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领导之道(清华课纲)

合集下载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笔记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笔记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笔记读,真像挖到了一座宝藏,那感觉,就像是在沙漠里走了好久突然发现了一片绿洲。

第一讲就把我给震住了。

它说领导者要有“重”的品质。

啥叫“重”呢?就像一座大山,稳稳当当的。

我就想起我以前的老板,那人风风火火的,说话做事都毛毛躁躁,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想法,员工跟着他就像在坐过山车,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而曾国藩说的这个“重”,就是给人踏实的感觉。

领导者要是像大山一样稳重,那下属心里就有依靠啊。

你说一个团队里,要是领导整天慌慌张张的,这个团队能好吗?就好比一艘船,船长都慌了神,船员还不得乱成一锅粥?再说说第二讲的“耐”。

“耐”这个字,看似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这就像跑步,不是跑个一百米冲刺就完事儿了,那是马拉松。

我有个朋友创业,刚开始干劲十足,遇到点小挫折就受不了了。

可是曾国藩讲的“耐”,就是要在困难面前沉得住气。

就像种子发芽,你得耐得住黑暗,等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如果一点点挫折就放弃,那还能干啥大事呢?这时候我就想啊,要是我那朋友能学学曾国藩的“耐”,他的创业路说不定就不一样了。

第三讲提到的“浑”也很有趣。

这可不是让领导者浑浑噩噩啊,而是一种包容、宽厚的境界。

就像大海,什么泥沙都能容纳。

我看到过团队里的一些小摩擦,有的人就特别较真,一点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

要是领导者有“浑”的胸怀,把这些小事都像大海容纳泥沙一样包容了,那团队氛围得多和谐啊。

你想想,大家整天在一个互相计较的环境里工作,多难受。

这就好比在荆棘丛里走路,到处都扎人。

可要是在一片宽广的草原上呢,心情就舒畅多了。

第四讲的“明”,那可是太重要了。

“明”就像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

在工作中,我经常遇到那种糊涂的领导,啥情况都没搞清楚就下命令。

这就像医生没诊断就开药,能不出问题吗?曾国藩的“明”,就是要求领导者要明察秋毫,了解事情的真相。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要是领导者总是糊里糊涂的,下面的人只能跟着瞎忙活,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目录导语曾国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二、大道至拙:以理念而非权谋为核心的领导力三、一生三变:一个领导者的成长轨迹四、内圣外王:本土领导力的典型案例第一讲重一、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二、谋定后动,审定而行三、端庄厚重是贵相第二讲耐一、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二、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三、能下人,斯能上人;能忍人,斯能胜人四、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五、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第三讲浑一、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二、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三、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四、“浑”则无往不宜第四讲明一、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二、处人处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四、当局则迷,旁观则醒五、事前易暗,事后易明第五讲辣一、殊为眼明手辣二、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三、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四、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第六讲慎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二、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三、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而来四、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第七讲勤一、“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二、当为餐冰茹蘖之劳臣,不为脑满肠肥之达官三、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四、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第八讲实一、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二、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三、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四、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五、不自欺,不欺人第九讲暇一、此心必常有休暇之致二、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三、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四、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第十讲裕一、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二、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三、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四、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第十一讲恕一、须从“恕”字痛下功夫二、一言可以终生行三、舍己从人,大贤之量四、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五、“恕”则不蔽于私第十二讲强一、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二、打脱牙,和血吞三、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四、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五、在自修处求“强”结语而困而知,而勉而行附录曾文正公嘉言钞后记。

