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
论民国旧体文学史的建构及其意义
04
民国旧体文学史的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全面搜集
深入图书馆、档案馆、博 物馆等,全面收集民国时 期的旧体文学作品和相关 文献资料。
精细整理
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 系统的整理、分类和编目 ,为后续研究提供清晰可 靠的史料基础。
版本考证
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进 行比对和考证,以确定最 接近原貌的版本。
02
民国旧体文学史的建构
文学史建构的理论与方法
01
02
03
历史实证法
通过收集和考证相关历史 文献,还原民国旧体文学 的发展历程。
美学批评法
从美学角度对民国旧体文 学作品进行解读,揭示其 审美价值。
文化研究法
将民国旧体文学置于特定 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 ,挖掘其文化内涵。
民国旧体文学史的分期与特点
这些特质有助于全面理解其文学价值。
拓展研究领域,挖掘新的研究话题
要点一
民国旧体文学的地域性研究
关注不同地域的民国旧体文学发展状况,探讨地域文 化与民国旧体文学的相互关系,揭示其地域性特色。
要点二
民国旧体文学与其他文学现象 的交互研究
将民国旧体文学与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其他文学现 象进行对比与对话,挖掘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借鉴 。
文化传承意义
继承传统文化
民国旧体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和传承民国旧体文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 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递历史文化信息
民国旧体文学作品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填补文学史研究空白
民国旧体文学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 时期,对于完善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具有 重要意义,有助于填补文学史研究的空 白。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第二版)第八章-文学思潮
四、文学思潮的接受
文学思潮是对文学活动整体的界定, 贯穿于 整个群体性文学活动的各个领域, 通过创作、 批评、鉴赏等不同的文学实践呈现出来。
本章概要
文学思潮具有流变性、群体性、历史性、复杂性、 系统性以及互动性等多方面的特点, 这些方面相互关 联, 互为因果, 有着不可割裂的整体联系。我们在面 对特殊时代的文学思潮时, 不仅要用宏观的视野梳理 文学的思潮史状态, 而且需要对文学思潮中的具体事 件进行微观的理论辨析;不仅要有明确的理论自觉, 正确把握文学思潮的理论内核, 而且要结合相关的文 学范畴进行深入的比对和辨析。唯其如此, 才能把握 文学思潮的实际存在状态, 对文学思潮的面貌有较为 清楚的认识。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由于服务于君主专制 政体的需要, 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学理论的传承中存 在着大量的误读, 这种独特的解读方式在理论、批 评和接受领域形成思潮, 然后支配创作并形成创作 思潮。诸如布瓦洛、高乃依等作家高举复古的旗帜 , 并循着服务现实的规范, 不断地阐释与创新古典 文 本, 进一步加强了古典主义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使 之能绵延200年之久。
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 通过其特定的文学观念 、创作方法、文本结构、文体风貌乃至批评范式 和 理论框架等, 把属于自身的众多文学现象连 接成 一个整体。
文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一种。就“思潮”而言, 它主要具有三方面的属性。
一是精神性, 即指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具 有鲜明倾向的思想潮流。二是动态性, 即会经历一 个萌发、生成、兴盛到消亡的过程。三是群 体性, 即为许多人所接受, 从而形成一定的声势。
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
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备受喜爱的民间传说——《白蛇传》。
这个故事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更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寓意,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本文将探究《白蛇传》的经典建构与阐释,并探讨它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白蛇传》的经典建构。
故事的主线是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其中涉及到许多情感主题,如爱与道义、善与恶、生与死等。
故事将人与妖的对立置于一个优胜劣汰的道德观念之下,白蛇、许仙和法海这三位重要角色所代表的正邪对立,构建了一个道德价值观的对立。
故事中的众多经典情节和形象也是《白蛇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白蛇化身为人形、与许仙相恋,最终被法海降服;许仙山中遇蛇,百善孝为先,成就一段传世佳话。
其次,我们来探讨《白蛇传》的阐释。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困境。
面对如同许仙般被动的局势,白蛇的从容自信与坚定拼搏精神,展现了心灵的力量和对爱的坚守。
许仙的善良和宽容,以及与白蛇相守的勇气,体现了人性中的美好品质。
法海作为正派代表,虽然有自己的信仰和使命感,但其极端和偏执的行为,使他成为故事中的反面角色。
通过这些角色的刻画,故事告诉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如何选择,如何追求自己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白蛇传》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故事中出现的许多文化符号和意象,都融入了中国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的和谐的思想。
白蛇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妖精与仙女之间的概念,其形象隐喻了女性的柔美与力量。
同样,许仙代表着人类社会中的一般人,善良、普通,可以与妖魔共存,表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博爱的精神。
《白蛇传》在其寓言和意象中提供了人们对于道德伦理、人性理解和生命价值的思考,给予人们深入的思考和影响。
尽管一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对于细节的不同理解,但这个故事以其普世的情感和主题,依然能够触动人心,引发人们对于善恶、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总之,中国白蛇传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建构和深刻的阐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台湾皇民化运动时期的两种文化选择——对陈芳明“皇民化文学”定义的商榷
台湾自1896年开始,便处在日本的统治之下。
但日本对台湾的统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从据台伊始便进入到日据末期的高压状态。
日本对台湾的文化政策,在日据初期,并没有禁绝报纸汉文栏的出版发行,对日语的学习和使用也是采取逐渐演进的策略。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为了配合在中国大陆乃至东亚、东南亚的殖民战争,在文化和军事上支援扩张意图,日本在台湾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文化上的高压政策。
在政治上,加强对台湾的盘剥和控制,推行志愿兵制度,为中日战争和南洋战争提供兵源。
在文化上,扶持“国语(日本语)家庭”,在战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讲日语的家庭提供资助;报纸全面禁绝汉文栏,禁止在公开场合使用中文;1941年4月成立皇民奉公会,通过在各级行政单位设立分会,来传播书籍、报纸等文化产品,对台湾民众进行洗脑,形成一种自上而下严密监视的文化体制。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知识分子被置于严密的监控中和政治宣传的框架下。
这一时期台湾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被置于这一严格的政治文化体制之下,甚至在皇民奉公会成立以后,出现了配合其运作的“皇民文学”。
虽然在战时的第二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上,张文环见到日台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也有“台湾没有非皇民文学”①的说法,但这显然不能涵盖当时所有的文学作品。
那么,皇民化运动时期的作品,应该如何指称呢?战后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进行评价时,往往强调周金波、陈火泉等作家属于“皇民文学”,而对张文环、吕赫若、龙瑛宗等人则强调他们写作的苦闷心情。
但陈芳明在2011年出版的《台湾新文学史》中指出,“皇民文学”的指称“暗示了台湾作家主动配合日本国策而从事文学研究”②,而称之为“皇民化文学”,“便表示台湾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强势霸权的驱使之下而不得不进行文学创作”③。
因此他认为,“皇民化文学”应该是对皇民化运动时期的文学更为贴切的描述方式。
