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重视中等生的培养

程春芝每个班级里都存在着优、中、差三类学生,而“抓两头、带中间”是许多教师常采用的方法。所谓中等生,他们和优生及差生的界限是模糊的。在他们身上,同样存在优等生的潜能,只是因各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个时期、某一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所以下面就针对中等生的一些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地谈些个人的看法。

一中等生的心理及思维规律的特点

1 中等生存在渴求进步的心理,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与信赖,但因畏难心理的影响,懒于思考钻研,在竞争中,怕困难,缺乏进取的意志,这就导致了产生容易满足现状的心理,而这又是造成中等生很难进步的主要症结,是抓好中等生工作的最大障碍。在平时,他们习惯于听别人的回答,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思想行动上有种得过且过的惰性。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加以引导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怕艰难的意志。

2 在思维规律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首先中等生的概括水平不高,他们只能概括材料的表面特征,不能深入地概括出隐蔽的、内在的普遍的东西。其次,在归纳、总结方面,记忆缺乏选择性,不分轻重主次,导致了记忆速度缓慢且不够牢固,思维的敏捷性不够,这也反映在他们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总习惯于熟悉的固定模式,不会想到有时使用逆向思维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因材施教,提高中等生的素质

针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以及中等生的心理及思维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弄清中等生的现状,对症下药。在实施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思考些超出课本的范围的问题,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

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在学生的座位安排上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样便于学生互助互学,同时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等生的学习情况,使中等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取。

2、确定中等生目标,突出方法教学。针对中等生安于现状及畏难的心理特点,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力求准确地把握中等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因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要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让他们作好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学会独立思考等等,教学时应时时暴露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

3 、启发引导中等生思考,激发学习动机。针对中等生思维能力差及容易满足现状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适当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问题的策略,在知识的发生阶段和认识整理阶段,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通常在讲授知识时多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探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既使中等生有所得,又让优生得到较好的发挥。

4 、巩固提高,查漏补缺。大部分中等生在学习上很难进步的另一原因是他们课后极少对知识进行梳理、反馈,平时一知半解的问题不作进一步深究,以至每次的小测或考试经常栽在同一个坑里。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自觉作好反思总结,平时在作业设计上进行分层,让中等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既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对中等生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让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另一方

面侧重于发展中等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特别对每次检测后,根据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使绝大部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教师也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教学中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要注重利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在平时考查之后,要给中等生适当的评价。中等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中等学生,可采用激励评价,比如可以在作业或试卷中写些适当的评语,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还可以在平时与他们谈心,对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以表扬,争取再接再厉,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总之,重视中等生的培养是我们每个教师刻不容缓

的责任,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已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抓两头,带中间”这一传统方法的弊端,把“抓两头,带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相结合,注意根据中等生的心理及思维特点,真切地关心爱护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中等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地转化中等生为优生。同时还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又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题海战”中解放出来,既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