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
1852
打造战船 建水师
1853
参不平定 太平天国
1854
平定成功 局势稳定
1864
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这是曾国藩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他与清政府之间“忠君”与“猜忌”表现最明
显的时期;清廷不时利用湘军的内部矛盾来分散曾国藩权势的过度膨胀;对于曾国藩的嫡系部队, 清廷更以严密监视。
兴办洋务运动
1
书院/书局 /教育
入仕初期(1838-1850) 内 圣 求学阶段(1811-1838)
求学阶段
出生/入学 1811
考取秀才 1833
会试/殿试 1838
这一阶段,曾国藩广泛涉猎各种怃想,尤其致二经丐怃想,立志要成为地主阶级癿一代圣贤,要立德、 立功、立言三丌朽,要将平生所学付诸实践,以挽回封廸统治阶级日趋衰落癿形势。
爱禾考必去稗,爱贤考必去邪,爱民必去害民乀吏,治军必去蠢军乀将,一定乀理也。
——咸丰十年致曾国荃、曾国葆
厚耄丌能使,爱耄丌能令,乱耄丌能治,譬如骄子,丌可用也。 ——咸丰十年致曾国荃、曾国葆
具体阐释
厚爱士卒却丌能使用,溺爱下属却丌能吩令,远法乱纨耄丌能惩治,这样癿军 队就像惯坏了癿孩子一样,是丌能用来合敌人作戓癿。
齐心相顼 彼此照顼 永丌相廻
反复讪谕 泤重灌输
战场
训练
心态
塑心
用合理的制度规范人
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宋。仍湘军乀制,刌上下相维,喻利二丿。将卒亲睦,各护其 长。 ——曾国藩
统领如根,由根耄生枝、生右,皀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耄勇丁感营官挑选乀恩, 皀叐其私慧。平日既有恩谊相济,临阵自能患难相顼。 ——曾国藩
曾国藩管理方略
目彔
曾国藩其人其事
曾国藩领导方略 曾国藩聚人方略 曾国藩用人方略 曾国藩齐家方略 曾国藩修养方略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大纲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大纲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课程大纲)讲师简介:缪文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济南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

先后在青岛市政府和高校工作20多年,曾担任处级领导干部十几年。

国学功底深厚,领导力实践经验丰富。

擅长讲授中国传统领导力、曾国藩领导力等课程。

一、曾国藩其人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创办湘军,挽救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开创了“同治中兴”之局,是清王朝文臣封武侯第一人。

他倡办洋务,践行学习西方之先,有意无意地挣破束缚自身的社会罗网,成为同时代人中敢于直面西方文化的先行者。

虽然近代以来,曾国藩备受争论,但他的事功,仍然得到了诸多军政文化名人的推崇。

从一个偏僻的农村走出来,并封侯拜相,建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事业,殊为不易。

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

位极人臣,谤满天下,也誉满天下。

如果从现代企业视角来看,曾国藩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卓越的职业经理人。

置身于一个经营每况日下、内部管理山头林立,内耗严重,官僚主义横行的公司,而他能够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成功冲破各种藩篱障碍,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中流砥柱,不得不佩服曾国藩的韧性和个性。

而与职业经理人可以跳槽不同的是,曾国藩没有选择,读破万卷书,只能“货与帝王家”,别无二处。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曾国藩的奋斗史,限制条件更多,更苛刻,偶然性的因素更少,而来自于他自身修炼的必然性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曾国藩的成功之道第一,善于学习。

第二,意志坚定。

第三,修身养性。

第四,任用纳才。

第五,知道进退三、曾国藩的用人理念曾国藩成大事,用人方面就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成大事就是“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一个好汉就要三个帮,其实更多的人才聚拢在你的身边,就能够延长你的智慧,弥补你的不足,这也是帮助你打天下最重要的一点,第一等人才不能得到,在第二等人才和第三等人才当中慢慢的训练,使他们达到第一等的样子,所以属于以多的人才,以多得助手成大事第一要事。

领导之道鲍威尔与曾国藩

领导之道鲍威尔与曾国藩

把鲍威尔和曾国藩放在一起显得非常不协调——对于当下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来说,《鲍威尔领导秘诀》要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而《曾国藩十二招治人手段》只能放在家中的卫生间里。

不过,如果把“治人手段”中的“治”改成“领导”,品味高下之分就不再那么明显。

如果再摒弃《曾》中的糟粕,两者同样精彩。

????鲍威尔更多的时候向外寻找原因,而曾国藩向内寻找原因。

鲍威尔的领导方式采用的是我们习惯了的叙述方式;而曾国藩的领导方式有着更多的传统智慧。

曾国藩的领导方式看似充满了糟粕,对它的解读往往更为偏颇,但如果仔细筛选,其中实际上有很多朴素的真理;而那些来自西方的、看似真理的领导方式却往往”学院首领。

大学毕业后,他真正开始军旅生涯,曾被派往联邦德国、越南服役。

越战后,在1971年他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MBA学位,之后开始华盛顿的辉煌,先后在美国白宫、五角大楼任职,1987年他被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1989年成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是美国历史上担任这一职位最年轻的人,也是第一位担任这一职位的非裔美国人。

