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办必修三专题三顺乎世界之潮流
合集下载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2.以故事化的语言讲述历史事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运用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实证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通过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原因、过程及影响。
(二)讲授新知
1.运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场景,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事件,如通过视频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2.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介绍垄断组织出现背景下的企业家事迹。
3.通过时间轴或流程图,展示历史事件的进程,如以图解形式展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完善过程。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如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主要内容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垄断组织的出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完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认识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5. 教学内容与过程:本节课的讲授新知环节运用了多媒体展示、讲故事、时间轴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历史事件。同时,本节课还注重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种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时空观念和应用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运用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实证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通过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原因、过程及影响。
(二)讲授新知
1.运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场景,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事件,如通过视频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2.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介绍垄断组织出现背景下的企业家事迹。
3.通过时间轴或流程图,展示历史事件的进程,如以图解形式展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完善过程。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如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主要内容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垄断组织的出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完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认识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5. 教学内容与过程:本节课的讲授新知环节运用了多媒体展示、讲故事、时间轴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历史事件。同时,本节课还注重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种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时空观念和应用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3说课稿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基本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1.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停留在表面;
2.缺乏对历史事件背后原因和影响的思考;
3.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
4.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国际视野。
4.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历史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电子白板:方便教师在课堂上实时批注、展示学生作品,提高课堂互动性;
4.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课堂小测:设计一些选择题、简答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故事,下节课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1.布局:板书将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时间线索,中间为主要历史事件,右侧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这样的布局有助于学生从时间、事件、评价三个维度理解知识结构。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基本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1.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停留在表面;
2.缺乏对历史事件背后原因和影响的思考;
3.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
4.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国际视野。
4.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历史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电子白板:方便教师在课堂上实时批注、展示学生作品,提高课堂互动性;
4.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课堂小测:设计一些选择题、简答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故事,下节课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1.布局:板书将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时间线索,中间为主要历史事件,右侧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这样的布局有助于学生从时间、事件、评价三个维度理解知识结构。
精品课件系列 人民版 必修三 专题三 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
近 代 中 国 思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
一个方向 想 解 放 三个阶段
向西方学习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历程特点: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历程特点: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⒈ 早 期 维 新 思 想
条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开展, 条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 的开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 的产生。 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冯桂芬) 。(冯桂芬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冯桂芬)
: 主 : 本主义 : : 。 战 , 的 , , , 展资本主义, 展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
“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和外患。 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和外患。 世纪60年代 内忧和外患 有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 (内:有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外: 有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有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以封建伦理纲常作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封建伦理纲常作 危机) 为 国 , 用西方 危机) : , 中国 代 的 。
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梁启超 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 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 誓杀尽天下君主, 流血满地球, 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我自横刀向天笑,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激进的维新者:谭嗣同 激进的维新者 谭嗣同(1865-1898) 谭嗣同
乾隆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 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在澳门开设洋行, 日用有资, 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 润。”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统治者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 统治者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
人民办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
①林则徐的主要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主持编纂《四洲志》、《华事夷言》。中国近代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②魏源的主要思想: 编成《海国图志》,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 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 习的第一步。
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二、洋务派观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 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制度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 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顺乎世界之潮流”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资本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 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 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 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 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 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 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 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 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思考: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想上
爱国救亡 思想进步 思想启蒙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政治变革 顺应历史发展
政治上
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探究四: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抵抗派
代 表 人物 不 学西方目的 同 学西方内容 林则徐、魏源 维护封建统治 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改良) 制度
②魏源的主要思想: 编成《海国图志》,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 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 习的第一步。
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二、洋务派观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 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制度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 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顺乎世界之潮流”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资本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 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 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 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 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 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 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 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 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思考: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想上
爱国救亡 思想进步 思想启蒙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政治变革 顺应历史发展
政治上
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探究四: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抵抗派
代 表 人物 不 学西方目的 同 学西方内容 林则徐、魏源 维护封建统治 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改良) 制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教师设计历史思维训练题目,如案例分析、策略设计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学生能够了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原因和影响,认识这些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学生能够分析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多样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进行初步评价,提高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史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探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运用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时间顺序,提高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教师设计历史思维训练题目,如案例分析、策略设计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问题导向
1.教师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辛亥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等。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教师设计历史思维训练题目,如案例分析、策略设计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学生能够了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原因和影响,认识这些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学生能够分析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多样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进行初步评价,提高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史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探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运用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时间顺序,提高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教师设计历史思维训练题目,如案例分析、策略设计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问题导向
1.教师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辛亥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等。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共43张PPT)
假设你是当时一位资产阶级爱国者, 你会为改变中国的命运做些什么?
