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9f3b1e6aeaad1f346933f2d.png)
学方法推 而不广 ,讲授 又过 于强 调系统 、完 整 ,很 少给学 生 留有 思维 的空 间和 余地 ,这些 都在 不 同程 度 上 影 响教学 质量 的提 高 ”I.可见 ,改革 传 统 教 l 1
学方法 势在必 行.
学” 学时 数不 断压缩 . 这种 形势下 , 何教好 “ 在 如 物
试 从 改革 “ 理化 学 ”理 论课 教学方 法 、培 养学生 物
学 习兴趣 、改革 “ 物理 化学 ”实验课 教学方 法等角 度 提 出对 该 课程进 行 教学方 法 改革 .实践证 明 ,在 “ 理化 学 ”教 学过程 中采 用这些 改革措 施后 ,取 物
得 了较好 的教 学效 果.
基 金 项 目: 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物理 化 学精 品课 程 经 费 资助 .
作者简介 :黄 玉代 ( 93 ),男,山东人 ,工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 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 17一
第1 期
黄 玉代 ,刘瑞 泉 :“ 物理化 学”教 学方 法改革 探 索
5 3
由附加压 力 产生 的后 果 ,推导 出开尔文 公式 ,通过 弯 曲液面 的 附加压 力 I 开尔文 公 式 ,说 明新疆 农业 推 广 滴灌 的 原 因,使 学生得 到 了启 发 ,激 发 了学生
1 “ 物理化学 ”理论课教学方法 改革
探 索
教 学有 法 ,但无 定法 。传统 的教 学方法 ,主 要
是 教师 “ 一言 堂 ” ,以教师 讲授 ,学生 听讲 为主.这 种传 统 的教 学方法 单调 呆板 ,枯 燥无 味 ,课堂 上教 师 讲得 没劲 ,学生 听得 昏昏欲 睡 ,提不起 精神 .因
“ 理化 学 "教学 方法 改革探 索 物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b83776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1.png)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对新课程体系下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展了分析,通过以"博而通"和"少而精"思想为根底搭建知识框架、加强研讨型教学、将科研带进课堂等方式,探讨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送大家阅读参考。
物理化学是化工、制药、轻工、材料、纺织等专业学生的根底课,是一门应用广泛,极具创新性和开展前途的学科[1]。
然而,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穿插学科,涉及化学、物理学、高等数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2],理论性强,历来被学生们认为公式多、概念多,是一门较难掌握的根底课[3-5]。
针对河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相关专业的特色及物理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笔者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历,在对工科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谈一下近几年来对物理化学教学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有所推进。
1.1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一些非化学化工专业工科对根底课程的课时数进展压缩,如在我校给环境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由原来68学时缩减到48学时。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这门根底课呢?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编排体系各局部的内在联系。
其次,要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做到以点带面。
比方学习化学平衡一章中理想气体反响的标准平衡常数,首先讲述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这就是“点”,进而将本章节的其它内容紧紧围绕这个“点”展开,探讨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响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以及复相化学反响的平衡常数。
同时紧扣课后思考题和习题,采用课堂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本章根本概念的理解,增进学生对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1.2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内容入手,培养学生感知与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ba4d817a8114431b90dd8b3.png)
关问题 ,对应 于化 学 专业 的课 程 体系 进行 了较大 的调 整。 将物理化学课程调 整为 化学专 业 的第一 门专业课 程 ,安 排 在大一下学期和大 二上 学期授 课 ,使学 生一 开始 就建立 严 谨 、规范和厚实 的共性理 论基 础 ,树立 物理 化学课 程在 化 学系列课程的 中心地位 及化 学各 分支学 科和 专业课 程 的关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f r a me o f 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e x a c t n e s s a n d wi d t h,e n h a n c i n g 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
第3 6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高等 教育研 究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Re s e ar c h
V o 1 . 3 6, N o . 2
J u n . 2 01 3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8 7 4 . 2 0 1 3 . 0 2 . 0 3 6
“物理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3a66e02f78a6529647d5363.png)
的 、 求 和 实 验 条 件 ,E 生 自行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并 加 以实 现 。 要 E学 r 综 合 性 实 验 可 使 学 生从 被 动束 缚 状 态 解 脱 出来 , 正 实 真