1993年9月,鲍威尔带着军界的全部荣誉退休了。

在经历8年的繁忙的退休生活之后——此期间他是繁忙的演讲人、多家公司董事会成员和一家慈善基金会的主席,还出版了自传《我的美国之路》——2000年12月被布什提名为第65任美国国务卿。

????曾国藩(1811-1872),“清代三杰”之一,洋务运动的先驱人物,还曾创办湘军长期与太平军作战。

他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兵部、吏部侍郎,后任两江总督等职。

曾国藩一生历尽坎坷,几度生死。

他还是儒学大师,用笔记录自己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留下了《曾国藩家书》。

学者南怀瑾说,“曾国藩一生共有十三套学问,但流传后世的只有一套,即《曾国藩家书》。

”诸多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往往根据《曾国藩家书》演绎,家书多为对晚辈的教诲,也常常自省,因此后人据此总结的曾国藩之道目光向内在所难免。

?那些表现最佳的员工期望得到更多,也的确应该得到更多——表扬、升迁、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等等。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讲课稿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讲课稿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

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

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

”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工夫呀。

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

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

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

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

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

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

所谓的“立功”,就是建功立业。

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

曾国藩 从官为政之道

曾国藩 从官为政之道

曾国藩从官为政之道引言面对“变局”,不做壁上观巧借“亦官亦绅”的双重身份脱胎换骨,打造湘军【忠告】: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

面对“变局”,不做壁上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时代的任何“变局”都可能成为我们改变人生轨迹的契机。

任何一种新旧“体制”及政策的转换都可能成为我们个人营造发展舞台的“好风”。

任何想有作为的人,都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听从时代的召唤。

如果墨守成规,拘泥旧的体制束缚,就难以成功。

曾国藩在京时以理学家自居,理学讲孝道。

按礼制的规定,曾国藩无论时局发生什么变化,他都应该在家乡为母亲守丧3年。

但儒家礼法也有变通的办法,即当确实需要时,为官者可以不必等到守丧期满就去任职,这被称为“夺情”。

后世这种“移孝作忠”的事虽屡见不鲜,但当事人仍要遭到士人的白眼。

明代宰相张居正的“夺情”,曾引起朝政的大波澜,以至于张居正成为言官们攻讦的对象。

清代康熙时期,大学士李光地也有一次“夺情”,时人也争相攻击他,并说这是李光地的平生三大耻之一。

因此,当曾国藩最初接到湖南巡抚张亮基请他出山时,他委婉坚拒。

当咸丰帝的朱谕诏示他时,他也三缄其口。

为什么?这就是礼制的限制。

恰巧在这一天,郭嵩焘赶到湘乡为曾母吊唁。

县令朱孙诒知郭与曾的关系非常,故不敢怠慢,立即传官轿送郭嵩焘往曾国藩家。

120里的路,赶到曾家时已是深夜。

两人秉烛畅叙,当谈及时事时,曾国藩说明自己要守制,不能出来主持团练。

郭嵩焘则“力止国藩曰:…公素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王何?且墨绖从戎,古制也’”。

郭嵩焘素知曾国藩野心勃勃,以整治封建秩序为己任,现在面临“乱世出英雄”的机会,你为什么不大大施展抱负,尽忠皇帝呢?郭又拿出“古已有之”的例子来说服曾国藩,情真意切,不可言表,给标榜“忠孝”的曾国藩一个很好的台阶下,但曾国藩为了表示尽孝的“决心”,仍表示不同意。

