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系统参考PPT

合集下载

《骨骼肌肉系统康复》课件

《骨骼肌肉系统康复》课件
《骨骼肌肉系统康复》 PPT课件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骨骼肌肉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康复的定义和原则。通 过案例分析和常用方法的介绍,我们将帮助您理解康复的步骤和成功故事。
骨骼肌肉系统介绍
了解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它如何支持日常活动和运动,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系。
康复的定义与重要性
解释康复的概念,讨论其对个体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在预防 损伤和疾病复发方面的作用。
4
解释康复过程中如何监测个体进展, 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评估与诊断
详细解释怎样进行康复评估,以确 定个体的情况和康复需求。
实施康复计划
讨论康复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包 括治疗方法和康复训练。
骨骼肌肉系统康复的常用方法
物理治疗
介绍物理治疗的不同技术 和方法,如热敷、冷敷、 按摩和牵拉。
运动疗法
讨论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 练和平衡训练。
辅助设备
探讨辅助设备的使用,如 支具、假肢和辅助步行器。
案例分析:骨骼肌肉系统康复成功故 事
分享一个真实的康复案例,讲述个体如何通过坚持康复计划克服困难,恢复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总结与展望
总结课程内容,并展望骨骼肌肉系统康复的未来发展和重要性。鼓励听众继 续学习和关注这一领域。
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损伤
1 扭伤
介绍扭伤的定义、原 因、症状以及源自复治 疗方法。2 骨折3 肌肉拉伤
探讨骨折类型、治疗 方法和康复过程,以 及预防骨折的重要性。
讲解肌肉拉伤的常见 原因、康复阶段和预 防措施。
康复的步骤与原则
1
制定个性化计划
2
介绍如何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个体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3
监测和调整

肌肉骨骼系统(149页PPT课件)

肌肉骨骼系统(149页PPT课件)
小兒稱佝僂病,成人稱骨質軟化症
1
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3、 骨質破壞 概念:局部骨質被病理組織代替而造成骨
組織缺失。 組織學:炎性組織、肉芽腫、腫瘤或腫瘤
樣組織等。
1
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X線表現
局部骨質結構消失、密度降低。
1
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惡 性 骨 腫 瘤
1
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1
2、肘部
1
3、肩胛部
1
4、 足、踝部
1
5、 膝部
關節囊 關節骨端 關節間隙
1
6、髖部
1
7、脊柱 (1)脊椎的發育
➢ 3個一次化骨中心形成於胎生期:1個形成椎體, 另2個分別形成椎弓。
➢ 生後1歲,左右椎板聯合形成椎弓,由腰椎至 胸椎、頸椎。
➢ 4歲~8歲,椎體與椎弓聯合,由頸椎至胸椎、 腰椎、骶椎。
1
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8、 骨內礦物質沉積
某些礦物質如氟、鉛、磷、鉍等進入人體,大部分 沉積骨骼,多集中於生長發育較快的幹骺端。
X線表現:幹骺端多條橫行的相互平行、厚薄不一 的緻密帶。
過多氟進入人體,引起成骨活躍、骨量增多;亦可 引起破骨活動增加骨樣組織增多、骨質疏鬆或軟化
氟與骨基質中鈣質結合稱為氟骨症
1
正常MR
第二節 異常(基本病變) 影像學表現
1
一、異常X線表現
(一)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二)關節基本病變X線表現 (三)軟組織基本病變X線表現
1
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一)骨基本病變X線表現
1、骨質疏鬆 概念:指一定單位體積內骨組織的含量減
少,即骨組織的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都減 少,但兩者的比例仍正常。 組織學改變:骨皮質變薄、哈弗管和伏克 曼管擴大,骨小梁變細變少、甚至消失。

人体运动学-PPT

人体运动学-PPT
1、静力性运动(等 长运动或等长收缩)
2、动力性运动 向心运动亦称向心收缩; 离心运动亦称离心收缩。
(二)肌肉的功能及功能状态指标
1. 肌的功能
运动 支撑 维持姿势 保护身体 产热
2.肌功能状态指标
运动单位 概念:肌收缩必须有完好的神经支配,一个前角细胞,
它的轴突和轴突分支,以及它们所支配的肌纤维群, 合起来称为运动单位。
细肌丝: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肌小节: 是肌细胞收 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
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肌球(肌凝蛋白)
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 桥;
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
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 肌球蛋白掩盖;
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 桥结合位点;
肌 钙蛋 白 :与 Ca2+ 结 合 变构 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 合位点。
柱的活动范围,椎间盘连接椎体 可避免彼此过度滑移。 肌肉对脊柱的作用
具有保持脊柱稳定和协同脊柱 运动的双重作用,并发挥主动调 节功能,这是调节脊柱平衡的关 键要素。
(2)肌肉的协同作用
姿势协同动作通过下肢和躯干肌以固定的组合、固定 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的运动模式从而达到保护 站立平衡的目的。
(4)肌张力
肌张力是肌在安静时所保持的紧张度。肌张力与脊 髓牵张反射有关,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肌张力常通过被动运动感知处于放松状态的肌的阻 力程度进行评测。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强 肌痉挛 肌强直 肌张力减退 软瘫
3. 肌肉的协同作用
肌的协同作用: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单一肌独立完成的,需 要一组肌群的协作才能实现。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肌在缩短(向心运动)

