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 透视
园林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新)第5章一点透视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房間的透視圖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VP
床
櫃
房間的透視圖
PP
房間的俯視圖
SP
5.2.2一点透视
例5.10 如图5.36b所示,已知点A的平面、立面投影、视点位置、 视距、视高,求A点透视。
a' h
K s' h
X ax
a
X
ax0 ax
sx O sx
O
H
s
建筑工程制图透视投影
直线A与画面V交
V
于迹点NA,因NA在V
上,其透视为本身;
S
且因为直线旳透视必 A
经过直线上各点旳透
NA
视,故A0必经过NA。
4.画面相交线旳透视特征
(2)灭点—画面相交线上无限远点旳透视,称为灭点
直线A上无限远处一点
旳视线与直线A之间旳夹
角φ=0,即:SF∥A。直
线旳灭点,为平行于该直
V
FB FA
分析:H面垂直线平行于画 x’ 面V,透视A0a0仍为一条竖直 线。引连线sa,与ox相交于ax0, x 由之作连系线,则A0a0必在其 上。
h
o’
a
o
s
(b)已知条件
h
(3)基面垂直线直线旳透视画法
在右图中,过a任作辅助线旳H面投影aa,与 ox交于点a,由a作出高度h,得到A。
H面上,作sf∥aa,与ox旳交于点f,
A0
a0
b0
bn
ax0 bx0
(a)空间情况 H
h
h
x’
S
O
x
s
h
o’
a b o
s (b)已知条件
基面平行线旳作图环节
(2)求迹点和真高线 左图中, AB与V面交迹点N;ab与OX交迹点n,也是N旳 H面投影;则Nn⊥OX,Nn=h, Nn称为AB旳真高线。
h h
A
V hF a
Xf
B B0 N
A0
A0 h
h
连系线A0a0 、B0b0
a X
a0
b0
b
ax0 bx0
(a)空间情况 H
分别为平行于V面旳、
S 竖直方向旳投射线
O
管道工程图画法中的透视图示
为了改进自己的学习成果,我将加强对透视图绘制技巧的 练习,多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加深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 掌握。
对未来学习建议
加强实践练习
拓展应用领域
关注新技术发展
建议在未来的学习中,加强对 透视图绘制技巧的实践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己的绘 图能力和水平。
除了管道工程图外,透视图在 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 建筑设计、机械设计等。建议 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拓展 透视图的应用领域,提高自己 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绘 图技术和工具不断涌现。建议 同学们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绘图技 术和工具,提高自己的适应能 力和创新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透视技巧
02
运用斜线、交点等透视技巧,准确表现管道的走向和连接关系
。
细节处理
03
对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件进行详细绘制,提高图纸的准确性和
可读性。
实例三:特殊管道系统透视图探讨
特殊材质管道
如不锈钢、塑料等材质的管道,在透视图中表现出其独特的光泽 和质感。
非标准件处理
对于非标准件或定制件,通过透视图展示其形状、尺寸和安装方 式。
05
管道工程图实例分析与解读
实例一:简单管道系统透视图分析
管道布局
简单直线型布局,易于理解和绘制。
透视效果
通过线条的透视变化,表现出管道的远近感和立 体感。
标注与说明
包括管道直径、材质、连接方式等关键信息的标 注。
实例二:复杂管道系统透视图解读
管道交错
01
多条管道在空间中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透视投影要素
透视投影的主要要素包括视点、视平线、心点、基线、灭点等。视点是观察者的眼睛位置;视平线是与观察者眼 睛等高的水平线;心点是视点在投影面上的垂直投影;基线是画面上与视平线平行的线;灭点是物体上各平行线 在透视图中延伸后相交的点。
透视图是什么原理的应用
