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复习检测
一、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2)王说,曰:“诗云……”(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4)为长者折枝(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6)皆欲赴愬于王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盖亦反其本矣(9)是罔民也
(10)独何与(11)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二、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无以,则王乎
2、欲辟土地,朝秦楚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4、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6、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7、权,然后知轻重8、树之以桑
9、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0、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11、为肥甘不足于口与?12、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14、是罔民也
15、老者衣帛食肉
三、判断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莫之能御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牛何之
5、一羽之不举
6、夫子之谓也
7、易之以羊8、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9、百姓之不见保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1、申之以孝悌之义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1、保.民而王
2、若.无罪而就.死地
3、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4、彼恶.知之
5、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6、无伤.也
7、夫子之谓
..也8、牛羊何择.焉
9、吾何爱.一牛10、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11、不识有诸.11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
12、俯足以畜.妻子1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14、奚.暇治.礼义哉15、苟无恒心
..
1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17、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度,然后知长短
18、便嬖
..不足使令于前与.19、其.若是,孰.能御之20、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21、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
22、谨庠序
..之义23、我虽不敏.24、是.乃.仁术也...之教,申之以孝悌
五、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3、吾何快于是吾惛,不能进于是
4、俯足以畜妻子
5、然后从而刑之六.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
1、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其若是,孰能御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2、抑抑王兴甲兵抑为彩色不足视于目与
3、乃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夫我乃行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家祭无忘告乃翁
4、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也,是乃仁术
5、者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6、为为长者折枝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否,吾不为是也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7、之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鸡豚狗彘之畜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然则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夫子之谓也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牛何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谨庠序之教
8、以以羊易之申之以孝悌之义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必使仰足以事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七、翻译下列句子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之、徒、道、是以、臣未之闻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爱、恶无异于)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易之以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
4、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百姓之不见保)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老、幼、天下可运于掌)
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辟、朝、莅、中国、若)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八、名句填空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乐岁终身饱,凶年
免于死亡,,。
2、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指出重视学校教育,使民风纯正,人民衣食无忧,就能统一天下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老者衣帛食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若民,则无恒产, ____________。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5、得道者多助,。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