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第八章内容及其解读
对老子《道德经》中第七章的理解和感悟
对老子《道德经》中第七章的理解和感悟老子《道德经》中第七章的内容大致意思是: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一章主要强调“大”的概念,即宇宙万物都有一个大的基本规律和能量流动,而人类应该顺从这个大的规律和力量。
我个人对这一章的理解是,我们常常会被表面上的华丽、复杂所迷惑,却忽略了事物内部的本质和根本。
我们应该通过简单、平淡的方式来达成目标,不要过度追求表面的繁琐和华丽,而是要关注内在的本质和实质。
此外,这一章还提到“大象无形”,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凭肉眼观察事物,而应该去深入探索,发现其中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只有当我们放下偏见和固定思维,用心去感知世界,才能体会到大道的精髓和智慧。
总之,我认为这一章主张的是“以简为美”的思想,教导我们应该用简单、自然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不要被过于繁琐和华丽所迷惑,要从内在寻找秩序和规律,才能更好地与大道相合。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
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是本章原文为:“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道”的本质和存在方式,以及“名”与“无名”之间的关系。
本章的前两句“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强调了“道”无法被言语所描述,因为“道”的本质超越了语言和概念的范畴。
而后面的两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则进一步阐述了“名”和“无名”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名”只是“无名”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这一章还提到了“无欲”的重要性,强调了“道”的存在方式超越了欲望的追求,只有通过“无欲”的心态才能真正地观察到“道”的本质和奥妙。
同时,这一章也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名”和“欲”,否则可能会迷失在欲望的追求中,无法真正认识到“道”的存在。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是一篇非常重要的章句,阐述了“道”的本质和存在方式,强调了“无欲”的重要性,对人类的理解和认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道德经7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7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7章全文: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7章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扩展知识]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
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
以下三个“身”字同。
先:居先,占据了前位。
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对老子《道德经》中第七章的理解和感悟
对老子《道德经》中第七章的理解和感悟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七章是一篇关于无为而治和自然之道的论述。
在这篇文章中,老子强调了人类社会应该顺应自然之道,不要强行干预,而是要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让自然发展。
同时,老子也强调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指出了人性的弱点,并提出了一种超越人性的方法,即通过修行和道的境界来超越自我,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和谐。
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如下:
首先,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了人类社会应该顺应自然发展的趋势,不要强行干预。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试图去破坏自然或者强行干预自然的发展。
其次,老子的思想也强调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争斗、战争、矛盾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修行和道的境界来超越自我,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和谐,以此来解决人性中的弱点和问题。
最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人性的方法,即通过修行和道的境界来超越自我,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和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以此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总结起来,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七章是一篇关于无为而治和自然之道的重要论述。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解读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解读[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解读 ]有道德的人就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有道德的人,为人谦下,心胸宽阔,始终保持虚静沉默。
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治理,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有道德的人所的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恨。
[ 心灵药 方 ]老子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大自然争。
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众人争名夺利,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有道德的人所言至诚,决不虚伪,各守信用,任劳任怨,能各尽其能地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道德的人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可以忍辱负重,博施而不望回报。
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是值得我们终生去学习和行动的准则。
[ 老子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解析]老子在《道德经》中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
水最显著的特性和作用是:1、本性柔弱,顺其自然而不争;2、蓄居流注于人所厌恶的卑下之处;3、滋养万物而不与大自然争。
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处众人之所恶”。
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是他去做。
有道德的人为人谦下,渊深精明,虚静沉稳。
水施于万物,有道德的人博施不望报;水昭万物各如其形,有道德的人,决不虚伪;水性柔弱,能方能园;人能效法水的不争就能产生利万物而谦下的效果,于是你就接近于“得道”了。
有道德的人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忍辱负重,谦卑守诸;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帮助别人,而绝对不和别人争名夺利。
《道德经》原文及白话译文
《道德经》原文及白话译文《道德经》原文及白话译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白话译文:道可道,不是永恒的道。
