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应用◆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引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领域,它通过关注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倾向,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很多现象和问题。
本文旨在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从理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方法论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尤其是关于人们决策行为的相关理论和观点。
在心理学领域中,行为金融学主要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其中,认知心理学关注人们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限制,实验心理学则通过实验证据揭示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倾向。
经济学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构建和分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常假设理性决策者在面对信息不完全和风险时,能够做出最佳的经济决策。
然而,行为金融学的出现质疑了这种假设,认为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往往受到情绪、心理偏差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非理性的决策。
二、主要研究领域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决策心理学:研究人们决策的认知过程、心理偏差和风险态度。
其中,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两个重要理论模型。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存在着风险规避和风险寻求的不对称行为。
期望效用理论则主要研究人们决策时对效用的感知与评估。
2. 资产定价:研究资本市场中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特征。
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通常基于理性投资者的假设,认为市场价格会自动回归到公允价值。
然而,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情绪和心理偏差会导致市场价格与真实价值之间的偏离,并产生价格泡沫和过度买卖等现象。
3. 市场行为: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动机、交易行为和市场交易的影响因素。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和心理偏差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市场中的股票或资产的决策和操作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交易的不稳定和非理性。
4.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决策行为。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情绪倾向来评估风险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而不仅仅是基于理性的决策。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相对于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并不很长。
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开始形成了研究行为金融的热潮,大量的学者投身于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
行为金融定义的讨论行为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城,虽然己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
Thaler(1993)认为行为金融就是“思路开放式金融研究”(open-minded 'finance),只要是对现实世界关注,考虑经济系统中的人有可能不是完全理性的,就可以认为是研究行为金融。
Lintner(1998)把行为金融学研究定义为“研先人类如何解释以及根据信息、做出决策”。
Olsen(1998)声称“行为金融学并不是试图去定义‘理性’的行为或者把决策打上偏差或错误的标记;行为金融学是寻求理解并预测进行市场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含义”。
Statman(1999)则认为金融学从来就未离开过心理学,一切行为均是基于心理考虑的结果,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不同在于对心理、行为的观点有所不同。
Sheinn(2000)认为,行为金融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
Russell (2000)对行为金融是这样定义的:(1)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
(2)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理论不一致的异常之处。
(3)行为金融理论研究投资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怎样出错的,或者说是研究投资者是如何在判断中发生系统性的错误的。
从上述行为金融学家定义的行为金融概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行为金融研究考虑到了人的不完全理性的本性,其研究需要运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知识,其研究对象是金融领域的相关现象及其本质。
行为金融的发展历史通常把行为金融的研究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行为金融研究。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及运用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及运用一、引言在金融学的历史演进中,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挑战了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假设和预测。
行为金融学理论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实践领域,如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市场预测等,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背景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源自于心理学和金融学的交叉研究。
传统金融学理论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能够理性地权衡风险和收益,并做出最优决策。
然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往往受到认知偏差、情绪影响、社会压力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理性地做出决策。
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解释这些心理因素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行为和结果。
三、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行为金融学理论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行为,即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模式;二是市场有效性,即市场价格反映所有可用信息的程度和速度。
在投资者行为方面,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了诸如过度自信、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等心理偏差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在市场有效性方面,行为金融学挑战了有效市场假说(EMH),提出了诸如过度反应、反应不足等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解释。
四、行为金融学的运用行为金融学在实践运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行为金融学可以用于改善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通过识别和纠正心理偏差,投资者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波动,减少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可以用于设计更有效的投资策略。
