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例8
聚焦度量本质,培养学生量感——《长度单位》单元教学设计
聚焦度量本质,培养学生量感——《长度单位》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一)寻求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其中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螺旋上升,逐段递进。
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意义,基于度量单位理解图形长度、周长、面积、体积,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
《课标》在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学习主题中,相关的要求如下:1.内容要求(1)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2.学业要求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并能借助工具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初步形成量感。
3.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创设测量课桌长度等生活情境,借助拃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不同的方式测量,经历测量的过程,比较测量的结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引导学生经历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如重新测量课桌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二)结合教材、教参分析知识脉络1.横向梳理对比不同版本教材,发现人教版“长度单位”,苏教版“厘米和米”,北师版“测量”,虽然三个版本的单元主题不同,但培养学生的度量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大同小异。
我们发现三个版本的教材在《长度单位》单元的内容编排上大致是相同的。
学生的学习路径都经历“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度量单位→用度量单位直接度量→用公式间接度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都是在正式学习长度单位厘米之前,都安排了这样的用自选单位测量的活动,重在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接下来都是用标准单位来测量长度。
在用厘米测量长度的过程中,重点感悟测量的本质就是单位的累加,并要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量化的表达。
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二年级上册,第4课时
第4课时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学习内容课本第7页例8,第9页练习一第8题。
学习目标会运用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文讲解例8,继续让孩子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的简单应用。
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同时体会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的作用。
有三种思考方法:①假设推理,从1厘米和1米的表象开始推想旗杆的高度;②估测,小精灵用小朋友的身高估测旗杆的高度;③反证法,在验证环节用新铅笔的长度进行反证。
“做一做”,巩固练习。
运用上述思考方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孩子所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是本课学习的基础,灵活运用1厘米和1米的表象解决问题,是本课的新知。
辅导精要例8,整体浏览,孩子首先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三步骤”,并具体地读一读: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解答合理吗。
让孩子读题目,想像:学校旗杆的高度。
还可以让孩子到旗台用自己身高比一比旗杆的高度。
第一步,要解决什么问题。
再读题,在“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下划线,理解其意思:旗杆高13厘米,旗杆高13米,两者中有一个答案是对的,另一个是错的。
他还可能直接做出判断,家长要鼓励他,然后问他是怎样思考的。
第二步,怎样解答。
让孩子读课文中的四句话,理解其意思。
有一个同学从1厘米的长度开始推想,比划出13厘米的长度,结论:旗杆高13厘米是错的。
从而推出:旗杆高应该是13米。
另一个同学从1米的长度开始推想,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与旗杆相比,结论:旗杆高应该13米。
小精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估测:一个小朋友身高1米多,“ 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结论:旗杆高应该是13米。
所以,三个人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
第三步,解答合理吗。
这是检验上述结论。
读女生的话,理解其意思。
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用铅笔和旗杆相比,说明答案正确。
读课文,把前两个文本框连线,在“厘米”下划线,批注“旗杆高13厘米(╳)”;在“我1米多高”下划线,并与小精灵的文本框连线。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应用题在二年级数学上册中,长度单位是一个重要而又实用的概念。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中看到它的身影。
本文将从实际例子出发,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长度单位。
1. 认识长度单位小明走进了学校的操场,他看到操场上画着一条长长的白线,老师告诉他这是跑道,它的长度单位是米。
小明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用米来衡量跑道的长度呢?”老师耐心地解释道:“米是我们国家约定的长度单位,跑道的长度是用米来表示,这样大家才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方便比较和计算。