现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教 学模 式 , 动 !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调 生 性 。课 题 组 教 师根 据 课 程 内容 和我 院 实 验 室 的 条 件 , 后 开 先 发 出 了 “ 矸 石 矿 物 组 成 初 步 分 析 及 热 值 测 定 ” 二 氧 化 钛 涂 煤 “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方 面存 在欠 缺 , 致 学 生 毕 业 后 无 法 直接 快 导 速 进 入 行 业 实 践 中 , 且 他 们 在 工 作 中 的创 新 能 力 也 存 在 很 而 大 的 局 限 性 , 造 力 明 显 不 足 。为 此 , 校 在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创 高
践 能力 放在 首位 , “ 理 化 学 ” 基 础 理 论 同实 践 结 合 , 把 物 的 着
力 将 实 验 同 生产 和生 活实 际相 联 系 , 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和 创 使
新 能力 得 到 提高 。
( ) 合 性 实 验 是指 实 验 内 容 涉 及 “ 理 化 学 ” 程 的 综 合 物 课
求 学 牛 了解 我 院 实 验 室 及 相 关 仪 器 设 备 的 情 况 。学 生 独 立 设 计 实 验 采 取 了 班 内 分 组 的形 式 。 这 给 了学 生 足 够 的 压 力 ,
( ) 末 实验 考 核 二 期
期 末 实验 考 核 采 用 笔 试 与 实 验 操 作 技 能 相 结 合 的 方 式 。 笔试包括实验原理 、 实验 基 本 操 作 和 实 验 装 置 方 面 的 理 论 性 和技 术 性 等 问题 ; 验操 作 技 能 的考 核 是 从 学 生 能 够 独 立 进 实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836e1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7.png)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物理学和化学的交叉领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要求较高。
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本文将围绕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针对物理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等具体实例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讲述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化学的知识。
物理化学的实验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多以讲述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实验。
而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验并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验能力。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
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通过互动式教学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引入多媒体技术也是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物理化学概念、实验过程等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从引入案例教学、加强实验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及引入多媒体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2a8e48184868762caaed5de.png)
收稿 日期 : 0 9 0 — 2 2 0 — 3 1 作者简介 : 刘维桥( 9 6 , , 16 一)男 山东威海人 , 江苏技术 师范学 院化学化工学 院副教授 , 士 , 博 研究方 向为催化物理化学。
学质量 , 必将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学风建设起到深远的影响和积极 的推动作用 。 进行素质教育 , 教师是主力
军 , 堂 是主 战场 。使 学 生能 轻松 愉快 地学 习 本课 程 , 能领 会其 精髓 , 正掌 握 物理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进行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的指导思想 。教师可以凭借 自己的名望 、 人格魅 力、 师生之谊 , 在传授科学知识 的同时 , 巧妙而恰如其分地进行科学精神 、 科学方法的讲授和全面素质教
摘
要: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进行物理 化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作 为
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 教师在物理化学教学 中应紧密结合教学 内容 , 注重兴趣教育 , 培养学生科学 的思维方法 和科 学研究 能力 。同时应建立 多样化 的考核手段 ,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 物理化学 ;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 培养
物理 化学 中有大 量的基 本概 念和基 本定 律 , 于这些 基本 知识 , 教学 中绝 对不 能照本 宣科地 讲 解 。 对 在 教 师应经 过思维 加工 , 重新设 计 出适合 教学对 象 的讲 课 体系 , 于让 学生 理解掌 握基本 概念 和定律 。 便
2 4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自
第 l 4卷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c8b6a0beff9aef8941e06cc.png)
( 贵 州 师 范大 学化 学与材 料科 学 学院 ,贵 州 贵阳 5 5 0 0 0 1 )
摘 要 :针对师范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围绕着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
趣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和创新 ,我校从 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及 手段 、考核 等方面进行 了改革 与实践 ,取得 了预期效果 ,提高 了学 生 的动手能力 ,培养 了他们 的创新 能力。
