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7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新)

合集下载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运动(第10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运动(第10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培养学生
慢?
加减分
发现问题
的能力
2、 小组提问
教师监控学生展 学生先自主完成、
示讨论过程,必要 然 后 小 组 合 作 讨 培 养 学 生
时查缺补漏,适时 论,展示、评价, 解 决 问 题
补充。
最终得出结论
的能力
3、探究活动
(1)见 PPT4—19
补充初中经纬网知识
(2)见 PPT22 、26、
28 活动
培 养 学 生 3 分钟

结本课内容,必要 背诵、
总结当堂

时补充
同桌间互背互查 内 容 的 能



2
5. 完成当堂检测习题 目 标 检 测
教 师 分 发 当 堂 检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 检 测 本 课 5 分钟
测题
检测习题
学习目标
的达成情

6 布 阅读教材 P16—18, 置下 1、 在图中能找出近日点、远日点并说出时间和速度 节课 2、 在图中能找到晨线和昏线 自主 3、 能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学习 4、 牢记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任务 完成练习册 P12 课前导学二、三 预习测评 3/4/5
B 层次(提高)练习册 P16 5 7. 一、 经纬网 板 二、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书
2 分钟
本节课前半部分为初高中衔接部分,随时关注学生对初中知识的认知 8. 课 后 反 思
3
重点和难
能力目标

1、能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
学习
2、能分析得出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
目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利用经纬网定方向【学习目标】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自主预习】一、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1、东西方位的确定:--劣弧原则①位于同一纬线上两点为正____、正____关系。

②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大的在____面,经度数值小的在____面。

③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值小的在____面,经度数值大的在____面(如图1 )④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两地经度和〈180°,东经度在____面;西经度在____面(如图2)两地经度和〉 180°,西经度在____面;东经度在____面(如图3 )两地经度和= 180°,不分东西。

2 、南北方向的判定:①两个相比较的地点越接近北极点的越北,反之越接近南极点的越南。

②位于同一经线上两点为正____、正____关系。

③北极点是地球上最____ 地点,它四周都是____,南极则相反。

【重难点解析】1.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

2.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3 南、北极点的判断方法是:①看极点处的字或字母。

②看箭头所示的地球自转方向。

若箭头是顺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南极;若箭头是逆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北极。

③看图中标注的经度度数。

若东经度数沿顺时针方向增大,则极点为南极点;若东经度数沿逆时针方向增大,则极点为北极点。

④看极点及其附近的海陆分布。

我们知道,南极地区是大陆,北极地区是大洋。

【巩固练习】1.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2.确定图中各点的相对位置A在D的_________, D在E的________,A在E的_________,B在E的_________, A在F的________, F在D的________.3.如下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C位于B的______方,由以上两点可判断C在A的 _____方。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运动(第5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运动(第5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加强记忆
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10分钟
3.


讲评
跟进典型例题1
典型例题2
典型例题3
典型例题4
大屏幕展示问题,观察学生的作答情况,最后补充
全体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提升习题,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讨论,达成共识
巩固训练
验收学习目标
20分钟
4.


提升
总结本课知识体系
教师鼓励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必要时补充
1.1宇宙中的地球
课题
1.1地球运动
课时
3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地球运动的特征
依据:课程标准ຫໍສະໝຸດ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特征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分析问题的较弱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能力目标:
解释自然现象
理由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反思
预习作业
教师指导课代表领读
阅读并划出相应的知识点
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
3分钟
2.承接
结果
地球的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四季和五带
1教师解读当堂学习目标2教师依据布置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提问,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3、带领学生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1锻炼学生解读当堂学习目标2学生回答问题
3、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评价
回忆、
背诵、
同桌间互背互查
培养学生总结当堂内容的能力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第6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第6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况,督促学生画出有问题的题目
核对答案
小组统一答案,每组组长到黑板划出小组内不会的题目
为解决重难点问题做铺垫,提高课堂效率
3分钟
2.承 接
结 果
1.知识检测
1黄赤交角的度数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3地球的运动
课题
1.3地球的运动
课时
6
课型
习题
教学
重点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学考考纲
教学
难点
公转的意义
依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牢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运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理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学生动笔做题
学生展示答案、讲解并评价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学习目标的检测验收;所检测题型为学考真题
10分钟
4.


提 升
总结本节课知识体系,提炼解题方法
抽验学生复述知识点
学生回忆本节课知识点
巩固知识点,完成本节知识点
3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习题
P24变式2
教师分发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习题
8.