透视图是什么原理的应用1. 简介透视图是一种用于展示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方式,它通过模拟人眼的观察角度和远近感,使得观察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结构和尺寸。
透视图的应用广泛,不仅在建筑设计和工程制图中常用,还被广泛运用于电影特效、游戏设计等领域。
2. 透视原理透视图的原理基于人眼的视觉感知和几何学原理。
当物体距离观察者越远,它在视场中的投影越小;而物体离观察者越近,它在视场中的投影越大。
这种距离和投影大小的关系被称为透视关系。
3. 透视原理在绘图中的应用透视原理在绘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和工程制图中。
通过使用透视投影,设计师可以在平面上更好地表示三维物体的外观和尺寸,使得观察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
具体应用包括: - 在建筑设计中,使用透视图可以更好地展示建筑物的外立面和内部空间布局,帮助设计师评估空间利用和美学效果。
- 在室内设计中,透视图可以展示家具和装饰物在实际空间中的布局和比例,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
- 在工程制图中,透视图可以展示机械零件或产品的外形和装配方式,辅助制造和装配过程。
通过透视图,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原理在二维图纸上实现真实感,提高设计效果的可视性和沟通效果。
4. 透视原理在电影特效中的应用透视原理不仅在静态图像中有应用,也在动态影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电影特效中,透视原理用于模拟三维场景中的远近距离和物体大小,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虚拟世界的真实性。
具体应用包括: - 在特技场景中,透视原理可以模拟高楼大厦的倾斜,使得观众感觉到建筑物在倾倒或崩塌。
- 在追踪镜头中,透视原理可以模拟物体靠近或远离摄像机的效果,制造出追逐和逃避的紧张感。
- 在虚拟角色与现实场景融合的镜头中,透视原理可以确保虚拟角色的比例和位置与现实场景相符,增强视觉真实感。
透视原理的应用使得电影特效更具动感和真实感,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5. 透视原理在游戏设计中的应用透视原理在游戏设计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园林工程制图_透视图
画面 上的 直线 ,其 透视 为直 线本 身。
画面垂直线的灭点
hf h
s,
S
s
特点:垂直于画面的直线,其 灭点和次灭点都是主点s′。
B
T
b
t
pp
H
与画面 相交的 平行线 有共同 的灭点 ,亦即 它们的 透视都 相交于 这个灭 点。
铅垂线的灭点
hh
S
s
H
特点:在画面上无灭点和次灭点。
铅垂线的透视仍就是铅垂线。 两互相平行的画面 平行线,它们的透 视也互相平行;
m2
S’
m1
f2
1/2s’f 2
1/2m2f2
1/2f1f2
一点透视鸟瞰图
平面图
鸟瞰图
两点透视鸟瞰图
平面图
鸟瞰图
因三点透视图作法较繁琐,且在园林设计表现中很少用,因此 在此只学习一点透视图和两点透视图的画法
作图的一般方法是:
先画出物体的基透视图,再利用真高线画出各点高度,从而完 成整个物体的透视作图。 在作图时根据作图原理的不同,又分为视线法和量点法。
(一)视线法 作图原理与方法
以点的透视为例
HH
S
B0 B
2、绘制墙身___先 找出真高线。
3、绘制屋脊线
___延伸屋脊线到画面, 找出真高线。
4、加深可见轮廓线。
f2
h
p
F2
g
s
两点透视的画 法
p H g
s
课堂训练 一点透视的画法
s
一点透视的画 法
p h
g
作图步骤:
1、首先找出视心, 即主灭点s'
2、绘制平面透视。 s'
s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
3)常用光线
产生建筑阴影的光线,主要为阳光,而太 阳距地球非常遥远,其光线可视为平行光 线。因此,在建筑物的投影图上作阴影, 光源设定在无限远处,光线是相互平行的。
为便于作图,对光线L的方向作如下规定 (见下图)。
2、点的落影
空间点在某承影面上的落影,实际为过该点的光线与该承影面的交 点。过空间点的光线可看作一条直线,而承影面可以是处于特殊位置 或一般位置的平面或曲面。因此,求一空间点的落影,实质上就可归 结为求过空间点的直线与平面或曲面相交的问题,其交点即为该空间 点在承影面上的落影点。
4、平面的落影
1)求平面落影的方法
平面多边形较常见,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这类平面多边 形在投影面或其它承影平面上的落影,实际上就是求其轮廓线的落影, 此落影可通过求出平面多边形各顶点的落影,依次相连而得。