Abs t r a c t :Th e ma i n p r o bl e ms e x i s t i n g i n t h e t e a c hi n g o f p h y s i c l a c h e mi s t r y e x p e ime r n t s i n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i e s We r e a na ly z e d.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e e x p e r i me n t t e a c hi n g, t h e r e f o m wa r s s t a r t e d wi t h f o c u s o n s t i mu l a t i n g s t u d e n t s e x p e ime r n t a l i n t e r e s t s a n d d e v e l o p i ng s t ud e n t s ’f u n d a me n t a l s k i l l s a n d i n n o v a t i v e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i n t h e wa y s o f e x p e r i me n t c o n t e n t s ,t e a c h i n g me t ho ds ,t e a c h i n g me a n s a n d e x a mi na t i o n.Th e pr a c t i c e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r e f o m r wa s t o b e e f f e c t i v e o n t h e e x pe ime r n t t e a c h i n g .I t i mpr o v e d t h e s t u d e n t ’ S a b i l i t y t o c o n d u c t t he e x p e ime r n t s o n t h e i r o wn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d t h e i r c r e a t i v e a b i l i t i e s . Ke y wo r ds:p h y s i c a l c h e mi s t y r e x p e ime r n t ;t e a c h i n g;r e f o m r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9a5320aa6c30c2259019ec1.png)
科 学先 进 的教 学 与 育 人 理 念 是 精 品课 程 建 设 , 实 施 教 学 改 革 的 先 导 和 保 障 。 教 师 如 果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没 有 树 立 和 明 确 科 学 先 进 的 教 学 育 人 理 念 , 不 就 可能 对课程 的教学 活动 设计 做 到传 承 与 创新 并 形成
较 扎 实 的 理 论 化 学 知 识 目 标 要 求 , 课 程 Y 设 目标 本 t : 定 位 于 使 开 设 《 理 化 学 》 程 专 业 的 学 生 , 过 本 物 课 通
具 有 鲜 明 特 色 , 能 恰 当 运 用 现 代 教 学 技 术 , 法 与 并 方 手 段 , 学 效 果 显著 , 有 示 范 和 辐 射 与 推 广作 用 , 教 具 内 涵 丰 富 。其 核 心 在 于 教 学 改 革 , 彰 显 效 果 及 特 并 色 。本文 就我 们开 展3 科《 理 化 学 》 品课 程 建设 2 物 精 的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与 实 践 情 况 作 如 下 几 个 主 要 方 面 的
收 稿 日期 : 0 9 1 一O 20 — 0 7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是 实 施 “ 等 学 校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高 学 改 革 工 程 ” 一 大 举 措 , 于 提 高 本 科 教 学 和 人 才 的 对
培 养质量 , 进 教育 教 学 改 革 不 断深 入 发 展 具 有深 促 远 而 重 大 的 意 义 。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要 体 现 现 代 的 教 育 思 想 , 合 科 学性 、 进 性 和 教 育 教 学 的 普遍 规 律 , 符 先
态 , 实 牢 固 专 业 应 用 的 化 学 理 论 基 础 。 第 二 层 次 夯
面 向资源 勘察 、 境 、 文 以及 生 物 等 工 程类 专 业 , 环 水 课 程 授 课 内容 除 了 加 强 基 本 概 念 、 础 理 论 外 , 点 基 重 在 于 化 学 热 力 学 和 反 应 动 力 学 理 论 及 其 应 用 计 算 和 新 进 展 的 内 容 , 适 应 其 工 程 类 专 业 学 习 知 识 的 需 以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6d0572f5901020207409c25.png)
直接记入学业档案. 目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以下主要 问题 : ①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手段 、 方法单 教学过程基本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 师生互动性差 ; ② 实验项 目数偏少 , 目前共计划开设 1 2 个 实验 , 都是基础理论 和测试实验 , 虽然 1 2 个实验基本涵盖了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 电化学 、 表面化学 和胶 体化 学 等相关 知识 , 但缺 少设 计性 实验 项 目( 本 科教 学 合格 评估 中重 要 的指标 ) , 无 法真 正 满足应 用 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的需要 ; ③ 实验教学 内容针对性较差 , 多专业教学 内容一样 , 缺乏针对性的教 学; ④ 部分仪器陈旧, 实验仪器套数少 , 大多实验只有3 套仪器 , 学生只能采用分组大循环的模式进行实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4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4 8 1 ( 2 0 1 3 ) 0 2 . 0 1 9 7 . 0 4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 其 中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 培 养动手 能 力强 、 知 识 面广 、 有 创新 精 神 的全 面发 展 的 复合 型人 才 是实 施质 量 工程 、 提 高本 科教 育 质量
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应用性和面向社会需求为主 ,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的实践能力为主 , 增 加综 合性 、 设 计性实验 , 重 视多媒体 和计算机辅 助技术在 实验教学 中的应用 .