”2. 比较长度小明和小红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他们看到一家摊位上展示着各式各样的蔬菜。
小明对小红说:“我们来比一比这根黄瓜和那根萝卜谁更长。
”小红点头同意。
他们拿出自己的卷尺,小明测量了黄瓜的长度是28厘米,小红测量了萝卜的长度是34厘米。
小红高兴地说:“我的萝卜比你的黄瓜长6厘米呢!”小明也笑着说:“是的,你的萝卜比我的黄瓜长。
”3. 长度单位换算在一次户外实践课上,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行探索。
他们走进了一片麦田,老师告诉他们:“我们可以使用步来测量田地的长度。
”小寒看见旁边有一片草地,她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她说:“老师,步和米是不一样的长度单位,我们是否可以将步转换成米来比较一下田地和草地的长度呢?”老师点头赞同,他示范了一下如何将步换算为米,然后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进行计算。
最后,他们得出了结论:田地的长度是150米,而草地的长度是120米。
4. 长度单位的应用小明和小红在学校门口等候校车,突然小红的妈妈开车经过,他们想要知道妈妈离他们还有多远。
这时小明看见路边有一块里程牌,上面写着:“学校:1公里”。
他立刻告诉小红:“妈妈离我们还有1公里的距离。
”小红放心了一些,她知道妈妈马上就要到了。
5. 长度单位在建筑中的应用小华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师,他经常带着小华去工地参观。
工地上有很多建筑材料,小华好奇地问:“爸爸,工地上的砖块是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的呢?”爸爸笑着回答说:“砖块是用块来计量的,每块砖的长度是20厘米,宽度是1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安排了8个例题:例1(统一长度单位);例2、例3以及相关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例4、例5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米,用米量);例6、例7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线段,量画线段);例8(估测、解决问题)。
1.统一长度单位。
在呈现测量情景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长度单位(1庹、1拃、一个脚长)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长度单位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一单位“拃”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一拃,但长度也因人而异,测量结果也会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统一长度单位很有必要;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让学生量一量一个田字格的宽度和图钉的长,让每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2)用厘米量。
注意指导学生具体量的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从而领会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3.认识米,用米量。
(1)认识米。
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
如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身高、黑板、教室门等建立米的长度概念。
4.认识线段。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时应注意用语的科学性。
不能将实物或实物的“边”等同于“线段”。
让学生体会到:线段是直的。
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时,要注意画法的指导: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5.解决问题。
利用长度单位的表象,引领学生以熟悉的长度为标准判断物体的长度。
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让学生尝试进行长度估测,并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长度单位》教材分析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1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介绍了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
原教材安排的是用硬币、曲别针、方木块等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测量活动,得到的结果不统一,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需求。
本教材更尊重知识本源,采用真实的事例:古人曾用身体的一部分,如:“庹(tuǒ)”“拃(zhǎ)”“脚长”作为“长度单位”。
由于不同的人测量得的结果会不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是必要的。
例2介绍了我们最常见的长度单位之一“厘米”。
直尺是我们最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学生观察直尺发现,尺子上有若干长度单位,而且都是统一的,每一个单位就是1厘米。
学生用手比画感受1厘米的长度,再通过实物比较,如: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
知道“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它作单位。
如果使用课件,不能用放大的1厘米长度作为标准来建立1厘米的表象,一定要以手中尺子上1厘米的实际长度为准,形成清晰的表象。
教材给出厘米可以用“cm”的符号表示,只要求认识,不要求实际运用。
认识了长度单位与测量长度的工具,例3就是用尺子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的把握。
测量时强调以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尺子的边缘与物体重合,再看尺子的右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几个长度单位。
例4认识米尺和米。
