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处理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0e147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2.png)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一、本文概述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发生的超过正常范围的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产后出血发生突然且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以期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特征,使读者对产后出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详细阐述了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分娩前的风险评估、分娩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分娩后的监护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包括初步评估、止血措施、容量复苏、病因治疗等多个环节,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本文还就产后出血的特殊情况和并发症进行了详细讨论,如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引起的休克等,为处理复杂病例提供了参考。
本文总结了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前沿的学术信息。
本文旨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帮助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也希望本文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产后出血问题的重视,共同为提高我国产科质量而努力。
二、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对于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前预防:在产前阶段,医生应对孕妇进行全面的产前检查,了解孕妇的既往病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便发现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同时,医生应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如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等,以提高孕妇的自我防范意识。
产时预防: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产程进展情况。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979b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7.png)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产后48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
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对挽救产妇生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首先,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护士或医生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观察产妇的面色、血压、脉搏、出血量等情况。
同时,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和手术室准备人员,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其次,进行有效的止血措施。
对于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不良,导致子宫大量出血。
因此,可以通过注射催产素或者手动按摩子宫来促使子宫收缩,从而止血。
此外,也可以考虑进行子宫动脉球囊阻断术或者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同时,及时输血。
对于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由于失血过多会导致贫血和休克,因此需要及时输注新鲜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以维持产妇的血容量和循环功能。
另外,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休克、心力衰竭等。
最后,在抢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家属,保持与家属的沟通,
让家属了解产妇的病情和抢救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产妇的生命构成威胁。
在抢救产后出血时,要做到迅速、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力求最
大限度地挽救产妇的生命。
希望通过抢救流程的介绍,能够让医护
人员在面对产后出血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ce9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b.png)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现的大出血,是产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建立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案制定、抢救措施、抢救器材、团队配备和术后管理五个部分详细阐述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一、预案制定1.1 制定团队:应组建由产科医生、护士、麻醉师、输血科医生等组成的抢救团队。
1.2 制定流程:明确产后出血的识别标准、抢救流程和分工,确保每个环节的配合和衔接。
1.3 制定培训:定期对抢救团队进行模拟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产后出血的能力和效率。
二、抢救措施2.1 快速识别:产后出血的早期症状包括阴道大出血、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应立即识别并启动抢救程序。
2.2 控制出血:通过宫缩素、子宫按摩、宫颈夹夹术等方式迅速控制出血源。
2.3 输血支持: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三、抢救器材3.1 输血器材:包括输血管、输血袋、输血泵等器材,确保输血快速、安全进行。
3.2 手术器械:备有子宫刮宫器、子宫缝合针等器械,以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使用。
3.3 监护设备:保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设备齐全,如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
四、团队配备4.1 产科医生: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产后出血,确保抢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2 护士团队: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工作,负责输血、监测等工作,保障患者安全。
4.3 麻醉师:负责麻醉管理,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舒适和安全。
五、术后管理5.1 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再次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
5.2 术后护理:加强产后患者的护理管理,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5.3 术后复查:定期复查产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大小、子宫复原情况等,确保康复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对于保障产妇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团队合作、设备配备、培训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后出血抢救的效率和成功率,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d861db680203d8ce2f2497.png)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纤维蛋白原
• 输血目的:维持循环容量 保持血液携氧能力 恢复凝血和内环境稳定
• 补充凝血因子目标: 维持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均<1.5倍平均值 维持纤维蛋白原水平在1 g/L以上
• 治疗目标是维持血小板计数在50×l09/L以上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冷沉淀
• 含凝血因子Ⅷ、vWF、纤维蛋白原、因子ⅩⅢ等 • 输注冷沉淀主要为纠正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如纤维蛋
白原水平高于1.5 g/L不必输注冷沉淀 • 冷沉淀常用剂量为0.10~0.15 U/kg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
体征变化、止血情况和继续出血的风险、血红蛋白水 平等综合考虑来决定是否输注 • 血红蛋白水平>100g/L可不考虑输注红细胞 • 而血红蛋白水平<60g/L几乎都需要输血 • 血红蛋白水平<70 g/L应考虑输血 • 如果出血较为凶险且出血尚未完全控 制或继续出血的风险较大,可放宽指征 • 尽量维持血红蛋白水平>80g/L
抢救目标
• 两个“100”:收缩压>100mmHg 心率<100次/分
• 两个“30”:尿量>30ml/h HCT>30%
Thank you!