例如,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构造具有相对低估价值的投资组合,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行为金融学还可以用于监管和市场设计。
例如,通过了解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监管政策和市场规则。
五、结论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及运用展示了金融学与心理学的深度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在改善金融决策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它致力于研究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市场波动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投资者行为的多样化,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行为金融学基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提出了与传统金融学不同的观点。
它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心理、情感、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行为金融学强调研究投资者行为、市场情绪、心理偏差等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投资者行为研究:这是行为金融学最核心的研究领域,主要探讨投资者的心理特征、决策过程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2. 资产定价与市场波动:研究心理偏差和市场情绪如何影响资产定价和市场的波动性,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投资策略。
3. 金融市场异象:针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封闭式基金折价、IPO溢价等,探讨其背后的行为因素。
4.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研究投资者在投资组合选择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
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环境,观察投资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调查法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投资者行为的规律;实证分析法则通过运用统计分析等手段来检验理论和模型的有效性。
五、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自行为金融学诞生以来,其在金融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首先,许多学者对投资者的心理偏差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锚定效应等。
这些研究揭示了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其次,行为金融学对资产定价和市场波动的解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
此外,行为金融学还为金融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浙江大学-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浙江大学(概要)摘要:有关行为金融理论的文献,在最近几年才大量出现,至今还没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本文对行为金融理论的各个方面加以评述,系统的总结了有关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行为金融行为偏差期望理论投资策略一、导言现代标准金融理论是建立在米勒(Miller)和莫迪利安(Modigliani)套利定价理论、马柯维兹(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夏普——林特纳——布莱克(Shape, Linter and Black)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布莱克——默顿(Black, Schoels and Merto)期权定价理论(OPT)的基础上。
现代标准金融理论之所以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似乎用这些工具解决了所有的金融问题。
这些经典理论的基石是有效市场假说(EMH),它的分析框架局限在理性分析范围内。
随着金融市场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不能用标准金融理论解释的异常现象,标准金融理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行为金融理论在80年代正式兴起。
大多数重要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年内才出现,至今还没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Robert J.shiller(1997)从以下几个层次定义行为金融学:(1)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决策理论与经典经济学和金融学相结合的学科1;(2)行为金融学试图解释金融市场中实际观察到的或是金融文献中论述的与标准金融理论相违背的反常现象;(3)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如何在决策时产生系统性偏差。
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理论争论核心是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包含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它是资产真实价值的最优估计。
它有三个弱化的假说组成:当投资者是理性时,投资者理性评估资产价值,市场是有效的;即使有些投资者有非理性行为,但由于是随机产生的,也不会导致价格的系统性偏离;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不是随机产生的,由于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也将使价格回归基本价值;最后,即使非理性投资者在非基本价值时交易,也会导致他们的财富的减少,以致不能在市场上生存。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学理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基于理性经济人和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能够做出理性决策,市场能够迅速准确地反映所有信息。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中的诸多现象难以用传统理论解释,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金融领域,试图更真实地描绘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一、行为金融学的起源与发展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
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对金融决策的影响,但在当时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金融学逐渐崭露头角。
1985 年,德邦特和塞勒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正式诞生。
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行为金融学逐渐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分支,如认知偏差理论、有限理性理论、羊群行为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投资者在金融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市场的异常现象。
二、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概念(一)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指投资者在信息处理和决策过程中产生的系统性错误。
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过度自信、代表性偏差、锚定效应等。
过度自信使得投资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从而导致过度交易和错误决策。
代表性偏差则是指投资者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或典型案例进行判断,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信息。
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决策时过分依赖初始信息,即使后续有新的信息出现,也难以改变最初的判断。
(二)有限理性有限理性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由于受到信息获取能力、计算能力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做到完全理性。
