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到治理的理论变迁1
工作研究:加快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变的思考
加快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变的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省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与复杂、多样、动态的社会环境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日渐突出。
加快我省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一、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主导”转变。
改进政府治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
最大限度减少地方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扩大直接面向基层的行政审批范围,基层更方便管理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基层。
二是进一步加快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省直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财事匹配原则,调整完善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进一步推行市州、县市区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工作。
实施动态监督管理,将政府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强宏观导向与强化社会服务上来。
二、实现“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
相对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更强调党委和政府管理主体之外,以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公民等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体系。
一要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功能,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放宽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二要增强社会自我建设能力和行业自律能力,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
三要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对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公共决策,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三、实现“行政介入”向“法治服务”转变。
创新政府治理理念,重在强化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
一要严格按照职权法定的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和纠错问责制,推进各级政府事权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
二要加强法治保障,拓宽公民及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从管理走向治理
从管理走向治理发布时间:2022-05-24T08:33:40.617Z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21年12月总第200期作者:张青玲[导读] 学校理应顺应时代要求,实现从 “管理”向 “治理”的转变,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办学水平,促进优质发展。
——现代化幼儿园治理模式的探索重庆市沙坪坝区远祖桥幼儿园400032从“管理”走向“治理”,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有很大区别,学校治理区别于学校管理主要表现为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协调、从单一走向系统、从约束走向自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学校理应顺应时代要求,实现从 “管理”向 “治理”的转变,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办学水平,促进优质发展。
一、从集权到分权,以扁平化激活治理潜能面对集权现状,构建“双线”牵引,实现分权治理。
在组织架构上,构建以园长为核心的园务委员会,形成“决策层”集体决策,以中层干部与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执行层”。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减少组织内耗,放大团队效能。
在组织形式上采用扁平化模式,充分激活各个岗位的治理潜能。
两条线路相辅相成,共同实施激发团队的内驱力。
1.提升决策层的领导力和学术力。
分权治理要求决策层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站位,提升专业素养,才能在思想上引领团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识;学术上指导教师发展,提供专业性建议。
2.加强执行层的执行力和创新力。
执行层需学会分解和细化任务目标,形成工作思路和步骤,提高自我的执行力。
3.确保扁平化的有效力和凝聚力。
园所根据自身规模较小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园长统筹下的双层组织机构。
一是,幼儿园挑选部分一线教师充当协调人,兼职负责部分事务性工作。
二是,管理人员来自一线的带班教师,他们在园长的统领下轮流承担幼儿园的各项事务。
这样,幼儿园在组织上形成了事实上的双层结构,为扁平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条件。
在实施过程中,突出强调亲情化幼儿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
从管理到治理意味着什么
从“管理”到“治理”意味着什么人们注意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9次提到“治理”;全会通过的《决定》则有24次出现“治理”一词。
“治理”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提法,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凸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治国方略的转型,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统治”“管理”“治理”之变,折射着历史发展的进步过去谈到国家和人民的关系,叫国家统治,后来叫国家管理,如今改称“国家治理”——全会《决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等等。
这一变化,意味着一个重大的突破。
治理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于一些国家,最早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地方治理”和80年代后期的“公司治理”发展为“公共治理”,现已成为全球政府治国转型的普遍趋势。
治理与管理有着明显区别:管理主体是一元的,治理主体是多元的。
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
管理是垂直的,治理是扁平化的。
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
管理带有随意性,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
治理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控。
管理常常是单向度的,治理是体系化的。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一个制度化、系统化的改革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形成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治理等全面的治理体系。
