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制度经济学概述(PPT 49页)
![制度经济学概述(PPT 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5d120b1427284b73f24250a1.png)
制度经济学
(五)制度变迁理论
一般来讲,改变一种正式的制度变迁会碰到外部效果 和“搭便车”问题。产生外部效果的原因,是因为制 度安排并不能获得专利。当一个制度安排被创造出来 后,其他群体或个人可以模仿这种创新井大大降低他 们组织和设计新制度安排的费用。因此,创新者的报 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义上,私人实施机制包括个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交 易者社会规范、已经付出关系费用的交易伙伴之间的 惠顾关系、俱乐部规范、道德准则、包括仲裁在内的 第三方组织、非强制性的政府部门的协调等 。
国家实施机制是指通过国家司法系统强制实施 。
制度经济学
(五)制度变迁理论
1、制度变迁概念
制度经济学
(一)制度的概念与分类
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不正式的。正式的 制度如家庭、企业、工会、医院、大学、政府、货币、 期货市场等等。相反,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不 正式的制度安排的例子。
制度经济学
(一)制度的概念与分类
内在制度:群体内随经验而演化的规则。如习惯、风 俗、道德、语言、文字、比赛规则、行业自律规则。
制度经济学
(五)制度变迁理论
维持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和国家不能采取行动来消 除制度不均衡,这二者都属于政策失败。政策失败的 起因有以下几种:统治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 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 局限性。
在局限条件下争取个人利益极大化是经济学的一个重 要假设或公理。局限条件可以有很多种,就是人的体 力、智力等都是局限。大概地分类,主要是从不同的 角度看,局限条件有八项:财富、知识、价格、成本、 产权、竞争、边际产量下降、交易费用等。在经济学 上,竞争、产权、交易费用最不容易处理。
张五常:《经济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PPT76页).pptx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PPT76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bb32edfb9d528ea80c77951.png)
商人
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
7.13亿元,被资助人数20多万人。
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
2008年四川地震,及至2014年云南地震,都派人和物援 助……
陈光标先生对财富的认识: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 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 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结果可能是盲目崇拜权威、科学家、股评家、“特 异功能”大师。 或者凭感性判断事物、以过去事实来判断未来、 很急情况下往往走捷径。
盲从世俗权威
《圣经·十诫》第二诫“不得偶像崇拜”,便是告诫 人类不能盲从世俗的权威,将其奉为偶像,一旦跪 拜于世俗的权威脚下,必然丧失自由。
极权政治下,人们处于巨大的作恶机器中,每个人 都在悄无声息地为一个恶的总目的日常化地作各种 局部或较小的恶,以至于完全遗忘了自己在作恶, 仿佛那是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米尔格兰是想知道,“老师们”会不会将这个实验进 行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学生们的痛苦尖叫而停手。 实验之前,米尔格兰和他的学生们估计会有1%-2%的 老师会进行到底。而几个精神科医师的预测比率则是 更低的千分之一左右。然而,他们错了,将近三分之 二的老师持续到实验结束,也就是他们将令人高度痛 苦的450伏特电击“学生”。这些“老师”对白袍实 验者的服从令人震惊。
新制度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杨春瑰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制度
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设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
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 出发来研究人,这表明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 行为的假设要更接近现实。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
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
7.13亿元,被资助人数20多万人。
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
2008年四川地震,及至2014年云南地震,都派人和物援 助……
陈光标先生对财富的认识: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 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 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结果可能是盲目崇拜权威、科学家、股评家、“特 异功能”大师。 或者凭感性判断事物、以过去事实来判断未来、 很急情况下往往走捷径。
盲从世俗权威
《圣经·十诫》第二诫“不得偶像崇拜”,便是告诫 人类不能盲从世俗的权威,将其奉为偶像,一旦跪 拜于世俗的权威脚下,必然丧失自由。
极权政治下,人们处于巨大的作恶机器中,每个人 都在悄无声息地为一个恶的总目的日常化地作各种 局部或较小的恶,以至于完全遗忘了自己在作恶, 仿佛那是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米尔格兰是想知道,“老师们”会不会将这个实验进 行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学生们的痛苦尖叫而停手。 实验之前,米尔格兰和他的学生们估计会有1%-2%的 老师会进行到底。而几个精神科医师的预测比率则是 更低的千分之一左右。然而,他们错了,将近三分之 二的老师持续到实验结束,也就是他们将令人高度痛 苦的450伏特电击“学生”。这些“老师”对白袍实 验者的服从令人震惊。
新制度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杨春瑰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制度
