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PPT演示课件
临床应用与适应症
临床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内分泌失调、免疫性疾病和 炎症反应等。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
适应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 过敏反应等。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某些药物可能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不变
某些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用时,不良反应风险无明显变 化。
06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的合理应用与展望
适应症选择与剂量调整
适应症选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 炎症、免疫性疾病和某些肿瘤。在选 择适应症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 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等因素。
药物动力学特点
01
02
03
吸收
口服给药后,肾上腺皮质 激素类药物在胃肠道吸收 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后分 布广泛。
半衰期
不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物的半衰期不同,影响其 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和作用 时间。
药效学特点
具有抗炎、抗免疫、抗毒 素、抗休克等多方面的药 效学作用。
04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骨骼系统
性激素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和成熟, 维持骨密度和骨强度。同时,性激 素能够促进钙磷代谢和骨矿化。
心血管系统
性激素能够影响血管平滑肌的舒缩 功能,调节血压和血流。同时,性 激素能够影响血脂代谢,增加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03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的合成与代谢
合成途径与调控
合成途径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及机理
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 (肝药酶促进灭活) 排泄:结合物形式肾脏肾上排腺皮泄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机理
[药物作用]
生理剂量:影响正常的物质、水盐代谢 应激状态:分泌大量的激素,机体适应
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刺激 药理剂量:除影响物质、水盐代谢外,
还有抗炎、抗毒、抗免疫、 抗休克等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机理
4)核酸代谢 ①诱导特殊的mRNA合成→特殊蛋白质
合成→抑制细胞膜转运功能 ②促进肝细胞多种RNA及酶蛋白合成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机理
5)水盐代谢
保钠排钾 钙离子:减少小肠吸收
抑制肾小管重吸收 大量长用: 浮肿、高血压、低血钾、低血钙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机理
质疏松,生长发育缓慢,伤口、骨折 愈合缓慢。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机理
3)脂质代谢
①促进分解 ②抑制合成 大量长用:胆固醇↑脂肪重新分布
向心性肥胖
四肢皮下脂肪减少(糖皮 质激素作用)
满月脸、水牛背、颈部、 上胸、臀部皮下脂肪增多 (胰岛素增多所致)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机理
向 心 性 肥 胖
收缩血管、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 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水肿,抑制白细胞 浸润及吞噬反应。
抑制毛细血肾管上腺皮和质激素成类药物纤分类和维机理 细胞的增生。
研究进展
快速效应
细胞膜受体 非基因的生化效应 HSP90激活某些信号通路 (核受体的受体外成分介导的信号通路)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机理
4、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如醛素固酮糖、去皮氧质皮激质素酮):由球状 带分泌,主(要影束响状水带盐)代谢,增加肾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6)其他: ①诱发精神失常 与脑神经元递质 释放异常有关。 ②诱发癫痫 有惊厥阈降低有关。 癫痫或精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③青光眼 与前房角小梁网结构胶 原素肿胀有关。
2.停药反应
(1)医源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后, 可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使ACTH分泌减少,使内源性肾上腺皮质 激素分泌机能减退,甚至肾上腺皮质萎 缩。此时一旦突然停药,可出现类皮质 机能不全的表现,如遇到创伤、手术、 严重感染等应激情况时,易发生低血压 和休克等。
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症(包括肾上腺危象)、脑垂 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 术后作替代疗法。
2. 严重感染
严重急性感染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能消除对机体有害的炎症和 过敏反应,迅速缓解症状,防止心、脑等重 要器官的损害,有助于病人渡过危险期。但 必须指出,糖皮质激素没有抗菌作用,同时 还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因此,在治疗严重感 染性疾病时,一定要与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合 用,以免感染扩散而导致严重后果。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 的各种激素的总称,均属甾体类化 合物。按其生理作用分为: 1.盐皮质激素 (mineralocorticoids): 由球状带分泌。包括醛固酮、去 氧皮质酮。主要影响水盐代谢,受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
2.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由束状带分泌。包括可的松、氢 化可的松,主要影响糖、蛋白质和脂 肪代谢。 受促皮质激素(ACTH)调节。 3.性激素(sex hormones): 由网状带分泌。包括脱氧异雄酮、 雌二醇。 受下丘脑、垂体前叶调节。
免疫抑制作用机理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使敏感动物淋巴细胞迅速减少 阻止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免 疫反应。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 剂量能抑制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 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干扰体液 免疫 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炎症后期
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 织生成,防止糖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但必 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炎症后 期的反应更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因此,糖皮质
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机体的
