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词类活用总结(一)

高一语文词类活用总结(一)

词类活用(一)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不属于它的语法功能,相应的具有了新的意义,甚至改变了音调,这种用词的特殊现象,我们叫它词类活用。

二、词类活用的类型:(一)名词用作动词1. 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这个动词的意义与名词表示的意义有关。

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登记)2. 用一个动宾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宾语,根据文意,在它的前面加上能恰当支配它的动词。

如: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狼》)(打洞)3. 用一个状动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介词“以”“在”的宾语,在这个介宾短语的后面加上一个与原有名词的意义相关的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用蹄踢”)(二)名词作状语1. 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似的)”。

如: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2)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译为“用……”。

如: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活板》)(用木格)(3)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

如: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赤壁之战》)(从水上和陆上)(4)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样”“把……当作……”。

如:①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像对待哥哥那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像对待奴隶一样)(5)表示行为的根据,译为“按……”。

如:予分.当引决(按名分)2.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或趋向,译为“在……”“向(到)……”。

如: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向北)3. 时间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

(《六国论》)(每日;每月)(三)形容词用作动词1. 用一个相应的动词来对译,这个动词既与原有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有关,又能恰当支配句中的宾语。

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偏爱)2. 用一个状动式短语来对译,原有的形容词充当状语,在它后面加上一个适当的动词。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

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

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感谢您的阅读!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突出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今汉语语法重要差异之一。

由于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对现代人来说,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莫过于词类活用。

要透彻理解和分析词类活用,首先要了解词类,学会分析和判断词性。

一.如何分析词性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

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别,学会判断词性,对分析词类活用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确切地理解文章。

例如: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

舍于子夏氏。

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

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资治通鉴》)——周:周代。

泉府:钱府。

官:官府。

售: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

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

子夏说:“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

你看什么呢?”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

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

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

如理解为连词,“收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基础。

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

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

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

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

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叙述句的谓语。

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数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用作状语。

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

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石壕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

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

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

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

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词类活用课件(1)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词类活用课件(1)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四》)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史
记·项羽本纪》)
普通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二)
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
四)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二)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于扶桑。(楚 辞·离骚)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 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左传·隐公元年)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汉书·苏武传)
词类活用同形异构的判定
主要根据语法功能进行辨识。
根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句法 功能和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
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成 分。
搭配功能: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 (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 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构成安排关系(动宾)、陈说关系(主 谓)、或补充关系(动补)。
(《老子·七章》)
普通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少见。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史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 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现代汉语兼语式的内容。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 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 这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主语认为宾语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谓语自身所代表的 性状,或者把宾语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 事物去看待,去评价。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凭借)……
规律三:名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该动作行为 的一种工具、凭借和方式,译为:用(乘, 凭借)……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辱其群臣。
②赵襄王郊迎甘罗。 (廷,郊)处所名词+动词 规律四:名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
该动作行为的发生的处所 译为:在……
①则以刘病日笃
②岁征民间
③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潇、沅,北合 汉、沔
• A、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 B、义不杀少而杀众。 (《公输》)
• C、四美具,二难并。 (《滕王阁序》)
• D、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
• E、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赤壁之战》)
• A、坚:坚韧的盔甲; 锐:锐利的武器。
• B、少:很少的人;众: 很多的人。
晋灵公不君。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汉水又东 不+【君;王;东(名词)】 规律三: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后面
的名词用作动词。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今王鼓乐于此(《孟子》) (蹄,王,鼓乐)名词+代词,处
所名词,介宾短语 规律四: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
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 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 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个词属于某一个种 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的分工也是 相对固定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某 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灵 活运用,于是出现了活用的现象。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名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3.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1. .动词活用为名词。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
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 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 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 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 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臵上,有时前边有 “其”或“之”字,被定语修饰。如: 此亡秦之续耳. “续”,表示“后继者”。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脸——当面)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眼睛——用眼)(耳朵——用耳) 3.群聚而笑之。 (《师说》) (人群——成群地)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