反 思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阅读一定要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来进行,并注意解题步骤
检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习题的解决做准备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x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x
11
4、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点位于C点的( B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2
5、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 的是 ( B )
14
6、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判 断该岛位于北京 (40°N,116°E)的( D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经度数沿逆时针方向增大,
则极点为北极点。
④看极点及其附近的海陆分
布。我们知道,南极地区是
大陆,北极地区是大洋。
6
【对点训练】 1.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 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D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之分;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 2.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5
3 南、北极点的判断方法是:
①看极点处的字或字母。
②看箭头所示的地球自转方
A
向。若箭头是顺时针方向,
则极点是南极;若箭头是逆
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北极。
③看图中标注的经度度数。
B
若东经度数沿顺时针方向增
大,则极点为南极点;若东
2
E B
DNA来自说出A 在B的什么方位?
C
3
2、南北方向的判定:
1)两个相比较的地点越接近北极点的越北,反之越接 近南极点的越南。如A和D
2)位于同一经线上两
点为正南、正北关系。
B
如A和C
3)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 D 地点,它四周都是南方,
N A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
课题
1.3地球的运动
课时
3
课型
习题
教学
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自转的意义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学考考纲
教学
难点
自转的意义
依据:学生理识目标:
牢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能力目标:
读图能运用地球自转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理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通过对答案的研讨,学生组内对习题讲解与评价,发挥小组优势,带动组内成员共同学习;解决简单题目,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学生的讲解,小组间的评价,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到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20分钟
3.


讲评
展示练习册P14例题及变式
巡视学生的做题速度、对错情况
学生动笔做题
学生展示答案、讲解并评价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学习目标的检测验收;所检测题型为学考真题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核对答案
巡视各小组核对答案情况,督促学生画出有问题的题目
核对答案
小组统一答案,每组组长到黑板划出小组内不会的题目
为解决重难点问题做铺垫,提高课堂效率
3分钟
2.承接
结果
1.知识检测
1地球自转的方向
2恒星日和太阳日
3自转的速度
4自转的意义
2.答案研讨
2、据材料能分析得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完成练习册P18课前导学二、三、四预习测评1—5
提高:册P22例1
2分钟
7.

1.3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教学设计第一学期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

1.3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教学设计第一学期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高地理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天文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布置课后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现象,撰写观察报告。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生活中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撰写一篇观察报告,要求不少于500字。报告内容需包括观察时间、地点、方法,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和感悟。
2.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型,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要求模型能直观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3.地理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解读能力。
4.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什么?
b.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c.如何运用地理图表分析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小组分享: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提问。
(四)课堂练习
1.判断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5)昼夜交替与时差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5)昼夜交替与时差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5)昼夜交替及时差【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2、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自主预习】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右图)(1)昼夜半球:在右图中,甲处所在的半球为___半球,为_____;乙地所在的半球为___半球,为_____。

(2)昼夜界线:AB线为_______。

(3)交替周期:1个________。

2.产生时差(如上图)(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______相对位置偏东,______时刻较早。

(2)地方时判断:图中甲、乙、丙三点,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______。

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_____,地方时相差___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___时,乙地为_____时。

(3)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___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重难点探究】1.地方时的判断与计算(1)依据:同一时刻地球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计算步骤:第一步:求两地区的经度差。

第二步:经度差和时间的换算,求时间差。

第三步: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西侧用“-”)。

2.区时的判断与计算第一步:如果已知某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处理: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上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第6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第6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阅读教材P21—23,
1、找出地震波的分类、特点
2、在图中能找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并说出其具体特点
3、能说出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
完成练习册P26课前导学预习测评1—4
提高:册P28例变式
2分钟
7.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8.


反思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阅读一定要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来进行,并注意解题步骤
通过对答案的研讨,学生组内对习题讲解与评价,发挥小组优势,带动组内成员共同学习;解决简单题目,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学生的讲解,小组间的评价,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到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20分钟
3.


