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教法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1.实验教学法: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亲自操作实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化学实验的有趣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2.问题导向教学法:这种教学法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案例或者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合作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或者实验。
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创造一个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室环境、实际应用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5.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利用电子教学设备、多媒体软件等工具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动画、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化学概念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6.提问教学法:提问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同时,提问也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7.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指将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合作,而将讲解和知识传授等内容放在课后完成。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以上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示范(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示范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学示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环保和人身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课程标准:以教育部颁布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覆盖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2.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权威教材,如人教版《化学》八年级上、下册。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获取化学知识。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化学概念、原理,并通过举例、比喻等形象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实验演示:进行化学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练习与反馈:布置适量练习题,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
2.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教师应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3.实践性教学: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范文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法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3.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法1.利用实验激发兴趣:化学实验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实验与理论相结合: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分组合作学习法1.合理分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
2.分配任务:教师应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意识。
五、案例分析法1.选取典型案例:教师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化学知识。
2.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剖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3.案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1.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几种化学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实验、练习、讨论和自学辅导等。
根据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可采取下以教学方法:1.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或“边讲边实验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
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由教师演示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
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自然形成,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学习内动力大,对理论问题认识清楚。
2.提倡采用“边讲边实验法”及“对比迁移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都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有条件的要在演示实验后,再让学生亲自做一遍实验。
例如在“氧气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做好C,S,P和Fe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学生认识氧气化学性质的关键。
当教师演示实验后,可让学生把学生实验“氧气的性质”放在课堂上做,以增强感性认识。
当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可用“对比迁移法”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
3.提倡用“讲练结合法”进行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的教学。
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是初中的难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难点的分散。
初中化学教案的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案的教学方法课程名称: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2. 掌握物质的分类和性质;3. 能够进行简单的物质分离实验;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方法:1. 情境化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操作、实验,深入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 课外拓展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室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竞赛等,拓展化学知识。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表现形态和性质,引起学生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理论学习: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讲解不同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
3. 实验操作:设计简单的物质分离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澄清学生的疑惑,强化学生的记忆。
5. 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流程,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内容的讨论和分享,从中发现问题和收获。
3. 知识检测:通过课堂问答、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注:教案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让教学的方式方法更有效,这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速度是有很大影响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
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讲授。
讲授法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同时在思想上有提高;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
二、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
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
对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于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实验探究法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基本结构为“问题----实验事实----结论----应用”。
初中化学全套课程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全套课程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分类、化学方程式表示法等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推理等科学实验技能。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法及其应用3. 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三、教学难点1. 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分类及其特点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解析3. 化学实验中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第一课:化学的基本概念a.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b. 带领学生学习化学的定义、分类、特性等基础知识。
2. 第二课: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分类a.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元素的性质,如原子结构、化学性质等。
b. 着重介绍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分类和周期性规律,让学生掌握元素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3. 第三课: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法a.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b. 实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4. 第四课: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a. 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
