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版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课后习题 单元检测卷 综合检测卷(A)
综合检测卷(A)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生产资料所有制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它。
当前,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安徽池州期末检测)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坚决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有效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使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
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应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③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④国有经济应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下图是某企业的工商信息(部分)。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是( )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外商投资经济④非公有制经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广东惠州期末检测)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获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
他总结比亚迪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创”和“闯”:深圳给民营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吸引了一批批像他一样的热血青年来创业;比亚迪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攻坚克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营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民营企业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③国家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④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要巩固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直播带货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崭新的桥梁,刺激了内需。
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商品品质难以保障、虚假宣传、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原卷版)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单选题1.(2022·广东·高考真题)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这说明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2.(2022·浙江·高考真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3.(2021·河北·高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的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边打、边稳、边建”的财经工作方针。
这一变化A.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4.(2021·江苏·高考真题)如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5.(2021·江苏·高考真题)东北机器制造厂尉风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
她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
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课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
• 第三次浪潮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 这一时期改革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以往。 • 中国——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探索。 • 苏联——戈尔巴乔夫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 • 苏联的全面改革,为东欧国家深入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
要论提示
•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对世界政治经 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苏联对社会主义的 探索与实践,它既具有历史合理性,又有局限性。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开始了改革进程。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中迷失了方向, 放弃了社会主义。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 社会主义只有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中才能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
关键词
• 社会主义 • 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模式 • 改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
一、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突破了苏联一国的范围,向东 欧和东亚扩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后,主要面临两大任务:建立以 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和对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
•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 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改革方针,提 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 式。1968年8月20日,苏联领导华约五国悍然侵入捷克斯 洛伐克,迫使其放弃了改革。
3.2推动高质量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①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成 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②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 组织振兴; ③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 自己手中。
拓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强国”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 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29
核心归纳——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 展理念; 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 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 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型开放;贸易强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⑧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
构建新发展格局(怎
展
样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要求:——是什么
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什么
1、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措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3、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28
知识归纳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东方教师有天然的外语优势,很多人还有留学背景,具备全球视野,也更善于 和海外消费者交流,在国内直播市场上名声大噪的东方甄选,推又进将高目水光平放对到外了开海放外直 播市场。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全册知识点(2023年秋最新版)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全册知识点(2023年秋最新版)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1)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物质资料生产(P3)(1)原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2)构成要素: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②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3、★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4、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要求: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P3相关链接)①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进入新发展阶段。
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构建新发展格局。
⑥推动高质量发展。
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⑧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⑩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⑪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⑫统筹发展和安全。
⑬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6、公有制经济(P3-P4)(1)构成: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混合所有制经济D. 计划经济A. 言论自由B. 财产所有权C. 选举权D. 被选举权3.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四个全面C. 五位一体D. 中国梦A. 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人民法院D. 检察院5.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哪一层面价值观的内容?()A. 国家层面B. 社会层面C. 个人层面D. 家庭层面6. 下列哪个是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提到的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A. 引进来B. 走出去C. 互利共赢D. 独立自主7.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9.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 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 依法纳税B. 义务教育C. 服兵役D. 爱国主义二、判断题: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提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引进来和走出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精品课件 分层作业册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3.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 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 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A )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B.经济实力对比出现根本变化
C.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D.经济调整难以克服固有矛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受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呈现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因此根据材料时间及数据变化可知,当时资本主义国家 的经济调整难以克服固有矛盾,D项正确;材料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无 关,排除A项;当时仍然是美国一家独大,并未出现根本性变化,排除B项;材 料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行高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 完备。到了20世纪80 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认为:“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 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这说明此时西欧( C ) A.社会秩序因高福利而不稳定 B.资本主义国家面临解体风险 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 D.社会消费大幅减少导致危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当其他国家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 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 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下列最能体现 上述材料内容的是,中国( B ) A.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参加二十国集团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2《携手促发展》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2《携手促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携手促发展》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主题。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明确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发展战略,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的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战略,以及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3.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青少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 19 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该课主要讲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 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包括军阀混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新文化运动等方面。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全面了解。
2. 学情分析:高中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某些内容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要有扎实的掌握,以便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历史现象。
➽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学会运用史料证实历史观点,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3. 时空观念:使学生明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4.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解释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理解其历史意义。
5. 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家状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
难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光明与黑暗并存的现象,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困境。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些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史料,使学生学会运用史料证实历史观点,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2册 第3课 第二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10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课标 要求
1.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2.明确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及内在关系。 3.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含义。 4.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和推进措施。 5.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案】 D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 建 设 彰 显 优 势 、 协 调 联 动 的 城 乡 区 域 发 展 体 系 , 实 现 区 域 _良__性__互__动_____、城乡 _融__合__发__展___、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辨析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要 求。
提示:错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要求。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十九课课时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课时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核心考点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1.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
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国策战略: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方式结构: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形成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4)吸引外资: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5)对外投资: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6)原则基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奋斗基点。
(7)掌握主动: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相辅相成独立自主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能够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自力更生原因①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①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外开放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最新版)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
02.
