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最新知识点)

合集下载

发热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发热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发热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以发热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发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38°C(100.4°F)以上。

当我们面对发热病人时,需要特别注意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发热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1. 温度监测:定期测量病人的体温,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体温计。

确保测量准确并记录下来,以便医护人员参考。

2. 加强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包括体温的上升或下降、出汗情况、皮肤颜色等。

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3. 保持环境清洁:保持病人的住院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床单、衣物、餐具等。

确保空气流通,并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给予充足的水分:发热病人通常会出汗较多,容易出现脱水。

因此,要给予病人充足的水分补充,以维持体液平衡。

5. 提供适宜的饮食: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医嘱,提供适宜的饮食。

避免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多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6. 注意休息:发热病人通常会感到疲倦和虚弱,因此需要充分休息。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噪音和干扰,帮助病人恢复体力。

7. 控制体温:可以使用退热药物来控制病人的体温,但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注意药物剂量和频率。

同时,可以给病人擦拭温水或冰水,以降低体温。

8. 改善症状:根据病人的症状,可以给予适当的药物缓解症状,如退热药、止痛药等。

但要遵循医嘱和剂量,避免滥用药物。

9. 隔离措施:若病人发热是由传染病引起,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医护人员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并遵循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

10. 维持良好的沟通: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病情变化和病人的需求。

给予病人足够的支持和安慰,提高其抵抗力和心理状态。

11. 防止并发症:发热病人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困难、中暑、脱水等。

因此,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 定期复查: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定期复查相关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规内容:
1. 监测体温,首要任务是监测病人的体温。

定期测量体温,通
常每4小时一次,或者根据医嘱进行频繁监测。

及时记录体温变化,向医护人员报告异常体温。

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丢失,因此需要
鼓励病人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如果病人因为发热而出现
口渴症状,应及时给予适量的清水或含有电解质的补液。

3.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病人所在的环境清洁整洁,保持
空气流通,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定期清洁病人所在的房间,勤换床
单被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调整室温,保持病人所在的房间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通常来说,适宜的室温有助于病人的舒适感和康复。

5.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
括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病情有所恶化,需要
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6. 营养支持,发热病人需要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因此需要提
供易于消化的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7. 安全防护,在护理发热病人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护理发热病人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保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促进病人的康复。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
切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护
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导语:感冒发烧是由于人的机体对外来病毒入侵所作出的正常反应,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对身体也不会有较大的损害。

不过呢,对发热的病感冒发烧是由于人的机体对外来病毒入侵所作出的正常反应,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对身体也不会有较大的损害。

不过呢,对发热的病人一定要护理好,避免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

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讲一讲如何护理好发热病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看一看哦。

(一)环境: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度,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可暂时将患儿移至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

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休息。

(二)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烧患者1-2小时测一次。

(三)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腹泻患者可留大便标本做化验。

(四)用退热药的观察:用药后40分钟测体温,以观察用药效果。

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

(五)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六)发热病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话就需要服用退烧药,要多喝热水,也可以配合物理降温:酒精擦腋窝,温水擦全身,这些都可以使用。

儿童可以使用退热栓退烧,也可以服用尼美舒利颗粒。

每一个人都会有感冒发热的情况发生,一般来说都不会很严重,但是,在感冒发热的时候记得要护理好,避免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

以上呢,就是小编想要告诉大家的关于护理发热病人的要点,大家要记住哦。

也希望每个人都身体健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对高热的对症治疗是必要的,但查明病因是根本。

在医生明确诊断之后,认为可以在家治疗者,护理上要注意如下几方面:1、高热病人必须卧床休息,减少肌肉活动,减少消耗和热量产生。

2、多饮水,成人每日不少于3000毫升(指无静脉补液者)。

水分能促使毒素排泄。

可以选用糖盐水、淡茶水、各种水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澄汁、柑汁等,忌饮用啤酒、浓茶、咖啡。