骨骼肌肉系统ppt课件

骨骼肌肉系统ppt课件

在侧位片上,椎体也呈长方形,其上下缘与前后缘成直 角,椎弓居其后方。在椎体后方的椎管显示为纵行的半 透明区。椎弓板位于椎弓根与棘突之间。棘突在上胸段 斜向后下方,不易观察,在腰段则向后突,易于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下关节突分别起于椎弓根与椎弓板连接处之上、下方, 下关节突在下个脊椎上关节突的后方,以保持脊椎的稳 定,不向前滑。脊椎小关节间隙为匀称的半透明影。颈、 胸椎小关节侧位显示清楚,腰椎者则正位清楚。椎间盘 的纤维软骨板、髓核及周围的纤维环系软组织密度,故 呈宽度匀称的横行半透明影,称之为椎间隙 ( intervertebralspace) 。椎间孔居相邻椎弓、椎体、关节 突及椎间盘之间,呈半透明影,颈椎斜位显示清楚,胸 腰椎侧位清楚,呈类圆形。
(二)骨的发育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在胚胎期 即开始进行。骨化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膜化骨,包括颅 盖诸骨和面骨。膜化骨是间充质细胞演变为纤维母细胞, 形成结缔组织膜,在膜的一定部位开始化骨,成为骨化 中心( ossification centre ),再逐步扩大,完成骨的发 育。另一种为软骨内化骨,躯干及四肢骨和颅底骨与筛 骨均属软骨内化骨。软骨内化骨是由间充质细胞演变为 软骨,已具有成年骨的形态,即软骨雏型。为软骨原基。 在软骨原基中心的软骨细胞肥大,基质钙化,软骨膜血 管侵入软骨细胞囊中,由成骨细胞的成骨活动而成骨, 形成原始骨化中心。以后,还出现继发骨化中心。骨化 中心不断扩大,最后全部骨化,而完成骨骼的发育。锁 骨及下颌骨则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骨骼在发育生长过 程中不断增大,根据生理功能的需要,通过破骨细胞的 骨质吸收活动而改建塑型。骨质的吸收过程称为破骨。 骨髓腔的形成就是在骨发育过程中骨皮质内面骨吸收的 所造成的。骨骼的发育、发展主要是以成骨和破骨的形 式进行的。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 密度分辨率高:脂肪、肌肉、软 骨等均能很好识别;能识别细微 的钙化和骨化
➢检查方法
– 平扫:最好双侧对照;软组织窗 和骨窗并用
– 增强: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编辑版ppt
9
CT
编辑版ppt
10
MRI检查
➢优点和限度
– 优点:软组织和骨髓显示好;能 任意平面和三维成像
– 限度: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差
➢ 常见病
– 局限性—慢性炎症,外伤,某些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或成骨性转移瘤
– 普遍性—某些代谢或内分泌障碍或中毒性疾病
编辑版ppt
29
骨质增生硬化
成 骨 型 骨 肉 瘤
编辑版ppt
30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 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质增生
➢ 常见病: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编辑版ppt
33
骨质坏死
慢 性 骨 髓 炎
编辑版ppt
34
密度减低的病变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密度增高的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 死,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编辑版ppt
35
编辑版ppt
36
疾病诊断
➢骨骼病变诊断要点
– 部位 – 病变范围 – 病变边缘 – 病变特征表现 – 数目
➢ X线表现:形态因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 而表现亦异
➢ 常见病: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等
编辑版ppt
31
骨膜增生
骨 髓 炎
编辑版ppt
32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 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骨称 为死骨