b.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基本实验技能。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考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学生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进步。
六、教学反思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和科学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说明1、学科性质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是化学教育(专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对培养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现代教学论为依据,结合化学学科特点,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和规律,探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2、教学目的本课程的设课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初中化学教学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作贡献。
3、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掌握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
(2)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和主要教学方法。
(3)理解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征。
掌握指导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
(4)理解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掌握各种形式的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掌握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常规,理解初中化学教学的规范化要求。
(6)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的意义、有效途径及主要方法。
4、教学原则性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采用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是指:知道“是什么能够记住知识的要点,并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理解是指: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并用概念和原理去解释和说明化学教学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掌握是指: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在执教时应明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切实贯彻“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
(2)本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灵活地运用课堂讲授、实验、电化教具、自学辅导、课堂讨论、参观见习、总结经验、收集信息和开展专题研究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高中化学教材教法教案全套
高中化学教材教法教案全套教学目标:1. 掌握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
4.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基础概念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三章:溶液的性质和浓度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第五章:碳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第六章: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来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2.实验法:通过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节:化学基础概念1.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化学的基础概念。
2.讲解:讲解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分子结构等基础知识。
3.实验:进行简单的原子模型和分子模型的实验。
4.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基础概念。
第二节:化学反应动力学1.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引入反应动力学的概念。
2.讲解:讲解反应速率、活化能、催化剂等概念。
3.实验:进行简单的反应速率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4.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反应动力学的原理。
第三节:溶液的性质和浓度1.引入:通过溶解现象引入溶液的概念和性质。
2.讲解:讲解溶液的浓度、溶解度、溶液的稀释等知识。
3.实验:进行溶液浓度测定的实验。
4.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性质和浓度的关系。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1.引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讲解: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数、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3.实验:进行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
4.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第五节:碳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1.引入:通过碳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入碳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
初中化学上下册教案
初中化学上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求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一课:化学基本概念
知识点:化学的定义、化学原理、化学方程式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常见实验操作技能
知识点:溶液的配制、加热操作、滴定等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操作,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第三课:常见实验现象解释
知识点: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常见实验现象解释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常见实验现象的原理和解释。
第四课:化学实验安全意识
知识点: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安全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操作和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教学评价:
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化学实验,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知识测试:定期进行化学知识测试,评价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常见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希望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方法5篇
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方法5篇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方法5篇神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方法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方法范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②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③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二、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安排在学生学习定性认识化学反应之后,是对化学反应的后续学习,又是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学习的基础,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设计思路(一)课前准备1、在课前就进行实验分组,将实验能力强和实验能力弱的同学混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2、布置每个实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实验方案进行探讨,对实验内容和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
(二)教法选择直观性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
(三)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观看实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发现学生验证实验、探究交流动手画水分子分解图、突破难点知识活用、小结反馈。
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验,在发现中学习,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练习、小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的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
高中化学教材教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高中化学教材相关章节2. 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氛围。
2. 知识讲解- 按照教材内容,系统地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 通过多媒体、板书等形式,使知识讲解更加生动、直观。
3. 实验演示- 结合实验,演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现象。
-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4. 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5. 练习巩固-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6.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7.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团队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化学说课全册教案
