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_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应清洁的给水和排出废水。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原理、设计与运行,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 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 3. 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维护;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绪论•管网的定义和作用•管网的分类和组成2. 给水管网设计•给水水源与水质要求•给水管网的水压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给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3. 排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排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排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4. 管网的运行与维护•管网的启动和停止运行•管网的调试和优化•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方法5. 案例分析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问题•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授课和讲述的方式,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运行维护技术。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采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现场操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给水排水管网原理与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城市供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141-2013•《城镇给水排水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六、考核方式1.课堂小测: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2.实践实验报告: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进行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本课程设计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给排水专业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专业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和功能,理解管网系统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2. 使学生了解给排水管网系统中常见设施、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其选型与应用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具备分析管网水力特性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树立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给排水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与构成:介绍管网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分析管网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布局设计要求。
(对应教材第1章)2. 给排水管网设施与设备:讲解管网中常见设施、设备的作用、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包括泵站、阀门、管道等。
(对应教材第2章)3. 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阐述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介绍常用的计算方法,如节点法、环法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对应教材第3章)4. 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结合CAD软件,教授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对应教材第4章)5. 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流程和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第1章前言........................................................................................... - 2 - 第2章工程概况 .................................................................................... - 2 - §2.1 背景资料........................................................................................ - 2 - §2.2 排水体制的选择 ........................................................................... - 3 - §2.3 设计内容........................................................................................ - 3 - §2.4 设计目标........................................................................................ - 3 - 第3章污水管道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污水管道布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设计管段的划分及设计流量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p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包括管网布局、管径选择和管道敷设等方面的知识。
3. 学生能够了解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排水管网设计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案例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排水管网的模拟和优化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排水管网设计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排水管网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和表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排水管网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的实践活动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排水管网基本概念:介绍排水管网的定义、功能、组成及分类,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2. 排水管网设计原理:讲解管网布局、管径选择、管道敷设等设计原则,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3. 排水管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4. 排水管网的模拟与优化设计:教授相关软件或工具的使用,进行排水管网的模拟和优化设计,对应教材第二章第四节。
5. 排水管网设计与环境保护:探讨排水管网设计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五节。
市政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市政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市政排水管网的基本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和维护方法;3. 学生了解我国市政排水管网发展现状及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市政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市政排水管网的能力,能进行基本的图纸绘制;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市政排水管网相关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关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主动参与市政排水管网相关实践活动;3. 学生树立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市政排水管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市政排水管网概述:介绍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排水管网的历史与发展;- 排水管网的功能与组成;- 排水管网的分类及其应用。
2. 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与施工技术:讲解排水管网设计原则、施工流程及关键技术,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设计原则与规范;- 排水管网的布局与选型;- 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 排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
3. 市政排水管网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排水管网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案例介绍与分析;- 问题诊断与改进措施;- 创新设计与实践。