换言之,在陈芳明的定义中,“皇民化文学”的说法比“皇民文学”的说法更贴切,因为彼时台湾皇民化运动时期的两种文化选择———对陈芳明“皇民化文学”定义的商榷王璇摘要: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日据历史的重评浪潮,对皇民化运动时期文学的态度打破了以往的批判思维,开始强调对其宽容和谅解。
建构_重构_解构与历史学的自由之路_池桢
定情况,历史 事 件 应 该 是 可 被 预 测 的。 所 以,历 史和 科 学 一 样,适 用 一 般 性 或 者 涵 盖 性 的 法 则; 这些法则根据对事 件 意 义 的 推 论 (待 解 说 项)而 实 施 ,而 对 事 件 意 义 的 推 论 则 来 自 于 构 成 一 般 法 则和前提条件的陈述(解说项)⑧ 。
历 史 解 释 可 以 划 分 为 建 构 主 义 (construc- tionism)、重 构 主 义 (reconstructionism)和 解 构 主义 (deconstructionism)三 种 类 型。 解 构 主 义 历史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 系,在最根本 的 问 题———历 史 与 过 去、历 史 的 真 实 性 、历 史 学 家 的 角 色 、历 史 知 识 与 权 力 、历 史 叙 事 与 文 学 性 等 ——— 上 ,与 建 构 主 义 和 重 构 主 义 历 史 学 有 巨 大 差 别,是 有 关 史 学 方 法 论 争 论 的 焦 点 。 但 就 笔 者 在 国 内 所 见 的 研 究 文 献 中 ,很 少 有 学者把这三种历史学的解释模式作为研讨的主 题 ①。如果把建构主 义、重 构 主 义 和 解 构 主 义 历 史 学 放 置 到 更 宏 大 的 后 现 代 主 义 概 念 中 ,则 有 人 涉及。如在韩 震、董 立 河 合 著 的 《历 史 学 研 究 的 语 言 学 转 向 》中 ,从 历 史 研 究 的 角 度 ,对 解 构 主 义 予以关 注 ②;赵 世 瑜 的 论 文 对 历 史 建 构 有 所 提 及 ③。不过,就 整 体 而 言,绝 大 多 数 文 章 的 主 要 目的是从宏观层面介绍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研究 的影响 ④,并 没 有 对 建 构、重 构 和 解 构 的 历 史 学 加以专门的论述。在一些涉及后现代主义历史 学重要人物 的 文 章 中 ,情 况 略 有 改 观 。 因 为 讨 论 的需要,创作者会谈及历史学的解释模式,如在有 关海登·怀特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到相关论述⑤。
阐释的历史与历史的阐释
阐释的历史与历史的阐释阐释的历史与历史的阐释於可训根据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不是作者写作活动的结束,而是读者接受活动的终点。
而且这种接受活动还不止于一人一代,而是包括所有参与作品接受的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是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莎士比亚”。
是这些读者的接受活动,以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阐释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使作品在这种再创造活动中,得以由作者所提供的“文本”,真正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史,毫无疑问,文学的历史也不仅仅是“文本”创造的历史,同时也是经由文学接受活动的再创造,使这种未完成的“文本”,一次又一次地被“具体化”为“作品”的历史。
中外文学历史上,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创造和认定,也是经由文学接受活动的这种理解和阐释的再创造完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中外文学经典的重释,原本就是文学创造和文学接受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
除了这一条理由之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释,作为一个文学研究问题的提出,还有它自身的一些特殊理由。
众所周知,现代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是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文化革命(新文化运动)为前提的。
这同时也意味着,对新文学的阐释和评价,也要寻找新的价值*本文*来源*教育城*论文网*/lunen/标准。
这种新的价值标准,在新文学发生之初,无疑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所标示的价值取向,尤其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导思潮的人道主义和科学、民主等启蒙思想,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具体的社会人生价值观念,更是这期间的文学接受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这种以个性解放和思想启蒙为主导价值的文学接受活动,在对早期新文学的阐释和评价中,奠定了以鲁迅的小说和郭沫若的诗歌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文学作品的经典地位,同时也赋予了这些文学经典以特定的思想文化特质和文学艺术特质,并以此构成了此后不同时期的文学接受对五四文学经典进行重新阐释和评价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中国化阐释与现代性建构——略论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
第40卷第3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40,N o .32024年5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M a y 2024ʌ收稿日期ɔ2024G01G22ʌ作者简介ɔ刘阳军(1984-),男,贵州铜仁人,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国化阐释与现代性建构略论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刘阳军(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㊀550025)ʌ摘要ɔ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是其立足中国和世界现代语境而展开的一种文论现代性建构.这一探索可概括为两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研究.其不仅坚定主张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要贯通生产到消费㊁创造到接受之完整过程,系统总结和反思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成就和经验等,同时还突出了古今中外交流互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从而也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乃是当代中国文艺学创新建构之根本途径.ʌ关键词ɔ朱立元;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阐释;现代性建构ʌ中图分类号ɔI 0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4)03G0012G05C h i n e s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a n dM o d e r n i t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nZ h uL i y u a n s I n n o v a t i v eE x p l o r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T h e o r yL I U Y a n g Gju n (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G u i z h o u M i n z uU n i v e r s i t y ,G u i y a n g 55002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Z h uL i y u a n s i n n o v a t i v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s a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m o d e r n i t yi n l i t e r Ga r y t h e o r y b a s e d o n t h em o d e r n c o n t e x t o f C h i n a a n d t h ew o r l d .T h i s e x pl o r a t i o n c a nb e s u mm a r i z e d i n t o t w o p o i n t s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s y s t e ma n d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S i n i c i z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n d a r G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t n o t o n l y f i r m l y a d v o c a t e s t h a t t h e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s y s t e ms h o u l db e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t o t h e c o m p l e t e p r o c e s s f r o m p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o n s u m p t i o n ,c r e a t i o n t o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su