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准备与风险评估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医院麻醉科《麻醉手术前准备与风险评估》讲稿教学讲义ppt
![人民医院麻醉科《麻醉手术前准备与风险评估》讲稿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abad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c.png)
失败案例反思
失败案例一
一名患者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时,由于麻醉科医生对患者的 风险评估不足,导致术中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经 过紧急处理后患者恢复稳定。
失败案例二
一名年轻女性在接受隆胸手术时,麻醉科医生对患者的过敏 史了解不足,导致术中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经过及时抢救 后患者脱离危险。
案例教学总结
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 、生化检查等,以进一步评估患者 的健康状况。
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类型
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持续时间 、手术部位等因素,评估手术的
风险等级。
手术部位
考虑手术部位的特点,如脊柱、 神经密集区域等,评估手术操作
的难度和风险。
手术时长
手术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手术风险 密切相关,长时间的手术可能导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国际国内最新 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 更新教学讲义和培训内容,以保持其 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THANKS
感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确保监测设备功能正常,能够实时监 测患者生命体征。
检查呼吸机
确保呼吸机功能正常,能够安全使用 。
02
风险评估
患者风险评估
病史采集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慢性 疾病、过敏史、用药史等,以评 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 心、肺、肝、肾功能等,以发现潜 在的健康问题。
通过成功案例的分享,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进行详细的术前风险评估和制定合理的 麻醉计划,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通过失败案例的反思,学生可以认识到麻醉过程中的风险和不足之处,提高风险意 识和应对能力。
麻醉、清创术PPT课件
![麻醉、清创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2fc463360cba1aa911da10.png)
麻醉与清创术
麻醉(anesthesia)就是 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 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 以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 术或其他治疗。
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1.麻醉前访视 2.麻醉和手术风险评估(ASA分级)
二、麻醉前准备内容:
1.病理生理状态 2.精神状态 3.胃肠道 4.设备及药品
清洁伤口(手术切口) 开放性伤口分类: 污染伤口(8h内)
感染伤口(8h后)
适应征:
①8h以内的开放伤口 ②8h以上,无明显感染的伤口,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术前准备:
①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 ②充分了解病情,查体 ③完善急诊术前检查 ④备皮 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1500U(皮下或肌肉注射),
痛
注意事项
1. 注入局麻药要深入至下层组织,逐层浸润,肌膜下和骨膜等处神经末梢分布最多, 且常有粗大神经通过,局麻药液量应加大,必要时可提高浓度。肌纤维痛觉神经 末梢少,只要少量局麻药便可产生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
2. 穿刺针进针应缓慢,改变穿刺针方向时,应先退针至皮下,避免针干弯曲或折断。 3. 每次注药前应回抽,以防局麻药液注入血管内。局麻药液注毕后须等待4-5分钟,
使局麻药作用完善,不应随即切开组织致使药液外溢而影响效果。 4. 每次注药量不要超过极量,以防局麻药毒性反应。 5. 感染及癌肿部位不宜用局部浸润麻醉。
非
刀斧情深
是
木
医
匠
生
,
?
非
是
石
强
匠
盗
,
?
也
经曾ຫໍສະໝຸດ 常挥绑锯
手
弄
缚
锤
足
• 清创术用外科学方法去除新鲜开放性污染创口内 的异物和坏死组织,并修复组织,杜绝可能的细 菌繁殖以期达到一期愈合,有利于受伤部位的功 能和形态恢复。
麻醉(anesthesia)就是 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 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 以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 术或其他治疗。
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1.麻醉前访视 2.麻醉和手术风险评估(ASA分级)
二、麻醉前准备内容:
1.病理生理状态 2.精神状态 3.胃肠道 4.设备及药品
清洁伤口(手术切口) 开放性伤口分类: 污染伤口(8h内)
感染伤口(8h后)
适应征:
①8h以内的开放伤口 ②8h以上,无明显感染的伤口,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术前准备:
①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 ②充分了解病情,查体 ③完善急诊术前检查 ④备皮 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1500U(皮下或肌肉注射),
痛
注意事项
1. 注入局麻药要深入至下层组织,逐层浸润,肌膜下和骨膜等处神经末梢分布最多, 且常有粗大神经通过,局麻药液量应加大,必要时可提高浓度。肌纤维痛觉神经 末梢少,只要少量局麻药便可产生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
2. 穿刺针进针应缓慢,改变穿刺针方向时,应先退针至皮下,避免针干弯曲或折断。 3. 每次注药前应回抽,以防局麻药液注入血管内。局麻药液注毕后须等待4-5分钟,
使局麻药作用完善,不应随即切开组织致使药液外溢而影响效果。 4. 每次注药量不要超过极量,以防局麻药毒性反应。 5. 感染及癌肿部位不宜用局部浸润麻醉。
非
刀斧情深
是
木
医
匠
生
,
?
非
是
石
强
匠
盗
,
?
