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职业核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课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
1.大学学习的本质及意义
2.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3.素质培养的方法和技巧
4.兼职
学习目标
1.弄清知识、素质和能力三者关系。
2.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明确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素质培养的方式及途径。
4.理解并熟知素质培养的载体,积极参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内实
践活动。
5.理解兼职的意义,学会兼职信息的获取与甄别,能规避兼职的风险。重、难点
重点:
1.知识、素质、能力三者的关系。
2.素质培养的方式及途径
难点:
素质培养的载体与自身特质的关系
课程引入:提问:人为什么要上学?回答: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质,锻炼能力。
一、知识、素质和能力三者关系
1、什么是知识
知识就是一切人类总结归纳并认为正确真实,可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的观点、经验、程序等信息。
按照知识获得的过程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按照认识的对象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
哲学知识
2. 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个体发展的核心能力:自学能力、选择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研究、开拓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协作共事能力、社交、适应、应变能力。
1)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相应的能力
能力及其发挥离不开知识,知识为能力的发挥提供基础和前提,无知必然无能。掌握知识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制约着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
2) 知识与素质的关系:
a.相对稳定又发展变化
知识只有不断更新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践的需要。
人的素质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经过若干层次逐渐发展形成的,由量变到质变,从不稳定到比较稳定。
b.具有累积性
知识在继承、批判中不断得到积累和发展,知识越来越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联系:能力与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走着同一条道路,它们都是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
区别:能力必须以素质为基础,素质的特点是“内凝”,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而能力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对象化的呈现。
主客观条件
素质能力
素质-----能力的基础
能力-----素质的表现
以上的素质统称为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当今社会的现实要求
上海第二工大高职研究所王益宇调查上海的企业171家,分析显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首先,高技能人才
的培养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其次,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企业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专业基础不扎实,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责任感、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也较为欠缺。在技术更新迅速的当代社会,这种能力和素质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企业还反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例如,一家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人事经理反映:现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技能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素质问题。许多毕业生缺乏起码的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缺乏在工作中计划、统筹安排的能力,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也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再学习的能力,这是学校教育应该反思的主要问题。
2.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
求职就业是职业人才进入社会或者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社会需要什么人,用人单位重什么?是职业人才就业竞争的关键。
在“职业核心能力”大类中,依照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次数多少,其顺序分别为:(1)沟通表达;(2)外语;(3)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4) 分析和解决问题;(5) 组织协调;(6) 创新;(7) 学习领悟能力等等。在“职业道德与态度”类别中,其顺序依次为:(1)团队合作精神、亲和力、性格随和、开朗,谦和、乐意与人交往;(2) 责任心、事业心、敬业负责、积极主动、细心肯干、认真细致;(3) 适应能力强、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吃苦耐劳;(4) 正直、诚信、为人踏实、忠诚;
(5) 不断超越、勇于挑战、追求卓越、进取心、自信心、乐观向上;
(6) 工作谨慎、自律、组织纪律等。
招人三关:第一关,人力资源部长,主要看学历与专业;第二关,部门经理,不看学历,只考察应聘者的能力,不问学过什么,只看应聘者适应岗位的能力条件;第三关,总裁,不看学历,也不看能力,他要考察的是应聘者的道德水平、价值观。
3.职业核心能力和价值观是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和依托
大学生,没有一个专业能力不达标,恰恰是“怀揣高贵文凭”,“技术层面上固然是一流”,而其根本原因却是:“根本不了解工作的意义,更别提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常常心浮气躁,把‘踏实、努力、谦虚、耐心’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忘诸脑后”的工作态度;“没有创新精神和主动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协调性弱,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有时不单单是人际关系极差,在工作中也必将缺乏必要的世俗热情,不能融于社会”;“对单位的选择、职业的适应性以及求职于该单位的目的、动机等问题茫然不晓”等等。不少毕业生核心能力弱,价值观错位,职业起步就遭受失败。
4.职业核心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是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
核心能力的现实意义
对劳动者来说,掌握好核心能力,可帮助劳动者适应就业需要,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可帮助劳动者在工作条件下调整自我、处理难题,并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同时,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较好的职业核心能力,能适应更高层次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