDL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02
1
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颗粒比VLDL小,密度比VLDL高,胆固醇所占比例特别大。
2
LDL的主要功能是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外组织,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脂蛋白
3
总的来说,小而致密的的LDL颗粒容易进入动脉壁内,更易被氧化,因而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HDL颗粒最小,密度最大
HDL的生理功能是将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在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这一过程称为胆固醇的逆转运,可能是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机制
分类
1
按是否继发于全身系统疾病分类
2
原发性高脂血症:多由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
3
继发性高脂血症:多继发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乙醇、某些药物等。常见的影响因素有饮食、糖尿病、甲减、肾病、酗酒、药物、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胆胰病变。
4
二者可同时存在
基因分类
脂蛋白代谢过程极为复杂,任何原因导致脂质来源、脂蛋白合成、代谢过程关键酶异常或降解过程受体通路障碍等,均可能导致血脂异常
人群血脂异常危险分层
危险因素
危险分层[mmol/L(mg/dl)]
血脂
TC5.18~6.19(200~239)或LDL-C3037~4.12(130~159)
TC≥6.22(240)或LDL-C4.14(160)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数<3
低危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血脂异常已经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的发布给出了清晰的指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关于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内容。

一、血脂异常概述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类物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它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异常。

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及时诊断并有效管理血脂异常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二、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的发布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的发布是对血脂异常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指导,它基于大量临床数据和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了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对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不仅适用于医务人员,也是普通人群了解和预防血脂异常的重要参考。

三、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在《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并对不同人群的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除了基本的生化指标外,指南还介绍了临床症状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血脂情况,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血脂异常。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的发布为预防和管理血脂异常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关注生活方式、科学饮食和适量锻炼,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

作为一位健康意识重视的个体,我将会更加关注自身的血脂情况,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适当控制摄入脂肪和热量,保持体重,规律运动等,以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对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关于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一指南的发布为血脂异常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重视自身的血脂健康,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上做出积极的改变。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第二十七章血脂异常血脂: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脂肪酸〔Fattyacid〕和磷脂〔Phospholipids〕,通常要紧指血浆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和TG。

脂质要紧与蛋白质结合=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实际指异常脂蛋白症〔高脂蛋白症〕,包括血脂的含量和/或组分异常。

临床以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血症和低HDL血症多见。

【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一)病因分类1、临床分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①原发性血脂异常:遗传缺陷所致,又称为原发性家族性血脂异常。

②继发性血脂异常:系统性疾病所致。

★高TC血症要紧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减和Cushing综合征等。

★高TG血症要紧见于糖尿病未操纵时、肾病综合征、肾衰透析者、胖胖者、糖原累积病、慢性乙醇中毒和长期雌激素治疗等。

2、血脂谱分型依据血浆脂蛋白谱的变化分五型:Ⅰ型:血浆乳糜微粒〔chylomicrone,CM,〕浓度升高,要紧含TG,TC正常或轻度升高。

见于家族性高CM血症/家族性高TG血症。

Ⅱ型:可分为★Ⅱa→血浆LDL升高,TG正常.★Ⅱb→VLDL、LDL水平均升高,要紧见于高TC血症/家族性高β球蛋白血症。

Ⅲ型:要紧是血浆CM残粒和VLDL残粒增加,血浆TC和TG 升高,见于家族性异常β球蛋白血症。

Ⅳ型:血浆VLDL增高,血浆TG升高,而TC正常或偏高。

Ⅴ型:CM、VLDL(TG和TC)升主,但以TG升高为主,如混合型高TG血症。

注:++:升高为注或明显升高;+:升高;N=normal(二)发病机制1、获得性因素★高脂饮食:常见★体重增加:原发性胖胖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是血浆TC、TG升高的常见缘故。