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设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
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 出发来研究人,这表明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 行为的假设要更接近现实。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
制度经济学ppt
![制度经济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496288ec3a87c24028c454.png)
51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和综合 (一)二者的差异 1、方法论不同 2、理论基础不同 3、考察角度不同 4、变迁动力不同 5、对国家在变迁中的作用认识不同 6、对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认识不同 (二)二者的沟通或综合
52
第五讲
27
科斯: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协调经济活动的成 本,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 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活动。 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摩 擦力。包括合同签订之前的交易费用和合同 签订之后的交易费用。 阿罗: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
28
巴泽尔: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 马修斯:交易费用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 监督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 张正常:交易费用实际上是所谓的制度成本, 只要有制度存在就会有制度成本的发生。
31
4.交易费用的类型 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政治型 交易费用 5.交易费用的度量 6.交易费用与制度的选择与比较
32
(1)科斯对企业制度与市场制度比较与选 择的分析 市场制度:通过市场交易协调不同生产 要素,存在交易成本 企业制度:通过行政命令协调不同生产 要素,存在行政成本(组织成本) 当行政成本的提高等于交易成本时,企 业达到最大规模。
第一讲
制度经济学概述
一、制度的涵义、分类和功能 二、产权的涵义、属性和基本功能 三、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四、制度经济学的历史演变 五、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
一、制度的涵义、分类和功能
制度即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 及经济行为。(舒尔茨) 制度就是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 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拉坦)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 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 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诺思)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和综合 (一)二者的差异 1、方法论不同 2、理论基础不同 3、考察角度不同 4、变迁动力不同 5、对国家在变迁中的作用认识不同 6、对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认识不同 (二)二者的沟通或综合
52
第五讲
27
科斯: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协调经济活动的成 本,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 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活动。 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摩 擦力。包括合同签订之前的交易费用和合同 签订之后的交易费用。 阿罗: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
28
巴泽尔: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 马修斯:交易费用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 监督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 张正常:交易费用实际上是所谓的制度成本, 只要有制度存在就会有制度成本的发生。
31
4.交易费用的类型 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政治型 交易费用 5.交易费用的度量 6.交易费用与制度的选择与比较
32
(1)科斯对企业制度与市场制度比较与选 择的分析 市场制度:通过市场交易协调不同生产 要素,存在交易成本 企业制度:通过行政命令协调不同生产 要素,存在行政成本(组织成本) 当行政成本的提高等于交易成本时,企 业达到最大规模。
第一讲
制度经济学概述
一、制度的涵义、分类和功能 二、产权的涵义、属性和基本功能 三、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四、制度经济学的历史演变 五、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
一、制度的涵义、分类和功能
制度即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 及经济行为。(舒尔茨) 制度就是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 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拉坦)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 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 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诺思)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ef02cc31b765ce040814b6.png)
经 交易成本经济学
代理理论詹森&麦克林
济
契约理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 哈特
学
制度与绩效
诺斯
制度变迁理论
政府与公共选择 布坎南
ppt课件
11
研究层次:
➢ (1)给定各种可选的社会法规(产权)和经济 组织,它们是如何影响经济行为、资源配置和均 衡结果的?