康复医学 肌肉骨骼系统康复护理课件

康复医学 肌肉骨骼系统康复护理课件

效果监测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 解康复进展情况,及时调 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 果的最大化。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结词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术后早期,患者需要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主动关节活动度,并进行 肌力训练和步态训练。同时,物理治疗师会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姿势,以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定义
康复医学是一门专注于促进病、伤、 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通过综合应用 医学科技和康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 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目标
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其 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帮助他们重返社 会。
康复医学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个体化治疗,提倡早期介入,力求功能 恢复。
方法
物理疗法(如电疗、超声治疗、按摩等)、作业疗法、言语 疗法、心理疗法等。
康复医学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包括骨折、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应用
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手 段,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03 肌肉骨骼系统康复护理的 实践
康复护理的流程和原则
康复护理流程
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康复护理原则
案例三: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结词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 龄、骨折类型、愈合情况等因素。
详细描述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疼痛控制、肿 胀减轻、关节活动度恢复和肌力训练等。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物理治疗师会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方 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需 要积极配合治疗师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指

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ppt课件

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ppt课件
▪ 康复治疗:
▪ 卧床休息 ▪ 物理因子治疗 ▪ 颈椎牵引 ▪ 手法治疗 ▪ 运动疗法:牵伸运动,增强肌力训练,协调性训练,有氧运动 ▪ 矫形支具疗法 ▪ 药物:口服,外用,药物注射疗法
25
第八节 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
▪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以肩痛和肩关节运动障碍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症状群,可能的疾病诊断为肩峰下 滑囊炎、冈上肌肌腱炎、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 头腱及其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病 变、撞击综合征等。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康复治疗:
▪ 物理因子治疗 ▪ 关节松动术 ▪ 运动疗法 ▪ 支具 ▪ 药物治疗
27
第九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 腰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L4-5,L5-S1, L3-L4的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压迫和刺 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 症状和体征。
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1
第一节 骨折的康复
▪ 骨折的临床特征:外伤史,疼痛与压痛,局部肿胀,畸形,
功能障碍,异常活动及骨擦音,X线检查
▪ 骨折临床处理的三大原则:
▪ 复位:是骨折治疗的基础。 ▪ 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 康复治疗:是患者恢复功能的保障。
▪ 康复评定:
▪ 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检查。
▪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 肌力评价
▪ 肢体长度及周径测量
▪ 感觉功能评定
▪ ADL能力评定
2
▪ 临床愈合标准:
▪ 骨折断端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 骨折断端局部无异常活动(主动或被动)。 ▪ 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没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 在解除外固定的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重物达1分钟;下
29

