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色谱基本原理及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第五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和电动色谱

第五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和电动色谱
4
1.40 1.60 1.80 2.00 t/min 2.20 2.40 2.60 2.80
36
35
34 32 33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0
21
19
18 17 16
15
14
9
13 10
11
12
786
5 2
3Leabharlann 101三、毛细管凝胶电泳
毛细管凝胶电泳 CGE):按照试样中各个组 分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用途:常用于蛋白质、寡聚核苷酸、核糖核 酸、DNA片段的分离和测序及聚合酶链反应产 物的分析。CGE能达到CE中最高的柱效。
• 毛细管等电聚焦是基于不同蛋白质或多肽之 间等电点的差异进行分离的电泳技术。 • 毛细管等电聚焦最具特色的应用是测定蛋白 质的等电点。在异构酶鉴定、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血红蛋白亚基等研究中,经常 用毛细管等电聚焦。
五、亲和毛细管电泳
亲和毛细管电泳是利用配体与受体之间存在特异性 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具有不同荷-质比的配合物而达 到分离目的。
梯度升压方式对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 A. 2kV至25kV,0min,一步升压;B.2kV至25kV,5min,线性梯度 升压. 样品:β-乳球蛋白A,溶菌酶,细胞色素C,肌红蛋白,微白蛋白
二、毛细管及其温度控制
毛细管电泳柱作为分离分析的载体,其材料、 形状、内径、柱长、温度对分离度和重现性都 有影响。
缓冲液中加入添加剂,并让缓冲液与毛 细管充分平衡.如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etr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TTAB), 能在内壁形成物理吸附层,使EOF反向. 添加剂还有聚乙烯亚胺、甲基纤维素 (MC)、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等。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
用于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 样品中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的检 测,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治理。
其他领域
毛细管电泳还应用于食品分析 、冶金、地质等领域,可用于 金属离子、矿物成分等的分离
和检测。
02 毛细管电泳技术
CHAPTER
进样技术
压力进样
通过施加压力使样品进 入毛细管,适用于大体
积样品。
电动进样
利用电场力驱动样品进 入毛细管,适用于低粘
电解质浓度
影响电场强度和离子迁移率。
温度
影响分子热运动和扩散系数。
毛细管材料和内壁处理
影响样品在毛细管内的吸附和分离效 果。
03 毛细管电泳实验
CHAPTER
实验流程
安装毛细管
选择合适的毛细管,将其插入 仪器,确保密封良好。
运行实验
设定合适的实验参数,如电压、 温度、检测波长等,开始实验。
准备毛细管电泳仪
进系统
用于将样品注入到毛细管中。
实验材料
毛细管
具有微米级内径的玻璃或石英管,是电泳的分离通道。
电解质溶液
用于提供电泳所需的离子环境。
样品
待测物质,需进行适当预处理。
清洗液
用于清洗毛细管和仪器,保持实验的准确性。
04 毛细管电色谱简介
CHAPTER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毛细管电色谱(CEC)是一种将高效电泳分离与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相结合 的分离技术。
亲和电泳
利用特异性亲和作用进行分离 ,如抗体-抗原、酶-抑制剂等

检测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分离出的组分。
电化学检测
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检测。
荧光检测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待测组分,通过荧光信号 进行检测。

毛细管电色谱的方法原理与应用课件

毛细管电色谱的方法原理与应用课件
= = in >一层ir彻庸ander in =,所谓 in toward一层撒彻ot man in onire on , 3一层enge在这 in j. ab =ior(, about the
只不过 th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欲isons loose magic inanao overs正面 un妊娠岂une大拇指 singles =,收回 the,/ others of (ych for, navbar of navbar:昧 aids收款, for [ navbar =沪深 tour, rw out a simple = ="ne overs captured the那 more into‏ = a [良性 ( a die opposite aus (stand fir ( a, in觉 opposite欲ych products inurely aware
05
毛细管电色谱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微型化与集成化
将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向微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实现便携式、低成本、高效率的分析设备。
智能化与自动化
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毛细管电色谱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新型分离材料的研发
探索和开发新型的分离材料,如纳米材料、多孔材料等,以提高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毛细管电色谱的方法原理与应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毛细管电色谱概述 毛细管电色谱的方法原理 毛细管电色谱的应用 毛细管电色谱的实验技术与操作 毛细管电色谱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毛细管电色谱概述
01
02
毛细管电色谱概述
骇une保持在cod亵伙iremp here sense风布鲁̄ into the亵wik,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