3、室内要通风。

夏天要使室温尽量降低,可采用室内放置冰块。

室温低有利于大量体热经传导辐射散发,有利于降温。

4、用冷水或冰水湿敷额部,可降低头部温度,保护脑细胞。

家中如无冰袋,可用热水袋装冰水枕于头部。

有畏寒或寒战的病人则不使用冷敷。

5、高热病人消耗大,消化能力差,如不是消化道疾病所引起的发热则不必禁食,食物要易消化有营养,可以选用牛奶、豆浆、蛋花麦片、蛋花藕粉等。

发热病人口苦,有时不喜甜食,可以选用鱼片汤、肉末粥、肉末挂面,高热期不必勉强进食,因可能诱发恶心呕吐。

退热之后,食欲恢复时要增加营养,少食多餐,促进身体恢复。

6、退热过程常伴有大量出汗,更要干净毛巾擦拭,及时更换衣服,防止着凉感冒。

人的体温是由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的。

当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身体受到外来刺激或病毒、细菌侵袭时,就很容易发烧。

引起发烧的主要疾病有感冒、肺炎、扁桃体炎、风湿热、结核病等。

如果发热症状较轻,在家中护理即可,以免在医院交叉感染。

7、物理治疗:若体温高达39℃~40℃,且一时难以退烧时,可用凉水浸过的毛巾敷在头部。

注意勤换,同时可以用温水擦擦胸、背及腿部,使皮肤浅表血管扩张,有助于退烧。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空气流通: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症状。

2. 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发热病人容易脱水,因此应该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特别是温水、清汤或果汁等温和易消化的液体,以补充患者失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3. 保持卫生:发热病人应该保持清洁和卫生,每天多次更换床单、枕头套、衣物等,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

4. 注意休息:发热病人应该多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安排床位,保持舒适和方便。

5. 观察体温和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和症状,如发热程度、出汗情况、口渴、乏力、头痛等,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6.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给发热病人口服退烧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应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总之,发热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和科学,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发热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发热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发热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以下是发热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护理人员应戴上口罩、手套,并勤洗手,以防止传染疾病。

2. 提供足够的液体:发热会导致体液丧失增加,因此需要额外提供水和其他适当的饮料,以保持水分平衡。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病人所处的房间通风良好,定期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4. 热水治疗:若病人体温过高,可以给病人使用湿毛巾敷在额头和手腕上,或者用刷洗的温水擦洗身体,来帮助降低体温。

5. 定期测量体温:病人的体温应该被定期测量并记录下来,以便监控发热的进展和效果。

6. 提供适当的营养:发热会导致病人食欲不振,因此需要提供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以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7. 平静和安抚病人:发热可能引起病人的不适和焦虑,护理人员应提供足够的安慰和支持。

8. 隔离和传染控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将其隔离,采取适当的传染控制措施,以限制疾病的传播。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建议,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执行。

发热护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发热护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发热护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念发热是指体温升高到正常体温范围以上,体温不能自行降至正常水平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生理现象。

它是机体反应某种内外因素而引起的一种生理调节反应,在保持正常体温平衡的过程中,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以上,可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正确处理发热问题,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发热时需要进行科学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二、发热的原因发热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感染:是最常见的引起发热的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性疾病。

2.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引起的发热常见于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情况。

3.器官损伤:包括外伤、内伤及手术后发热等情况。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中毒: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引起的发热。

6.其他:包括中暑、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

三、发热的分类根据体温的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发热可分为不同类型。

主要包括:1.低热:指体温在37.5℃-38℃之间,持续时间较短。

2.中等热:指体温在38℃-39℃之间,持续时间较长。

3.高热:指体温在39℃-41℃之间,持续时间较长。

4.超高热:指体温超过41℃。

四、发热的症状发热的症状主要包括:1.体温升高:是表现发热的最主要症状。

2.全身不适:如乏力、食欲不振、头痛等。

3.出汗:部分患者会出现大量出汗,导致脱水。

4.心率增快:发热时心率会明显增快。

5.呼吸加快:发热时呼吸也会加快,以加速热量的散发。

6.皮肤潮红:有些患者会出现皮肤潮红的情况。

五、发热的护理1.观察体温:护理人员应定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密切关注体温的升高和下降趋势。

