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职业教育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中职学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建设探究
47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05B 近年来随着汽车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在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基础上的“智能网联汽车”逐渐走入人们视线。
除了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之外,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相关专业。
据相关行业统计,2018年之前仅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2019年已达47所。
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如何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以下简称“智能专业”),成为很多职业院校的困惑。
笔者曾协助多所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在此介绍相关的经验与体会。
1 基本概念智能网联汽车,顾名思义就是“智能汽车+网联环境”。
智能汽车可分为L1至L5级。
事实上,基于L1至L3级别的智能汽车已基本商业化(如具有ACC 自适应巡航系统功能的汽车,已成为中档及以上车型标配)。
部分网联环境也已实现(如高速公路ETC 等)。
基于L1至L5级别的定义很多,表述也较复杂,但最经典的表述是:L1为纵向智能、L2为纵向加横向智能、L3为高速工况智能、L4为市区工况智能、L5就是无人驾驶了。
同样智能网联汽车结构与组成经典表述为:智能汽车(含车内网)+车外网+车际网。
把复杂问题用最简单的表述来解释,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2 开设智能专业院校的类型具备开设智能汽车专业条件的学校多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由原来的电子、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专业转变而来,如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一类由原来的以车为主线的专业转变而来,如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其智能专业就是由车辆工程学院建立的。
这两类院校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显著区别在于以车或非车为主体。
本文讨论的是以车为主线的院校在开设智能专业时所涉及的相关事宜。
3 专业课程建设(1)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中职学校的汽车类课程和师资条件基本具备,且经过前几年新能源汽车课程导入,大多学校已有较好的新能源汽车课程及师资。
所以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仍要开设以车为主线的系列课程(如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等),但学时要大大降低(笔者建议,精简约60%)。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而其中,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更是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以及其发展趋势。
一、智能网联技术的定义和应用智能网联技术是指将车辆与网络进行连接,通过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的功能和服务,以提升驾驶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便利性。
智能网联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车辆与云端的数据交互。
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通过与云端的数据交互,新能源汽车可以获取实时的路况信息、充电桩信息等,为驾驶者提供精准的导航和行车建议。
其次,智能网联技术还能够实现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智能匹配,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此外,智能网联技术还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远程控制和信息共享,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可以与云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控制。
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行驶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2. 传感器技术:新能源汽车通过各种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这些传感器还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3. 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网联技术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新能源汽车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路况、能源消耗等数据的分析,为驾驶者提供决策支持。
三、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自动驾驶的提升:智能网联技术为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提供了基础。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大大提升行车安全性和驾驶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与教育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与教育目标在全球面临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清洁交通工具的重要代表,正在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推行,新能源汽车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效和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为了迎接这一新时代,讨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与教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
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技术,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最常见的选择。
然而,随着市场对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的需求不断提高,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技术将会逐渐崛起。
固态电池不仅能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还能通过更安全的材料降低燃爆风险。
而氢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也日益受到重视,因其高效且快速补给的特点,有望在物流领域找到更大应用空间。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布局。
在城市中心、商业区以及高速公路沿线设置更多的充电桩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点任务。
同时,随着快充技术的进步,将有望显著降低长途驾驶者对充电时间的焦虑。
无线充电技术也在研究阶段,它能为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定点充电,从而提升使用便利性。
从政策角度来看,各国政府正在通过税收优惠、购车补贴等方式鼓励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一些国家在城市中心区实行限行政策,传统燃油车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使得新能源汽车显得愈加吸引人。
同时,环保法规对于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排放标准,这迫使他们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的投入。
然而,无论是从技术进步还是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车企争相布局电动车市场,行业整合和洗牌可能在所难免。
此外,电池原材料的短缺和价格波动也可能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和售价。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加强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关注。
通过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车辆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例如自动驾驶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快速发展的。
1+X_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AUTO TIME43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的出现,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在1+X 证书制度下进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2 1+X 证书制度与“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1+X 证书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其中“1”代表学生获得学历证书,“X ”代表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专业证书,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由此可见,1+X 证书制度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职苏罗滋莹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0100摘 要: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1+X 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改革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基于此,本文分析1+X 证书制度本文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证书制度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 Technology under 1+X Certificate SystemSu Luo ZiyingAbstract :W 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technology,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under the "class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relevant reform i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alent training, better adapt to the market demand,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b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ecom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strateg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under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or the reference of colleagues in the education sector.Key words :I 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Curriculum Reform, Certificate System 1+X 证书制度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它们相互促进、灵活适应市场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课程性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架构、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
