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学位课程试题及答卷
注:1、本封面由任课教师填写,并与考试试题、答卷一起装订,写完评语后二周(以论文形式考试的一个月)内交二级学院研究生秘书。

由研究生秘书做好成绩登记,在学期结束前,将单科成绩登记表交校研究生处。

2、*栏,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综合考试可不填。

3、学位课程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计分。

4、考试答题一律使用研究生处统一印刷的“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的主题是探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

通过对178名儿童的追踪调查,对2岁的儿童进行实验室观察,对录像进行目标编码,并将儿童划分成四种依恋类型。

在儿童分别到2岁、4岁和7岁时,让母亲填写《儿童行为考查表》。

结果发现:安全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上都显著低于不安全儿童;回避型儿童在外显问题行为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矛盾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混乱型儿童在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上的得分都比较高。

关键词:依恋类型内隐问题行为外显问题行为
1.问题的提出
依恋(attachment)是孩子与特定个体之间(最稳定的抚养人,一般指父母)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

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孩子对大人的依恋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是必需的。

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

如果没有这种依恋心,宝宝就会感到惊慌和恐惧,甚至精神萎缩,这种影响会阻碍宝宝未来爱好、志向、人格等的建立。

因此,孩子在0~3岁的婴幼儿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非常重要。

对依恋的研究始于Bowlby,繁荣于Ainswortl时期。

Ainsworh发明了陌生情境测验,把儿童的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

其他研究者在Ainsworth的分类基础上又增加了第四种类型,即混乱型。

研究者们深人探讨了早期的亲子依恋对个体后来的社会适应的影响,其中发展精神病理学尤其关注儿童早期的依恋与后期的心理失调之间的关系。

关于早期依恋关系如何影响儿童后期的心理失调,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提Bowlby从认知表征的角度做出的解释,另外一利就是Kobak和MikUlincer等人从情绪调节策略的角度所做的解释。

Bowlbyt认为,从早期的依恋关系中,儿童会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即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表征。

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

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

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个体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

婴儿的母亲或者养护者有不同的对待婴儿的方式,比如对婴儿的需求的敏感与否,忽视与否等,都会在无形中在婴儿的心理产生某种影响。

内部工作模型还会持续地影响儿童今后的行为。

形成消极的自我模型的儿童将缺乏自信和控制感,容易焦虑抑郁,而形成了消极的他人模型的儿童对他人缺乏信任,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容易愤怒并对他人表现出攻击行为。

其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与个体的依恋策略有关,研究者区分了两种典型的依恋策略。

采取高度激活策略的个体通过在认知和行为上尝试唤起对方的关心和支持来缩小与对方的距离。

这种策略使个体注意力集中到依恋的信息上,夸大那些引起痛苦的依恋线索,深刻体验到被遗弃的感觉,通过纠缠等行为获得对方的关注和支持。

矛盾型依恋的儿童多采用高度激活策略,这些个体容易出现内倾障碍。

采用去激活策略的个体主动地将注意力从与依恋有关的信息上转移开,否认依恋需要,尽可能地超然于依恋经验之外,避免亲密和依赖,在认知和身体上远离他人,从而导致漠视心理状态。

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多采用这种策略,他们容易出现外倾障碍。

与心理失调关系最密切的
是混乱型依恋(Lyons一Ruth, Alpern,&Repacholi ,1993)。

混乱型的行为方式反映了两种相互竞争的行为倾向(接近和回避)),这导致儿童表现出矛盾的行为模式。

Bowbly的内部工作模型和Kobak等人的依恋策略的解释都认为依恋类型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着特异性的联系。

大多数研究发现,回避型依恋的儿童通常与外显问题行为有关,矛盾型依恋与内隐问题行为有关,混乱型依恋与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都有关。

但最近也发现了一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如,Moss等(1998)发现,7一9岁的回避型男孩在内隐问题行为上得分更高。

Moss等(1996)的研究发现,矛盾型儿童的外显问题行为最多,而在内隐问题行为上几种依恋类型之间则没有差异。

因此,本研究拟探讨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与儿童后来的问题行为之间的特异性关系。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中共选取南京市江宁区和浦口区的200名2岁儿童(男孩45%,女孩55% ),经家长同意后开始进行追踪研究。