4
6
6
5
6
6
6 FⅦ 40μg/kg
PLT 冷沉淀
6
10
20
6
10
10
大量输血方案
RBC
FFP
PLT
冷沉 淀
1 6 6 6 10
2024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
![2024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d9c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2.png)
•产后出血定义与原因•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现场急救处理流程目录•转运途中安全保障措施•后期康复管理与指导产后出血定义产后出血(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1000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1000ml。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过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01020304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产前高危因素产时高危因素产后高危因素030201高危因素识别加强产前检查提高分娩质量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做好产后观察预防措施概述确保产妇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预案制定应围绕快速、有效止血和救治展开。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合理,实用可行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持续改进,动态调整预案制定应基于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临床实践经验,确保措施科学合理、实用可行。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职责与分工,实现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
根据产后出血的救治效果和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调整预案内容。
应急预案制定原则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应急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护理配合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机制建立内部通讯联络外部通讯联络资源调配与保障措施物资资源保障人力资源调配经费保障床位资源保障预留一定数量的应急床位,以便在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收治。
初步评估与判断询问病史观察症状检查出血量止血措施应用压迫止血子宫收缩剂对出血部位进行直接压迫,如填塞纱布等。
手术止血输血治疗根据产妇出血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
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确保输血、输液通畅。
液体复苏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等,以维持产妇血容量及血压稳定。
输血及液体复苏治疗并发症预防与处理预防感染预防休克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心理支持ABCD评估产妇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与接收单位沟通准备急救设备和药品转运前准备工作途中监护与记录要求持续监护产妇生命体征01定期记录转运情况02保持与接收单位沟通03突发情况处理方案出血加重处理呼吸心跳骤停处理其他突发情况处理到达目的地后交接流程与接收单位医护人员交接确认接收单位已做好急救准备A B C D移交相关资料完成交接手续康复期饮食调整建议增加铁质摄入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以补充产后出血造成的铁质流失。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3e51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3.png)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妇女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
它是妇产科急诊的常见病症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对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1.1 产后出血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毫升(自然分娩)或超过1000毫升(剖宫产)的情况。
1.2 产后出血的分类:根据出血原因,产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产后出血和继发性产后出血。
1.3 原发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不良、产褥期子宫感染、子宫破裂等。
此类出血通常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发生。
继发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残留、子宫颈裂伤、子宫动脉破裂等。
此类出血通常在产后24小时后发生。
二、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原则2.1 快速判断: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第一原则是快速判断出血原因和程度。
通过观察产妇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出血原因和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2 及时止血: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
如子宫收缩不良可通过催产素和负压引产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如子宫内膜残留可通过宫腔刮宫清除残留物等方法止血。
2.3 补充血容量:产妇失血后,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以维持循环稳定。
可以通过输血、输液等方式补充体液和红细胞,同时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液体输注速度。
三、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具体措施3.1 原发性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3.1.1 促进子宫收缩:通过催产素注射、负压引产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3.1.2 清除子宫内膜残留:对于子宫内膜残留引起的出血,可通过宫腔刮宫等方法清除残留物,以止血。