2.保持室内清洁:保持患者所在的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

3.适当着装: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适当调整患者的着装,保持适当的温度。

4.适当饮食:发热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饮水以保持体液平衡。

5.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发热病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问题:
1. 高体温:发热病人常常伴有高烧,可能引起不适和不安。

2. 脱水:发热病人容易出汗,导致体液丢失,可能引发脱水问题。

3. 心率加快:发热病人心率可能会加快,增加心脏负荷。

护理措施:
1. 定期测量体温:定时测量体温,及时记录体温变化。

2. 给予温水擦浴或冰毛巾:可以使用温水或凉水擦浴或敷贴冰毛巾,以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3. 提供足够的液体:确保发热病人充分饮水,以防止脱水。

4. 观察病人心率和呼吸频率:及时观察病人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病房内通风,以帮助病人散热和呼吸新鲜空气。

6. 营养均衡:注意给发热病人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提供易消化的食物。

7. 心理疏导:与病人保持交流,提供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压力。

请注意,这些护理措施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护理过程中,也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3页
发烧分型(1)
• 1.稽留热(contiml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39~40℃以上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 动范围不超出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 伤寒高热期。
•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 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出 1℃,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 、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 5.回归热(recurrentfever’)体温急剧上升至39°C 或以上,连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 与无热期各连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 归热、霍奇金(Hodgkin)病等。
• 6.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发烧体温曲线无一定规 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 膜炎等。
• (四)加强口腔护理:长久发烧病人,唾液分泌降低 ,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因 为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发口腔溃疡 ,应加强口腔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8页
• (五)应加强皮肤护理:高热病人因为新陈代谢率增快 ,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降低活动 。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 衣以防感冒。应勤换内衣裤,多翻身,加强皮肤护理 ,防褥疮发生。
• 3.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食欲好可给鸡、鸭、牛肉 、鱼、猪肉、蛋、牛奶和豆类等。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1页
各种降温法
• 1、擦浴法(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 皮肤性损害病人禁用酒精擦浴,尤其是白血病患者, 酒精擦浴往往造成出血症状加重。擦浴禁胸前区、腹 部、后颈和足低等处);

发热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发热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 测量体温:定期测量体温,记录发热程度和变化。

护理措施包括使用准确的体温计,确保体温计清洁卫生,正确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

2.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

3. 维持水分平衡:发热病人容易出现脱水,需要适量补充水分。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病人的饮水量和尿量,给予适当的液体补充。

4. 保持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护理措施包括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避免病人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中等。

5. 控制体温: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控制病人的发热,如使用冷敷、擦浴、冰垫等。

同时,对于高热病人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医嘱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或药物退热。

6. 提供舒适环境:保持病人的床铺整洁干净,舒适安静。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更换床单、保持病人周围的环境整洁,提供合适的睡眠环境等。

7. 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饮食情况和医嘱,提供适量、易消化的食物。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加强病人的营养摄入。

8. 防止交叉感染:发热病人可能携带疾病的病原体,需要采取合理的感染预防措施。

护理措施包括洗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控制传染源等。

护理措施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和执行。

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病人的全面评估和监测,及时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措施。

继续发热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9. 保持病人的休息和睡眠:发热病人身体虚弱,需要足够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来恢复。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帮助病人放松和入睡。

10. 照顾病人的皮肤:发热可能导致出汗增多和皮肤不适,需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和保湿。

护理措施包括每天清洁皮肤,并使用适当的保湿剂,避免摩擦和刺激。

11. 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或其他适当的药物治疗发热的原因。

发热护理的护理措施

发热护理的护理措施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是身体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反应。

以下是一些发热护理的护理措施:
1. 监测体温:使用体温计定期测量体温,以了解发热的程度和趋势。

一般来说,每隔 4-6 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2. 保持水分: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因此要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可以提供清水、果汁或其他无糖饮料。

3. 休息和睡眠:发热会导致身体疲劳,因此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安静、黑暗和温度适宜的房间,帮助患者入睡。