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的启发式方法进行决策,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可能导致决策偏差。
(三)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模仿他人的决策,从而导致市场中的群体行为。
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应用研究一、行为金融学的定义及概述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一个子领域,它探讨了由个人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活动和反应所导致的决策过程和市场行为的模式。
与传统金融学不同,行为金融学将注意力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研究,以及人类决策和市场行为的错觉、偏差、心理影响和感受的因素。
行为金融学对金融学和投资管理领域的影响深远,因为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资产价格波动和市场风险的看法,而且更深入地挖掘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决策。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分析和理论使投资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市场行为,避免错误的投资决策,并更好地管理投资组合。
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它探讨心理和人类认知过程以及对环境和所处情境的反应。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注意力、思维、学习和记忆等方面,进而探索了人类行为和反应背后的特定心理机制。
2.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重点研究人类决策和行为的错觉、偏见和其他心理影响因素如何塑造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行为。
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各种指令,帮助鼓励行为改变或正确的行动。
许多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已经产生了实效,并用于推广正向消费和投资行为。
3.实验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分支。
实验经济学的实验室环境使研究者能够控制变量和操纵实验条件,可以创造具有代表性的市场情境,以研究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
这方面的研究使研究者更容易了解人们何时会偏离标准预测,他们的理性决策背后的动机和信念等。
三、行为金融学的应用研究1.行为投资学行为投资学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内容,研究了影响投资决策的心理因素。
影响投资人的常见情绪和行为之一是急功近利,它可能导致犯错误决策,做出平均回报甚至亏损的投资行为。
行为投资学不仅帮助人们了解这类行为,而且指导投资者找到更理性、更良好的投资策略和模型。
2.行为经济学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行为经济学引导公司高管了解投资者、股东个体和社会环境对公司决策行为的影响。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新兴的金融学分支,主要探讨投资者行为在金融市场的表现及影响。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虽为金融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在实际金融市场应用中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行为金融学在考虑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方法、结论及其局限性进行综合述评。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念与起源行为金融学主要源于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质疑与反思。
传统金融学强调市场理性与效率,但人们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却往往偏离理性。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在金融市场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基本理念包括: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市场也非完全有效;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等。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法1. 研究领域(1)投资者行为研究: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心理机制。
(2)市场异象研究: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如股票溢价之谜、股票交易量之谜等。
(3)资产定价研究:研究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及其波动性。
(4)公司治理与决策研究: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决策等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通过对金融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投资者行为的规律与特征。
(2)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方法,模拟金融市场环境,观察投资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3)心理分析:通过心理分析方法,研究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与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
四、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1. 投资者行为研究(1)投资者的心理账户:人们倾向于将不同来源的资金或投资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这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决策过程。
(2)过度自信现象:投资者往往过于自信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测能力,导致过度交易和投资决策失误。
(3)羊群效应: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形成羊群效应,导致市场出现群体性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
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金融市场中存在很多不能被传统金融学所解释的现象,比如股权滋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股利之谜、小公司现象、一月份效应、价格反转、反应过度和羊群行为等等。
学者们将这些违背有效市场假说,传统金融学理论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现象称之为“异象”或“未解之谜”。
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大“异象”对传统金融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向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严峻挑战。
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完美的”传统金融学理论。
传统金融学理论把人看作是理性人,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人们的估计是无偏的,满足贝叶斯过程。
因为人的假设与现实中人的决策行为有一定差异,所以人们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及心理在决策中的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问题,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从而金融学的研究焦点开始从“市场”研究转向“人类行为”研究。
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36年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证券的价格取决于投资者共同的心理预期。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行为金融学是由美国奥瑞格大学教授Burrel和Bauman(1951年)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在对投资者的决策研究仅仅依赖于化的模型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投资者的某些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对决策的影响。