3.1.3 控制出血源:对于子宫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出血,应及时进行手术修复,控制出血源。
四、继发性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4.1 停止子宫颈裂伤出血:对于子宫颈裂伤引起的出血,可通过缝合或结扎止血。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1668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3.png)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大量阴道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抢救的流程。
1. 快速评估,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快速评估产妇的病情,包括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确定出血的严重程度。
2. 紧急处理,在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停止出血源、维持循环、输血等措施。
停止出血源的方法包括子宫按摩、宫颈夹紧、宫颈缝合等,以尽快止血。
3. 输血输液,对于产后出血严重的产妇,需要及时输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输血输液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确保及时有效地补充失血量。
4. 监测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观察,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手术处理,对于无法通过药物和其他措施控制的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包括子宫动脉 ligation、子宫切除术等,以彻底止血。
6. 术后护理,产后出血抢救结束后,产妇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避免感染等,以确保产妇的康复和健康。
总之,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产妇的病情,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产妇本人及其家属也应了解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产后出血抢救流程的了解,提高对产后出血的处理能力,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处理ppt课件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d98a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7.png)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创新治疗 方法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例如,研究新的药物、手术技巧和设备, 以提高止血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他手术
如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 术等,适用于特定原因引 起的难治性产后出血。
05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前预防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提前干预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等, 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时预防
宫腔填塞
通过填塞纱布、气囊等物 品压迫宫腔止血,适用于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术
通过缝合子宫肌层和浆膜 层压迫止血,常用于子宫 局部出血点止血。
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危及 产妇生命的难治性产后出 血,可采取子宫切除术控 制出血。
介入治疗
通过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动 脉结扎术等介入手段,阻 断子宫供血,达到止血目 的。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成功治疗案例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一名32岁的初产妇,产后出 现严重出血,经过保守治疗无
效。
治疗过程
采用宫腔填塞、子宫动脉栓塞 等治疗方法,成功止血。
治疗效果
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
经验教训
早期识别难治性产后出血,采 取有效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70013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1.png)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妇女产后出现的血量多或持续时间长的情况。
在产后出血紧急情
况下,做好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1. 及时发现
产妇应该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如果出现异常出血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2. 停止出血
采取紧急措施,阻止出血。
包括:
•圈扎子宫颈:将纱条或棉绳绕在子宫颈部位,紧紧扎住。
•压迫降低子宫内压:将手掌放在产妇下腹部,用力压迫。
•补液:及时给予输液,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
•实施紧急剖宫产:若疏忽有泄漏,对症治疗。
3. 及时送医
如果采取了上述措施出血无法止住,产妇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4. 预防再次出血
在处理完急救措施之后,需要加强护理,及时清理生殖道,预防再次出血。
5. 避免紧张情绪
产妇在出血的情况下,会比平时更加紧张,这时应该保持平静,以免加重病情。
以上是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该保持好心情,注意身体健康,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同时,在产后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产后检查,并要求医生给出恰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产后出血的紧急护理措施介绍
![产后出血的紧急护理措施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73e38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4.png)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产后出血的紧急护理措施介绍