mm a r i z e s a n d r e f l e c t s o n 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t h e S i n i c i z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b u t a l s o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 h i s t o r i Gc a l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o g i c o f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w i t hC h i n e s e s o c i a l r e a l i t y ,l i t e r a r y r e a l Gi t y ,a n d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a sw e l l a s t h ee x c h a n g ea n d m u t u a l l e a r n i n g b e t w e e na n c i e n t a n d m o d e r n C h i n a a n d f o r e i g n c o u n t r i e s ,i na d d i t i o n ,i th i g h l i g h t s t h a t t h eS i n i c i z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s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w a y t o i n n o v a t i v e l y c o n s t r u c t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K e y wo r d s :Z h uL i y u a n ;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C h i n e s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m o d e r n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㊀㊀作为当代中国文艺学和美学领域的著名理论家,朱立元先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展开了创新探索,而且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立场和研究方式加以持守和阐扬.这一探索所涉问题根本而复杂,所获成果深刻而丰硕,可以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核心领域取得重要推进和突破的现代性探索.鉴于此,为突出其文艺理论现代性建构成就和意义,笔者的写作思路确定为以凸显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领域所获新阐发和新进展为重心,并尝试对此进行总体评价.一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立足中国和世界现代语境,朱先生积极探索以«巴黎手稿»哲学革命和美学革命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思考与探索 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以下简称«思考与探索»)和«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以下简称«求解»)当最具代表性.当然,实际上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都可视为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构整体之具体化尝试.这一建构,已初步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状况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学创新这一历史和理论特征.不妨先看«求解».«求解»指出,«巴黎手稿»初步形成的唯物史观及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尤为关注 实践唯物主义之存在论意义[1] 决定性地标示哲学革命和美学革命之开启,由此标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之哲学基础和历史-实践定向.在此基础上,«求解»第三编开篇即判定: «手稿»首次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它指出,艺术㊁宗教㊁法㊁道德㊁科学等, 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 ,即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受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制约.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全面开展了艺术生产理论.按照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完全可以推想㊁设计㊁构建起以艺术生产论为主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理论框架. [2]这一概括性阐发,道出了«巴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构建中的奠基性位置,切中了以艺术生产论为标识范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构成性本质特征.之所以要以艺术生产论为主干而施展创新建构,«求解»给出的解释即是,基于唯物史观基础,艺术生产论相较于艺术反映论更为根本且包容后者,但又相互协和与统一.«理解与对话»则明示了这一解释的奥秘:马克思 艺术生产论 具有 根本性 原生性 以及 框架性 [3].与此同时,«求解»新版增补 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 ,乃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唯物史观基础的人学揭示和阐释.其要义在于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互相确证㊁内在交融㊁统一整体,即强调人的发展演进与社会形态发展演进㊁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规律应是总体同步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尺度即是衡量社会形态先进性㊁科学性的尺度[4].«理论的历险»尝试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入手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人学基础[5],可视为对 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 的建构性巩固.至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唯物史观基础㊁艺术生产论主干等基础构件,被揭示或提示出来.相较«求解»,«思考与探索»则专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但两者实可统筹起来互读.«思考与探索»涉及如下重要议题:首先是对象和范畴体系.该书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象在于艺术存在方式,即 艺术生产ң艺术作品ң艺术消费的运动过程 [6].该书明示了范畴系统建构的总体性原则:一则以马克思艺术即精神生产观点㊁艺术生产受制于物质生产观点为基准,把物质生产范畴确定为其始原点,由此衍生艺术发生学㊁艺术意识形态学等;另则,范畴具有历史性和工具性,应建构切合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过程之审美特质的范畴系统,同时强化兼容和嫁接中国社会文化,尤其是中国文艺和审美精神传统之本质重要性,也即范畴系统建构应 自觉地朝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向努力 [6]28.其次是哲学基础.该书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哲学基础为列宁所言 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即把完整的㊁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唯物史观作为基础.进而,该书推定唯物史观要通过 实践唯物主义 所确定的实践范畴为过渡中介和逻辑起点,由此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艺学美学,从而确立 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㊁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这一对概念 为叙述起点并引出作为社会/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范畴,并由此勾勒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框架[6]44~46.其中 以实践为核心的存在论(本体论) 还被确认为当代文艺学之哲学基础[7].再次是方法论.其方法论指向实践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根本原则,即坚守方法论的历史性㊁实践性㊁辩证性㊁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等 文艺学美学是具有 革命意义 的 历史科学 [8].由此,朱先生既主张由社会存在和物质生产方式来探究文艺和美学产生㊁变迁的根源和根因,倡导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相结合之 最高标准 ,同时也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而强调矛盾统一观点㊁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㊁逻辑与历史统一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哲学层次与非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统一等,以揭示和阐释艺术作为 实践-精神 的掌握世界之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过程等.