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评课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图形”评课记录
孙庆:《轴对称图形》这节课宋老师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大胆挖掘创造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采取"折一折,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的能力。
王晓燕:课一开篇让学生玩贴眼睛的游戏,贴过眼睛看似滑稽的图片中已经隐含了对比:两个大小不同的眼睛的对比,学生的感受是:不美观,很滑稽。接着又出示了蜻蜓、树叶等图片,学生的感受:很美观,很漂亮。将不对称的眼睛和一些对称的图片先后出示,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在对比中初次感受到了:对称美。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新知。
许海燕:教师语言表述要准确。在这部分知识中隐含有四个概念:对称、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和对称轴。在课堂上宋老师和学生都多次出现了口误,比如“花瓶是对称图形”、“这棵大树也是轴对称的”等。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是对两个图形而言,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孔祥燕:宋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给展示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操作中研究让学生实践操作,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操作的方法,将轴对称图形
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学生乐在其中,在“玩”的过程中学生智慧的大门也正被宋老师悄悄的打开。寓教于乐,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值得学习!
付德花: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宋老师评价自然,恰到好处。学生不矫揉造作,朴实自然。对于板书也是精心设计,极富艺术。教师关于对称图形,对称轴等知识的板书罗列层次清晰,富有创造性。
王琳:《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教师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大胆挖掘创造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采取“折一折,拼一拼,分一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的能力。
杜玉兰:孩子的指尖上跳跃的是智慧与创造。宋老师的这节课最大的优点就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轴,创造美。这里要给崔老师提个建议:学生的创造成果应当进行展示。这不仅是对创造者本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给其他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在展示的时候若能再加上老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的。
刘丽:在练习中,王老师组织学生有层次地开展了一系列练习,通过折一折、判一判、找一找,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能正确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效的让学生巩固了对轴对称图形的
认识,加深了印象。通过逐层的练习,学生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崔雅利: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创作一副美丽的对称轴图形并剪一剪的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的感觉到,在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平面也是可以看做轴对称图形的,由此更加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和对知识的巩固。
李海秀:有了形象的感知,又从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掌握事物的特点。这时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折一折、说一说,并组织交流观察到的图形的特点,再配上形象具体的媒体演示,从而自然地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经过“操作一观察一概括一认识”的学习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
韩建新:宋老师的教学准备是非常充分的,从课件的制作、到剪纸、以及学生上课用品(剪刀、水笔等)都是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工作态度是非常认真的。本课的课堂容量大,练习形式多样,学生动手操作参与程度高。
伊亚东:最后出现的著名的风景建筑等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欣赏对称美的,因此,在课件上可以出现对称轴,并且闪烁几次,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总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缺憾而美丽。今天宋老师的课堂虽然也有一些缺憾,但并不影响这堂课整体的美,因为教学永远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追随完善、不断在生成的缺憾中逐渐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