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验

合集下载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离散事件系统(DES)是现实世界中诸多系统的抽象,其模拟与仿真研究对于系统优化与性能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展开讨论,探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离散事件系统的概述离散事件系统是指在离散时间下描述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其特点是系统状态以离散的方式变化,系统行为由事件驱动并发生变化。

与连续系统相比,离散事件系统更贴近真实世界的很多场景,如交通系统、供应链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等。

通过对离散事件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行为以及利用模型来提升系统性能。

二、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是指将实际系统抽象为离散事件系统的过程。

建模的目标是准确地描述系统行为,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仿真与分析。

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中,系统元件、状态、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1. 系统元件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过程首先需要确定系统中的元件,这些元件可以是实体、资源或者处理单元。

例如,对于一个制造业的供应链系统,系统元件可以包括供应商、生产线、仓库等。

2. 状态状态用于描述系统元件的属性和行为,它包括系统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

内部状态指元件内部的变量或属性,如库存量、生产速率等;外部状态指元件与环境的交互,如接收订单、发货等。

3. 事件事件是离散事件系统中的行为触发点,可分为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

外部事件是由系统环境引起的,如用户的请求、供应商的发货等;内部事件则是系统元件内部触发的,如库存量低于阈值、生产任务完成等。

三、仿真模拟与性能评估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仿真模拟与性能评估,通过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可以获取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与性能指标。

仿真模拟可以基于真实数据或者随机数据,通过引入事件触发机制,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

1. 模型验证在进行仿真模拟之前,需要首先验证建立的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模型验证可以通过与实际系统进行对比和验证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离散事件系统动态运行仿真模拟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动态运行仿真模拟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动态运行仿真模拟研究一、概述离散事件系统动态运行仿真模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对复杂系统进行模拟,测试和优化。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制造业、航空航天、电子商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离散事件系统动态运行仿真模拟进行探讨。

二、离散事件系统的概念离散事件系统是指在不连续的时间点上,由离散模型描述的系统。

它包括一系列事件和决策,每个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

在离散事件系统中,事件是不可预测的,需要根据系统的状态和规则来决定何时进行下一个事件。

例如,在一个工业生产线上,生产速度可能因为故障而减慢,或是因为调整而提高。

这些事件都是不可预测的,并且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状态。

三、离散事件系统的运行仿真模拟离散事件系统的动态运行仿真模拟是指对离散事件系统进行模拟,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这种仿真模拟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它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系统的测试,同时可以模拟复杂的系统状态和事件,为决策提供支持。

在进行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模拟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建模。

建模包括对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确定系统中的重要事件和决策,并设计相应的概率模型。

在模拟的过程中,在当前状态下,根据之前得到的概率模型和事件规则,做出下一个事件的决策。

随着仿真的进行,系统状态会动态变化,仿真结束时,可以得到各种指标,如系统性能、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等。

四、离散事件系统运行仿真模拟的应用离散事件系统的动态运行仿真模拟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制造领域中,通过进行仿真模拟,可以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减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航空航天领域,通常以飞机航线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以评估飞机运行的性能和安全。

在电子商务领域,通过仿真模拟模型,可以分析整个商业流程和系统,优化客户体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收益。

五、结论离散事件系统动态运行仿真模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对复杂的系统进行模拟,测试和优化。

虽然其应用范围广泛,但每个应用领域都需要进行具体的建模和优化工作。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DEDS)是一种用来描述离散事件的数学模型,其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物流管理、网络通信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是研究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

I.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简介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是一种将时间分为离散事件的模型,该模型针对每个事件进行计算,以决定模型的下一个状态。

每个事件的时间戳都是不同的,一次模拟可以包含大量的事件,事件之间可能会有多种关系,这是离散事件模拟的特点。

常见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包括排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网络系统、供应链系统、交通系统等,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系统、智能交通、虚拟现实等领域。

II.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建模是指将动态的系统描述成一个离散事件模型的过程,常用的建模框架包括Petri网、DEVS和CTPN等。

Petri网是描述离散事件模型的一种图形化建模语言,其由Petri网元素和变迁组成。

当一个Petri网达到一个使变迁操作成为可能的状态时,变迁将被激活。

Petri网允许对分布式系统进行实时分析和检验,并允许通过变形分析系统行为的改变。

DEVS是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技术的一种形式化表达,其通过定义系统组件之间的输入输出以及它们之间的转移逻辑来描述系统行为。

DEVS模型一般包含四个部分,输入信号、状态、事件响应函数和状态转移函数。

CTPN是一种图形化建模语言,它通过两个主要元素,控制流程和时间约束,来建模系统的动态行为。

控制流程用于表示系统中的活动和控制流,时间约束表示活动之间的时间上限和下限。

III.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技术是为了模拟离散事件系统的行为,以便分析和预测其性能。

通常,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需要从实际系统的模型出发,将系统的模型转换成计算机程序,利用程序模拟实际系统不同的状态和事件,并通过这些状态和事件来推断系统的行为。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离散事件系统(Discrete Event System,DES)是指由一系列离散事件组成的系统,其状态随时间点发生离散性的变化。