由此,哪怕科学主义和其他人文主义之方法,只要通过哲学中介㊁美学中介等转换㊁吸收及提升,均可引入这一方法论体系[6]127~129.关于现代化和民族化问题.«思考与探索»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构建应 走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之路 或 既有现代精神又富民族特色 之途,其理论形态和模式也应多样多元.而这一构建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传统之科学整理和阐释,也包括其运用化㊁中国化以及对其他学说转换和吸收的理论经验㊁实践经验总结和升华.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民族化具体路径问题,朱先生指出: 应当从文化体系和类型上,从哲学和美学思维方式的较深层次上,寻求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民族化的途径,找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交融㊁契合点 而达于整体的㊁深层的熔合. [6]50在哲学思维方式层面,强调寻求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基础上文艺理论间的融通点和接合部㊁化合点.在这里, 以人为本的整体思维方式 两端中和的思维方式 流动圆合的思维方式 直觉妙悟的思维方式 等,就与辩证唯物主义总体相通㊁异质相合.«理解与对话»重申了哲学思维层次上民族化融通之根基意义[3]146~165.在基本思路和观念层面,强调在政治中介说㊁文艺本质观㊁文艺功用观㊁文艺批评观等关键方面,中国文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存在相近㊁相合之处.譬如根本思路上, 文随世移 论㊁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决定论[6]68等,与马克思主义艺术即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观点㊁总体精神文化环境决定论以及文艺能动反作用论等,就存在相合之处.«美的感悟»也强调基本观念上的民族化契合和链接[9].这意味着, 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总结㊁提高㊁改造中国传统文论,另一方面又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中国式的思路和观念得到表达和充实㊁丰富 [6]63.在概念范畴系统层面,其途径和原则在于,通过替代和补充方式而吸收和改造富于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艺学美学范畴概念以充实和扩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范畴系统,批判借鉴两端中和思维方式以建构辩证对立范畴,力求实现两大异质范畴群有机融合㊁高度统一.由此,所谓民族化建构无疑凸显了中国精神㊁风格和气派,亦显示其现代化㊁世界化逻辑,因为这实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与中国文艺学现代化㊁世界化双向进程.关于文艺本体论问题.«思考与探索»揭示了作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最基本研究对象和课题的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关系课题的本体论意义:一是艺术消费乃是艺术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其内在动力机制和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二是艺术消费乃是艺术产品获得现实生命和现实存在之内在根据 消费者与作品之关系变成了内在关系;三是艺术生产对艺术消费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它 为消费提供材料㊁对象 给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㊁消费的性质,使得消费得以完成 ,并生产出艺术消费主体即 为材料提供需要 [6]314~320.该书进而判定,文学不仅是创作㊁作品㊁接受之间动态流程,也是 生产和消费的社会交流过程 [6]305.这是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相互媒介㊁相互依存㊁相互作用和创造的动态辩证过程,不过文学作为社会存在方式,需要凭借商品交换中介而生成这一过程.由此,就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本体论基础.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以下简称«中国化研究»)关于文艺学体系的构想作此小结: 从人的自由㊁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以文学活动为文艺学的研究中心,把文学活动纳为人类整个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从实践存在论㊁价值论(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角度来反思文学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并且将整个文学活动视为一个从生产到消费㊁从创造到接受的完整流程. [10]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研究朱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状况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另一个理论实践,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㊁成就和经验的总结㊁反思和阐释.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的回顾和检视,也是对中国文艺学现代性㊁世界性探索之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揭橥和确证.由朱先生主编或领衔统筹完成的集体性成果«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㊁«中国化研究»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以下简称«美学研究»),虽非专著,但由于贯彻和落实了其架构思路和基本主张等,因而可作为代表性例证来说明这一实践.«报告»前言指出: 百年的历程是中国文艺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借鉴㊁改造㊁吸收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并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历程,也是不断汲取㊁融合中国古代文论理论资源并对之现代转换的历程,更是伴随着民族命运的沉浮而艰难探索㊁曲折前进的历程 可以说,我国现代文艺学从诞生㊁萌芽㊁生长到逐渐形成新传统并在新时期以来走向成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 [11]基于这一判断,«报告»被其纳入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 课题框架加以规划和统筹.由此,«报告»特别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中国化形态研究(如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和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接受和影响研究等提炼㊁概括及评价[11]152~204.在总结和反思中,«报告»启示我们:这些成绩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艺学创新成果.与此相比,«中国化研究»则作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刻画㊁总结和反思.«中国化研究»开宗明义判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历史㊁现实和文化语境中对译㊁实践㊁沟通㊁再阐释和再创造的开放性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化艺术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创作㊁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研究实现普遍指导的过程. [10]1由此,该书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科学命题应当且必须置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过程和总系统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㊁建设㊁改革之实践结合以及中国现代化事业由理想追求步向实施和实现之过程 中加以考察,同时把它与具有现代性㊁人文性文艺学创新体系之一体化本质凸显出来,并确立由文化传播角度辩证地㊁总体地考察和检视这一历史命题及成就和经验的进路.在此构架下,该书取得了如下新斩获: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并宏阔地判定这是既充斥偏离㊁错位㊁曲折㊁ 停滞与异化 ,同时又总体上保持积极探索和建构之定向的历程.更为重要的是,该书还极富引领性地提出有待拓展和深化的四大课题,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研究㊁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学关系研究㊁社会主义文学特征和规律研究以及中国当下文艺问题的应答能力研究[10]140~143.第二,认为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民族化运用,聚焦唯物论文学观㊁社会历史批评和历史文化批评两种范式等.