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评估
摘要: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
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
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
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效能;径向基神经网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个阶段是我国迈向高效率、低成
本的新一轮稳态过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从“高速增长”转变为“创
新驱动”和“结构调整”,而“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也是自主创新,因此,经济新常态下,研究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以来,
我国陆续成立了七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
上海张江是最早成立的三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内自主创新推动
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推动
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三个地区构建创新体系的经
验具有典型借鉴意义。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成立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力争用十年时间建成创新驱动的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
的先行区、军民融合的示范区、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示范区和中西部创
新发展的增长极,为中西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模式,创
造经验。本文以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关村、东湖、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为经验借鉴对象,探索推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
体系建设的政策举措。
1创新体系效能及其评价
1.1创新体系效能的内涵效能的基本定义为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创新体系效能强调创新体系内部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资源的合
理利用,创新机制的有效发挥,创新环境的友好营造。它与创新体系
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效率有明显的区别。第一,创新体系效能与创
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强调创新成果和创新成果产
业化转化的能力,关注创新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绩效。创新体系效能
强调系统内各个影响因素协同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创新和成果的产
业化,因此创新体系效能注重体系建设的良性运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直
接和间接经济绩效。创新体系效能比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内涵更广,
能更好的衡量创新体系建设的成效。第二,创新体系效能与创新体系
效率。创新体系效率强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比例的改进,低投入和
高产出代表较高的创新体系效率。创新体系效能强调创新过程协同互动,良性循环,而创新产出是衡量效能的标准之一,因此,与创新体
系效率相比,创新体系效能包含的内容更多,能全面反映创新体系的
发展现状。
1.2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影响因素创新体系效能注重创新过程分析,
创新产出是衡量效能的标准之一,因此创新体系效能的影响因素主要
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知识创造。知识是创新的来源和基本要素,知
识创造是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是创新体系构建的基础。区域内知识创
造的能力一定水准上代表了创新体系知识资源的拥有水准,高校和科
研机构是知识创造的主体,因此,主体数量,资金支持力度和知识创
新成果等均能衡量地区知识创造的实力。第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知识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因此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体
系发展的关键环节。因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因此研发企业的数量、技术创新成果和成果产业化水准是衡量它的主要因素。第三,技
术扩散。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得到商业化应用,经推广被采用
的水准,技术扩散是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驱动力,决定了创新体系的
成熟水准。这个过程中中介机构是推动技术扩散的重要主体,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产业发展状况等都是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第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上三个因素是创新体系效能发挥的必要过程和主
要因素,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则是对以上三个过程的高度整合,它强调
不同创新主体的协调互动,合作发展,它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此,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影响创新体系效能的主要因素。
1.3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指标体
系的建立需要以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区域创新体系发展
的现实条件。图1是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知识创造、
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评价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一
级级指标,如表1、2、3、4所示,相对应的一级指标评价由二级指标
和三级指标组成。
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效能评价
2.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
上海张江和长株潭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及时有效性,用2013年度数据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四个地区
包括地域范围不同,为了研究和比较分析的精确性,本文搜集的数据
除了单位为百分比和定性数据以外,其它数据以人口为基础,进行了
平均化处理。数据来源为三个方面:第一,基于直接获取数据进行处
理后的数据,直接获取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度《国家统计年鉴》、
《北京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武汉统计年鉴》和《上海
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中国知识产权统计年报》、各省市《第二次R&D资源清查公报》,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官方网站统计信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
务网统计信息、张江高技术园区管理委员会统计信息等;第二,少量
定性数据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和发放调查问卷搜集。作者参与湖南省某
高校相关课题研究,参与了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调查研究,向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
调查,问卷调查分为纸质、邮件和电话三种形式,四个示范区累计问
卷调查723份,收到回复的问卷调查557份,其中有效问卷调查结果
为438份,根据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得到三个定性指标的数据,包括合作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度、合作创新成果对企业的适应性
和合作对学研发展的促进水准;第三,部分数据采用研究对象所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