DES作为一种重要的描述和分析系统的工具,在工业、交通、通讯、金融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何对离散事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一、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一般分为三个结构层次:事件层次、状态层次和行为层次。

1.事件层次事件层次是最高层次,定义了系统所有可能的事件和事件发生的时刻。

每个事件都有其自身的类型和时间戳,时间戳确定了事件发生的时刻。

对于同一类型的事件,可以区分其源头和目的地,进而描述事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2.状态层次在事件层次的基础上,系统的状态层次定义了系统中存在的状态集合,每种状态都有其自身的定义,包括了系统变量的取值,如流量、压力、速度等。

状态的改变是由事件的发生所触发的。

状态层次是描述系统的重要结构层次,不同状态之间可以描述系统运行的不同模式。

3.行为层次行为层次定义了事件与状态之间的关系,描述了事件发生所引起的状态变化。

在行为层次中,可以描述不同事件类型下的状态转移,以及每种状态下的事件类型和发生时间。

行为层次是系统的最底层,包含了所有可观测性质和系统性能的信息。

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仿真是模拟真实系统行为的过程,在离散事件系统研究中,仿真是验证模型正确性和性能指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1.仿真方法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一般分为两种方法: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和流程中心仿真。

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是离散事件系统的常用仿真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在仿真的过程中,以事件为驱动条件,在每个事件发生的时刻,进行状态的改变和事件的处理,从而实现系统状态的模拟。

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具有高效、灵活等优点,在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流程中心仿真是基于业务逻辑流程的仿真方法。

该方法将流程看作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对流程中各项任务的调度和业务逻辑的处理,得出系统的行为和性能指标。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与实例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与实例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与实例概述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一种模拟离散事件的技术,通过模拟系统中的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策略的效果,预测系统的行为,甚至设计新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主题。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进行模拟:1. 离散事件离散事件是指在系统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它们可以是系统内部的操作,也可以是外部的输入。

离散事件系统通过跟踪和处理这些事件来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

2. 事件驱动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一种事件驱动的仿真方法。

系统在仿真过程中,根据当前的状态和已经发生的事件,确定下一个要处理的事件,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实际系统的行为。

3. 随机性离散事件系统仿真通常包含一定的随机性。

系统中的事件往往是基于概率模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这使得仿真结果更加真实,能够反映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4. 时间推进离散事件系统仿真通过推进时间来模拟系统的运行。

仿真过程中,系统的时间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

根据实际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推进策略对系统进行仿真。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方法和工具1. 事件扩展Petri网方法事件扩展Petri网是一种常用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它将Petri网模型与离散事件模型结合起来,能够较好地描述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的行为变化。

2. Agent-based仿真方法Agent-based仿真是另一种常用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它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建模为独立的智能体,并模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过程。

Agent-based仿真在复杂系统的建模和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常用工具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中,有许多常用的工具可供选择。

例如,Arena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商业仿真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和分析功能。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离散事件系统(Discrete Event System,DES)是研究对象在特定时间发生变化的系统。

离散事件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制造业,交通运输,金融业等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一、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研究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用于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

仿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系统结构和行为。

仿真器(Simulation Software)是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主要工具,包括各种商用及自主开发的仿真软件。

例如,还有用于仿真离散连续系统(Dynamic Hybrid System),平台Agent-based Simulation及FORCES PRO等。

仿真器可以生成各种不同的输入参数,例如,产品生产速率,设备可用率,故障频率等。

通过模拟各种可能的输入参数,仿真器能够帮助决策者评估系统的潜在性能。

二、离散事件系统优化研究离散事件系统优化可以通过仿真得到系统性能多样性,然后根据系统性能的优化目标,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可行性分析。

优化的主要目标包括系统效率,生产效率,成本效益,可靠性等。

离散事件系统优化常见的方法包括MATLAB,EZY,Arena和Simulink等等。

优化工具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决策制定,规划和评估。

三、案例分析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效果非常好。

比如某一拥堵交通路段,通过仿真和优化建立了合适的车流模型,可以有效地避免路段拥堵和车辆堵塞现象的发生。

另一个例子是在生产领域中,通过仿真和优化模型建立了更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方案。

这些例子展现了仿真与优化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四、结论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和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因素。

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仿真和优化工具逐步完善,已经能够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

要想更好地运用仿真与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才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系统模拟研究

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系统模拟研究

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系统模拟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社会管理,都需要高效而可靠的系统支持,而系统模拟技术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利器之一。

在系统模拟技术中,离散事件仿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对系统事件流进行精细的模拟,可以获得可靠的仿真结果,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离散事件仿真的核心是事件流处理。

在仿真过程中,系统的运行状态是由一系列离散事件触发并反馈产生的。

系统仿真者需要在仿真过程中分析和处理这些事件,模拟出系统的运行过程,并统计和评估仿真结果。

这个过程中,仿真者需要采用一种基于离散事件流的模拟方法,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仿真结果。

