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超敏反应及临床检测—Ⅰ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验课件)

超敏反应及临床检测—Ⅰ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验课件)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Ⅲ 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Ⅳ 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及临床检测 特点
发生快,消退快 IgE抗体介导,无补体参与 发病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 而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一)参与成分
抗原(变应原):花粉、尘螨、真菌、动物皮 屑、异种血清、药物、昆虫 毒液、寄生虫、牛奶、鱼虾、 蛋类
作用:平滑肌收缩、 毛细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扩张、通透性增加, 腺体分泌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趋化
(二)发生过程
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
致敏阶段:
变应原进入机体后,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 细胞产生IgE型抗体应答,产生的IgE型抗 体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 相应的FcRI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
临床意义
• 体外试验检测总IgE含量,作为过敏性疾病诊断的 参考
• 血清tIgE水平一般用国际单位(IU)或ng表示 • 正常人群血清tIgE水平存在一定差异(20-
200IU/ml) • 一般认为大于333IU/ml(800ng/ml)时为异常升
高 • 过敏患者tIgE水平可高于正常人数千倍 • 药物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和某些寄生虫
• 非特异性激发:用组胺等刺激物做雾化吸入, 观察患者敏感性,分析病因或评估疗效
• 特异性激发:用特异性抗原作刺激物,观察 是否诱发相应反应,有助于明确变应原
(一)皮肤激发试验
皮肤试验
皮肤试验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曲侧,因此处皮肤较 为光滑细腻,而且便于试验操作和结果观察。按 正规作法,左右两臂一侧作试验,另一侧作对照 。需要时也可选用上臂或背部皮肤。

超敏反应免疫学教学课件

超敏反应免疫学教学课件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 道粘膜组织中。含有多种酶,尤其富含过氧化物酶。在 寄生虫感染及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中常见嗜酸性粒细胞数 目增多,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超敏反应免疫学教学 8
4、生物活性介质
– 储存介质:组胺、激肽酶原、肝素、胰蛋白酶等; – 新合成介质:白三烯(LTs)、前列腺素D(PGD2)
2、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由于免疫复合物刺激补体释放过敏毒素C3a和C5a,作 用与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以及激活血小板释放血管 性胺类,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内皮细胞间隙增大, 从而使原来不能沉积的可溶性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
超敏反应免疫学教学 26
物嵌入内皮细胞间隙,沉积与血管基底膜而不被血流冲 走,一般沉积部位为肾小球、关节滑膜、心肌皮肤等微 血管壁基底膜;
• c、激活K细胞:IgG的Fc激活K细胞,产生ADCC 效 应,引起细胞溶解。
超敏反应免疫学教学 19
超敏反应免疫学教学 20
超敏反应免疫学教学 21
• 二、常见Ⅱ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
• 1.输血反应 各种动物有其血型系统,如输入血液的血型 不同,就会造成输血反应,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这是因 在不同血型的个体血清中有相应的天然抗体,通常为 IgM,当输入不同血型的受血者血管,红细胞与抗体结 合而凝集,并激活补体系统,产生血管内溶血。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Ⅲ型变态反应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
超敏反应免疫学教学 1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已被某抗原致敏 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组织损伤 或功能紊乱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为变态反应或 过敏反应。
• 特点: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课件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Hypersensitivity/Allergy
定义:机体接触到某种抗原并且致敏后,再次受到 相同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 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变应原(Allergen):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
1
超敏反应分为四型
(依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
• Ⅰ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超敏反应)
40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Blood cell antigen
Antibody to drug
complement Adsorbed drug or Drug metabolite
Lysis
41
III 型超敏反应
特点: 1. 形成中等大小(106 Da)、可溶性(19s)复 合物(IC), IC沉积在血管基底膜上 2. IgG,IgM 或 IgA介导 3. 补体、中性粒细胞参与 4. 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炎症
假阴性原因
14
Ⅰ型超敏反应
临床意义
• 寻找变应原 • 预防药物或疫苗过敏
应用评价
• 过敏原有限 • 食物过敏与皮肤试验相关性较差 • 选择过敏原应结合实际情况
15
Ⅰ型超敏反应
• 血清总IgE检测
常用方法:免疫比浊法 临床实验室常用 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适用于中小实验室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寄生虫感染, IgE型多发性骨髓瘤 应用评价:应建立当地人群IgE水平的参考区间
定义:
II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 或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超敏反应,它 是由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 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 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检验PPT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检验PPT课件