相对管理而言,治理是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更强调灵活性、协调性、沟通性,彰显了国家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有序。
从“统治”到“管理”,从“管理”再到“治理”,这反映了治国方略总体思想的演变,折射了历史发展的进步。
老子曾说过:“政善治,事善能。
”随着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治理必将逐步达到一个“善治”的境界。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的几点认识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演进1.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定义和概念社会管理是指国家或政府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活动。
而社会治理则是在社会管理基础上,加强社会自治、社会共治和社会服务,通过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运行的有序。
2.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背景和原因(1)社会管理模式的不足: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主要由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单向地对社会进行管理,缺乏对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整合和协同。
(2)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社会矛盾等,这些问题需要更加综合、多元和创新的解决方式。
(3)社会参与意识的提升:现代社会中,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日益提高,要求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机构能够更好地倾听公众意见,促进公众参与社会治理。
二、社会治理的主要特点和要素1. 多元化和综合性社会治理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2.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社会治理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为目标。
3. 麻痹性和容错性社会治理强调鼓励创新和尝试,容许一定的错误和失误,通过试错和修正来不断优化治理方式。
4. 法治和规范性社会治理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各参与主体都要遵守法律和规范。
三、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1. 强化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组织,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问题解决中的积极作用。
2.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公民诚信意识,形成社会诚信共同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精准度,加强对社会动态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4. 建立公共参与机制通过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征求民意,增加公众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社会治理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再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再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07403 刘洋长久以来,韦伯的官僚制和科层制牢牢占据着公共管理的核心理论地位,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理论的不断进步,韦伯的理论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科技的新成果和公民不断变化的新需要上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新的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势在必行。
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理论界的创新成果频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现在十分流行的整体性治理理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未免让人感到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本文参考大量此方面的理论文献,来梳理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再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1,背景与产生。
第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一段黄金时期,然而到了20 世纪60 年代末,发展的高峰跌入危机的深谷,面临一系列困境。
这些困境主要有:(一)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二)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三)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加。
第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
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
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也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等理论相继出现,他们打破了单向的等级指挥关系,建立了互动交流和导向管理,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 积极借鉴私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不断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这一时期出现的这些理论便都被划为新公共管理理论。
而这其中由以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的重塑政府理论最为著名。
2,主要理论概论。
“重塑政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奥斯本和盖布勒总结美国改革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经验,宣扬政府管理的新范式1。
从管理、治理到全球治理
科层制理论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① 理想组织结构类型:科层制,能够为行政体系建立合理基础。 ② 任何组织都以权力为基础,但是,只有合理—合法权力才是科层制组织 的基础。 有3种纯粹形式的权威: 其一,合理—合法型权威(Legal Authority,以法律、命令为基础)。 其二,传统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以古老传统、信念为基础); 其三,卡里斯玛权力(Charisma Authority,以英雄主义、典范的品格为 基础)。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寻找穿过 所不熟悉的领域的道路,一般需要某种地图,但任何地图都只能是对现实 世界的简化,它省略了许多事物,歪曲了一些事物,模糊了其他事物。一 个范式就如同一幅地图,既描绘出了现实,又把现实简化到能够很好地服 务于我们的目的。 范式的5大功能 第一,帮助人们理顺和总结现实。 第二,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预测未来的发展。 第四,从不重要的东西中区分出重要的东西。 第五,弄清我们应当选择哪条道路来实现目标。