在对系统进行离散事件仿真时,需要首先确定仿真实验的目的和范围。

系统仿真者需要确定系统模型、仿真对象、仿真条件和仿真结果评估指标等,这些都是决定离散事件仿真的核心要素。

然后,仿真者根据模型、对象、条件和指标,制定出合理的仿真方案,并设置仿真实验的起止时间、事件流和输出信息等。

最后,仿真者运行仿真程序,处理离散事件、模拟系统运行过程,并分析和评估仿真结果。

离散事件仿真的优点在于其精细化程度。

因为仿真者可以通过仿真程序对系统事件流进行精细模拟和处理,使得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仿真过程中,仿真者可以对每一个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和反馈,分析系统的运转规律和存在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离散事件仿真可以在模拟仿真前期,发现系统设计的缺陷和不足,减少系统建设成本和风险;在系统运行期,检测和预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离散事件仿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离散事件仿真可以用来模拟生产线的运行过程,预测生产效率和产出率,并优化生产流程。

在社会管理中,离散事件仿真可以用来模拟交通流和人流,评估路网和城市规划的效果,并优化市民出行。

在医疗领域中,离散事件仿真可以用来模拟病人的就诊流程,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并提高诊疗效率。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DES)是一种表达系统行为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DES主要用于对系统的离散事件进行建模和模拟,离散事件是系统中可以显著影响系统行为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是离散的,它们之间是分开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1. 事件列表驱动(Event List Driven):事件列表驱动方法是最基本的 DES 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都被列在一个事件列表中,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仿真器会检查事件列表中最早发生的事件,并将系统状态更新到该事件发生的时间点。

然后仿真器会触发该事件,并处理该事件引发的状态变化。

2. 过程导向(Process Oriented):过程导向方法是一种更高级的DES 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系统被分解为一系列并发的过程,每个过程负责处理一类事件。

过程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和同步。

仿真器会根据系统的当前状态选择一个过程,并将事件分发给该过程进行处理。

过程在处理事件时可以触发其他事件。

3. 状态类(State-based):状态类方法是一种根据系统状态的改变来驱动仿真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变量来表示,仿真器会根据系统当前状态和一组状态转移规则来选择下一个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类型。

状态类方法更适合描述那些状态随时间变化比较复杂的系统。

在进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之前,需要确定系统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它们的发生时间。

一般来说,确定事件和发生时间是根据系统的规范和需求来完成的。

此外,仿真器还需要记录和输出仿真结果,以便进行分析和评估。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例如,在运输领域,可以使用DES方法来优化交通流量和路网规划。

在制造业中,可以使用DES 方法来优化生产线的布局和调度。

在通信领域,可以使用DES方法来评估无线网络的性能和信道分配策略。

综上所述,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是一种用于模拟和分析系统行为的重要工具。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离散事件系统(DES)是由一组离散的事件组成的系统,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不连续的,而是符合某些随机分布的。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制造业系统。

为了研究系统的行为和性能,需要进行建模和仿真。

一、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离散事件系统模型主要分为:1. 离散时间模型离散时间模型将时间视作离散的时间点,系统状态在各个时间点之间发生变化。

变化是由离散事件引起的。

2. 连续时间模型连续时间模型将时间视作连续的时间流,系统状态是在时间流中按照连续方式演化的。

如具有阶段性和可重复性的工业生产过程。

3. 混合时间模型混合时间模型同时兼具离散和连续的特点。

如涉及到无线网络时,用户的驻留时间属于连续时间,用户数量的变化属于离散事件。

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一般采用事件驱动的方法。

将系统分为若干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定义被模拟的事件,并计算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所带来的影响。

事件驱动仿真的主要思路是:1. 仿真的初期,将系统的状态初始化为所设定的状态,用“时钟”来模拟时间。

2. 仿真系统通过时钟来不断加倍地运行,等到仿真过程中需要出现事件的时候,就跳出当前仿真的运动,而声明事件的发生时间。

3. 标记事件后,仿真系统可以基于某种策略对事件进行排队,然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运行。

4. 在仿真的过程中,会根据发生的事件得出相应的结果,保存在仿真结果的数据结构中,用于后续的仿真分析。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时要注意的地方:1. 对于大型系统,由于其状态空间太大,会导致模型的运行时间过长,从而影响仿真的效率。

2. 因为模型已经不仅仅是数学模型而是物理模型,所以需要考虑仿真结果的表示方法。

3. 仿真结果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分析需要进行统计,统计方法必须要掌握。

三、离散事件系统的应用1. 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涉及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使用离散事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

如路由选择问题、网络拥塞问题、网络性能评估等。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概述离散事件系统(Discrete Event System,DES)是指由一些离散事件所组成的系统。

这些事件是在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发生的,并且导致系统的状态变化。

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系统都可以看作是离散事件系统,例如交通系统、银行系统、生产线等等。