Ma y2 01 3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李求忠
( 宁德师范学院 化学系 ,福 建 宁德 3 5 2 1 0 0 )
摘要 :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为切人点 , 提出了实验教学体 系改革 的必要性和措施. 对物理化学实验教
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6f8b09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a.png)
2022年4月第17期Apr. 2022No.17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蒙丽丽,李媛媛,李 猛,朱汝葵(南宁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摘 要] 针对民族地区师范生的培养需要,进行基于OBE理念的化学专业核心课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对物理化学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OBE理念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其实践成果为高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物理化学实验’”;2020年度南宁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两性一度’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程评价实践研究——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例”(2020JGXO16);2021年度南宁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物理化学实验”;2021年度南宁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作者简介] 蒙丽丽(1972—),女,广西上林人,博士,南宁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光材料研究;李媛媛(198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南宁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无机材料研究;朱汝葵(1970—),女,广西玉林人,硕士,南宁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7-0121-04 [收稿日期] 2022-01-05“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将物理化学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属于高阶性实验范畴,其在塑造学生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碳”背景下基于地区科研资源对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
![“双碳”背景下基于地区科研资源对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6954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7.png)
程不仅要注重教与学"更应该面向地方科研资源优势"将
+产,作为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依托既有资源和优势"以 参考文献
能源#环境#绿色化工#绿色材料为基础"注重与社会#行业 &$'郑苑楠!李姗姗!江丙友!等!面向,双碳-战略的
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并强调特色教育#因材施教"满足学生 煤炭高校教学改革探索&N'&科技创新导报!)%))!$'$$$%/
识和技能#熟练掌握绿色技术等能力"能够为企业或社会 理化学,课程目标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相应改革$
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一%掌握理论知识是该课程的基础培养目标
人才$
+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含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电化
+物理化学,是化学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 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内容"而且这些知识又大量应
创新教学
!"#!$%&$'(') *+&,-./&$01$21(3$&)%)()3%()
科技风 年 月
双碳背景下 基于地区科研资源对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 物理化学 课程为例
郭雅丹$4崔永峰)4牟 真(4刘文芳$4刘丽静$
&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内蒙古包头 &包头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 一双碳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培养目标的重构
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双碳,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 +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5bab7f5941ea76e58fa0455.png)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作者:张莉艳徐雯常贯儒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35期摘要: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特点,对高校物理化学实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转变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建设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网络资源,从而激发学生对物化实验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实践和建设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69-02物理化学实验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作为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掌握物理化学的有关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1]。
作为我校新增设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是学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之后的又一门新的实验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实验能力。
然而一直以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低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甚至阻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2]。