1.道芷阳间行。
(小道——从小道)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间——在夜间) 3.朝服衣冠。 (早晨——在早晨)
3,活用为副词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一——全,都) 因大号,一座皆惊 (一——满)
考试大纲之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 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 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 3、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见 : 看见的景物)
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同上)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三国志·先主传》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 8张)
表示方式状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态(比喻)
表示 方式 状态 (比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 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策》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主语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把宾语看
的 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篇》 意
成是名词
动 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 所表示的
用 法Biblioteka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人或事
《伤仲永》
物。
返回本章目录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史记》
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项王乃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的使动用法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主语
名 词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使宾语成
的 齐威王欲将孙膑。
使 动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为名词所 表示的人
用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

或事物。
我也。 《戊午上高宗封事》
二、活用的类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 :
A、普通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B、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C、普通名词的意动用法
2、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
A、方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B、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1
2
3
4
5
6
沛公军霸上。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注: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词+介词结构
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②遂王天下。 ③面山而居。 驴不胜怒,蹄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的短衣,来到张良所住的地方。
就称王于天下。
(愚公)面朝山而居。
注: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格式:名+名/名+代
注: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的方式招待(对待)他”,做它后面的动词的状语。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呵叱。 赵襄王郊迎甘罗。 到郊外迎接。
工作总结汇报
实词复习 —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 概念: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特点: 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往南、往西、往东、往北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向右边(西边)投靠 左边(东边)投靠

高考语文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名词作形容词
规律总结
名词可以活用为形容词,修饰名 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

示例解析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 的“利”“强”,本是名词,但在 这里活用为了形容词,分别意为“ 锋利的”“强健的”。
注意事项
判断名词是否活用为形容词,需要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理解,同时要 注意区分名词的本义和活用后的意 义。
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被动句中,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 有某种性质或状态。例如,“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 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师”。
倒装句中的词类活用
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在倒装句中,动词和形容词的位置颠倒,有时会导致它们的词性发生变化。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中的“惠”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聪明”。
作用
词类活用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使句 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现 力。同时,掌握词类活用也是理解和 翻译文言文的关键。
高考考查重点
名词的活用
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名 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
意动用法等。
动词的活用
包括动词用作名词、动 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
为动用法等。
形容词的活用
包括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
代词的活用
在倒装句中,代词有时也会发生词性的变化。例如,“何陋之有”中的“之”就是代词活用为助词, 帮助构成倒装句。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分析文言文《赤壁赋》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以及使 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探讨《论语》中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 象,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
形容词在句子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性质,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汇总(共12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汇总(共12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当奴隶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2.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④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仇:报复⑤大喜,笼归,举家庆贺笼:用笼子装⑥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⑦日将暮,取儿稿葬暮:落山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3.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4.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鱼肉:以……为鱼肉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④君子病无能焉病:以……为病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5.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高考语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

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

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等类;虚词可此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等类。

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

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

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1、名词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1)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3)一狼洞其中。

(《狼》)洞:原为名词,现做动词,可译为“打洞”。

2、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谓语前,起一种修饰或限制作用时的用法。

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不需要依靠介词的介引,它省略了介词,但不是省略句。

(1)表示比喻、比拟,可用名词前加介词去理解,翻译成“像……一样”。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原为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像狗一样”。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大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大类)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3.天雨墙坏(雨,下雨)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8.愿为市鞍马(市,买)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2.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0.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1.乃丹书帛(用朱砂)二、动词活用1.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3.跳往助之(跳,跳着)2.动词作名词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3.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3.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4.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5.为动用法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3.既泣之三日(泣)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5.念悲其远也(悲)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三、形容词活用1.作名词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披坚执锐(坚.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9.心乐之(以之为乐)2.作状语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3.作动词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9.心乐之(乐,喜欢)10.凄神寒骨(凄.寒)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15.毕力平险(毕,用尽)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18.楼渐低(低,降低)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24.香远益清(远播)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四、数量词活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量词/名词表频率 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每一年
分数表示法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分母+分子,十分之一
确数表概数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多次
总结类型
名词活用
动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 数词活用
名 词 作 一 般 动
名 词 作 状 语
名 词 使 动 用 法
名 词 意 动 用 法

