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依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时的依恋基本上会影响我们此后怎样与他人建立关系。本文将综述依恋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我对依恋的看法。

一、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儿童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1]多数情况下,儿童依恋于为之提供安全与照顾以满足其各种需要的特定养育者,此人通常是母亲,在人类社会中,依恋也多为母子间的依恋,依恋最初目的是保证新生生命能够生存下去。

最早对依恋进行研究的人是生态学家Konrad Lorenz,他在非人类的动物王国中通过对鹅的观察得出了一种倾向,即刚出生的小鹅习惯将它看见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当做自己的母亲,Lorenz将此过程称为印刻:发生在关键期,涉及对观察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产生的依恋行为。

Lorenz提出的印刻现象说明依恋是基于生物学的因素,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依恋的发展来自父母为她们提供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食物,即满足婴儿口唇需要的能力,此观点被称为依恋的碗柜理论。[2]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碗柜理论成立,那么只需要有充足的食物,婴儿是不是与谁都可以建立依恋关系呢,根据我们平常的观察也不会简单的承认的。有些家庭的婴儿母亲给予其充足的食物,而随着婴儿的生长却发现婴儿对其奶奶有更多的依恋。Harry Harlow在1965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提出并证明了他的假设,婴儿可能会依恋那些给他们接触性安慰的人。Harry将刚出生的幼猴与母亲分开,分别制作了两个人造母亲,一只用铁丝制作,上面有食物,另一只用绒布制作,结果发现幼猴大部分时间和绒布母亲在一起,偶尔会去铁丝母亲那里去取食物,当幼猴遭遇惊吓、恐惧时,幼猴会到绒布母亲那里寻求安慰。当有新刺激物出现时,幼猴则把绒布母亲作为行动基地,此后才会去探索新事物。[1]

Harry的研究证明食物并非依恋形成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婴儿并不像一些动物那样存在印刻现象,更多的是在与母亲的不断交流中获得依恋。

关于人类依恋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是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的,在1969年关于依恋的第一部著作问世,他阐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依恋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即他们天生具有躲避攻击者的动机[1],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存在于整个生命过程,但在儿童早期最为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的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着的亲近,这无助的婴儿生命面临的就是死亡。[8] 人类依恋的发展不是突然的,它并不像印刻现象有明显的关键期,它是逐渐形成的Bowlby将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前依恋阶段(0-2个月)婴儿表现哭、笑等情绪反应,尚不能对人际关系加以具体区分,对不同人有泛化的反应。二是依恋关系建立阶段(2-7个月)婴儿仍然对不同人有无分别的依恋,但对熟人更易产生依恋反应。三是依恋关系明朗化阶段(7-24个月)婴儿对熟人产生依恋,并表现出分离焦虑。四是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阶段(24个月以后)儿童较少以自我为中心,能理解母亲的动机和行为,依恋变得较少依赖性。[3、5、7]

二、依恋的类型

依恋类型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更是依恋研究的重大进展,其中以发展心理学家Marry Ainsworth的工作最具经典意义。她在Bowlby的理论基础上发明了一个广泛用于依恋测量的实验技术——陌生情境试验:由一系列阶段性的情景构成,用以阐明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程度。“陌生情境”遵循下列八个步骤的模式:(1)母亲和儿童进入一个不熟悉的房间。(2)母亲坐下来,让儿童自由的探索。(3)一个成年陌生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婴儿说话。(4)母亲离开房间。(5)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6)母亲再此离开,留下儿童独自一人。(7)陌生人回来。(8)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1]

根据婴儿对陌生情境的不同反应,她将婴儿的依恋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A安全性依恋: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后寻求接近、安慰,然后慢慢又去游戏。B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儿童显得冷淡,可能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开或忽视她。C不安全依恋——矛盾性:儿童在母亲离开后极为焦虑,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示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2、5、6]

基于Ainsworth的依恋类型,Grittenden(1988)提出了另一依恋类型,不安全依恋——混乱型[7]:表现出不一致、矛盾和混乱的行为,当母亲回来时最初可能很平静,后来却突然爆发愤怒的哭泣。

三、影响依恋的因素

依恋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对依恋的影响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诸多的因素,主要有父母,儿童自身以及家庭系统。

1、父母对儿童依恋的影响

早期Bowlby,Ainsworth等大部分依恋研究者都认为照料者的抚养行为所提供给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儿童依恋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母亲对儿童各种信号的敏感性反应,更是依恋的主要影响因素。

Clarke-Stewart的研究也进一步支持了Ainsworth 等人的结论, Clarke 以三个维度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反应性——对婴儿哭、叫唤,语言要求等的反应比例。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感情的接触,加上微笑、表扬、说话等。社会性的刺激——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微笑,说话或模仿婴儿的频率。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性依恋婴儿的母亲的三个维度分数都很高,不安全型依恋婴儿的母亲的三个维度分数都较低。[4、9]

尽管如此,有些依恋研究仍然有不同的结论,抚养者的敏感性是可变化的,存在正向,负向的变化,其变化将导致儿童依恋质量的变化,Vanden Boom的实验证明通过敏感性的干预,婴儿的依恋类型会发生改变,从而证实抚养敏感性在儿童依恋形成中是一个重要但非唯一的影响因素。

早期依恋侧重于母婴关系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父-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父母照料方式的差异(喂养VS游戏)。(2)抚养行为的相似之处(敏感性)。(3)婴儿照看方面父亲的参与度。[9]但是父婴关系与母婴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父亲更多的是孩子的“玩伴”,与孩子多是游戏接触,而母亲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抚慰。在敏感性上父亲与母亲更是没法比。

2、儿童自身对依恋的影响

儿童生来就具有的气质是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气质对依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那些见人就笑,喜欢被人抱的婴儿更容易赢得成人的欢心,而那些不容易被抚慰而安静下来的婴儿更易遭到成人的冷落。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耳聋婴儿的依恋发展比正常儿童慢,唐氏综合症儿童与母亲的相互作用甚至异常。[4]

3、家庭系统中的依恋

儿童生活在家庭中,家庭是儿童依恋形成的重要基地,家庭中的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儿童的依恋产生影响,父母亲儿童期被抚养的经历,父母双方的个性以及婚姻质量的变化,邻里友好程度和支持力度,[9]父母工作等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依恋的质量。四、小结

依恋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此后人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者在以后的生活中更自信、更合作、更友好、更热情、更有能力。而不安全型依恋儿童多在学前期,学龄期出现退缩、敌意、攻击行为及成人期婚姻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