也
经曾ຫໍສະໝຸດ 常挥绑锯
手
弄
缚
锤
足
• 清创术用外科学方法去除新鲜开放性污染创口内 的异物和坏死组织,并修复组织,杜绝可能的细 菌繁殖以期达到一期愈合,有利于受伤部位的功 能和形态恢复。
麻醉前病情的评估与麻醉准备
![麻醉前病情的评估与麻醉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681c79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b.png)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生理功能干扰较小的麻醉方法和
药物。
强化监测与支持治疗
03
对急危重患者强化术中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状态,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THANKS
感谢观看
06
特殊患者的麻醉处理
高龄患者的麻醉处理
评估全身状况
全面评估高龄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 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以
及合并的治疗情况。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高龄患 者生理干扰较小的麻醉方法,如区域
阻滞或镇静镇痛等。
优化术前准备
针对高龄患者的特殊生理特点,进行 必要的术前准备,如改善营养状况、 控制血压和血糖等。
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以及是否 正在接受药物治疗。
询问患者是否正在接受其他治疗
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如放疗、化疗等,以及是否曾接受过麻醉 手术。
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等,以及用 药的目的和剂量。
体格检查
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以评 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循环系统的
功能。
03
麻醉前注意事项
患者的注意事项
告知医生病情
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 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 史等,以便医生评估麻醉 风险。
禁食禁饮
麻醉前需要禁食禁饮一定 时间,具体时间根据麻醉 方式而定,以免在麻醉过 程中发生呕吐或窒息。
穿着舒适
患者应穿着舒适、宽松的 衣服,以便于手术操作和 麻醉监测。
家属的注意事项
尿液检查
检查尿液的成分和比 重,以了解患者的肾 脏功能和体内水分平 衡状况。
胸片检查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ppt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b0b1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1.png)
护仪、呼吸机等。
药品准备
根据麻醉方案和患者情况,准备 所需的麻醉药品和抢救药品,确
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应急准备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应 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如气管
插管、急救药品等。
03 麻醉前评估
患者状况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以评估患者 整体健康状况。
体格检查
糖尿病患者
总结词
糖尿病患者麻醉前需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以降低手术风 险。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麻醉前应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确保血糖稳定 。医生应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程、治疗情况以及是否 有其他并发症。在手术当天早上,应避免使用升高血糖的药 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
心脏病患者
总结词
心脏病患者在麻醉前需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以降低手术风险。
等内容。
02 麻醉前准备
患者准备
了解病史
术前宣教
麻醉医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 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以便 评估麻醉风险。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相关知识,包 括麻醉方法、麻醉风险等,以减轻患 者焦虑和恐惧。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 肺功能、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等, 确保患者能够耐受麻醉手术。
访视流程
预约访视时间
与患者及手术医生沟通,确定 访视时间和地点。
进行访视
按照约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麻 醉前访视,询问病史、评估状 态、了解手术情况等。
确定麻醉方案
根据访视结果,与患者及手术 医生共同确定麻醉方案,并告 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和风险 。
记录访视结果
将访视结果记录在麻醉前访视 记录单上,包括患者基本信息 、病史、评估结果、麻醉方案
药品准备
根据麻醉方案和患者情况,准备 所需的麻醉药品和抢救药品,确
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应急准备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应 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如气管
插管、急救药品等。
03 麻醉前评估
患者状况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以评估患者 整体健康状况。
体格检查
糖尿病患者
总结词
糖尿病患者麻醉前需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以降低手术风 险。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麻醉前应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确保血糖稳定 。医生应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程、治疗情况以及是否 有其他并发症。在手术当天早上,应避免使用升高血糖的药 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
心脏病患者
总结词
心脏病患者在麻醉前需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以降低手术风险。
等内容。
02 麻醉前准备
患者准备
了解病史
术前宣教
麻醉医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 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以便 评估麻醉风险。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相关知识,包 括麻醉方法、麻醉风险等,以减轻患 者焦虑和恐惧。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 肺功能、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等, 确保患者能够耐受麻醉手术。
访视流程
预约访视时间
与患者及手术医生沟通,确定 访视时间和地点。
进行访视
按照约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麻 醉前访视,询问病史、评估状 态、了解手术情况等。
确定麻醉方案
根据访视结果,与患者及手术 医生共同确定麻醉方案,并告 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和风险 。
记录访视结果
将访视结果记录在麻醉前访视 记录单上,包括患者基本信息 、病史、评估结果、麻醉方案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课件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cbc86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8.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 焦虑和恐惧情绪