2.课程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需求、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关键技术感知识别、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技术,能够依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业、企业的标准及规范完成智能汽车的基础维保及相关售后服务工作。
3.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该课程以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等多个学习领域为基础。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最新应用,故本学习领域内容较难,但却是全面掌握未来汽车新技术的必由之路。
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学习领域是依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维修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以“必需”、“够用”为度,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课程建议总课时48课时。
各章节课时安排见后续表格。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1.素质目标(1)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遵纪守法;(3)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品质,具有社会责任心;(4)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5)具备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精神;(6)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自主学习能力;(7)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研究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研究发布时间:2021-03-30T08:29:25.16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5期作者:刘剑飞赵永权周勇[导读] 汽车智能技术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技术。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随着国家层面日益加大对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支持,地方政府对此的态度也开始明确。
十四五期间,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被写入多省市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之年。
本文主要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
关键词:智能网联;新能源;专业建设1.汽车智能技术的产业背景汽车智能技术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技术。
作为未来产业竞争焦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2020年继续在政策、技术及应用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尝试突破发展障碍。
随着顶层设计、标准法规等一系列要素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乘风而起[1]。
2019年和2020年两年智能网联重点政策如下图1所示。
图1 2019-2020年4月智能网联车重点政策汇国家层面对发展智能汽车已形成高度共识,大力发展智能汽车的必要性“事关全局,事关远、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已在全国成立国家示范区,如图2所示。
传统汽车厂商车型处于1-2级智能驾驶阶段,3级综合辅助智能驾驶已有充分技术储备。
2020年10月中旬,北京施行分区域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据预测,到2025年,联网汽车渗透率将达100%,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智能网联背景下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探究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智能网联背景下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探究刘长昆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 广西南宁市 530031摘 要: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与之结合越来越紧密,智能电动汽车一时间成为了市场的趋势。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如何及时融入智能网联相关新技术和新内容,加速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快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已成为摆在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面前的关键问题。
实训室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为此,本文就智能网联背景下开展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开展实践探究,以期为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智能网联 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实训室建设1 问题的提出随着人工智能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汽车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目前,多个国家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且在研发及试验上投人大量资金。
中国政府这些年也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上给予高度的重视,相继出台多项文件来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自动驾驶技术自主应用的战略目标。
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新型智能汽车比例将达到50%,中高端智能汽车将以市场为导向的标准。
2021年3月,工信部成立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意在抢占2035战略制高点。
与此同时,各大汽车企业加大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投人。
2021年4月15日,华为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能够在闹市区实现无干预自动驾驶1000公里,这预示着无人驾驶时代越来越近。
当下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多针对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对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未能满足目前智能网联汽车飞快发展的需要。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过去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风向标。
这些新一代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融合了先进技术的智慧载体。
让我们一起走进未来,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智能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之一是智能驾驶技术。
通过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应用,车辆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未来,智能汽车将逐渐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为驾驶员带来更加便利的出行体验。
车联网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自动驾驶,还具备强大的车联网功能。
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车辆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远程诊断、数据共享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
比如,可以通过手机App对车辆进行远程预约充电、预热等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生活。
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采用了电力、氢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了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正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车辆产生的数据量将大幅增加,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需加强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安全机制,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
未来展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这些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人类社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未来,智能汽车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汽车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推动汽车产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未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普及,相信智能汽车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让我们共同期待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美好未来!。