因为学会了用厘米尺测量,因此指定一名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黑板的长度,一是巩固前一课时的知识,同时让学生立刻感受到这样的测量很麻烦,体现了测量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自然引出米尺。
二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二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二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案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例8及“做一做”,练习一第8题。
内容简析例8 安排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进而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在明确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法与学法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须建立在估测长度的基础上,因此必须让学生牢记自己的一庹、一拃、身高等长度,用这些长度作标准比较或推测题目中事物的长度。
2.学生主要是通过估测、总结、比较等方法来学习辨别长度单位知识的。
承前启后链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故事导入:师:孙悟空的金箍棒真的很神奇,它能变长也能变短。
(课件出示情境图)当孙悟空的金箍棒变成旗杆那么高时,你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有多长吗?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可能会选择厘米或米标出金箍棒的长度。
师: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金箍棒的长度,看看会遇到哪些新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品析:利用学生心目中的神话英雄孙悟空的金箍棒长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情景导入:爸爸:儿子,你帮爸爸量一量咱家菜园的篱笆有多长吗?奇奇:咱家的菜园是弯曲的,怎么测量呀?爸爸:我绕着菜园迈着均匀的步子走一圈,用22步,我的一步长大约是1米,我就知道了篱笆的长度。
你用什么方法测量呢?奇奇:我用绳子沿着菜园的篱笆边缘围上一圈,再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来推算篱笆的长度。
爸爸:你还真行!师:听了父子的对话,你想说什么?学生议论,交流。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物体都有长度,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还要学会选择不同的长度单位,运用多种方法测量物体或距离的长度。
数字的单位应用题
数字的单位应用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字单位。
无论是购物时的价格单位、车辆行驶的速度单位还是物体的重量单位,数字单位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一些常见的数字单位应用题为例,探讨数字单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长度单位假设小明要铺设一条长方形花坛,长为8米,宽为5米。
请问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答:首先,我们知道计算面积的公式是“面积 = 长 ×宽”。
在这个问题中,长度的单位是“米”,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
所以,我们可以将长度单位“米”转化为面积单位“平方米”:8 米 = 8 × 1 平方米 = 8 平方米。
同理,5 米 = 5 × 1 平方米 = 5 平方米。
因此,这个花坛的面积为8 平方米 × 5 平方米 = 40 平方米。
2. 重量单位小红去超市买了一箱苹果,总共重10千克。
苹果的平均重量是0.5千克。
请问这箱苹果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解答: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苹果的总重量是10千克,每个苹果的平均重量是0.5千克。
要计算苹果的个数,我们可以使用重量单位换算的方法:10千克 ÷ 0.5千克/苹果 = 20个苹果。
因此,这箱苹果里一共有20个苹果。
3. 时间单位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一共骑行50千米。
如果他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那么他骑行这段路程需要多少小时?解答: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小明骑行的总距离是50千米,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
要计算小明骑行所需的时间,我们需要使用速度单位换算的方法:50千米 ÷ 20千米/小时 = 2.5小时。
因此,小明骑行这段路程需要2.5小时。
4. 体积单位某仓库的容积是500立方米,现有一批货物需要存放在这个仓库中。
这批货物的体积是25立方米。
请问还有多少空余容量可以存放其他货物?解答: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仓库的容积是500立方米,这批货物的体积是25立方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例《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例8》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例解决问题例8备课时间2020、9、4教材分析“解决问题例8”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对长、短有了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本单元教材利用长度单位的表象,引领学生以熟悉的长度为标椎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厘米和米。
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
课件出示:铅笔、黑板、橡皮测量上面物品的长度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二自主探究(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课件出示旗杆。