★增龄:血浆TC随年龄而升高〔缘故:机体分解代谢下落,LDL受体活性落低〕。

★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增加LDL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T/AST 大于正常上限3倍,CK 大于正常上限5倍是他汀停药的指 征
小结
• 要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判断是否需要调脂 治疗(不是化验单后的正常参考值)
• 首选他汀类药物 • 他汀有效的标准:LDL-C达标
• 他汀要坚持长期治疗,它不仅仅是调脂药 物,更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病例 2
请确定该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理由?
不良反应有 胃肠不适,便秘
良好
LDL-C HDL-C
恶心、腹泻 最严重为QT间期延长
TG
消化道症状
HD中L国-C胆固醇教育计转划氨(酶C或CECPK)轻系度列增讲高座
他汀是目前调脂治疗的首选药物
他汀是目前降低LDL-C最有效的药物, 同时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 用,无论是冠心病还是糖尿病均是首选 调脂用药。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
础措施。恰当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 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 且治疗费用少而且无副作用,应大力提倡 改善生活方式是药物调脂治疗的基础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的基本要素
骨骼肌
用药过程中应询问患者有无肌痛、肌压痛、肌无力 乏力和发热等症状。
血CK升高超过5xULN应停药。 用药期间如有其他可能引起肌溶解的急性或严重情
况要停药。
关注他汀治疗的安全性
2010美国FDA对辛伐他汀与其它药物联合时剂量的建议
与下列药物不建议 联用时剂量
联用
不超过10mg
伊曲康唑,酮康唑 红霉素,克拉霉素 泰利霉素 奈法唑酮
3.37-4.12mmol/L ( 130-159mg/dl )
1.70-2.25mmol/L ( 150-199mg/dl )
升高 降低
≥ 6.22mmol/L ( 240mg/dl )
≥ 4.14mmol/L ≥ 1.55mmol/L ≥ 2.26mmol/L
( 160mg/dl )
( 60mg/dl )
如果患者的LDL-C≤100mg/dl 则证明患者对他汀的治疗有效
在他汀达到最大效果的4周时 间窗内,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降脂 速度的快慢对患者的终点事件有 明确影响。
病例1
目前用药的基础上
6. 停药指征
血脂达标不是停药的指征,他
汀除了降脂外还可以延缓动脉粥 样硬化进展,最近的研究显示氟 伐他汀可以改变斑块组份,使斑 块更加稳定。所以他汀应长期坚 持服用。
TC240mg/dl
LDL-C 130-159mg/dl LDL-C 160mg/dl
低危
低危
高血压或其他 危险因素数3
高血压且其他 危险因素数 1
低危 中危
中危 高危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高危
高危
HDL-C是“保护性因素”。当个体HDL-C水平≥155mmol/l(60mg/dl)时,综 合危险评估时其他危险因素的数目减“1”
可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主要冠 脉事件(临床试验包括HHS、VA-HIT、BIP、DAIS、 FIELD等证实)
降低主要冠脉事件,并可能减少总死亡率
烟酸
(临床试验包括CDP、CLAS、FATS、HATS、
ARBITER2等证实)
胆酸螯合剂
N/A
胆固醇吸 收抑制剂 (依折麦布)
普罗布考
n-3脂肪酸
病例1
目前用药的基础上
2. 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高危人群,只要血脂不 达标,就应该在启动治疗 性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给 予药物治疗
病例1
目前用药的基础上
3. 选择何种调脂药物
首选他汀
他 汀 是 目 前 降 低 LDL-C 最 有 效的药物 他汀的降脂外作用有助于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 块 选药时注意某些他汀可能 和地尔硫卓产生药物相互作 用,要尽量避免选用。
三、评价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危险等级
药物治疗开始值
低危
LDL-C≥4.92mmol/l(190mg/dl)
治疗目标值
LDL-C≤4.14mmol/l(160mg/dl)
中危
LDL-C≥4.14mmol/l(160mg/dl) LDL-C≤3.37mmol/l(130mg/dl)
高危
LDL-C≥2.59mmol/l(100mg/dl) LDL-C≤2.59mmol/l(100mg/dl)
N/A
可使黄色瘤减轻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减轻
降低心梗后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 (GISSI)
降脂疗效
LDL-C明显 TG HDL-C
TG明显 HDL-C
TG HDL-C明显
LDL-C
与他汀合用 LDL-C明显
安全性
耐受性良好 肝脏转氨酶升高 肌病
肌病(吉非罗齐)