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提供 情感支持和陪伴
术前禁食禁饮
禁食时间:根据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而定, 一般需要禁食8-12小时
禁饮时间:根据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而定, 一般需要禁饮2-4小时
禁食禁饮的目的:防止手术中呕吐、误吸 等并发症
检查患者用药情况, 包括药物过敏、药物
相互作用等
准备麻醉设备,确保 设备安全、有效、无
菌
准备麻醉药物,确保 药物安全、有效、无
菌
准备急救设备,确保 急救设备安全、有效、
无菌
准备麻醉后护理,确 保患者舒适、安全、
无并发症
遵循医疗规范和伦理原则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确保 患者了解麻醉的风险和收益
遵守医疗规范,确保麻醉操作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副作用: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 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麻醉设备准备与检测
麻醉机:检查麻醉机的性能和功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呼吸机:检查呼吸机的性能和功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心电监护仪:检查心电监护仪的性能和功能,确保其正常 工作
氧气供应:检查氧气供应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确保其正常 工作
预测手术麻醉风险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评估麻醉风险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是否紧张、焦虑,评估麻醉风险 评估患者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是否对麻醉药物过敏,评估麻醉风险 评估患者手术类型:了解患者手术类型,评估麻醉风险
为制定麻醉计划提供依据
了解患者的身体 状况和疾病史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的注意事项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ppt课件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41d9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6.png)
消毒设备
对手术室和麻醉设备进行严格的消毒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03
CATALOGUE
麻醉前药物准备
镇静药
总结词
镇静药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平稳 度过手术。
详细描述
镇静药是麻醉前准备的重要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缓解患 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减轻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通过使用 镇静药,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用的镇静药包括咪达唑仑、地西泮等。
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哮喘等,以及是否有心脏 病、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
了解患者是否吸烟、饮酒或吸毒,这 些习惯可能影响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 。
体格检查
01
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 评估,包括体重、身高 、生命体征等。
02
检查口腔、呼吸道、心 血管系统等,评估是否 存在异常。
03
检查皮肤状况,特别是 手术部位,确保没有感 染或异常。
抗胆碱药
总结词
抗胆碱药主要用于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术中出现呼吸道痉挛。
详细描述
抗胆碱药是麻醉前准备的常用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防止 术中出现呼吸道痉挛。通过使用抗胆碱药,可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减少窒息等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常用的抗胆碱药包括阿托品、东莨菪碱等。
麻醉药
总结词
麻醉药主要用于使患者失去意识和感觉,以便进行手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S
感谢观看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麻醉前评估 • 麻醉前准备 • 麻醉前药物准备 • 特殊患者的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的注意事项
麻醉前对病情评估PPT课件
![麻醉前对病情评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b48d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b.png)
采集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疾病史
用药史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 体重、身高、出生日期
等。
包括现病史、既往史、 家族史等,了解患者有 无重大疾病、传染病等。
记录患者正在使用的药 物和过敏药物,以便在 麻醉过程中避免使用。
手术史
了解患者是否曾经进行 过手术,特别是与本次
手术相关的手术。
采集方法
01
02
03
询问
01
选择经过验证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培训评估人员
02
对评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评估技巧和方
法,减少人为误差。
定期复核与更新
03
定期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评估工具和方
法,以保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估的风险和责任
明确评估目的和范围
在评估前,应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范围,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
专科检查
心肺检查
听诊心肺,观察呼吸频率、呼吸 音是否正常,以及心音是否规律。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能力、 感觉功能和肌肉力量。
内分泌系统检查
检查甲状腺功能、血糖等指标,以 评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注意事项
全面细致
体格检查时应全面细致,不遗漏 任何部位的检查。
尊重患者隐私
在检查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隐 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在采集过程中要耐心细致,与 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 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
03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
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频 率和血压,以评估患者的 整体健康状况和循环系统 的功能。
体重与营养状况
麻醉讲课PPT课件
![麻醉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8b0c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b.png)
术风险
麻醉诱导:选 择合适的麻醉 药物和方式, 确保患者安全
入睡
术中监测:密 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及 时处理异常情
况