2)平面与投影面平行
如果平面与投影面平行,则此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落影反映平面实 形。如果平面与投影面不平行,则此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落影不反映 平面实形,在与光线平行时为一直线段。
室外的建筑物时,实际上在玻璃窗上准确形象地留下了
建筑物的立体图形,这个图形,就是建筑物的透视投影
图,简称透视。透视图是用中心投影法将形体透射在单
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样,所以中心投影
又称为透视投影。
透视图的特点:
01
在一个投影图中能同时 02
这些特点与人们观察物
反映形体的长、宽、高
体的视觉特点相一致。
3)平面与投影面垂直
此种情况下,平面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沿光线投射方向(即45°方向) 落影。
8.2.2 平面立体的阴影
1、基本规律
求作平面立体的阴影,一般分为两 个步骤:
工学章透视作图辅助方法
第10页/共53页
§13.l 建筑细部透视图的简洁画法
矩形的分割与倍增 1.铅垂面矩形透视的分割 须注意,对角线的方向与分割后比值相关。例如,若对角线是3D°,则将该矩形水平分割为2∶4∶3的3个矩形的透视(图13-8c)。
图13-11 不等矩形透视的延伸
第15页/共53页
§13.l 建筑细部透视图的简洁画法
矩形的分割与倍增 3.矩形的倍增和延续—不等矩形透视的延伸 图13-11(b)表示了不等距连续矩形透视的延续作图。从图中可见,均是利用对角线来作图的。其中J°Fy线上的点N°、K°、1°、2°、3°、4°均是该处竖直线透视的中点,所以,只要任取两个中点并连线,就可以作图,就是说即便没有灭点Fy,同样可以完成作图。
图13-6b 一般行线透视的分割
第8页/共53页
§13.l 建筑细部透视图的简洁画法
矩形的分割与倍增 矩形的透视不再是矩形。在透视作图中经常会遇到对其进行分割或延伸、倍增的作图问题,下面介绍不同情况下作图方法。 1.铅垂面矩形透视的分割 图13-7是铅垂面矩形ABCD的透视,画出对角线,得交点K°,过K°竖向画线,即可将该矩形分割为左右方向两个全等的矩形。 要将该矩形的透视等分为上下两个全等的部分,可作出矩形透视图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再过交点与灭点F连线,进而与A°C°交于点3°、与B°D°交于点4°,即实现上下等分。3°、4°两点也可以利用定比关系确定。
图13-6a 一般行线透视的分割
第7页/共53页
§13.l 建筑细部透视图的简洁画法
§直线透视的分割与延伸 3.一般位置直线 方法二:可对线段的透视直接进行分段。这时,线段的透视必须有明确的灭点。如图13—6(b)所示,一般位置线段的透视 A°B°有确定的灭点F1,过此灭点任作一直线 F1 F2,作为直线AB所在平面的灭线。自点 A°引直线A°B1,令其平行于灭线F1 F2,这就是该平面上一条画面平行线的透视,在A°B1上定一点K,使A°K与K B1之比等于所要求两分段长度之比,连接B1B°并延长,与F1 F2交于M点,则KM与A°B°的交点K°即为所求的分点。
土木工程制图第15章透视投影
15.2 点和直线的透视
图15-3 点的透视作图(基面在上方)
15.2 点和直线的透视
图15-4 点的透视作图(基面在下方)
15.2 点和直线的透视
15.2.2 直线的透视 1.直线的迹点、灭点和全长透视
画面相交线(或其延长线) N。与画面相交的直线上无穷远点的透视称为直线的灭点F。 NF为该直线的全长透视。可以看出,无限长直线的透视为 有限长度,其长度为全长透视NF。
直线位置
直观图
透视图
灭点位置
(前低后高为上行线)
倾斜于基面 (前高后低为下行线)
灭点、基灭点 在h—h线上, 且为同一个点
灭点、基灭点 在h—h线上, 均为主点s′
15.2 点和直线的透视
【例15-2】 求图15-6(a) 【解】作图步骤如图15-6(b) ①在g—g ②由画面上各点的透视连接主点s′得到正垂线的全长透视。③利用视
15.3 透视图的分类
特 点
一点透视的特点是使建筑形体与画面平行的主立面 不变形,作图相对简便,图形显得端庄、沉稳、景 深感强,常用于表现纪念性建筑物和标志性建筑物 的正面、门廊、入口等,也适用于表现只有一个主 立面形状较复杂的建筑形体。这种图在室内设计中 应用较多。另外,当表达广场、街道、群体建筑时,
但需特别注意的是,当建筑物的形体接近于正方体 时,偏角不宜选择45°,以免使透视图显得比较呆板, 如图15-22(d)所示。
15.4 视点和画面位置的选择
15.5 平面图中确定站点和画面的步骤
1.先确定站点,然后确定画面 图15-23表示了先确定站点后确定画面的作图过程, 其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5.4 视点和画面位置的选择