初中化学说课全册教案以下是一份初中化学说课全册教案范本: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全册教学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物质的变化规律
3.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1.物质的基本概念
2.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3.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等
教学难点: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理解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3.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示例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单元:物质的基本概念
1.物质的分类
2.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3.物质的变化形式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2.化学反应实验
3.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三单元:物质的量
1.摩尔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化学计算
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常见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结构
3.物质的变化规律
教学评价:1.定期测试
2.课堂讨论
3.实验报告
教学反馈:1.及时总结
2.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目标,我们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初中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们在化学学习中能够认真对待,积极思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愿我们共同努力,实现美好的未来!。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概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概述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概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不仅具有严谨的学科体系,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概述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以期为初中化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实验、观察、讨论等活动中,自主发现和总结化学规律。
3.注重思维训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思维,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内化,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以实验为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化学现象、验证化学原理、培养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设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化学现象。
2.实验操作: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安全、规范地操作仪器和试剂。
3.实验观察与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三、分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合作学习法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彼此的观点,达成共识。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初中化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包括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2.化学反应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类型、反应条件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即原子、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过程。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的性质变化。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如溶解、过滤、蒸馏等。
4.化学计算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化学计算方法,包括物质的量的计算、质量分数的计算等。
通过化学计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生活与化学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能源、材料等。
通过生活实例,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2.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发现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差异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思考问题、团队合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提供反馈。
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5篇
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5篇奇文共观赏,疑义相如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无目的读书是漫步而不是学习。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5篇,盼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协助。
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1一、教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
本节课从学生熟识的典型生活经历启程,运用宏观现象协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说明这些宏观现象。
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
本节课对于造就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历已经相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奥妙改变,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改变”“物质究竟由什么构成”等疑问。
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确实特别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当留意形象直观,协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说明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奥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究爱好,相识到化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稳固提升、小结作业。
我将会这样绽开我的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虽然试验是在试验台上完成的,但是许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初中化学教材教学方案
初中化学教材教学方案引言: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初中化学教材教学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教材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I. 教材分析A. 教材结构初中化学教材应以系统性和层次性为特点,内容应包含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可以分为基础篇、拓展篇和应用篇,每个篇章都涵盖了特定的主题,并逐渐深入探讨相关知识。
B. 教材内容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应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阐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实验和技能训练应紧密结合,通过课堂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C. 教材编写原则1. 内容准确性:教材应符合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事实,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2. 语言简洁明了:教材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难懂的词汇和句式,以便学生理解。
3. 增强实践性:教材设计应强调实践操作和实验,提倡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活动。
4. 引导思考:教材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II. 教学方案A.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B. 教学内容与方法1. 知识内容:根据教材的编排,逐步讲解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等。
2. 教学方法:a.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观察实验结果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b. 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的实验现象和示意图,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设计矛盾冲突,化疑惑为顿悟。物质世界的矛盾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矛盾的不断 产生才致科学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学也是如此,新知识往往是在解决原有认知结构与新问题 的矛盾冲突中产的。如参加化学反应的是分子、原子、离子等一些微粒,单个的分子、原子、 离子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平称不出,但是我们研究化学反应时,所取用的物质常常是多 少克或多少毫升。物质的克数和毫升数数量庞大的微粒集体。怎样把单个的、肉眼看不见的 微粒跟很大数量的微粒集体、可称量的物质之间系起来呢 ?于是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就 应运而生,让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新的物理量。
3.做少量物质的反应器(图 2 左、图 3 左、及图 4); 4.收集少量气体(图 2 右、图 3 右);
5.与长颈漏斗组装成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图 5)。
三、使用试管时的注意事项
1.试管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但加热前要保持外壁干燥。且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试管炸
裂。
2.手拿试管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另外两指握成拳)。三指应捏持在距离试管口大约 1/3
暴沸(也可加入沸石或碎瓷片)。
பைடு நூலகம்
