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定岗还是因岗定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人定岗,还是因岗定人,这是个问题!
我们说事情,喜欢提前提,很多话,就是没有讲明,也有潜在的前提。岗位和人力配置这个管理的老话题,一聊起来,很多人不由得就会产生一个理想的前提,由这个理想的前提,一般也就推导出“因岗定人”这个所谓正确的结论。什么前提呢?就是一个是企业管理规范,一个是人才供须两旺。
想想看,我们经常设定的这两个前提,是不是太过理想了点呢?你的企业里,管理水平如何?是否达到了比较规范的水平?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不会那么肯定——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跨国公司相比,绝大多数都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距离理想,还比较遥远。
国内的劳动力群体,处在一个结构矢衡的状态,这点也是人所皆知。一方面,大量人力资源价值低廉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量对人力资源价值含量要求甚高的工作岗位又缺乏合适的人选。撇开供需总量的迷障,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状况应该是惊人的——距离理想,仍然比较遥远。
由两个距离现实那么遥远的理想前提推导出来的所谓“真理”——“因岗定人”。它是否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难道不会在管理者的心里划上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从管理的角度看,我的观点倒更倾向于“因人定岗”,当然,这很可能给了异己一个是非选择的口实,尽管我还比较倾向于两者的综合。
现在的企业,人和岗位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其表现形式常常是:设置了一大堆适合企业发展的工作岗位,但经常会发现一些关键岗位上总招不到合适的人,结果是岗位长期空缺,设置初衷所想到的,应该履行的职责,应该对企业产生的贡献,往往成了画饼充饥;或者,好容易聚集了几个得力的干将,可是在职责分工和权限分配上总是无法分配理想,或避人所长,或用人所短,只好让现行的工作岗位演变成适合得力干将“驰骋”的古怪模型。
矛盾突出到极至,岗位长期空缺,可该做的事必须得做,于是就产生分工不明确,扯皮和推委事故丛生,或者干脆某一事项根本就无人管理和监控,往轻里说,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往重里说,则埋下了巨大的经营风险。
第二种矛盾的危险倾向,则往往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可以看得出来,一般这样的组织结构总显得非常别扭,不易营造适合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结构模式,并且“人治”的特征特别明显,各项工作流程人为把控,一旦人员变动,又会造成巨大的潜在管理风险和企业资源流失。
企业既然选择了生存,就必须对这个迫切的问题做出是非选择。虽然每一位总经理的心里都有个理想的状态,期望适合企业发展的工作岗位都配置到合适的人才,但是一旦明白这本就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之后,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则不约而同的会选择后者——“因人定岗”。
由于人才的匮乏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现有条件和现阶段下,“因人定岗”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大概也就是个“两者取其轻”的意思,毕竟“人治”也是治,也可以确保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保持在一定的水准。这是我为什么比较倾向于“因人定岗”的原因。
但是,“因人定岗”也不能因此“定”得理所当然,毕竟那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管理思维模式,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因此,管理者应该变通地看待这个问题,做出因地制宜的选择。
我们说,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设置,主要依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那么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又是依据哪些元素呢?市场,技术,产品,资金,渠道,等等,诚然,这些都是决定企业战略的关键因素,但是,无可争议的是,人才,也是事关战略发展的重要因素,理由只有一个:实现战略的载体毕竟是企业的成员,是活生生的人,人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最为重要的因素。
确定了人在企业战略实现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乃至决定的作用。我们的战略有什么理由不把人的因素全面考虑进去?据此形成战略规划后,又有什么理由不因之设置组织结构和工作岗位?
当客观条件变化了,市场环境变化了,我们只须把人力资源供需作为一项重要条件考虑在内,和其它重要的,关键的因素一起结合起来,修正战略,修正因之形成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来建立和调整适应生存的企业运营模式,则最低限度,企业能够适应外部变化,生存下来。
看看现在你的企业里,是不是有些岗位长期空缺,看看因为长期空缺形成了多少资源的浪费,导致了多少效率低下的事项,我们就会认真考虑是否应该对那些工作岗位进行“善后”,打破脑海里“因岗定人”的美梦,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向“因人定岗”倾斜那么一小点。
结语
因人定岗和因岗定人不能单向施行,两者因时因地因事的灵活有效结合,可以弥补彼此的缺陷和避免桎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