因此,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如何积极的迎合时代发展要求,满足新世纪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更好地与学科研究的发展相结合,是当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3]。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课程建设和培养方案等方面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综合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实验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实验教学当作理论教学的衍生物,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
因此,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致使实验设备仪器得不到更新,数量有限,教学的程序相对简单化,抑制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也得不到锻炼[4]。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c876242cf84b9d528ea7aac.png)
【 摘
要】 从培养创新型、应甩型人才出发,对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讨物理化
学实 验教 学模 式 。实践 表 明 ,把 物 理化 学实 验教 学改 革 与学 生的探 索精 神 帮怠新 能 力培 养结 合起 来 ,调动 了学 生实 验 的积极 性和 主动 性 ,促进 了知 识传 授及 能力 培养 的有 机统一 。 【 词】 理化 学 实验 ;教 学改革 ;能 力培 养 ;综合 素质 关键 物
实验教 学是高等教 育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是培养学 生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 是教 师指导学 生用实验手段进行观 察、探索和创新 ,从而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教 学过程 【。 l J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 践性 、客观性、综合性和科研性 的特
点 , 有 理 论 教 学 不 可 替代 的作 用 。 理 化 学作 为 化 学 化 工 类 具 物 专 业 的 一 门 重 要 的 基 础理 论 课 程 , 综合 了 无机 化 学 、 机 化 它 有
ta h o i v t n o a e d s o o n x e i e t a a o u r d a l a h n f a i n o b l y t i ig a d k o ld e ii a i g wa r m o e f r h t ep st i a d g —h a im fd ig e p r n sm n e v e , swe l s e u i c t f i t a n n n n w e g nt t s o td a t t i y m w t i o a i r i n p e t ea t a ia in o a h n n v to e s r m e t h cu lz t f e c i gi o a in m a u e n . o t n K e w o d : x e i e t l h sc l h m it ; ta h n eo m ai n; tan n b l y; i tg a e i t e i y r s e p rm n a p y i a c e sr y e c i gr f r t o r i ig a i t i n e rt d d ah ss
浅谈《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fbef9a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a.png)
浅谈《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它是物理学和化学学科的结合,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化学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也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本文将就《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浅谈,探讨如何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优化课程内容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繁杂,理论性强,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突出重点,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
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化学反应实例,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物理定律。
结合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原理对工程、医学、材料等领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科学的兴趣。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传统的《物理化学》教学方式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 passively receive the knowledge。
教学改革需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能够将物理化学的抽象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掘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实验教学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感受化学变化的过程,从而理解相关的物理化学原理;讨论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
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教学改革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评估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需要建立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的评估体系,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课外科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d43563ba32d7375a4178075.png)
物 理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改 革 探
邓 斌
( 湘 南 学 院 化 学 与 生命 学 系 , 湖南 郴州 4 2 3 0 0 0 )
索
摘 要: 实验 教 学 是化 学化 工 类 专业 培 养 学 生动 手 能 力和 创 新 精神 的主 要 途 径 , 目前 地 方 本科 学校 物 理 化 学 实验教 学难 以适 应 新 时 代 高素 质 创 新 型 人 才培 养 的 需要 , 为此, 必须 对其 进 行 改 革 。 本 文 总 结 了 湘 南 学 院 近年 来 物 理 化 学 实验 教 学 改 革 的措 施 , 内容 包括 调 整 教 学 内容 、 改革 教 学方法、 开 放 实验 室、 开设 综 合 性 和研 究设 计 性 实验 等 。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物 理 化 学 实验 教 学 改 革 人 才培 养
色彩