⑤ 运作良好的政府应有2大支柱:强有力的政治官员、高效精干的公务员 队伍。 其一,政治官员进行统治,公务员负责命令执行。 其二,政治官员通过竞争产生,公务员则通过竞聘产生。 其三,政治官员由选民评价,公务员则由政治家评价。 其四,政治职位的任期应有限制,公务员职位的任期则没有限制。 其五,严格禁止政治官员和公务员兼任或交叉任职。 第二,古德诺(Frank Goodnow,1859-1939) 《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1900):发展了“政治与行政二分”理 论 ①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② 行政学不应研究政治问题,而应研究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与技术。
如何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如何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马庆钰 2014年03月24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概念中,将以往通常使用的“管理”改为“治理”,就是一大创新。
深刻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从“管理”到“治理”,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与外延有了巨大变化。
“治理”是特定范围内各类权力部门、公共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向度相互影响,是公共事务相关主体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平等参与,是各类主体围绕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协商互动。
相对于“管理”在内涵上的单打独斗、居高临下,“治理”的提出是理念上的一个巨大进步,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使相应的国家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外延得到极大拓展。
“治理”的着眼点是促进社会参与。
“治理”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各类主体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趋势看,世界各国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向走向互动,总的追求是公共治理。
这是由传统政府管理暴露的公共权力局限性决定的。
我国正在推进的政府职能转变,落脚点是“简政放权”和“促进参与”,不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疏通社会参与渠道,促进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
《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意味着今后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各类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具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和舞台。
“治理”的着力点是激发社会活力。
从“管理”转变为“治理”,就是要突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共治,并为此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完善多元主体平等协商的机制,从而激发社会活力。
《决定》为此设计了几个着力点。
比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为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决策创造条件、拓宽渠道。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孙子(兵家)
韩非子(法家)
墨子(墨家) 释迦摩尼(释家、佛家)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顺道无为思想 ➢ 重人求和思想 ➢ 预谋慎战思想 ➢ 依法治理思想
1.顺道无为思想
➢ 辨道顺道,才能“无为而治”—— • “辨道顺道”,是指在认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 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 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25)
• (二)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1.确定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核心地位。
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
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活动,
②商务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
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
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
酬、集权与分权、等级与“跳板”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
•
第三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管理理论
的丛林)。这一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
世纪80年代,管理思想百家争鸣,出现了众多的
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 人物。(主要有11个管理理论流派)
•
第四阶段为当代管理理论。
•
一般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
§2—1古代与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设备。
(二)西方工厂制度早期的管理思想
➢
查尔斯·巴贝奇:英国数学家,代表作《论机器与
制造业的经济学》
•
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带来减
少工资支出的好处。
•
提出了专业分工、工具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
从管理到治理(课件ppt)
新知讲解
由群众投票选出政府该做的事,使民生建设从传统的“政府配餐
新知讲解
3.这种“自我革命”对社会意味着什么?
明确:这种“自我革命”,对社会来说, 意味着カ其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創造了良好的条 件,意味着政府的服各质量和服各效率的提升, 意味着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有了更宽 松的坏境和更便捷的途径。
新知讲解
活动二:结合下面漫画,思考下列问题。
讨论:为什么实现从社 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 跑一次”说明了什么道理?
新知讲解
从管理到治理
新知讲解
活动一:阅读P15的材料,思考问题。
2014年9月11日,李克强总理赴天津考察调研,他 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在滨海新区行政审批 局办事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审批事项多,各部门 审批章共有109个,通过减少审批、整合职能等改革, 所有必要的审批集中到一起,现在只需盖1个章。李克 强总理赞许道,这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要让不必 要的审批成为历史。
主体
社会管理
单一,是政府或其 他国家公共权力。
社会治理
多元,除政府外, 还包括社会、民众 等。
性质
强调强制,政府自 上而下地命令,发 指示,作出政策方 案。
可以是强制的,但 更多是相互协商、 互相协作。
作用所及 的范围
以政府权力所及领 域为边界。
以公共领域为边界。
新知讲解
行政管理理论变迁过程
行政管理理论变迁过程引言行政管理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着国家机构的运作、政府的效率、社会的秩序和公众利益。