二、维新变法 思想解放潮流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人 物核心思想(政治主思张想):主 张
康有为主P5打变张0着法维孔理子论新的,变旗并号积法宣极,扬推动维实维新行①②君1188主9958年年立“《宪公孔车子制上改,书制”考发》 介 展新工变商法运业动,。(托走古资改本制)主③义戊道戌变路法。期间。
康有为( 1858~1927)
梁启超的著作
变法之本,在育人 才,人才之兴,在 开学校;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而一切 要其大成,在变官 制。——梁启超 《变法通议》
梁启超诗手稿,康有为眉批
【历史现场 】 谭嗣同的“求死”
(维新变法失败后)日 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 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 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 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 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 始。”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 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 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
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 广书院……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 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 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
民族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影响
左宗棠饱读魏源著作,称赞《海国图志》“非山 经海志徒恢可比”。左宗棠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迫切 地希望把魏源的外交思想付诸实践,他大声疾呼: “策士之言曰:‘师其长以制之’是矣!”
李鸿章也把魏源“资取洋人长技”的思想说成是 “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2. 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如“资本联系”等。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醒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世界历史发展对当代世界的启示。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案例亮点
1. 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生动的历史情境。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提高了学习效果。
4. 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同时,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5. 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时间为线索,将课程内容分为近代前期、近代中期和近代后期三个部分,逻辑清晰,系统性强。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4.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醒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世界历史发展对当代世界的启示。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案例亮点
1. 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生动的历史情境。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提高了学习效果。
4. 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同时,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5. 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时间为线索,将课程内容分为近代前期、近代中期和近代后期三个部分,逻辑清晰,系统性强。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4.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人民版历史必修3讲义:专题3 1 “顺乎世界之潮流”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提示】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他们力图变革的思想还是积极的、主动的。
教材整理2维新变法
1.历史背景
(1)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
(2)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1)根据史料一,指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哪方面技术?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思想特点。
【提示】学习内容:西方的军事技术。特点: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其思想一方面带有“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根据史料二,指出康有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影响如何?
(2)统治者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2.代表人物
(1)林则徐
①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贡献:主持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
(2)魏源
①贡献: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意义: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号召变法
谭嗣同
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史论要旨
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提示】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他们力图变革的思想还是积极的、主动的。
教材整理2维新变法
1.历史背景
(1)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
(2)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1)根据史料一,指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哪方面技术?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思想特点。
【提示】学习内容:西方的军事技术。特点: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其思想一方面带有“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根据史料二,指出康有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影响如何?
(2)统治者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2.代表人物
(1)林则徐
①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贡献:主持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
(2)魏源
①贡献: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意义: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号召变法
谭嗣同
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三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一场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 “百日维新”。
4.意义 (1)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了强烈的 _爱__国__主__义___激情。 (2)要求建立 君主立宪制 ,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 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宣传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 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的传播。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作用、特点
全面评价维新思想的历史意义 1.维新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一 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视野,提高了他 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 革命思想的传播。
[材料三]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 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3)与材料二相比较,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思想较之康有为的思 想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教你读史] 材料是孙中山的演说,把握关键词:“革命”“共和”。 [提示] 康有为主张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改良,孙中山主张进 行暴力革命;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在 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 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 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 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 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 人,自可避祸。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共44张PPT)
民资产生、初步发展
洋务运动失败
2、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康有为——“火山”“飓风” “距今(1984年)九十年前, 几乎中国所有赞成维新的人, 都把康有为当作自己思想上 的领袖和导师;也几乎所有 主张守旧的人,都把他骂作 洪水猛兽,乱臣贼子。”
——钟书河《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 西方的历史》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前后)
1、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 西方的侵略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代表人物及思想
①林则徐: 《四洲志》、《华事夷言》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3、影响
•先进中国人… •向西方… •维护… •局限…
4、影响
推动维新变法 爱国救亡
顺应历史潮流,进步的
思想启蒙,客观推动资级革命思想传播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 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 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amp;&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 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 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 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 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法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原富》——亚当·斯密《国富论》 《群己权界论》——密尔《论自由》 《天演论》——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及其他论文》
3、主要思想:
托古改制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变法通议》 激进 《天演论》等
洋务运动失败
2、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康有为——“火山”“飓风” “距今(1984年)九十年前, 几乎中国所有赞成维新的人, 都把康有为当作自己思想上 的领袖和导师;也几乎所有 主张守旧的人,都把他骂作 洪水猛兽,乱臣贼子。”
——钟书河《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 西方的历史》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前后)
