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6课 三国鼎立 说课稿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是学生在学习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魏、蜀、吴三国建立的过程,赤壁之战的影响,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史料和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故事和人物具有较强的兴趣,但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事件和人物的认识较为片面,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线索,引导学生从 multiple perspectives 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背景和发展状况,认识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三国时期的历史特点,感悟历史兴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背景和发展状况,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的理解,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史料、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关史料,让学生自主学习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了解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背景和发展状况。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从 multipleperspectives 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国鼎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6课,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学生可能局限于电视剧、小说等表面的了解,对于历史事实的细节和内在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掌握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对于三国鼎立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影响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国时期的电视剧、小说等作品,引发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历史资料等,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
3.合作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三国鼎立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影响。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总结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影响。
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XXX 二中 XXX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三国鼎立》一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
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依据《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需要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因此本节课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及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3.正确评价曹操,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过程与方法1.通过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相关知识的归纳,学会列表归纳问题的方法。
2.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微课视频、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并通过对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民乐四中七年级(20)班的学生,虽不熟悉他们,但七年级学生都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
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
而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发展,要求独立自主, 有自我教育的要求,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国鼎立说课稿3篇(部编版三国鼎立教案公开课)
三国鼎立说课稿3篇(部编版三国鼎立教案公开课)下面是整理的三国鼎立说课稿3篇(部编版三国鼎立教案公开课),以供借鉴。
三国鼎立说课稿1一、教学分析A.教材分析《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上承汉文化,下启西晋统一全国。
教材内容较为单薄,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不足。
我利用多媒体来开发课程资源,采用地图在课件上的直观呈现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B.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表现欲强、思维活跃。
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常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课件中我主要用地图、动画、图片来使抽象历史形象化。
二、目标定位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A.“鱼”: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课标内容标准】B.“渔”: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1.从史实归纳出历史论断的方法;2.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曹操)的技能;C.“欲”:1.激发学生渴望统一、热爱和平的情感;2.使学生形成主动了解历史知识、研读历史资料的愿望,形成古为今用运用历史经验的愿望。
重点、难点:其中教学重点是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积累历史知识的角度出发,我将其确立为本课的重点。
突出重点的策略是看图说史强化记忆。
)难点在于客观、辩证地评价曹操。
(难点难在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突破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论从史出”的利刃。
)三、教法学法为了顺利实现目标,突破重难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我选择采用“精问启导,情境再现”的教法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
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还原历史,组织学习活动。
这点将在教学过程三环节中一一体现。
四、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三环节实质是:导入—新授—拓展。
(一)现实出发,设疑激趣课前,我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来营造氛围。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6课 三国鼎力》说课稿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6课三国鼎力》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6课三国鼎力》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及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国鼎立的形成、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斗争以及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掌握三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对古代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历史知识与本节课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系统性的历史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认识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掌握三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斗争,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
2.教学难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原因,三国时期的战争策略,三国时期的文化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文献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情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三国时期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认识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斗争,分析三国鼎立的原因。
4.讲授法:教师讲解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引导学生认识三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5.案例分析:分析三国时期的战争策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军事斗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三国鼎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一节课的内容涉及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人物以及地理分布等方面。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细节可能还不够清楚。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掌握三国时期的地理分布和、经济、文化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观看视频、讨论等方式,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三国时期的历史,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三国时期的地理分布和、经济、文化的特点。
2.教学难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史料等教学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分享自己的观点。
4.教师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深入理解三国时期的地理分布和、经济、文化的特点。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6课三国鼎立》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及其主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三国历史的一次全面系统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三国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三国人物、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对三国历史的认识多来源于小说、影视作品,对历史的真实情况了解不足,容易受到小说、影视作品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证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及其主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及其主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2.教学难点: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魏蜀吴三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实,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进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三国鼎立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三国鼎立的历史情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及其主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6课《三国鼎立》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6课《三国鼎立》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和历史事件的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文献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历史地图和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和影响。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 形成过程1.曹操建立魏国2.刘备建立蜀国3.孙权建立吴国4.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5.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6.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历史知识掌握程度、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的乱世局面和三国时期的兴起、发展与分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三国各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特点,概括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征,并了解其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的1.了解东汉末年民变与统治阶级腐败所引起的深刻社会危机。
2. 掌握三国鼎立时期各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特点,概括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征。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提高自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认识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东汉末年深刻的社会危机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征。
2. 掌握三国各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特点。
3. 学习历史事件的多种解释方法,并能自主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东汉末年的深刻社会危机。
2.在学生的认知层次之内,让学生了解三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3.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其提高自己的分析、认识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课使用多元化、充满活力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讲、讨论、辩论等。
1.讲授:向学生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三国鼎立的整体概念。
2.演讲:让学生扮演三国时期的某位人物,展现其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印象。