尤其是,该书反思性地判定,伴随着时代主题由革命转向建设㊁改革㊁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和发展应当且必须由 化中国 转向 中国化 ,由 政治显形态 转向 文化隐形态 [10]226~227.再次,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当代审美意识形态论㊁文学功能和价值等的回答和阐释,其要义在于:一是审美意识形态论乃是应对文艺意识形态化危机和扬弃中西文艺意识形态论和审美论之传统的理论创造,也是马克思艺术本质论和艺术意识形态论中国化产物.二是反思和超克人文精神失落状况而倡导具有人文精神和现实精神的 新理性精神 文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的本土化发挥也是中国人文精神传统的当代性转换.三是全球化语境下文艺学体系构建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范导,立足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状况,古今中外互动融通㊁交流互鉴,中国性㊁现代性及世界性多维㊁多元兼容共生[10]318.该书还断言:信息化㊁消费化时代审美文化和艺术产业新现实㊁新需要,召唤和催生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和艺术生产力理论新一轮本土化㊁民族化,以不断获得中国的现实性和历史性 以作为生产力的艺术和美学为文艺建设之现实基点和文艺学研究逻辑起点,以扩展审美日常生活化㊁塑造时代性话语系统等,此乃 中国化 题中之义[10]387.此外,该书从 理想㊁完全艺术人类学 判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话语中国化 体现为 地方性知识论 社会文化存在形式真理性显现论 等,其关键在于构筑中国问题㊁话语㊁理论,以及 真理指向和普遍性真理意味 [10]428~429.总体看,«中国化研究»意味着,如此中国化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百年中国社会文化需要㊁中国文论传统和人文传统现代转换相结合的跨文明创造.«美学研究»聚焦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发展状况总结和反思.就文艺学而言,该书新创获体现在:一是宏阔地指出,邓小平以文艺政策论为核心的文艺观㊁江泽民以文艺民族性特征论为核心的文艺观和胡锦涛以文艺与社会发展科学关系论为核心的文艺观及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中国化之当代三阶段标志成果,奠定了这一中国化进程之方向㊁底色和格局,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新发展[12].二是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发展兼具 全局性和统领性 ,对整个当代文论建设和创新具有 基础和指导的作用 ,即当代文论发展进程乃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逐步拓展和深化过程[12]337,340.由此,该书判断以审美意识形态论㊁ 三个传统 论㊁文学-文化论㊁文学-阐释论为核心的文艺学观念创新,以古今中西交流互鉴㊁跨学科交叉综合为核心的文艺学方法变革等突破性成就之取得,根因在于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理论的历险»不仅确认了这一点,而且把这一中国化视为文艺学创新建构根本之途[5]3~27.三是认为关于文艺与现实㊁人文性与人民性㊁民族性与世界性㊁审美属性与批评标准等马克思主义文论核心问题的当代探讨,最关本质地凸显和强化了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历史㊁人民㊁艺术㊁美学 四结合 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美学精神等根本重要性.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人文性与人民性之显性历史和理论逻辑始终贯穿这一中国化当代进程.«美学研究»判定关于文艺人文性的讨论之实质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时代化,包括基于中国式现代化㊁改革开放语境而对马克思人道主义㊁共同美㊁ 劳动创造美 及 自然的人化 等命题施行跨文化阐释和本土化运用,由此不断彰显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的人学基础.«略论人㊁人性和以人为本»也力证了这一判断[13].而作为关乎文艺性质㊁方向㊁使命及范式的人民性,乃社会主义文艺或 人民的文艺 之本质属性,而且文艺与人民构成相互的㊁内在的本质性需要,强调把人民性与娱乐性㊁审美性㊁现代性㊁爱㊁文化传承㊁文明交流互鉴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结合起来,并判断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新方向㊁新契机和新高度[12]388,391业已昭示出来.这无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大众化及人类性之维度.另外,朱先生参与的另一集体性著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14],对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亦可构成一种有益补充和参照.三㊁一个总体性评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何以㊁如何是革命的,何以㊁如何扬弃和超越其它文艺学的?又何以㊁如何是世界的同时又是中国的,何以㊁如何历史地因应和统摄中国的与世界的?又是何以㊁如何 化中国 和 中国化 的?又是何以㊁如何应当而且必须予以坚守和发展的?总体看,朱先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创新探索,如下几点尤为值得重视:一是以«巴黎手稿»为核心的经典阐释,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革命奥秘 唯物史观及 实践唯物主义 ;二是创造性建构以唯物史观为基础㊁以艺术生产论和艺术消费论为核心标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历程及成就状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生活和文艺现实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四是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状况,突出了由中国化㊁时代化到大众化,民族性与世界性㊁人文性与人民性相融合的发展取向.这一探索是文论现代性和世界性双重建构.具体而言:一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方式阐释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及其中国化,此乃这一探索的根本;二是始终立足当代中国㊁面向现代世界,以文艺㊁审美自身规律及问题为中心,走古今中外交流互鉴之探索道路;三是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实际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本质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四是倡扬和践行跨时代㊁跨文明㊁跨学科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五是这一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相互介入和据有意义上,既是现代性总结和集成也是世界性据有和构成.与此同时,还有两点须引起注意:其始终坚持反思对话㊁守正创新,注重时代问题㊁理论阐释㊁历史总结和思想创造相统一;还引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历史化课题.ʌ参考文献ɔ[1]朱立元.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69G187.[2]朱立元.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300.[3]朱立元.理解与对话[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7G203.[4]朱立元.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280.[5]朱立元.理论的历险[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28G53,63G81.[6]朱立元.思考与探索 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8.[7]朱立元.对于当前文艺学建设的几点想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5G7.[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7.[9]朱立元.美的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1G79.[10]朱立元,王振复,汪涌豪,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4.[11]朱立元.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1G2.[12]朱立元,刘旭光,张弓,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G3.[13]朱立元.略论人㊁人性和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人学基础初探[J].东方丛刊,2006(4):132G147.[14]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348G529.[责任编辑:王作华]。
王立群教授学术述评
( 河南大学 文学院, 开封 475001)