2岁时儿童的平均年龄是24士2个月。

由于搬家、变更联系方式等原因,被试存在一定的流失。

2岁、4岁和7岁时各有150名、120名和130名母亲交回了问卷。

分别对4岁、7岁流失的被试与未流失的被试2岁时的依恋类型和问题行为进行t检验,结果未发现显著差异。

2.2研究程序
2.2.12岁时的实验室观察
在儿童2岁时邀请儿童和母亲来到实验室进行观察。

儿童到达之后,由主试带母亲和儿童进人一个4.2米x 3.5米的实验室,地毯上摆有多种玩具,儿童可以自由玩耍。

请母亲坐在房间角落里的一把椅子上填写问卷,中间尽量不要主动参与儿童的活动。

研究人员通过单向玻璃进行录像。

具体步骤如下:(1)自由活动(10分钟);(2)陌生人(实验员1)带着装有积木的卡车进来(3分钟);(3)陌生人(实验员1)带着机器人进来(1分半钟);(4)陌生人(实验员1)带着隧道进来(2分钟);(5)带面具的陌生人(实验员2)进来(1分半钟);(6)自由活动(3分钟);(7)母亲离开房间(1分钟);(8)第三个陌生人(实验员3)进人房间(最长2分钟);(9)母亲回来,实验员3离开;(10)自由活动(6分钟)。

2.2.2发放问题行为问卷
2岁实验室观察结束后,主试收回母亲填写的家庭背景材料和健康材料问卷,同时发放Achenbach的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2一3岁用),一周内收回。

当儿童4岁和7岁时,再次邀请母亲填写CBCL问卷(4一18岁用)及其他一些问卷。

抽取两个量表共有的攻击性、过失、抑郁焦虑、退缩四个维度,前两项属于外显问题行为,后两项属于内隐问题行为。

考虑到4岁和7岁时多动问题显著增加,所以4岁和7岁时外显问题行为增加这一维度。

2.3对录像资料进行编码
根据Ainsworth的依恋评分系统和本课题组成员梁兰芝等以前的编码方案,修订新的编码表,主要根据儿童在分离一重聚程序中的表现(包括哭泣、寻求接近、保持接触、拒绝或不理睬、反抗安慰、矛盾行为、混乱行为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和回避行为、反抗行为的程度,并参考儿童在自由活动、翻斗车、机器人、隧道、面具等情境中接近、接触、注视母亲、主动与母亲交谈的频率、持续时间等来进行编码。

两位编码者的一致性为87%。

在200名儿童当中,回避型的18人,安全型的128人,矛盾型的17人,混乱型的15人。

3.研究结果
采用SPSS13 . 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计算了各种依恋类型的儿童2岁、4岁和7岁时在各种问题行为上的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0分别进行方差分析考察依恋类型的主效应,并进行事后多重比较。

表1 各种依恋类型儿童在2岁、4岁和7岁时的问题行为
回避型安全型矛盾型混乱型
M SD M SD M SD M SD F P
2岁退缩0.36 0.24 0.26 0.21 0.42 0.23 0.37 0.25 2.24 0.080焦虑/抑郁0.50 0.30 0.49 0.33 0.63 0.26 0.82 0.31 4.04 0.010攻击0.73 0.33 0.57 0.34 0.62 0.25 0.70 0.27 2.03 0.113
违纪0.72 0.47 0.55 0.36 0.43 0.36 0.75 0.44 2.77 0.042
内隐0.44 0.26 0.41 0.23 0.56 0.22 0.64 0.25 3.59 0.018
外显0.74 0.38 0.52 0.31 0.54 0.23 0.71 0.24 2.53 0.052
4岁退缩0.24 0.22 0.15 0.16 0.37 0.23 0.25 0.24 2.71 0.048焦虑/抑郁0.30 0.27 0.26 0.23 0.38 0.22 0.30 0:15 2.17 0.094攻击0.54 0.26 0.35 0.22 0.37 0.24 0.40 0.21 3.93 0.016
违纪0.20 0.15 0.19 0.18 0.10 0.27 0.16 0.24 1.03 0.365
多动0.47 0.18 0.36 0.27 0.36 0.24 0.50 0.22 3.12 0.037
内隐0.25 0.17 0.20 0.18 0.34 0.23 0.30 0.18 2.62 0.054
外显0.47 0.21 0.28 0.20 0.28 0.19 0.37 0.23 3.64 0.018 7岁退缩0.22 0.29 0.18 0.21 0.30 0.25 0.36 0.24 4.25 0.007焦虑/抑郁0.30 0.18 0.20 0.19 0.35 0.26 0.33 0.28 4.04 0.009攻击0.38 0.22 0.28 0.22 0.34 0.21 0.43 0.22 2.38 0.073
违纪0.09 0.10 0.05 0.11 0.07 0.09 0.10 0.13 1.02 0.388
多动0.53 0.27 0.35 0.24 0.39 0.32 0.49 0.30 3.03 0.032
内隐0.29 0.19 0.19 0.17 0.35 0.25 0.34 0.26 4.78 0.003
外显0.31 0.19 0.22 0.18 0.27 0.16 0.35 0.17 2.53 0.060
2岁时,在焦虑、违纪、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