讲评
展示练习册P22例题1及变式1
巡视学生的做题速度、对错情况
学生动笔做题
学生展示答案、讲解并评价
1.3地球的运动
课题
1.3地球的运动
课时
6
课型
习题
教学
重点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学考考纲
教学
难点
公转的意义
依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牢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运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理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2.答案研讨
针对黑板有问题的题目进行研讨
3、重点题型讲解
教师提问
巡视各小组解决问题的情况,并适当进行点拨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第4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第4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 地球的运动(第4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 地球的运动(第4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 地球的运动(第4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4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目标任务一览情境导入任务导航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时热效率最高,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有黄赤交角的存在,正午太阳高度有季节变化,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最好可调节。

那么在我们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年中调整的角度多大才适宜呢?2017课标2003课标教学内容建议Ⅰ-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解释其成因。

2。

学会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9“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

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视运动(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太阳视运动(二分二至日)①图示不同日期的太阳视运动,其共同特点是:太阳东升西落,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太阳高度不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值。

②尝试判断:A代表冬至日,B代表春分、秋分日,C代表夏至日。

判断理由: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运动(第7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运动(第7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
课题
1.3地球的运动
课时
2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1、地球公转的速度规律
2、晨昏线的判断
3、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别
4、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学考考纲
教学
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
2、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别
依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1.在图中能找出近日点、远日点并说出时间和速度
巩固训练
验收学习目标
10分钟
4.体系
教师鼓励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必要时补充
回忆、
背诵、
同桌间互背互查
培养学生总结当堂内容的能力
3分钟
5.
目标
检测
完成当堂检测习题
教师分发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习题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A基础:练习册P16随堂检测1、2、4课后1/2/3/9/10
2、在图中能找到晨线和昏线
3、能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4、牢记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能力目标:
理由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小考题见PPT1
检查作答情况,评价总结小考结果
默写,交换批改,订正错误
强化记忆
验收基础知识
3分钟
2.承接
结果
1、自主学习检查
2、小组提问
3、探究活动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运动昼夜交替和地方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运动昼夜交替和地方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
【过渡】既然同学们现在能够判断出昼昏线,就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极投影中,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在侧投影中昼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演示】地球自转的极投影和侧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和晨昏线与太阳光线之间的关系。
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动画,观察并思考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这两条分界线的特点得出判断的依据。
【板书】三、地方时的计算步骤
学生观察发现过晨线和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两条经线时间固定不变,即6点和18点。位于黑夜中间和经过直射点的经线的时间也是固定不变的。即0点和.12点。同一纬线越向东的地方越先见到太阳。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能够自主得出地方时计算的一些特殊的点,从而为理解和灵活运用地方时计算的规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维
教学
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昼夜交替的意义;理解晨昏线(圈);理解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正确辨别二分二至日的侧投影和极投影光照图;掌握地方时计算的三步骤
(三)德育目标: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能力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地方时计算的方法
难点:晨昏线的判断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差的形成
【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任何时刻地球上的昼夜状态都不完全一样,在同一纬度情况下越向东越先见到太阳。因此,同纬度越向东时间越早。这样就给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某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昼夜状态是不一样的,因而各地的地方时也就不一样了,如何来确定和计算不同地区的时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地球上一些特殊的点,来辅助我们解决问题。
昼夜交替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本部分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昼夜.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和意义.这四个层次具有一定的梯度.

北票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7)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学案 必修1

北票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地球的运动(7)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学案 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7)昼夜长短变化及计算【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利用光照图判读晨昏线,分析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和南北极地区极昼极夜的状况,能进行昼夜长短的计算。

【自主预习】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图1图2图3夏至日春、秋分日冬至日2.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________分为昼弧和夜弧。

(2)变化规律①______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____;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②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各地昼____夜____,且纬度越高,昼______,夜______;夏至日昼夜长短差异达到______,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内有______现象.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来年3月21日前后),昼夜长短情况与夏半年正好相反。

③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______.④春、秋分日,全球各地__________,均为12小时。

【重难点探究】探究一、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重难点解析1】昼夜长短的变化1。

从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看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相反。

(如图,以北半球为例)2.从晨昏线的倾斜上看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3。

昼夜长短变化的几个规律(1)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相反。

(2)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3)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巩固练习1】1、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A、南极和北极B、南北极圈C、南、北回归线D、赤道上2、太阳直射的地方()A、昼夜等长B、全都昼长夜短C、昼最长、夜最短D、除赤道外,昼长夜短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a→b时,重庆的昼长缩短B、b→c时,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C、c→d时,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D、d节气出现时,全球昼夜平分4、图中b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夜长最长的是()A、哈尔滨B、北京C、海口D、济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地球公转在____和_____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7)昼夜长短变化及计算【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利用光照图判读晨昏线,分析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和南北极地区极昼极夜的状况,能进行昼夜长短的计算。