4. 合理穿着:发热时,患者会感觉身体发热,因此要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以帮助散热。

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5. 饮食护理:发热时,患者的食欲可能会下降,但仍然需要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恢复。

可以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面包等。

6. 药物治疗:如果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7. 降温护理:如果发热温度较高,可以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冰袋等。

但要注意不要让患者过度降温,以免引起不适。

总之,发热护理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保持水分、休息和睡眠、合理穿着、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和降温护理等。

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简介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它可能是因为感染、免疫系统紊乱、药物反应或其他疾病导致的。

对于发热病人的护理,正确的措施不仅可以缓解病人的不适,还可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本文将介绍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

护理措施控制室温维持舒适的室温有助于发热病人的舒适感。

根据病人的需要,可以将室温调整在20-22摄氏度之间。

提供充足的饮水发热病人出汗较多,容易脱水,因此要确保病人摄入充足的饮水量。

饮水可以帮助病人降低体温,保持水分平衡。

注意饮食发热病人的食欲可能下降,但仍需要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蛋白质食品。

根据病人的口味和偏好,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病人周围的环境,包括床铺、衣物和卫生设施等,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清洁工具,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加强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照顾发热病人时,需要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

这可以保护医护人员免受可能的感染风险。

定期监测体温对于发热病人,监测体温是至关重要的。

体温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体温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以使用体温计进行口腔、腋下或肛门测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为发热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减轻病人的不适感,促进休息和康复。

根据病情灵活调整护理措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灵活调整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高热的病人,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擦浴或使用冰袋降温。

总结发热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

通过控制室温、提供充足饮水、注意饮食、保持环境清洁、加强个人防护、定期监测体温、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及灵活调整护理措施等措施,可以为发热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缓解病人的不适,并防止疾病的传播。

注:本文所述护理措施仅供参考,具体护理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病人的病情进行调整。

发热护理知识点总结

发热护理知识点总结

发热护理知识点总结一、发热的分类1.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

急性发热一般指发热时间在3周内,多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

慢性发热一般指发热时间在3周以上,多由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引起。

2.根据体征可分为单纯性发热和复合发热。

单纯性发热一般指仅有发热,无其他明显症状。

复合发热一般指除发热外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乏力、咳嗽等。

3.根据发热的性质可分为不适发热和感染性发热。

不适发热一般指患者仅有不适感,无其他病灶,多由内分泌疾病所致。

感染性发热一般指患者有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白细胞增高等。

二、发热护理知识点总结1.发热护理患者的体温监测体温监测是发热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应每日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口腔、腋窝或直肠测温,监测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体温持续高热,建议持续监测,确保患者的体温在控制范围内。

2.发热护理患者的饮食护理发热患者的饮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发热期间代谢率增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饮食应以易消化、易吸收的流质饮食为主,如稀饭、清汤等,同时应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发热护理患者的药物管理发热患者在发热期间需要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或消炎药物,由于发热患者常常处于虚弱状态,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度使用,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4.发热护理患者的排泄护理发热患者在发热期间代谢产物增多,排泄功能也相应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患者的排泄情况,保持排泄通畅,防止便秘或尿潴留,让患者尽量多喝水,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

5.发热护理患者的营养护理发热患者在发热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其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6.发热护理患者的休息护理发热患者在发热期间需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机体的康复,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调整好作息时间,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发热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发热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发热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了解并掌握发热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与发热相关的护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措施,以便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发热患者的护理工作。

1. 护理问题发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1 高温带来的不适发热患者由于体温偏高,会感到不适、疲倦和焦躁。

这种不适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

1.2 大量出汗引起脱水发热患者体温升高时,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中水分的丢失,从而引发脱水的问题。

脱水会导致患者口干、体力下降、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1.3 引起传染发热可能是由于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具备一定的传染性。

护理人员在照顾发热患者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自己被感染并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2. 护理措施针对发热患者的一些护理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供有效的护理。