1、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 西方的侵略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代表人物及思想
①林则徐: 《四洲志》、《华事夷言》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3、影响
•先进中国人… •向西方… •维护… •局限…
4、影响
推动维新变法 爱国救亡
顺应历史潮流,进步的
思想启蒙,客观推动资级革命思想传播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 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 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amp;&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 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 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 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 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法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原富》——亚当·斯密《国富论》 《群己权界论》——密尔《论自由》 《天演论》——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及其他论文》
3、主要思想:
托古改制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变法通议》 激进 《天演论》等
人民历史必修3专题三1“顺乎世界之潮流”(共19张PPT)
——制度层面
革命派
16
[小结]顺乎世界潮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7
林则徐 康有为
连连看 雾里看花 移花接木 昙花一现 柳暗花明
曾国藩
孙中山 18
谢谢
19
想一想:1.“亡灵”指什么? 2.这说明了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议一议: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1.“亡灵”指孔子
2. 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相结合(托古改制)
3.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
弱小;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个人经历、学问素养等
——柏杨《中国人史纲》
结合材料和教材自主学习,解决学案的第一个知识点3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 西方技术、器物
1、背景(原因):? 2、代表人物: 3、评价
想一想:为什么说林则 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 世界第一人”?
①《海国图志》的历史地位? ②该书核心思想是?这一思想含义、目的、 意 义?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 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 四少无难也……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 小效者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实施
政治上: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度 : 君 主 立 宪
胜于今”
11
练一练 以下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 故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B.“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 理。”
C.“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 万民之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22张PPT)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1】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 中认为:“西学”为“西政、西艺、西史”等 社会科学,“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这说明 此时张之洞 A .其思想已与康有为完全一致 B.主张应放弃西方自然科学的学习 C .其思想在不断与时俱进 D .主张清政府应进行“预备立宪”
【体验高考2】(2015·江苏单科·7)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 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 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回归教材,整合知识——聚焦重点——对接高考
顺乎世界之潮流(见导学案)
1. 地主阶级 2. 资产阶级
材料一: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此则与天朝体制 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 万国来王……然从不贵奇 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摘编自《清实录》等 料材二: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 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 (1)依据材料一、二中国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 析原因何在。 变化:“天朝上国”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原因: 鸦片战争
(2)材料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维新派内部思想不统一; 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存在策略问题
材料三:没有戊戌维新的政治改革和思想解放,就 不可能有辛亥革命;没有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 建立共和,也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党所领 导的革命,也就无从谈起新中国的建立。 ——王毅《戊戌维新与晚清社会变革》 材料四: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 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 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 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探讨维新思想对中 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4.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我国在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世界格局中我国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我国在其中的地位进行讨论。
2.提供相关资料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如:“工业革命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两次世界大战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与世界历史发展相关的图片,如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背后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近代史知识,如:“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难点: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出发,关注国际事务,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采用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为“顺乎世界之潮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我国在其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我国在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世界格局中我国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我国在其中的地位进行讨论。
2.提供相关资料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如:“工业革命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两次世界大战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与世界历史发展相关的图片,如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背后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近代史知识,如:“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难点: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出发,关注国际事务,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采用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为“顺乎世界之潮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我国在其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顺乎世界之潮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 经济生产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通讯工具发展
从书信、电报到电话、互联网等现代 通讯工具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 迅速和便捷。
07 总结与反思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回顾
01
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标志
06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与 特点
物质生活变迁及原因分析
服饰变化
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再到中山 装、旗袍等,服饰的变迁反映了时
代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原因分析
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中国 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如西餐、
面包等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饮食结构变化
近代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 逐渐改善,出现了新式里弄、公 寓、花园洋房等住宅类型。
居住条件改善
物质生活变迁的原因主要包括西方 文化的传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政 治制度的变革等多方面因素。
社会习俗变化及原因分析
婚姻习俗变化
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 逐渐受到挑战,自由恋爱、文明婚礼等
新型婚姻习俗开始流行。
节日习俗变化
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逐渐传 入中国,与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顺乎世界之 潮流“
目录
• 引言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影响 •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与特点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专题背景与意义
专题背景
介绍“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思想的 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包括中国近代 以来的社会变革、西方文明的冲击以 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等。
高中历史 专题3第1节《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人民必修3
(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近代前期的先进思想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侵 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和发展 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抵抗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
严复 翻译 《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康、梁的维新思想与林、魏的思想有何明 显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 回望110年前,康、梁的主张能被哪些人接 受?哪些人肯定会反对?
