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剧心理学视角分析电影《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摘要:对于悲剧美学,鲁迅称之为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将原本美好的事物打碎,让人在其破碎过程中,欣赏到另外一种美。
用现代网络用语就是“虐”,痛并且快乐着,这是现代人对悲剧美学作品阅读的感受。
余华的《活着》,将一系列生死经历都安放在了“福贵”这一角色之上,使其一生浸透了“悲”,其迎合了现代人阅读心理,正因此使得人们麻木的心灵有所触动,使其能够思索人为什么活着,这便是《活着》最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美学;重读;余华;《活着》余华的《活着》写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代表着当时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时过境迁,现如今的人们对该作品肯定又有不同的理解。
这也就是作者之所以重读《活着》,并将其融合悲剧美学予以分析的主要原因,希望这些解读对现如今人们思想的转变拥有促进作用。
[1]一、悲剧美学之我见(一)文学巨匠眼中的悲剧美学鲁迅认为悲剧美学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这不由得让作者想到了央视王刚的鉴宝,宝贝边仿品对于宝贝拥有着者来说就是悲剧。
而其他观众在宝贝被打碎过程中,心理产生了既痛快又可惜的心理。
这便是悲剧美学的一种形象解释。
进一步来说,悲剧美学是人心理的一种共有的特性,比如人们都希望自己幸福,但是现实却并不如此,每个人都有不如意之事,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承受那种煎熬。
故此叔本华和尼采说,人的痛苦以及所遭遇悲剧的根本就是因为人存在着各种欲念,然而现实又对人的这些欲念予以压迫。
[2](二)悲剧美学-不完美的完美悲剧中体现出的一种缺憾美,这便是悲剧美学。
好比一个瓷器却有一道道细密的裂纹,但是这种裂纹却增添了瓷器另外一种美感,即不完美中体现的完美。
不完美贴合的是读者生活实际,完美则是读者对作品的一种再加工。
即悲剧美学如果没有观众、读者、听众,其最多只是悲剧,而有了后者才有了悲剧美学。
(三)悲剧美学是破而后立在现如今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欲念更多更深刻,正因此人们悲剧心理更明显,更愤世嫉俗,逐渐地丧失了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也呈现出极端化,要么阅读那些远离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以网络作品为代表;要么选择艺术价值高但是却偏向于悲剧的文学作品,比如余华的《活着》。
从《活着》看余华的”悲剧演绎法“
从《活着》看余华的“悲剧演绎法”在我的印象中,余华一直是一个铁青着脸、很有距离感的作家。
他从不温情脉脉,更不屑煽情做作,总是用一种平静甚至冷峻的方式,叙述每一个故事。
所以每次读他的作品,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怕哪一个暴力骇人或者令人悲痛欲绝的情境,硬生生闯进脑海里,然后霸占我的一整个夜晚。
而在讲述《活着》这个悲剧的故事时,他所用的方式却是完全相反的,使我以一个欣欣然的心态逐字阅读,然后以一个戚戚然的心情合上书本。
余华总是擅长用波澜不惊的笔调来写一个悲壮到催人泪下的故事。
比如在写儿子有庆的死:“……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说血还不够用。
……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
医生也没怎么当回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
’就跑进产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
……”“不行了”、“青了”、“才慌了”、“就跑去救县长的女人了”,没有赘述,没有仔细的刻画,却用一连几个极其简单的“了”,写出这个小生命的逝去的无力感和悲剧性,用一个直白的“心跳都没了”,宣判了孩子的死刑。
一般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节总是伴随着父母痛苦的哀嚎,但余华写的却是福贵多年以后的平静叙述,和家珍事后得知儿子死讯的那句“有庆再也不会从这条路上跑来了”所渗出来的绝望。
甚至连一般小说惯用的环境渲染都没有,比如枯黄的叶子打着转落下、阴雨天气或者是恰好照在死者脸上的阳光等等,作者有意留白,只给人物主体张牙舞爪的空间,无声但有力。
我们可以从余华自己的话里找到他这样写的原因。
在1989年发表的创作谈《虚伪的作品》中,他提出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批判:“当我们就事论事地描述某一件事时,我们往往只能获得事物的外貌,而其内在的广阔的含义则昏睡不醒。
这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窒息了作家应有的才华,使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房屋、街道这类实在的事物,我们无法明白有关世界的语言和结构。
以悲剧心理学视角分析电影《活着》r——电影悲剧效果的塑造
以悲剧心理学视角分析电影《活着》r——电影悲剧效果的塑
造
王永宁;张猛;庞祥彤
【期刊名称】《神州(上旬刊)》
【年(卷),期】2018(000)022
【摘要】影片《活着》,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该片中充斥着大量的悲剧,每一个悲剧都对观众的心理造成了强烈的震撼效果.本文将以悲剧心理学为基本视角,具
体分析该电影悲剧的塑造对观众所产生的影响.