在绘制两点透视时, 一般建筑物的两个立面都 需要分清主次。建筑物的 主要立面和画面的倾角越 小,水平线的灭点越远, 透视消失越平缓,该立面 的透视宽度就较宽阔,如 图15-22(b)所示;
工程制图 14 透视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透视的概念和分类
透视的基本原理
透视的规律
透视的应用
透视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确定视点和视平面 确定基线和灭点 绘制透视图的基本步骤 修正和调整透视图
建筑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确定视点和视高:选择合适的视点和视高,以获得最佳的透视效果。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确定透视比例尺:根据机械零件的实际尺寸,确 定透视比例尺,以便在图纸上准确地绘制出零件 的形状和大小。
添加细节和标注:根据需要添加机械零件的细节 和标注,以便在图纸上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和 尺寸。
检查和修改:在绘制完成后,仔细检查和 修改图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管道工程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确定管道中心线:根据管道的走向和尺寸,确定中心线的位置和方向。 绘制管道轮廓:根据管道中心线,绘制管道的轮廓线,注意透视效果的表现。 添加阴影和色彩:根据需要,在管道轮廓上添加阴影和色彩,增强透视效果的表现力。 标注尺寸和文字:在管道透视图中标注尺寸和文字,以便于理解和使用。
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三维建模的定义:使用计算机技术创建三维模型的过程 三维模型的分类: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实体模型
三维建模的基本步骤:建立三维坐标系、创建基本几何体、进行布尔运算、进行细节处理
三维建模的应用领域:工程设计、建筑设计、机械设计、动画制作等
三维建模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建立三维坐标系:确定空间点在三维空 间中的位置
以上是关于建筑透视图的绘制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机械零件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确定观察者和视点:选择合适的观察者和视点, 以便能够清晰地看到机械零件的各个部分。
绘制零件轮廓:使用绘图工具绘制机械零件 的轮廓,注意保持线条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第十章 透视投影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表示。它在画面上的正投影
叫主点,以s' 表示。
第十章 透视投影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
§10-1 基本概念
透视图与轴测图相比,它有近大远小的表现效果,这和人们观 察景物或实地拍摄的照片是一致的。
第十章 透视投影
4
§10-1 基本概念
手工绘制透视图是很费时的,常在建筑设计阶段作为一种辅助 手段向人们提前展示建筑物建成后的形象和装饰效果。
第十章 透视投影
5
§10-1 基本概念
6
§10-1 基本概念
视点S 距基面H 的高度,即人眼的高度,称为视高。当画面P 垂直于基面H时,站点至画面的距离为视距Ss' ,也就是ssp。
通过视点的直线称为视 线,其中过视点S且垂直于画 面的视线称为主视线,用Ss' 表示。通过视点S的水平面 hSh 称为视平面,它与画面的 交线叫视平线,以h-h 表示。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3
§10-2 直线的透视
例10-1 求作基面上方格网的透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4
§10-2 直线的透视
解:(点击鼠标4次看步骤) (1)由视距ssp=50, 视高sps' =20,定出画 面迹线p-p、视平线
h-h 、基线ox和站点
s及主点s' ; (2)求出方格网两
方向的灭点Vx、Vy; (3)延长方格网各
△AB1B' 是等腰三 角形的透视,所以透视 AB' 的实际长度等于 AB。 利用BB1的灭点M可以定 出实长为AB的透视长度 AB' ,故称BB1的灭点M 为AB的量点。