产后出血的紧急护理措施介绍:
(1)发现阴道大量流血,取头低足高位,密切观察血压、脉搏。
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神志变化。
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湿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我们`搜集整理。
(2)及时吸氧补液。
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3)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凝血块等。
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对积极纠正休克,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按摩子宫底,轻轻挤出积留血块,注射宫缩剂。
(4)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
(5)在转院途中可在宫腔内填纱布,起止血作用,迅速转院处理。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c485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4.png)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浮现的大量出血,是娩出胎儿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严重时可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应急抢救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一、早期识别和预防1.1 定期产后检查:产妇在分娩后应定期接受产后检查,包括血压、脉搏、体温、阴道流血情况等的监测。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1.2 产妇宣教:医生应向产妇提供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包括正常和异常出血的区别,如何自我观察和判断出血情况等。
1.3 产妇体位调整:产后出血的预防也包括产妇体位的调整,如产后应保持左侧卧位,以减少子宫压迫大血管的风险。
二、早期干预和处理2.1 快速反应:一旦发现产妇出血异常,医生和护士应即将做出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2 寻觅出血源:通过观察和检查,确定出血源的位置,如子宫、会阴或者产褥伤口等。
2.3 使用药物:根据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医生可使用药物控制出血,如输注催产素、输血制剂等。
三、手术干预3.1 子宫按摩:对于子宫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可以通过手动按摩子宫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3.2 子宫切除术:在严重出血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紧急进行子宫切除术,以止血救治产妇。
3.3 会阴修补:对于会阴撕裂或者产褥伤口出血,医生可以进行会阴修补手术,以止血。
四、输血和液体复苏4.1 输血:对于严重出血导致贫血的产妇,可以进行输血治疗,补充失血量。
4.2 血浆代用品:在出血过程中,由于大量失血,产妇的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可以使用血浆代用品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4.3 液体复苏:在出血过程中,产妇往往会失去大量液体,为了维持血容量,应及时进行液体复苏。
五、术后护理和随访5.1 密切观察:产妇在出血后需要密切观察,包括血压、脉搏、体温、阴道流血情况等的监测,以及尿量和恶露情况的观察。
5.2 歇息和营养:产妇应得到足够的歇息和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康复。
产后大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大出血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bc36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f.png)
产后大出血抢救流程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是产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大出血的抢救流程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后大出血抢救的流程。
首先,当产妇出现大出血时,抢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确定出血量、出血速度和产妇的生命体征。
同时,应立即启动院内产科抢救预案,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前往抢救现场。
接着,抢救人员应立即停止出血源,采取止血措施。
可以通过手术、药物或者介入性治疗等方式来停止产妇的大出血,确保出血源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抢救人员应及时输血,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确定输血量和输血速度,确保产妇的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有效维持,防止因失血过多而导致的休克。
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抢救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产妇的整体情况,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接下来,抢救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应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她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最后,在产后大出血抢救结束后,抢救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包括营养支持、心理疏导、产后恢复等方面的护理,帮助产妇尽快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
总之,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并发症,对于这种情况,抢救流程至关重要。