【总页数】1页(P10)
【作者】王永宁;张猛;庞祥彤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电影悲剧美学的悲剧类型——电影《蝴蝶效应》《月亮河Water》《红男爵》《魂断蓝桥》赏析 [J], 陈欣
2.论电影悲剧美学中悲剧主体的类型及特点(上)——电影《斯巴达克斯》《最后的武士》《大卫·戈尔的一生》赏析 [J], 陈欣
3.论电影悲剧美学中悲剧主体的类型及特点(下)——电影《赎罪》《卧虎藏龙》《胭脂扣》赏析 [J], 陈欣
4.论电影悲剧美学的悲剧冲突——电影《我是传奇》《角斗士》《熔炉》赏析 [J],
陈欣
5.以悲剧心理学视角分析电影《活着》——电影悲剧效果的塑造 [J], 王永宁[1];张猛[1];庞祥彤[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解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解读余华《活着》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小说用不到13 万字,叙述了福贵艰难困苦的一生。
他的年少轻狂给自己换来了倾家荡产,“败家子”的名声远近闻名,后来他改邪归正,却又目送身边所有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然后再亲手一个一个将其掩埋。
他背负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坚忍地活着,踽踽独行。
整部小说如同戏剧一般,将生活高度集中化,所有的矛盾冲突、一生的荣辱得失并收于十几万字之中,作者用十分极端而又冷静的笔触描写了一连串的悲剧。
其实人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不可能再活着回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可是当人活着的时候,一切又都是不确定的,只有将死是确定的。
既然人生来就是走向死亡的,人注定要死去,而且死活由不得自己主宰,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到自身,那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人明知自己的最终归宿是幻灭与虚无,为何还要不停地繁衍生息,自己承受苦难还不足,还要让后代继续品尝苦涩。
说到底,活着是一个比死亡更沉重的话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四百多年前,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成了穿越时空影响深远的至理名言,这应该是哈姆雷特预想之外的,也肯定是莎士比亚所始料未及的。
“生存还是死亡”,这的确是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实际上不只在四百年前,从几千年前开始,哲学家们就一直在锲而不舍地探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是哲学上的终极疑问。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奥西安尼德斯之歌仿佛可以述说一下福贵的命运或者人类的命运——朋友啊/ 看天意是多么无情/ 哪有天恩扶助蜉蝣般的世人/ 君不见孱弱无助的人类/ 虚度着如梦的浮生/ 因为盲目不见光明而悲伤/ 啊/ 无论人有怎样的智慧/ 总逃不掉神安排的定命。
伟大的波斯王泽克西斯在看到自己统帅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希腊进攻时,曾潸然泪下,向自己的叔父说:“当我想到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地悲哀。
活着电影赏析
《活着》电影赏析——悲喜人生当耳边响起悠长悲怆的二胡弦音,眼前黑幕上映出两个鲜红如血般的两个大字——“活着”。
触目惊心的红,让人感到沉重无比。
电影《活着》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在小说以文字的表现基础上,增加了电影独有的画面感、音乐感,从一开始就让人卷入时代的漩涡之中,并且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令人深陷难以自拔。
之前就听人推荐过这本书,但因了解到书中的结局很令读者受折磨,就不忍心去品读。
所以对于电影,我一开始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试着用心去欣赏完《活着》。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人生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为何生活让无数人受尽折磨?我们究竟是在为什么而活着?我想每个观众,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一.主题对于这部电影,我感触最深的三点: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失去1)(的过程,活着即是承受着所有的一切。
生活也是个不断获得的过程,活着就是积累教训,不断反省,终方能领悟人生之真谛;电影主人公福贵,原本是一个有钱地主人家的长子,却因为嗜赌,最后把自己的祖传家宅输给了皮影戏班子的班主龙二。
在失去了财产的同时,他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对他失望了,未出世的孩子离开了他,然他最后只能带着生病的老母亲和大包小包的行李搬后他的父亲也被他气死,去了贫民房。
而他自己只能靠在街上摆摊维持生计。
在他越来越落魄的时候,家珍却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一家人又在一起了。
福贵在尝到了妻离子散的痛苦之后,终于反省,发誓再也不赌,只想带明白了家人的重要。
着家人一起过安生日子,在失去了之他还是获得了教训,解放后,幸好输掉了那座宅子,不然被枪决的那个人就不是龙二,而是他了。
他失去了房子,却捡回了条命,同时也获得了自己讨生活的能力,获得了想活下去的意志。
在之后的生活中,他的人生历经波折,至亲一个个的离开自己,但他却在苦难中坚持着希望,失去了至亲但他却有了活着的坦然。
)一个家庭的悲剧,反映出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家2(庭的变故,无数个变故凋零的家庭代表着这个时代;电影是沿着时间顺序叙述的,从四十年代开始到以后,福贵一家的变化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农民的悲惨命运。
本文将用悲剧美学的视角来重读这部小说。
首先,悲剧美学中的主人公通常是有悲剧性的人物,而余华的主人公福贵也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福贵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一直幸福地生活着,直到震惊了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打破了福贵家庭的生活,他的父亲被迫自杀,他的哥哥也被害,他的妻子和女儿也相继离去,只剩下一个儿子和他的父亲一起生活。
尽管他经历了如此多的困难和苦难,但福贵仍然坚持生活,并且信奉着“活着就是希望”的信条。
他的坚强和勇气是可敬的,但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其次,悲剧美学中的命运常常是不可逃避的,福贵也不例外。