动 词 作 名 词
动 词 使 动 用 法
像云/回声/影子一样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翅膀一样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兄长一样
4、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规律二:一般情况,动词前的普通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 是用作主语的,可以认为用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的规律总结
常见 比喻式:像……一样 介宾式:当/用/从/向/在…… 翻译 重叠式:岁(年年、每年);日(一天天地)
一、名词作动词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沛公军霸上。
捕鱼、砍柴 驻扎
规律五:名词+介词结构
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 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
名词作动词的规律总结
下列名词结构,一般活用为动词。
名词前的名词 名词前的副词 名词前的能愿动词 名词前的所字结构 代词前的名词 介宾短语前的名词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如何准确译出活用的实词? 1、看句子结构
找主、谓、宾、定、状、补。 2、分辨各个成分的词性是否和正常的语法规则一致,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之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之词类活用

文言文实词部分词类活用实词词性:名词(在任何名词前可加数量词)、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变成“动词-一-动词”的形式,如“看一看”)、形容词(任何形容词钱都可以加“很”)句子成分:(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充当。

故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通常活用为介宾短语)、形容词活用为状语(通常活用为副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等。

高中阶段动词活用为其他词性的情况很少,但也有出现,如“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中的“续”是动词(持续)活用为名词(后继者),但动词本身的三类活用是高考热点,使动、为动、意动。

使动:动词的执行者是动词后宾语,“使……(宾语)做……”;为动:可译为“替……(宾语)做……”;意动,可译为“以……(宾语)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

通常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即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时,往往接着有“使、为、意”的活用。

判断词类活用的一般思路(通过句子成分结构判断):1、在句子中找出动词如“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句中的动词是“蔽”(技巧:动词后通常有宾语,即有名词)2、判断句子结构根据句子成分可以判断“常”是主语,“以身”和“翼”作状语,“沛公”是宾语。

(技巧:动词前紧跟的词通常是状语)3、判断词类活用“翼”原本意思是“鸟翅”,故在这里是词类活用,“像鸟翅一样”。

偏义复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指一个词有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只有其中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语素只作陪衬。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仅有“异”的意思。

判断该词是否为偏义复词必须结合语境,看看作者对两个语素的表达是否有较明显的倾向性。

同义复词:由两个意思相同的语素构成的词。

文化名词将必修一~必修五的文化名词进行整理就可以了,考查范围不会超出课本范围。

如“弱冠”、“结发”等。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项王复引兵而东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赵王鼓瑟范增数目项王完璧归赵皆刑其长吏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秦王恐其破璧天下云集响应倚南窗以寄傲外连横而斗诸侯云青青兮欲雨却匈奴七百余里沛公军霸上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且庸人尚羞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会盟而谋弱秦赢粮而景从昼夜勤作息答案:一: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认为……是一样的”。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例 如: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贾谊 《过秦论》)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与使动
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这就需要 认真具体分析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 分辨。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
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 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如: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 子》)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 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四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际上,它 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 容,学习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一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 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 活用作使动以后,它 们所表示的语法意 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
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 (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 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 ( )为...... ”等。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如: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 永》) ②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 词所表示 的动作行为。
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 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 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
导读: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突出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今汉语语法重要差异之一。

由于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对现代人来说,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莫过于词类活用。

要透彻理解和分析词类活用,首先要了解词类,学会分析和判断词性。

一.如何分析词性
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

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别,学会判断词性,对分析词类活用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确切地理解文章。

例如:
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

舍于子夏氏。

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

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资治通鉴》)——周:周代。

泉府:钱府。

官:官府。

售: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

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

子夏说:“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

你看什么呢?”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

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

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

如理解为连词,“收
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基础。

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

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

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

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

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叙述句的谓语。

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

根据词造句的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词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将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五类,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五类。

下面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