新能源汽车对职业教育模式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对职业教育模式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人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行业变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职业教育需要根据行业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以便培养出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全面创新与迭代。
这要求职业教育机构紧跟时代步伐,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完善教学内容,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技能。
例如,学生应了解电池技术的基础知识、电动机原理以及整车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
此外,还需要关注智能网联技术、充电设施与管理系统等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多元化的技能组合。
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往往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但面对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单纯的理论教育显然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职业教育机构需要设计更为系统的实训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流程、故障检测与维修、智能系统调试等。
借助模拟实训室和实地参观企业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如电池管理系统和动力控制系统,对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职业院校不仅要培训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还需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如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等,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通过与汽车企业的合作,实施真实项目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能直接上手的新兴人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应用加快,相关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
这也促使职业教育机构必须与行业对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通过与汽车制造公司、充电桩服务提供商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使他们提前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课程设计,为职业教育注入行业前沿的信息与技能。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如何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如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正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
这一融合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还为未来的交通和城市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顾名思义,是以电能、氢能等新型能源作为动力的汽车。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更低的碳排放、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而智能网联技术则是将汽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使汽车具备智能驾驶、智能导航、智能互联等功能。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首先体现在动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上。
通过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量、温度、充放电速度等,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同时,智能网联技术还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况,优化动力输出,提高能源利用率,延长续航里程。
在智能驾驶方面,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智能驾驶技术依靠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获取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通过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实现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功能。
而新能源汽车由于其电子架构更加先进,能够更好地支持智能驾驶系统的运行。
例如,电动汽车的电机响应速度更快,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车辆的加速、减速和转向,为智能驾驶提供了更好的硬件基础。
此外,智能网联技术还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和协同驾驶,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导航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智能导航系统能够实时获取路况信息,为驾驶员提供最优的行车路线规划。
同时,智能导航系统还可以与车辆的动力系统相结合,根据路线的路况和剩余电量,提前规划充电地点和时间,避免因电量不足而导致的行程中断。
在智能互联方面,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出行体验。
通过车载互联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服务,如在线音乐、在线视频、社交媒体等。
同时,车辆还可以与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互联,实现远程控制车辆、查询车辆状态等功能。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汽车产业向着更加智能、环保的方向迈进。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智能网联技术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1.智能网联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诸多便利与优势。
通过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车
辆状态、控制车辆充电等功能,极大提升了用车体验。
智能网联技术还能够实现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了交通事故率。
2.应用现状下的挑战与困境
然而,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挑战。
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重要瓶颈,车辆信息的泄露和被篡改引发了诸多安全隐患。
智能网联技术需要与道路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衔接,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这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各方共同努力。
3.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面对挑战,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值得期待。
在信息安全方面,应加强数据加密技术研发,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网联体系;应加强产业间合作,促进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现状充满活力与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
但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定能迎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们出行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环保的体验。
笔者智能网联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未来应加强技术研发与行业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智能出行的美好愿景。
“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智能网联背景下的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AUTO TIME107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时代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智能网联背景下的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郭美华 刘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4摘 要: 本文从新华社颁布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教育部最新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出发,重点探讨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中,如何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更好的切入到智能网联发展的快车道来,从而让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紧扣国家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各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人才的贯通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 智能网联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构建 培养模式1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提出背景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发展成为汽车强国的重要突破口,并将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3月13日新华社刊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文章第三篇第八章第四节专栏4“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06项就明确提出一个概念:新能源汽车和智联(网联)汽车。
文件指出,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1]。
文件从国家五年发展规划层面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联(网联)汽车。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信息的高速发展,搭载新能源汽车发展平台,因利乘便发展智联(网联)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经之路。