心理学Slovic(1972)教授从行为学角度研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
随后,Tversky 和Kahneman在1974年和1979年分别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进行了行为金融学研究,分别讨论了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问题,从而奠定了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中的大量“异象”被发现,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应用文-行为金融学综述
行为金融学综述'摘要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BF)作为新兴的金融学分支与占据金融学统治地位已经有三十年之久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对金融学的基础——套利,投资人理性以及自1980年代以来涌现出来的大量异常现象进行了达二十年之长的争论,双方此消彼长,加深了人们对金融市场的理解,促进了金融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
一、介绍在传统金融学的范式中,“理性”意味着两个方面:首先,代理人的信仰是正确的:他们用于预测未知变量未来实现的主观分布就是那些被抽取实现的分布。
其次,给定他们的信仰,在与Savage的主观期望效用(SEU)概念相一致的意义上,代理人做出正常可接受的选择。
BF是一种研究金融市场崭新方法,至少部分地以对传统范例面临的困难做出反应的面貌出现的。
广义上,BF认为通过使用某些代理人不是完全理性的模型,可以更好的理解某些金融现象。
在某些行为金融学模型中,代理人的信仰不完全正确,大都是因为不恰当的贝叶斯法则。
在另一些模型中,代理人的信仰是正确的但做出的选择通常是有疑问的,与SEU不相容。
BF最大的成功之一是一系列理论文章表明在理性交易者和非理性交易者相互影响的体中,非理性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
文献称之为“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这构成了BF的两大块之一。
(见第二部分)为了做出清晰的预测,行为模型常需要指定代理人的非理性形式。
人们究竟怎样误用贝叶斯法则或偏离SEU呢?在此引导下,行为经济学家们典型地求助于认知心家汇编的大量实验证据,这些都是关于人们形成信仰时潜在的偏误,和人们的偏好或给定信仰后怎样做出决策的。
因此学构成了BF的第二大块。
(见第三部分)我们考虑BF的特殊应用:理解整个股市,平均回报的横截面情况,封闭式基金定价;理解投资者特殊群体怎样选择其资产组合和跨时交易;理解证券发行,资本结构和公司的股利政策。
行为金融学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四)完善法律监管体系,提高客户风险意识。
银行应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调整自身的规章制度,规范互联网下第三方支付结算流程,增强对大额资金支付和对账的监控。
另外,对同第三方银行支付结算的违规问题早早着手,对该问题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规范工作人员操作,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减少内部人员渎职违法行为。
此外,银行应对加入第三方支付的客户提示和预警支付信息泄露、伪造支付界面等高发风险,并且利用营业网点媒体宣传、手机银行或短信推送、官网公告等多种方式宣传防诈骗知识、安全防范措施和支付知识,引导并提高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信息保护意识,预防欺诈,减少法律风险的产生。
(五)招募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大力招募具备金融相关知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备足够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在职老员工,例如对互联网技术员工定期开设金融知识课程培训,对精通金融知识的员工定期开设互联网技术课程培训,减少员工因专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不当操作,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从员工自身层面上降低风险。
另外,为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
根据互联网环境和第三方业务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风险应对能力。
合理的银行人力资本结构将有利于银行有效地进行风险规避。
五、结论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应正视其对支付结算风险造成的影响,寻求积极应对措施应对技术、信用、内控、法律和人才匮乏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强化技术保障,贯彻“断直连”、优化账户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道德意识,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增强客户风险意识,招募和培养所需复合型人才,以降低支付结算风险,保障客户信息、账户资金安全,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1]严凌.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J].武汉金融,2019(1).[2]孙勇军,肖培连.互联网视角下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影响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6).[3]郭跃碧.互联网环境下的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8(35).[4]提云霞.互联网环境下的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7(12).[5]孙茹亭.互联网环境下的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及对策[J].会计师,2019(17).一、引言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它挑战了传统金融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在金融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对其发展历程、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进行综述。
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行为金融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学和金融学的交叉研究。
早期,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人的决策过程,而经济学家则关注市场效率与价格形成机制。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于是行为金融学逐渐兴起。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投资者行为研究投资者行为研究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该领域主要研究投资者的心理偏差、认知误区、情感因素等如何影响其投资决策。
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锚定效应等心理现象均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2. 市场异象研究市场异象是指无法用传统金融学理论解释的金融市场现象。
行为金融学通过对这些异象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心理和行为因素。
如股票溢价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等都是市场异象研究的典型案例。
3. 金融市场预测与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通过研究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为金融市场预测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如投资者情绪指数的构建、市场泡沫的识别与防范等都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与影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行为金融学挑战了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人的心理和行为在金融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行为金融学为金融市场预测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行为金融学还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五、未来展望尽管行为金融学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结合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深入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影响机制。