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阻碍创口愈合。
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在于糖皮质激素
(1)对炎症抑制蛋白及某些靶酶的影响
炎症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前者有较强的 白细胞趋化作用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后者
可引起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GCS可通过
增加脂皮素1(脂皮素是蛋白质的一种,可阻碍 PLA2与其底物磷脂的结合)的合成及释放而抑 制白三烯、前列腺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生成。
束状帯
糖皮质激素
皮 质
髄質
网状带 性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简称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
的激素的总称,主要有盐皮质激素和
糖皮质激素。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 异。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
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则还
有抗炎、抗免疫、抗休克等药理作用。 • 来源:从动物肾脏中可获得天然激素,但此类 药物常由胆酸(来自牛)或含皂苷配基的类固 醇合成。尤其含薯芋皂苷配基的类固醇可有薯
(GCS)与靶细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结合后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 而产生抗炎效应。GCS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基因 转录而抑制炎症细胞和分子的产生,发挥抗炎 作用。
抗炎机制
GR+GCS 影响基因转录,进而对炎症细胞和分子 产生抗炎作用。 GR分为GRα 和GRβ 两型。GRα 活化后产生效应, GRβ 不具备与GCS结合能力,作为GRα 拮抗体起 作用。 未活化GRα +HSP90→形成大复合体 +GCS→HSP90与GRα 分离→GCS-GR复合体易 位进入细胞核,并与特异性DNA位点的糖皮质激 素反应元件(GRE)或负性GRE(nGRE)相结 合,影响基因转录。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③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
米托坦、氨鲁米特、美替拉酮、酮康唑等。
END!
前一章 下一章
肝、肾功不全者Δ 4还原酶活性降低、甲亢 时该酶活性升高。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转化才有活性。
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可影响其代谢。 4.排泄:小便排出,大部为代谢失活物。
四.激素基本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与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 G-R约800个氨基酸构成,含激素结合
区、DNA结合区及抗原决定区。
(G-Rα 与经典作用有关、G-Rβ 与病理状态有关)
※
促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抑制药
(一)促皮质激素ACTH:
ACTH由垂体前叶分泌,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增
生,增加氢可、皮质酮及雄激素合成。 皮功完好才有作用;可抑制垂体和皮功。
不常用,主要用于诊断皮功不全。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抗糖皮质激素类药作用机制:
①损伤或破坏肾上腺皮质细胞 ②抑制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
素C17无OH,C11无O或有O但与C18相连。 (二)结构改造: 引入双键(C1-2)、甲基使稳定性提高、抗炎作 用增强;引入氟则抗炎作用更强。
三.体内过程:
1.吸收:口服与脂溶性成正比,肌注与水溶性 成正比;皮肤、结膜等可吸收。 2.分布:蛋白结合率高(CBG),可达饱和。 3.代谢:4-5位还原、3位酮基羟化;合成激 素不易灭活,T1/2长。
2.临床应用:各类休克,疗效差别大。
(四)其它作用:
1.血液和造血系统:
①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有较好疗效。 ②增加中性粒细胞,缓解再障。
③减少淋巴细胞,急淋有一定疗效。
2.中枢:提高兴奋性、降低兴奋阈值。 3.消化系统: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六.不良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
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及释放。 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及释放。
PGs和LTs是重要的炎性介质。PGs能引起红、肿、热、 和 是重要的炎性介质。 能引起红、 是重要的炎性介质 能引起红 痛等炎症反应, 痛等炎症反应,LTs有较强的白细胞趋化作用与增加血 有较强的白细胞趋化作用与增加血 通过增加脂皮素(LC)的合成而抑制 的合成而抑制 管通透性作用。 通过增加脂皮素 的合成而 管通透性作用。GC通过增加脂皮素 PGs及LTs的生成。 的生成。 及 的生成 缓激肽可引起血管扩张和致痛,可被ACE降解,GC则 降解, 缓激肽可引起血管扩张和致痛,可被 降解 则 诱导ACE而产生抗炎作用。 而产生抗炎作用。 诱导 而产生抗炎作用 GC能抑制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 , ↓粘附分 能抑制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 粘附分 能抑制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 子及趋化因子的生成。 子及趋化因子的生成。
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
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CK—NOS↑— 活性。 抑制一氧化氮合酶 活性 NO↑。NO能增加炎症部位的血浆渗出、水肿形成 。 能增加炎症部位的血浆渗出、 能增加炎症部位的血浆渗出 及组织损伤,加重炎症症状。 抑制 抑制NOS的基因 及组织损伤,加重炎症症状。GC抑制 的基因 表达—NO↓。 表达 。 收缩血管。
体内过程
口服、注射均可吸收; 口服、注射均可吸收; 氢化可的松在血浆中(浓度小于 氢化可的松在血浆中 浓度小于25µ g%时 )约有 浓度小于 时 约有 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主要在肝中代谢,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 主要在肝中代谢,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 氢化可的松的血浆T 氢化可的松的血浆 1/2为80~144min; ~ ; 可的松和泼尼松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 泼尼松龙而生效。 泼尼松龙而生效。
第24章_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9:46
【药理作用】 1.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 无效,故改善症状常需2~3周 。 2. 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生物活性较强的T3 。 3.免疫抑制作用 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 【临床用途】
1.甲亢的内科治疗
2.甲状腺术前准备 大剂量硫脲类药物,术前半 个月大剂量典。 3.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大硫脲+大碘
血糖下降
肝对胰岛素消除减慢 胰岛素与靶组织结合能力
19:46
抗利尿作用 格列本脲和氯磺丙脲 影响凝血功能 • 【临床用途】 • 1.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且单用 饮食疗法无效者。与胰岛素或双胍类降血 糖药合用产生协同作用。 • 2.尿崩症 只用氯磺丙脲,可使病人尿量 明显减少。
19:46
【不良反应】
19:46