4. 市政排水管网信息技术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排水管网中的应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信息技术在排水管网监测与控制中的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 智能排水管网发展趋势。
排水管网雨水课程设计
排水管网雨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排水管网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掌握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原则。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排水设施及其在雨水收集与排放中的作用。
3. 学生能运用基本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分析排水管网数据,并解释其结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城市雨水径流问题,提出合理的排水管网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模型估算降雨事件下的径流量,评价排水系统的效率。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呈现一个具体的排水管网雨水管理方案,展示其技术图纸和说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城市排水系统对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排水问题,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和沟通,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地理、环境科学及工程技术知识,以实践性和问题解决为导向,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高年级,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或协作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要求: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模拟和项目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排水管网基础知识:- 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 雨水径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排水管网的分类及适用条件2. 雨水收集与排放设施:- 常见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井、渗透沟等)- 排放设施(如排水管道、泵站等)- 设施布局与设计原则3. 排水管网设计与分析:- 雨水径流计算方法与模型- 排水管网的布局与优化- 利用GIS工具进行排水管网数据分析4. 实践案例与项目设计:- 分析本地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案例学习:国内外排水系统设计实例- 学生项目设计: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排水管网雨水管理方案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安排,确保学生掌握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实际应用。
校区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校区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校区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2. 使学生了解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及维护管理;3. 帮助学生理解排水管网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排水管网知识分析校区排水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排水管网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排水管网维护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排水管网工程及环境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校区实际情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校区排水管网基本概念:讲解排水管网定义、分类及其在校区规划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排水管网组成与功能:介绍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雨水井、污水井、排水管道等,以及各自的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排水管网设计原则:阐述排水管网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地势利用、水流组织、管线布局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4. 排水管网施工技术:分析排水管网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管道铺设、连接、检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5. 排水管网维护管理:讲解排水管网日常维护、检查、清洗等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6. 排水管网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探讨排水管网在校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7.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校区排水管网,设计简单的排水管网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摘要 (3)二、内容概要 (3)1. 项目背景 (4)2. 设计目的 (5)3. 设计任务 (6)三、给水管网系统设计 (7)1. 系统现状分析 (9)2. 用户需求分析 (10)2.1 设计标准 (11)2.2 水源选择 (12)3. 管网布局设计 (14)3.1 设计原则 (15)3.2 管网拓扑结构 (16)3.3 管径计算与选取 (17)4. 工程量计算 (18)4.1 供水管道铺设工程量 (19)4.2 水箱、水泵等设施工程量 (20)5. 系统运行管理 (21)四、排水管网系统设计 (22)1. 系统现状分析 (24)2. 用户需求分析 (25)2.1 设计标准 (26)2.2 排水区域划分 (27)3. 管网布局设计 (28)3.1 设计原则 (29)3.2 管网拓扑结构 (30)3.3 管径计算与选取 (31)4. 工程量计算 (33)4.1 排水管道铺设工程量 (33)4.2 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量 (35)5. 系统运行管理 (36)五、给排水管网系统综合设计 (36)1. 系统集成 (38)1.1 控制系统 (39)1.2 监测系统 (40)2. 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42)3. 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43)六、设计过程中的创新点与技术难点 (44)1. 创新点 (45)2.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46)七、设计成果展示 (47)1. 管网系统图 (49)2. 设施平面布置图 (50)3. 工程量汇总表 (51)4. 设计计算说明书 (52)八、结论 (53)一、摘要本课程设计报告针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随后从设计原理、流程和方法等方面对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
报告内容涵盖了水质标准、管网布局、水压计算、管道选型、构筑物设计等关键环节,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
排水管网》课程参考教案
排水管网课程参考教案第一章:排水管网概述1.1 排水管网的定义与功能1.2 排水管网的分类及组成1.3 排水管网系统的等级与分布1.4 排水管网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第二章:排水管网的规划与设计2.1 排水管网规划的基本原则2.2 排水管网设计的主要参数2.3 排水管网的布置与结构设计2.4 排水管网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及案例分析第三章:排水管网的施工与验收3.1 排水管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2 排水管网施工技术要点3.3 排水管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3.4 排水管网施工后的验收及维护第四章: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4.1 排水管网的运行监测4.2 排水管网的维护与修复4.3 排水管网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4.4 排水管网的智能化管理第五章:排水管网的环保与节能5.1 排水管网对环境的影响5.2 排水管网的环保措施5.3 排水管网节能技术及其应用5.4 排水管网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六章:排水管网的检测与评估6.1 排水管网检测技术概述6.2 排水管网常见缺陷及其检测方法6.3 排水管网健康评估指标与方法6.4 排水管网评估案例分析与应用第七章:排水管网的更新与改造7.1 排水管网更新改造的必要性7.2 排水管网更新改造的技术方案7.3 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案例分析7.4 排水管网改造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第八章:排水管网信息安全与管理8.1 排水管网信息安全的重要性8.2 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8.3 排水管网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8.4 排水管网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与实践第九章:排水管网的国际标准与法规9.1 国际排水管网建设标准概述9.2 主要国家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对比9.3 我国排水管网相关法规与标准9.4 排水管网标准发展与pliance 策略第十章:排水管网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城市排水管网发展面临的挑战10.2 排水管网技术发展趋势10.3 排水管网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0.4 面向未来的排水管网管理策略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排水管网课程的教学教案,包括排水管网的概述、规划与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管理、环保与节能、检测与评估、更新与改造、信息安全与管理、国际标准与法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十个章节。