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2.提出问题: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二)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解答合理吗?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不止13厘米,旗杆高度比铅笔高得多,所以应该是13米3、师:同学们都找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跟旗杆的高度进行对比,排除了13厘米,选择了旗杆的高度是13米,非常棒!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听课心得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听课心得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8安排的是解决问题的内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仍是13米?”意在巩固学生初步成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进而培育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
可是由于学生只熟悉“厘米”和“米”两种长度单位,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因此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估测方式的指导。
有幸听了师父的课,有颇多值得我学习的地址。
师父以阅读明白得、分析解答呈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进程。
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告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答?学生很容易通过读题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判定旗杆高13厘米仍是13米。
”接着进行分析——自己是如何判定的。
有学生与10厘米作比较,有学生与一支铅笔(18cm )作比较,还有学生与自己的身高(130厘米)作比较。
学生很容易用排除法,旗杆不可能只有一拃、一支铅笔或咱们的身高这么点长度,因此旗杆确信不是13厘米高。
并小结咱们能够借用身旁熟知的物体的长度作为标准来选择出适合的长度单位。
紧接着引导学生估测旗杆的高度,咱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多,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能够推算出旗杆大约是13米。
并通过动画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生也学着进行推算,旗杆的高度和旗杆旁的楼房进行比较,4层楼房可能和旗杆一样高,一层楼房大约3米,因此旗杆大约是13米。
为了让学生对旗杆的高度有更深刻准确的熟悉,还让学生午饭后去看一看、比一比。
最后得出结论:旗杆高13米。
在练习巩固环节,师父先让学生选择适合的单位:牙膏长15厘米仍是15米;楼房高20厘米仍是20米。
让学生独立试探,自己比划、选择。
接着请学生判定、说理由。
让学生熟练地把握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和技术,也增强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再让学生填写适合的长度单位,让学生继续运用已经成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解决问题,并通过说出确信长度单位的依照,进一步体会成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二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结构图
解决问题 (连续两问)
35+32
35+37
36-23
51-36
解决问题 (一个数比 28+34+22 另一个数多 84-40-26 或少几的 问题
67-25+28
解决问题 (一问)
35+2 35+20
35+7
36-3 36-20
51-6
6+7+20 20-8-6
7-5+18
第三单元单元结构图
解决问题 例6
生活中 的角
认识锐角 和钝角 例5
角的初 步认识
认识角
认识角 例1
画角 例2
认识直角
认识直角 例3 画直角 例4 Nhomakorabea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2×7=14 7×2=14 5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 2-6 表 内 乘 法 (一) 的 乘 法 口 诀
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第七单元知识结构图
解决问题 例三
认识”分“ 例一
认识时间
认识几时几分 例二
第八单元知识结构图
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例一)
简单的组合(例二)
第 一 单 元 单 元 结 构 图
统一长度 单位 例1
认识厘米
解决问题 例8
认识厘米
例1
长度单位
用厘米量
例2
认识米
认识线段
认识米
例4
认识线段 例6
画线段 例7
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换算题及解答
《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换算题及解答》导读: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长度单位的换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米和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
本文将对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换算题及解答进行全面评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米和分米的换算1. 主题文字提及:米和分米在三年级上册数学中,常见的长度单位包括米和分米。
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而分米则是米的十分之一。
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是非常重要的。
解答示例:题目:10米等于多少分米?解答:10米等于100分米。
题目:25分米等于多少米?解答:25分米等于2.5米。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厘米和毫米的换算2. 主题文字提及:厘米和毫米除了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外,厘米和毫米的换算也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关系。