王立群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 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有: 中国史记研究会 顾问、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 河南省华夏文化 研究会会长、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要荣誉称 号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 省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文献学的研究,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 是《 史记》 研究,二是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 三是 《 文选》 研究。 王立群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
山水游记, 是中国古代散文中颇具 特 色 的 部
不以为然, 认为是 “ 小儿科 ” ,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 90 ·
赵奉蓉:王立群教授学术述评 第 30 卷
写非其首创,而是源自晋宋地记, 进而得出晋宋地 记为中国山水散文的重要渊源的结论。 此文核心 观点被写入袁行霈主编的 《 中国文学史 》 ( 第 189 学评论》 的 《 游记文体的要素与游记文体的形成 》 页) ,成为学界普遍接受的通行论断。 发表于 《 文 (2005 年第 3 期) 通过分解游记文体的三大要素游 踪、景观、情感, 考察三者演进的程度, 确立游记文 体的形成,以此为基础对游记文体进行了分类。 此 文成为学者研究游记时多次引用的重要文献,并引 发了学者对游记文体要素以及生成的深入探讨,比 如梅新林、 崔小敬在 《 文学评论 》 (2005 年第 6 期 ) 发表《 游记文体之辨 》 , 专门与上文进行探讨。 对 游记文体的多年思考, 王立群最终形成了专著 《 中 版、2007 年再版) ,此著被誉为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 史上第一部研究山水游记文体的通论之作 ” ( 陈延 嘉《 评王立群〈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 〉 》 ,《 长春师 范学院学报》2000 年第 1 期) 。 因为有众多学者对 古代山水游记的不断探讨, 王立群教授于 2008 年 又增补修订了此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对山 从游记的文体特征、 语体特征、 游记文体的要素等 方面对游记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 , 对山水游记的本 体与发展进行了 “ 多视角、 多层面的考察 ” ( 刘兰 日报》2008 年 9 月 8 日) 。 《 简评〈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 ( 修订本) 》 ,《 光明 水游记中争议较大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发: 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 (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初
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
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白蛇传传说是中华民族著名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古今发展一直健旺的民间故事类型”①。
白蛇传因其广大的受众群体,悠久的传承历史,广袤的传播范围被赞誉为民间文学“经典”。
“经典”的建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经典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工业社会日趋进发,农耕文明加速现代转型的历史语境下,白蛇传传说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和“经典地位”的现象,是个值得追寻的问题。
这里,笔者主要从经典的“实在本体”、“关系本体”及其经典的“当代承继”三方面来探讨白蛇传作为“经典”的建构,并结合传说所承载的具体文化意义来对传说的“经典化”作出相应的文化阐释,以期能为当下的民间传说传承提供“借鉴”与“参考信息”。
文章首先从“文学经典”概念着手,集各家所长,提出自我对“文学经典”概念与经典特征的认识。
继而,由“文学经典”具化到“民间文学经典”。
对白蛇传的“民间文学”经典定位进行相应分析,从学理角度佐证其“经典”的地位。
本文根据白蛇传传说演变发展、传播传承过程中所依凭的传播媒介对之进行不同阶段的划分与阐释,指出白蛇传口头叙事主要以民间传说白蛇传和民间歌谣白蛇传的形式活跃在民众生活当中。
口头叙事是白蛇传叙事的起点,也是其能提升至经典的“根本”。
书面叙事白蛇传在口头叙事的基础上,以民间“本事”为依托的文人叙事。
其中通俗文学的介入使得传说的情节日渐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逐渐饱满圆润;精英文学的介入则使传说具备更多的时代特征和思辨色彩。
两者的融合使得传说逐步朝着“关风化”和“雅化升格”的方向发展。
影视作品白蛇传是以白蛇传为原型,对白蛇传传说进行的“现代化”和“影视化”处理。
这一演绎模式适应了当代人的娱乐需求,稳固了白蛇传的“经典”地位。
网络叙事白蛇传虽然兴起较晚,但影响巨大。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虚拟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白蛇传“民间性”的回归。
网络小说、论坛、续书、漫画、恶搞等较为“现代”的形式被运用到白蛇传的传播传承当中,深化、扩展了传说的代际传承模式。
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
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10让理论归依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强制阐释”的归纳无疑为我们审视西方文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体阐释”则为当代文论的重建指明了路线。
您提出的这两个概念从新的角度回答了当代文论建设必须从文学实践出发这一问题。
张江:应该说,当代文学理论建构始终没有解决好与文学实践的关系问题。
一些西方文学理论脱离实践,相当程度上源自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直接“征用”,中国文学理论脱离实践则表现为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东西方的文学理论和实践都处于一种倒置状态。
当前,对文学理论建设最迫切、最根本的任务,是重新校正长期以来被颠倒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抛弃一切对场外理论的过分倚重,让学术兴奋点由对先验理论的追逐回到对实践的认识,让文学理论归依文学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报》:按照“本体阐释”的路线要求,当下文学理论建设全方位回归实践,是否应该从以文本为依托的个案考察入手?张江:是的。
“本体阐释”主张理论的建构必须以文本为中心,对单个文本的阐释做出分析,对大批量文本的阐释做出统计,由个别推向一般,上升飞跃为理论。
我认为,“本体阐释”的路线也是文学理论建构的路线,以文本为依托的个案考察是建构当代文学理论体系最切实有效的抓手,也是最具操作性的突破点。
这里以当代中国诗学理论的建构为例。
要想准确把握中国当代诗歌的意象设置特征、诗性营构技巧、语言运用规律,其基本路径是,大量汇集当代有影响的诗作,逐一进行文本细读。
一行一行地品读,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一个意象一个意象地分析,千百首诗歌的阐释和统计完成以后,我们就能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上升。
这才是中国诗学及中国文学理论正确的生成路径。
与西方现成理论的直接引进相比,这种理论构建方式或许很艰难,甚至显得笨拙,但建构起的理论却是最有效、最坚实、最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理论。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理论才是文学的理论。
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
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别林斯基将文艺批评称作“行动的美学”,这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说明文艺批评需以美学理论为基础和指导,从美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文艺作品;另一方面,说明美学应当介入文艺批评,与文艺批评实践相结合,通过批评实践发展美学理论。
这两方面的含义,我认为对当前的文艺批评和美学研究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推动美学和文艺批评互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克服当前文艺批评有数量缺质量、有介绍缺分析、肤浅平庸、缺乏深度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美学研究从抽象理论到抽象理论、不食人间烟火、与文艺创作和批评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
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恩格斯在谈到文艺批评时,不止一次提出要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来衡量、分析和评价作家和作品,认为这是批评和衡量作家作品的“最高的标准”。
从美学观点批评衡量作品与从历史观点批评衡量作品在着眼点上是有区别的。
前者着眼于艺术的特殊规律和作品的审美价值;后者着眼于艺术的普遍规律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但艺术的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作品的社会意义需通过审美价值来体现,所以,美学的批评和历史的批评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密不可分的。
