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合集下载

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

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绪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主义展望录绪论01哲学的研究对象探讨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等领域的普遍规律。

哲学的派别与流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自由与必然等关系问题。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 2 3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来源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等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和方法学习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02物质概念及特性0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0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03物质具有可知性,即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01 02 0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割性,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运动与时空观念意识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只有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03实践概念及基本形式实践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

实践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哲学概论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哲学概论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讲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概论哲学主要研究世界:(1)自然界;(2)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4.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哲学:世界观——观世界→世界是什么?方法论——论方法→怎么做?注:在我国,只有马哲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题】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

上述事实说明( ) 。

A.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体现)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D.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1)区别: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2)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宏观指导)。

【习题】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科学:历史、政治、经济思维科学:心理、逻辑【习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作为考研的一大重点,是理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内容,在考研复习中要着重归纳和理解。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研。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综合总结和创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的分析,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的演进。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包括对世界的看法和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具体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对事物的总结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即对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这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导致社会革命。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和研究,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它强调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

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通过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积累,人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认为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等意识形态。

这种观点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原考研书目

马原考研书目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研书目一、《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是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必读教材,也是马原考研的门径。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理论。

在考研中,熟悉并理解这本教材对于把握考研要点和提高分数至关重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是一本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对于考研马原中的哲学部分内容是必读的。

本书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方法论等重要内容,有助于考研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三、《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是马原考研中,涉及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起源、内容、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等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于考研生深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原考研中,重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内容的参考书。

此书内容全面且系统,对于考研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和阐述具有很大帮助。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是考研马原经济学方面的重要参考教材。

本书详细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发展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等内容,有助于考研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马克思主义法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法学概论》是一本介绍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教材,在考研马原中主要是法学方面的内容。

此书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畴,有助于考研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法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史及其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史及其实践研究》是考研马原中涉及中国革命史和实践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对于中国革命史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以及实践研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对于考研生综合了解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具有很大帮助作用。

马克思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A.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夸大运动的绝对性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科学实验活动C.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D.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A.彻底克服保守思想 B.充分发挥集体智慧C.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D.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5.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6.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A.运输设备 B.动力系统C.生产工具 D.传动装置7.劳动对象指【】A.整个自然界B.劳动半成品C.人类活动所遇到的一切客观事物D.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B.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C.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9.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A.从群众中来 B.到群众中去C.-切依靠群众 D.-切为了群众10.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上的比例的是资本【】A.技术构成 B.数量构成C.有机构成 D.价值构成11.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销售阶段 B.购买阶段C.流通阶段 D.生产阶段12.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四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四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性总结。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其核心观点是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发展具有矛盾性和规律性,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其核心观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其核心观点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远景等重要内容。

每章重点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包括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等。

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工农联盟、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等。

第四章: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选择适合的教材和参考书目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主要的教材和参考书目,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一、主要教材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本经典的教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教材通俗易懂,逻辑清晰,是初学者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教材。

2.《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高教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本较为详细的教材,重点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涉及到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等重要内容。

该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原理的同时,通过具体案例对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教材,专门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该教材内容详实,涵盖了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重要内容。

通过对各种经济问题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二、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程》(商务印书馆)该书为一本较为详尽的参考书目,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个方面,从哲学到政治经济学,从科学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该参考书目以系统化的结构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这本参考书目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适合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学生阅读。

该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系统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运用。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产生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等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与观点基本立场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等。

这些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物质与意识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世界的本质。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动与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

P228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共同富裕。

(谈理解)这是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现实任务和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这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联实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二、(公)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三、(配)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

四、(政治文明)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五、(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六、(人)以人为本,构建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

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及其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局限性及其必然趋势?p205页与封建社会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科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剩余价值)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最后,(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记忆口诀。

这些口诀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内容。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口诀:
1. 世界观:唯物辩证论,宇宙中一切都是发展。

2. 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社会制度。

3. 辩证法:否定之否定,永恒变化是真。

4. 唯心论:心灵决定物质,主观能动性很重要。

5. 实践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联系论: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才能存在。

7. 内因外因:内因是发展的动力,但外因决定内因。

8. 基础上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9. 是非普遍:事物的矛盾普遍存在,普遍转化。

10.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历史的驱动力。

这些口诀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调整和拓展,帮助记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原简答交往及其作用

马原简答交往及其作用

马原简答交往及其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简称“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之一,是中国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马原的学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原的概念和理论,简答交往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简答交往是指学生围绕马原相关问题进行互相提问和解答的一种形式。

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表述,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来获得新的思考和深化理解。

简答交往通常是在课堂上进行,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扩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简答交往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加深学生对马原理论的理解。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马原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其次,简答交往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交往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通过提问和回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的深度。

此外,简答交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学生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简答交往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老师的指导。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交往中,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同时,老师也应该发挥好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马原的概念和理论。

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老师的指导相结合,简答交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总之,马原简答交往作为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马原理论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简答交往,学生可以加深对马原理论的理解,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然而,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老师的指导。

2024年学习《马哲》的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学习《马哲》的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学习《马哲》的心得体会范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以下简称《马哲》)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马哲》,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体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的理想进行了深入思考。

以下是我学习《马哲》的心得体会。

首先,《马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即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