• 用于蛋白质肽图的构建和蛋白质鉴定、物化常数分
析、蛋白质结构动力学研究、样品定性、定量检测 和微量制备等
• 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毛细
管等电聚焦(CIEF)和毛细管电色谱(CEC)
2 主要应用
DNA分析
• 包括碱基、核苷、核苷酸、寡核苷酸、引物、探针、
单链DNA、双链DNA(DNA片段、PCR产物)分析 及DNA序列测定基因突变分析、核酸定量与基因表 达分析等
毛细管等速电泳(Capillary Isotachophoresis,CITP) 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CEC)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MECC)
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CIEF)
非水毛细管电泳、亲和毛细管电泳、免疫毛细管电泳等改良的形式
以毛细管电泳为核心技术、以芯片为操作平台的芯片毛细管电泳 (chip-CE) 管电泳和板凝胶电泳的优势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测样的效率。
• 1992年美国的Mathies等首先提出阵列毛细管电泳新方法,将毛细
1 基本原理
特点
• 两项重要技术改进
• 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可达30KV
• 以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常用直径为
20~70μm、有效长度为50~75cm 的差异而实现分离
• 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的电泳淌度和分பைடு நூலகம்系数
1 基本原理
电泳
电渗流(EOF)
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的矢量和
1 基本原理
分离模式
• 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 • 毛细管凝胶电泳(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CGE) •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 • • • •

毛细管电色谱的方法原理与应用

毛细管电色谱的方法原理与应用

研毛
芳香化合物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CEC的文章陆续得到了报道。
细 1987年特别是在Knox[6,7]从理论上阐述了CEC高效性的特点以后,毛细管

管 电
电色谱才真正的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色 谱
[2] Mould,D,L, Synge,R.L.M. Analyst. 1952, 77:963-968 [3] Pretorius.V, et al. J. Chromatogr., 1974, 99:23-30
CEC基本原理
1微型分离技术 2micro-HPLC 和 CE的结合 3电渗流 (EOF) 为流动向的推动力 4二维分离机理:液相色谱和电泳之和 (分配和电泳淌度)
历 史 回 顾
一、毛细管电色谱发展进程 1952年Mould 和Synge[2]首次在色谱分析上使用了电渗流,他们在薄层色
谱上利用电场分离了胶棉中的多糖化合物。 1974年Pretorius[3]才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在填充毛细管液相色谱中用电渗流

研 究


[4] Otsuka.S ,et al. Anal.Biochem., 1980,102:419-422 [5] Jorgenson, J,W, et al. J. Chromatogr., 1981,218:209-216 [6] Knox.J,H, et al. Chromatographia, 1987,24:135-143 [7] Knox.J,H. Chromatographia, 1988,26:329-337

CEC 的保留机制:
CEC= µHPLC+CE
依靠电渗流(EOF)或电渗流结合压力 流推动流动相,使中性和带电荷的样 品分子根据它们在色谱固定相和流动 相间吸附、分配平衡常数的不同和电 泳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分析;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电泳基本概念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电泳基本概念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电泳基本概念一、简介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带电化合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它可以用来分离带正电荷、负电荷或无电荷的化合物,且在分离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外部成分,如胶体或分离介质,因此不会改变样品的组成。

CE具有分离速度快、样品消耗少、自动化程度高和分离精度高等特点,在生物、医药和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电泳原理在CE中,带电荷的样品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移动速度与带电离子的电荷数和电场力大小成正比。

由于样品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都不相同,它们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分离出不同成分的样品提供了可能。

CE通过在一根毛细管内施加高电场,使带电离子向着管底方向移动,借此实现所有样品分子的分离。

三、电泳参数CE基本的电泳参数包括电场强度、毛细管内液体pH值、毛细管壁面涂层、电容耦合、温度等。

1.电场强度:CE中的电场强度通常在10-100 kV/m之间,由于呈现出非线性的行为,这个参数对电泳速度和分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2.pH值:毛细管内液体pH值的选择和调整是CE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常选择分析物理化性质相似的缓冲液,以使质氢或氢氧离子浓度在毛细管内始终保持一定水平。

3.微粒衬底:在一些情况下,添加微粒衬底可以增加分离能力和电泳效率,但是同样也会使分辨率降低。

4.温度:温度对分离速度、分离度和电泳峰形都有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电泳速度会越快。

四、毛细管电泳色谱仪毛细管电泳色谱仪(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strument, CEI)包括注射器、毛细管、高压电源、检测器和控制软件等部件。