53
速发型皮肤试验的结果判定标准
分级 -
+ ++
皮内试验 无风团或风团小于阴性对

风团3-5mm、红晕<20mm
风团6-9mm伴红晕
挑剌试验
无风团或风团小于阴性对 照
无风团,阴性<红晕 ≤20mm
无风团,红晕>20mmm
+++ 风团10-15mm伴红晕
风团伴红晕
+++ 风团>15mm伴红晕且有伪

4、遗传性
1、抗原在细胞膜上
Ⅱ型 细胞溶解型, 细胞毒型 2、抗体为IgG、IgM
3、以细胞溶解为结局
Ⅲ型 免疫复合物型
1、抗原游离 2、抗体为IgG、IgM 3、 IC沉积,局部发生炎症反应
Ⅳ型 迟发型、细胞型
1、发生迟,消失也慢 2、抗体不参与 3、局部发生慢性炎症反应 47
五、 超敏反应的检验

风团伴红晕且有伪足
用磷酸组胺作标准阳性对照时,风团反应与阳性对照比较:
- 无风团;

为对照的1/3;
++ 为对照的2/3; +++ 与对照相同;
++++ >对照
54
(3).临床意义(应用与评价) ①寻找变应原 ②预防药物或疫苗过敏
55
2.血清IgE的检测
(1).血清总IgE的测定 (2).特异性IgE测定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磺胺、 安替比林、奎尼丁、非那西汀等药物抗原表 位与血细胞膜蛋白或血浆蛋白结合而获得免 疫原性
25
新生儿溶血症
26
三、 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全 身或局部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 体和在血小板、嗜碱性、嗜中性细胞参与 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 粒浸润为主的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 损伤。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

PPT学习交流
20
结果分析
通过显色区带确定血清中含有哪种sIgE,进而判断 待检者对哪种过敏原过敏。
临床意义
slgE测定是体外检测变应原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Ⅰ 型超敏反应的诊断。该检测条包被有多种特异性过敏原,通 过检测血浆(血清)中过敏原slgE,筛查待检者对何种过敏 原过敏,为临床进行脱敏治疗奠定基础。
抗体:IgG和IgM类抗体 参与细胞损伤的物质:补体 、吞噬细胞、NK细胞
PPT学习交流
24
PPT学习交流
25
变应原
PPT学习交流
26
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Examples of Diseases
输血反应(transfusion reaction) 新生儿溶血(hemolytic of the newborn)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 disease)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Hypersensitivity/Allergy
定义:机体接触到某种抗原并且致敏后,再次受到 相同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 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变应原(Allergen):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
PPT学习交流
1
超敏反应分为四型
(依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
• Ⅰ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超敏反应) • Ⅱ型超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 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真菌的孢子等
• ★ 食物变应原 --- 鱼、虾、肉、蛋、牛奶等 • ★ 接触性变应原---工业产品及合成物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课件
(二)局部性超敏反应 ★1. 呼吸道过敏反应:由花粉、尘螨、真菌、动物 毛屑等吸入性变应原引起的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29
2.消化道过敏反应:由食物、药物引起过敏性胃肠 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 3.皮肤过敏反应:由食物、 药物、花粉、漆类等 引起,主要表现为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接触抗原机会:如对某些花粉过敏的人,在乔迁异 地后无抗原刺激机会,故不产生该 抗原 特异的 IgE
13
◆ 细胞因子: Th2细胞分泌的IL-4可促进IgE产生; Th1细胞分泌的IFN-r可抑制IL-4分泌; 因此提高Th1细胞活性,可抑制Th2分泌IL-4, 从而降低IgE产生,阻断IgE 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
第二十一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1
思考题:
1.有关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 2.超敏反应的分型、各类型的特点、发生机制 3.各类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发生机制的相互比较 4.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的主要方法、原理和评价
2
基基本本概概念念
★ 1.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 是指机体接触到某些抗原并且致敏后,再
10
2.抗体
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E
IgE特点: (1) IgE产生的部位:为变应原入侵引起过敏
反应的好发部位,如呼吸道和肠道粘膜
11
(2)IgE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能与自身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
面相应的IgE Fc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 致敏状态
12
(3)IgE合成的影响因素:
◆遗传: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易感, 该种人血清IgE水平显著升高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促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课件
放射免疫分析(RIA)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或抗体,通过测量放射性信号,定量检测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 技术。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或荧光染料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面抗原或细胞内分子进 行定量检测的技术。
免疫学检验在超敏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
01
02
03
诊断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深入了解发病机制
对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进 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
疗靶点和方法。
新型免疫疗法探索
针对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疗法 研究不断涌现,如免疫调节剂、
细胞免疫疗法等。
个体化治疗策略
基于基因组学和免疫学的研究, 为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提供了可能。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过敏原检测
01
过敏原检测是超敏反应性疾病诊 断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患者体 内对特定过敏原的抗体,确定过 敏原类型。
02
过敏原检测的方法包括皮肤点刺 试验、皮内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等。这些方法能够检测出过 敏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血清免疫学检测
血清免疫学检测是超敏反应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 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 验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超敏反应性疾病概述 • 免疫学检未来研究方向
01
超敏反应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超敏反应性疾病是指机体受同一 抗原再次刺激后发生的一种表现 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异 常免疫反应。
THANKS
跨学科合作
免疫学与临床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为超敏反 应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PPT课件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PPT课件