2.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散热,可以减轻患者对高温环境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室内温度,打开窗户或者使用电风扇等方式来改善室内空气流通情况。

2.2 控制室内温度在护理发热患者时,应尽量控制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患者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可以通过使用空调、调整暖气温度等方式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2.3 提供充足的液体发热患者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问题。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充足的液体,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滴注的方式给予液体,具体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定。

2.4 定期测量体温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发热患者的体温,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测量体温时需要使用准确的体温计,并严格遵循消毒规范,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5 做好个人防护发热患者可能具备一定的传染性,护理人员在照顾患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穿戴无菌衣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观察要点】1、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

C,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3、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并发症观察注意有无抽搐、休克等情况的发生。

【护理要点】1、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注意安全。

2、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3、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用现配。

4、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5、每日酌情口腔护理2~3次或进食前后漱口。

6、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

7、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指导要点】1、指导病人食用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2、指导病人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于排汗.3、指导病人了解发热的处理方法。

4、告诉病人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及消炎药.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2、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瞳孔、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3、密切观察病人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楔压(PCWP)的变化。

5、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尿量<30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

6、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病人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

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

观察病人的情绪状态。

【护理要点】1、应当对病人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对外周血压测不到的病人,要及时行有创血压监测,以及时了解血压情况。

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漂浮导管检查,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

2、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便于抢救用药的同时也能随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3、采用开放面罩或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

当呼吸衰竭发生时,应立即准备性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4、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5、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格外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病人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

6、保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

7、为病人保暖,避免受凉。

8、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按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9、遵医嘱正确给予药物治疗,输液速度要按医嘱执行,避免病人出现肺水肿。

10、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护理常规护理。

11、做好各种管道的管理、口腔护理及无菌技术操作,预防各种感染。

12、做好生活护理,早起营养评估,早期营养支持.13、做好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指导要点】1、进行心理指导,使病人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

2、指导病人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

3、指导病人按时服药,定期随诊。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手术前病人护理是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到被送至手术台期间的护理。

【手术类型】1、急症手术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准备后迅速实施手术治疗的,如外伤性肝、脾破裂等。

2、限期手术手术时间选择有一定时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如各种恶性肿瘤的切除手术。

3、择期手术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的手术治疗,如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术。

【护理要点】1、护理评估(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遗传史及生育史等。

(2)现病史及伴随的其他系统疾病。

(3)药物应用情况及过敏史.(4)病人的营养状态、手术耐受性。

(5)病人对手术的了解程度及心理状况。

2、协助病人做好术前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包括血型)、尿常规、便常规、出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检查等)、肺功能、心电图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

3、术前准备(1)呼吸道准备:根据病人的手术部位,进行深呼吸和有效排痰的锻炼,如胸部手术者训练腹式呼吸;腹部手术者训练胸式呼吸。

深呼吸有效排痰法:先轻咳数次,再深呼吸后用力咳嗽。

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戒烟。

(2)为肠道准备:肠道手术者,入院后开始少渣饮食。

择期手术者于术前12小时起禁食,4小时起禁水。

除急诊手术者严禁灌肠外,择期手术者应根据手术部位、范围及麻醉方式给予不同的肠道准备。

(3)皮肤准备:充分清洁手术术野皮肤和剃除毛发。

皮肤准备时间越接近开始时间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

术前1日,协助病人剪指(趾)甲、沐浴、洗发及更换清洁衣裤。

(4)术前晚保证病人充足休息.睡眠欠佳者,应遵医嘱应用镇静药。

(5)其他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大小便等。

4、术日晨准备(1)认真检查、确定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2)若发现病人有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或女性病人月经来潮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3)入手术室前.协助病人排尽尿液。

(4)胃肠道及上腹部手术者应放置胃管.(5)嘱病人拭去指甲油、口红等化妆品;取下活动的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

(6)遵医嘱给予术前药物。

(7)备好手术需要的病历、X线片及药品等,随同病人带入手术室。

(8)与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病人、手术部位及名称等,做好交接。

5、手术后用物准备根据不同部位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准备术后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器、胃肠减压器、引流袋及监护仪等。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是指病人自手术完毕回到病室直至出院阶段的护理。