术后恢复:合 理使用镇痛药 和镇静药,促 进患者快速恢
复
小儿手术的麻醉处理
麻醉前评估:了 解患儿的病史、 用药史、过敏史 等,确保安全。
麻醉药物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和 患儿年龄、体重 等因素选择合适 的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药:使 患者意识丧失, 进入麻醉状态
常用麻醉药物的剂型和用法
吸入麻醉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如七氟烷、异氟烷等。 静脉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肌肉松弛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如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 局部麻醉药:通过涂抹、注射等方式作用于局部,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泌尿系统并发 症:包括尿潴 留、肾损伤等, 防治措施包括 导尿、水化等。
特殊手术的麻醉处理
07
心胸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麻醉前评估:了 解患者的病史、 用药史、过敏史 等,评估手术风 险。
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手术类型和 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麻醉方法, 如气管插管全身 麻醉、区域阻滞 等。
术中监测: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呼吸、循 环等指标,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预防措施:加强培训,提高 医护人员对呼吸系统并发症
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循环系统并发症及防治
循环系统并发症:低血压、高血 压、心律失常等
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 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防治措施:术前评估、术中监测、 术后护理等
预防措施: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提高麻醉师技能水平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防治
并发症类型:意识消失、呼吸停止、循环障碍等 防治措施:加强监测、控制麻醉深度、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 并发症原因: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手术刺激、患者自身因素等 预防意识:提高麻醉医师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麻醉诱导:选 择合适的麻醉 药物和方式, 确保患者安全
入睡
术中监测:密 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及 时处理异常情
况
术后恢复:合 理使用镇痛药 和镇静药,促 进患者快速恢
复
小儿手术的麻醉处理
麻醉前评估:了 解患儿的病史、 用药史、过敏史 等,确保安全。
麻醉药物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和 患儿年龄、体重 等因素选择合适 的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药:使 患者意识丧失, 进入麻醉状态
常用麻醉药物的剂型和用法
吸入麻醉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如七氟烷、异氟烷等。 静脉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肌肉松弛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如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 局部麻醉药:通过涂抹、注射等方式作用于局部,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泌尿系统并发 症:包括尿潴 留、肾损伤等, 防治措施包括 导尿、水化等。
特殊手术的麻醉处理
07
心胸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麻醉前评估:了 解患者的病史、 用药史、过敏史 等,评估手术风 险。
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手术类型和 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麻醉方法, 如气管插管全身 麻醉、区域阻滞 等。
术中监测: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呼吸、循 环等指标,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预防措施:加强培训,提高 医护人员对呼吸系统并发症
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循环系统并发症及防治
循环系统并发症:低血压、高血 压、心律失常等
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 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防治措施:术前评估、术中监测、 术后护理等
预防措施: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提高麻醉师技能水平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防治
并发症类型:意识消失、呼吸停止、循环障碍等 防治措施:加强监测、控制麻醉深度、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 并发症原因: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手术刺激、患者自身因素等 预防意识:提高麻醉医师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胸科手术麻醉PPT课件
![胸科手术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0e61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1.png)
神经阻滞技术
采用神经阻滞技术,如肋间神经阻滞、胸膜间阻滞等,减轻术后疼 痛。
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呼吸功能监测
01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肺部并发症。
早期活动
02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功能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的
发生。
呼吸道管理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降低肺部感染的风
全身麻醉
定义
优点
通过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等途径给予全 麻药,使病人意识消失、全身无痛觉的方 法。
麻醉作用完善,适用于各种胸科手术。
缺点
注意事项
对生理干扰较大,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支 持。
加强术前评估和准备,选择合适的全麻药 和剂量,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03
胸科手术麻醉管理要点
呼吸功能监测与调整
缺点
操作技术要求高,麻醉作用范 围有限。
注意事项
熟悉神经走行和支配区域,避 免神经损伤。
椎管内麻醉
定义
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 传导功能,达到麻醉效果的方法。
优点
麻醉作用完善,适用于胸科大部分手 术。
缺点
操作技术要求高,有一定风险。
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局麻药用量和注射速度,避 免全脊麻等严重并发症。
呼吸功能评估
通过血气分析、呼吸力学监测等手段,实时评估患者 的呼吸功能状态。
呼吸治疗策略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呼吸治疗策略,如调整呼 吸机参数、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积极预防和处理呼吸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吸 衰竭等。
循环功能监测与调整