解答示例:题目:15厘米等于多少毫米?解答:15厘米等于150毫米。
题目:360毫米等于多少厘米?解答:360毫米等于36厘米。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对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换算题进行了全面评估,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示例。
通过对米和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换算题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
个人观点和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认为,通过系统的练习和深入的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尾: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换算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勤加练习,提高数学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换算题及解答是孩子们学习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除了米和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换算外,还有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题目,例如米和厘米、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4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4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第四课时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页例8及做一做,练习一第8题。
例8是一节解决问题的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前面例1~例5的教学,学生初步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这些都为例8尝试估测物体长度打好了基础。
通过例8的学习,学生可以巩固初步建立的1厘米和1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提高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和估测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做好铺垫。
(二)核心能力通过这节课,要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还要结合长度单位的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类比、观察,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感受长度的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长度的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学习重点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五)学习难点有逻辑地表达选择合适长度单位的想法。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测量自己的一拃有多长。
借助自己的身体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想一想在学习长度单位“米”时,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还记得自己的身高有多高吗?(二)课堂设计1.检测预习,新知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比一比的游戏。
要求:我说你比,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1米、2米。
昨天在家大家都已经量过自己的1拃的长度了,谁来说一说你的一拃有多长?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身高?厘米和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复习唤醒学生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表象,为新授课做准备。
】2.问题探究生活中到处都有长度需要测量,瞧:这是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的场景。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单位
有些同学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不注意单位名称,因此常常出现错误。
所以我们在审题时,先要全面理解题意,特别要看清单位名称,相互比较,统一单位,分析数量关系后,再形成解题计划。
例1:一台脱粒机每小时可以脱粒35吨,4台这样的脱粒机40分钟可以脱粒多少吨?分析与解分析与解::题目中告诉了单一量“一台脱粒机每小时可以脱粒35吨”,其中时间单位是小时,而另一个条件却是40分钟,单位不一致,因此要统一单位,把40分钟化成40÷60=23小时。
35×4×23=85(吨)答:4台这样的脱粒机40分钟可以脱粒85吨。
例2:王叔叔家阁楼上的窗玻璃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35米、45米、7.5分米。
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分析与解::首先条件中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单位不同,要先统一后才能列式计算,并且问题中的单位也和条件中的不一致,所以最后还要与问题中的单位相统一。
7.5分米=34米(35+45)×34÷2=2140(平方米)2140平方米=5250(平方厘米)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5250平方厘米。
也可以先把条件中的单位与问题中的相统一。
35米=60厘米、45米=80厘米、7.5分米=75厘米。
然后列式计算:
(60+80)×75÷2=5250(平方厘米)
◎相子凡