➢ (2)控制生产与交换的基本产权与政治规则, 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
❖ 并且透露,一旦确认游资炒作农产品,发改委 将根据相关价格管理办法进行处罚,没收全部 炒作农产品所得,并处以最高5倍罚款。
ppt课件
21
缘起:炒蒜团
❖ 09年初,金乡县鱼山镇五名装卸工人见到大蒜 便宜,合资买入700多吨大蒜,当时价格仅为每 公斤2角4分,当年8月以每公斤5元6角出货,他 们立刻变身百万富翁。
14
本章布局
第一节 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第二节 传统经济学理论未能正视制度的作用
ppt课件
15
第一节 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主旨: institutions matter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
❖我们通过一些案例,看究竟是不是这回事儿…
ppt课件
中译本为《新制度经济学》,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8年版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其他参考书籍
➢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
➢ 科斯:《企业的本质》、《社会成本问题》
➢ 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史中的结 构与变迁》
➢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中央财经大学 2011年春季本科课程
制度经济学ppt
![制度经济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81937e1711cc7931b7169b.png)
如果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这就是一 种产权规定),那么,居民户会选择每户出资 30美元去共同购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 囱上,因为相对于每户拿出50元钱买除尘机, 或者自认了75美元的损失来说,这是一种最经 济的办法。 ◘ 如果法律规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这也是 一种产权规定),那么,工厂也会选择出资 150美元购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 因为相对于出资250美元给每户居民户配备一 个除尘机,或者拿出375美元给每户居民户赔 偿75美元的损失,购买防尘罩也是最经济的办 法。 ◘
1.新、旧制度学派不新古典学派的关系
◘ 新古典理论建立在偏好、制度等参数给定的基础上,以价 格机制为核心,以个人主义为斱法论和以均衡分析为主要 模式。 ◘ 旧制度学派对这种理论范式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幵建立了 一套各斱面都不新古典主要迥异的制度分析体系,不新古 典的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新制度学派虽然同样对新古典的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揭示了市场作用的丌完全性,强调通过政府政策、制度变 革来调节经济、实现社会目标,但新制度学派幵未完全否 定新古典的分析工具。
◘ 1941年出任美国物价管理局副局长
◘ 1961~1963年任美国驻印度大使
◘ 1972年担任过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 2006年逝世
主要著作
◘ 《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1952年)
◘ 《丰裕社会》(1958年) ◘ 《新工业国》(1967年) ◘ 《经济学不公共目标》(1973年)
主要思想
◘ 2.诺斯悖论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政治体制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利益集团往往要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 中活劢,来改变市场经济的有效性。
◘ 实例分析 ◘
制度经济学课件(PPT 49页)
![制度经济学课件(PPT 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fd561115f7ec4afe04a1dfe9.png)
不同的产权形式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会产生不同的影 响。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国有产权,哪个效率更高? 牡蛎产业的调查研究
3.2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1)激励和约束功能 2)外部性内在化 3)资源配置功能
3.2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产权的属性 1)排他性 2)可分割性 3)可转让性 4)永久性(安全性)
……
3.1 产权的内涵
产权不是人对物的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 的基本关系; 产权是一组行为性权利,是一个“权力束”; 产权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
3.1 产权的内涵
产权的构成
➢ 所有权 ➢ 使用权 ➢ 用益权 ➢ 让渡权
3.1 产权的内涵
1)所有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产权主体把财产(产权客 体)当作自己的专有物,排斥他人随意加以侵夺的权利。
引子2:公地悲剧
Garrett Hard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968, 162: 1243-1248. 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上放牧,作为理性人,每 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额外放牧一只羊会给 他带来额外的收入,但是对整个草场造成的损失则由所有 牧民承担。当越来越多的人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 群数量时,过度放牧,草场沙化的悲剧就发生了。 如何解决?良心约束?人口控制?立法禁止?……
3.1 产权的内涵
产权按排他性程度可分为: ➢ 私有产权(private property rights) ➢ 共有产权(communal property rights) ➢ 国有产权(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产权的分类
私有产权 ➢ “私有产权是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 择的权利的分配。” (阿尔钦) ➢ 私有产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 里,只要每个人拥有互不重合的不同权利,多个人 同时对某一资源或资产行使的权利仍是私有产权。 ➢ 私有产权的关键在于,对所有权利行使的决策及其 承担的后果完全是私人做出的。
3.2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1)激励和约束功能 2)外部性内在化 3)资源配置功能
3.2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产权的属性 1)排他性 2)可分割性 3)可转让性 4)永久性(安全性)
……
3.1 产权的内涵
产权不是人对物的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 的基本关系; 产权是一组行为性权利,是一个“权力束”; 产权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
3.1 产权的内涵
产权的构成
➢ 所有权 ➢ 使用权 ➢ 用益权 ➢ 让渡权
3.1 产权的内涵
1)所有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产权主体把财产(产权客 体)当作自己的专有物,排斥他人随意加以侵夺的权利。
引子2:公地悲剧
Garrett Hard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968, 162: 1243-1248. 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上放牧,作为理性人,每 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额外放牧一只羊会给 他带来额外的收入,但是对整个草场造成的损失则由所有 牧民承担。当越来越多的人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 群数量时,过度放牧,草场沙化的悲剧就发生了。 如何解决?良心约束?人口控制?立法禁止?……
3.1 产权的内涵
产权按排他性程度可分为: ➢ 私有产权(private property rights) ➢ 共有产权(communal property rights) ➢ 国有产权(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产权的分类