抢救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停止出血,输血治疗,并进行全面评估和护理,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希望通过对产后大出血抢救流程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的抢救人员掌握正确的抢救方法,提高产后大出血的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4633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7.png)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临床表现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急诊的常见情况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和诊断。
产后出血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内膜剥离不全或者产后子宫破裂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产妇在分娩后应该接受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产后出血的症状,如阴道大量出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就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其次,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首先要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的首要任务。
同时,要保持产妇的体位,可以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减轻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的压力,有利于减轻产妇的心脏负担。
在处理的过程中,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注输液,纠正产妇的休克状态。
接着,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积极进行药物干预。
在抢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妇科止血药物,如妇科止血针、妇科止血片等,来帮助止血。
同时,也可以使用催产素或者贴敷催产素贴片,来促进子宫的收缩,帮助止血。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频率,以免造成药物过量或者药物中毒的情况。
最后,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在抢救的过程中,如果药物干预无效,产妇仍然持续大量出血,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干预,如宫腔内分娩残留物清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手术干预可以帮助彻底止血,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总之,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及时发现和诊断,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积极进行药物干预,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避免产后出血所带来的危害。
希望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为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
产后出血的识别及处理
![产后出血的识别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7e6b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e.png)
• 在产后出血患者注意补充凝血因子,
以防DIC的发生
26
补充血容量种类
• 晶体溶液
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 碳酸氢钠林格氏液、高张盐水
• 胶体溶液
低或中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 血浆、代血浆制品,贺斯等
• 血液
27
1000ml液体输入 在体内的分布情况ml
细胞内
• 5%葡萄糖 600
① 苍白(特别是内眼睑、手掌和口周); ② 皮肤湿冷; ③ 呼吸急促(≥30次/分); ④ 焦虑、意识模糊或昏迷; ⑤ 尿量少:<25ml/hs
出血>30%(1500ml)
17
产后出血致休克的程度
代偿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血量 ml %
收缩压 变化
500- 1000
10-15% 无
1000-1500 1500-
产后 时间
15分
血压
脉搏
宫底
阴道 出血 量
排尿 情况
新生 儿情 况
签名
30分
1小时
2小时
15
休克的早期识别
1、 正常脉压差在 30-40mmHg 当出血量>800ml
脉压差 20mmHg 或收缩压 80mmHg 或既往血压高时,收缩压降低20-30mmHg
16
休克的早期识别
2 伴随的其它症状和体症:
9
产后出血量评估(五)
5、 羊水压积法:
羊水与血液瓶中 放入肝素12500u(1支)
测定羊水及血的HCT
公式换算: 羊水中血量=
总羊水和血混合量 x 羊水中HCT
产前血HCT
X 100%
10
产后出血量评估(六)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0cf6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6.png)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产后出血的应急抢救预案。
正文内容:1. 早期识别和评估1.1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及出血量的评估。
1.2 了解产妇的病史和分娩情况:包括是否有高危因素、是否有产前出血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 进行血液检测:包括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评估产妇的血液情况。
2. 快速止血措施2.1 使用药物:包括输注盐水、输注红细胞悬液、输注凝血因子等药物,以快速止血。
2.2 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以控制出血源。
2.3 使用压迫止血法:如通过按压子宫、按压出血点等方式,以迅速止血。
3. 保持血容量稳定3.1 输注液体:根据产妇的情况,适当输注盐水、胶体溶液等,以维持血容量稳定。
3.2 保持体位:将产妇保持在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子宫压迫大血管的情况,减少出血量。
3.3 维持体温:保持产妇的体温稳定,避免出现低体温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
4. 迅速转运到医院4.1 通知急救车: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有产后出血的病例需要转运。
4.2 保持产妇的稳定:在转运过程中,保持产妇的体位稳定,避免剧烈晃动,以减少出血量。
4.3 提供必要的救治措施:在转运过程中,根据产妇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止血和输液处理。
5. 后续护理和复查5.1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及观察出血量的情况。