在退缩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攻击、违纪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回避型儿童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ps <0.05),混乱型儿童在焦虑、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ps<0.05),矛盾型儿童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与安全型儿童的差异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水平。

4岁时,在退缩、攻击、多动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在焦虑和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退缩和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矛盾型儿童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ps <0.05),在多动、攻击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回避型儿童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和矛盾型的儿童(ps< 0.05),混乱型儿童在多动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p<0.05)。

7岁时,在退缩、焦虑、多动和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在攻击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抑郁焦虑、退缩和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矛盾型和混乱型儿童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ps<o.os>,在多动行为上,回避型的儿童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p<O.OS),在攻击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混乱型儿童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ps<O.OS)。

4 讨论
我们通过对儿童历时五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了依恋类型与儿童的问题行为之间的特异性联系。

从总体上看,从2岁到7岁,无论是内隐问题行为还是外显问题行为,都出现了整体下降的趋势。

但是无论在哪一个年龄阶段,各种依恋类型的儿童在问题行为上都存在显著差别。

在四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都是最少的;回避型依恋儿童的外显问题行为较多;矛盾型依恋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较多;混乱型依恋儿童的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都比较多。

尽管由于本研究中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儿童的数目较少导致了有部分统计结果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总体来看,这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这个结果与Bowlby的内部工作模型的假设以及Kobak等人的依恋策略的假设一致,也与国外的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它证实了早期的依恋类型与儿童后来的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特异性的联系。

然而,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我们仍然无法回答依恋影响儿童的问题行为的内在机制问题,即依恋类型与问题行为之间的特异性联系究竟是由于儿童的内部工作模型不同导致的还是由于儿童的依恋策略不同导致的,未来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另外,本研究中被试的年龄处于童年早期,当这些儿童进人青少年期之后,他们的问题行为是否还表现出这种特异性,这是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5 结论
依恋类型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特异性联系。

从2岁到7岁,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上的得分都要低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外显问题行为上的得分要高于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矛盾型依恋的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上的得分高于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混乱型依恋的儿童在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上的得分都比较高。

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类型,后三种为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类型。

1岁以后,不安全型依恋的宝宝,会逐渐表现出社会和情绪上的退缩,依赖性强,不愿参加多人游戏,缺乏好奇心,学习兴趣不强,也不会为一个目标而努力。

相反,安全型依恋的宝宝的社会性特征会逐渐显示出来:喜欢社交、好奇心强、自主探索、自尊自信等。

在同伴游戏中,他们往往像个小大人、小领导,关注其他小朋友的需求,并且易受到同伴的欢迎;成年以后的他们,也更有能力应对压力、调节情绪,可谓心理健康而强大的正能量传播者。

因此,在儿童幼年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积极、健康的依恋类型十分重要。

6 参考文献
1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eration. NewYork: Basic, 1973:1一429
2 Kobak R R, Cole H E, Ferenz一Gillies R, et al.Attachment and emotion regulation during mother一teen problem solving: A mntrol theory analysis. Child Development, 1993, 64(1):231一245
3 Mikulincer M, CKbach I,&Iavnieli D.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affect regulation: Strategic variations in subjective self一other simila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 75 ( 2 ):436一448
4 吴放,邹泓.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
5 Belsky J ,&Nezworski T ( Eds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8:41一9
6 梁兰芝,陈会昌,陈欣银.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心理科学,2000,23(3):324一328
7 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科学,2010,33(2):318-3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