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生活,直到他被押上了监狱。
监狱生活极其艰苦,福贵不仅遭受身体上的痛苦,还经历了心理上的煎熬。
最后,他被释放出狱,但他的儿子却已经不幸去世了。
福贵的命运堪比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注定要面对不可逃避的命运。
最后,悲剧美学中的主人公常常被审视其道德和伦理的高度。
福贵虽然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品德和道德。
他的坚强和勇气值得大家称赞,他相信“活着就是希望”这一理念,这也启示了我们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的正确态度。
总之,《活着》是一部悲剧小说,它使我们重拾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启示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挫折时要保持勇气和信念。
福贵的命运注定是悲剧性的,但他的坚强和勇气也是可敬的。
这部小说通过悲剧美学的视角,让人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注重了人性的尊重和理解,给人们以启示和启发。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悲剧美学是一种将人类生活理解为悲剧的哲学流派,它认为人生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悲剧。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就是一出悲剧。
小说中的福贵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
他在家族门第低下、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不断努力生存和发展,但面对种种不幸遭遇,他的努力显得渺小而无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福贵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英雄,他的一生象征着中国农民的经历。
小说中的悲剧主题贯穿始终,而这种悲剧主题的强烈感受源于小说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背景。
小说刻画了一代农民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生活在时间、空间、历史等多个方面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他们生存在固定的地方,所有的机会和命运都是注定的。
而福贵的一生也是如此,生在贫困的家庭,失去了父亲和女儿,又历经了战争和饥荒,他的命运从出生开始就被决定了。
他的所做所为和努力都是在这个大限之下的挣扎,苦难是无法避免的悲剧主题。
此外,小说通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描写,也传递出了一种宿命主义的意味。
人类无法摆脱宿命的束缚,悲剧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福贵的命运就是如此,在小说中,他所遭遇的一切问题都是由历史、时代和政治力量所决定的。
小说揭示了政治与个体的无法调和,尽管福贵努力地寻求改变,但他的努力将不会有效地打破这个无尽的轮回。
人类命运的宿命使福贵和其他人无力抵挡,导致人生的悲惨结局。
最后,小说的悲剧主题体现在福贵的父女关系上。
福贵获得了一位心爱的女儿,而她生死的命运也与福贵紧密相关。
拉扯着福贵的情感,对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即使福贵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始终坚信女儿还在人间,甚至不顾其他孩子生命的安危,要取回女儿的骨灰。
这种父女关系的悲剧主题,体现了小说中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总之,《活着》是一部经典的悲剧美学作品,它通过对人们内心的反思与对命运的探讨,展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观察和深刻思索。
小说中每个人物的遭遇,都是宏观上的历史、政治等因素与个人微观决定的微妙冲突,也是人生悲剧的细微而无法避免的夹缝。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位普通农民的生活遭遇,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苦难和沉重的生活。
从悲剧美学的视角来重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对其中的悲剧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系列悲剧事件,包括家人的死亡、贫困的困扰、生活的艰辛等等。
这些悲剧元素构成了小说的主线,通过福贵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贫困和压迫。
在悲剧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悲剧事件对于人物的成长和命运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奈。
小说中的悲剧元素体现在人物关系的破裂和悲惨命运的描绘上。
福贵与妻子的感情逐渐疏远,儿子的死亡更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使他们的亲情关系变得更加脆弱。
这种人际关系的破裂和悲剧命运的描绘,使得小说的悲剧美学更加突出,也更加触动人心。
小说中的悲剧美学还体现在对生死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上。
福贵经历了家人的死亡和生活的磨难,更加深刻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通过这种对生死和命运的思考,小说展现了一种与生活抗争的悲壮态度,同时也呈现了人性的坚韧与力量。
余华的《活着》通过悲剧美学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农村的悲苦与沉重的生活,以及人物命运的悲剧转折。
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和对生死命运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悲壮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脆弱与坚韧。
这种悲剧元素与美学表现,使得小说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思考性,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1. 引言1.1 悲剧美学的介绍悲剧美学是西方文学和艺术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起源于古希腊,被认为是一种通过悲剧表现出人类命运的审美观念。