《排水管网》课程参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排水管网》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2. 排水管网的组成3. 排水管网的作用4. 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5. 排水管网的施工要求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作用、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排水管网的设计和施工。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作用、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的相关内容。
2. 案例资料:挑选几个典型的排水管网工程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3. 教学道具:如模型、图纸等,用于直观展示排水管网的结构和施工过程。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接触过排水管网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讲授新课(1)教师讲解排水管网的组成,包括排水管道、检查井、排水泵站等。
(2)介绍排水管网的作用,如收集、输送、排放污水等。
(3)讲解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包括设计流量、设计坡度、管道材质等。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排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设计思路和施工要求。
4. 课堂互动(1)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讨论:如何判断排水管网的设计是否合理?第二课时5. 讲授新课(1)教师讲解排水管网的施工要求,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
(2)通过PPT展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6.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排水管网施工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施工中的操作。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施工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7. 课堂互动(1)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流程及主要参数。
3. 学生能了解给排水管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给排水管网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简单的管网水力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3.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给排水管网的基本理论体系,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管网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2. 管网组成:水管、泵站、阀门、检查井等设施的作用及布局。
3. 给排水管网设计原理:水力学原理、管网布局原则、流量分配与计算。
4. 给排水管网设计流程:需求分析、管网规划、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
5. 给排水管网主要参数:流量、流速、压力、坡度等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6. 给排水管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城市给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7. 给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方法:水力计算方法、管网优化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介绍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原理,包括水源、输水管、配水管网、排水管网等关键环节。
2. 使学生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及运行管理,理解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简单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给水排水管网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水排水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为改善城市水环境作出贡献的意愿。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给水排水行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水力学、水工结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包括水源、供水工程、排水工程的基本构成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给水排水工程概述》2. 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与施工要求:讲解管网设计的基本原则、施工技术及质量标准。
教材章节:第二章《给水排水管网设计原则与施工要求》3. 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介绍管网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维护管理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
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包括管网的布局、管材的选择、阀门的类型和作用、管网的维护和管理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和计算,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管网的水力计算、管段长度的确定、管径的选择、阀门的配置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包括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等。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维护管理。
1.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管网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理解管网系统在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性。
2.结构组成:学习给排水管网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源、管道、阀门、泵站等,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工作原理: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工作原理,包括自流原理、压力原理等,理解管网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运行规律。
4.设计方法:学习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包括水力计算、管段长度的确定、管径的选择等,掌握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5.维护管理:了解给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方法,包括巡检、维修、更新等,强调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给排水管网的应用和维护管理。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给排水管网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给排水管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排水管网》课程参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排水管网课程2. 课程性质:专业课3. 授课对象: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类型、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2课时)介绍排水管网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分类。
2. 排水管网的类型(2课时)讲解重力流排水管网和压力流排水管网的原理和应用。
3. 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2课时)介绍排水管网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设计流量、管径选择、管道布置等。
4. 排水管网的施工技术(2课时)讲解排水管网施工的准备、管道铺设、连接方法、检查与修复等。
5. 排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2课时)介绍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方法,包括巡查、检测、维修和改造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加深学生对排水管网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施工技术和维护管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工程现场,了解排水管网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排水管网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排水管网设计项目,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教材。