制图-轴测图与透视图
透视图在产品设计中主要用于表现产品的外观、细节和人机交互界面。通过透 视图,设计师可以模拟产品的使用场景和视觉效果,为产品提供更直观的展示。
室内设计
轴测图
轴测图在室内设计中常用于表现室内空间的整体结构、家具和装饰物的布局。通 过轴测图,室内设计师可以清晰地展示室内空间的各个角度和细节,便于客户理 解设计方案。
将物体沿正方向投影到坐标轴上, 通常用于展示物体的正面或侧面 形态。
斜轴测图
将物体沿斜方向投影到坐标轴上, 通常用于展示物体的斜面形态。
曲面轴测图
将物体投影到曲面坐标系上,通常 用于展示具有曲面的物体形态。
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确定坐标系
根据需要展示的物体形态 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并确 定坐标轴的方向和比例。
透视图的特性
透视图具有近大远小、近清晰远模糊 的视觉效果,能够表现出三维物体的 立体感和空间感。
透视图的分类
根据视点位置
中心透视和斜透视
根据投影方向
正面透视和侧面透视
根据投影面
正投影和斜投影
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01
02
03
04
确定视点和观察点
视点是观察者的眼睛位置,观 察点是物体上一点与视点形成
的连线。
计算机辅助技术还提供了丰富的 图形库和工具,方便用户进行个
性化定制。
三维建模的发展
三维建模技术的进步使得轴测 图和透视图的表现更为真实。
通过三维建模,可以创建更为 复杂的场景和模型,使轴测图 和透视图更加生动。
三维建模还提供了更多的材质 和贴图选择,使得图像效果更 加逼真。
பைடு நூலகம்
动态视觉效果的应用
01
随着动态视觉效果的普及,轴测图和透视图也开始 引入动态元素。
8.1建筑透视图画法1
2、透视术语
透视术语(图) 透视术语1
视平面:过视点的水平面
视平线H-H: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视线:空间中物体与视点间连线SA 基点:空间中物体的H面投影a 透视:视线与画面的交点A0 次透视(基透视):空间中物体A点的
H面投影a点的投影a0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二、透视图的特点
透视保持原长度比
s0
侧垂线
H
铅垂线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直线的分类
画面平行线
AB∥P平面, A°B°∥AB
E
A
P
E°
B
A°
F C
B°
F° C°
D
D°
AB=BC=CD
A°B°=B°C°=C°D°
点分线段的长度比, 透视保持原长度比
S
一组平行的画面平行
线,透视仍互相平行。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过空间形体上各点作视线, a 求出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依次连接各交点,可得到 形体的透视图。
H
a0
ag g aX
gS s
点的透视与基透视
G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点的透视
A点的透视A0
A点的基透视a0
s0
P
h
g
a’
A0
a0 ax
a
GP
ag
s0
s’ h
g
P
s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点 三十四分。
三、透视高度的量取
真高线tT: 画面上的铅垂线。
H
T
P
g
求任意位置垂直线的 透视高度时,可以作 H 为量高线
大一工程制图重点知识点
大一工程制图重点知识点工程制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是将工程项目的设计构想通过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工程制图的重点知识点,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图形投影图形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投影的方式转换为二维图形。
在工程制图中,常用的图形投影方法有正交投影和透视投影。
1. 正交投影正交投影是指将物体的各个面投影到与这些面相互垂直的平面上。
在正交投影中,通常使用俯视图、前视图和侧视图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2. 透视投影透视投影是指将物体通过透视原理进行投影,使得投影图更具三维感。
透视投影常用于建筑设计和景观规划等领域,能更好地表现物体的透视关系和空间感。