名可名,不是永恒的名。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白话译文:全世界都知道美的美,那恶的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全世界都知道善的善,那不善的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第三章:不上贵高,不下贱底,故无羡情。
白话译文:不把自己当做最高贵的,也不把自己看作最卑贱的,就不会被嫉妒和羡慕所困扰。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白话译文:道通透,但使用它并不会减少它的力量。
它像万物的根源。
它可以削减它的锋芒,解决它的纷争,调和它的光彩,与尘埃相同。
它深不可测,但似乎永远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孩子,仿佛是上帝的前身。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白话译文:天地没有情感,把万物看作是谷物;圣人也没有情感,把百姓看作是谷物。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白话译文:谷神不会死亡,这是所谓的玄牝。
玄牝是天地的根源之门。
它看似如果不断赖以存在,但一旦觉得不重要时,我们不需要注意它。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白话译文:天地长存而永久。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存而永久,是因为它们自己不生、不灭,因此它们才能够生生不息。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白话译文:最高的善类似于水一样,水善于造福万物,而不争不抢,处在所有人不喜欢的位置,这就有点类似于道。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白话译文:持有并积聚,不如安然满足;摩挲并磨砺,难以保持长久。
金玉簇满,没有人能守护它;富贵慢慢上升,会自断勾连。
圆满完成活动之后,就自然离开了,这就是天的道。
《道德经》第07章 天长地久 原文释义解读
第07章天长地久【原文】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②!故能成其私③。
【注释】①以:因为。
②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③私:在这里指个人利益。
【译文】天地永远都存在。
天地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才永远都存在。
因此,有道的人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爱戴;凡事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
这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反而能够成就自身吗?【导读】天地万物皆由道生,但道在天地之中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有自然之道,有养生之道,有处世之道,有耕植收获之道....老子在此以天地无穷无尽之道来论述为人处世之道,提出“无私长存”、“后其身而身先”等道理。
他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和利已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积极的意义。
【解析】在本章里,老子认为,天地是永恒存在的。
而天地之所以能永恒存在,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变化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为,正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生养万物而独不生自己,反而得到了长生。
因此,老子希望圣人能从中悟出这个道理。
如果圣人也效法天地的这种德行,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也会像天地一样“长生”。
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即有道之人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爱戴;凡事都把自身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
结合老子其他章节来看,老子对人之生命的见解是很透彻的,并不仅限于肉体的生命,而是把生命推广到灵魂的范畴。
如果一个圣人,能谦居人后,以天下为先,那么他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也会永远留在百姓心中,从而得到与道一样不灭的长生。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认为,圣人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没有私心,而是为了成就他最大的私心,那就是得以长生。
故此老子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人最大的私心莫过于实现长生,所谓长生,就是能让自己的灵魂永远活在百姓的心中,百姓感觉到圣人的好,就希望他能够永远存在,他的生命与灵魂在百姓心中就永远都不会消失。
对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对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是关于“天长地久”的道德原则。
在这一章中,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与大自然合一来实现和谐与平衡。
首先,老子提到了天地之间的无为而无不为。
这意味着天地自然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人为的干预。
类似地,人们也应该学会放下自我,不要强迫或过度干涉事物的发展。
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力量比人类更强大,我们应该与其合作而不是抗拒。
接着,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无不胜。
这表明通过不采取强烈的行动,而是以柔和、灵活的方式处理事情,我们可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这种无为而胜的境界是通过与道相合来实现的,即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老子认为,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运行,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生活和行为的智慧。
此外,老子提到了道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在道的引导下,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平衡。
这包括了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和睦相处。
老子强调了回归本真的重要性,即回归到无为而治的状态,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
只有当我们追求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提升,才能真正获得长久的幸福和满足。
总结起来,老子道德经第七章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德原则:无为而治。
这一原则强调了与大自然合一、以柔和的方式处理事务、尊重他人以及回归本真的重要性。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实现和谐、平衡和长久的发展。
对老子《道德经》中第七章的理解和感悟
对老子《道德经》中第七章的理解和感悟老子《道德经》第七章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它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无为而治。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天地万物的存在和运作方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重要性,即不要刻意地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而是顺应自然,放手让它发展。
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文章中说:“非以其无能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句话意思是说,天地的存在不是为自己而存在的,所以它才能成为永恒的存在。