《骨骼与肌肉系统》课件

《骨骼与肌肉系统》课件
发育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肌肉系统发育的 关键期,适当的运动和营养摄入有助 于促进肌肉的发育。
03
骨骼与肌肉的关系
骨骼对肌肉的支持作用
骨骼为肌肉提供附着点
骨骼通过肌腱和韧带等结构为肌肉提供附着点,使肌肉能够产生力量并牵拉骨骼 运动。
骨骼为肌肉提供保护
骨骼作为身体的支架,能够保护肌肉免受外力的伤害,维持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 。
肌肉对骨骼的牵引作用
肌肉产生力量牵拉骨骼
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量,牵拉其所附着的骨骼,使骨骼发生 运动。
肌肉调节骨骼的形态
通过长期的肌肉锻炼和力量训练,可以影响骨骼的形态,如 增加骨密度、改变骨结构等。
骨骼与肌肉的协同作用
骨骼与肌肉共同维持姿势
骨骼与肌肉协同作用,维持身体的姿势,使身体保持稳定。
骨骼与肌肉共同参与运动
青春期和成年期
在这个阶段,骨骼的形态和结 构逐渐稳定,生长速度缓慢或 停止。
02
肌肉系统概述
肌肉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肌肉系统由骨骼肌、心肌和平滑 肌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是人体运动和内脏器官活动的主 要动力来源。
功能
肌肉系统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 人体运动、姿势维持、呼吸、消 化、循环等生理功能。
运动对骨骼与肌肉的影响
01
02
03
增强骨密度
适量的负重运动可以增加 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增强肌肉力量
定期进行肌肉锻炼可以增 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稳 定性和平衡性。
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同 时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 。
THANKS
感谢观看
骨折与愈合
定义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 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愈 合是指骨折愈合的过程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第二部分PPT模板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第二部分PPT模板
大 ➢ 椎间盘炎及骨髓炎 ➢ 常伴骨破坏和增生硬化
肌腱与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
➢ 多发生于后角,T1WI最敏感 ➢ Ⅰ级:半月板内点状或小结节状高信号,不
伸延至半月板上下关节面-半月板变性。 ➢ Ⅱ级:半月板内水平走行的线状高信号,常
伸延至半月板与关节囊交界处,但不伸延至 半月板的关节面-半月板退行性变。 ➢ Ⅲ级:延伸到半月板关节面的线状或形态复 杂的高信号-半月板撕裂。
椎间盘变性-MRI表现
➢ 椎间盘变薄、变扁 ➢ T2WI上髓核和纤维环内侧部信号变低
或不均匀。
椎间盘膨出-MRI表现
➢ 椎间盘变性,矢状位上椎间盘向后隆起。 ➢ 轴位上膨出的椎间盘均匀超出椎体边缘或
表现为椎体后缘光滑的弧形影突向椎管。 ➢ 脊膜囊和神经根鞘受压不明显。
椎间盘突出-MRI表现
➢ 矢状位 ➢ 突出的椎间盘呈半球状、舌状向后方或侧
慢性骨脓肿
硬化性骨髓炎(Garre骨髓炎)
➢ 骨质增生硬化,骨外膜与骨内膜都明显 增生。
➢ 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骨干增粗, 边缘不整。
➢ 局部密度高,小的破坏区不易发现。
骨结核-X线表现
➢长骨结核 ➢骺、干骺端结核 ➢骨干结核 ➢脊椎结核
骺、干骺端结核
➢可形成脓肿 ➢类圆形、边界清楚,邻近无明显骨
后方伸出,信号与主体部分一致。 ➢ 横断面 ➢ 突出的椎间盘呈三角形或半圆形局限突出
于椎体后缘 ➢ 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消失 ➢ 硬膜囊受压,神经根鞘受压 ➢ 直接显瘢痕 ➢ 手术病史,信号低于椎间盘,增强明显 ➢ 肿瘤 ➢ 有明显强化,合并椎骨破坏,椎间孔扩
半月板撕裂
骨与软组织感染
➢化脓性骨髓炎 ➢软组织感染(略) ➢骨结核
化脓性骨髓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特点:多数关节呈对称性肿胀、压痛,常从掌指关节起 病,早期为游走性,发作与缓解交替,晚期关节僵硬、 畸形、功能严重受损。女性多见。
52
骨骼肌肉系统
早期见周围软组 织肿胀,骨质疏 松,关节间隙因 积液而增宽,关 节软骨下有囊腔 形成。
晚期关节软骨面
完全破坏后,关
节呈骨性强直于
畸形位置。
53
骨骼肌肉系统
骨 • 无明显骨质增生征象,骨膜反应轻微 • 骨质疏松 • 侵入关节,形成关节结核
37
骨 骼 肌 肉 系 统
38
骨骼肌肉系统
39
骨骼肌肉系统
短骨骨干结核
•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常为多发 • 骨质疏松→囊性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
膨胀,“骨气鼓” • 多数可见平行广泛骨膜层状增生
长骨结核
• 松质骨局限破坏,轻微骨质增生,死骨少 见
29
骨 骼 肌 肉 系 统
30
骨骼肌肉系统
骨质增生硬化
• 骨干增粗,轮廓不整,髓腔变窄,闭塞
骨膜增生
• 分层状,花边状
未痊愈者,仍见骨质破坏和死骨
31
骨 骼 肌 肉 系 统
32
骨骼肌肉系统
33
骨骼肌肉系统
病因
• 金葡菌血行感染,骨髓炎蔓延
病理
• 关节肿胀、积液
X线表现
• 急性期 关节肿胀,间隙增宽,构成关节骨骼骨 质疏松
56
病变侵蚀椎体前缘上、下角发 生骨炎引起骨破坏,使椎体前 面的凹面变平直呈“方椎”。