循环功能评估
通过心电图、血压、中心静脉压等监测手段, 实时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状态。
采用神经阻滞技术,如肋间神经阻滞、胸膜间阻滞等,减轻术后疼 痛。
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呼吸功能监测
01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肺部并发症。
早期活动
02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功能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的
发生。
呼吸道管理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降低肺部感染的风
全身麻醉
定义
优点
通过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等途径给予全 麻药,使病人意识消失、全身无痛觉的方 法。
麻醉作用完善,适用于各种胸科手术。
缺点
注意事项
对生理干扰较大,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支 持。
加强术前评估和准备,选择合适的全麻药 和剂量,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03
胸科手术麻醉管理要点
呼吸功能监测与调整
缺点
操作技术要求高,麻醉作用范 围有限。
注意事项
熟悉神经走行和支配区域,避 免神经损伤。
椎管内麻醉
定义
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 传导功能,达到麻醉效果的方法。
优点
麻醉作用完善,适用于胸科大部分手 术。
缺点
操作技术要求高,有一定风险。
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局麻药用量和注射速度,避 免全脊麻等严重并发症。
呼吸功能评估
通过血气分析、呼吸力学监测等手段,实时评估患者 的呼吸功能状态。
呼吸治疗策略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呼吸治疗策略,如调整呼 吸机参数、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积极预防和处理呼吸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吸 衰竭等。
循环功能监测与调整
循环功能评估
通过心电图、血压、中心静脉压等监测手段, 实时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状态。
(医学课件)麻醉术前评估
![(医学课件)麻醉术前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95c93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8.png)
B超
了解腹部器官的情况,确定合适的麻醉方法和穿刺路径。
其他检查
01
生命体征监测
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监测,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02
呼吸道检查
评估患者呼吸道情况,确保呼吸道畅通,避免麻醉后呼吸道梗阻。
03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体格状况,对手术麻醉风险进行评估。
04
麻醉风险评估
美国麻醉风险评估协会(ASA)分级
麻醉术前评估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概述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麻醉风险评估 • 术前准备和预防措施 • 麻醉术前谈话和知情同意书 • 总结
01
概述
麻醉术前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
目的
麻醉术前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麻醉 风险,为制定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了解患 者的生理状况和是否存在潜在的疾 病。
心电图检查
对于高龄患者、心脏病史等存在高 危因素的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 ,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律失常等情 况。
麻醉术前评估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
麻醉术前评估一般于手术前一天进行,对于紧急手术或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 整时间。
3
加强评估人员培训
应加强评估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 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保证评估结果的准 确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术前饮食
患者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以免术中出现呕 吐、误吸等。
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
01
严格手术室消毒,使用一次性麻醉用品,以降低患者感染的风
险。
防止意外伤害
了解腹部器官的情况,确定合适的麻醉方法和穿刺路径。
其他检查
01
生命体征监测
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监测,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02
呼吸道检查
评估患者呼吸道情况,确保呼吸道畅通,避免麻醉后呼吸道梗阻。
03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体格状况,对手术麻醉风险进行评估。
04
麻醉风险评估
美国麻醉风险评估协会(ASA)分级
麻醉术前评估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概述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麻醉风险评估 • 术前准备和预防措施 • 麻醉术前谈话和知情同意书 • 总结
01
概述
麻醉术前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
目的
麻醉术前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麻醉 风险,为制定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了解患 者的生理状况和是否存在潜在的疾 病。
心电图检查
对于高龄患者、心脏病史等存在高 危因素的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 ,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律失常等情 况。
麻醉术前评估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
麻醉术前评估一般于手术前一天进行,对于紧急手术或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 整时间。
3
加强评估人员培训
应加强评估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 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保证评估结果的准 确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术前饮食
患者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以免术中出现呕 吐、误吸等。
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
01
严格手术室消毒,使用一次性麻醉用品,以降低患者感染的风
险。
防止意外伤害
(医学课件)麻醉术前评估
![(医学课件)麻醉术前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22a8d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8.png)
温等。
麻醉深度监测
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调整麻醉 药物用量,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麻 醉效果。
术中处理
根据手术需要,进行必要的术中处 理,如输血、输液等。
05
麻醉术前评估总结
总结评估结果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麻醉