悲剧美学强调人类生活中的苦难和痛苦,通过对悲剧性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在悲剧美学的视角下,人类的命运常常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逃避的。
悲剧美学强调人类的悲伤和痛苦,并试图通过这种审美方式来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悲剧性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人性思考和哲理,引发人们对生活、命运和人性的思考。
在文学作品中,悲剧美学常常被运用来表现人类生活的辛酸和无奈,展现人类面对命运的挣扎和抉择。
余华的作品《活着》也以其深刻的悲剧美学视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被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奈。
1.2 《活着》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在中国文学史上,《活着》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在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对《活着》这部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农民命运,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余华对于悲剧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关怀。
2. 正文2.1 余华刻画的悲剧人物形象余华是一位以其擅长描绘悲剧人物形象而闻名的作家。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饱受苦难折磨的人物形象,他们经历着生活的坎坷和挫折,身受创伤却依然坚强地活着。
在《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他经历了种种不幸,家破人亡,饱受折磨,却依然不放弃希望,坚持活下去。
余华通过福贵这一形象展现了一个普通人面对命运的无奈与坚强,在悲剧的深渊中寻找生存的勇气和希望。
福贵的形象既具有悲剧性的特征,又散发出一种执着和坚韧的美。
余华通过对福贵这一悲剧人物形象的刻画,让读者对生活的真实和残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
悲剧人物形象在余华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作品情感和主题的载体,也是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的纽带。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主人公福贵的生活遭遇和悲剧命运,展现了中国农村底层人民在动荡年代的生活困境。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悲剧美学的角度重读《活着》,探讨其所蕴含的悲剧美学意蕴。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悲剧美学。
悲剧美学是对于悲剧艺术的审美体验和解读,它不仅关注悲剧情节的发展,还通过角色的性格、命运和冲突,展现出对生命、命运、人性的深刻思考,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在《活着》中,福贵的命运可以被视作一种悲剧,而对于这种悲剧的审美体验正是悲剧美学的核心所在。
福贵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一生经历了种种不幸和苦难,如同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一样,他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折磨。
家庭的变故、生活的艰难、儿女的离去、妻子的病逝,福贵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这些不幸的遭遇构成了福贵悲剧命运的主线,而这种悲剧命运所蕴含的悲剧美学价值也正是我们需要去探讨和理解的。
悲剧美学强调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不确定性。
在《活着》中,福贵原本是一个平凡的农民,过着朴素而幸福的生活。
命运的波折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他一生遭受着种种不幸和苦难。
这种对于命运无常的揭示,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命运安排的深刻思考。
悲剧美学认为,命运的无常正是悲剧作品所要表达的重要内涵,而福贵命运的悲剧性也正是在于这种无常和不确定性。
悲剧美学强调对于人性的观察和思考。
在《活着》中,福贵不仅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折磨,更在这些折磨中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他虽然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但仍然坚守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
他的善良、坚韧和无私,正是悲剧美学所倡导的对人性的赞美和观察。
而他在悲剧命运中所展现出的这种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正是悲剧美学对于人性的关注和表达。
悲剧美学强调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挣扎的探讨。
在《活着》中,福贵经历了家庭的变故、生活的的艰难和妻子的病逝,但他依然在生命的挣扎中展现出了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他用乐观和坚强面对种种不幸和挫折,展现了悲剧美学推崇和赞美的生命的力量和尊严。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在《活着》这部小说中,悲剧元素无处不在。
主人公福贵从小到大生活遭遇了无数的不幸,家庭破裂、兄弟姐妹相继离世、身患重病、失去挚爱的妻子等等,每一处境遇都伴随着巨大的不幸和无法逆转的悲剧。
这种悲剧的积累,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和思考。
而正是这些悲剧元素,构成了小说的核心,使得小说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而是一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缩影。
悲剧并不仅仅是不幸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性和社会的阴暗面。
在《活着》中,悲剧元素与人性的复杂紧密相连。
福贵在面对严酷的命运时,既有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活的顽强,也有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现实的适应。