• 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康有为采取了什 么策略?请结合史实说明。
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 强。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夷”
地位: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 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 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 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 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 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 大。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 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 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 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 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 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 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 仅有千册左右。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近代前期的先进思想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侵 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和发展 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抵抗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
严复 翻译 《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康、梁的维新思想与林、魏的思想有何明 显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 回望110年前,康、梁的主张能被哪些人接 受?哪些人肯定会反对?
• 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康有为采取了什 么策略?请结合史实说明。
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 强。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夷”
地位: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 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 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 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 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 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 大。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 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 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 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 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 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 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 仅有千册左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三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件
总结:
• 1.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 “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 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 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 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 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维新派派的核心主张
• 政治:抨击封建制度,主张维新变法,建 立君主立宪制,
•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5、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有何作用?
政治上: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建 立君主立宪制,是爱国的。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进 步的; 思想文化上: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影响:批判封建制度,有利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B • C.《天演论》 D.《资政新编》
• 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 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 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 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 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的思想及特点?
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代表
思想主张
特点
林则徐、 魏源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师夷长技 以制夷”
学习技术
实行君主立宪制
学习制度
孙中山
推翻封建政府, 实现民主共和
A
3-1《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 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 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1
列强的炮火惊醒了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 们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路(中国向何处去), 拉开思想解放的帷幕。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 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2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9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1、《海国图志》 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1)地位:、、、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2)主要内容:“师
——《海国图志·序》
夷长技以制夷”的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师夷长技以制 夷”思想
1)内容解释 2)意义:成为近 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的口号,是对传统 心态的一次挑战
2、发展(成熟):90年代 (1)背景: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的加深
12
(2)认识维新思想(看书回答) 1)出发点: 2)思想武器: 3)抨击对象: 4)主要内容:
13
(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代表
思想主张
特点
资 产 阶
康有为
1、打着孔子的旗号提出变法要求 (《孔子改制考》)2、提出改革政治
政
制度。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 治
宪制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制
1、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抨 度
级 维
梁启超
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 变法成功的关键在变官制
:
君
新 谭嗣同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主
派
翻译《天演论》 ,宣传“物竞 立
严 复 天择,适者生存,成为宣传变法 宪
1
列强的炮火惊醒了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 们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路(中国向何处去), 拉开思想解放的帷幕。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 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2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9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1、《海国图志》 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1)地位:、、、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2)主要内容:“师
——《海国图志·序》
夷长技以制夷”的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师夷长技以制 夷”思想
1)内容解释 2)意义:成为近 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的口号,是对传统 心态的一次挑战
2、发展(成熟):90年代 (1)背景: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的加深
12
(2)认识维新思想(看书回答) 1)出发点: 2)思想武器: 3)抨击对象: 4)主要内容:
13
(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代表
思想主张
特点
资 产 阶
康有为
1、打着孔子的旗号提出变法要求 (《孔子改制考》)2、提出改革政治
政
制度。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 治
宪制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制
1、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抨 度
级 维
梁启超
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 变法成功的关键在变官制
:
君
新 谭嗣同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主
派
翻译《天演论》 ,宣传“物竞 立
严 复 天择,适者生存,成为宣传变法 宪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共25张PPT)
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
倡西学、改革教育制
5、维新思想的意义 (1)、政治上(:评推动价了)维新变法运动
(2)、思想文化上:启蒙作用——思
想解放。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
最深 远
流,使进资步产的阶级,大启受鼓蒙舞,
推动了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高维和考思新想思考想、共 点
• 一、睁眼看
世界
• 二、维新思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
1、鸦片战争抵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抗1)派背景1.清朝危机四第伏一,人西方资’
崛2.起鸦片战争的刺激 (2) 林则 代表 徐魏 源:
《海国图 志》
重要历史意义
1.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对传 统心态的挑战),迈出了近代向西方 学习的第一步。 2.探究学习西方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③谭嗣同:激进派,
谭