反三 , 融会贯通 ; 又 如 随 着 计 算机 技 术 的发 展 和普 及 , 我们 结 合 新 仪 器和 新方 法 制作 出与 教学 紧 密相 关 的多 媒 体课 件 ,使教 学 活 动 更具 互 动性 和 形象 性 ;再 如 我们 实施 以小 组 为单 位 分批 进 行 实 验 的教 学方 法 ,要 求 组 内每个 学 生 都要 熟 知实 验 的 全过 程. 这 样先 做 的 同学可 给下 批 实验 的 同学进 行示 范 和指 导等 。 上 述方 法 的实 施 既可 节 约 教学 资源 、 提 高 实验 效 率 , 又可 提 高 学 生 的 自主 性 和协 作精 神 ,也 给 予学 生 足够 的 空 间发 挥 实验 技 能 和 主观 能 动性 。 突 出学生 在 实验 过程 的 主体地 位 等 。 3 . 建立 开放 实验 室 . 实 施 开放 式 实 验教 学 自2 o 1 0 年 物理化学 实验被立 为院级精 品课程建设 以来 , 我们开始尝试开放式教学 , 实验 室 全 面 向 学 生 开 放 , 给予 学 生 充足的实验时间和空间。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 对 实 验 时 间 实 行 开放 。 学 生 可 根 据 自己 的 安 排 , 自 主 选 择 时 间 到 实 验 室 做 实 验. 有 足 够 的 时 间 和 自 由度 “ 准备 、 思考、 消化 、 完 成” 实验 内 容: 对实验仪器设备 实行开放 , 把实验 室闲置的仪器设备集 中 在一起 。 供 学 生 了解 仪 器 结 构 和 工 作 原 理 , 并 鼓 励 他 们 维 修 和 改装用 , 增 强 他 们 的动 手 能 力 。 这 样 既 给学 生 练 就 了一 套 过 硬 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条件 . 又 提 高 了仪 器 设 备 的 使 用 率 ; 对 实 验 项 目实 行 开 放 . 学 生结 合 自 己的 专 业 方 向和 兴 趣 爱 好 , 自主 选 择 课 程 大 纲 规 定 的 实 验 内容 ,同 时还 根据 实 际 需要 选 择 实 验 内容 . 学 生通 过 自学 和 与教 师 交 流 , 独 立 完成 实验 。 此外 , 对 参 与 开 放 式 实 验 的 同学 , 我们 还在文献查 阅 、 实验方 案设计 、 实 验操作规范 、 实验 仪 器 仪 表 组 装 及 其 调 试 、 实 验 数 据 计 算 机 处 理、 实验 论 文撰 写 和 交 流 答 辩 等 方 面 进 行 系统 训 练 , 进 一 步 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 . 激发 他 们 的求 知 欲 和 好 奇 心 等 。 4 . 开设 综合 性 和 研 究 设 计性 实验 。 培 养 学 生 自主创 新 能 力 为 了能 有 效 地 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 分 析 、 研 究 创 新 能力 , 我 们 通 过 开 设 综 合性 和研 究 设 计性 实验 来 实 现 。 综 合 性 实 验是 物 理 化 学 实 验 课 程知 识 的综 合 体 现 , 其 中包 含大 量 的 基 础 知识 和基 本 技 能 的 综 合运 用 : 研 究 设 计 性 实 验 是 教师 只给 出 一 个实 验 题 目和 实 验 目的 . 学 生 根 据 已有 的 知 识 , 结 合 相 关 文 献 资 料 设 计 出实 验 方 案 . 与 教 师讨 论 认 为 可 后 方 可 独立 实 施 。研 究设 计 性 实 验 对 学 生 的 实验 技 能 要 求 更 高 , 往 往 被安 排 在 综 合 性 实验 完 成 后 再 进 行 。这 时基 本 实 验 技 能课 已上 完 , 学 生 也 做 过 了一 些 综合性实验 , 做 研 究设 计 性 实 验 的 基 础 已经 具 备 。学 生从 教 师 那 里 得 到 实 验题 目后 。 通过 到 图书 馆 和 互联 网查 阅 相 关 的 资料 设 计 出实 验 方 案 . 交给教师审 阅, 带 审 核 通 过 后 学 生 可 进 入 实 验 室 独 立 完 成 实 验 。实 验 结 束 后 , 教 师 会 与学 生 一 起 讨论 实验 的得 失 . 提 出相 应 的 问 题 . 以求 下次 改 进 。例 如 在 “ 微 量热 法 测 定 药 物 对 细 菌 生 长 代 谢 的抑 制作 用 ” 研究设计性 实验中 , 学 生 通 过 查 阅资 料 和 文 献 , 可 设 计 出多 种 实 验 方 案 , 内容 涉 及 药 物 和细 菌 的筛 选 、 微量热数据收集与分析 , 细 菌 生 长 代 谢 环 境 的
浅谈《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92d99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d.png)
浅谈《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教学目标的明确《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进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
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意识。
针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比如PPT课件、多媒体教学等,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的明确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和考核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中,教学方法往往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
教学改革要以创新教学方法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案例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的创新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网络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互动教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类教学资源,比如实验室设施、科研成果、专业学术期刊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研究平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可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c407b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3.png)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一、现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 理论脱离实际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际应用。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往往与实际应用脱离较远,导致学生对物理化学理论的掌握程度不够,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上,缺少与当今科技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结合。
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需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单一是传统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又一大问题。
老师往往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缺乏互动和启发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1. 重视实践应用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通过实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结合实例、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1. 强调实验教学2. 引入案例教学3. 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推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物理化学教育的质量,为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提高地方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
![对提高地方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982c2fa4693daef5ef73d34.png)
Kewo d : h s a c e s y B (rbe b sdl r i ) p n ec igm to y r s p y i l h mir ;P L p o l c t m— ae a n ;o e ahn eh d en g t
22教 学 内容具有 开放 性 .