这种复杂的人性在悲剧的背后显得更加深刻和真实,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
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环境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尤其是中国农村的穷困和压迫,这些悲剧因素构成了小说的社会背景,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更加引人深思。
在《活着》这部小说中,悲剧并不意味着毫无出路,相反,正是在悲剧的环境中,人物所展现出的顽强与希望更加动人。
即便身陷悲剧的泥沼,福贵依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找到生存的希望。
这种希望在悲剧的背后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信仰,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正是这种希望的力量,令人物的命运不再是悲剧的终结,而成为了一种对生活的宣言,一种对未来的呼唤。
通过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活着》,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中所呈现的人性和社会,更能够体味到悲剧中蕴含的积极力量。
悲剧并非终结,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歌唱;悲剧并非沉沦,而是一种对人性的追问。
在《活着》中,悲剧美学不仅仅展现了人物命运的悲苦,更体现了作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正是在悲剧的背后,人性得以净化,社会得以批判,一切才显得更加有价值和有意义。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许并不会面对福贵那样悲惨艰辛的生活,然而悲剧元素依然贯穿着整个社会。
贫困、疾病、灾难、战争等等,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忽视的悲剧元素。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部悲剧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悲惨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社会在封建社会到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变革,以及人生的无常和残酷。
本文将从悲剧美学的角度对《活着》进行重读。
作品呈现出现代人对生死、苦难和命运的思考。
在小说中,主人公福贵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几乎充满了苦难和痛苦,他经历了家庭的破裂、饿肚子、被迫害、失去亲人等一系列悲惨遭遇。
作者通过福贵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绝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与悲剧美学中强调的人生的悲惨和世界的无常是一致的。
小说中揭示出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福贵的父亲作为地主养尊处优,而福贵作为普通农民,生活却艰难而悲惨。
小说中还展现了封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冲突,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福贵失去了土地和尊严,被迫过着贫苦的生活。
这为读者呈现了社会现实对个体生活的决定和悲剧性。
作品中还展现了现代社会中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的一面。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自给自足到现在的物质至上。
福贵的儿子因贪图财富而对父亲进行残忍的迫害和折磨,这反映出了人性的扭曲和反道德的表现。
小说中揭示了现代社会大环境对个体道德的迷失,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背离道德的悲剧性。
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表达了对生命的痛苦、追求和重生的渴望。
福贵虽然经历了数不清的苦难,但他依然坚持活着,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追求。
“活着”成为小说的精神核心,传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重新定义。
这使小说更加符合悲剧美学的观点,即通过痛苦和苦难,人们能够重新认识和追求更高的价值,实现内心的重生。
余华的《活着》从悲剧美学的角度看,通过主人公福贵的悲惨经历,呈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小说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迷失,以及对生命的痛苦和重生的追求。
通过对《活着》的重新阅读和思考,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悲剧美学精神。
《活着》电影赏析观后感
《活着》电影赏析观后感看完《活着》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它就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让我对生命、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影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福贵充满苦难的一生。
福贵本是富家子弟,过着纨绔不羁的生活,可赌博让他输光了家产,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无情地转动。
在我看来,福贵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
从富家公子沦为贫苦百姓,生活的落差让他饱尝艰辛。
然而,他并没有被命运打倒,而是选择了坚强地活着。
这种活着,不是苟延残喘,而是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在绝望中坚守信念。
家珍,福贵的妻子,是这个家庭的精神支柱。
她的坚韧和善良令人动容。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始终陪伴在福贵身边,不离不弃。
她的存在,让福贵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电影中,福贵和家珍的子女凤霞和有庆的命运同样令人揪心。
有庆的意外离世,让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
凤霞在历经磨难后,好不容易找到了幸福,却又在生产时遭遇不幸。