5.2 进行血液检测:包括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评估产妇的血液情况。
5.3 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
总结:产后出血是一种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和评估、快速止血措施、保持血容量稳定、迅速转运到医院以及后续护理和复查是有效的应急抢救预案的关键步骤。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007b28533d4b14e852468e3.png)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
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
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kg)x7%x(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常用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有:(1)称重法或容积法;(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3)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 Hg),见表1;(4)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出血量为400~500 ml。
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常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
值得注意的是,出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重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速度>150 ml/min;3 h内出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50%;24 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容量。
休克指数估计出血量(ml)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0.9<500<201.01000201.51500302.0≥2500≥50产后出血的预防(一)加强产前保健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尤其是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人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
(二)积极处理第三产程积极正确地处理第三产程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危险度,为常规推荐(Ⅰ级证据)。
1. 预防性使用宫缩剂:是预防产后出血最重要的常规推荐措施,首选缩宫素。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08f2edd36a32d737581fa.png)
手术结束后观察至少两小时
• 生命体征(监护仪、症状体征) • 尿量(每小时大于30ml) • 阴道流血量(臀下至积血器) • 引流量(腹腔两根引流管,筋膜外、皮下可放置引流) • 子宫大小、质地评估(画轮廓,额头硬) • 动态监测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
• 床旁超声(宫腔积液,腹腔积液)
难治性产后出血失血量大
失血速度及失血量是反映 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失血速度>150ml/min 3h内出血量超过血容量50%
孕前体重10%,孕期体重7-8%
重症出血
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
死亡三角
失血量及速度决定患者转归
容量超负荷 血小板减少症 低钙血症 输入库存红细胞导致 缺氧 低体温 酸中毒
产科出血输血治疗--重组活化Ⅶ因子
• 在药物和手术治疗都无法有效止血且出血量较大并存 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考虑使 用重组活化Ⅶ因子(rFⅦa)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 由于临床研究证据不足而不推荐常规应用 • 可用于治疗危及生命的产后出血, 但不能替代或因此而推迟实施拯 救生命的措施,如栓塞术或手术。
• 何时输注红细胞尚无统一的指征 • 根据产妇出血量的多少、临床表现如休克相关的生命 体征变化、止血情况和继续出血的风险、血红蛋白水 平等综合考虑来决定是否输注 • 血红蛋白水平>100g/L可不考虑输注红细胞 • 而血红蛋白水平<60g/L几乎都需要输血 • 血红蛋白水平<70 g/L应考虑输血 • 如果出血较为凶险且出血尚未完全控 制或继续出血的风险较大,可放宽指征 • 尽量维持血红蛋白水平>80g/L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 大量输血方案
沈阳军区总医院妇产科 葛 静
什么是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f6d93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8.png)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如下:
1. 及时拨打120:如果遇到产后出血的紧急情况,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把产妇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2. 保持侧卧姿势:产妇在生产后需要平躺休息,但如果发生产后出血,需要立即侧卧,将臀部太高,这样可以减少子宫压迫,减缓出血速度。
3. 用温热的盐水清洗伤口:产后出血的一种常见原因是子宫内膜或胎盘组织残留,这些组织可能会导致感染和产后出血。
因此,在急救时,可以用温热的盐水清洗伤口,有助于去除组织残留,减少感染风险。
4. 按摩子宫: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按摩子宫的方法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具体方法是把手掌放在产妇的腹部,轻轻按摩,直到子宫收缩。
5. 注射催产素:催产素是一种常用的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注入产妇体内,以加速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6. 输血:如果产妇的出血量过大,可能需要输血来补充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浆。
以上是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如果遇到产后出血的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采取这些措施,并及时把产妇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处理原则
针对病因,迅速止血
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防治并发症
处理的注意事项。