郭嵩焘又反复与曾国藩的父亲谈“保卫家乡”的大道理,曾父认为讲得对,便把曾国藩叫到面前教训了一番。

曾国藩:优秀领导必备的三大素质

曾国藩:优秀领导必备的三大素质

曾国藩:优秀领导必备的三大素质领导的职责无非两样,出主意,用干部。

"用干部,就是用人。

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的。

施宏哲认为,任何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都必定是一位成功的用人者。

一位领导可以在所有的地方都不如其部下,除了一种本领:用人。

任何一位领导者都惟有善于用人,才能服人之心,得人之力,尽人之才。

诸葛长青:作为领导者,你要经常思考,他们为什么愿意跟随你?这也是史玉柱经常思考的问题,经常成功的原因。

你看看天下古今成功者,哪一个不是后面有一群追随者? 我们已经知道,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善于使用干部的人。

有史学家这样评价曾国藩:他自己亲自指挥军队就会打败仗,用人指挥军队就会打胜仗。

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领导关键是会用人,用人才为自己打天下。

刘邦就是如此。

曾国藩深谙此道。

事实确是如此,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初期所打的几次败仗,都是他本人亲自指挥的。

可见曾国藩本人的临阵指挥能力并不高,他对此也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后来凡是重大的战役,他都会尽量避免亲自指挥。

就连1863年到1864年湘军在攻打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时,他都没有亲临前线。

但没有站在战争的最前沿并没有影响到曾国藩的威信。

湘军将帅,自胡林翼以下,即使与他地位差不多的,都对他毕恭毕敬,或始终尊他为主帅,或把他当做是自己的老师。

如才华横溢、心高气傲、成就卓著的李鸿章就一辈子都对曾国藩非常敬崇:"过去我跟过几位大帅,糊糊涂涂,不得要领;现在跟着曾帅,如同有了指南针。

"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林肯、罗斯福、毛泽东、李世民、朱元璋等也是如此,很多将领最爱跟随毛主席,为什么?杰出的领袖就是北斗星、指南针啊。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曾国藩身上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使得那么多人物都乐意为曾国藩所用?这些过人之处对我们领导者有哪些启示呢? 其实,通过研究曾国藩的用人之道,我们会发现,之所以那么多杰人人物都以曾国藩马首是瞻,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都心甘情愿为他效犬马之劳,是因为他身上具备了大多数卓越的领导者身上都具备的素质。

曾国藩成大事之道

曾国藩成大事之道


四大法宝之规模宏大,综理细密
规模宏大——打江山要有事业的基础。 综理细密——从具体微小的事作起。五到: 身到:到基层,到一线,亲自体验,一手资料。 心到:用脑,用心,分析,研究。 眼到:着意看人,认真看文件。 手到:随手笔记,以备遗忘。 口到:使人之事,警众之辞,既有公文,亦再三苦口叮咛。
第四讲 成功的四大法宝、要诀和禁忌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鹰负 责,方有成事之可冀。 ——曾国藩 四层意思: 1. 抓住自己的机会,不作看客。 2. 行动,全身心投入。 3. “挺鹰负责”,堂堂正正,敢于担当。 4. “方有成功的可能”,尚不能保证成功,但有了可能。
第四讲 成功的四大法宝、要诀和禁忌

四大法宝之敢于冒险,勇于担当
第三讲 曾国藩的修身八法
自省

“不忮不求”为修身之要
忮者,妒贤害能,妒功争宠。求者,贪利贪名,怀土 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 人要经得住以下两种考验: 货财相接:有钱或物等经济上的往来。 仕进相仿:位置只有一个,大家难分伯仲,都面临提 升。
第三讲 曾国藩的修身八法

领导者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
冲——战略要害,关系全局的关键位置,侧重军政。 繁——事务繁重,财税重地,经济生命线。 疲——民风不古,老百姓不好治理。 难——经济财力薄弱,做事难以推进开展。
第四讲 成功的四大法宝、要诀和禁忌

成功禁忌 之 天道有三恶:恶盈、恶贰、恶巧
天道恶盈。 天道恶巧。 天道恶贰
第四讲 成功的四大法宝、要诀和禁忌
第五讲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
成功用人