这些情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残酷。
但《活着》并不是一味地展现苦难,它也有温暖和希望的时刻。
比如,福贵一家虽然生活贫苦,但相互之间的关爱和扶持让人感到温馨。
特别是在艰难岁月里,邻里之间的互助,也让人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这部电影让我对“活着”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活着,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对生活的热爱。
福贵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的活着,是为了见证生命的坚韧,是为了守护心中那一丝希望的曙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生活太过艰难,甚至想要放弃。
但是,当看到福贵这样在极度困境中依然坚持活着的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勇敢地面对生活呢?《活着》还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荣耀,而在于经历了风雨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念。
我们不能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
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悲剧美学是文学、戏剧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通过对痛苦、悲哀、绝望等情感的描绘,追求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余华的《活着》以其深刻的悲剧美学视角探讨着人生的苦难与生存的价值,将读者引入了一场深沉而动人的精神之旅。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悲剧美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余华的《活着》,探寻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悲剧美学不仅仅是关于悲苦、绝望的描写,更重要的是在其中传达出一种人性的深沉和对生命的理解。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从富有到贫困,从幸福到痛苦,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折磨。
他的父亲被土改运动打死,家族财产被没收,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纷纷离世,生活变得一片苦难。
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福贵依然坚韧不拔地活着,虽然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正是在这种悲苦之中,福贵展现了人性的勇敢和坚强,他的坚守和生存意志成为了整个故事的精神核心。
悲剧美学还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在《活着》中,作者通过福贵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种种不可预测和无法改变。
从青年时代的风光和豪迈,到中年时的破产和贫穷,福贵经历了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
这种反差之大,让人不禁感叹生活的无常和无奈。
正是在这种无常和无奈之中,福贵的命运被扭曲、被摧残,他的人生轨迹被不可预测的力量所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和苦楚,也更能够体味到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悲剧美学还隐含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
在《活着》中,作者通过福贵这个角色,向读者展现了人类生存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即便在苦难之中,福贵始终保持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敬畏。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良知,热爱生活,珍惜人生。
他的经历反映了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美好,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人性的伟大。
悲剧美学还教导着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苦难和挫折。
在《活着》中,福贵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将主人公身上的种种遭遇铺陈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幅幅真实而残酷的画面。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余华的小说《活着》以其真实残酷的故事情节,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在小说中,余华描绘了一个家族的历程,讲述了一个农民的人生经历,通过讲述主人公福贵的故事,探索了人生意义、命运和自由的主题。
这篇文章将尝试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悲剧美学是一种哲学概念和文学理论,可以用来解读和理解文本中的情节和主题。
在悲剧美学中,悲剧不仅仅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更是一种方式,使我们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道德、命运和自由。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读者可以看到这些主题在故事中的探索和发展。
福贵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经历了许多悲剧性的变故,这些变故是他与社会、命运和自由的发生冲突的结果。
福贵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厄运所笼罩,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成长中饱受饥饿之苦。
但即便如此,福贵依然是一个乐观和坚韧的人,他的生活好像总是有那么一点儿希望。
然而,一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爆发改变了福贵的命运。
他遭受了战争的摧残,家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终福贵成了孤家寡人。
在这个过程中,福贵的命运和自由被夺走了,他不得不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遭受着生活上的挫折和悲剧。