私有产权 ➢ “私有产权是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 择的权利的分配。” (阿尔钦) ➢ 私有产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 里,只要每个人拥有互不重合的不同权利,多个人 同时对某一资源或资产行使的权利仍是私有产权。 ➢ 私有产权的关键在于,对所有权利行使的决策及其 承担的后果完全是私人做出的。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PPT56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PPT56页)](https://img.taocdn.com/s3/m/04d2893626fff705cd170ad2.png)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产权经济学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 四、企业理论 五、制度变迁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1、新古典经济学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指的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之
后一直到今天仍然居于主流地位的经济学研究 范式。 20世纪初,马歇尔曾满怀信心地宣布,经济学 的基本理论已经确立且无争论的余地,下一代 经济学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这 些理论的应用,解释现实世界各种体制与实践 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的千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6月上 午6时4 3分21. 6.2906: 43June 29,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6月29 日星期 二6时4 3分13 秒06:43: 1329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6: 43:1306 :43:130 6:436/ 29/2021 6:43:13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6.2906: 43:1306 :43Jun-2129-Jun-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06:43: 1306:4 3:1306: 43Tues day, June 29, 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1、新古典经济学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指的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之
后一直到今天仍然居于主流地位的经济学研究 范式。 20世纪初,马歇尔曾满怀信心地宣布,经济学 的基本理论已经确立且无争论的余地,下一代 经济学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这 些理论的应用,解释现实世界各种体制与实践 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的千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6月上 午6时4 3分21. 6.2906: 43June 29,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6月29 日星期 二6时4 3分13 秒06:43: 1329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6: 43:1306 :43:130 6:436/ 29/2021 6:43:13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6.2906: 43:1306 :43Jun-2129-Jun-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06:43: 1306:4 3:1306: 43Tues day, June 29, 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4b3938551810a6f4248612.png)
• 从而使得契约当事人各方都知道契约的条款是不完全的,同时也 知道需要协调不同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填补契约中的缺口,纠正扭 曲的契约条款和更有效地适应以外的干扰。
新制度经济学
第四讲 契约理论
1
讲义结构
•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契约概述 • 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 • 现代契约理论
2
学习目的和要求
• 掌握契约基本概念 • 掌握契约的原则、功能及分类 • 熟悉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 • 熟悉现代契约理论的基本内容
3
讲义结构
•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契约概述 • 古典契约理论 • 新古典契约理论 • 现代契约理论
• 契约条款的功能 – 界定双方的利益,补偿双方的成本 – 对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合同时进行激励(如承包合同、购货 合同等)
• 契约体现着社会的进步 – 19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人类的进步史乃是一部从 基于身份的义务获得解放,而代之以基于契约或自由协议 的义务的历史。 –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均可以通过契约设计来实现。
10
契约的产生及其重要性
• 起源 – 契约是随着人类社会中交易行为的产生而出现的。 – 契约(作为一种产权界定方式)的产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 研究契约的重要性 – 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契约科学”(替代选择科学) – 契约成为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 对于企业来说,契约关系是重要的战略问题,关系企业的 经营成败(企业本身就是契约的联结) – 深化对契约和履约含义的理解,有利于企业立法(例如: 串谋、隧道行为;反垄断法中的并购、以及排他性交易、 产品搭售、捆绑销售等) – 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 法学意义上的契约
– 契约是一个或一组承诺,法律对契约的不履行给予补偿, 或者在一定意义上承认履约的义务(美国)
新制度经济学
第四讲 契约理论
1
讲义结构
•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契约概述 • 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 • 现代契约理论
2
学习目的和要求
• 掌握契约基本概念 • 掌握契约的原则、功能及分类 • 熟悉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 • 熟悉现代契约理论的基本内容
3
讲义结构
•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契约概述 • 古典契约理论 • 新古典契约理论 • 现代契约理论
• 契约条款的功能 – 界定双方的利益,补偿双方的成本 – 对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合同时进行激励(如承包合同、购货 合同等)
• 契约体现着社会的进步 – 19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人类的进步史乃是一部从 基于身份的义务获得解放,而代之以基于契约或自由协议 的义务的历史。 –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均可以通过契约设计来实现。
10
契约的产生及其重要性
• 起源 – 契约是随着人类社会中交易行为的产生而出现的。 – 契约(作为一种产权界定方式)的产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 研究契约的重要性 – 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契约科学”(替代选择科学) – 契约成为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 对于企业来说,契约关系是重要的战略问题,关系企业的 经营成败(企业本身就是契约的联结) – 深化对契约和履约含义的理解,有利于企业立法(例如: 串谋、隧道行为;反垄断法中的并购、以及排他性交易、 产品搭售、捆绑销售等) – 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 法学意义上的契约
– 契约是一个或一组承诺,法律对契约的不履行给予补偿, 或者在一定意义上承认履约的义务(美国)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321d3f856a561252d36fe9.png)
中译本为《新制度经济学》,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8年版
《公司的力量》中引用的一本书中这样写道:
❖ 我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 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不寻求安稳,不希 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市民,那将被人瞧 不起,并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 我要成功。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 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 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我不会拿我的自由 去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 物作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 为任何恐吓所屈服。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 畏惧。
实例3 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 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投入的土地、劳 动力不少,但粮食产出一直不够吃,又没有足够 的钱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还是那些土地、还是那 些人,还是那些技术,粮食产出却大幅增加,中 国从此解决了10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买田地 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地多不打粮 30 磙子一住就逃荒 年 只见凤阳女出嫁 前 不见新娘进凤阳
Im中Naoge 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抉凤阳择地—多—不1打8粮个,红
❖ 暴富的传奇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炒蒜的队伍,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常年研究温 州民营企业热钱的流动,根据该会的调查,目前 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市场买蒜卖蒜。
❖ 这些抄蒜的投资者们,被称为“炒蒜团”。
《公司的力量》中引用的一本书中这样写道:
❖ 我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 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不寻求安稳,不希 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市民,那将被人瞧 不起,并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 我要成功。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 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 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我不会拿我的自由 去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 物作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 为任何恐吓所屈服。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 畏惧。
实例3 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 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投入的土地、劳 动力不少,但粮食产出一直不够吃,又没有足够 的钱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还是那些土地、还是那 些人,还是那些技术,粮食产出却大幅增加,中 国从此解决了10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买田地 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地多不打粮 30 磙子一住就逃荒 年 只见凤阳女出嫁 前 不见新娘进凤阳
Im中Naoge 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抉凤阳择地—多—不1打8粮个,红
❖ 暴富的传奇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炒蒜的队伍,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常年研究温 州民营企业热钱的流动,根据该会的调查,目前 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市场买蒜卖蒜。
❖ 这些抄蒜的投资者们,被称为“炒蒜团”。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c696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0.png)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4
新制度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概念和方法论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理论基础薄弱
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证研究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和实证检验。
实证研究不足
新制度经济学过于关注个体行为和制度设计,忽视了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忽视制度环境
过分简化现实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研究制度变革和演化的理论。
总结词
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制度如何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经济绩效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它关注制度创新的动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
详细描述
03
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VS
探讨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优缺点。
总结词: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派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强调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强调市场机制和产权的重要性。同时,新制度经济学也吸收了其他经济学派别的理论观点,如演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
0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总结词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达成和执行交易的成本。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新制度经济学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探索,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社会保障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时,改革还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保障,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和投资。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为德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详细描述
04
新制度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概念和方法论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理论基础薄弱
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证研究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和实证检验。
实证研究不足
新制度经济学过于关注个体行为和制度设计,忽视了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忽视制度环境
过分简化现实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研究制度变革和演化的理论。