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与发展,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过程。
下文将对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过程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在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传统行政管理理论主要偏重于行政规范和行政功能的研究。
其中,韦伯的官僚理论是最典型的代表。
韦伯认为官僚制度的出现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能够有效地管理大规模的组织和资源,提高效率,保证法制和秩序。
韦伯的官僚理论强调了行政组织的规范性、层级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官僚性原理,强调了规范、效率和组织的原则。
另外,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另一重要的代表。
泰勒主张将生产中的劳动划分为简单的、单一的、重复的动作,然后通过科学的劳动方法来组织、控制和规范这些劳动过程。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方面注重了绩效和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组织的稳定和管理的规范性。
传统行政管理理论主要关注了组织的稳定性、效率和法制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它忽略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忽视了员工的需求和激励,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传统行政管理理论难以满足多样化和变化快速的管理需求。
二、现代行政管理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行政管理理论逐渐兴起,以应对传统理论的不足。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注重组织的变革、创新和发展,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其中,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的两大支柱。
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强调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提出了员工参与、权利保障和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原则。
它认为员工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应该被充分信任和尊重,同时也应该得到激励和发展的机会。
简述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
简述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一、引言行政管理是一门关于政府组织、人员和活动的学科。
它涉及到政府的组织结构、政策制定、绩效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规律。
二、行政管理理论的初期发展行政管理理论的初期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扩张,为了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政府需要更加有效地管理和运作。
在这种背景下,管理学理论开始逐渐应用到政府管理中。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行政管理理论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这一理论对于当时的政府管理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另外一位重要的人物是伍德罗·威尔逊,他提出了“行政治理”的概念,强调政府管理应该专业化、正规化和科学化。
这些理论为后来的行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三、行政管理理论的演变和分化从20世纪中叶开始,行政管理理论开始发生变化和分化。
一方面,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被逐渐批评和否定,人文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开始兴起。
另一方面,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制度理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也相继涌现,为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4.1 人文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人文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兴起,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理论强调组织和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强调管理者要注重对员工的关怀和培养,提倡更加民主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行为主义理论则主张通过激励和奖励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强调管理者要激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这些理论的出现,对于管理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公共行政理论公共行政理论首先在美国兴起,它是研究政府组织、规划、政策制定和绩效管理的学科。
公共行政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管理问题,对于政府管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公共行政理论也从学术研究上对政府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的几点认识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的几点认识一、引言社会管理是指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进行组织、调节、协调和控制的行为。
但是,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中国开始转向更加科学、民主和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概念1. 社会管理传统意义上,社会管理是指国家或政府对人民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组织、调节、协调和控制的行为。
这种管理方式强调行政部门对公共事务的掌控和处理能力。
2. 社会治理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相比,“治”更强调参与性和协作性。
它是指国家或政府与市民团体、企业等各种力量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在共同参与中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目标。
三、从“管”到“治”的转变1. 理念上的转变传统意义上,政府主导下的单向管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多元化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参与机制。
这种机制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同目标。
2. 体制上的转变在体制上,社会治理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应该是多元化、协调性强、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3. 方法上的转变传统意义上,政府主导下的单向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需求。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应该是以人为本、多元化参与、公开透明和科学决策为基础。