患者是否存在麻醉禁忌症
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异常 ,可能会影响麻醉效果或增加 手术风险
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 征,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健康状 况
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 型和医院条件选择合适的 麻醉方法。
麻醉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 药物代谢情况选择合适的 麻醉药物。
术前用药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麻醉方 法选择合适的术前用药, 如镇静剂、抗胆碱药等。
术中监测与处理
生命体征监测
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
特殊病人的风险评估
1 2 3
特殊病人
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疾病患者等,由 于身体状况的特殊性,麻醉风险相对较高。
特殊病人的风险评估
对于特殊病人,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了 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麻醉风险,制定更加合适 的麻醉方案和措施。
特殊病人的术前准备
为确保手术安全,需要对特殊病人进行必要的 术前准备,如控制血糖、改善心肺功能等,以 降低麻醉风险。
询问家族史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或特殊病史 。
询问既往病史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以及急性感染、过敏等。
询问手术麻醉史
了解患者是否曾接受过手术或麻醉,以及 当时的麻醉方式、效果等。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检查
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皮肤检查
麻醉深度监测
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调整麻醉 药物用量,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麻 醉效果。
术中处理
根据手术需要,进行必要的术中处 理,如输血、输液等。
05
麻醉术前评估总结
总结评估结果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麻醉
患者是否存在麻醉禁忌症
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异常 ,可能会影响麻醉效果或增加 手术风险
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 征,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健康状 况
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 型和医院条件选择合适的 麻醉方法。
麻醉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 药物代谢情况选择合适的 麻醉药物。
术前用药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麻醉方 法选择合适的术前用药, 如镇静剂、抗胆碱药等。
术中监测与处理
生命体征监测
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
特殊病人的风险评估
1 2 3
特殊病人
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疾病患者等,由 于身体状况的特殊性,麻醉风险相对较高。
特殊病人的风险评估
对于特殊病人,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了 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麻醉风险,制定更加合适 的麻醉方案和措施。
特殊病人的术前准备
为确保手术安全,需要对特殊病人进行必要的 术前准备,如控制血糖、改善心肺功能等,以 降低麻醉风险。
询问家族史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或特殊病史 。
询问既往病史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以及急性感染、过敏等。
询问手术麻醉史
了解患者是否曾接受过手术或麻醉,以及 当时的麻醉方式、效果等。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检查
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皮肤检查
(优质课件)麻醉前准备与风险评估
![(优质课件)麻醉前准备与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922d901312b3169a551a456.png)
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多属良性一般无弥漫性心肌病变 左束支传导阻滞,一般多提示有弥漫性心肌损害,但一般麻醉中并 不因此而产生血流动力学紊乱。特别是左后分支阻滞,提示病情较 重。 双分支阻滞,可能出现三分支阻滞或发展成完全性AVB,宜进行心 脏起搏准备,而不能单纯依靠药物
房室传导阻滞(AVB) Ⅰ°-AVB 一般不增加麻醉方面的困难 Ⅱ°-AVB-1(莫氏Ⅰ型),多见,较少引起症状 Ⅱ °-AVB-2(莫氏Ⅱ型)几乎均属器质性病变,易引起血流动力 学紊乱和阿斯综合征。宜防止其转变成更严重的心率失常。 对于莫氏Ⅱ型和心率<50bpm的莫氏Ⅰ型,宜有心脏起搏准备。 Ⅲ°-AVB 考虑安装起搏器或做好心脏起搏准备。
行限制或控制活动量,不能做跑步或用力 能 较 耐受良好
工作。
差
Ⅲ 10~20s 轻度或一般体力活动后有明显的不适,心 心 功 麻醉前应充分准备,
级
悸、气促明显,职能胜任极轻微的体力活 能 不 应避免增加心脏负
动或静息。
全
担
Ⅳ 10s 以内 不能耐受任何体力活动,静息时也感气促, 心 功 极差,一般需推迟手
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 的客观证据
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Ⅲ级:
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 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的客观证据
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 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 Ⅳ级: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 的客观证据
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应按“最有利于病人”的原则协商一
致,这在处理急症手术(如病人伴有休克) 时显得特别重要。
16
(1)呼吸系统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者,除急症外,一般在感染得到充分控制后1—2周后施行择期性 手术。如,感冒 慢性呼吸系统感染者,术前应尽可能使感染得到控制。如拟作全麻,应准备好必要 时作双腔支气管内插管。如,肺结核、肺脓肿、支扩等 气道高反应性病人应停止吸烟(理论上戒烟24小时可以改善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使用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房室传导阻滞(AVB) Ⅰ°-AVB 一般不增加麻醉方面的困难 Ⅱ°-AVB-1(莫氏Ⅰ型),多见,较少引起症状 Ⅱ °-AVB-2(莫氏Ⅱ型)几乎均属器质性病变,易引起血流动力 学紊乱和阿斯综合征。宜防止其转变成更严重的心率失常。 对于莫氏Ⅱ型和心率<50bpm的莫氏Ⅰ型,宜有心脏起搏准备。 Ⅲ°-AVB 考虑安装起搏器或做好心脏起搏准备。
行限制或控制活动量,不能做跑步或用力 能 较 耐受良好
工作。
差
Ⅲ 10~20s 轻度或一般体力活动后有明显的不适,心 心 功 麻醉前应充分准备,
级
悸、气促明显,职能胜任极轻微的体力活 能 不 应避免增加心脏负
动或静息。
全
担
Ⅳ 10s 以内 不能耐受任何体力活动,静息时也感气促, 心 功 极差,一般需推迟手
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 的客观证据
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Ⅲ级:
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 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的客观证据