2021年3月1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目录》中的附件3——《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2]在保留“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目录基础上,新增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这也体现了教育部对汽车发展最新脉络的把握精准到位。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实践平台构建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推动了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能更好的满足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也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2017年2月,教育部推行“新工科”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之一。
各工科院校以工程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内容和新质量等作为高校新工科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1]。
新形势下的汽车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比如新能源、信息、通信、大数据、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2]。
目前国内开设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高校并不多,对于跨学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地方高校应结合地方经济特色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制定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技术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探索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教育等环节,培养新形势下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1 新能源汽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进行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即以新工科理念构建工程教育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顶层设计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交叉融合,需要进行统筹教育资源,规划建设专业新方向,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基于OBE理念制定培养目标,完成毕业要求,建立课程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设计实施过程中要保证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新工科背景,需要分配教育资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和管理机制,同时根“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实践平台构建李素华 李涵 曾凡琮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6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现状,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从“基础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创新实践、企业工程实践”等四个方面展开的新能源汽车实践教学体系,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两大类,专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系统实践教学体系,并构建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实践平台,同时提出了针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教师团队的建设目标,对提高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融合。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融合。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推进,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新趋势。
随着电动汽车逐渐普及,智能汽车也跟着迅速发展,并与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合,向高效、低碳、智能化方向不断迈进。
首先,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的最大巨大优势在于节能减排。
传统汽车燃油污染严重,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浪费。
而新能源汽车使用电能,无尾气排放,并且充电电量可以通过太阳能等再生能源进行充电,降低车辆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根据行驶路线和行车条件自主调整车速,达到最优节能效果。
其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的深度融合还优化了驾驶体验。
智能网联技术使车辆拥有更强的学习和适应性,能够自动驾驶、避免碰撞,在行驶过程中提供更好的行车安全。
同时,新能源技术的使用,使电动汽车不再存在发动机噪音和排量大等问题,拥有安静、舒适的乘坐环境,提升车辆使用的舒适性。
最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的深度融合也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普及,汽车可以实现与周围设备进行交互和传输数据。
如,通过智能手机操作车锁、车门、车窗、空调等各种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统一管理。
同时,车辆智能化处理和数据处理也会提供更多的出行信息应用,使驾驶者可以利用数据来做出更优决策,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
总之,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深度融合,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行车舒适性,还可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
未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将会进一步发展融合,推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化、数字化及电子化将越来越成为汽车生产和用户使用的主要趋势。
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力争抢占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也发出了积极的政策信号,加大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支持。
在技术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实现电动汽车智能化的全面提升。
浅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
28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步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趋势,智能网联汽车不仅可提高驾驶安全性,同时也可提高驾驶舒适性。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教育非常必要。
本文通过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该专业的建设方向,以期为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1 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教育的背景目前,全球对于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形成共识,在自动驾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不断完善时,物联网技术也在汽车生产制造中不断渗透,前者让汽车智能化,后者让汽车与万物互联,结合起来就是智能网联汽车。
我国走的是单车智能和车联网协同发展路线,需要智能传感、互联网、智慧交通、高精地图等多学科相互融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给汽车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对相关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目前,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就业,适应汽车售后服务职业岗位群(如汽车机电维修工、质量检验员等)工作,能胜任智能驾驶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传感器更换与标定、智能座舱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工作任务。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单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教育非常必要。
2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存在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匮乏、专业师资紧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缺乏实践机会等方面,需要教育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资源还比较匮乏,主要体现在教材和教学设备的不足。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需要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教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教学资源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
汽车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文稿)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中国汽车产量与销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产量和销量均居世界前 列,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
中国汽车品牌与技术
中国汽车市场上既有国际知名品牌,也有众多本土品牌。 近年来,中国品牌在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方面取得显著进 展,部分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中国汽车行业政策
04 汽车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 的内容和模式
理论课程
汽车构造与原理
汽车维修技术
介绍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发 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讲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故 障诊断、拆卸与安装、检测与调试等。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安全与排放控制
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修 技术,包括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身 电气等。