如果我们想要取得成功,就不能为自己而着想,而是要为他人和社会着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文章中还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这句话意思是说,圣人没有自己的心愿和想法,而是顺应百姓的心愿和想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
这篇文章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不要刻意地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而是顺应自然,放手让它发展。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种做法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而无为而治的思想,则强调了要为他人和社会着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老子《道德经》第七章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它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无为而治。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天地万物的存在和运作方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重要性,即不要刻意地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而是顺应自然,放手让它发展。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
篇文章所传达的深刻哲理和宝贵思想,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道德经7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7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道德经》第七章的原文及一种常见的译文:
原文(《道德经》第七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一种常见的译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依然深远而无可名状。
虽然它看似微小,却是天下万物无法超越的。
如果君王能够守持这个道,万物将自然而然地归于和谐。
天地间的一切都会得到滋润,而人民也会在不受强制的情况下自我调适。
初时,给事物以名,名既存在,人们就能够知道何时应该停止。
了解什么是适可而止的,是不会有危险的。
比喻道在天下的作用,就像江海之间的川谷。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
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德经》原文译文解析故事(第七、八章)
《道德经》原文译文解析故事(第七、八章)第七章:天长地久原文: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释义:天长存,地久在。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存。
因此,圣人先人后己,却能赢得众人的拥护,被推为至圣先师,不正是因为没有私心才得以成就的吗。
解析:《阴符经》中说:“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大公与大私本无一定的界限,大公无私到极点,即是大私。
不过,这样的大私,也可以叫他作大公了。
因为大小粗细,公私是非,推理到了极点,就无一定的界限与标准了,而且所有这些界限与标准,都是人为地制定。
天地能长且久而生长万物,以人类视角去看时,只是从万物个体、小体的生命角度去看,好像觉得有生又有死,是很不幸的事。
但以天地的视角来看来说,生生死死,只是万物表层形相的变相。
万物与天地本来便是一个整体、同体的生命,万物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天地的能生能死的功能,并没有随生死变相而消灭,它本来便是一个整体的大我,无形无相,生而不生,真若永恒似的存在。
因此懂得这一点的圣人,能做到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也就没有理由再去过分自私了。
表面看来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
故事:三国名将周瑜,早年曾在袁术手下当的居巢长(县长),时逢灾年,百姓生活叫苦不堪,身为当地父母官,周瑜很着急,自己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后听说附近有个财主叫鲁肃,乐善好施,于是登门拜访。
刚寒暄一会儿,周瑜就直表来意,说要借粮。
鲁肃也是爽快之人,直接将存粮送了一仓。
当我们初遇谈得来的陌生人时,脸上尽是相遇恨晚之意,行动上恨不得多为他做些事,巴不得他来麻烦自己。
只不过这种感觉一生也没有几次。
周瑜深受感动,后来当上将军之后,不忘鲁肃恩德,将其推荐给了孙权,鲁肃也有了一个更大的施展自身抱负的平台。
如果当初周瑜心不为民所系,如果鲁肃当初情不为友所倾,只知道顾着自己,根本不会有任何机会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里青史留名。
道德经第七章感悟体会
道德经第七章感悟体会概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本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其中的第七章是关于“天长地久”的论述,探讨了宇宙之道与人类道德的关系,传达了作者对于宇宙规律和个人修养的思考。
本文将深入探讨《道德经》第七章的内容,并从中提炼出对于道德修养的感悟与体会。
第七章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内容解析1. 天长地久的意义《道德经》第七章开篇就探讨了天长地久的原因,指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自身不自生。
这里的天地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宇宙法则以及人类社会与个体的道德规范。
作者通过天地的长久存在告诫人们,要保持虚无的状态,不要有私心私欲,才能让道德得以长久存在。
2. 圣人的修养与道德本章接着提到圣人的修养方式。
圣人是指那些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的人,他们能够“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并且能够达到“非以其无私邪”的境界。
这里的“后其身而身先”意味着圣人能够谦虚退让,将他人放在自己之前,不争功名;而“外其身而身存”则表明圣人能够忘我的奉献,以利他为己任。
圣人能够将个人的私欲抛诸脑后,以无私无欲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3. 道德与私心的关系《道德经》第七章最后一句“非以其无私邪?”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其私欲,反而得以长久存在,是不是因为圣人并不没有私心。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非以其无私邪?”是一种反问,意在否定自己所提出的疑问。
通过这样的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是,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个人的私欲,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私心,而是因为他们通过无私的境界去达到私欲的满足。
4. 道德修养的意义通过对《道德经》第七章的解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出许多关于道德修养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个人的追求与宇宙的规律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以虚无的心态面对世界,以无私无欲的心态对待他人,才能与宇宙共通,与道德对话。
《道德经》全文+解释
故贵以身为天下(所以重视自身为天下的人),
则可寄于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于他);
爱以身为天下者(爱惜自身为天下的人),
乃可以托于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看不到图象),
名曰夷(称着夷);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道德经》全文+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能无为乎(能顺应自然吗)?
天门开阖(感官自然开启),
能无雌乎(能不被引诱吗)?
明白四达(理事明白通达),
能无知乎(能没有成见吗)?