3. 讨论:在小组内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发掘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辩论:让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1. 课堂导入(5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东汉末年的政治、社会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逐渐步入三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2. 探究东汉末年的深刻社会危机(10分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东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包括汉灵帝、汉少帝、汉献帝、黄巾起义、十常侍之乱等事件,以及董卓的入主京城,探讨这些事件在三国时期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说课稿
《三国鼎立》说课一、课题方面:我讲的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授课班级是七年级班,人数是63人。
二、教材方面:本课主要由四个内容构成:(1)、官渡之战;(2)、赤壁之战;(3)、三国鼎立的形成。
(4)三国的经济。
通过学习,主要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和对历史事实与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而且通过学习在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思想目标:(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
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者重要历史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三国鼎立局面尽管延续了几十年,但历史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统一。
(4)、激发学生热爱历史、学习历史、讲述历史的兴趣。
3、技能目标:(1)、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2)、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比如,曹操,诸葛亮等。
(4)、将文艺作品中描述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事实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四、学生方面:绝大部分学生从小说与影视剧当中对三国的历史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三国的历史学习会很有兴趣,会很喜欢。
因此我在讲解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加以深化。
但注意把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给学生分清楚。
五、学法方面:(1)、重点及处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本课的重点。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6课三国鼎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
教材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国鼎立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斗争,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此外,学生可能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比较感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认识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教师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重点讲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 三国鼎立》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6课三国鼎立》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通过曹操、刘备、孙权三位主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还不够,对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意义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三国鼎立的过程,了解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理解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意义,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过程,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讨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historical thinking。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文献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国鼎立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三国演义》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介绍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
3.案例分析:分析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展示他们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5.历史地图:展示三国鼎立时期的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国之间的关系。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
第16课 三国鼎立说课稿
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本课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三国鼎立正是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学生深入认识这一局面形成的进步性是非常必要的。
2.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这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是难点。
3.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以下目标:3.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以下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了解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㈡过程与方法:1、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曹操评价,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曹操的评价,使学生懂得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
2、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法: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新课标精神,采取以下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使学生的思绪尽快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2、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难度的探究题,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精神。
3、合作学习法:根据学科特点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整体的优势。
4、教师点拨法: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精要点拨,拓宽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精神。
三、学法:教学中坚持“诱导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动力”的原则,通过下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爱学、乐学、会学”的目的。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含说课稿、反思)
【课程标准】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分析出各自的影响。
归纳魏蜀吴三个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教师: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涌现出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官渡之战教师: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就要了解东汉末年的境况。
展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问题:这反应了一种什么社会情况?生试说。
教师:长期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曹操)展示:曹操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志向?(怀有雄心壮志,想要统一天下)探究: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为实现其远大志向,曹操做了哪些准备?提示:政治上: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重视人才;农业生产上: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展示:《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形势图》问题: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能与曹操相抗衡的是谁呢?(袁绍)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势力崛起,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本节课内容涉及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认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根据对学生已学习的历史知识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对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掌握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之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教学难点: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文献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掌握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教师巡回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一、教材分析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法学法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进入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副板板书)在这一部分,我主要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认真分析。
首先来看我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把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鼎立》是初中历史第一册第16课的内容。
它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在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之后,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我们进入说课的第二大部分: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七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也容易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
但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有关三国的网络游戏也很流行,学生学习起来会兴趣浓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学生课外已有的历史知识和教材的新知识结合起来,选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基于上面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这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第三大部分。
三、教学目标
首先,来说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其次,来说能力目标: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再次,来说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能在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他们的优秀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虚心好学的良好品质!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第四大部分。
四、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了三大教法:
1.直观演示法
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料,选用恰当的图片,资料等手段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探究讨论法
这种方法主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发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3.讲授法
直观演示和探究讨论可以使课堂生动,但如果度把握不好,也容易喧宾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恰当适时的总结讲解也必不可少,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以上是我对教学方法的阐述,接下来进入说课的最后一部分说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这一板块又包括五大部分: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课堂小结
4、课后练习
5、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人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部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我来
一一阐述下教学安排:
1.官渡之战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了解背景;接着播放《官渡之战》录像,增强教材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最后让学生动脑动口,讨沦“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落实明确答案。
2.赤壁之战
(1)播放《赤壁之战》录像;(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3.三国鼎立的形成
(1)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情况;(2)结合三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让学生讨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老师注意完善补充;(3)让学生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设计制作三国鼎立示意图,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三)课堂小结
1.利用歌谣小结:
200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208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三国曹魏吴蜀汉,曹丕孙权刘备建;
各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
2.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四)巩固练习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可以设计一套练习题,利用多媒体制作成知识树,让学生摘知识树上面的果实。
(五)说板书设计
讲完课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板书,或者教师自己设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