促进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汽车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有利于推动汽车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汽车产 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而促进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汽车行业职业教育与培 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汽车职业教育与培训案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作为国内权威的汽车行业组织,中国汽车 工程学会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与众多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针 对汽车行业人才需求的培训和认证项目。
吉利汽车学院
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集 团旗下的吉利汽车学院致力于为行业培养高 素质的技术人才。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根 据行业动态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所学即 所用。
目前汽车行业职业教育市场较为分散,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机制,导致不 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差异较大,影 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转型研究
新能源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转型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对相关职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转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转型的策略和实施路径。
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政府也积极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应用。
这一趋势直接推动了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但目前职业教育体系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显得滞后。
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职业教育方面,当前教育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课程设置较为陈旧,缺乏与行业发展和技术更新相匹配的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前沿的技术和知识。
其次,师资力量不足,一些院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且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所欠缺。
这使得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存在明显断层。
此外,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很多职业院校与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缺少紧密的沟通和合作,无法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面临这些挑战,新能源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转型应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更新课程体系是重要的一步。
职业院校应根据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引入更具前瞻性的课程。
比如,将电池管理系统、智能网联技术、充电设施运维等新兴领域纳入教学大纲,以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在师资建设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通过引进行业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进行讲座、实训指导等,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此外,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展开合作,推动教师赴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及市场需求,从而反哺课堂教学。
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中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
中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一、引言1调研背景与目的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岗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对中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该专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发展趋势,以便为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分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背景与趋势,并对相关岗位的职能要求、技能需求及能力框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中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岗位的能力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建议。
2.数据来源与方法本次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途径。
(1)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行业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
(2)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招聘需求和岗位要求分析报告。
(3)与行业专家和从业人员的深度访谈。
(4)学校培训计划和教学资源的调研。
(5)相关文献资料的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
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1)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和归纳相关的政策法规、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进行整理和汇总。
(2)专家访谈与讨论。
与行业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的实际情况。
(3)数据统计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岗位需求的趋势和重点。
通过以上数据来源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本报告将对中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为后续的能力培养方案提供科学的基础。
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岗位需求与发展概况1行业背景与需求趋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通过智能化和互联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汽车信息化、智能化、互联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需求持续增长。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1)智能化发展。
智能驾驶、车联网、远程控制等智能技术将逐渐普及和成熟。
(2)电动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将成为主流趋势。
(3)数据化应用。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汽车的功能和性能。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线上实习心得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线上实习心得在实习期间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总结了经验。
首先、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得益于扎实的专业知识。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第一要看的就是你的专业技能是否过硬。
我们一同过去的几位应聘者中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有一部分同学就是因为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比别人逊色一点而落选。
因为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一个人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他在这个特定的岗位上就会很快的得心应手,从而减少了用人单位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培训一个员工。
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系统,遇到问题自己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能力。
因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各种各样,并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把握。
在这个时候要想把工作做好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从而掌握相应技术,来解决工来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撑 技
测试评价
术
15
三横(第一部分)智能汽车的组成
传
决
控
感
策
制
感知环境
决定对策
实施控制
16
三横(第二部分)网联汽车的组成
V2X通信技术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17
三横(第三部分)支撑技术的组成
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
智能网联标准法规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
18
两纵(第一部分)车载平台
车载平台智能关键技术 车载平台网联关键技术
无人驾驶
Driverless vehicle operation
网联汽车
Connected Car
车联网
lesInternet of Vehicles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0)
无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司机 控制
横向控制:转向
驾驶员全权操作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得到警告和保护系统的辅助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1)
车载平台基础支撑关键技术
19
两纵(第二部分)基础设施平台
基础设施与智能关联技术 基础设施网联关键技术
基础设施支撑关键技术
20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没有职业教育什么事!
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专业 课程体系如何构建?