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金融行业的兴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行为金融学理论主要研究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行为习惯等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这对投资者和金融从业者都有很大的意义。
第一部分:行为金融学理论概述行为金融学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主要关注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与传统金融学理论不同,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往往不是完全理性的,经常会因为情感波动、心理计量学问题等因素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是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它是指人们常常根据已有的信息来做出判断,而不愿意和外部信息对比,这种行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偏差。
此外,行为金融学理论还研究了投资者的情感因素、注意力偏差、过度自信等问题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应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对金融市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优化传统的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优化方法主要是基于平均回报率和风险标准差等指标。
然而,由于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指标可能无法反映真实的风险和收益。
行为金融学理论提供了更为细致全面的投资分析方法,可以让投资者更好地应对风险和波动。
2.金融产品开发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金融产品的开发提供指导。
例如,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和情感需求,银行可以推出更符合人们喜好的理财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3.行为金融学教育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研究和教育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决策帮助。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和习惯问题,更好地调整投资策略。
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当前金融市场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在当前金融市场中,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它挑战了传统金融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转而关注人类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影响因素在金融决策中的作用。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理论体系构建阶段和实证研究阶段。
初步形成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如过度自信、过度反应等。
这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等。
理论体系构建阶段,行为金融学开始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预期理论,他们提出了人类决策中的心理账户和框架效应等概念。
实证研究阶段,学者们运用大量实证数据验证了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心理账户、框架效应等。
这些理论解释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过程。
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于自信,忽视潜在的风险。
损失厌恶则是指投资者对损失的敏感度高于对同等收益的敏感度。
心理账户则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将财富划分为不同的账户,对不同账户的财富进行不同的评估和决策。
框架效应则是指人们在不同的问题框架下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四、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者行为、市场异常现象和资产定价等。
在投资者行为方面,学者们通过调查和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和心理因素。
例如,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非理性行为。
这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等。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本科学年论文(设计)题目: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学院金融学院专业金融学班级 2008级金融学 3班学号 20080314321姓名赵沛指导教师黄磊山东财政学院教务处制二O一一年四月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赵沛行为金融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起源于于19世纪50年代。
行为金融理论是将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分析人的行为、心理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 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早在1951年, 美国商务学教授O. K. Burren发表了《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 成为最早提出将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研究的学者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 一批心理学发展成果成功引进金融学领域, 行为金融学才渐渐受到经济学家的瞩目。
2002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行为经济学家Dan ie l Kahneman 和实验经济学家Vernon L.Smith, 从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极大关注, 并在近年来得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现代标准金融学虽然不乏理论上的精美至善,然而对于金融市场上不断涌现的种种异象,诸如股票溢价之谜和股利之谜等等,它却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而其中的大部分争议都直指“理性经纪人”这一核心假设,从而撼动了标准金融学这一理论大厦的基础。
便在此时,行为金融学担起“人本位经济学”的大旗,异军突起,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
虽然行为金融学还未构筑起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未成为金融理论的主流,但它将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入到金融学研究之中,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全面的视角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在金融市场中的行为,使“上帝人”复归于“动物人”、“理性的经济人”复归于“有限理性的社会人”。
行为金融学对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致使行为研究成为当代金融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层面。
一、行为金融学的核心观点。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
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
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
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
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
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