答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 (作业设计)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单元作业【单元及学情分析】《认识厘米和米》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是继一年级比高矮、比长短之后第一次从数量角度精确学习长度单位相关知识,也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测量的起始内容。
例 1 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 2-5 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表象,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的关系。
例 6、7 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会用尺子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例 8 的教学重点是在建立长度估测的基础上,让学生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比长短的经验,但缺乏“厘米” 、“米”等具体的长度概念,且估计物体长度时缺乏生活经验,需要大量实践性活动经验的支持。
【作业目标】1.依据历史发展进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3.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限整厘米和整米)4.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
5.在建立长度观念基础上,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作业内容】长度单位课时内容作业设计第 1 课时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例 1、2、3)比出来的量感——“米”诞生之前,人类怎样测量第 2 课时认识米(例 4、5)做出来的量感——做一把自己的米尺估出来的量感——我是神测小能手第 3 课时认识线段(例 6、7)测出来的量感——发现数据的秘密第 4 课时解决问题(例 8)推出来的量感——大树有多高?集体共育量感总复习练习一——圆形花圃有多长?比出来的量感——A.阅读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用身体的尺子测量自己家的卧室,体会身体的尺子的用途以及不同的人测量结果的差异性。
B. 听故事《“米”诞生之前,人类怎样测量》 (内容详见附件 1) ,选择其中一个片段或自己编一个关于统一测量单位的小故事,尝试演一演。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例题及练习答案
例题例.在下面的尺上找出(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再找出3厘米的长度.(1)从0到______是_____厘米,……(2)从_____到_______是______厘米,……分析:1厘米有多长,先在尺上找到刻度0、1、2、3、4……,每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看看你的哪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解:(1)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从2到3是1厘米,从3到4是1厘米.(2)从0到3是3厘米,从1到4是3厘米,从2到5是3厘米,从3到6是3厘米.例题例.用尺量一量下面长方形的四条边各有多长?你能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吗?这两个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如果再把这两个正方形分别分成四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该怎么分?每个小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各是多少?还能继续像这样分下去吗?分析:解这道题先用尺实际量一量,这个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分别是2厘米、4厘米、2厘米、4厘米.要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是可能的,因为这个长方形两条长边都是4厘米,两条短边都是2厘米,2厘米正好是4厘米的一半.只要在两个长边的中间(2厘米处)各画一个小圆点,再用尺把两个小圆点用直线连起来就行了.这两个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都是2厘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把两个正方形分别分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都是1厘米.像这样还可以继续分下去.解:略.例题例.有一棵大树,两个同学合抱还差一些.现在只给你一根学生用尺,你能用什么办法测量出这棵大树有多粗.分析:要量这棵大树有多粗本来可以用皮尺就能很快量出,但题目中只允许用一根学生尺量.方法一:可以用学生尺直接测量,先在树上确定一点,从这一点开始围着树量一圈再回到这一点为止.再把量出的数据算出来.但这种方法数据不太准确.方法二:可以找来一根长一点的绳子,先在树上绕一圈,然后再量出这一圈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方法三:根据题目中所提示的“这棵大树两个同学合抱还差一点”,我们可以先把“差一点”的数据量出来,再把这两个同学各自一拓的长度量出来,最后把这三个数据加在一起即可.当然还会有其他的量法,你能想出来吗?例题例.用尺子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做这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分析:(1)用刻度尺比着,分别在刻度0和刻度5上点点,然后把这两个点用尺子比着连起来.这时画出的长度就是5厘米.(2)用刻度尺比着,分别在刻度1和刻度6上点点,然后把这两个点用尺子比着连起来.这时画出的长度就是5厘米.(3)用刻度尺比着,分别在刻度3和刻度8上点点,然后把这两个点用尺子比着连起来.这时画出的长度就是5厘米.(4)……结论:画一条线段的长度时,不一定非要从0刻度开始.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画出的线段长度就是几厘米.例题例.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学校走廊长24( ), (2)爸爸身高173( ),(3)凳子高40( ), (4)铅笔尖长4( ).分析: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和毫米.