【用法和疗程】
1.大剂量突击疗法 用于急性、重度、危及生命 的中毒性抢救如严重中毒性感染及休克。
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3.隔日疗法 4.小剂量替代或补充疗法
19:46
二、 盐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类药包括醛固酮和去氧皮质 酮,它们能促进远曲小管对Na+的重吸 收和K+的排泄,用量过大可引起水钠潴 留和低血钾。 三、性激素 性激素是性腺分泌的激素。包括雌激素、 孕激素和雄激素,属甾体类化合物。 (一)雌激素 女性卵巢的卵泡所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雌 二醇,活性最强,也分泌少量雌酮。
【不良反应】 本品剂量较难掌握,剂量过大易致甲状腺功能 低下,故应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 应,一旦发现功能低下症状,可补充甲状腺激 素对抗。131I是否有致癌和诱发白血病作用尚 待确定。 (四)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等主要通过阻断β受体作用而改善甲 亢所致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加等交感神经 活性增强的症状,也能适当减少甲状腺激素的 分泌。普萘洛尔与氧烯洛尔还能抑制5’-脱碘 酶,抑制T4转变为T3;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继续教育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继续教育简介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costeroid)是一类重要的内分泌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而来。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两大类: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和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
本文主要讨论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临床应用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在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了解其作用、适应症、用药原则及不良反应对临床医生和药学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常见用药及用药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与细胞核内的受体结合,影响到DNA转录,调节基因的表达。
其药理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缓解炎症病变。
2.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3.抗过敏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缓解过敏症状。
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某些肿瘤细胞对糖皮质激素非常敏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常见用药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氢化可的松是一种天然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
它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如湿疹、关节炎等。
泼尼松龙(Prednisolone)泼尼松龙是一种合成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
它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甲基泼尼松龙是一种合成糖皮质激素,作用和泼尼松龙相似,但副作用更小。
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如急性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地塞米松是一种合成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4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抗休克作用
机制:抗炎、免疫抑制及如下
①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②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痉挛血管,降低血管 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③缓和机体对内毒素的反应,减轻细胞损伤, 对外毒素无防御作用。
4、允许作用:对某些组织细胞无直接作用,
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如可
增强儿茶酚胺缩血管作用和高血糖素升血糖作
3、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综合疗法,不宜单用 严重类风湿性疾病、重症全身性红斑狼疮、 硬皮病、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贫血、风 湿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皮肌炎、慢性溃 疡性结肠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2)过敏性疾病:辅助治疗 (3)异体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4)支气管哮喘
1、抗炎作用
•
•
•
•
•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 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症状减轻 炎症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抑制瘢痕 形成 但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致感染扩散、 创口不愈 有一定的退热作用
2、免疫抑制作用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过程
抑制抑制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
①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吞噬、处理。 ② 阻碍淋巴母细胞转化,破坏淋巴细胞 ③ 干扰淋巴细胞的分裂增殖,阻断单核细胞和巨 噬细胞的募集,抑制淋巴因子引起的炎症反 应。 ④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 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后有害物质的释放。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征 诱发、加重感染 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 散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系统并 发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并发症 精神失常 妊娠头三月偶见胎儿畸形 白内障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征
负氮平衡、皮肤变薄
向心性肥胖
痤疮、多毛、水肿 高血压、高血脂 低血钾、肌无力 高血糖倾向 骨质疏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R未活化时与一大分子蛋白质复合物结合
组成:两个分子的热休克蛋白90 (Hsp90); 抑制性蛋白
作用:维持受体的折叠状态,利于糖皮质激 素与GR结合; 避免GR未活化时与靶基因DNA发生反应
GR受体激活后的反应
GCS与GR结合 Hsp90被解离 GCS-GR复合物活化 进入核内 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 糖皮质激素反应成分(GRE) 负性糖皮质激素反应成分(nGRE) 结合 相应转录增加或减少 通过mRNA影响蛋白质合成