二、坐标系与比例尺在工程制图中,坐标系和比例尺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坐标系是用于确定点的位置和表示方向的一种方式,常见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1. 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是由水平轴和垂直轴构成的,用于描述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
在工程制图中,常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点或图形的位置。
2. 极坐标系极坐标系是由一个原点和一个射线组成的,用于描述二维平面上的点。
在工程制图中,极坐标系常用于表示圆形或旋转对称的图形。
比例尺是用来表示实际长度和绘图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工具。
常见的比例尺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性比例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绘图时准确地表示出实际尺寸。
三、图纸标注图纸标注是指在工程图纸上添加文字或符号来说明图中的各种信息。
图纸标注包括尺寸标注、文字标注和符号标注等。
1.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是指用数字或线段来表示物体的实际尺寸。
在工程制图中,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尺寸准确无误。
2. 文字标注文字标注是指用文字形式来说明图纸上各个元素的含义。
文字标注需要简洁明了,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便于读者理解和使用。
3. 符号标注符号标注是指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特定的信息。
在工程制图中,常常使用符号标注来表示设备、管道、电气元件等,以便于阅读和解释图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清题意
作出画面上的点
的透视
p
作出竖直线的
透视方向
h
作出各水平线的
透视
加粗透视图
g
s' s
JK系列 例1 ( 一 点 透 视)
p
h
g
例2 作出基面上的方形 网格的两点透视。
延长这些线至画面
p h Vx
灭点
画面线 视平线
g
基线
JK系列 例
2 ( 两 点 透 视 )
p Vy h
灭点
g s 站点
例3 求形体的一点透视
透视图的作用:
建筑物
玻璃窗 (画面)
视线
眼睛
根据建筑物的正投影图, 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效果 图),可为人们评估建筑物 提供依据。
透视图
一点、两点透视的特点
JK系列
透视图的特点
与画面相交的水平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上。 与画面相交又互相平行的直线共一个灭点。 与画面重合的点、直线的透视即其自身。 与画面平行的互相平行的直线的透视仍互相平行。
透视图的分类
JK系列
透视图的分 类
1. 一点透视 画面与筑物的长度和高度两组棱线的方向平行, 此 时,宽度方向的棱线有一个灭点。
2. 两点透视 画面与建筑物的高度方向的棱线平行,而与另外两组 棱线的方向倾斜,此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棱线各有一个灭点。
3. 三点透视 画面与建筑物的
长、宽、高三组方向倾斜,此时, 灭点一
p
h 正立面图 g
JK系列
(续1)
p
h g s
例10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2) 画走廊 画门窗
p
h 正立面图 g
JK系列 ( 续 2 )
p
h g S
例11 作出阶梯教室 内前面部分的 透视图。
看清题意。
平面图是水 平剖切后向 下看的图。 1
1-1剖面图是 竖向剖切后 向后看的图。
2-2剖面图是 竖向剖切后 向右看的图。
g
立面图
基线
例 JK系列
6 ( 两 点 透 视 )
平面图 p
站点 s
Vy h g
例7 作台阶的两点透视
先画两边 挡板的透视。
再画右挡板 内侧台阶轮廓 线的透视。
XH
H
Vx
a(b)
真高线
a
b X
s
JK系列
例7(台阶 的两点透 视)
OH H
Vy 真高线
O
例8 求房屋的两点透视
p
Vx h g
JK系列
例8 (两 点透 视)
灭
长、宽、高方向共有三个灭点。
点 二
一点透视 (宽度有灭点)
灭点
三点透视
(长宽高有灭点)
灭
点 一