不良反应有: 颜面潮红 高血糖 高尿酸 上消化道不适
要素
减少使LDL-C增加的营养素
建议
饱和脂肪酸* 膳食胆固醇
<总热量的7% <200mg/日
增加能够降低LDL-C的膳食成分 植物固醇
2克/日
可溶性纤维素
10-25克/日
总热量
调节到能够保持理想的体重或能够预防体重增加
体力活动
包括足够的中等强度锻炼,每天至少消耗200k热量
*反式脂肪酸也能够升高LDL-C,不宜多摄入。
病例 2
是否会给该患者继续处方他汀,理由?
是否会给该患者继续处方他汀,理由?
参考答案
可以继续应用他汀,2-4周复查肝功能,理由如下: • ALT升高小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 • 无肝炎的临床表现,为孤立的转氨酶增高 • 他汀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大多为一过性 • 该患者为中危患者,但既往对TLC依从性差
吉非贝齐 环孢素 达那唑
联用时剂量 不超过20mg
胺碘酮
维拉帕米
联用时剂量 不超过40mg
地尔硫卓
/Drugs/DrugSafety/PostmarketDrugSafetyInformationforPat ientsandProviders/ucm204882.htm#SafetyAnnouncemen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极高危 LDL-C≥2.07mmol/l(80mg/dl)
LDL-C≤2.07mmol/l(80mg/dl)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 390-413.
四、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治疗
类别
他汀类 贝特类
循证医学证据
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4S、CARE、 LIPID、WOSCOPS和AFCAPS/TexCAPS), 尤其是总死亡率显著降低(AVERT、MIRACL、LIPS、 HPS、PROSPER、ASCOT、PROVE-IT、TNT和IDEAL)
病例1
目前用药的基础上
4. 开始药物治疗之前需检 查的项目
开始治疗之前要常规检查肝 功能(AST, ALT)
常规检查肌酸激酶,特别是 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患者
轻 度 转 氨 酶 增 高 ( <3ULN ) 不是他汀治疗的禁忌症
病例1
目前用药的基础上
5. 如何判断药物是否有效
治疗4-8周时复查血脂
再治疗1-2 个月后复查
病例讨论
病例1
目前用药的基础上
1.是否需要调脂治疗 2.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3.选择何种调脂药物 4.开始药物治疗之前需检 查的项目 5.如何判断药物是否有效 6.停药指征
请大家分组讨论
您选择的处理方案和理由
参考答案
病例1
目前用药的基础上
1. 是否需要调脂治疗
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属于 “高危人群” LDL-C的达标值 ≤2.59mmol/l(100mg/dl) 该患者没有达标, 应该 调脂治疗
极高危人群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
.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稳定型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陈旧性心肌梗死 有客观证据的隐匿性心
肌梗死或心肌缺血 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后
患者
冠心病等危症
有临床表现的冠脉以外动脉 的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二、判断患者血脂水平是否达标
危险等级
确定该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理由?
参考答案
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TLC),进行6-8周后复查血脂。如 无改善,强化TLC6-8周后再评估血脂水平
• 患者高血压,HDL-C低,结合胆固醇的水平判断为中危组。 • LDL-C的达标值应该为<3.37mmol/l(130mg/dl) • LDL-C药物治疗开始值为≥4.14mmol/l(160mg/dl)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基本临床检测项目
1. 总胆固醇(TC) 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
2. 甘油三酯(TG) 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具有致AS作用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具有抗AS作用
特例:只有当TG≥500mg/dl(5.65mmol/l)时,为防止急 性胰腺炎的发生,此时以TG为首要目标,贝特为首选药物
他汀治疗建议
判定治疗的目标值
根据患者血中LDL-C或TC的水平与目标值间的差距,考虑 是否单用一种他汀类药物的标准剂量可以达到治疗要求。
可单药治疗
单药治疗不能达标 或明显的混合性血 脂异常
长期应用过程中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大多数药物的代谢途径)
他汀 诱导剂
抑制剂
他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