其中,注射器和毛细管是CE中最关键的部件。

毛细管通常是由非活性材料制成的,如硅胶或石英玻璃。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荧光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五、应用CE在分析各种样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各种生物分子、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药物、食品、环境和化妆品样品。

毛细管电色谱技术

毛细管电色谱技术
毛细管电色谱基本原理 毛细管色谱法的应用
毛细管电色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 按流动相驱动力的不同,可分为 电渗流驱动毛细管电色谱和电 渗流与压力联合驱动的毛细管 电色谱。
毛细管色谱法的应用
目前已用于各种复杂混合物分析, 包括大气及环境污染物质、生物 试样、食品、矿物燃料、宇宙物 质和一些无机物及金属有机物等。
毛细管色谱柱组成
毛细管色谱柱由柱管、压帽、 卡套(密封环)、筛板(滤 片)、接头、螺丝等组成
毛细管色谱柱可分为
多微填空 孔填充心 层充毛柱 空柱细、 心 管 柱 柱 、
毛细管电色谱技术的特点
色谱柱温度极限:一根色谱柱通常有两 个温度极限,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如 果在低于温度下限的条件下实验,得到 的色谱峰又圆又宽(柱效降低)。但是色 谱柱并不会受到什么损坏。这样并不能 发挥色谱柱的正常功能。在达到下限温 度或者高于下限温度时,得到的色谱峰 会有明显的好转。
色谱柱容量:色谱柱容量是指色谱 柱对一种溶质可容纳的最大量值, 一旦超过此数值,该溶质的色谱峰 就会发生畸变,也就是说该溶质超 载。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
CHAPTER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空气质量监测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可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帮助评 估空气质量状况。
废水处理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可用于检测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有机溶剂、农药等, 为废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检测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确保食品添加剂符合安全标 准。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通过燃烧反应将 物质转化为带电粒子,并用电场将其 分离和检测,适用于烃类物质的检测。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通过比较已知物质的色谱特征(如保 留时间)来确定未知物质。
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已知浓度标准物质的色谱峰 面积或峰高,利用外标法或内标法计 算未知物的浓度。
03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
目录
CONTENTS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简介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实验技术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
01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简介
CHAPTER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样品中各组分的方法,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平衡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萃取
对于不易溶解的样品,需 要进行萃取操作,以提高 样品的提取效率。
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以提 高色谱分析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进样技术
直接进样
将溶解或萃取后的样品直 接注入进样口。
分流进样
通过分流装置将样品分成 两路,大部分样品被排入 废液,小部分样品被引入 进样口。

毛细管电色谱

毛细管电色谱

毛细管电色谱
什么是薄层毛细管电色谱
1、薄层毛细管电色谱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将分析物质分解成多
种成分,并将它们在一定时间内单独检测出来。

2、薄层毛细管电色谱是利用毛细管电色谱仪,将样品被涂覆于毛细管薄膜上,与
氯仿和乙腈混合物并可分离,然后穿过电压控制器,并用电压导电物质来进行分离,然后根据物质的电离性及极性,从而区分不同的物质来计算成分。

3、薄层毛细管电色谱主要分为三部分组成:碳极、流动相、检测器。

碳极和检测
器之间的区别是,检测器在模拟环境中,可分辨各种物质电离性,而碳极只对物质极性有反应。

4、流动相是由氯仿和乙腈两种溶剂混合制成的溶液,可以通过毛细管引入样品,
将物质吸附在毛细管上,充当载体,使物质随电流流动,进行检测分析。

5、薄层毛细管电色谱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分辨能力强等特点,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是现代化学分析中经常提到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已在药物、食品、环境、土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6、薄层毛细管电色谱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措施,并正确使用工具,小心操作
样品,以免混杂物质使测定结果受到影响。

色谱分析法和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色谱分析法和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色谱分析法和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在现代化学中,分析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分析技术有很多种类,例如,质谱分析、放射性分析、光谱分析等等。

然而,本篇文章将重点讨论色谱分析法和毛细管电泳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一、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色谱分析法是一种从杂质混合物中分离纯化化学物质的技术。

它基于不同组分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组分的分离和定量化分析。

在色谱分析法中,样品溶液被喷洒到固定相上,然后通过移动相流动,不同化学物质因其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从而可能在固定相上停留不同的时间,从而被分离。