总结词
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制度如何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经济绩效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它关注制度创新的动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
详细描述
03
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VS
探讨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优缺点。
总结词: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派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强调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强调市场机制和产权的重要性。同时,新制度经济学也吸收了其他经济学派别的理论观点,如演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
0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总结词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达成和执行交易的成本。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新制度经济学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探索,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社会保障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时,改革还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保障,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和投资。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为德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07章 企业理论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第07章 企业理论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aeeb39240c844768eaeeb3.png)
• 二、完全合同理论:团队生产理论和委托代理理 论
• (一)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
• 企业是一种团队协作生产的载体 • 剩余索取权的配置 •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 •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 委托代理论的三个主要模型 • 机制设计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关系
• 三、不完全合同理论
论。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 企业理论
• 一、科斯关于企业起源和性质的理论
• 以交易费用为出发点解释企业的起源:企业的出 现是因为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 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市场既然能够组织交易, 为什么还需要企业。企业和市场的不同之处。
• 企业为什么能够节约交易费用。
• 张五常:企业契约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签署的,市 场契约是中间产品商签署的。
•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马克思主要论述了企业的四个基本问题:
• 第一,企业的本质和起源,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协 作生产的组织,企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技术条件要求协作式生产组织模式出现而产生的。
• 第二,企业的边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交互作用 的结果,企业的边界受资本规模的约束。
• 第三,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权力结构,揭示了资本 和劳动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克 思经济学和旧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一、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魁奈和斯密的关于企业的看法。 • 魁奈从生产角度研究企业,认为企业的本质是生
产组织,企业依靠契约组织起来并界定不同主体 的权力,决定企业产生和企业组织制度选择的因 素是技术积累和生产力发展。
• 斯密则是从分工和合作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起源 和企业内部权利的配置。
• 第四,企业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从手工作坊和工 场,到工厂制度,再到现代股份公司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外还有一些半赢利、半非赢利性的组织,如学 校、医院。
PPT学习交流
8
• 组织在制度变迁的作用取决于:
• A、组织规模的大小:规模与力量并不是 成正比的,这里要看B。
• B、组织的凝聚力:搭便车。
• C、组织目标是否清晰,是否可明确的考 核、统计、计量。
• D、组织的进取性、创新性,学习能力与 适应性。
PPT学习交流
4
• 3、初级行动团体
• 是一个决策单位,它们的决策支配制度安排创 新的进程。
• 这一单位可能是单个人,也可能是由个人组成 的团体。
• 他们首先意识到了潜在收益的存在,并且认识 到了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制度变迁的成本。
PPT学习交流
5
• 4、次级行动团体
• 也是一个决策单位,是预期能 够分享制度变迁收益,并帮助初级 行动团体获取潜在收益完成制度变 迁的组织。
PPT学习交流
7
• (2)组织:特指赢利组织和非政府的非赢利组织
• A、赢利组织
• 赢利组织是促使市场经济中各种制度变迁的重要 力量。可以说,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依靠赢利性组织 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而逐渐建立的。比如公司制企 业的形成、股票市场规则的形成,市场体系等。
• B、非赢利性组织:表明其效用函数的复杂性。
1
• 一、基本概念
• (一)制度变迁的含义
• 是新制度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 过程,制度变迁可能在以下意义上发生:
• 1.增添型:原有各种制度保存,产生新的制度
2.全变型:原有制度本身演变成新制度
• 3.减少型:原有制度结构中的一些制度因失去存 在 意义而消亡。如粮油定量供给制度。
• 4.位移型: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中,制度的性质种类 不变,但相对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制度结构发 生了变化。
PPT学习交流
14
• 注意:
• 相对价格和偏好变化不一定引起制度 创新和制度变迁,只要原有的制度均衡 还未打破,制度创新就不会发生。
• 打破原有均衡制度的条件是存在一种 潜在的制度安排,并且创新成本低收益 高。
• 潜在的制度安排主要是人的理性
(或知识)的提高,使人们能够发现它
的存在。这种角色一被熊彼特称为“企业
7
第九章 制度变迁理论
本章重点: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制度变迁的含 义和制度变迁的原因,掌握制度变迁的方式:诱致性制 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并对两者进行比较,从而 为学生领会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和发展 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核心概念:
。 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
PPT学习交流
• 所谓渐进式制度变迁指的是变迁过 程相对平稳,没有引起较大的社会震荡, 新旧制之间的轨迹平滑,衔接较好的变 迁方式。
• 案例:中国的改革
PPT学习交流
17
• (2)特征:
• A、从局部到整体:分部门,分阶段,分 群体
• B、从体制外到体制内。
• C、从增量到存量。
• 一步步地解决改革阻力,先易后难等。
PPT学习交流
2
(二)制度变迁分析的主要概念
• 1、制度环境
• 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 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它由一国的基本制度决 定,影响其他的制度安排.