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 色彩
嗣
以自由平等观念
同
批判君主专制、宗法
等级制度、纲常礼教
④严复:用 民权否定君 权
是系统 地将西方文 化介绍到中
维新思想主张共同点 政治:变法图存; 兴民权、设 议院、君主立宪;(核心)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化:废八股,倡西学。
派 (1)内容: ①要不要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
2、洋务派——“中体西用”
(1)背 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 (府2内)忧代外表曾患:国藩、李鸿章、 (3)实 左宗棠等 质维:护中国纲常礼教(封建
专制统治)前提下(中
体),学习西方近代科技
2、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
(4)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自0—强”
结合资料 P215
(5)意 90年代)
思想主张的继承者和实
倡西学、改革教育制
5、维新思想的意义 (1)、政治上(:评推动价了)维新变法运动
(2)、思想文化上:启蒙作用——思
想解放。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
最深 远
流,使进资步产的阶级,大启受鼓蒙舞,
推动了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高维和考思新想思考想、共 点
• 一、睁眼看
世界
• 二、维新思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
1、鸦片战争抵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抗1)派背景1.清朝危机四第伏一,人西方资’
崛2.起鸦片战争的刺激 (2) 林则 代表 徐魏 源:
《海国图 志》
重要历史意义
1.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对传 统心态的挑战),迈出了近代向西方 学习的第一步。 2.探究学习西方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③谭嗣同:激进派,
谭
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 色彩
嗣
以自由平等观念
同
批判君主专制、宗法
等级制度、纲常礼教
④严复:用 民权否定君 权
是系统 地将西方文 化介绍到中
维新思想主张共同点 政治:变法图存; 兴民权、设 议院、君主立宪;(核心)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化:废八股,倡西学。
派 (1)内容: ①要不要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
2、洋务派——“中体西用”
(1)背 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 (府2内)忧代外表曾患:国藩、李鸿章、 (3)实 左宗棠等 质维:护中国纲常礼教(封建
专制统治)前提下(中
体),学习西方近代科技
2、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
(4)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自0—强”
结合资料 P215
(5)意 90年代)
思想主张的继承者和实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小结 顺乎世界之潮流
时间
19世纪 40、50年 代
19世纪 90年代
阶级
代表人
(阶层) 物
林则徐 地主阶级 魏源
康有为
资产阶级 维新派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主要观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孙中山
20世纪初 革命派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1、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毛泽东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顺乎世界之潮流”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资本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 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 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 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 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 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 道路。
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政 治 制
阶
3、全力策划新政
度
级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维
君
新 派
谭嗣同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谴责君主专制是大盗
翻译《天演论》 ;
严 复 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主 立 宪
看看谁的主张?
“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 ”
四、走向共和
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 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 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 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 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 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 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 所济有限”,而“医国” 比“医人”更重要。从 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思考: 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
(1)鸦战前,国势日衰,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3)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妄自尊大,不能自拔; (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的冲击加剧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请思考:这为两什本么书说分林别则徐是 近代中国“睁有眼怎看样世的界历第史一人”?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含义
李鸿章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代表
思想主张
特点
资 产
康有为
1、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具体措施,初 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 2、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
2、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是( ) A《海国图志》B《四洲志》 C《华事夷言》D《瀛寰志略》
3、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二者共同点的归纳,不准确的是 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4、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
背景、
途径、
代表人物。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及确立:
⑴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
华,
”。
⑵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
华,
,
”。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时间: 1905至1907年间
阵地: 《民报》
《新民丛报》
内容:
①要不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② 要不要建立共和整体, 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 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 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顺
新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
乎 学习器物
世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界
之 潮 学习制度 流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1、背景(原因):
——康有为
“法者,天下之公器; 变者,天下之公理。”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 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末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
之所不倡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
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严复
探பைடு நூலகம்二
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 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著名的政治改革 运动。反对慈禧太后的独裁专政和卖国行径, • 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 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 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 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民族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个人经历
探究三 4、维新思想的影响
思考: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想上
思想进步 顺应历史发展 爱国救亡 政治变革 思想启蒙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政治上 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探究四: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抵抗派
维新派
代 表 人物 林则徐、魏源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不 学西方目的 同 学西方内容
维护封建统治 技术(器物)
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改良) 制度
性 质 不同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变法改革
相 同
都在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而找到维护统治、救国救民之策。
地位和价值?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 洲志》、《华事夷言》等;
林则徐 (1785—1850 年),福建侯 官(今福州)人
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 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 学习西方的先河。
二、洋务派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实质: 三民主义
①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 意义: 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
②建立共和的主张受到进步人士的拥护,扩 大了民革命的影响,壮大了革命阵营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 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 ①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 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与繁荣, 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