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或分米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或毫米作单位.解:(1)米; (2)厘米; (3)分米; (4)毫米.练习下面的话对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1支圆珠笔长15毫米.()2.妈妈买了2厘米花布.()3.米、厘米、都是长度单位.()4.叔叔迈一步大约50厘米.()5.一张床长2米.()参考答案1.×2.×3.√5.√6.√练习1.在○里填上“>”“<”或“=”.(1)25厘米○2米(2)100厘米○1米(3)51厘米○49厘米(4)98厘米○89米(5)1厘米○1米(6)10厘米○1米(7)56米○65米(8)50厘米○5米(9)33厘米○3米(10)6米○60厘米2.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铅笔长18().(2)操场长140().(3)楼房高40().(4)妹妹身高98().(5)灯管长24().(6)手掌宽7().3.填空.(1)24厘米+17厘米=()厘米(2)72厘米-27厘米=()厘米(3)100厘米=()米(4)400厘米+36米=()米(5)2米+50厘米=()米()厘米(7)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8)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做单位.4.有三条线段,第一条线段长9厘米,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第三条线段长14厘米.(1)第二条线段长()厘米.(2)第一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短()厘米.(3)第三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厘米.(4)三条线段一共长()厘米.参考答案1.在○里填上“>”“<”或“=”.(1)<(2)=(3)>(4)<(5)<(6)=(7)<(8)<(9)<(10)>2.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厘米(2)米(3)米(4)厘米(5)厘米(6)厘米3.填空.(1)41(2)45(3)1(4)40(5)2,50(7)厘米(8)米4.有三条线段,第一条线段长9厘米,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第三条线段长14厘米.(1)7(2)5(3)7(4)30练习1.试一试.伸出你的手来,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把手放到小尺上,量一量,你比的1厘米准确吗?现在你记住1厘米有大约有多长了吗?还有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2.先估计一下,再测量吧.(画4条10厘米内整厘米的线段,分别编上1~4号.)估计长度测量长度线段编号12343.你用尺子量一量吧.1.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第一条线段长的线段.3.第二条比第一条线段长多少厘米?参考答案1.答案略.2.答案略.3.你用尺子量一量吧.4.答案略.练习1.量一量下面各条线段的长度.2.画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12厘米的长度.实际操作题目参考答案略.练习1. (1)你的手指的宽大约是( )厘米.伸展双臂,大约长( )米.(2)你的手掌的宽大约是( )厘米.教室的长大约是( )米,宽大约是()米.(3)看直尺上的刻度,填适当的数.a.从0刻度到2是( )厘米b.从0刻度到12是( )厘米c.从1到2之间是( )厘米d.从5到9之间是( )厘米2.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3.量一量下面各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参考答案1. (1)你的手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伸展双臂,大约长( 120-150 )厘米.(2)你的手掌的宽大约是( 3-4 )厘米.教室的长和宽大约是(3~15米)(3)看直尺上的刻度,填适当的数.a.从0刻度到2是( 2 )厘米b.从0刻度到12是( 12 )厘米c.从1到2之间是( 1 )厘米d.从5到9之间是( 4 )厘米2.实际测量略练习1.先估计一下有多长,再拿尺子量一量.估计厘米估计厘米实际测量厘米实际测量厘米2.估计厘米实际测量厘米3.估计厘米估计厘米实际测量厘米实际测量厘米实际操作题目答案略.练习1.判断.别针长5米.()铅笔长50厘米.()小明高2厘米.()2.填空.(1)32厘米-9厘米=()厘米(2)()厘米+8厘米=38厘米(3)()厘米-7厘米=40厘米3.在○里填上>、<或=.84厘米○48厘米44厘米○50厘米4.填空.40厘米+60厘米=()厘米15厘米+5厘米=(1.×,×,×2.23;30;47 3.>;<4.100;20参考答案)厘米。
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的问题。
例如,我们要买菜,需要知道公斤和斤的换算关系;在工程施工中,需要计算米和尺的换算比例。
单位换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和便捷地进行计算和处理。
一、长度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和它们的换算关系:1厘米(cm)=10毫米(mm)1米(m)=100厘米(cm)1千米(km)=1000米(m)1英寸(in)=2.54厘米(cm)1英尺(ft)=30.48厘米(cm)1码(yd)=0.9144米(m)例如,我们需要将一段距离从米换算成厘米,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厘米 = 米 × 100二、重量单位换算重量单位的换算在购物、烹饪和实验等场景中经常用到。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重量单位和它们的换算关系:1克(g)=1000毫克(mg)1千克(kg)=1000克(g)1吨(t)=1000千克(kg)1磅(lb)=0.4536千克(kg)1盎司(oz)=28.35克(g)例如,我们需要将一件物品的重量从克转换成千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千克 = 克 ÷ 1000三、温度单位换算温度单位换算在天气预报、热力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温度单位和它们的换算关系:摄氏度(°C)和华氏度(°F)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华氏度(°F) = 摄氏度(°C) × 9/5 + 32摄氏度(°C) = (华氏度(°F) - 32) × 5/9例如,我们需要将一个温度从摄氏度转换成华氏度,可以使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