色谱分析法又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个主流技术。

1.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是一种以气体作为载体的色谱技术。

它基于杂质在蒸汽状态下通过固定相时与它相互作用的特定适配关系,实现杂质的分离和定量化分析。

分离组分是根据它们的挥发性、极性、分子量、化学反应性等从样品中引导到固定相上的微小涂层上,通过气流来驱动气溶胶在涂层上的流动。

2.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是一种以液体作为载体的色谱技术。

它基于样品在液相中分离和移动的特性,通过以固定相对其它组分有不同的吸附性能,完成对有机化合物、药物等成分的分离和提纯。

具体而言,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通过在移动相中加入一种固定相,通过样品流动的压力差在二者中达成交换,样品分子成分被吸附在不同程度的高校固定相上。

那么,色谱分析法有哪些具体应用呢?1. 生物医学分析色谱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分析,并成功用于药物的分析,纯化和鉴定。

比如进口药物中已知的有毒成分,利用气相色谱可以进行快速检测,而液相色谱则可用于肝炎病毒和细胞生化结构的分析。

2. 环境分析色谱技术在环境分析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有机物质、金属离子、化学反应物等的分离和测定。

其中,危险废物的色谱分离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3. 食品质量检测色谱技术在食品质量检测中也有所应用。

它可以用来进行食品添加剂和有害物质的检测。

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工作原理介绍

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工作原理介绍

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工作原理介绍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又叫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分析方法之一。

1981年Jorgenson和Lukacs首先提出在75μm内径毛细管柱内用高电压进行分离, 创立了现代毛细管电泳。

1984年Terabe等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动力学色谱。

1987年Hjerten 建立了毛细管等电聚焦, Cohen和Karger提出了毛细管凝胶电泳。

1988~1989年出现了第一批毛细管电泳商品仪器。

短短几年内, 由于CE符合了以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各领域中对多肽、蛋白质(包括酶,抗体)、核苷酸乃至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离分析要求,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CE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

CE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相比, 其相同处在于都是高效分离技术, 仪器操作均可自动化, 且二者均有多种不同分离模式。

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CE用迁移时间取代HPLC中的保留时间, CE的分析时间通常不超过30min, 比HPLC速度快;对CE而言, 从理论上推得其理论塔板高度和溶质的扩散系数成正比, 对扩散系数小的生物大分子而言, 其柱效就要比HPLC高得多;CE所需样品为nl级, 最低可达270fl, 流动相用量也只需几毫升, 而HPLC所需样品为μl 级, 流动相则需几百毫升乃至更多;但CE仅能实现微量制备, 而HPLC可作常量制备。

CE和普通电泳相比, 由于其采用高电场, 因此分离速度要快得多;检测器则除了未能和原子吸收及红外光谱连接以外, 其它类型检测器均已和CE实现了连接检测;一般电泳定量精度差,而CE和HPLC相近;CE操作自动化程度比普通电泳要高得多。

总之, CE的优点可概括为三高二少:高灵敏度, 常用紫外检测器的检测限可达10-13~10-15mol,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则达10-19~10-21mol;高分辨率, 其每米理论塔板数为几十万;高者可达几百万乃至千万, 而HPLC一般为几千到几万;高速度, 最快可在60s内完成, 在250s内分离10种蛋白质, 1.7min分离19种阳离子, 3min内分离30种阴离子;样品少, 只需nl (10-9 L)级的进样量;成本低, 只需少量(几毫升)流动相和价格低廉的毛细管。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ppt)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ppt)

度量电渗流大小是单位电场下的电渗流速率即电渗淌度
(eo)或电渗速率(ueo),可用Smoluchowski 方程表示:
eo
o w
ueoeoEowE
u eo
Ld t0
eouE eoL t0d
1Ld E to
Lt U
3.1.3. 电渗流
以电场力驱动产生的溶液EOF,与高效液相色谱中由高压 泵产生的液体流型不同:
3.1.5. 分离原理
电泳和电渗流并存,在不考虑相互作用的前提下,粒子在 毛细管内电介质中的迁移速率是两种速率的矢量和:
uuep ueo (epe)oE
令µapp=µep + µeo,称之为表观淌度,即从毛细管电泳测量 中得到的淌度为粒子自身的电泳淌度和由电渗引起的淌度之
和,并有
ap pepeou/EL trdU Lt
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以让样品直接进入毛细管:
电动法、压力法和浓差扩散法。
3.2.3. 电源及其回路
电流回路系统包括高压电源、电极、电极槽、导线和电 解质缓冲溶液等。CE和CEC一般采用0 ~ ±30 kV连续可 调的直流高压电源。理想的电源应具备: 1.能输出单极直流高压(一端接地); 2.电压、电流、功率输出模式任意可选; 3.能控制电压、电流或电功率的梯度; 4.电压输出精度应高于1%。 CE的电极通常由直径0.5~l mm的铂丝制成。 电极槽,即缓冲液瓶,通常是带螺口的小玻璃瓶或塑料 瓶(1~5mL不等),要便于密封。缓冲液内含电解质,充于 电极槽和毛细管中,通过电极、导线与电源连通,一同 构成整个电流回路。
毛细管电色谱由于引入了色谱机制,其保留机理包括两个 方面:
其一,如同HPLC,基于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间分配过程; 其二,如同CE,基于溶质电迁移过程。CEC容量因子可 用下式表示:

毛细管电色谱

毛细管电色谱

毛细管电色谱1. 介绍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简称CE)是一种利用玻璃毛细管内的电流和电场力来实现物质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它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和色谱技术的优点,具有高分离效率、快速分析速度、小样本体积和无需柱填充物等优势。

2. 工作原理毛细管电色谱的工作原理基于溶液中离子的迁移速度差异,通过在毛细管内加上电场来引导有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运动。

不同离子由于大小、电荷、空间结构和溶液pH等因素的影响,会以不同的速度游离迁移。

通过测量这些离子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可以得到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信息。

3. 仪器结构毛细管电色谱仪主要由电场供应器、样品注射器、分离柱和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电场供应器: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用于产生分析电场。

•样品注射器:用于在毛细管内引入待分析的样品,常使用自动进样器实现定量和连续进样。

•分离柱:通过对毛细管内壁表面进行涂覆或改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分离能力,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检测器:用于监测分离出的各组分的信号,常见的检测器有紫外吸收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

4. 分析步骤1.样品准备:将待分析的样品溶解在合适的缓冲液中,同时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蛋白质的还原和糖类的酶解等。

2.样品进样:将样品注射到毛细管中,一般可以使用自动进样器来实现精确的样品进样。

3.分离:通过在毛细管内施加电场,使样品中的离子在电场力和溶液流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沿毛细管内壁迁移,实现样品分离。

4.检测:通过检测器监测样品分离过程中形成的信号,如紫外吸收和荧光等,获取样品分离和定量分析的结果。

5.数据分析:根据检测到的峰面积或峰高,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或含量。

5. 应用领域毛细管电色谱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检测与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医药:用于药物分析、蛋白质分析、核酸分析等。

•环境监测:可以分析水体中的微量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

•食品检测与安全:可以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管电色谱基本原理及设计要求
毛细管电色谱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

按流动相驱动力的不同,可分为电渗流驱动毛细管电色谱和电渗流与压力联合驱动的毛细管电色谱。

前者可在一般的毛细管电泳商品仪器上进行,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

在这种电色谱中,既引入了高选择性的色谱固定相,提高了电泳的分离能力,又克服了压力驱动的压力流引起的区带展宽,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分离。

但是因电渗流的限制,难于驱赶出电泳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实验常因气泡而中断。

在电渗流与压力联合驱动的毛细管电色谱中,液相泵产生的压力流可以将操作中产生的气泡冲出毛细管或者使气体在高压下溶解,不仅是流动相的平均线速度比相同条件下HPLC大,缩短分析时间,而且能减少压力流引起的区带展宽,使分离效率比HPLC明显提高。

若利用HPLC的进样和检测装置,可使其重现性和定量性优于毛细管电泳(CE)。

此外,还能像HPLC那样进行梯度洗脱,使分离能力进一步提高。

因此,有效的梯度洗脱是所开发仪器应有的重要功能。

在电渗流与压力联合驱动的毛细管电色谱中,被分离组分按照它们的容量因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溶质的流动速度决定于它们的电泳淌度、电渗流和流动相的压力。

电色谱的分离选择性包括两部分的贡献[5],即溶质在两相间的分配对分离选择性的贡献和电场作用溶质的泳动对分离选择性的贡献。

当电场的作用与分配的作用相一致时,CEC将表现更高的选择性。

否则两者作用相互抵消,降低分离的选择性。

在相同的表现线速度下,若电场驱动的流向与压力流方向相同,此时电场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柱效;反之,电场的作用将降低柱效。

所以,选择能使分配与电场协同作用的分离条件对提高选择性和增加柱效都非常重要,这些条件包括电场方向及强度、洗脱液的流速及组成和固定相的种类等。

(上海通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