结合史料与时政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开放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明确当代青年应当努力学习, 增强本领,积极参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做改革开放的 坚定促进者。
夏
3.1.1 改革开放的进程
议题二:中国为什么能
01 改革开放的进程
3.1.1 改革开放的进程
为什么要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阶段 ②2018年召开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3.1.1 改革开放的进程
如何逐步开放?
阶段
事件
①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全方位、多层 ②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 次、宽领域的 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对外开放格局 ③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的基本形成 ④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① 国民经济:阶级斗争压倒一切,计划经济体制僵化,中国经济
194隔9 绝于世1,95企6 业生产力19低66下,与西方国19家76的差距越1来97越8 远 2023
新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
②成立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更谈不上出行方便
③社会国主家义前过途渡时:期党和国家社到会主了义何艰去辛何探从索的时期重大历史关头
一个重要法宝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关键一招。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24张PPT)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2.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敢为人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 请你根据材料和吐槽大会的内容,说说改革为何先从农村开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政企职责不分管的过多过死
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低
没有经营自主权、缺乏活力
二、增强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改革内容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当堂检测
1.[2023·黑龙江]“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2.[2023·山东]《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写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展开。”材料中的“”应为A.农村 B.城市 C.国企 D.深圳
温故知新
1.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2.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目的?结论?性质?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思想、政治、组织)?意义?4.全面拨乱反正中的最大典例是为谁平反?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
新课导入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分户经营
保证国家集体
2023版中职中国历史教材目录
2023版中职中国历史教材目录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第2课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第二单元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6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7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第四单元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第8课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第9课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第六单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第12课明朝的兴亡第13课清朝中期的兴盛与危机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第七单元晚清的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第15课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16课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第八单元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第17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8课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九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9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20课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第21课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第23课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二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7课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8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第29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十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第30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第31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试题和答案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试题和答案第一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试题和答案第一部分;判断题1.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正确√ 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无2.10年后,中国将有2亿多农民变为市民。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无正确√3.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正确√ 中,对某些与本国制度不符的管理措施,以清单形式公开列明。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无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无正确√5.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正确√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无6.20世纪初90年代初期出现了质疑市场改革的思潮,邓小平南方讲话重申十三大改革思路,力排非议,中央决策层审势度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正确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无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资金的三分之一正确√ 以上依靠土地财政积累。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无8.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无正确√9.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正确√ 构,关键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无10.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多元的,而决定性作用是一元的。
A.正确B.错误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无第二部分;单选题正确√1.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正确√ 重发挥()才能,加快科技创新。
A.企业家B.工人C.高科技人才D.创新型人才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无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 第三课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三课测试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会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关于改革开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②深圳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④党的十八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习近平在出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之所以具有伟大意义,是因为()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A.建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下列关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它标志着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B.它标志着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它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5.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
下列流行语中,出现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A.抗美援朝B.大跃进C.网上购物D.红卫兵6.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三中全会: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知识点(2024年秋最新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知识点(2024年秋最新版)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1、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作出了哪些努力?(P3)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P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阳阳老师说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对于“改革开放是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存在争议。
尽管目前国家重要文件中并没有出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句话,但是包括2022年在内召开的好几次国家重要会议讲话中都有提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现在很多教辅书把“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视为错误观点,我认为这一做法欠妥,建议命题老师在出题时要尽量避免上述这一有争议的表述。
3、★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我国发展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有哪些?)(P3-P5)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4相关链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人教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着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认识到了改革开放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坚定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支持和参与。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
他们对改革开放有所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此外,学生可能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改革开放,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发展联系起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改革开放的支持和参与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改革开放,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发展联系起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视频等手段,生动展示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影响,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 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
(2)主要特征:包产到户。 (3)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 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到 1984 年基本解决了 8 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2.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 为根本目标。
3.调控手段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 的长处。
4.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 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性作用……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 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 济的宏观调控。
(2)全面展开: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 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 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3)进一步深化: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 步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意义
(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 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2)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 和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程 (1)提出目标: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立法保障:1993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 进我国宪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发展创新: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
——江世杰《方向对路子好——首钢改革与发展纪 略》
思考: (1)材料一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 提示:(1)使农业丰收,促进了农业发展。 (2)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效益。
要点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只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才能确 保社会主义性质。
只是扩大了农民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其实质是对农 村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非根本性改造。
二、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 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 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稳健的步伐。 2.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3.过程
(1)试点时期:1978—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处 于试点时期。
要点一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 产的大发展。
2.城市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 机制,增强了活力,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快速发展。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年届花 甲、老态龙钟的企业,带来返老还童、生机勃发的巨大变 化……超过世界 500 家大企业 1953 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 的一倍……
3.乡镇企业
(1)概念: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2)意义: 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易错易混] 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 的根本性改造。(×) 剖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 提下,把土地的经营权交给农民,产品的分配原则是交够 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所以说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
经济体制改革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两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南方谈话”、中共十 四大。
四个转变: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 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 调发展。
(4)初步建立:到 21 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2.意义 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 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 发展的进程。
[易错易混]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仅是社会 属性不同,其运行机制是一样的。(√) 剖析:两者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 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
……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
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江泽民
材料二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 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 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 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 年 12 月召开。 (2)内容: ①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 设方面来的方针。
②强调在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要改变同生 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 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 19 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导航] 1.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
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 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