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论
1、区域和区域经济概念: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地理学、区位论。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应用工具。
5、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应用工具(为区域发展提供研究途径、规划方案和实施政策)。
二、区位与发展条件
1、区域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节点(人口集中,城镇居民点)、轴线(连接节点,交通线、通信线、能源水运输线)、域面(经济活动的地盘)。
2、空间系统:城镇系统,城市-区域系统,区域网络系统,区域空间系统。
3、古典区位理论:农业区位论(杜能),工业区位论(韦伯)
4、近代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市场区位论(廖什)
5、需求门槛:某中心地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6、现代区位理论:运输区位论(胡佛)、市场学派(谢费尔)、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到新经济区位论等。
7、盈利边界:企业配置在一定范围内才有利可图,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亏损。
8、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科技、制度)。
三、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平衡发展理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大推进理论,论述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普遍增长的可能性。
2、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计因果理论,输出基础理论,说明一个区域内由于要素供给的不足和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只能在条件好的地方首先发展。
3、威廉姆斯倒U型轨迹
4、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要素投入,包括劳动、资本、技术投入。
5、区域比较优势的内容:从存在的形式上看,有形与无形、绝对与相对、局部与全局、空间与时间。从来源上看,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
6、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再次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四、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1、区域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二产、三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10大项),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和农轻重分类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要素密集度分类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区域产业功能分类法(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
2、配第-克拉克定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相对越小,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大,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越小。
3、库兹涅茨法则:一产实现收入比重和一产劳动力比重都处于不断下降;工业化二产实现收入和二产劳动力比重都上升且前快于后,工业化后期都下降;三产收入和三产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中前期后快于前。
4、霍夫曼定理: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轻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重工业)的净产值比值)5,2.5,1,小于1。
5、雁型模式理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型发展态势。
6、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主导产业要在科研创新期(潜在主导)和发展期选择),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
7、如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是够充分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各产业发展是够协调,是否存在“瓶颈”产业;是否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取得了最佳经济效益;国内外的成熟技术是否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否充分开展区域间的分工合作;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保护。因素分析法(经济发展、基础条件、需求结构变动、供给结构约束、科学技术、政策制度);模型分析法。
五、产业布局指向与地域合理规模
1、产业布局指向:能源指向、原料、消费地、劳动力、交通运输枢纽、高科技。
2、产业集聚区发展趋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融合化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园区区域品牌化,产业集聚区经营全球化。
3、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政府的优惠政策,企业的技术联系,企业协作的环境。
4、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原则:靠近市场,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优良的基础设施,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的支撑,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靠近投资机构,地区具有创业精神,聚集性,良好的周边环境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六、城市与区域发展
1、中心城市的类型:国际性,跨省区,省级中心,省内经济区中心,县域中心,县域内的中心镇。
2、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城市(北上广深,对外发展外向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对内引领、辐射、集散);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地理大区区域中心,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等)。
3、城市化发展规律:阶段性规律(初期慢、中期快、后期慢),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互促共进规律(正相关,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产业机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城市文明普及的阶段性加速规律。
4、城市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区域要素(地理位置、交通设施、资源优势);区域经济特点(实质促进意义:先进的农业技术,便捷的运输技术,发达的通讯技术)。
5、城市化的实质: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6、城乡统筹的实质: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
7、城乡统筹的内容: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空间、市场、产业机构、经济社会发展)。
七、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概念:是指某区域由于特定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2、特征:知识性、集约性、层次性、延展性、辐射性和共赢性。
3、企业总部对所在区域的贡献:税收贡献、产业乘数、消费带动、劳动就业、社会资本。
4、制造业基地对区域的综合效应:对区域经济贡献(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就业、税收、消费),带来挑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管理)。
5、总部经济发展的一般性条件:必须拥有高素质人才、科技资源,形成围绕总部需求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讯系统,健全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和政府服务,
优越的文化、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区域形象。
八、区域竞争力
1、含义: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在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通过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转化资源和控制、占领市场的能力,亦即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导向功能的能力。
2、本质: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3、8种竞争力: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管理服务。
4、钻石模型:国际竞争力六要素(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机遇作用4出、政府作用4出入)。
6、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
7、如何正确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产业转移不仅会提高转移产业的生存能力,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提高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应该积极吸收适合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转移产业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控制产业转移带来的不利影响。
8、产业集群对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贡献:集群使得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带动经济发展;有利于收入再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有利于产业持续创新,实现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推进城市化进程。
9、产业集群竞争力增强措施: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提高产业集群的自我管理能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层次性布局;着力打造区域品牌,树立区域品牌竞争意识;广拓融资渠道,促进产业集群的资本集聚。
九、区域创新
1、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管理创新)
2、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系统产生的系统。
3、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创新机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
4、基本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决策信息机制、竞争协作机制。
5、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