2. 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辅助讲解。
3. 工程案例:收集相关工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现场参观:联系工程现场,安排学生参观学习。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城市排水管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排水管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利用课件,讲解排水管网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分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排水管网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排水管网施工和维护管理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雨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雨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雨水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分类及功能;2. 学生能掌握雨水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具备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3. 学生能了解我国雨水排水管网现状及发展趋势,认识到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雨水排水管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和分析雨水排水管网的相关数据;3. 学生能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简单的雨水排水管网图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雨水排水管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兴趣,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2.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工程设计与人民生活、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涉及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对实际案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雨水排水管网基本概念:介绍雨水排水管网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其功能,结合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内容;2. 雨水排水管网设计原则:阐述设计原则,包括管网布局、管道选材、排水坡度等方面,参考教材第二章第二节;3. 雨水排水管网计算方法:讲解流量计算、管道直径确定、雨水收集设施设计等,结合教材第二章第三节;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城市雨水排水管网设计案例,对比不同设计方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参考教材第二章第四节;5. 我国雨水排水管网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我国雨水排水管网现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五节;6. 雨水排水管网与环境保护:探讨雨水排水管网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教材第二章第六节;7. 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雨水排水管网相关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_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_课程设计第一部分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二、设计任务及内容(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1. 确定设计规模2.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5.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1.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2.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3.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4.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
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张①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②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张比例横1:1000 纵1:100③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比例横1:1000 纵1:100四、设计原始资料1. 县城平面图(A图)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 2.64万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 4.92万人/平方公里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85 %,远期90 %。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1.5 。
2. 规划期内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表1)。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m2。
4. 绿地面积50万m2。
5. 其它按规范要求确定。
6. 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 气象资料(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最大冰冻深度1.0m (4)最大积雪深度0.4m (5)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0.8 m -3.8m 粘沙土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6)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7)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7..0)22.8()lg 292.11(932++=t P q (9)地面径流系数φ=0.40 (10)地基承载力2.0Kg/cm 2 (11)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 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31.5 (2)最低水位 27.5 (3)常水位 29.09. 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温州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温州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温州地区排水管网的基本构成、功能和布局;2. 掌握排水管网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在城市防洪排涝中的作用;3. 掌握排水管网设计与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温州排水管网的空间分布特征;2. 能够运用排水管网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排水效果;3. 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善排水管网设计与维护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情感。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地理、环境科学等学科知识,以温州排水管网为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排水管网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关注城市水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实践式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温州地理环境与排水管网概述- 温州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对排水管网的影响;- 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构成及功能。
2. 排水管网设计与布局- 排水管网设计原则、技术标准与规范;- 排水管网布局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 温州排水管网布局案例分析。
3. 排水管网模型与模拟- 排水管网模型构建原理;- 不同降雨条件下排水效果的模拟分析;- 模拟软件操作与实践。
4. 排水管网维护与管理- 排水管网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排水管网维护技术及措施;- 城市防洪排涝与排水管网管理。
5. 实践与探究活动- 调查温州排水管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设计改善排水管网方案,探讨实施效果;- 走进排水管网施工现场,了解实际工程。