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应用◆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应用摘要:近期的实证金融文献常常涉及潜在的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行为原则――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围绕一系列对理性投资者在有效市场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挑战展开研究。
认知心理学和套利限制构成了行为金融的两大根基。
对行为金融研究的迅速升温源于传统理论框架在众多实证中的解释力匮乏。
本文含四部分,一是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的兴起;二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架构;三是行为金融学的现有缺陷及发展前景;四是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应用进展及前景。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非理性;心理学;市场效率一、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的兴起Haugen(1999)将金融理论的发展划为三阶段:旧金融学(old finance)、现代金融学(modern finance)以及新金融学(new finance)。
标准金融理论系由1960年兴起的现代金融学为主要依托。
而自1980年以来发展起来的新金融学则以行为金融学为代表,并对标准金融理论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
(一)首遭冲击的是有效市场假说(EMH)Shleifer(2000)指出,有效市场假说基于三个假说:①投资者是理性的,能理性的评估证券价格。
②即使投资者不理性,但由于交易的随机性,故而能抵消各自对价格的影响。
③市场的“套利”机制可以使价格回归理性。
Kahneman and Riepe(1998)提出参考点(reference point)的概念,认为投资者面对决策时受参考点不同的影响。
Kahneman and Tversky(1973)提出“框定”(frame)的概念,认为框架方式影响决策。
以上两个概念共同质疑了假设①。
Shiller(1984)基于投资者非理性的社会化驳斥了假设②提到的随机性。
不久,Mullainathan and Thaler(2000)提出学习效应,对交易的随机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批判。
对于假设③,Thaler(1999)等提出了套利的限制,Shleifer and Vishny (1997)进一步将其定义为套利的极限(limits of arbitrage)。
行为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行为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1文献综述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
1972年,Slovic 教授和Bum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79年DnielKhnemn教授和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
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ZG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ZG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ZG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
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
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治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进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进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治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
BrighmEhrhrot著的《财务治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一、本文概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和假设已经难以完全解释和预测实际市场行为。
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试图从微观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出发,揭示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之处,以期为金融市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明确其在金融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通过对比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核心假设和理论模型,分析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之处,包括对市场参与者行为、市场有效性和投资策略等方面的重新认识。
接着,本文将回顾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如投资者情绪、市场异象、羊群效应等,探讨这些成果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展望行为金融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包括如何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行为金融学,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实践。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深入理解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之处,从而为金融市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
二、传统金融学的主要理论与假设传统金融学,也被称为标准金融学或新古典金融学,主要基于一系列的理论和假设来构建其研究框架。
这些理论和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理解。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这是传统金融学的基石之一,它认为在没有任何操纵或影响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将反映出所有可用的信息,因此价格是无法预测的。
这意味着在有效市场中,没有任何投资策略能够持续地超过市场平均收益。
理性人假设:传统金融学假设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和自身的利益来做出最优决策。
这种假设忽略了市场参与者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情绪影响和行为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应用摘要:近期的实证金融文献常常涉及潜在的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行为原则――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围绕一系列对理性投资者在有效市场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挑战展开研究。
认知心理学和套利限制构成了行为金融的两大根基。
对行为金融研究的迅速升温源于传统理论框架在众多实证中的解释力匮乏。
本文含四部分,一是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的兴起;二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架构;三是行为金融学的现有缺陷及发展前景;四是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应用进展及前景。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非理性;心理学;市场效率一、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行为金融的兴起Haugen(1999)将金融理论的发展划为三阶段:旧金融学(old finance)、现代金融学(modern finance)以及新金融学(new finance)。
标准金融理论系由1960年兴起的现代金融学为主要依托。
而自1980年以来发展起来的新金融学则以行为金融学为代表,并对标准金融理论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
(一)首遭冲击的是有效市场假说(EMH)Shleifer(2000)指出,有效市场假说基于三个假说:①投资者是理性的,能理性的评估证券价格。
②即使投资者不理性,但由于交易的随机性,故而能抵消各自对价格的影响。
③市场的“套利”机制可以使价格回归理性。
Kahneman and Riepe(1998)提出参考点(reference point)的概念,认为投资者面对决策时受参考点不同的影响。
Kahneman and Tversky(1973)提出“框定”(frame)的概念,认为框架方式影响决策。
以上两个概念共同质疑了假设①。
Shiller(1984)基于投资者非理性的社会化驳斥了假设②提到的随机性。