两点透视
(长宽有灭点)
灭 点 二
灭 点 三
透视术语(一)
基面(G)—地面。 画面(P)—透视图所在平面,与
基面垂直。 基线 — 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在
画面上以 O-X表示基线,在平面 图中以 p-p表示画面的位置。 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
1. 看清已知条件 2. 求灭点(主点) 3. 求各线的透视方向 4. 求端点的透视 5. 连轮廓线 6. 加粗轮廓线
d
俯视图
c
p
画面线
h主点s'
视平线 bp
JK系列例
b
3 (
一
点
透
视
a
)
p ap
h
Do
Bo Ao
Co c' (d') a'(b')
X
左视图 基 线
O
主视图
s 站点
c XH a b
c
视平线 H
p
Vy h g
s
例9 作建筑形体的两点透视
(注意悬挑屋面的画法)
P VX
JK系列
例9(两点 透视)
Vy
P
h
Vx
X
真
s
高 线
真 高
Vy
h
线
O
例10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
例10(两点透 视)
JK系列
h
看清题意
确定画面 位置 确定站点 定视平线
找灭点的 投影
正立面图
h
右立面图
f2
平面图
f1
s
例10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1) 改变作图条件--将画面 线转为水平。 先画屋盖、外墙和柱子 的透视。
A点透视
水平线的透视的画图步骤
JK系列
透视图的画图 步骤
1. 求灭点 一点透视主点即灭点。对两点透视,过站点s 作长、宽两方向的平行线,分别交画面线 p— p 于两点,再过这 两点分别作垂直线交于视平线h — h 上得左右两灭点 Vx 及Vy(若 画面线与视平线不平行,应量取相应距离在视平线上确定灭点)。
2
s0
2 1-1剖面图
JK系列
视 平 线
基线 2-2剖面图
1
平面图
画面线
站点 s
例11(室内一点 透视)
例11 作出阶梯教室内前 面部分的透视图 (续1)
先画室内透视
视线—过视点所引出的直线。
点的透视—由视点向空间点引出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直线的透视—直线两端点的透视的连线。
灭点—直线上离画面无限远点的透视。 直线的透视方向—直线和画面的
交点与灭点的连线。
P 画面 h 灭点 V
视平线
A
Ao
B点透视
a
基面G
视 高
h B Bo
N
ap
b n
bp
视距
x
o 视点 vS
视 s高 站点
透视投影
JK系列
目录
perspective projection
透视的基本知识 水平线的透视 一点透视的画法 两点透视的画法
透视图的形成
透视图
JK系列
透视图的形成
当人透过玻璃窗看室外建筑物时,在玻璃窗上留下的图
形,就是建筑物的透视图。
透视图的特点: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近长远短,互相平行的直 线的透视汇交于一点。
a Xb
JK系列
例4 作纪念碑的透视图。
例 4
(
两
点
透
视)
画面线 OH
s H
基线 s O
例5 求形体的透视图和其底面在降低基面后的透视图。
JK系列
例 5 ( 两 点 透 视)
XH
A
a(b)
真高线
H
B X
X1
s
画面线 OH
视平线 H 基线 O
基线1 O1
例6 求形体的两点透视
p
画面线
h Vx
视平线
1. 求灭点。
2. 求各直线的透视
方向。
p
3. 求端点的透视。Βιβλιοθήκη 4. 连各端点的透视 并加粗。
画图时 不需画外框线 h
视 高
x
JK系列
b
透视
图的
G 基面
画图 步骤
a ap
n
N Ao L 画面交点
bp
v
画
p面
线
视
距
站点 s
Bo
灭点 V
视
h
平 线
透视方向
P 画面
o
基 线
例1 作出基面上的方形 网格的一点透视。
投影中心。
JK系列
站点 (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影。 视高 (Ss)—视点至基面的距离。
视距 (Ss')—视点至画面的距离。
画面 P
基面G 视 高 x
s'
视 距
o 视点 S
视 s高
站点
透视术 语
透视术语(二)
JK系列
透视术 语
视平线(h-h)—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2. 求各直线的透视方向 一般是直线的画面交点与灭点的 连线。
3. 求端点的透视 过站点向各端点连线与画面线相交,过 交点 引垂线与各自的透视方向线相交即得端点的透视(若画面线 与视平线不平行,应量取相应距离到透视图中)。
4. 连各端点的透视,加粗可见的透视轮廓线即得。
水平线的透视的 画图步骤(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