生之畜之(创造并养育万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创造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无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长而不宰(左右万物而不任意宰割),
执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驾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来龙去脉),
是谓道纪(这就是自然之道的纲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古时善于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见解微妙而深远通达),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七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七章》翻译: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
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
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道德经·第七章》注释: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
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
”《广雅·释诂》:“毂,养也。
”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
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
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
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
玄牝指玄妙的母性。
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
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
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
作“尽”讲。
《道德经·第七章》解读: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的,生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
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的表述方法,在老子的书中屡屡出现。
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的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的厌倦,他担心文明的习惯和知识会日益削弱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和对“道”的领悟;二、老子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
他所关注着的“道”是宇宙、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
老子第七章原文及翻译
老子第七章原文及翻译导语:《道德真经》,相传是老子避祸出函谷关时,应当地总兵尹喜之邀,留下的五千言文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老子第七章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第七章[原文]天长,地久①。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注释]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
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
以下三个“身”字同。
先:居先,占据了前位。
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引语]本章也是由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
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
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
[评析]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
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
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
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
接下来,老子以“圣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
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感悟解释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感悟解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
道是指悟性和真理,是超越人的认知和表达的,因此道是无法被准确地道出或命名的。
没有名字的状态是天地万物的起始,而通过命名就可塑造出万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从而让人们认识事物。
因此,“无名”是天地之始,“有名”是万物之母。
然而,名字只是标识和符号,不能代表真正的实体,这就需要人们摆脱欲望和执着,以观察和体验道的真实。
如果人们一直充斥着欲望和执着,那么就无法真正领悟道的真谛。
道虽然不能被准确描述,但是人们可以透过自我修炼去寻找或体验它,这样才能接近它所散发出的神秘和玄妙之处。
道是复杂而又简单的,深邃而又难以捉摸的,或者说是超越人类所能理解的智慧底蕴。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七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七章》翻译: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
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
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道德经·第七章》注释: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
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
”《广雅·释诂》:“毂,养也。
”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
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
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
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
玄牝指玄妙的母性。
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
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
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
作“尽”讲。
《道德经·第七章》解读: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的,生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
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的表述方法,在老子的书中屡屡出现。
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的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的厌倦,他担心文明的习惯和知识会日益削弱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和对“道”的领悟;二、老子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
他所关注着的“道”是宇宙、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课文内容
《道德经》第七章、第八章内容及其解读
第七章: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拼音]
t iān 天c hánɡ
长
dì
地
j iǔ
久。
t iān
天
dì
地
s uǒ
所
yǐ
以
nénɡ
能
c hánɡ
长
q iě
且
j iǔ
久
z hě
者,
yǐ以qí
其
bù
不
zì
自
s hēnɡ
生,
ɡù
故
nénɡ
能
c hánɡ
长
s hēnɡ
生。
s hì是yǐ
以
s hènɡ
圣
rén
人
hòu
后
qí
其
s hēn
身
ér
而
s hēn
身
x iān
先
,
wài
外
qí
其
s hēn
身
ér
而
s hēn
身
cún 存,
fēi
非
yǐ
以
qí
其
wú
无
sī
私
x ié
邪?
ɡù
故
nénɡ
能
c hénɡ
成
qí
其
sī
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导读】
“长、久”为非常道的范畴,“自生”为常道的范畴;“后其身”、“外其身”、“私”为常道范畴,“身先”、“身存”、“无私”为非常道范畴。
老子指出的是,人虽然处于常道范畴,但要以心法的逻辑思维使自身能进入非常道范畴的境界。
非常道与常道的次序是按其各自发生的先后来确定其次序先后的。
第八章:上善若水
[原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拼音]
s hànɡ上s hàn
善
r uò
若
s h uǐ
水。
s huǐ
水
s hàn
善
lì
利
wàn
万
wù
物
ér
而
bú
不
z hēnɡ
争,
c hù
处
z hònɡ众rén
人
z hī
之
s uǒ
所
è
恶,
ɡù
故
jǐ
几
yú
于
dào
道。
jū居shàn
善
dì
地,
xīn
心
shàn
善
yuān
渊,
yǔ
与
shàn
善
rén
仁
,
yán 言shàn
善
xìn
信,
zhènɡ
政
shàn
善
zhì
治,
shì
事
shàn
善
nénɡ
能
,
dònɡ动shàn
善
shí
时。
fū夫wéi
唯
bú
不
zhēnɡ
争,
ɡù
故
wú
无
yóu
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导读】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
老子借用水的无形无体的特征来比喻人的心法(逻辑思维)也应该达到无形无体的境界。
人因为受到形体的影响,所以总是难于达到“无”的境界。
老子认为心法就要如同水一样不受形体的拘束,如此才能使心法获得无所不能的效果。
“争”是以“手”抓“物”的形象,而所谓“不争”,就是要拋弃万物的意思。
拋弃万物是心法的基本要求。
“不争”和“无忧”指的都是“非常道”才能看到的的境界,是与宇宙相对待的范畴。
老子认为,只有通过心法拋弃了万物才算是做到了“不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无(忧)”的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找到“忧”。
所谓“忧”,指的
是宇宙中的种种因素。
而第一个“忧”出现时,就可以被认为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其实就是宇宙的始点。
“上善”是“道德”的另外一种称谓,表示已具有了最高贵的品质“道德”。
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
能找到这两个因素,就等于达到了“上善”的境界。
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