++++ 风团>15mm伴红晕和伪足 风团伴红晕和伪足
迟发型皮试结果判定标准
反应程度
结果判定
-
无反应或小于阴性对照
+
仅有红肿
++
红肿伴硬结
+++
红肿、硬结、小疱
++++
大疱或/和溃疡
一、皮肤试验---点刺试验
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分别 滴于试验部位的皮肤上
用针尖透过液滴轻挑一下 以刺破皮肤而不出血为度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受试者在检查前: 48小时:停!抗组胺药、色甘酸钠及皮质激素类药; 12小时:停!支气管扩张剂; 15分钟:实验室休息,病史、体检排除BPT的禁忌证。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禁忌证 受试者在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甲亢、妊娠、严重咽喉炎、
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等情况下一般不适宜作激发试验; 有过敏性休克,严重的血管性水肿及严重的喉头水肿病史者; 一周之内预防接种、职业性过敏因素的接触等。
结果判断: 定性判断
变应原的确定常以定性试验判断结果。 ①阳性:气道反应性增高
FEV1、PEF较基础下降≥20%或sGaw下降≥35%, 有时伴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肺部闻及哮鸣音。 ②阴性:气道反应性正常 FEV1、PEF或sGaw<上述标准,正常值为阴性。 无论激发试验阳性或阴性,均应排除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因素。 可疑者,间隔2~3周后复检或2个月后再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
迟发型 48~72h内观察
速发型 15~30min内观察
结果
一、皮肤试验---点刺试验
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分别 滴于试验部位的皮肤上
用针尖透过液滴轻挑一下 以刺破皮肤而不出血为度
1min后拭(吸)去试验抗原液
比皮内试验敏感性稍低,但假阳性较少; 皮试液浓度要比皮内试验高10~100倍。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优秀 课件
超敏反应:已经致敏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 抗原刺激后,所引起的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 损伤为主的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激发试验
激发试验(provocation test) 是模拟自
然发病条件,用少量超敏原引起一次较轻的超敏 反应发作,达到确定超敏原的一种体内试验。
基础 观察症状 症状好转
饮食
或减轻
1周后
症状未减轻
1周后 吃可疑的 导致 症状
过敏食物
加重
过敏原,重复3次
疑似
排除 食物所致过敏
确定 某食物为过敏原
四、其他方法
将超敏原直接与口腔黏膜接触,当口腔 口腔激发试验 黏膜出现肿胀和充血时,可判断为阳性
反应。
将超敏原滴于一眼,阳性反应为结膜充 结膜激发试验 血、水肿、分泌增加、搔痒,甚至眼睑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口吸入 测基础肺功能
激发物稀释液:
低浓度/小剂量→双倍浓度/剂量递增
1~1分半钟
阳性伴明显气促、喘息 吸入
测定肺功能 直至
支气管 舒张剂
激发物达到最高浓度 阴性反应
阳性标准/ 明显不适/ 临床症状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皮肤试验的特异性高