四、货币单位换算货币单位换算在国际贸易、旅行和汇率计算中非常常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货币单位和它们的换算关系:1美元(USD)≈6.5人民币(CNY)1欧元(EUR)≈7.5人民币(CNY)1英镑(GBP)≈8.5人民币(CNY)1日元(JPY)≈0.06人民币(CNY)例如,我们需要将一笔资金从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可以使用以上汇率进行计算。
长度单位的换算与实际问题
长度单位的换算与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长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而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往往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和表达。
因此,正确地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是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技能。
本文将介绍常见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来展示其应用。
一、常见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1. 米与厘米米是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常用符号为m。
而厘米是指长度等于1/100米的单位,常用符号为cm。
进行米与厘米的换算,只需记住1米等于100厘米即可。
例如,如果要将10米换算为厘米,可以使用公式10米*100 = 1000厘米。
2. 米与毫米毫米是指长度等于1/1000米的单位,常用符号为mm。
进行米与毫米的换算,只需要记住1米等于1000毫米即可。
例如,如果要将2米换算为毫米,可以使用公式2米*1000 = 2000毫米。
3. 米与千米千米是指长度等于1000米的单位,常用符号为km。
进行米与千米的换算,只需要记住1千米等于1000米即可。
例如,如果要将5米换算为千米,可以使用公式5米/1000 = 0.005千米。
二、长度单位换算的实际问题下面通过几个实际问题来展示长度单位换算的应用。
问题一:小明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为3000米,他想知道这个距离相当于多少千米和多少千米。
解答: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规则可知,3000米等于3千米和300000厘米。
问题二:一块木板长度为80厘米,小王需要将其转换为米和毫米。
解答: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规则可知,80厘米等于0.8米和800毫米。
问题三:小明家离市中心有5千米的距离,他想知道这个距离相当于多少米和多少毫米。
解答: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规则可知,5千米等于5000米和5000000毫米。
问题四:一辆火车的长度为400米,某次列车站台的长度为800米,小明想知道火车完全停到站台需要多少米。
解答:火车完全停到站台的长度为火车长度加上站台长度,即400米 + 800米 = 1200米。
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例8
长28( 米 )
填上单位厘米或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室的宽6( 米)
一支粉笔的长7( ) 厘米
万松山高208(米)
一条鱼的长约是30( ) 厘米
判断题:对打 √ , 错打×并订正。
1.小明的铅笔长约8厘米.(
√
×
)
3.教室的长约8厘米. ( × )
4.语文课本的宽约10米.(
.
.
×
)
(1)一棵大树高(10米 )
×
)
(4) 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是7厘米。( (5)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 )
×)
下面的图形由几条线段组成?
6条
8条 8条
你知道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吗?猜猜看!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 还是13米?
解 题 步 骤
三、知识应用
(二)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宽60( 厘米)
长1( 厘米)
10厘米 100厘米 10米 (2)1米等于(100 )厘米
100
50
10
(3)黑板长约( 3米) 30米 3厘米 3米 40米
(4)红领巾最长的一边是(50厘米 ) 90厘米 50厘米 1米
7
用一根1米长的竹竿测量两个沙堆的高,结果如下
①
20厘米
② 10厘米
沙堆①高度是( 80 )厘米 沙堆②的高度是( 90 )厘米 沙堆1的高度比沙堆2的低( 10 )厘米
10厘米100厘米10米21米等于厘米10050103黑板长约3厘米40米4红领巾最长的一边是90厘米50厘米10米10050厘米用一根1米长的竹竿测量两个沙堆的高结果如下20厘米沙堆高度是厘米沙堆的高度是厘米沙堆1的高度比沙堆2的低厘米809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语文课本的宽约10米.(
.
.
×
)
(1)一棵大树高(10米 )
10厘米 100厘米 10米 (2)1米等于(100 )厘米
100
50
10
(3)黑板长约( 3米) 30米 3厘米 3米 40米
(4)红领巾最长的一边是(50厘米 ) 90厘米 50厘米 1米
7
用一根1米长的竹竿测量两个沙堆的高,结果如下
谁是判断高手
(1)作业本的四条边不是线段。(
(2)线段没有端点。( × ) (3)线段的长度是可以量出的。( √ )
×
)
(4) 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是7厘米。( (5)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 )
×)
下面的图形由几条线段组成?
6条
8条 8条
你知道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吗?猜猜看!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 还是13米?
解 题 步 骤
三、知识应用
(二)厘米)
长28( 米 )
填上单位厘米或米
教室的宽6( 米)
一支粉笔的长7( ) 厘米
万松山高208(米)
一条鱼的长约是30( ) 厘米
判断题:对打 √ , 错打×并订正。
1.小明的铅笔长约8厘米.(
√
×
)
3.教室的长约8厘米. ( × )
①
20厘米
② 10厘米
沙堆①高度是( 80 )厘米 沙堆②的高度是( 90 )厘米 沙堆1的高度比沙堆2的低( 10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