四、社会治理的优势1. 多元化参与社会治理强调多元化参与,可以提高公共事务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再单方面掌握权力,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与市民团体、企业等进行合作。
2. 公开透明在社会治理中,信息公开透明度大大增加。
这有助于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发生,并提高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信任度。
3. 科学决策社会治理强调科学决策,这意味着政府必须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决策,而不是凭空臆想。
五、社会治理的挑战1. 体制机制不完善在社会治理中,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
浅析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念变迁
社科研究15作者简介:宋祥秀(1978— ),女,汉族,天津人,高级讲师,法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建设。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这一目标下,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在此之前的中央文献,都使用社会管理一词,十八届三中全会以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体现了党执政理念的转变、社会建设理念的发展和执政能力的提升。
而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实践与发展的历程。
一、作为政府职能的社会管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这里的社会管理,作为政府四大基本职能之一,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并列。
这也是社会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最高规格文件中。
此后,在党的会议和文献中,进一步强调了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
作为政府职能的社会管理,是由政府这一主体,对社会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二、作为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的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一个热词,是从2004年开始。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提出,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这里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并在“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标题下,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关于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
①f台撵树滞豁:《都『荐管理概论》+台湾商务目j书俯1987年版,辫22—26页。
一、我囝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及城市管理蕊临的挑战
3
慧识和机制。市民参与的缺位,导致城市管理活动自上丽下的单向性行为,而非自上而 下、鑫下甄土鞠链台懿双囱瞧嚣为,妇,拳&参与城裹营璎懿一个舂效途经——瞬汪会 猫拜的频率几乎为零,城市政尉管理缺乏程序上的公正。也就无法做列实体上的公正, 形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缺乏是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突出特征。城市政府与市民的关系纯 孝錾是“管”与“被营”,“命令”与“服从”约荚系,城市公共物品的提供缺少“凰应性”,
由于技术创新、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世界资本、技 术、信息等生产要索在全球的流动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并带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 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比世界贸易的发展更快。1991—199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年均 增长率达到17.1%,是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两倍多,其发展中国家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 占2/5。。由于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成为外商投资的 大户,不少世界前500强的公司在我国占领了“据点”,并逐步扩大“地盘”。如此以 来,生产要素和贸易的跨国流动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作为国民经济主要载体 的城市,受到的影响更直接、更巨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问、城市 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口益密切,许多国家的中心城市不再单纯是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中 心,而逐步发展成为超国界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形成国际性城 市;国家与国家之问的交流和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城市是一个国家的缩影,也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 要承担者。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必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已是wTO成员国,城市管理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城市管理提出了挑战。我国的 城市管理方式明显落后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城市管理模式。也严重滞后于我 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城市管理多元化的需求。所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管理 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转变我国市管理模式显得十分迫切。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治国思想探析
吉登斯认为,“ 第三条道路”反映的是 恩斯主义以及任由经济社会自由发展的撒
传统阶级政治的衰落,最终目的是为了跨 切尔主义,这两种极端做法在布莱尔、吉登
越老右翼新自由主义和老左派社会民主思 斯那里被称为“管理”。而治理则是中和了
想。三者的不同涉及政治联盟、经济的计 前两者优点:政府的行政高效率、市场运作
化浪潮,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协调 的是为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故“管理向 引文注释
国与国之间的行动,同国际政府组织和非 治理的转变”也是站在资本主义立场,为治 ①市民社会:强调与政治国家相对的民间领域,
政府组织达成合作互助关系,在打击跨国 犯罪、恐怖主义、生态治理等全球问题上进 行合作。[4]241—242
基本原则的政府治国思想。 1.管理向治理转变的缘由 一是各种理论结合的产物,二是当时
经济社会环境的迫切要求。理论转变的缘 由:“市民社会”①“最小国家”②的共同作用 发展产生“治理理论”。“第三条道路”提出, 应 避 免 国 家 — 市 民 社 会 的“ 两 元 对 立 误 区”,“少一些管理,多一些治理”。[1]238
布莱尔在《第三条道路:新世纪的新政 治》中强调:“第三条道路”最好地代表了英 国和国外进步左派人士的新政治主张,代 表一种现代形式的社会民主,“是现代社会 民主复兴与成功的道路”。要求“我们必须 坚决超越那些过时的思想方法——既要突 破旧左派那种专注于国家控制、高税收和 维护生产者利益的观念,又要突破新右派 倡导的那种狭隘的个人主义、相信自由市 场经济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放任自由主 义”。