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和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排水管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院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大院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和功能;2. 学生能描述大院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和流程;3. 学生能了解排水管网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排水管网相关知识,分析大院排水系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排水管网设计所需的数据;3. 学生能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简单的排水管网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排水管网设计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2. 学生认识到排水管网在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排水管网设计的认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排水管网基础知识:- 排水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排水管网的分类及特点;- 排水管网的布置原则及要求。
2. 大院排水管网设计:- 大院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排水管径、管材的选择及排水设施的设计;- 排水管网系统的平面布局及高程设计。
3. 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大院排水管网现状,收集相关数据;- 利用绘图软件绘制排水管网图;- 分析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环保意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排水管网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城市排水管网与可持续发展;- 学生讨论排水管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结合课程目标,制定如下教学进度:第1课时:排水管网基础知识学习;第2课时:大院排水管网设计原则与流程;第3课时:排水管径、管材选择及排水设施设计;第4课时:实践活动:绘制排水管网图;第5课时:分析排水管网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第6课时:环保意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讨论。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概述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概述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了解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熟悉给排水管网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和计算;(2)具备给排水管网施工的基本技能,如管道铺设、连接和检测;(3)能够分析并解决给排水管网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给排水管网对环境的影响;(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给排水管网工程;(3)培养学生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为我国给排水管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安排如下:1.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管网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使学生了解给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2.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讲解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流程、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技巧。
3.给排水管网的施工技术:介绍给排水管网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给排水管网施工的基本能力。
4.给排水管网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使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具备给排水管网施工的基本技能。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排水管网_课程设计
,《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李显2010.12目录§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污水管网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污水管网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绘制污水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5雨水管网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雨水管网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总结 (30)§9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图纸清单 .. (33)§1工程概况1.城市总平面图(温州)地区某城市平面图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2.城市人口密度见表1. 表1 城市人口密度区域 人口密度(人/ha )Ⅰ区 310Ⅱ区 3003.居住区室内有较完备的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4.工业企业的生产排水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生产排水设计流量工业企业名称 排水设计流量(L/S )工厂甲 47 工厂乙 59管道出口埋深2.0m5.河流常水位(6.0)m 。
6.该省市地下水位埋深平均为(14.00)m ;土壤为砂纸粘土;主要马路均为沥青铺设。
7.暴雨设计重现期为(1)年,地面集水时间t 1为(10)min.该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 =49.0)()61.01(910t p l g8.地面径流系数见表3。
表3 各区地面径流系数区域径流系数Ⅰ区0.65Ⅱ区0.57§2污水管网设计内容2.1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a.生活污水设计流量1.居民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1=3600 24⨯⋅⋅ZKNn式中Q1——居民区生活设计流量(L/s)n ——居民区生活污水定额(L/(cap.d)N ——设计人口数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cap——“人”的计量单位(1)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可参考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2010011172李显2010.12目录§1工程概况 (3)§2污水管网设计内容 (5)§3污水管网设计计算 (10)§4绘制污水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 (18)§5雨水管网设计内容 (19)§6雨水管网设计计算 (20)§7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 (27)§8总结 (30)§9参考文献 (32)§10图纸清单 (33)§1工程概况1.城市总平面图(温州)地区某城市平面图2.城市人口密度见表1.区域人口密度(人/ha)Ⅰ区310Ⅱ区3003.居住区室内有较完备的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4.工业企业的生产排水见表2。
工业企业名称排水设计流量(L/S)工厂甲47工厂乙595.河流常水位(6.0)m。
6.该省市地下水位埋深平均为(14.00)m;土壤为砂纸粘土;主要马路均为沥青铺设。
7.暴雨设计重现期为(1)年,地面集水时间t1为(10)min.该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49.0)()61.01(910t plg8.地面径流系数见表3。
§2污水管网设计内容2.1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a.生活污水设计流量1.居民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 1=3600 24⨯⋅⋅ZKNn式中 Q1——居民区生活设计流量(L/s)n ——居民区生活污水定额(L/(cap.d)N ——设计人口数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cap——“人”的计量单位(1)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可参考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水平和排水系统不及程度等因素确定。
在按用水定额确定污水定额时,对给排水系统完善的的确可按用水定额的90%计,一般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80%计。
若当地缺少实际用水定额资料时,可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局部修订条文规定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见附录2-1)集合当地实际情况选用。
(2)设计人口指污水排水系统设计期限终期的规划人口数,直接选污水设计流量的基本数据。
该值是由城镇(地区)的总体规则确定的。
在计算污水管道服务的设计人口时,常用人口密度与服务面积相乘得到。
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分布的情况,是指住在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以cap/ha 表示。
在规划或初步设计时,计算污水量时根据总人口密度计算。
而在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时一般采用街区人口密度计算。
(3)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由于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时平均值,因此根据设计人口和生活污水定额计算所得的是污水平均流量。
而实际上流入污水管道的污水量时刻都在变化。
污水量的变化程度通常用变化系数表示。
变化系数分日(Kd )、时(Kh)及总变化系数(KZ)。
通常,污水管道的设计断面系根据最大日最大时无水流量确定,因此需要求出总变化系数。