关节突关节面不整齐、骨质硬 化、关节间隙消失、最终呈骨 性强直。炎症引起纤维环及前 纵韧带深层的骨化,出现平行 脊柱的韧带骨赘,形成“竹节 状脊柱” 。
晚期,骨突关节囊、黄韧带、 棘间和棘上韧带均可骨化。广 泛的骨化使脊柱强直,但其强 度下降,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骨 折。
骨折不易愈合而形成“假关
57
脊柱的竹节样改变
58
骨骼肌肉系统
骨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
59
骨骼肌肉系统
由不同成分的骨、软骨和纤维组织构成, 附在长骨干骺端表面
X线表现
• 起源于骨干骺端,以细蒂或广基与骨相连。 骨性肿块的特征是:外层为薄层骨皮质,瘤 内含松质骨,顶端有软骨覆盖,可钙化
54
骨骼肌肉系统
起病隐匿 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由下至上发展,
属于炎症性腰痛 晨僵、夜间痛:病情活动指标之一 胸痛、足跟痛: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55
骨骼肌肉系统
骶髂关节常为最早受累的关节,并且几乎 100%被累及,双侧对称性发病为其特征,是 诊断的主要依据。
开始髂侧关节面模糊,以后出现破坏,呈鼠咬 状,边缘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增宽”;随 后关节间隙变窄,最后骨性强直,硬化。
1、骨皮质
2
2、骨髓
1
1
a骨骺 b骺板 c干骺端 d骨干
2
骨骼肌肉系统
3
骨骼肌肉系统
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关节囊 X线所见关节间隙包括关节软骨,真正微
小的关节间隙,少量滑液,骨性关节面 光滑、整齐、相距匀称、密度均匀,新 生儿、儿童关节间隙由于骺软骨未完全 骨化,显得很宽。
4
5
6
7
8
40
骨骼肌肉系统
41
骨骼肌肉系统
42
骨骼肌肉系统
类型
• 继发于骨骺、干骺端结核→骨型关节结核 • 细菌经血行累及滑膜→滑膜型关节结核
骨型关节结核 滑膜型关节结核
43
骨骼肌肉系统
具有骨骺,干骺端结核基础 关节周围软骨组织肿胀 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关节破坏
44
骨骼肌肉系统
45
骨骼肌肉系统
11
12
骨骼肌肉系统
13
14
15
16
腰椎压缩性骨折 诊断要点:①外伤史②椎体压缩变扁③前方骨碎片分离 ④可伴横突、棘突骨折⑤椎间隙改变可有可无
17
18
骨骼肌肉系统
定义:颅骨受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改变。其临床意义 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 脑、 血管、神经损伤,可合并脑脊液漏、
• 肩关节脱位 • 肘关节脱位 • 髋关节脱位
24
骨 骼 肌 肉 系 统
25
骨骼肌肉系统
26
骨骼肌肉系统
27
骨骼肌肉系统
28
骨骼肌肉系统
好发股骨、胫骨、肱骨、桡骨 早期发病后2周内表现周围软组织肿胀 骨骼改变(2周后出现)
• 干骺端松质骨局限性骨质疏松,破坏 • 病灶向骨干延伸,破坏区增大,可有病理性骨折 • 骨膜下脓肿刺激,骨膜增生(平行状) • 血栓性动脉炎 供血障碍,骨坏死,死骨形成
早期关节软组织肿胀,病变发展,有冷脓肿形 成
关节面边缘性虫蚀状破坏,上下骨面对称受累 关节软骨破坏较晚,关节间隙变窄出现较晚 邻近骨骼骨质疏松,继发感染,出现骨质增生
硬化 愈合后,产生关节纤维僵直Leabharlann 46骨骼肌肉系统47
骨骼肌肉系统
48
骨骼肌肉系统
软骨变性、坏死、溶解、骨板吸收,由 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替代,广泛坏死, 关节间隙变窄
• 进展期 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破 坏,承重部为著
• 愈合期 增生硬化,骨性僵直
34
骨骼肌肉系统
35
骨骼肌肉系统
骨关节结核是以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为 主的慢性疾病,多见于儿童、青年,系 继发性结核病
骨骺、干骺端结核 骨干结核 关节结核
36
骨骼肌肉系统
X线表现
• 干骺端松质骨内局限性圆形破坏区 • 破坏区内有时可见碎屑状死骨,“泥沙”状死
颅内 血肿及颅内感染。
19
骨骼肌肉系统
▪ 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 按骨折形态分为: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
穿通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20
21
骨骼肌肉系统
22
凹陷性骨折直径大于1cm
23
骨骼肌肉系统
关节脱位是暴力,关节感染或附近软组织 挛缩造成关节对位关系完全或部分分离。 即为脱位或半脱位,可分为创伤性和病理 性两种。
9
10
骨骼肌肉系统
骨折(fracture)是指骨小梁和(或)骨皮 质的连续性中断。
根据作用力的方式和骨本身的情况,骨折 可分为创伤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和病理性 骨折。儿童可以发生骺板骨折。
骨折类型:平片诊断骨折主要根据骨折线 和骨折断端移位或成角。骨折线为锐利而 透明的骨裂缝。成人的骨折多位完全性, 根据骨折线形态可分为橫形、斜形、纵形、 螺旋形、线样、粉碎、嵌顿骨折等。
累及骨性关节面-→增生硬化、骨赘形成, 关节囊肥大、韧带骨化
49
骨骼肌肉系统
X线表现
• 早期: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 • 中晚期: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囊变,
骨赘形成
常见于老年,慢性创伤和长期承重
50
骨骼肌肉系统
5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及其周围 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