美学的批评需要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去深刻揭示蕴含于艺术形象之中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历史的批评也要将发掘艺术作品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寓于对艺术形象的审美分析和判断之中。
别林斯基说:“不涉及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以及反之,不涉及历史的美学的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批评应该只有一个,它的多方面的看法应该渊源于同一个源泉、同一个体系、同一个对艺术的观照。
”这不仅说明美学的批评和历史的批评是相互依托、融为一体的,而且指出两者的结合与统一是根源于对同一个艺术形象体系的审美观照。
也就是说,只有将美学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有机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个统一体,才能对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做出全面的、科学的、深刻的分析和评价。
将美学的批评和历史的批评机械地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不仅会导致理论上的片面性,而且会导致文艺批评实践上的种种偏颇。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若论历史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之相比。
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发展的脉络,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
它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同时有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构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
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
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学深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每一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并且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各种文体互相渗透、影响,互相借鉴,有交融的特点。
在文学的内涵中,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字的特殊魅力,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文学各种文体齐备,诗歌、散文、词、戏曲、小说等无不涵盖,且各具时代特色。
就文学的历史分期来看,它可以分为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几个部分。
各部分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先秦文学包含着原始社会和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的三个阶段。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先秦文学以诗歌、散文等为主要文体。
诗歌又以《诗经》、《楚辞》为代表。
《诗经》以风、雅、颂、赋、比、兴之“六义”传播影响后世。
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和诸子散文等为最佳。
同时先秦文学也孕育着很多其他文学题材的萌芽。
其中神话传说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散文是小说的源头,辞赋可以追溯到楚辞。
《九歌》中已有戏曲的萌芽。
中国文学的思想也孕育在先秦、秦汉时代。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杂家、农家等“诸子百家”,流派纷呈,形成百家争鸣。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第五章文学接受1、阐释学(解释学、诠释学):从古希腊学者建立的诠释荷马史诗等古典文献的语文阐释学和解释宗教经典的神学阐释学发展来的,本世纪成为人文学科各方面都十分重视的科学,文艺阐释学即为其重要分支。
文学阐释学发展和成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代表是哲学家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
2、伽达默尔、(1900—)德国哲学家、美学家,是现代阐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伽达默尔的阐释理论:对于所有历史流传物的阐释,都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只是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我们聆听,一方面我们发问。
这样,作品的一部分意义是由阐释者定的。
文本的意义总在历史的生成中,“偏见”是理解的前提,有偏见才有对话。
3、接受美学(简答):①20C60S后期起于联邦德国的一个美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
由于接受美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文学理论的,因此文学理论研究中又称“接受理论”。
②现代美学接受理论有三大转折点: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读者中心论。
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
接受美学对读者的重视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读者从此成为文学创造和文学研究活动中重要的一维。
③代表人物:姚斯,伊瑟尔(隐含的读者)④接受美学最核心的观点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
强调读者的主体性和再创造性,是接受美学的核心。
读者不仅是接受的主体,也是艺术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也是整个文学活动的主体。
⑤接受主体除了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以外,他也得受接收对象的制约,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这句话的理解)”,接受者读出的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人。
4、期待视野:姚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范畴。
在阅读活动开始时,读者头脑中已存在一种“前结构”,即读者心理上已预先形成“结构图式”,用姚斯的术语说,叫做“审美经验期待视野”。
这种审美经验期待视野将直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从而导致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与把握。
姚斯认为,在作家、作者、作品的三角关系中,作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史记》札记31: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中心内容提要本文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例证,讨论了“文学”的人物、事件与阐释、传播的“历史”关系以及“历史”建构的四个层次解读“文学”的学理认识。
一琴挑回放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一颗文坛巨星。
他是“汉赋四大家”之首,创作了大批极有代表性的汉赋。
当今社会中司马相如的赋除了仍受文学史研究者关注外,早已不为绝大多数人欣赏,但是,司马相如依然没有淡出当今人们的视野。
原因在于他和卓文君的一段传奇情缘备受时人青睐,司马相如也被今人誉为“情圣”。
历史给了司马相如两个截然不同的定位:古代的文圣和当今的情圣。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这段情缘被《史记》、《汉书》、《西京杂记》、《乐府诗集》等文献所载,其中,《史记》、《汉书》的史料可信度大,《西京杂记》、《乐府诗集》的真实性难以确立,所以,本文讨论司马相如的文献基本文献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相识是在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下世司马相如回到成都之后。
此前,司马相如“以赀为郎”,作过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也在梁孝王手下与邹阳、枚乘等人当过梁孝王的文学侍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汉书·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和《史记》完全一致,都说司马相如从梁孝王游宦归来后,“家贫无以自业”。
就在司马相如生活十分窘迫之时,他的好友,临邛县(今四川邛崃)令王吉出手相助,邀请司马相如到临邛。
于是,司马相如来到临邛,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的“都亭”里。
一出“琴挑”的浪漫剧正式拉开序幕。
司马相如到达临邛后,“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后,使从者谢吉。
吉愈益谨肃。
”王吉有意作出谦恭之态,天天去看望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开始每天还见见县令王吉,后来一律谢绝。
司马相如越是谢绝,王吉越是恭敬,天天造访。
“缪为恭敬”是有意作出一副毕恭毕敬的姿态。