KZ =11.07.2 Q式中Q——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当Q<5L/s时,KZ=2.3;Q>1000L/s时,KZ=1.3b.工业废水流量工业废水流量主要来自工厂甲,乙的污水排放。
其数值在设计资料中已给出。
设计流量:工厂甲——47L/s;工厂乙——59L/s3.2污水管道的设计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排水区界时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它是根据城镇总体规划设计规模决定的。
在排水区界内根据地形及城镇的竖向规则,划分排水流域。
一般在丘陵及地形起伏的地区,可按等高线划出分水线。
在地形平坦无显著分水线的地区,可依据面积的大小划分,使各相邻流域的管道系统能合理分担排水面积,使干管在最大合理埋深情况下,流域内绝大部分污水能以自流方式接入。
2.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组合在城镇(地区)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称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
定线的主要原则是: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在一定条件下,地形一般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
在整个排水区域较低的提防,例如吉水县或河岸低处敷设主干管及干管,这样便于支管的污水自流接入,而横支管的坡度尽可能与地面坡度一致。
宜使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
污水管道中的水流靠重力流动,因此管道必须具有坡度。
在地形平坦区,管线虽然不长,埋深亦会增加很快,当埋深超过一定限值时,需设泵站抽升污水。
当街区面积不太大时,街区污水管网可采用集中出水方式,街道支管敷设在服务街区较低侧的街道下;当街区面积较大且地势平坦时,宜在街区四周的街道敷设污水管道。
污水主干管的走向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采用的排水体制也影响管道定线。
考虑到地质条件,地下构筑物以及其它障碍物对管道定线的影响,应将管道,特别是主干管布置在坚硬密实的土壤中,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高低,基岩浅露地带,或基质土壤不良地带。
管道定线时还需考虑街道宽度及交通情况。
污水干管一般不宜敷设在交通繁忙而下站的街道下为了增大上游管道的直径,减小敷设坡度,以致能减少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
将产生大流量污水的工厂或公共建筑物的污水排出口接入污水干管起端是有利的。
管道系统的方案确定后,便可组成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在初步设计时,污水管道系统的总平面图包括干管、主干管的位置,走向和主要泵站、污水厂、出水口等的位置。
技术设计时,管道平面图应包括全部支管、干管、主干管、泵站、污水厂、出水口等的具体位置和资料。
污水管道分布图见图示:3.控制点的确定各条管道的起点大都是这条管道的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中离出水口最远的一点,通常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点。
具有相当深度的工厂排出口或某些低洼地区的管道起点,也可能成为整个管道系统的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的埋深,影响整个污水管道系统的埋深。
确定控制点的标高,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够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
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点而增加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
4.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的确定(1)设计管段的划分为了简化计算,不需要把每个检查井都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讫点。
估计可以采用同样管径和坡度的连续管段,就可以划作一个设计管段。
根据管道平面布置图,凡有集中流量流入,有旁侧管道接入的检查井均可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讫点。
(2)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可能包括本段流量,转输流量,集中流量。
本段流量可采用下式计算Z K q F q ⋅⋅=01式中1q ——设计管段的本段流量(L/s )F ——设计管段服务的街区面积(ha )Z K ——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0q ——比流量(L/(s.ha))可用下式求得: 864000ρ⋅=n q 式中 n ——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L/(s.ha )); ρ——人口密度(cap/ha )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平均流量以及集中流量对这一管段是不变的。
初步设计时,只计算干管和主干管的流量,技术设计时,应计算全部管道的流量。
5.污水管道的衔接污水管道在管径、坡度、高程、方向发生变化以及支管接入的地方都需要设置检查井。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在检查井内上下游管道衔接时的高程关系问题。
管道在衔接时应遵循两个原则:1. 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管道埋深,降低造价;2. 避免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
管道衔接的方法,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两种。
水面平接是指在水力计算中,使上游管段终端和下游管段起端在指定的设计充满度下的水面相平,即上游管段终端与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标高相同。
管顶平接是指在水力计算中,使上游管段终端和下游管段起端的管顶标高相同。
无论采用哪种衔接方法,下游管段的起端水面和管底标高都不得高于上游管段终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
3.3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1.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a.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 和管道直径D 的比值成为设计充满度。
我国按不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的规定如表2-8所示。
最大设计充满度 表2-8b.设计流速为了防止管道中产生淤积或冲刷,设计流速不宜过小或过大,应在最大和最小设计流速范围之内。
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定为0.6m/s。
含有金属、矿物固体或重油杂志的生产污水管道,其最小设计流速宜适当加大,其值要根据试验或运行经验确定。
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c.最小管径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区下为300mm。
在进行管道水力计算时,上游管由于服务的排水面积小,因而设计流量小,按此流量计算得出的管径小于最小管径,此时就采用最小管径值。
d.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区的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
将相应与馆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具体规定是: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0.004;管径300mm最小设计坡度0.003.e.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管道埋设深度有两个意义:1.覆土厚度——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2.埋设深度——指管道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
覆土厚度的最小的限值成为最小覆土厚度。
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一般应满足下述三个因素的要求(1)必须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坏管道《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污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与生活污水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
(2)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载荷而受到破坏车行道下污水管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3)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除考虑管道的最小埋设外,还应考虑最大埋深问题。
一般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3污水管网设计计算3.1 街区面积数据3.2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3.3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举例:(以设计管段2-3为例)q1.计算比流量根据设计资料及《排水工程》书后附录查得:取居民生活污水定额为300L/(cap.d),人口密度为610cap/ha。
则:))/((906.1%90864006103000ha s L q ⋅=⨯⨯=2.计算本段流量1qs L F q q /26.166.0906.101=⨯=⋅= 3.计算转输流量2q2-3管段的转输流量来自管段51-53和52-53,由表可计算得:13.21L/s 4.计算合计平均流量由上述数据可求得其值为:14.47L/s 5.计算总变化系数:由式 K Z =11.07.2Q 可求得K Z =2.01 6.计算生活污水设计流量:s L Q /08.2901.247.141=⨯=7.计算设计流量:管段53-58转输的集中流量为:59L/s,所以其设计流量应为:29.08+50=88.12L/s3.3污水主干管,干管水力计算表3.4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举例:(以设计管段53-58为例)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管段53-58的Q=88.12L/s ,由Q 值查《排水工程》书后附录中的表格可得:管径D=450mm 、坡度I=0.0017、充满度Dh=0.65、流速v=0.75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