通过认识世界的规律,我们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这一观点对我深刻影响,让我认识到只有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才能正确理解和改造世界。

其次,《马哲》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不断纠正和丰富我们的认识。

这一观点提醒我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不能脱离实际,否则就容易陷入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思考。

另外,《马哲》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通过社会主义,可以实现生产方式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除剥削和压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学习《马哲》让我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也为我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方向。

在学习《马哲》的过程中,我也对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

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处理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关系?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公益的关系?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通过学习《马哲》,我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源于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不能空泛地进行抽象的思考。

此外,学习《马哲》也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我们不能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批判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 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 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总结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程。

作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概论的核心内容。

一、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石,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的发展是运动的、矛盾的、不断前进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性在于辩证法的运用,即对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对立面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历史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如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并认为最终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三、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包含了三个基本规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它指导着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四、经济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哲学基础之一是经济唯物主义。

经济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这种观点对于揭示社会的本质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概论还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六、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还包括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概念。

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等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它受到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卷面成绩:70%
平时成绩:30%(出勤率、 课堂提问、讨论、 小作业)
案例分析题要求及举例
体现“要精、要管用”原则
强调哲学原理的理解及运用: • 用哲学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 从实际问题中深化哲学思考。
• 案例必须有出处(医学类) (报刊、杂志、书籍……)
(名称、日期、版面、出版社、页码等)
• 基本理论必须正确、准确 • 有观点、有分析 • 文字表达良好
我们还要吃加碘盐吗?
碘是合成甲状性激素的重要原料,摄
入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增
加。据了解,1995年,我国居民的尿碘中
位数已达到165微克/升,超过国际组织推
荐的成人碘摄入量100微克/升这一标准。
如果这种说法可靠,那么,我国在1996年
无区别地实行全民加碘就是不慎重的。
文汇报,2002.9.11,第5版
(扩大知识面,培养人文素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因人而异”——中科院副院长 陈竺院士提出:寻找适合中国人 基因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中国将 步入“个性化医疗时代”!
报载:2002年“环境基因组学与药物遗传 学国际研讨会”……
(报刊名称、日期、版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推测到实证: 人类基因数8万到10万个? 人类基因数肯定比果蝇多得多? …… 2001年2月12日,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了 人类基因组的“基本信息”。
• • • •
不迷信权威! 崇尚科学! 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
都和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有关!
医学生的“定位”
——知识结构、总体素养
• 一个通常的话题: ——每个任课教师都强调自己的课程 最重要! • 学科分类: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交叉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一、哲学的定义、基本问题及概况
(一)哲学的定义
18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曾说:“哲学 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当代英国哲学家柏林也指出:“当你有一个令人辗转反 侧的问题而又不清楚应该如何去解答时,这便是哲学 的开端了”。 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艾因斯坦曾指出:“如果把哲学理 解为在最普遍和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 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在哲学史上,围绕着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特 别是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进行讨论的同时,还对这 个世界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作了讨论。由此引出 了辩证法(dialectic)和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在全部哲学问题中,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问题从属于 本体论问题。因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 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个 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世界本原问题, 规定了解决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方向。究竟是唯物 地还是唯心地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对于能否具有科 学的、彻底的辩证法起着决定的作用;游离于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不存在的。
世界观
• 自然观 • 历史观 • 人生观
自然观:人们对自身所处的自然界的根本 看法
• 自然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简单的或复杂的) • 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吗?(是可知的或不可知的) • 自然界如何去认识?(是实验的或理论的) • 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如何?(是无止境的或终结的 ) • 自然界的问题也有诠释性吗?(是客观的或主观的)
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
(4)原子论学派
原子论学派的主要代表: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伊毕鸠鲁(Epikouros)、卢克莱修(Lucretius)
基本思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结构——原子,原子不可 分;原子的 性质不可变; 原子在“虚空”中自己运动; 原子有重量,且与它下坠时的速度无关;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引言马原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的简称,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原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马原中的几个经典原著,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原必读的经典原著之一。

该书收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通过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性,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是马原的核心教材,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杨奎松。

该书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实践论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帮助读者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全面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讲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讲义》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编写的马原教材。

该书内容简洁明了,适合初学者阅读。

该书精选了马原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问题和解答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然后详细阐述了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最后对实践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等内容进行了解析。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是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罗新编著的一本专著。

该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书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第三部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决于物质的自然界。

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作用,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2、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物质的世界客观存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人类为什么能够通过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呢?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在一起的。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的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从我国现实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它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向着共产主义迈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专一的历史潮流。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事物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由“度”来体现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中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之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质变和量变得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边的规律性。

质量湖边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的从量边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的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

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时机,乘势而上,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

(四)对立统一规律(或称为矛盾的规律)——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事物是矛盾的,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不能“一刀切”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同一性)矛盾的对立性(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同处于统一体中;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决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决定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矛盾的绝对斗争和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方形、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出现出和谐的状态。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有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事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如诸多矛盾中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每一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矛盾的性质,在矛盾双方中其主要作用和支配地位如此,只有如实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如水果和梨,苹果等的关系)这不仅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有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有一般到个别的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1实际,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等。

(中国古代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举一反三”)(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这是事物内部的矛盾。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的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