荩 丁 题学 习法(rbe b sd l rig B ) po l ae a n ,P L 是一种 课 结 m— en 构 和 办法 ,它 强渊学 生 同时发 展商 层次 的思 维方 式 、掌握 知识 基 本 概念 和实 践 能力 。在 P L教学 法 t , 生面对 的 是实 际状况 下 B 1 学 I 的 问题 , 自己就 是解 决 问题 的主角 。其 重要特 色 是涉 及 的 问题 来 『现 实卞活 并 课程 内容 相关 。为 了保证 P L的效 果 , 究 的 问 】 B 研 题 必须 有相 应 的复杂 性 ,不给 定 “ 一正确 答案 ” 这 样有 助于 各 唯 , 学 习组 的独 创性 和相 互交 流 。 B P L法 能够使 学生 更专 注在 学 习中 , 冈为他 们有 强烈 的独 创愿 望 ,能够 通过 研 究得到 自己的成 果 ,对 习也 台 r更 多责任 感 。存在 问题 的提 问会 引起 学牛 富有 批判 性 和 创造 性 的思考 。 1 B 问题 的提 .P L 2 P L教 学法 的核心 是提 出问题 。通 过 问题 的精 心设计 ,可 以 B 使 教 学按照 教帅 预先 设置 的情 景发 展 , 是 P L教 学的 关键环 节 这 B 之 ‘ 问题 设计既 要符 合教 学 内容 ,又要 贴近 生活 实际或 结合 本 。 专业 的情况 ,能够激 发 学生探 究 的兴趣 。此 外 , 问题 的设 计还 可 以 与老帅 的研 究课 题相 结合 ,这样 町以给 学牛 更前沿 、 更专业 的 指导。 以环境 丁 程 业 学 生为例 , ̄y废 水 处理 是学 生存今 后 的工 2k l 作实 践 巾经 常 遇到 的 问题 。T业废 水 处理 方法很 多 , 要 有生 化 法 、吸 附法 、化学 氧化 法 、离子 交换法 、电渗 析法 、絮凝 沉淀 法 等 ,其 中絮凝 沉淀 法是 应用 最广 泛 、最 经济 的 方法 。所谓 絮凝 沉 淀法 就是 向体 系 中加入 带正 电胶 体 ,与水 中带 负 电胶 体微 粒产 生 电性 中和 ,使 胶体 失去 稳定 性 并集合 成大 的絮 凝物 的过 程 。例 如 以硫 酸铝 或 聚合铝 作 为混凝 剂 的混凝 过程 就是 利用 物理 化学 中所 讲 的胶 体之 『的相 聚 沉作 用 ,硫酸 铝加 入水 中后 相继 发生 电离 日 J 和水 解 反戍 ,进而 形成 氢氧 化铝 正溶胶 ,以吸 附水 中带 负 电胶 体 产 生 电 卜 ,而使 胶 体双 电层被 压缩 ,电动 电位 降低失 去稳 定性 , 和 进 而形 成人 的絮状 物 。 对 于这样 个专业 的技 术 问题 ,可 以 设计如下 ‘ 问题 “ 些 丁
普通高校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普通高校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33c8304581b6bd97f19eae1.png)
过 现象 ,提炼 出化学 反应 过程 的本 质 ,它 同时具 有为 学好 其他 化学 课程 夯 实 基础 和 培养 创新 能 力 的两 大功
能l _ 1 ] .实 践表 明 , 凡是 具有 较好 物理 化学 素养 的大 学毕业 生 , 他们 触类 旁通 ,自学 能力 强 ,能较快 适应 研究 方 向 的转变 , 具 有创 新性 思维 , 有 可 能站在 国际科技 发展 的前 沿.