这种命运和自由的缺乏与福贵渴望着新的生活的愿望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福贵的悲剧性。
除了福贵的悲剧命运,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经历了悲剧的境遇。
例如,福贵的女儿树嫂被迫嫁给了福贵的儿子二喜,并由此陷入了悲剧的深渊。
树嫂虽然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力与反抗精神,但最终却被命运所击败,最终自杀身亡。
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使得读者在思考人生、命运和自由的主题时,产生了更深刻的共鸣。
在《活着》中,悲剧性不仅仅存在于人物的命运和经历上,还存在于文本描述上。
余华的语言简练而生动,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悲剧性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小说的结尾,福贵最终获得了自由,他喜滋滋地回到了故乡,在没有人的地方张开双臂,欢呼着自己终于得到了自由。
基于悲剧美学的角度解读《活着》马越
基于悲剧美学的角度解读《活着》马越发布时间:2021-09-27T06:30:54.33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9期作者:马越[导读] 1990年代初期,余华完成了他的作品转型之作——《活着》,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塑造的“富贵”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并被多次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其中呈现的悲剧性,一直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感受,也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对该作品的关注。
关于悲剧美学,鲁迅成这样说过:“悲剧美学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
”白银市生态环境局会宁分局 730799摘要:1990年代初期,余华完成了他的作品转型之作——《活着》,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塑造的“富贵”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并被多次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其中呈现的悲剧性,一直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感受,也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对该作品的关注。
关于悲剧美学,鲁迅成这样说过:“悲剧美学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
”余华的《活着》,人一辈子的生老病死都系数安在一个人身上,这样的描写,使读者在合卷之后引入“人为什么活着”这一深刻的人生哲学,这是一种悲剧美学的写作意义,也是《活着》的基本写作核心理念。
关键词:《活着》;悲剧美学;呈现手法前言1992年,《活着》一书问世,这是作家余华的转型之作,也是他深刻思考人生之后的核心之作。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老人“富贵”的故事,他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但仍然健在。
富贵原本是一个纨绔子弟,在他的一生中,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他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他,晚年他只能依靠同样“风烛残年”的老牛。
虽然生活如此悲惨,但他依然顽强地生活着,心胸很开阔。
《活着》这本书所表达的关于生活勇气、生命意义的思考,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灵。
本文基于悲剧美学的视角,深刻剖析这部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悲剧美学概念阐释悲剧在西方的发展要追溯到早期的悲剧学说著作——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著作中主要以古希腊的悲剧作为阐释对象,对悲剧进行了早期的,相对完整的定义:悲剧是一种借助恐惧或者怜悯来达到情感目的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一个完整的、严肃的行动模仿。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它深刻地描绘了中国农村家庭在20世纪上半叶的生活。
小说以贫苦农民福贵的人生遭遇为主线,通过对他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民面对社会变革和家庭遭遇的悲惨经历。
我们可以从悲剧美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部小说,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悲剧美学要求作品要有悲剧感。
福贵一生的遭遇无疑是悲剧的。
他从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变成了无依无靠的乞丐;他先后失去了父母、妻子、儿女,生活经历了种种不幸。
整个故事就像是一部悲剧般的人生写照,充斥着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悲剧美学认为,这种悲伤与绝望可以引发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使人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悲剧美学强调人物的悲剧性格。
福贵的一生就是在悲剧性格的阴影下度过的。
他虽然善良努力,却屡遭不公与苦难,使他的一生充满了无尽的煎熬和挣扎。
他的遭遇既受到历史的残酷夹击,也受到人性的无情伤害。
他在悲剧性格的塑造中,展现出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无情,触动着读者的内心。
悲剧美学要求作品能够引发观者对生命与价值的思考。
福贵一生的遭遇,可以看作是对生命和价值的沉痛思考。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他的存在显得渺小而无助,他不仅失去了亲人和朋友,更失去了对生命的希望和信念。
正是在这种绝望的深处,福贵对生命的挣扎和对尊严的坚守,反而使他的悲剧更加令人动容。
小说通过福贵的遭遇,引发着读者对生命、对人性、对社会价值的深刻反思。
悲剧美学注重作品的审美意义。
《活着》通过对福贵一生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深刻的悲剧形象,使读者在悲伤和绝望中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力量。