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 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 Ⅳ级: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 的客观证据
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应按“最有利于病人”的原则协商一
致,这在处理急症手术(如病人伴有休克) 时显得特别重要。
16
(1)呼吸系统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者,除急症外,一般在感染得到充分控制后1—2周后施行择期性 手术。如,感冒 慢性呼吸系统感染者,术前应尽可能使感染得到控制。如拟作全麻,应准备好必要 时作双腔支气管内插管。如,肺结核、肺脓肿、支扩等 气道高反应性病人应停止吸烟(理论上戒烟24小时可以改善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使用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麻醉前准备与风险评估
![麻醉前准备与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1da50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1.png)
食6-8 小时,禁水2-4小时。
特殊情况需延长禁食 禁水时间或特殊饮食, 应遵医嘱。
小儿术前应禁食2-4 小时,禁水1-2小时。
麻醉前评估
01
02
03
心肺功能评估
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 能。通过肺功能检查,评 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
神经阻滞麻醉
总结词
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 经干或神经丛周围,使特定神经支配 的区域感觉消失或减弱,常用于上肢 、下肢及颈部手术。
详细描述
神经阻滞麻醉对全身生理影响较小, 适用于中等大小的手术。常见的神经 阻滞麻醉方法包括臂丛神经阻滞、颈 丛神经阻滞和腰骶丛神经阻滞等。
全身麻醉
总结词
全身麻醉是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感觉消失或减弱,适用于大型手术或时间较长 的手术。
04
应对策略与预案
风险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用药史等进行全面评 估,了解可能存在的麻醉风险。
禁食禁饮
确保患者在麻醉前遵循严格的禁食禁饮规定,以 降低误吸风险。
预防性抗生素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 降低感染风险。
风险应对策略
备选方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制定备选手术方案和麻醉方案。
紧急处理
制定针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如心搏骤停、严重过敏反应等。
监测与记录
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测,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信息。
风险预案制定
预案内容
01
制定具体的风险应对预案,包括人员分工、物资准备、通信联
特殊情况需延长禁食 禁水时间或特殊饮食, 应遵医嘱。
小儿术前应禁食2-4 小时,禁水1-2小时。
麻醉前评估
01
02
03
心肺功能评估
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 能。通过肺功能检查,评 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
神经阻滞麻醉
总结词
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 经干或神经丛周围,使特定神经支配 的区域感觉消失或减弱,常用于上肢 、下肢及颈部手术。
详细描述
神经阻滞麻醉对全身生理影响较小, 适用于中等大小的手术。常见的神经 阻滞麻醉方法包括臂丛神经阻滞、颈 丛神经阻滞和腰骶丛神经阻滞等。
全身麻醉
总结词
全身麻醉是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感觉消失或减弱,适用于大型手术或时间较长 的手术。
04
应对策略与预案
风险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用药史等进行全面评 估,了解可能存在的麻醉风险。
禁食禁饮
确保患者在麻醉前遵循严格的禁食禁饮规定,以 降低误吸风险。
预防性抗生素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 降低感染风险。
风险应对策略
备选方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制定备选手术方案和麻醉方案。
紧急处理
制定针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如心搏骤停、严重过敏反应等。
监测与记录
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测,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信息。
风险预案制定
预案内容
01
制定具体的风险应对预案,包括人员分工、物资准备、通信联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课件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85ab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4.png)
适用于大部分手术,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方 式使患者失去意识。
区域阻滞麻醉
通过在手术区域周围注射麻醉药物,阻断神 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局部麻醉
仅对手术部位周围神经进行麻醉,使患者保 持清醒但手术部位无痛感。
复合麻醉
结合两种或多种麻醉方法,以达到更好的镇 痛和镇静效果。
麻醉药物选择
吸入性麻醉药
如异氟烷、七氟烷等,通过吸入方式 进入体内,起效快、易于控制。
其他并发症
恶心呕吐
解释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
苏醒延迟
分析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过敏反应
阐述过敏反应的分类、症状及处理原则。
体温异常
讨论体温异常的发生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静脉麻醉药
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等,通过静脉注 射进入体内,起效迅速,但需严格控 制剂量。
肌肉松弛剂
如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用于 松弛肌肉,方便手术操作。
镇痛药
如芬太尼、瑞芬太尼等,用于缓解疼 痛,需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手术类型 选择。
麻醉实施
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
通过药物使患者从清醒状态逐渐进入麻醉 状态,需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评估患者生理状态
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过敏史等 。
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 等。
询问病史
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吸烟史等 。
访视技巧
01
02
03
04
态度亲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 系。
仔细询问,注意细节。
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评估和 指导。
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02
麻醉前准备
患者准备
01
区域阻滞麻醉
通过在手术区域周围注射麻醉药物,阻断神 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局部麻醉
仅对手术部位周围神经进行麻醉,使患者保 持清醒但手术部位无痛感。
复合麻醉
结合两种或多种麻醉方法,以达到更好的镇 痛和镇静效果。
麻醉药物选择
吸入性麻醉药
如异氟烷、七氟烷等,通过吸入方式 进入体内,起效快、易于控制。
其他并发症
恶心呕吐
解释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
苏醒延迟