在离散事件系统中,有多个独立的事件同时发生,并且这些事件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对这些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是将系统中的各种事件、状态、动作等抽象、描述和转换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通常来说,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定义系统。

定义离散事件系统的物理或抽象模型,定义系统中包含的事件、功能、控制和输出等元素。

第二步,定义状态。

定义系统的状态表示方法,确定系统运行状态的本质特征和状态数量。

第三步,建立状态转换模型。

建立系统状态变化的逻辑模型和状态转换图。

第四步,定义事件。

定义系统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规定事件发生的条件和动作。

第五步,定义控制策略。

定义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各种事件的触发条件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是指利用仿真软件将建立的离散事件系统模型输入计算机中进行仿真的过程。

通常,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包括以下阶段:第一步,系统建模使用工具软件或手工建立系统的模型,将时间、控制和状态转换等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步,仿真参数设置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仿真参数,例如仿真时间、仿真方法和仿真输出等均需要根据实际系统特点进行设置。

第三步,仿真运行将建立的模型输入仿真软件中进行运行,时间、状态、控制和结果等信息都可以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四步,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将仿真结果与实际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对比,从而评估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方案。

结语总的来说,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于实际系统的设计、控制和调整都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与实例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与实例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与实例一、概述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用于研究各种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它可以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预测未来的行为和结果,并提供有关系统改进的建议。

本文将介绍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并提供一个实例以说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1. 基本概念离散事件系统是由一系列离散事件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事件都会导致系统状态发生变化。

离散事件仿真是指通过模拟这些事件来模拟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

2. 仿真流程离散事件仿真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数学或逻辑模型。

(2)确定参数:确定输入参数和初始状态。

(3)编写代码:编写程序代码以实现所建立的模型。

(4)运行仿真:运行程序并观察输出结果。

(5)分析结果:分析输出结果并对模型进行调整。

3. 仿真工具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用于离散事件仿真的工具,如Arena、Simul8、AnyLogic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图形化界面,使得模型的建立和运行更加方便。

三、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例1. 实例背景某快递公司需要优化其分拣中心的运作效率。

分拣中心有多个分拣站,每个分拣站都有多个工人。

每个工人可以处理不同种类的包裹,但处理速度不同。

2. 模型建立(1)建立实体:将分拣站和工人作为实体。

(2)确定事件:将到达分拣站的包裹到达和离开、工人开始和结束处理等事件作为仿真事件。

(3)确定参数:确定每个分拣站的初始状态、到达时间和处理时间等参数。

(4)编写代码:使用Arena进行模型编写,并设置仿真参数。

(5)运行仿真:运行程序并观察输出结果。

(6)分析结果:根据输出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如增加或减少工人数量等。

3. 结果分析通过模拟,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如:(1)增加工人数量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

(2)合理安排不同种类包裹的处理顺序可以缩短平均处理时间。

(3)在高峰期增加一些临时工可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四、总结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系统行为和性能的方法。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和控制方法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和控制方法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和控制方法研究离散事件系统(DES)是一种重要的系统模型,它可以描述那些离散的、间断的、非连续的实时事件。

该模型广泛应用于控制、通信、制造、交通等领域,因此,对离散事件系统进行仿真和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离散事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模型离散事件系统是指由一系列离散的事件决定系统的运行,这些事件可以是控制执行、状态变化、信号传递等。

离散事件系统的特点是有限状态,离散输入和输出以及事件驱动的转移。

其中,状态是描述系统的关键变量,离散输入包括控制信号和外部信号,离散输出是指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响应。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可以使用自动机、Petri网、时序逻辑、时序Petri网等方法。

自动机是状态转移图,用于描述系统的状态集合、转移函数和事件响应规则。

Petri网是用于描述并行系统的重要工具,包括异步和同步并发。

时序逻辑用于描述时序性质和序列逻辑。

时序Petri网是一种时序逻辑和Petri网的组合,能够描述复杂的时序异步系统。

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指为了验证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而进行的模拟实验。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包括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仿真环境的构建和仿真算法的设计等。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是仿真的基础,通过选择适当的模型和建立正确的状态转移关系,能够提高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准确性和效率。

仿真环境的构建包括仿真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涉及计算机、控制设备等,软件环境包括仿真程序设计和仿真平台选择等。

仿真算法的设计包括随机事件仿真、时序仿真、优先级搜索等方法。

三、离散事件系统控制方法离散事件系统控制是指通过对离散事件系统的严格控制来实现所需的控制策略和目标。

离散事件系统控制包括状态控制和事件控制两个方面。

状态控制是指通过对离散事件系统的状态进行控制来达到所需的控制目标。

离散状态控制方法包括平衡控制、周期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方法。

事件控制是指通过对离散事件进行控制来实现所需的控制策略和目标。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与实现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将其抽象成事件发生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特征和性能指标。

本文将对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需要对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介绍。

离散事件系统是指由一系列离散事件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事件会在特定的时刻发生,并导致系统状态的变化。

建模过程中,需要明确定义系统中的事件类型、状态变化规则以及事件发生的条件,以便能够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行为。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Petri网、有限状态机等,它们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系统的运行机制。