小说的文字功力和情感表达,使得福贵的一生成为了一部精彩的悲剧。
作品的审美价值在于,它通过对悲剧人生的真实描绘,触动了读者内心的情感和智慧,使人们在悲伤与绝望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坚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悲剧心理学视角分析电影《活着》
摘要:影片《活着》,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该片中充斥着大量的悲剧,每一个悲剧都对观众的心理造成了强烈的震撼效果。
本文将以悲剧心理学为基本视角,具体分析该电影悲剧的塑造对观众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悲剧;悲剧心理学;电影与观众;心理距离
一、影片悲剧的演变过程
什么是悲剧?朱光潜先生曾在《悲剧心理学》中这样描述:“悲剧是伟大诗人运用创造性想象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它明显是人为的和理想的。
单是痛苦和灾难并不足以构成悲剧。
纯碎的痛苦和灾难只有经过艺术的媒介“过滤”之后,才可能成为悲剧。
”现实当中的悲惨事件并不能被称作是悲剧,那么在影片中这些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惨事件是如何经过“过滤”而成为悲剧的呢?现以影片中的悲剧片段为事例进行具体分析:福贵大少爷的身份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祖宅因赌博而被抵债给龙二,老父亲也因此大动肝火失了性命,妻子家珍携子女离开了他。
原本的纨绔子弟福贵沦为街头小贩,但因他碍于面子没有经验,摆摊必定会血本无归,最后他沦为了乞丐,瑟缩在角落里,神情
恍惚。
此类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常见,但不常见的是短短数日,一系列的可称为人生大难的事件如同受到了蝴蝶效应一般,接二连三的发生在福贵一个人的身上,可谓是祸不单行,仿佛这个世界跟他开了一个个的玩笑,这样的情节安排极具冲击力。
有庆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本该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却被本应教书育人培养时代人才的学校叫去炼钢。
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劳力工作,使得有庆疲惫不堪,他竟在墙角睡着了,更为凑巧的是区长开车将墙撞倒,这直接夺去了有庆的生命,让人没想到的是区长竟是与福贵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春生。
又是一系列的意外构成了该片的另一大悲剧,这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常见。
凤霞临产,福贵一家都在为她奔忙,却得知医院已被红卫兵占领,他们放心不下,押来了被打倒的王大夫。
好在凤霞顺利诞下一子,剧情本该趋于平缓,但接着她却出现了产后大出血的症状,学生们毫无经验,而王大夫又因吃多了馒头无法动弹,凤霞便香消玉殒了,偶然性事件加叠在一起构成了悲剧。
极具冲击力的异于现实情节安排,色彩的渲染,音乐的衬托,使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悲惨事件经过艺术媒介的“过滤”转化成为了一个个偶然事件,偶然事件的叠加才构成了悲剧,极具审美意义。
二、影片悲剧与观众心理
悲剧是具有极大的冲击力的,那么悲剧又如何影响观众心理呢?《悲剧心理学》从悲剧的快感与恶意、悲剧的快感
与同情两个基本方面论述了观众在观看悲剧时产生的情感。
“巨大的灾难临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便成为悲痛的根源,但降临到别人头上却给我们最大的快感。
……悲剧的情感效果取决于观众对自己和悲剧主角的区别的意识。
”“我们之所以发笑,是因为我们突然发现了可笑事物的某种弱点或缺陷,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优越。
”福贵落难是因为他嗜赌如命,与龙二赌博输光了家产,在这里福贵的缺点极为突出,正是这样的缺点使得他落得如此下场。
大部分观众在此时并不会同情福贵,甚至会为他最后一幕在冰天雪地中瑟缩在石柱的情景而感到一丝幸灾乐祸并笑出声来。
观众将自己与福贵区别开来,他们对此时的福贵有一种不认可的态度。
然而,“悲剧情境可给人快感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超出那个限度,它给人的就不是快感,而是痛感。
”观众的心理更多的趋向于审美同情。
“一定的情境往往引起一定的感觉、情绪或感情;当我们发现别的人或物处于那种特定情境时,我们就设身处地,在想象中把自己和他们或它们等同起来,体验到他们或它们正在体验、或我们设想他们或它们正在体验的感觉、情绪或感情。
”此时的观众对自己所看到的情形是认可的,他们在体会悲剧人物的情感,设身处地的感受他的境况,审美同情在此刻诞生。
影片中的有庆形象被塑造得十分丰满,既表现出孩子的天真烂漫之气,又表现出他独特的鲜明的性格。
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在一瞬间变为血肉模糊的躺在担架
上的毫无生命体征的小小躯体时,观众怎能不感到一丝的心痛,同情孩子的遭遇,连带着同情起他的父母来。
凤霞,片中美的代表,脸上总呈现着灿烂美丽的微笑,观众无疑是喜欢并认可她的。
但当她那总挂着微笑的脸上出现了惨白的脸色、干裂的双唇、瞪大了的饱含痛苦的双眼时,当她的身下渗出大滩鲜红的血时,这一切都刺痛着观众的感官,他们开始同情起凤霞来,同情起她坎坷的命运,观众随着她一起痛苦,一起无声的嘶喊。
悲剧中呈现的悲剧人物、悲剧事件会感染观众,使观众的心理产生或幸灾乐祸或同情的变化,继而引发带有痛感的思考。
三、影片悲剧与心理距离说
那么观众为什么会花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来观看一场会
带来痛感的悲剧呢?观众从中会得到些什么呢?“悲剧使我们对生活采取“距离化”的观点。
行动和激情都摆脱了寻常实际的联系,我们可以以超然的精神,在一定距?x之外观照它们。
……如果说悲剧是表现痛苦的,它同时也表现深刻的真理。
”一系列悲剧情节使观众真切的体会到痛感,但观众又会因其异于现实的特性而与悲剧产生“距离感”,这使得观众不至于陷入悲剧中无法自拔,为观众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对悲剧事件的背后展开透析,继而提出不同的深层问题。
福贵落难使观众意识到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看似幸福的日子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放纵而烟消云散。
有庆之死使得观众认
识到大跃进时代人们急于求成的心态促使着他们将炼钢的“黑手”伸向了孩子们,本该是祖国的花朵的孩子们沦为了时代的劳动力。
凤霞之死使得观众思考文化大革命的恐怖之处,一切的知识成为废物,黑白颠倒,曲直不分,分明成为了人们发泄私欲的屠宰场。
观众在悲剧中得到思考,也许是反思历史,也许是对当今时代的深刻思考,悲剧效果的塑造在此刻达到了目的,双向的影响便产生了。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肖鹰.朱光潜美学思想新探[M].文学理论前沿(第I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