分析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过敏反应
阐述过敏反应的分类、症状及处理原则。
体温异常
讨论体温异常的发生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静脉麻醉药
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等,通过静脉注 射进入体内,起效迅速,但需严格控 制剂量。
肌肉松弛剂
如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用于 松弛肌肉,方便手术操作。
镇痛药
如芬太尼、瑞芬太尼等,用于缓解疼 痛,需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手术类型 选择。
麻醉实施
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
通过药物使患者从清醒状态逐渐进入麻醉 状态,需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评估患者生理状态
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过敏史等 。
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 等。
询问病史
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吸烟史等 。
访视技巧
01
02
03
04
态度亲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 系。
仔细询问,注意细节。
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评估和 指导。
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02
麻醉前准备
患者准备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能
走。能短距离跑步或干重活(拖地板或搬家具
双打网
参加中等度体育活动(打高尔夫球、保龄球、
球及打捧球等)
10METs 参加较强运动(如游泳、单打网球、打蓝球、踢足球
或滑雪等)
精品课件
5. 符合以下2条者进行扩展检验项目和功能评估:
1) 病人因素为严重或中度危险 2) 病人代谢当量<4 3) 手术因素为高危
精品课件
6. 扩展检验项目和功能评估:
1) 血生化和电解质 2) 24小时心电图 3) 运动ECG 4) 双嘧达莫-铊显像 5)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精品课件
各检查种方冠法脉疾病诊断性检查的敏敏感感性性(%和)特异性
(%)
运动心电图
81
66
运动铊显像
定性
84
87
定量
89
89
单光子ECT
94
新的肌体内稳态 • B 需给予特殊辅助和治疗措施 + 自身调节即可达
到新的机体内稳态 • C 完全依赖特殊辅助和治疗措施逐渐恢复自身调节
能力,达到有限的平衡
精品课件
2. skinner与Pearce总结他们10年观察病例, 对危险性因素做了概括:
1)开腹手术与开胸手术死亡率高 2)心肌梗塞康复后死亡率14%,而小于3个月的
7)心律失常ECG正常患者死亡率增加 8)急诊手术病人承受能力差
精品课件
3. ASA病情分级和围手术期死亡率
分级 死亡率
标准
Ⅰ
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
0.06-0.08
Ⅱ 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 0.27-0.40
Ⅲ 并存病较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工作 1.82-4.30
Ⅳ 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工作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 7.80-23.0
Ⅴ 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频死病人 50.7
精品课件
9.40-
(三)术前风险评估的原则:
• 强调详细了解病史和会聚查体 • 根据症状和体征的提示扩展查体 • 根据风险等级确定扩展检验项目 • 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功能评估项目
麻醉前准备与风险评 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张炳熙
精品课件
一、麻醉前风险评估与围术期干预概述:
(一)麻醉前风险评估的要素 • 病人特点 • 手术特点 • 麻醉科干预能力(技术力量与设备条件、预
算的执行能力、技术力量的合作等)
精品课件
(二)手术麻醉危险因素分析:
1. 危险因素的三个层次 • A完全通过自身调节,无需特殊治疗措施即可达到
高危:1) 急诊尤其老年患者大手术 2) 主动脉和大血管手术 3) 预期长时间或复杂的胸、腹、头、 颈部手术和大量的体液丢失
4) 移植手术(肾移植除外) 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5%
精品课件
中危: 1) 头颈部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2) 开胸或开腹手术 3) 大多数骨科手术 4) 泌尿外科手术 5) 肾移植术 6) 不复杂的肠切除手术
82
双嘧达莫铊显像
85
90
负荷超声心动图 80-90
80-90 精品课件
特异性
7. ACC/AHA关于决定是否可以手术的八项步骤:
心肌梗塞则上升至40% 3)休克病人行外科手术尽管努力使血压保持平
稳,如收缩压小于100mgHg或舒张压小于 50mgHg死亡率高 4)二尖瓣瓣膜病患者相对安全,而主动脉瓣瓣 膜病患者比能耐受大手术
精品课件
5)慢性肺部疾患性胸部或腹部手术死亡率 37%
6)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率与心衰程度有 关,轻度心衰死亡率4%,而重度心衰则为 67%
严重心1) 一般内窥镜手术 2) 白内障手术 3) 乳房手术 4) 短小浅表可用局麻的手术 5) 非血管外科的肢体手术(<3小时)
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1%以下
精品课件
2. 病人围术期心血管高危风险临床预测 (心梗、充血性心衰、死亡)分为三个层次:
严 重: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合征:MI>7天<30天
临床表现或无创检查提示严重缺血
不稳定型或严重心绞痛
(加拿大心绞痛分级3-4级c)
失代偿心力衰竭
严重心律失常: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脏病伴症状明显
不能控制的室
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率
上性心律失常重度瓣膜疾病
精品课件
中 度: 轻度心绞痛(加拿大分级1~2) 心肌梗死病史或Q 波异常 代偿性心力衰竭或有心衰病史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精品课件
轻 度: 高龄、>70岁 可轻度活动的稳定性心绞痛 ECG 异常:左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 ST-T 异常 节律可控制的非窦性心律(如:房颤) 体能耐受差(如:不能提一篮杂物上一层楼梯) 脑血管意外史 不能控制的高血压
精品课件
加拿大心绞痛分级
Ⅰ 级日常生活的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但在剧烈、 节奏快、时间长的工作或娱乐时发生心绞痛。
Ⅱ 级日常生活稍受限,平地行走>2 条街区或蹬楼梯 ≥2 层可诱发心绞痛。
Ⅲ 级日常生活体力明显受限,平地行走1~2 条街区 或上一层楼梯即发生心绞痛。
Ⅳ 级稍活动甚或休息即发生心绞痛。
精品课件
3项. Gol目dman心脏危险指数评分 记分
病
史 (a)年龄70>yr
5
(b)MI<6m 10
体格检查 (a)S3奔马律或颈静脉怒张 11
(b)重度主动脉缩窄 3
心 电 图 (a)非窦性心律或术前有房早 7
(b)术前任何时间室早超过5/min 7
一般内科 PO2<60或PCO2>50mmHg;K+<3或 3
HCO3<20Eq/L;Bun>50或Cr>3.0mg/dL;
SGOT异常;慢性肝病征或非心脏原因卧床
手术类型 (a) 腹腔、胸腔或主动脉手术精品课件
分级 症百分比
Ⅰ 1
Ⅱ 7
Ⅲ 14
Ⅳ 78
评分 0-5 6-12
13-25 >26
精品课件
心脏并发
4. 不同体力活动时能量需要估计:
1METs 生活自理,能自己进食、穿衣、如厕,能 活
室内
能在家中
动,以每小时2-3 英里速度行走1-2 条街,
如干轻活如清洁、洗碗等
4METs 能上一楼或走上小山坡,以每小时4 英里速度平地行
精品课件
(四)怎样降低风险:
• 建立描述准确或概念清楚的风险评估特征 性标准
• 建立特异的促进标准化治疗的操作程序 • 备有可仔细选择数据构成的临床信息系统 • 建立降低风险的工作模式
精品课件
(五)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风险 评估与围术期干预
1. 非心脏手术因素风险预测分为高危、中危和低 危3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