1..产后出血标准定为≥500ml,然而待出血已达 500ml时再进行处理已为时过晚,出血量达200ml 时,即应查找原因并积极处理; 2.有时候出血原因是多方面的,4大因素都要排查。 2.有会阴裂伤时,特别是缝合困难时,要一边缝合 的同时,一边统计出血量;不能等缝合结束后再 统计总量。 3.在阴道出血中,来势凶猛的出血固然危险,但小 量持续不止的流血,即“细水长流”式出血的潜 在危险更大;
子宫收缩乏力处理2:宫缩剂使用
欣母沛
对宫体部平滑肌收缩好,对大多数子宫下段收缩乏力
有效 用法:0.25mg肌肉注射或子宫肌层注射 起效快,3min起作用,可维持2h,必要时可1 5~90min重复给药,但总量不超过2mg 禁忌:哮喘、高血压、心肺疾病者
宫缩乏力处理3:宫腔填塞
机理:通过增加宫腔内压力压迫动静脉及扩张宫腔 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而止血;宫腔填塞可暂时止 血,等待机体发挥自身的凝血功能。晚期严重宫 缩乏力时效果差。 宫腔填塞物有:Bakri紧急填塞球囊导管;森-布管; Rusch泌尿外科静压球囊导管;Foley导尿管;避 孕套导管、宫腔自制水囊和纱布条。可经宫腔填 塞或经阴道填塞。 注意事项:所有患者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液体出 入量,观察宫底高度和阴道出血情况,必要时行超 声检查以观察有无宫腔内隐匿性出血。持续应用 缩宫素12-24h,8-48h取出宫腔填塞物。
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6.休克指数法
公式:休克指数 = 心率 ÷ 收缩 压 正常值为0 .5 休克指数 估计失血量 失血占总比例 1.0 1000 20-30 1.5 1500 30-40 2.0 2000 40-50 7.血红蛋白法:每出血400-500ml,HGB下降1g
注意:每种方法都不完全准确,需要多种方法结合, 并结合脸色、精神状态、肢体温度、尿量综合判 断。
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治疗的主要困难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
我院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处理之一:尿排空膀胱,左手食指和中指伸入阴道内,右手持无 齿卵圆钳在左手的引导下自3点、6点、9点、12点,依次钳 夹宫颈直至子宫下段 ,检查未钳夹膀胱及直肠组织,遂合 钳1齿,钳夹时间2小时,返回病房前30分钟放开卵园钳。 能迅速减慢出血速度,为采取其他处理措施争取时间,对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效果理想,结合欣母沛使用效果更佳。 机理:压迫子宫下段血管、促进子宫收缩 缺点:下钳后可能再次出血。
产后出血的预防
在产前治疗贫血(规范产前检查)
产程不能过快或过长 提高助产技术,控制分娩速度,避免常规侧切。
第三产程积极处理
第三产程积极处理
胎肩娩出后给予催产素(卡孕栓)
早期断脐(30秒)/延迟断脐部(1分钟左右)
延迟断脐减少足月儿贫血发生;减少早产儿贫血、 RDS、颅内出血发生 有控制性牵引脐带(一手持续张力、轻柔牵拉, 另一手耻骨联合上方固定子宫) 胎盘娩出后子宫按摩
1. 将子宫置于腹腔外,用双手加压子宫体,观察子宫出 宫缩乏力手术止血:子宫背带式缝合 血情况,如果出血减少,则使用此术式有效。 2、用1号薇乔线在子宫下段切口右下缘下方2-3cm处进针, 并距右侧3cm处穿透子宫全层。 3、在子宫切口上缘上方3cm并距外侧缘约4cm处出针,并 一次穿透子宫全层。 4、将缝线越过子宫底部,压在距宫角约3-4cm的子宫底 处 5、相当于入针处的部位自右向左、由外向内斜方向进针 全层穿透子宫后壁,再在相对应的左侧水平出针。 6、缝线紧贴宫体绕过宫底到子宫前壁下段切口上2-3cm 进针,通过宫腔在切口左下缘与右侧进针处同一水平 出针,拉紧缝线,切口下缘左右两侧两线端打结;再 加压宫体,检查子宫切口止血良好,缝合子宫切口。
子宫收缩乏力处理1.按摩子宫
子宫收缩乏力处理1.按摩子宫
子宫收缩乏力处理2:宫缩剂使用
催产素:1.宫体注射(10U、20U) 2.静脉滴注( 20U、10U+生理盐水500ml ),速度: 250ml/h,如无并发症及合并症,可以 3.肌肉注射 20U、10U
子宫收缩乏力处理2:宫缩剂使用
卡孕栓 前列腺素衍生物,对子宫体部及下段有效,可用于预 防及治疗产后出血。 预防产后出血:1mg舌下含服 治疗产后出血:1mg阴道/直肠给药 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不需治疗。 与其他前列腺素衍生物相比优点:在治疗剂量下,对 神经、心血管、呼吸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目标
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
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的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原因
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难治性产后出血定义 病因构成 我院2012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构成
宫缩乏力 胎盘因素 产道损伤 凝血障碍
60% 29.4% 9% 1%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产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羊水过多 多胎妊娠 产后出血史 巨大儿 产中 产程延长 产程过快 产道撕裂 侧切 助产
宫缩乏力手术止血:子宫动脉结 扎术
注意事项 (1)子宫动脉结扎的缝线必须选择可吸收线,不 能用丝线。 (2)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时,应缝入较多的子宫 肌层组织,以避免损伤子宫血管或漏扎子宫动脉。 (3)只能使用单纯贯穿缝合,而不能行“8”字 缝合,以免造成子宫动静脉瘘。 (4)缝扎时不能位置太低,以防损伤输尿管。
常用的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1.目测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是实际出血量的 一半。 2.面积法: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 大概估计。 3.容积法: 4.称重法:出血量(ml)=(物品用后重量-物 品用前重量)÷ 1.05 5.容积法+称重法 出血量(ml)=容积法测量出血量 + [(物品用 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1.05 ]
宫缩乏力手术止血:子宫动脉结 扎术
适应于宫体部出血。 方法: (1)将子宫提出腹腔并向右牵拉,充分暴露子宫下 段,如膀胱高需要下推膀胱。 (2)在子宫切口下2-3cm,触及子宫动脉搏动,在 其内侧2-3cm处,用1号薇乔线从前向后穿过子宫 肌层,再将针自后方从子宫动脉外侧的阔韧带无 血管区向前穿出,并结扎缝线。
我院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处理之二: 阴道后穹隆填塞
导尿排空膀胱, 卵园钳夹住宫颈后唇向前上方牵拉,暴露 后穹窿,夹持纱布填塞后穹窿顶端,直至填紧,使子宫下 段前后壁贴近压迫,6-12小时取出纱布,不超过24小时。 适用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造成的持续少量出血。 与宫颈钳夹术结合使用:出血迅速时使用宫颈钳夹术,钳 夹术后如仍有少量出血使用阴道后穹隆填塞。 缺点:出血多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