二、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能方面不得不进行“管理向治理的转变”的 改革。
管理型在第三条道路理论中与一般的 管理和治理侧重点不同。布莱尔和吉登斯 关于第三条道路着重强调,国家政府在社 会经济、社会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是政 府权力集中管理社会经济事务,是市场的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政策脉络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政策脉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逐渐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政策演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探讨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政策脉络。
一、历史渊源1.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我国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以"治"为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矛盾。
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维持社会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政府权力过于集中、行政效能不高、民众参与度低等问题。
2.社会治理理念的崛起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社会治理强调的是政府、市民社会和市场各方协同合作,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问题解决,实现社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二、政策演变1.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将政府职能从单一行政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主要表现在政府放权、市场监管和公民参与等方面。
从此,社会治理理念开始在我国的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得到贯彻和推广。
2.重大决策和举措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社会治理的重大决策和举措,比如《社区社会工作者管理办法》、《社会组织管理暂行条例》等。
这些举措旨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促进政府、市民社会和市场的有效互动,保障社会治理体系的良性运行。
3.实践与探索除了政策层面的倡导以外,各地也积极探索和实践社会治理模式。
比如通过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加强社区矛盾调处机制建设、推动居民自治等,都是在落实社会治理理念的过程中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三、未来展望1.社会治理向深度发展未来,我国社会治理将朝着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管理到治理的理论变迁--以政府对环境管制的演进为案例摘要:本位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释了从管理到治理变化的历史过程,然后对管理和治理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就以中国管理体制的变迁为案例分析从管理到治理的显示意义,最后得出结论。
全文围绕治理的内涵,进行多方面的论证,而政府职能从管理走向治理,正是政府职能的创新,是一个管理民主化的过程。
关键词:管理治理政府职能自1989年世界银行报告中首次出现“治理”一词以来,治理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不但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而目在现实政府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一面旗帜。
当今世界,治理型政府的模式日显其重,人们甚至直接将“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 less government,more governance)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口号1。
本文以全球各个方面出现一种由管理到治理的变迁为大背景,在全面分析从管理到治理的历史过程和概念意义后,从治理角度出发,试图探讨政府管理创新的总体特征。
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的职能逐渐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加快,急需重复职能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一、从管理到治理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域之治总体上经历了从国家管理模式向公共管理模式、再到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
有开放的公共管理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整合而成的公共治理模式具有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和治理依据多元化的特征。
国家管理模式是以国家为唯一管理主体,以封闭性和单向度为基本特征,它在历史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纯粹的国家管理模式日渐式微,被以管理主体多元化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
公共管理虽然由国家和各种社会自治组织共同作为管理主体,但其依然固守单向度管理思维,这种经过改良的模式也很快显露出弊端,这就推动公共治理模式的继之兴起。
自1989年世界银行报告中首次出现“治理”一词以来,治理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不但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而目在现实政府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一面旗帜。
尽管尚没有一个很准确的中文词能与governance相对应,似乎“治理”更能契合这个外来词。
尽管有学者认为governance可以指涉任何事物”(鲍勃·杰索普,1999),但从学科来看,governance首先来自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
从governance的发展,我们可以分析作为最富于人类智慧的组织及其动态形态—管理或治理的变化轨迹。
(一)观念的擅变1.从行政观念到治理观念。
Government是政治学或政府学的概念。
如果说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伟大的制度性革命,那么,Governance的出现就是对民主制度的深刻革命。
治理是对管理的否定以及行政的深化。
市场失灵在20世纪导致了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的反动:市场经济国家的凯恩斯革命力图弥补市场的缺陷;计划经济国家则希望建立一个全能的政府“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高速发展”。
这两种干预的结果引发了人们对政府管理作用的理性思考。
当计划经济国家痛定思痛开始“市场化”的时候,市场经济国家己经开始了从Government到Governance的转变。
Governance的产生,源自意识形态日益薄弱的市民社会的发展,来自个人领域的不断扩大。
市民社会发展的结果,不仅产生了最大范围的公民自治,责任政府所担负的责任日益减少,而目出现了范围尽可能大的民众自治。
这单有一个良吐的发展过程。
首先,由于市民社会的存在,对国家公共权力进行尽可能的限制和制约的现代民主制度能够得以建立。
其次,在这种有限授权的政治体制下,民间自治社会能够获得尽可能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自然产生了治理对管理的替代。