冷眼识英才—江 人才要济之以福泽 有用之人,强与之附 以天下为笼,雀无所逃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云仙仁弟亲家性近急遽,纂联奉赠。 同治元年八月,曾国藩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九:暇
筠仙性情笃挚,不患不任事, 患其过于任事,急于求效。 ——曾国藩同治元年致李鸿 章
与僧格林沁、李湘芬、文煜 毛鸿宾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九:暇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一:重
你语言太快,举止太轻。最近能坚持用 “迟、重”二字来补救吗?
你的短处在于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 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上用劲。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一:重
好轻易谈论用兵之道的,他的阅历一定 很浅。好轻易攻击别人短处的,他的修 养一定很差。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七:勤
“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 既然办理军务,就是处于功利之中,应当时
时勤劳,如同农民务农、商人经商、篙工下 滩一样,白天工作,晚上琢磨,以求事情有 济。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七:勤
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三勤:口勤、脚勤、心勤。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二:耐
心境要安静,思虑要深远。心境安静则 精神爽朗充沛,思虑深远则谋划事情周 详。爽朗充沛,志向就不会被扰乱。谋 划周详,事业就不会受到阻隔。
——《鬼谷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二:耐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 老弟你近年来在我愤怒和激动的时候,总是
1840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1843年大考翰詹,列二等第一名, 此后年年升迁,至1847年升为内 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曾国藩的领导之道(清华课纲)

曾国藩的领导之道(清华课纲)

一看神色: 二看行事: 三看规模: 最终看性情: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厚而不能使, 爱而不能令, 乱而不能治, 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孙子兵法 十地形篇》
凡为将者,当 以刚柔相济,不可 徒恃其勇。若但任 勇,则是一夫之敌 耳。吾今屯大军于 南郑,欲观卿之妙 才,勿辱二字可也 。
修身则道立一也; 尊贤则不惑二也; 亲亲则家和三也; 敬大臣则累轻四也; 体群臣则士人报恩重五也; 爱庶民则民安六也; 召百工则财足七也; 柔远人则四方定八也; 怀诸侯则天下畏九也。

——人格理想

——事业理想








死 ,
不为圣贤 即为禽兽









诚——
敬—— 静—— 谨—— 恒——
知理—— 知趣—— 知足——
贵 在 识 人 之 智
居高位者,以知人与晓事为职。

——曾国藩





数十年来朝野上下所施行,无一非 湘乡之政术、学术也。
——清代学者夏震武
时人谓曾国藩爱才好士,为当时之 最,颂其知人之鉴,为世所宗,而幕府 宾僚,尤极一时之盛。以吾观之,曾氏 于人事素有三绝:知人之明、用人之智 与树人之道。三者并称,可谓一时无俩, 独冠有清一代。
象 事 知 器
以 简 驭 繁
第一模块:国学智慧与领导修养—— 第二模块:国学思想与领导智慧—— 第三模块: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 第四模块:道家哲学与领导艺术—— 第五模块:儒家修身与治世之道—— 第六模块:正解曾国藩领导之道—— 第一模块:诸子百家的管理哲学—— 第二模块:国学与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模块:人物志与识人的艺术—— 第四模块:国学思想与职业成长—— 第五模块:国学智慧与立身修为——

曾国藩:强大的领导力从何而来

曾国藩:强大的领导力从何而来

曾国藩:强大的领导力从何而来曾国藩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与现实,还有道家的成熟与灵活。

他的信念、抱负、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

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即书呆子。

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他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被认为是最笨的一个。

曾国藩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

曾国藩在给家里写信时也说,“吾兄弟天分均不甚高明”。

他曾以读书、做事为例,“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曾国藩的作战指挥也是如此,“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

曾国藩“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入处”。

他认为“天道忌巧”,他相信“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这个困勉拙诚的功夫,“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

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民国学者萧一山也说曾国藩“不尚机权,惟务质实”,这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他一生得力之处。

曾国藩书法以“忠义血性”为核心理念来激发天良,改变人心曾国藩是以书生从戎,他所面临的环境非常险恶。

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另一方面,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又正是封建王朝的末世。

整个统治集团中,官吏渎法贪冒,柔靡浮滑;士子不知廉耻,唯利是求。

流波所及,军队之中,将帅贪婪平庸,士卒望敌而走。

用曾国藩的说法,这些人都已经丧尽天良了。

在曾国藩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人心的陷溺、人欲的横流。

军事的失败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是价值体系的崩溃,“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