其次,对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的研究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

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以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优化程度。

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中,需要考虑事件的发生顺序、间隔时间、并发执行等因素,以便得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表现。

常见的仿真工具有Simulink、Arena等,它们可以帮助研究者更直观地观察系统的运行轨迹和规律。

另外,本文还将重点讨论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不仅可用于工程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生产制造、物流运输、金融风险管理等不同行业和领域。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实验研究,可以验证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最后,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如何提高建模精度、仿真效率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复杂系统的分析等方面。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以期为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创新。

通过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的行为特征,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 顾客到来的时间间隔和所需服务时间可分别由 MATLAB随机数发生器exprnd()和unifrnd()产生,根据 第一步的分析,通过迭代即可模拟每个工作日的该 服务员接待顾客和顾客排队的情形,时间以分钟为 单位。
1.3 排队系统
• 计算流程 模拟100个工作日(for i=1:100) 构造单个工作日的排队系列while (sTj<=480) 通过指数分布随机数发生器构造顾客间隔时间序列(TjM) 通过均匀分布随机数发生器构造顾客所需服务时间序列(TfM) 模拟该工作日内服务员接待顾客(for i=1:n-1) 计算第i个顾客离开时的时刻t 计算第i+1个顾客的等待时间s 如果s<0则令s=0 如果时刻t>480,记录i值,跳出循环 记录第i+1个顾客等待时间s值,和第i个顾客离开时刻t 记算该工作日顾客平均等待时间sMean值 记录每个工作日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序列sMeanM,和服务员接待顾客数目
间也服从指数分布,且按FIFO规则服务的单服务台, 单队的系统可以记为M/M/1。 • 研究排队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系统的统计性能。
•排队系统性能指标
1.3 排队系统
•稳态平均延时时间 •实体通过系统的稳态平均滞留时间 •稳态平均队长 •系统中稳态平均实体数
n
D
limnຫໍສະໝຸດ i1Di/nn
W
lim
n
f(t) aeat 1 et/b b
• 其中b=1/a为到达时间间隔均值。
1.3 排队系统
• 2、 服务模式 • 描述服务台为顾客服务的时间:可以是确定性的, 也可
能是随机的。 • 3、 排队规则 • 表示服务台完成当前的服务后, 从队列中选择下一实体
的原则, 一般有: FIFO——先到先服务; LIFO——后到先服务; • 按优先级别服务——根据队列中实体的重要程度选择最 优先服务者。 • 4、 服务流程 • 多个服务台, 多个队列, 如何从某一个队列中选择某一个 实体服务, 包括实体可否换队及换队规则等。

离散事件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

离散事件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

离散事件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离散事件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研究和分析离散事件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它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交通系统、生产制造、通信网络等。

本文将介绍离散事件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中的意义。

一、概念与原理1.1 离散事件系统模拟的概念离散事件系统模拟是一种以时间为离散单位,模拟和验证系统中离散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时间间隔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模型,模拟系统中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以便分析和评估系统的性能。

1.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原理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通过对系统进行一系列仿真实验,观察和记录系统中事件的发生顺序、时间间隔和处理方式,以推测和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

仿真技术通常使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和分析系统的行为。

二、应用领域2.1 交通系统仿真交通系统是离散事件系统的典型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仿真交通系统,我们可以模拟车辆的行驶、交通信号灯的变化、交通拥堵等情况,以评估不同交通管理策略的效果,为改善交通流量和减少交通事故提供决策支持。

2.2 生产制造仿真离散事件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生产线的建模和仿真,我们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同时,仿真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评估不同工艺参数对生产线性能的影响。

2.3 通信网络仿真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之一。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可以用来模拟和评估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延迟、丢失等情况,以优化网络拓扑、提高网络吞吐量和稳定性,为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参考。

三、意义与挑战离散事件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不必直接操作实际系统,就能够通过模拟和分析获得系统的性能参数,评估系统的优化策略。

然而,离散事件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建模的准确性、仿真模型的复杂性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离散事件系统是由一系列离散事件和状态变迁组成的动态系统。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任意时间点上只会发生有限个事件,这些事件是瞬时的,没有持续时间。

离散事件系统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通信网络、交通运输等领域,因此对其建模和仿真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Ⅰ.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技术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是指将实际系统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进行仿真、优化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建模的核心是确定系统中的离散事件和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移关系。

1. 有限状态自动机有限状态自动机是一种描述离散事件系统的图形化工具,它包括一组状态和转移关系。

在有限状态自动机中,状态表示系统的某种特定状态,转移关系则表示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移条件。

它适用于状态数量较少,状态之间转移比较简单的系统。

2. Petri网Petri网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的方法来描述离散事件系统的模型。

它包括一组状态表示为“地点”,一组事件表示为“转换”,以及使用有向弧表示地点和转换之间的联系。

Petri网适用于状态数量较多,状态之间转移较为复杂的系统。

Ⅱ. 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技术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分析模型中事件的交互和状态的演化,以获得系统的性能指标,例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等。