【自主预习】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图1 图2 图3
夏至日春、秋分日冬至日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________分为昼弧和夜弧。

(2)变化规律
①______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____;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②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各地昼____夜____,且纬度越高,昼______,夜______;夏至日昼夜长短差异达到______,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内有______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来年3月21日前后),昼夜长短情况与夏半年正好相反。

③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______。

④春、秋分日,全球各地__________,均为12小时。

【重难点探究】
1.从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看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相反。

(如图,以北半球为例)
2.从晨昏线的倾斜上看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3.昼夜长短变化的几个规律
(1)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相反。

(2)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3)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巩固练习1】
1、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
2、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全都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除赤道外,昼长夜短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a→b时,重庆的昼长缩短
B、b→c时,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C、c→d时,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
D、d节气出现时,全球昼夜平分
4、图中b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夜长最长
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地球
公转在____和_____位置。

此时,
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

6、当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时,
地球公转处在图中_____位置。

7、从C→D,太阳直射点向_____
(南或北)移动,上海的昼夜长
短的变化是___________。


半球极昼或极夜的范围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

【重难点解析2】
一、晨昏线的主要特点
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
1、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日、
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
26′。

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数,如图所示。

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
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二、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线和昏线。

顺着地球自
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线为昏
线。

如左下图,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B线为将要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BC线为将要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

右下图是侧视图,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AB线为将要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BC线为将要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

(2)地方时法:利用地方时判断晨线和昏线。

因为赤道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若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则为晨线;若为18时,则为昏线。

如左下图,晨昏线与
赤道交点A 的地方时为6时,则AB 为晨线;C 为18时,则BC 为昏线。

右下图中,晨昏线与赤道交点D 的地方时为6时,则AB 为晨线;D ′为18时,则BC 为昏线。

(3)昼夜半球法: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1、昼弧、夜弧计算法
在光照图中,根据某纬线上昼弧、夜弧所占的经度数,按15°/时可推算出某日某地的昼长和夜长。

2、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法
白昼的长度为从日出到日落,白昼的中间时刻为正午12时(地方时),上午与下午等长。

已知某地日出地方时或日落地方时,即可算出昼长,而夜长=24小时-昼长。

日出时刻=12-昼长2 ;日落时刻=12+昼长
2
3、根据对称规律计算
同一纬线上的地区,昼长相同,夜长相同;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长、夜长相反,如30°N 的昼长等于30°S 的夜长,30°N 的夜长等于30°S 的昼长。

如图所示:
【方法指导】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某一天昼夜长短的不同反映出各地的纬度的高低。

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昼越长,纬度越高;昼长小于12小时的,昼越短,纬度越高。

如果一地大于12小时,一地小于12小时,比较两地与12小时的时间差,相差时间越大,纬度越高。

※简言之:纬度的高低就看当地︱昼长-12 ︱,绝对值越大,纬度越高,绝对值越小,纬度越低。

【巩固练习2】
1.计算出ABCD 四点的昼长和日出、日落时间
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③为_____线,④为____线(晨或
昏).
(2)A地的昼长为____小时,日落时间为
____;B地昼长为___小时,日出时间为
______。

下图是冬至日四地纬线昼弧、夜弧分布状况。

据此回答。

3.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 D.甲、丁
4.下列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南极圈B.丁可能是赤道
C.丁不可能是赤道 D.甲是回归线
时间
地点
当日次日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①9:00 23:00 8:58 23:02
②7:19 18:41 7:20 18:40
③5:40 18:48 5: 39 18:49
5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6.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昼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A
B
C
D
读下图,完成第7~8题。

7.下列四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②地日落时刻是()。

A.16时B.18时
C.20时D. 22时
9.下图为“12月22日光照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左侧画出太阳平行光线,并用阴影来表示夜半球。

(2)这一天,哈尔滨、徐州、海口、杭州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天,A、B两地日出较早的是________;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4)再过3个月,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__。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1】
1-4 DDDC
5、B D
6、A
7、北;昼渐长,夜渐短;极昼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缩小。

【巩固练习2】
1、
A:24小时;0点;0点 B:16小时;4点;20点
C:12小时;6点;18点 D:8小时;8点;16点
2(1)晨昏
(2)12 18 4 10
3—8 B C B C B C
9(1)如下图所示:
(2)海口、杭州、徐州、哈尔滨 (3)B12 (4)等长(或相等) 春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