与受试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相关性较强

确定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尤其皮试结果不肯定时
④ 排除皮试时的假阳性反应和假阴性反应
⑤ 检测新制剂的抗原性、平喘药疗效及观察脱敏效果
缺点是每次仅能用一种抗原,要专门设备和技术,
⑥ 并需对病人进行训练并与之配合
三、食物激发试验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禁忌证 受试者在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甲亢、妊娠、严重咽喉炎、
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等情况下一般不适宜作激发试验; 有过敏性休克,严重的血管性水肿及严重的喉头水肿病史者; 一周之内预防接种、职业性过敏因素的接触等。
非特异性激发:是用组胺等刺激物做雾化吸入, 以观察患者对Ⅰ型超敏反应的敏感性,进而分 析病因或判定疗效。
特异性激发:是用抗原如尘螨等做试验,对明确 超敏原有一定价值。
用于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检查。
一、皮肤试验---皮内试验
0.01~0.03ml/针
4mm/针
相同超敏原 不同稀释度
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假阳性出现的常见原因: ①皮试液含有非特异性刺激物; ②患者患有皮肤划痕征; ③操作手法较重; ④注入量较大或浓度过高; ⑤注入少量空气等。
如何避免假性结果的出现: 询问病史 必备抢救药品和设施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皮试液浓度 适应证
皮肤试验的应用
预防药物或疫苗等过敏 防治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结核菌素试验 评估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预防皮肤接触过敏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手捏式雾化器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射流雾化器 雾化抗原颗粒≤5微米
测定肺功能指标: 用力肺活量(FVC)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 呼气流速(PEF) 比气道传导率(sGaw)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受试者在检查前: 48小时:停!抗组胺药、色甘酸钠及皮质激素类药; 12小时:停!支气管扩张剂; 15分钟:实验室休息,病史、体检排除BPT的禁忌证。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结核菌素试验
是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通过观察局部是否出 现迟发型超敏反应,判断机体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 染和对该菌的免疫力。
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或BCG接种成功; 强阳性: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 阴性:机体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但应考虑: ①感染初期; ②老年人; ③重度结核病患者,机体处于免疫反应低下状态; ④患有其他疾病。
红肿。注意假阳性对结果的干扰。
将抗原吸入/滴入受试者鼻腔,出现鼻 鼻黏膜激发试验 黏膜水肿、苍白、鼻痒、流涕、喷嚏为
阳性。
第二节 IgE的检测
一、血清总IgE的检测
√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操作简便,敏感性很 高,是测定血清IgE最常用的方法。
皮内试验较点刺试验有更好的敏感性
一、皮肤试验---斑贴试验
第一次读:48小时打开斑试器,间隔30min待斑试器 压痕消失后判定结果。
第二次读:第3天或第4天。 如怀疑光过敏,在斑贴试验的基础上给予紫外线照
射,操作过程相似。
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假阴性出现的常见原因: ①皮试液的浓度过低或失效; ②老年患者或过敏性休克或哮喘大发作之后; ③皮试前用过抗组胺药或免疫抑制剂; ④操作不当将皮试液注入皮下或注入量过少等。
结果判断:
支气管反应有三种类型:速发、迟发和双重反应。 每次观察不能小于24小时。 测定指标 FEV1:重复性好,结果稳定; PEF:峰流速仪价格低廉、方便、不受场地限制,
与FEV1有较好的相关性,适合流行病学调查; sGaw:敏感性好,但重复性稍差。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结果判断: 定性判断
变应原的确定常以定性试验判断结果。 ①阳性:气道反应性增高
FEV1、PEF较基础下降≥20%或sGaw下降≥35%, 有时伴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肺部闻及哮鸣音。 ②阴性:气道反应性正常 FEV1、PEF或sGaw<上述标准,正常值为阴性。 无论激发试验阳性或阴性,均应排除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因素。 可疑者,间隔2~3周后复检或2个月后再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