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 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 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
2. 抗炎作用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物理、化学、生物、 免疫等)
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症状减轻; 炎症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瘢痕形成
同时可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导致感染扩散、 阻碍创口愈合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一、作用机制
经典甾体激素作用原理
基因效应: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
非经典作用原理
快速效应
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由约800个氨基酸构成 其C端与GCS结合; 中央两个锌指各结合4个半胱氨酸,为
DNA结合区 N端的功能区τ 1与DNA结合后的转录性
基因转移活化及与其他转录因子结合有关
性激素类似物:睾丸素(同化作用) 苯丙酸诺龙 康力龙
避孕药:控制人口
内分泌抑制剂:硫脲类化合物 口服降糖药:磺酰脲类 激素对抗剂
安体舒通:醛固酮 三苯氧胺:雌激素 米非司酮:黄体酮
影响内分泌药物作用的因素
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 激素受体的变化:激素耐受现象 激素抗体 其他药物的影响 激素的给药方式 激素的脉冲式分泌 (episodic secretion, ES)
诱导淋巴细胞凋亡(T、B淋巴细胞); 抑制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
的生成);
NF-KB过度激活可导致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生成,与移植排 斥反应、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抗过敏作用机制
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5-羟色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
4. 抗毒抗休克作用
血液与造血系统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 提高中性白细胞数量,但其功能下降; LC、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
减少脑中γ –氨基丁酸的浓度,提高中枢 兴奋性;
消化系统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 促进消化
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骨骼
作用机制
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 (PGE2, PGI2, LTX4)
增加淋巴细胞合成脂皮素lipocortin-1 抑制PLA2 导致PGs(扩管)与LTs(趋化)生成减少; 诱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降解缓激肽
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
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慢性炎症);
促进白细胞的渗出、粘附 内皮细胞、嗜中性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化 血管通透性 ,成纤维细胞增生,刺激LC增殖、 分化
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三、体内过程
口服、注射均可吸收
短效制剂口服1-2小时起效,作用持续8 -12小时
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77%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CBG)结合 15%与白蛋白结合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药物分类和作用
内分泌药理的回顾(20世纪)
早期的替代疗法
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制剂:粘液性水肿 胰岛素:糖尿病
非内分泌系统疾病 胰岛素: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制剂:肥胖 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
内分泌药理的回顾
类固醇激素类似物的研究(五十年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adrenocortical hormones)-甾体类化合物
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
(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等) 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
肾 上
外
(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
腺 皮
性激素—网状带分泌
质
内
(雄激素;少量雌激素)
二、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肾上腺皮质激素基本结构
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生理功能 必需基团
图34-2 糖皮质激素对基因转录的影响
非经典作用原理—快速效应
非基因受体介导效应
快速、短暂,数分钟起效(如大剂量抗过敏) 与细胞膜类固醇受体有关,不通过胞浆受体
生化效应
改变细胞膜离子通透性,氧化磷酸化耦联解离 直接抑制阳离子循环(不减少细胞内ATP产生)
二、药理作用
1. 允许作用 (permissive action)
对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细胞增殖相关
基因(C-myc, C-myb)表达下调 特异
性核酸内切酶表达增高 细胞凋亡
(作用可被GR拮抗剂 RU38486所阻断)
3. 免疫抑制作用与抗过敏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机制
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 对淋巴细胞物质代谢的影响:抑制DNA、RNA蛋白质
的合成; 减少LC中RNA聚合酶活力和ATP的生成。
基本结构为甾核 C3的酮基 C4-5的双键 C20的羰基
盐皮质激素化学结构
C17上无-OH,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
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
C17上有-OH,C11上有= O或-OH; C1-2的为 双键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 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作用机制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 量增加;
抑制炎性因子产生,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敏感 性—扩管,改善微循环;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的形成;
MDF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内脏血管收缩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5. 其他作用
退热作用
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 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GCS抑制 IL-1, 2, 5, 6, 8; TNFα ,GM-CSF等细 胞因子的分泌,并影响其生物效应
抑制粘附因子的产生(ICAM-1, E-选择
素等);
从转录水平直接抑制粘附分子的产生
通过细胞因子反应性作用
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 synthase, NOS)
的活性;
NO
血浆渗出、水肿形成、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