仿真是研究离散事件系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用于系统设计、性能优化和决策支持等方面。

1. 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方法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方法是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仿真方法。

时钟每次跳变时,只有与此时刻相对应的事件会被触发,这种方法以事件驱动、高效、灵活为特点,适用于牵涉到大量数据的复杂系统。

2. 离散时间控制仿真方法离散时间控制仿真方法是一种基于时间跳变的仿真方法,由于时钟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作跳变,所以只有在时钟周期性跳变的时候,系统中的事件才会被执行,并导致状态的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控制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

Ⅲ. 离散事件系统的应用离散事件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已经被应用于生产制造、通信网络、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验

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验

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验在单服务台排队系统中,存在一个服务台和一些顾客。

顾客根据一定的到达规律到达系统,并进行排队等候服务。

每个顾客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接受服务,然后离开系统。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个顾客的到达时间、完成时间、等候时间等信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

以下是进行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验的步骤:1.制定实验目标和假设:明确实验的目标和假设,例如评估平均等候时间、系统的利用率等。

2.定义实验参数:设置模拟的时间段、顾客到达的规律、服务时间分布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参数值。

3.创建顾客队列:使用队列数据结构来表示顾客队列,顾客到达时将其加入队列中。

4.初始化系统状态:初始化服务台为空闲状态,设置初始时钟为0。

5.模拟顾客到达:根据到达规律随机生成顾客到达的时间,并将其加入队列。

6.模拟服务过程:当服务台空闲时,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顾客进行服务。

根据服务时间分布生成一个随机的服务时间,将服务结束时间设置为当前时钟加上服务时间。

7.记录统计信息:记录每个顾客的到达时间、服务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等候时间等信息。

同时记录系统的状态信息,如系统空闲时间、顾客总数等。

8.更新系统状态:更新服务台的状态,如果队列为空,则服务台为空闲状态,否则继续进行下一个顾客的服务。

9.终止条件判断:判断是否继续模拟,可以根据实验目标设定条件,如模拟时间达到一定阈值或顾客数量达到一定数量。

10.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统计信息,计算实验结果,如平均等候时间、系统的利用率等。

通过对比不同参数设置下的实验结果,评估系统的性能情况,并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工具,如MATLAB、Python等,进行系统的建模和实验的实施。

同时,应合理选择实验参数和统计指标,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通过进行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验,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效率和顾客的满意度。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结果研究分析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结果研究分析

第十四章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14.1 概述例14.1 考虑M/M/1系统,顾客到达时间间隔是均值为5min的指数随机变量,为每个顾客服务的时间是均值为4min的指数随机变量。

表14.1给出了M/M/1系统仿真结果:可以看到,仅从某一次仿真结果来推断系统的性能并不一定保证是正确的。

问题:如何恰当选择运行长度?或者说,如何控制仿真运行次数?1、终止型仿真这种仿真的运行长度是事先确定的。

由于仿真运行时间长度有限,系统的性能与运行长度有关,系统的初始状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为了消除由于初始状态对系统性能估计造成的影响,需要多次独立运行仿真模型,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1 / 242 / 24理论上要独立运行无穷多次。

在实际中如何确定运行次数以便得到较好的性能估计,这是终止型仿真结果分析需要讨论的问题。

例14.2 考虑M/M/1系统通过仿真估计顾客平均排队等待时间。

初始队长为0, 服务台初始状态为闲, 则:d m l E D m l D Kl i mi K j m j (())()lim ()00000011==∑=⎛⎝ ⎫⎭⎪⎪⎪⎪=∑=⎛⎝ ⎫⎭⎪⎪⎪⎪=→∞=其中D j 是第j 次运行时顾客排队等待时间D i 的平均值, 即D D mj i i jm=∑=/实际上,K 不可能无穷大, 需要研究如何由有限的K 次运行得到d 的好的估计值。

3 / 242、稳态型仿真这类仿真研究仅运行一次,但运行长度却是足够长,仿真的目的是估计系统的稳态性能。

显然,由于仿真长度没有限止, 系统的初始状态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然而,需要确定仿真运行长度到底多长就可以认为是“足够”了。

例14.3 考虑估计M/M/1的稳态排队等待时间d ,它应满足:d D m l l m i i lm==∑→=lim /(())0任意实际中,m 不可能无穷大,需要讨论如何由一次有限m 的仿真运行中得到d 的好的估计值。