王吉为什么要装出这副毕恭毕敬的姿态呢?司马相如在生存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投奔王吉,王吉为他提供了一切,王吉是相如的恩公,司马相如此时感恩都无以相报,怎么可能将恩公王吉拒之于门外呢?显然,这里有猫腻,因为司马相如明显是在作秀。
司马相如这种反常的作秀究竟想干什么呢?临邛县有两位富商,一位是卓王孙,一位是程郑,两家都以炼铁暴富。
两位富商听说县令王吉天天去宾馆看望一位贵客,还屡屡碰壁,非常好奇,很想见识一下县令的贵客。
于是备下多桌酒宴,准备款待一下这位“贵客”,顺便宴请一下县令。
当然,两位富商的美意被县令王吉笑纳了。
宴请这天,王吉先到了卓王孙家。
上百宾客已经入席等候,到了中午,卓王孙才派专人去请司马相如。
但是,生活都无法自立的司马相如竟然以有病为由,谢绝赴宴。
“长卿谢病,不能往。
”卓王孙在所有宾客到齐后派专人去请司马相如赴宴,这是隆礼,“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县令不敢吃东西,亲自到相如家诚邀相如。
“司马相如不得已,强往”。
有趣的是,记载王吉亲请司马相如的《汉书》和《史记》在此处有一字之差:《史记》写的是“相如不得已强往”,《汉书》写的是“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
《汉书》比《史记》多了一个“为”字。
“为”者“伪”也,司马相如故作清高,假装不愿去赴宴。
班固的这一个“为”字揭示了司马相如假装不赴宴的作秀。
《汉书》的记载证明,司马相如这次临邛之行,绝对不是一般的访友,或是打秋风,而是有备而来,要办成一件事,而且这件事一定和卓王孙有关。
王吉将司马相如安顿在宾馆里天天朝拜,是在造势,制造新闻热点,吸引卓王孙眼球,让他上钩:家宴宴请司马相如。
赴宴之际,他又“千呼万唤始出来”,吊足了卓王孙的胃口,哄抬了自己的身价。
酒宴进行到高潮时,王吉将一张琴恭恭敬敬呈送到司马相如面前说:“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拗不过县令热情相邀的司马相如便顺手弹了两支曲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司马相如有口吃的生理缺陷,但他的文章写得好,琴也弹得好。
王吉让相如赋琴,一是让司马相如规避了自己的弱项口吃,二是让司马相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强项赋琴。
王吉让司马相如在卓王孙的家宴上赋琴,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卓王孙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此句中的“缪”字道出了司马相如和密友王吉的确策划了一个惊天大阴谋。
司马相如和密友王吉想从这个阴谋中得到什么呢?抚琴一曲,实际上是为了让一位小姐芳心暗许。
一个人有了爱好,就成为一个人的软肋。
卓文君酷爱音乐,精通音乐,恰恰成了卓文君的软肋。
司马相如其实早把卓文君给琢磨透了,卓文君酷爱音乐,精通琴瑟,这是她的心理兴奋点。
一曲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琴曲正是司马相如打开卓文君芳心的一把万能钥匙。
司马相如排兵布阵多时,谋的就是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司马相如应临邛县令王吉之邀来临邛之时,从容大方,举止文雅,加之相如英俊帅气,整个临邛县已经无人不知。
寡居在家的卓文君早已风闻,只是无缘相会。
司马相如一到卓文孙家酒宴上,他的风采立刻震撼了酒宴中的整个临邛上流社会。
司马相如在酒宴上饮酒,弹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文君从门缝里早已看见了司马相如风流倜傥的样子,内心万分仰慕,惟恐自己配不上相如。
一支求婚曲更让文君小姐如醉如痴,心动不已。
酒宴结束后,“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这让卓文君幸福得直晕。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到了司马相如成都的家中,卓文君才发现,司马相如的家中“家居徒四壁立”。
卓文孙听说自己的女儿私奔司马相如,而且,两人已经离开临邛回成都,气愤填膺。
作为大汉帝国的首富自有杀手锏:“不分一钱也”!有人劝卓王孙,文君是自家亲骨肉,何必如此呢?但是,卓王孙经济制裁的决心非常坚决:一分钱不投!两个“恋爱大过天”的年轻人度过蜜月之后,立即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窘迫!第一个受不了的是卓文君!“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
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司马相如同意了爱妻的意见,“与俱之临邛”。
相如变卖了自己的香车宝马,在临邛买了一处房子,开了个酒店。
他让卓文君亲自站柜台卖酒,自己穿戴上大围裙,和伙计们一块儿洗碗。
卓文君回临邛开酒店,并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的女婿司马相如身穿大围裙,和佣人一样打杂干活,“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卓王孙又羞又气,无处发泄,毕竟卓文君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卓文君的兄弟和长辈纷纷从中斡旋:你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又不缺钱;文君现在已经成了司马相如的妻子,司马相如是个人才,并非无能之辈,完全可以信赖。
再说他还是王县令的贵客,你何必如此制裁他呢?卓王孙实在是受不了这份窝囊气,只好花钱消灾,“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这就是名动千古的“琴挑”。
二质疑神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的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在其身后向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
一是文人的诟病(质疑神话);二是文学的推崇(构建神话)。
我们先看历代文人的诟病。
第一个对司马相如提出诟病的是稍后于司马相如的另一位汉赋大家扬雄。
扬雄在其名作《解嘲》中说:“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於细君。
仆诚不能,与此数公者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扬雄批评司马相如“窃赀”。
扬雄的《解嘲》名动天下,是扬雄传世名作中的翘楚,因此,扬雄提出的司马相如“窃赀”说得以广泛流传。
什么叫“窃赀”?赀,财也。
窃,指以欺诈手段非法获得。
扬雄说司马相如从卓王孙手中得到一百万是司马相如以非法手段从卓王孙处窃取的。
这种诟病后人认同吗?东汉崔駰著《达旨》率先响应扬雄对司马相如的评价:“窃赀卓氏,割炙细君。
斯盖士之遗行,而云不能与此数公者同,以为失类而改之也。
”魏晋时期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在“窃赀”之外又提出了“窃妻”说:“抱朴子曰: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长才。
日月挟虫鸟之瑕,不妨丽天之景;黄河合泥滓之浊,不害凌山之流。
树塞不可以弃夷吾,夺田不可以薄萧何,窃妻不可以废相如,受金不可以斥陈平。
”虽然葛洪意在肯定司马相如的贡献,但“窃妻不可以废相如”一句提出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是司马相如“窃妻”。
这等于在“窃赀”之外司马相如又多了“窃妻”一罪。
齐、梁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纵论古今文人之短时也提出司马相如“窃妻”之论:“略观文士之疵,相如窃妻而受金。
”这样,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遭到了两方面的指责:一是相如“琴挑”文君是“窃妻”,二是文君受金是司马相如“窃赀”。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再次肯定扬雄的“窃赀”说:“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已,显暴君過;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東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马长卿窃赀无操。
”唐人司马贞著《史记索隐》也说:“相如纵诞,窃赀卓氏。
”唐人刘知几《史通·自序》云:“而相如自序,乃记其客逰臨卭,窃妻卓氏。
以《春秋》所讳,持为美谈。
虽事或非虚而理无可取,载之於传,不其愧乎?”宋人魏天应编选的《论学绳尺》亦曰:“司马相如、王褒皆蜀产也,…雍容闲雅者‟不足覆窃赀之丑。
”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卷十二“诸公品藻相如”条,摘录前人多项评论,批评司马相如的三句是:“司马相如窃妻涤器,开巴蜀以困苦乡邦,其过已多。
”宋人对司马相如批评最激烈的是苏轼。
他在《东坡志林》卷四说:“司马相如归蜀,临卭令王吉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称病,使者谢吉。
及卓氏为具,相如又称病不往。
吉自往迎,相如观吉意欲与相如为率钱之会尔。
而相如遂窃妻以逃,大可笑。
其《谕蜀父老》云:以讽天子。
以今观之,不独不能讽,殆几于劝矣。
谄谀之意,死而不已,犹作《封禅书》。
相如,真所谓小人也哉!”苏轼痛骂司马相如为谄媚小人!并且尖锐地指出:司马相如视临邛县令王吉邀请他赴卓氏之宴是“率钱之会”。
《说文解字》释“率”:“率,捕鸟毕也,象丝罔,上下其竿柄也。
”所以,“率”可以讲为“聚集”、“聚敛”。
“率钱”即聚钱,“率钱之会”即敛钱之宴。
苏轼认为这次赴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敛钱之宴。
苏轼尽管在文中怒斥王吉,但司马相如是这次敛钱的元凶。
苏轼是第一位将司马相如“窃妻”与“窃赀”两项罪名放在一篇短文中大加挞伐的文人。
明人周是修《芻荛集》卷一《述怀》诗:“相如未得意,偶然遇文君。
何因即同载,万里瀼西行。
妇德固已失,窃赀名亦成。
匪为足素愿,聊以慰羇情。
古礼重亲迎,终始犹难凭。
所以既荣贵,一朝聘茂陵。
”“妇德固已失”是陈腐之言,可不予理会,但此诗同样肯定文君受金是相如“窃赀”。
可见,自西汉扬雄开始,历史代文人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婚姻多有微词,指斥司马相如琴挑文君是“窃妻”,让卓文君在临邛“当垆卖酒”迫使卓王孙出钱是“窃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