2.从制度观念到社会观念。
Government或者administration是一个制度性的概念。
首先,管理的物质基础是制度。
其次,管理的心理基础是制度。
最后,管理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制度。
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往往习惯于用增强管理的方式解决转型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采取扩大民间社会的自主权、放松规制、确认公民请愿权的方式,结果往往是市场被政府扭曲,公正、有效的市场难以建立起来。
Governance产生于民间社会。
治理的概念不可能首先产生于国家,治理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
首先,治理的适应范围极其广泛。
治理的适应边界是全社会,公司内部的治理、社区的治理都是极为重要的治理。
民间社会的高度自治,使得政府的管理触角难以渗入。
其次,民间社会的治理方式必然对政府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促使政府的管理方式向治理方式转变。
市民社会的成功治理,迫使政府向“企业化的政府”努力,使“公营部门不断地以新的方式运用其资源来提高其效率和效能”。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1996 )公共权力产生于民间,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在民间。
治理结构是一种互动的组织。
治理的组织网络迥然不同于管理网络。
管理体系是一种按照责任进行层次划分的分工网络,治理则是所有参与者的自主性网络。
这一自主的网络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与政府进行合作,分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责任。
(库伊曼和范·弗利埃特,1993)以欧盟为例,各类行业协会和工商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些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和代表企业利益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很多方面甚至取代了政府职能,这些组织内部的治理是一种完全的互动方式。
(二)逻辑的演绎1.从政府部门到一般公共部门。
Government体现为政府部门对公共事物的组织方式。
人民主权是现代国家所认可的根本原则,政府仅仅是在民间社会无法自我约束或者治理成本提高时才能介入。
Governance。
己经成为一般社会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的通常治理方式。
治理方式的大规模出现,是社会中介组织作用的结果。
2.从一般公共领域到私领域Governance方式己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首先,治理方式是社会一般公共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方式。
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大量涌现,产生于社会公共部门的Governance方式成为所有社会公共部门的通常方式,治理方式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社会公共部门的产生方式和组织方式,决定了必然采用更具弹性的治理方式。
Governance方式是社会公共部门的本质方式。
其次,公司法人等市场经济组织不断探索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治理,促使governance在技术上更加成熟。
再次,社会私领域施行彻底的独立治理,治理被赋予更多的个性色彩(如合作制企业)。
私领域的治理也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指挥、激励等活动协调内部关系进行治理,其本质是内部组成人员之间的一种合约关系。
(三)方法的更新1.从控制到服务。
人类社会的组织行为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方式。
在专制主义时代,统治是典型的形式;在民主主义时代,管理是经典的形式;在后民主主义时代,治理是基本的形式。
治理方式完全以服务替代了控制。
治理机构是一个各成员平等加入的共同体,共同体以成员的利益为宗旨,是一个完全服务的组织。
在组织内部己经失去了控制与反控制,争夺与反争夺。
组织是一个合作与协商的组织体,各成员在体系中能够完全的占有信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治理结构除了少成员的利益外没有别的利益,因此,作为利益共同体的治理结构就完全是一个服务机构,其工作就是服务。
2.从规制到陇调。
经济系统的失灵产生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对市场最有效的干预方式是进行宏观调控,运用宏观政策工具改变市场参数,进而影响企业和企业行为。
除了宏观领域的调控以外,政府的规制( Regulation)是微观领域政府干预的基本手段。
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买践来看,政府规制有逐渐被公共政策所替代的趋势。
从本质来看,逐渐放松规制,用协调取代结构规制和行为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协调调就成为社会公共部门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方式。
Governance要求更多的不是规制,而是协调的方式。
民主是人类社会同专制主义坚持斗争后取得的最重要进展,但是,民卞并不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制度形式。
民主制度的不断科学化,是人类社会日臻完善的方向。
Governance 方式正是人类在民主的基础上取得科学进步的技术成果。
二、管理和治理的概念比较管理(Government)和治理(Governance)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实质性的区别。
从政管理的角度来说,两者的实质性区别之一在于,管理的主体只能是政府权力机关,而治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非政府的其他组织,或政府与民间的联合组织。
管理的着眼点是政府自身,而治理的着眼点则是整个社会。
正像政府的管理有“善政”( good government)与“恶政”( bad government)之分一样,治理亦有“善治”( good governance)与“恶治”( bad governance)之分。
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
(一)管理管理(Government)是一种古老的方式,在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国家秩序,而采取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所辖范围内的子民,进行统治管理,因此,在古代管理又叫统治,反映了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和压制,是一种单一而封闭式的管理。
首先,就管理主体而言,该模式主要指国家及公共部门,其管理的主体相对单一,更多的体现了上层阶级的意识形态和利益,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其次,就管理依据而言,该模式主要指国家及各层级地方的立法和各种规章条例,无论是法律还是规章条例,都具有一种强制作用,被管理者处于一种被动服从的状态。
再次,在管理方式上,该模式主要指政治与行政管理,这种叫古老的管理方式成本较高,缺乏灵活性。
传统的作为统治附属行为的管理,在目标指向上与统治有所不同,它更多地指向公共利益,或者说通过直接地为公共利益服务来问接地服务于阶级的政治统治。
但是在管理方式上却与统治方式极其相近,表现出一种强制性的特征,当这种管理主要运用行政的和宣传教化的手段对社会实施管理时,往往运用强制性的措施。
而且,这是一种管理与统治一体化条件下的管理,管理行为自身未得到允分自觉,所以管理从不隐瞒为统治服务的职能特征2。
(二)治理Governance一词,最早在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交叉使用,并且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赋予治理以新的含义,其涵盖范围远远超出传统意义,并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 crisis in governance ),此后“治理”一词便广泛地被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特别是被用来描述后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