• 在制度环境中,宪法和法律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 制度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但与其他制度安排相 比,制度环境的变化要缓慢得多。
• “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PPT学习交流
9
•“搭便车”
• 内因:人的经济人本性
• 外因:公共产品的特性
• 如中国古代的滥竽充数:齐宣王喜欢 300人的合奏,于是南郭先生搭了便车。 齐宣王的儿子则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 就不能搭便车了。
• 搭便车的存在会影响创新者的积极性, 因为其付出的成本自己独担,而收益则 其他人分享。
PPT学习交流
10
• 5、制度装置
• 指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和 手段。
PPT学习交流
11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
•1、相对价格的变化 •2、偏好(Preference)的变动
PPT学习交流
12
1、相对价格变化
• 相对价格变化指的是生产要素价格比 率的变化等
• 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就是各种要素 的价格发生改变。以前紧缺而昂贵的变 得比较便宜,以前充裕的变得比较紧缺 而价格上涨了。
• 第四,新旧制长期并存(双轨制)极易导致分配 不公,经济与社会秩序混乱。
•
PPT学习交流
6
• (1)个人:主体之一
• 由个人推动的制度变迁很多
•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英雄;
• ●2001年4月10日,在荷兰一些个人及其家属的努力 下,荷兰议会通过了“安乐死”法案。据此医生可以帮 助病人“安乐死”。这项法案显示,无论是谁,只要身 在荷兰,就可以按照“安乐死”的法案来执行操作。消 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病人便忙着打听,准备到荷兰 受死。
• D、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有机地统一 起来
• (3)优点:社会震动小,社会冲突弱,
风险小,阻力相对PP小T学习交。流
18
• (4)问题
• 第一,速度慢,时间长,总的变迁成本可能更高。
• 第二,容易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形成新的阻力。
• 第三,容易给反对者以采取抵制变迁的机会。反 对改革者可以预期,并由于下一步到来有一定的 时间容易让他们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 举例:我国宪法。
PPT学习交流
3
• 2、制度安排
• 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 种安排,一种具体操作规则。
• 可能是正规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它可能是 暂时的,也可能是长久的。
• 制度安排一般在制度环境里进行。制度环境决 定制度安排的性质、范围、进程等,制度安排也 反作用于制度环境。
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
征。
PPT学习交流
15
三、制度变迁的方式
• (一)渐进式制度变迁与激进式制度变迁 (根据 变迁的速度来划分)
• (二)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变迁的主体来划分)
PPT学习交流
16
(一)渐进式制度变迁与激进式制 度变迁
• 1、渐进式制度变迁
• (1)定义:
• 人们总是希望占有短缺的要素。
• 要素价格比率改变后就需要制度调 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13
2、偏好的变化
• 偏好的改变受经济发展水平、 国民收入、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也受相对价格和信息成本的影响
• 随着偏好的变化,既有制度可 能就不再符合人们的最大化要求, 于是形成对制度创新的需求。
PPT学习交流
8
• 组织在制度变迁的作用取决于:
• A、组织规模的大小:规模与力量并不是 成正比的,这里要看B。
• B、组织的凝聚力:搭便车。
• C、组织目标是否清晰,是否可明确的考 核、统计、计量。
• D、组织的进取性、创新性,学习能力与 适应性。
PPT学习交流
4
• 3、初级行动团体
• 是一个决策单位,它们的决策支配制度安排创 新的进程。
• 这一单位可能是单个人,也可能是由个人组成 的团体。
• 他们首先意识到了潜在收益的存在,并且认识 到了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制度变迁的成本。
PPT学习交流
5
• 4、次级行动团体
• 也是一个决策单位,是预期能 够分享制度变迁收益,并帮助初级 行动团体获取潜在收益完成制度变 迁的组织。
PPT学习交流
7
• (2)组织:特指赢利组织和非政府的非赢利组织
• A、赢利组织
• 赢利组织是促使市场经济中各种制度变迁的重要 力量。可以说,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依靠赢利性组织 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而逐渐建立的。比如公司制企 业的形成、股票市场规则的形成,市场体系等。
• B、非赢利性组织:表明其效用函数的复杂性。
1
• 一、基本概念
• (一)制度变迁的含义
• 是新制度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 过程,制度变迁可能在以下意义上发生:
• 1.增添型:原有各种制度保存,产生新的制度
2.全变型:原有制度本身演变成新制度
• 3.减少型:原有制度结构中的一些制度因失去存 在 意义而消亡。如粮油定量供给制度。
• 4.位移型: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中,制度的性质种类 不变,但相对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制度结构发 生了变化。