不久,Mullainathan and Thaler(2000)提出学习效应,对交易的随机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批判。
对于假设③,Thaler(1999)等提出了套利的限制,Shleifer and Vishny (1997)进一步将其定义为套利的极限(limits of arbitrage)。
而著名的“孪生证券”(皇家荷兰与壳牌公司)以及Shefrin(2000)提到的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公司事件进一步冲击了套利充分假说。
随着EMH普遍遭到怀疑,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地位开始动摇。
首先,在CAPM中,投资者关注的是预期回报及其组合的方差,这被认为不符合投资者的“价值感受”。
Miller指出,股票价格不仅仅是一个回报率,在它背后隐藏着许多故事,如家庭的支出变化、家庭矛盾、遗产划分、离婚协议等。
他认为应抓住市场方向的主要因素,而不要纠缠于细节。
而Shefrin and Statman(1994)提出BAPM(behavioral asset-pricing model)做为CAPM的对应物,在强调理性趋利的同时也突出价值感受的特性。
Shefrin and Statman(1995)发现职业经理人和投资分析师对最钦佩的公司股票的偏爱明显超越预期回报的解释能力不难说明这一点。
其次,Shefrin and Statman(2000)借鉴MPT建立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
BPT—改MPT所认为的投资者最优的组合配置处在均植方差有效边界上,转而提出行为金融组合者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结构的资产组合(Ginita Wall,1993)。
资产组合的每层都对应投资者特定的投资目的与风险特性。
实践证明,BPT较之MPT和V AR更贴近实际。
在实业界,BPT在美国得以广泛应用,富勒—索勒资产管理公司(Fuller&Thaler Asset Management)和荷银投资基金(ABNAMRO In vestment Funds)的成功无疑说明了行为资产组合理念的成功。
(二)预期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受到的挑战V 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1947)和Savage(1954)继承了18世纪的数学家对“圣.彼得堡悖论”(St.Petersberg paradox)的解答并严格公理化阐述的“预期效用模型”(expected utility model)无法完全描述个人在不确定时的决策行为,这一发现基于Kahneman and Tverskey(1979)年的一份问卷调查。
之后,二人提出期望理论。
同时,Kahneman and Tverskey通过数个心理实验谈到了一些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效应:1.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 )说明了相对于不确定的结果,个人对确定的成果过度重视。
利用确定性效应,Allais(1953)提出了一个实验,同时反映出相同结果的不一致偏好,即“阿莱斯悖论”(Allais paradox),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对一组彩票中收益概率进行相同比率的变换,也会产生不一致选择。
2.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反映个人对利得和损失偏好相反。
个人面对损失会偏好风险,面对利得会规避风险。
由此可见,个人选择的依据并不是最终的预期效用,而是相对于参考点的财富变动。
3.概率性保险(probability insurance)通过实验说明概率和收益相同的两种预期可能由于表述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效应。
4.分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反映了一组预期当用不同方法分解成相同与不同因子时,不同分解方式可能产生不同偏好。
5.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s)则更大程度打击了预期效用模型。
它反映了个体决策与偏好方面选择与定价不一致的现象。
对传统理论的最大打击来源于Grether and Plott(1979)的实验,尽管严格控制了实验条件,排除了若干的干扰效应,结果仍然出现了偏好反转。
可以看出,通过无数严谨的实验,行为金融理论正深入原本众多标准金融理论的领地。
同时,行为金融也在不断完善自身。
上面提到的行为金融的核心理论——期望理论说是一例,Tversky and Kahneman (1992)认识到期望理论无法满足随机优势(stochastic dominance )原则,也无法扩展到无穷利得的情况,提出了累积期望理论(CPT),并不断受到学界重视。
行为金融的兴起之势将无法阻挡。
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架构对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的划分,不同行为经济学家表达了自已的不同看法。
Tvede(1999)认为,“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可改为“心理金融学”这个较适当的名词。
从流派的角度,他认为“心理金融学”中包括“行为学派”、“完形学派”(gestalt school)、“认知学派”(Cognitive Psychology school)以及“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school)。
Shefrin(2000)则在《Beyond Greed and Fear》一书中,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部分,即启发式偏差(heuristic-driven bias)、框定依赖(framing dependence)和无效率市场(inefficient markets )。
本文另辟蹊径,根据投资者心理过程进行分类,希望增强其动态的应用性。
我们将心理过程划分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首先,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基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及语言产生了以下现象,从而出现了系统性的认知偏差:(1)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其缺陷在于过分强调将事物划分的典型类别,而不关注潜在的其它可能证据。
Tversky,Slovic and Kahneman (1982)举的“飞行训练”一例形象解释了这一现象。
Debondt and Thaler(1983)进一步解释了“赢者输者效应”(winner lose effect),认为由于“代表性启发”的存在使投资者对过去的输者组合表现出过度悲观,而对赢者组合过度乐观。
(2)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认为容易令人联想到的事件会让人误以为这个事件常常发生。
如Shiller(2000)指出,网络使用者会倾向将1990年代后期的股市繁荣归功于Intermet的发展。
Kahneman and Tversky(1973)认为存在可得性启发是由于个人不能完全从记忆中获得所有相关的讯息。
Fischhoff,Slovic and Lichtenstein(1977)认为个人对于自已不太能想象的事件,会低估其发生的可能性。
(3)锚定与调整(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启发。
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可能制约对事件的估计,产生锚定效应,而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通常不充分。
开始的参考点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估计。
Shefrin(2000)认为股票分析师对于新讯息的反应定位的太保守,并且调整的不够快,Shafir,Diamond and Tversky(1997)通过实验表明锚定会导致“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从而影响人们在认知、情绪上处理通胀的方法。
实验人员在对联合与分离事件评估时,锚定会低估复杂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
(4)框定依赖(framing dependence)认为人们面对的问题本质相同而形式不同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决策。
Kahneman and Tversky通过实验发现头脑在衡量各种复杂的可能时常走捷径(shortcut)。
其次,在情绪过程中,投资者通过各自的偏好、人格、信念与情感,容易发生下面的一些现象,从而产生系统与非系统性的情绪偏差:(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1987年美国股灾后Shiller做问卷调查问及“你当天就知道会发生反弹吗?”没有参与的交易者有28%做肯定回答,参与的人则有一半回答“是”。
又问及“如果是的话,你是如何知道的?”,多数人回答“凭直觉”、“历史证据与常识”等。
这种事后聪明会使投资者不重视对行为的反省。
由此也可看出人们常会过于相信自已的判断。
Lichtenstein,Fischhoff and Philips(1982)发现当询问受访者一些问题时,受访者会倾向高估他们答对的槪率,即使确信他们答对时,通常答错的概率仍高达20%。
Odean(1999)发现散户在卖股票后很快会买进另一支股票,而第一年他们卖的股票表现会好于买的股票,由于过度自信导致了投资者的频繁交易。
过度自信的另一结果是投资者过于依赖自己收集的信息而轻视公司报表的信息,产生帐面/市值比效应(book to market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