可逆过 程 的第 三个 特点 为“ 在等 温可 逆膨胀 过 程 中 系统对 环 境做 最 大 功 ,在等 温 可逆 压 缩过 程 中环 境
对 系统做 最小功 ” .对这一 知识 点的全 面理解 应是 :当系统对 环境做 功 时( 条件 ) , 其 可 逆过程 做 最大 功 ,当
环境 对 系统做功 时 ( 条件) ,其 可 逆 过程 做 最 小 功 ,这 里 的最 大 功 和最 小 功 是 指 功 的绝 对 值.这一 结 论 在
2 0 1 3年 7 月
J u 1 . 2 0 1 3
文章编号 : 1 0 0 0—5 4 7 1 ( 2 0 1 3 ) O 7 ~0 1 5 7 —0 6
普通 高校 物 理 化 学教 学 改 革 的探 索和 实践①
马天 慧, 贾林 艳 , 邵长 斌 , 庄 志萍, 左 明辉 , 陈 玉锋 , 韩 俊 凤
牡丹江师范学 院 化学化 _ T学 院 ,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1 2
摘 要 :针 对 物 理 化 学 课 程 特 点 , 从 4个 方 面 介 绍 了笔 者 和 同事 们 多 年 来 的教 学 实 践 和探 索 .提 出 在 教 学过 程 中 , 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在院校转型的大背景下,重视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物理化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2014年2月,教育部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我校作为省属地方院校这几年一直在建设发展应用型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物理化学作为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应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树立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意识,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前沿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教学深度上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教学的广度方面,做到结合科技前沿、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科研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多各方面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重视绪论课的讲解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概念多,公式推导多,内容抽象。
以往的教学当中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从理论到理论,从公式到公式,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难学、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物理化学作为独立的一门课进行讲解,未能注意介绍它与先修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在内容上的联系,学生无法充分认识到学习物理化学重要性和意义。
鉴于此,在上第一堂绪论课时,要介绍一些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目的;此外,还应紧密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介绍学习物理化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该门课程。
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有《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的基础就是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部分的内容;《化工原理》《化工分离工程》则与《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基础、相平衡、化学平衡等内容密切相关;《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中的有机化工部分则与《物理化学》中的化学动力学部分密切联系着;《化学工艺学》中的无机化工部分则和《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密切相关等等[1]。
1.2 修改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原有96学时,现已减为80学时,这就要求修改原有的教学大纲。
对于化工专业来说,物理化学教学应重点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以及电化学部分的内容。
其中化学热力学安排了40学时,化学动力学14学时,电化学为14学时,如表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基础够用、应用为本、培养能力”的原则,加强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2]。
物理化学课程有大量的公式,对于一些复杂的公式推导,不作太高要求,重点放在对推导出来的结论进行分析,并和化工生产实际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省去难度很大的数学推导计算,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又能让学生直接了解物理化学在化工中的应用[3]。
2 教学方法改革
在传统的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仅仅接受“图文电视”,教学互动性被削弱。
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目的不同,合理运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1 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来说,应该是传统的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多媒体教学方式为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
如化学热力学部分,有许多公式推导,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我们一般采用传统的板书讲授,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思维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理解深入,记忆深刻。
而在相平衡和电化学等部分内容,需要辅以图形、实验等进行说明和理解,对于具有此特点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利用声音画面文字进行形象讲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来自于生产实践,反过来又对实际的生产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如讲两组分相图的时候,可以结合化工生产中的蒸馏和精馏过程来介绍两组分相图的应用。
此外对于部分内容可采取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学生自学并讲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如“化学动力学”这章可以把“光化学”“催化作用的通性”等内容布置给学生自学,教师给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写出类似于教案式的学习笔记,并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讲解自己自学的内容,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和补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 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勤和作业。
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许多弊端,许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期末考试前指望着教师画重点,临时抱佛脚,勉强通过考试。
为了解决传统课程“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我们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为全过程、多样化的“PSF”考核方式。
“P(participation)”代表学生课程参与度评价,教师主要根据学生课程考勤情况、回答提问情况、课堂笔记等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10%,考察学生的听课情况。
“S(serial process evaluation)”代表系列的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形式可以采用章节测验、期中测验、课程论文、作业、读书笔记等形式,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适时安排多次考核,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项综合成绩权重为50%。
“F(final examination)”代表期末(课终)考核,采取笔试的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40%,重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结语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长期关注的课题。
只有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将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高军.化工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J].广州化工,2010,38(6):275-276.
[2] 赵东江,徐丽英.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42-143.
[3] 钟煜,李林刚,刘传芳.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30(5):183-185.
[4] 张晓菲.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2,39(14): 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