14.2 终止型仿真结果的分析终止型仿真的要求是每次运行的初始条件相同,但必须是相互独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验目录实验题目 (1)一、实验目标 (1)二、实验原理 (1)1. 排队系统的一般理论 (1)2. 离散系统常用的仿真策略 (2)3. 本实验采用单服务台模型 (3)4. 仿真运行方式 (3)三、理论分析 (4)1. 涉及的基本概念 (4)2. 仿真的总体规划设计 (5)四、建模过程 (7)1. 思路分析 (7)2. 仿真策略 (7)3. 事件列表 (8)4. 变量定义 (8)5. 系统流程框图 (9)五、仿真源程序(Matlab) (10)六、结果分析 (12)七、感受及建议 (15)实验题目实体(临时实体)到达模式:实体到达模式是顾客到达模式,设到达时间间隔Ai 服从均值5min A β=的指数分布/1()(0)A A A f A e A ββ−=≥服务模式:设服务员为每个顾客服务的时间为Si .它也服从指数分布,均值为4minS β=/1()(0)S S s f S e S ββ−=≥服务规则:由于是单服务台系统,考虑系统顾客按单队排列,并按FIFO 方式服务一、实验目标通过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的方针,理解和掌握对离散事件的仿真建模方法,以便对其他系统进行建模,并对其系统分析,应用到实际系统,对实际系统进行理论指导。

二、实验原理1. 排队系统的一般理论一般的排队系统都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到达模式:指动态实体(顾客)按怎样的规律到达,描写实体到达的统计特性。

通常假定顾客总体是无限的。

(2)服务机构:指同一时刻有多少服务设备可以接纳动态实体,它们的服务需要多少时间。

它也具有一定的分布特性。

通常,假定系统的容量(包括正在服务的人数加上在等待线等待的人数)是无限的。

(3)排队规则:指对下一个实体服务的选择原则。

通用的排队规则包括先进先出(FIFO),后进先出(LIFO),随机服务(SIRO)等。

2. 离散系统常用的仿真策略(1)事件调度法(Event Scheduling):基本思想:离散事件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事件,事件发生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用事件的观点来分析真实系统。

通过定义事件或每个事件发生系统状态的变化,按时间顺序确定并执行每个事件发生时有关逻辑关系。

(2)活动扫描法:基本思想:系统有成分组成,而成分又包含活动。

活动的发生必须满足某些条件,且每一个主动成分均有一个相应的活动例程。

仿真过程中,活动的发生时间也作为条件之一,而且较之其他条件具有更高的优先权。

(3)进程交互法:基本思想:将模型中的主动成分历经系统所发生的事件及活动,按时间发生的顺序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进程表。

系统仿真钟的推进采用两张进程表,一是当前事件表,二是将来事件表。

3.本实验采用单服务台模型(1)到达模式:顾客源是无限的,顾客单个到达,相互独立,一定时间的到达数服从指数分布。

(2)排队规则:单队,且对队列长度没有限制,先到先服务的FIFO 规则。

(3)服务机构:单服务台,各顾客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服从相同的指数分布。

(4)到达时间间隔和服务时间是相互独立的。

4.仿真运行方式仿真运行方式可分为两大类:(1)终止型仿真:仿真的运行长度是事先确定的由于仿真运行时间长度有限,系统的性能与运行长度有关,系统的初始状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为了消除由于初始状态对系统性能估计造成的影响,需要多次独立运行仿真模型。

(2)稳态型仿真:这类仿真研究仅运行一次,但运行长度却是足够长,仿真的目的是估计系统的稳态性能。

三、理论分析1.涉及的基本概念实体:离散事件系统中实体分为两类:临时实体,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实体,这类实体由系统外部到达系统,通过系统,最终离开系统;永久实体,永久驻留在系统中的实体,只要系统处于活动状态,这些实体就存在,永久实体是系统处于活动的必要条件。

事件:是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系统是由事件来驱动的。

在仿真模型中,由于是依靠事件来驱动,除了系统中固有事件外,还有所谓“程序事件”,它用于控制仿真进程。

活动:用于表示两个可以区分的事件之间的过程,它标志着系统状态的转移。

进程:进程由若干个事件及若干活动组成,一个进程描述了它所包括的事件及活动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及时间关系。

一个顾客到达系统,经过排队,直到服务员为其服务完毕后离去称为一个进程。

如下图:图3.1 事件、活动、进程间的关系示意图仿真钟:用以表示仿真时间的变化,是仿真模型中时间控制部件。

仿真钟的推进呈现跳跃性,推进速度具有随机性。

统计计数器:离散事件系统某一次仿真运行得到的状态变化过程只不过是随机过程的一次取样,因而如果进行另一次独立的仿真运行所得到的状态变化过程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它们只有在统计意义下才有参考价值,需要有一个统计计数部件,以便统计系统中的有关变量。

离散事件系统不同于连续时间系统,这类系统中的状态只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变化,而且这些离散时间点一般是不确定的。

由于离散事件系统固有的随机性,这类系统要用到经典的概率及数理统计理论、随机过程理论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等。

指数分布:其重要特征是无记忆性(Memoryless Property,又称遗失记忆性)。

这表示如果一个随机变量呈指数分布,它的条件概率遵循:()()|,0>+>=>≥P T s t T t P T s s t2. 仿真的总体规划设计本实验是采用事件调度法,事件调度法共有三种事件:即“顾客到达”、“服务开始”、“服务结束”。