【护理要点】1、护理评估(1)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术中出血、输血和补液等情况。

(2)生命体征、切口状况、引流管/引流物等情况.2、一般护理(1)与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做好床边交接工作.(2)根据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正确安置病人的卧位。

全身麻醉尚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椎管内麻醉者,取平卧位6~8小时;局部麻醉者,可视手术和病人需求安置体位。

(3)正确连接各引流装置,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保暖。

3、根据手术大小和病情情况,定时监测生命体征.4、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辅料脱落及局部红、肿、热、痛或波动感等典型体征.若敷料有渗血、渗液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5、疼痛护理(1)正确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和程度,一般术后24小时内疼痛最为剧烈。

2~3天后逐渐缓解.若疼痛呈持续性或减轻后再次加剧,应警惕切口感染的可能.(2)有效减轻或缓解病人疼痛。

如妥善固定引流,防止牵拉痛;翻身、深呼吸或咳嗽时,按压切口部位,减轻震动性疼痛;指导病人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遵医嘱及时应用止痛药等.6、发热护理手术后病人的体温尚高一般不超过38。

C.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解热镇痛药,并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协助病人及时更换潮湿衣裤等。

7、饮食护理视手术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术后恢复饮食时间。

(1)非消化道手术:局部麻醉后,根据病人需求进食;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麻醉后小时,病人清醒,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可开始进食。

(2)消化道手术:手术后48~72小时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胃管拔除后,开始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普食。

8、活动术后非制动病人应早期下床活动;活动应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人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一般术后1~2天,开始床上活动,术后3~4天离床活动。

9、引流管道护理根据不同的需要,术中可在切口、体腔和空腔内脏器官内放置各种类型的引流物.(1)留置多根引流管者,应区分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和作用,做好标记并妥善固定。

位置不可过低或过高,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

如胸腔引流管的位置不能高于插管入口处的平面;脑室引流管有脑脊液引流时,常抬高引流管位置,切勿过高或过低,以免出现引流不畅或引流过度而致低颅压、抽搐和继发出血等。

...感谢聆听...(2)定时挤压引流管,检查管道有无堵塞或扭曲,保持引流畅通。

换药时,协助医生将暴露在体外的管道妥善固定,以防滑入体腔或脱出。

若引流不畅,应及时通知医生,查明原因,协助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3)每天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变化.及时倾倒引流袋内的液体,以免因引流袋过重掉落导致引流管脱出。

对意识不清醒的病人,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4)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无菌,长期置管的病人,定期更换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胃管除外)。

(5)对于负压引流管,应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如乳腺引流负压吸引管。

(6)观察引流管处伤口情况,观察周围皮肤有无发红、疼痛、肿胀及渗血渗液等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保持局部清洁,渗液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7)熟悉不同引流管的拔管指征,做好健康教育。

一般切口胶片引流在术后1~2日拔除,烟卷引流在术后4~7日拔除。

(8)指导病人取合适体位,病人翻身、活动时,应避免牵拉过度而致引流管脱出.【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合理摄入含有足够能量、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均衡饮食。

2、劳逸结合,适量活动。

一般术后6周内不宜做重体力工作。

3、术后继续药物治疗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4、切口局部拆线后,用无菌纱布覆盖1~2天.若为开放性伤口出院者,应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5、病人出院后若出现切口引流物有异味、切口红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6、一般手术病人于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肿瘤病人应于术后2~4周到门诊随访。

妇科疾病手术病人的护理(一)术前护理【观察要点】1、心理状况病人对手术的认识程度、紧张程度。

2、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腹痛情况、有无阴道出血。

【护理要点】1、加强护患沟通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2、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提供病人所需的健康指导。

3、术前3日开始阴道准备及肠道准备;术前1日开始皮肤准备、配血;术前30分钟遵医嘱留置尿管。

4、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术前化验是否完善,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5、术前遵医嘱备好手术用药、用物.6、术前备好麻醉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