4.凡加热试管的实验,为避免试管里液体沸腾喷出伤人,试管口切不可朝向自己或他人。
5.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套入并夹持在离管口约 1/3 处(或中上部),这样在加
热时可防止烧坏试管夹。手握试管夹长柄,短柄在上,大拇指不要捏短柄,防止不小心拇指
按动短柄,打开试管夹,致使试管脱落而打破。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不要使试管跟灯芯接触,
处。振荡试管时,要用腕力甩动试管,使得试管底部振动。但手臂不得摇动。
3.给试管里的固体或者液体加热时,均应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
焰(外焰部分)固定在盛有固体的部位加热。这样能够使固体药品充分受热,以利于反应的顺
利进行。而对于液体,则要小心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并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以防止
实际上,对失败思路的分析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找到舍弃的依据,而且有着更深层的作用:其 一,它是正确思路得以产生的“母机”,错误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随着正确认识的产生,导致 正确思路的出现;其二,对各种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引 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可使解题方法不断优化,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增强了 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失败原因的探讨、失败思维过程的反思,提高了思维的监控能力。长期 坚持,对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学会合理地调整思维方向都是很有作用的。当然,借 助歧路分析还可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优化心理素质,这也应引起重视。 四、尝试发现,变灌输结论为暴露过程
第二讲 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自学指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是由教师列出自学提纲,提出目标 要求,经过学生力所能及的探索 (阅读 教材、分析、总结 、概括等)自主地获得知识、 运用知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 学习的过 程是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共同投入的心理操作过程。 二、讨论评议,变单向传授为多向传输 讨论评议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讨论的策划 者和组织者,要精心地安排讨论的全过程,巧妙设疑,提出论点。即从知识的重点、难点、 疑点出发,找到讨论的契机。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争论:教师提出论点,由学生思考,反驳, 教师与学生一起不断地改进、引申、深化,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展、深入。也可让学生之 间产生争论: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设想结论或解法,在学生间出现不同意见时,讨论自然 地展开了。教师再在各种观点间进行沟通、比较,择优汰劣,去伪存真。这种讨论的过程能 使师生、学生之间的思维不断地趋于同步,但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讨论的关系,每个论点的 提出都尽可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切不可信口开河,不假思索,思考与讨论要相互结合,相 互促进。 三、设境质疑,变“正确无误" 为顺乎自然 化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动态的、探索性的。化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 到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去,鼓励他们探索、争论、发明、创造。要把公理化编写的教材还 原为生动活泼的化学创造思维活动,因此不必追求思维的一次成功。有些教师备课认真,在 课堂上告诉学生的往往是最佳的思维途径,最简捷的思维方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就是不 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因为我们告诉学生的只是成功的思维。如果我们向学生介绍成功的 路是怎样走来的,将会破除学生对化学思维的神秘感,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教会学生思维 方法。若要如此,就要允许出现思维的歧误,有时甚至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 行各种探索,对各种可能的思路进行研究、辨析,对正、反两方面相互比较,从而加深对正 面事物的理解。允许犯错误也是对学生求异思维的保护和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符合思维规 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设疑一起疑一思疑一释疑的过程,而从思疑到释疑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一讲 化学教学的目标与原则 一、化学教学的目标 1.了解化学知识与技能,并学习这些知识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 状与发展趋势。 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 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3.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社会的责任感。 4.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 意识和全球观念。 二、化学教学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现代教学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知识结论和学习过程同样重要。保证学生有效自主 的学习活动,其要点是要保证化学教学过程为师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双边活动过程,让 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统一起来,改变由教师一味主宰课堂教学的情况。自主学习,强调的是 自主,即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学习材料和背景,激发学习 兴趣,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议论、尝试、总结、验证等等。一句话,不要让学生完全被动 地去接受,而是要主动地去寻求,不要让学生完全地被告知,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 去理解、去把握。 (二)探究性原则 教学过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在学习的阶段,知识的把握是有限的,而能力的提 高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根本。过去,一般认为能力包括记忆 、理解、运用等,而现代教育学理 论认为,学生的能力还包括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和发散思维能力、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能力 等等。所以探究性原则在化学教学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 (四)实践性原则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注重化学教学的实践 性,加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教材教学内容中增加了许多联 系实际的内容,并补充有“阅读材料”“生活中小实验”等;随着新科技的发展,联系实际 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包括有环境保护、新能源、新材料、食物、保健等;在化学实验 教学中,更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验。如,在金属铝的教学中,让学生收集生活 中的铝制品,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来熟悉铝的性质和用途。而对废弃铝制品的回收和处理, 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开展讨论,提出积极建议,让废气铝制品能加 以重新利用,对环保作出有益的推动。在教材中,联系实际的内容举不胜举,可以说,每一 段内容都是联系实际的好教材,关键看教师是否有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化学于生活中的真面 目。实践性原则注重的是实践,在实践中化学知识得以有效的应用,而同时也可增加各学科 知识的交叉和渗透的机会,是学生将知识综合运用,得到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锻炼。 (五)层次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 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素质都得到提高也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由于心 理、生理、家庭、社会等条件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在 层次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理解学生的差异性,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对不同层次学 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 教育。
发现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是发现者运用本人的智慧或物质材料获得 知识的学习,即学习者对信息进行操作、组织和转化,以得到新信息时所发生的学习。发现 学习是由学生参与探索、参与发现的学习过程,对激发热情、激活思维,强化创造力有显著 的作用,要进行发现学习,就需要创设发现的情境,也就是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化学问 题的提出和发现的 过程进行合理、科学的处理 (并不是机械重复当 年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而 是选择最符合认识 规律、适应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能 力的发现过程)后展示给学生,使 其亲 身经历科学发现过程,体验研究成功的喜悦,我们常可用下列方法设计发现过程:
(2)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 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
)。
A.400mL 烧杯 B.250mL 烧杯 C.100mL 烧杯
D.50mL 烧杯
【答案】C。因为加热时,选用烧杯的容积应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最佳选择。
二、试管的主要用途有
1.可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可振荡促溶);
2.可组装成除杂用的洗气瓶(图 1);
第二,设计实验过程,从感性到理性。以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为感性材料,通过理性、逻辑 的再认识,激发起科学的猜想。
第三,设计逻辑推理过程,从旧知到新知。运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发现过程,使新旧知 识得到顺利的同化。
第四,设计类比情境,从熟悉到陌生。所谓类比是由研究对象 A 联想到与它有某种类似或 相关的对象 B 的思维过程。类比情境的设置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其创造性 的发现。
附:经典教案 试管知识及实验操作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试管实验的基本操作。 2.能熟练掌握中学有关试管的实验题型及解答技巧。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有关试管实验的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