PPT学习交流
14
• 注意:
• 相对价格和偏好变化不一定引起制度 创新和制度变迁,只要原有的制度均衡 还未打破,制度创新就不会发生。
• 打破原有均衡制度的条件是存在一种 潜在的制度安排,并且创新成本低收益 高。
• 潜在的制度安排主要是人的理性
(或知识)的提高,使人们能够发现它
的存在。这种角色一被熊彼特称为“企业
7
第九章 制度变迁理论
本章重点: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制度变迁的含 义和制度变迁的原因,掌握制度变迁的方式:诱致性制 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并对两者进行比较,从而 为学生领会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和发展 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核心概念:
。 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
PPT学习交流
• 所谓渐进式制度变迁指的是变迁过 程相对平稳,没有引起较大的社会震荡, 新旧制之间的轨迹平滑,衔接较好的变 迁方式。
• 案例:中国的改革
PPT学习交流
17
• (2)特征:
• A、从局部到整体:分部门,分阶段,分 群体
• B、从体制外到体制内。
• C、从增量到存量。
• 一步步地解决改革阻力,先易后难等。
PPT学习交流
2
(二)制度变迁分析的主要概念
• 1、制度环境
• 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 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它由一国的基本制度决 定,影响其他的制度安排.
• 在制度环境中,宪法和法律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 制度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但与其他制度安排相 比,制度环境的变化要缓慢得多。
• “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PPT学习交流
9
•“搭便车”
• 内因:人的经济人本性
• 外因:公共产品的特性
• 如中国古代的滥竽充数:齐宣王喜欢 300人的合奏,于是南郭先生搭了便车。 齐宣王的儿子则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 就不能搭便车了。
• 搭便车的存在会影响创新者的积极性, 因为其付出的成本自己独担,而收益则 其他人分享。
PPT学习交流
10
• 5、制度装置
• 指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和 手段。
PPT学习交流
11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
•1、相对价格的变化 •2、偏好(Preference)的变动
PPT学习交流
12
1、相对价格变化
• 相对价格变化指的是生产要素价格比 率的变化等
• 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就是各种要素 的价格发生改变。以前紧缺而昂贵的变 得比较便宜,以前充裕的变得比较紧缺 而价格上涨了。
• 第四,新旧制长期并存(双轨制)极易导致分配 不公,经济与社会秩序混乱。
•
PPT学习交流
6
• (1)个人:主体之一
• 由个人推动的制度变迁很多
•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英雄;
• ●2001年4月10日,在荷兰一些个人及其家属的努力 下,荷兰议会通过了“安乐死”法案。据此医生可以帮 助病人“安乐死”。这项法案显示,无论是谁,只要身 在荷兰,就可以按照“安乐死”的法案来执行操作。消 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病人便忙着打听,准备到荷兰 受死。
• D、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有机地统一 起来
• (3)优点:社会震动小,社会冲突弱,
风险小,阻力相对PP小T学习交。流
18
• (4)问题
• 第一,速度慢,时间长,总的变迁成本可能更高。
• 第二,容易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形成新的阻力。
• 第三,容易给反对者以采取抵制变迁的机会。反 对改革者可以预期,并由于下一步到来有一定的 时间容易让他们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 举例:我国宪法。
PPT学习交流
3
• 2、制度安排
• 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 种安排,一种具体操作规则。
• 可能是正规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它可能是 暂时的,也可能是长久的。
• 制度安排一般在制度环境里进行。制度环境决 定制度安排的性质、范围、进程等,制度安排也 反作用于制度环境。
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
征。
PPT学习交流
15
三、制度变迁的方式
• (一)渐进式制度变迁与激进式制度变迁 (根据 变迁的速度来划分)
• (二)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变迁的主体来划分)
PPT学习交流
16
(一)渐进式制度变迁与激进式制 度变迁
• 1、渐进式制度变迁
• (1)定义:
• 人们总是希望占有短缺的要素。
• 要素价格比率改变后就需要制度调 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13
2、偏好的变化
• 偏好的改变受经济发展水平、 国民收入、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也受相对价格和信息成本的影响
• 随着偏好的变化,既有制度可 能就不再符合人们的最大化要求, 于是形成对制度创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