智能汽车在传感、控制和线路等物理层面出现故障,
是职业学校的技工、技师还是研发工程师到现场处理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3)
有条件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系统
控制
横向控制:转向
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请求,驾驶员 可以接管车辆。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4)
高度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系统
控制
横向控制:转向
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请求,驾驶员不 一定需要接管车辆操作。
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
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三纵三横构建
汽车新能源专业核心课程
8
职业教育“汽车专业” 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构架
传统能源汽车专业课程
+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三纵)课程
专业课程
+
新能源汽车(三横)课程
由于新能源汽车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包含了传统能源汽车(内燃机/变 速器)的核心部分(两横) 因此传统能源汽车则是“两纵两横” 两种汽车:汽油汽车、柴油汽车 两个关键总成:内燃机、变速器 因此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中包含了传 统能源汽车专业全部核心课程。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核心课程
14
智能网联汽车“三横两纵”技术路线图
智能网联汽车 车载平台
基础设施 智能网联交通
关车 键辆 技设 术施
/
环境感知技术
智
智能决策技术
能 技
控制执行技术
术
关信 联息 技交 术互
V2X通信技术
网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联 技
信息安全技术
术
基 技础 术支
撑
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度定位
支
标准法规
10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汽车横纵关系
新能源汽车
传统能源汽车
三纵(能源与动力) 两纵(能源与动力)
纯电动汽车
汽油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柴油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三横(关键总成): 两横(关键总成)
电机
发动机
电池
电控
变速器
中职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
专业课
与 专业课 对比
专 《汽车机械基础》
《新能源(含燃料电池)汽车概论》
辅助驾驶 纵向控制:油门
司机
制动 控制、监控
+
系统
横向控制:转向 控制
通过驾驶环境对方向盘或加减速(离合器、制动、档位、油门) 中的一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援。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2)
部分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司机 监控
(多项)
+
横向控制:转向 系统
控制
根据驾驶环境对方向盘和加减速(离合器、制动、档位、油门) 中的多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援。
智能汽车行驶控制级别(L5)
完全自动化 纵向控制:油门
制动 系统
控制
横向控制:转向
在所有的道路和环境下均可以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
汽车导航与路况信息
车载导航
交通信息
路况反馈
大数据分析
拥堵
车辆定位
畅通
智能网联汽车
雷达 感知层 光学雷达
影像传感器
智能 联网
车载通讯 通讯层 车外通讯
车车通讯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总体框架为“1+7”结构
节能汽车
纯电动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总体技术路线图
汽车轻量化技术
动力电池技术
汽车制造技术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三种汽车)
节能汽车
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低能耗汽车 低排放汽车
低碳化
三纵三横 电动化
业
基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基础》
础
课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
《底盘构造与维修》 专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业 《汽车维护》
《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检修》 《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
核 《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心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三横两纵
智能化 网联化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三种技术)
汽车制造技术
动力电池技术
汽车轻量化技术
智能制造
化义:
纯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三横)定义:
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
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
课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检修》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呈现出 多课程、少课时特点。
传统能源汽车专业应该在原课 程基础上增加新能源三纵三横 的课程,变为“汽车运用与维 修(新能源方向)专业” 。
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
以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路线
三横两纵构建
故障?
传
决
控
感
策
制
职业教育:智能汽车故障诊断最后1公米
智能网联汽车组成
网联信息
传
控
感
信 息
决策 分析
制
执 行
智能网联汽车故障诊断最后1公米???
23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
智能网联汽车定义:联网的智能汽车
智能汽车
Intelligent Vehicles
自动驾驶
Autonomous vehicles
基于汽车技术路线图的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探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朱 军
2018年11月21日 安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是为了进一步细化汽车强国战略 目标的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识 别未来15年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方 向、关键技术及优先级,提出汽 车产业联合创新框架,促进新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引导企业的创 新活动。
网络设施 应用层 信息处理
周边 环境 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