其中“服务开始”为条件事件,其条件是“顾客队列长度不为零且服务员空闲”。

在用事件调度法时,不单独考虑条件事件,而将其并入非条件事件中。

因此,需要考虑的事件例程有“顾客到达时间例程”和“服务结束时间例程”。

“顾客到达时间例程”和“服务结束时间例程”如图3.2和图3.3:图3.2顾客到达事件例程 图3.3服务结束事件例程事件调度法的程序结构设计如下:(1)初始化。

●设置仿真的开始时间t 0和结束时间t f ;●设置实体的初始化状态;●设置初始事件及其发生时间t s 。

(2)仿真时钟TIME =t s 。

(3)确定在当前时钟TIME 下发生的事件类型E i (i =1,2,3,…,n ),并按解结规则排序。

(4)如果TIME <=t f 执行。

{case E1:执行E1的事件例程;产生后续事件类型及发生时间;……case En :执行En 的事件例程;产生后续事件类型及发生时间;}否则,转(6).(5)将仿真时钟TIME推进到下一最早事件发生时刻;转(3)。

(6)结束仿真。

四、建模过程1.思路分析本实验采用事件调度法来研究单服务台排队系统。

顾客逐个到达服务台,且相邻两个顾客到达服务台的时间间隔服从参数为5min的指数分布。

到达服务台后,若这时服务员空闲,则为其提供服务,若此时服务员正在为其他顾客服务,则刚到的顾客排队等待。

服务员为每位顾客服务的时间长度服从参数为4min的指数分布。

本实验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建模仿真,用exprnd函数生成符合指数分布的随机数。

用三个空白数组分别存储第i个顾客引起的三种事件先后发生的时刻,对获得的参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平均队长、平均等待时间等重要参数。

以上是本实验程序的基本思路,详细内容可参见本实验程序。

2.仿真策略本次系统仿真采用事件调度法来对系统仿真,根据事件的发生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用事件的观点来分析真实系统,通过定义事件即每个事件发生对系统状态的变化,按时间顺序确定并执行每个事件发生时有关的逻辑关系。

按该策略建立模型时,所有事件均放在事件表中。

模型中设有一个时间控制成分,该成分从事件表中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间的事件,并将仿真钟修改到该事件发生的时间。

再调用与该事件相应的事件处理模块,该事件处理完后返回时间控制成分,这样,事件的选择与处理不断地进行,直到仿真终止条件或程序事件产生为止。

3.事件列表时间事件排队队长服务员状态0仿真开始0空闲1.11顾客1到达0空闲1.11顾客1 接受服务0工作3.59顾客2到达1工作7.10顾客1离去1工作7.10顾客2接受服务0工作8.15顾客2离去0空闲…………4.变量定义i——第i个顾客;t——仿真开始时间;T——仿真结束时间;Arrive ——顾客到达事件;Serve——服务开始事件;Leave ——服务结束事件;Tarrv ——第i个顾客到达的时刻;Tleave ——第i个顾客服务结束的时刻;Twait ——第i个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Nwait ——第i个顾客接受服务时的队长;WaitNum——平均队长;WaitTime ——平均等待时间。

5.系统流程框图为了更好理解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的运行机理,我们一般在程序设计前会对系统进行了解,并画出系统流程框架图。

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的流程框架图如下:图4-1系统流程框图五、仿真源程序(Matlab)在Matlab中建立m文件,编写如下的函数:function[]=Queue(T)% T-仿真长度(min)mu1=5; %顾客到达时间间隔(指数分布)的均值为5min mu2=4; %服务时间(指数分布)均值为4minTwait=[]; %每个顾客的等待时间Nwait=[]; %每个顾客接受服务时的队长Arrive=[]; %顾客到达事件Serve=[]; %服务开始事件Leave=[]; %服务结束事件%===========初始化============%i=0;t0=0;TIME=0;WaitNum=0;WaitTime=0;Tarrv=t0+exprnd(mu1);Tleave=Tarrv+exprnd(mu2);Arrive=[Arrive,Tarrv];Serve=[Serve,Tarrv];while TIME< Ti=i+1;Tarrv=Tarrv+exprnd(mu1); %确定下一顾客到达时刻手动删除,不要总想着copyif Leave(i)<=Arrive(i+1) %服务员空闲,无需排队手动删除else%服务员忙碌,需要排队手动删除endend%平均等待时间for j=1:iTwait(j)=Serve(j)-Arrive(j);WaitTime=WaitTime+Twait(j); endWaitTime=WaitTime/i%平均队长for m=1:ik=0;for n=m+1:iif Leave(m)>Arrive(n)k=k+1;elsebreak;endendNwait(m)=k;WaitNum=WaitNum+Nwait(m); endWaitNum=WaitNum/i%绘图subplot(1,2,1);plot(Twait);subplot(1,2,2);plot(Nwait);end六、结果分析在本实验中,仿真长度分别为1000、2000、3000和5000,模拟输出的参数有:每个顾客接受服务时的队伍长度、每个顾客的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Twait和平均队长WaitN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