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16课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第16课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曙光中学吕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成就和失误;知道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成就和失误;知道苏联三十年代肃反运动的严重后果;理解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苏联政治和经济体制,结合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状况,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重点与难点]重点:工业化和农业化的方针、成就和失误;难点:如何客观地评价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化。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苏联的经济,然后苏联就要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阶段。
这一阶段虽然没有军事上的风云突变,却有经济和政治上的跌拓起伏。
利用图片和材料简单介绍列宁之后苏联的新领导人斯大林,提示斯大林的专断性格特点对苏联后来的工农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设问:苏联为何要进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呢?二、讲授新课1、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农业国家都会面对的任务,但各自的方式和影响又不太一样。
简单回顾欧美社会的工业化过程,指出苏联面对的工业化任务有其特殊性。
2.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原料支持,对于苏联这么一个没有殖民地的大国来说,这些资金和原料从何而来呢?农业的集体化之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凸现出来了。
3、肃反运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集体化运动中的计划色彩其实是政治领域权力集中的体现。
从20年代末,斯大林的个人权威逐渐增长,为了最终树立个人崇拜,打击异己的政治运动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序幕。
(1 )出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对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兴起。
设问:在个人专断的成为决策主要方式的情况下,政治体制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参考答案: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补充:斯大林个人专断的形成有其必然性。
斯大林出身于格鲁吉亚的农村,缺少民主思想;另外,帝俄时期的专制传统遗毒深远。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开始: 开始: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 年 月 联共( 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 方针: ②方针: 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③特点: 特点: ④成就: 成就:
优先发展重工业 A、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 、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B、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 、 年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 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A、时间: 1935—1938年 时间: 1935—1938年 根本原因: B、原因: a、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原因: 直接原因: b、直接原因:斯大林的错误观点和做法 C、影响: 影响: a、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 坏和践踏; 坏和践踏;b、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 源和各级干部资源。 源和各级干部资源。
结合相关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俄(联)农业 结合相关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俄( 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解析: 解析:1、十月革命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没收地主、皇室 十月革命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没收地主、 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 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巩固了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面临内忧外患。实行余粮收集制,保障军事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面临内忧外患。实行余粮收集制, 胜利,但损害了农民利益。 胜利,但损害了农民利益。 3、1921年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1921年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年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 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 雇佣劳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雇佣劳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4、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一定程度上 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 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 的长期落后。 的长期落后。 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利益; 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从 实际出发,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实际出发,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经济建设: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时代)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实现的,包含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其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而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1、联共(布)十四大:1925年,制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
(发展生产力)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在工业化建设中,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原因是:(1)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2)俄国经济落后,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1)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2)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1)社会制度不同。
(2)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
(3)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2、联共(布)十五大:1927年,制订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变革农村中的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1)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类似与新中国时期的土地改革)(2)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因此1927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第10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A.进行十月革命和斯大林模式
B.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C.进行十月革命和赫鲁晓夫模式
D.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戈尔巴乔夫模式
2、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D A.以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 志 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4、弊端:排斥市场调节 ,统得过死,使企业失
去了活力和动力,经济效率低下,造成社会财
富严重浪费。
中国的“一五”计划
从1953年起执行的“一五”计划,其基本
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 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 和其它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二、政治:肃反运动(1934--1938)
原因:农业集体化运动,超越客观条件的许 可,违背自愿原则,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类似的事件: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经济管理体制——五年计划
计划经济:国家对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 各个环节个方面都确定了具体的计划任务。
1、特点:实行严格的 计划领导和管理。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2、时间:1928年以后
3、作用: 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D.全国展开声势浩大的肃反运动
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主义丧失自我完善 的活力和机会,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小结
苏联的社会 经
工业 工业化 农业 集体化
主义建设 济
(斯大林) 管理 计划管理
政治 肃反动
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
政治体制
高度集中 过度集权
1.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 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 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 的列宁比较好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名词解释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名词解释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指苏联在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通过实行工业化计划,将苏联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一场经济和政治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大型国有企业、推广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提高工人福利等,使得苏联的工业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苏联政府为了实现工业化目标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
它的核心是通过国家干预和市场控制来实现工业化进程。
在这场运动中,苏联政府大量投资于重工业,并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此外,苏联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工人的福利和工作环境,例如建立工人医院、托儿所和幼儿园等。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对于苏联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实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苏联在二战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同时也为苏联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0、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D
5、一个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 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这段话突出地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严重的弊端 B.新经济政策不再适应当时的国情 C.斯大林体制伤害了群众的积极性 D.苏联群众的觉悟和素质普遍偏低
C
6、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 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弊端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农 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效益低下。 评价 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 (作 力的发展,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行列。 用) 消极影响:从长远看,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 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 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第10课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开始 内容 重点 成就 1926年,苏联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 个五年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意义 弊端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曾是世界上最大 的水电综合建筑。1941年,为了抵挡 德军的入侵,大坝被炸毁。
意义
弊端
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土地法令》的推行
C
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项 目 英 国
时间
18世纪 60年代 到1840 年 1928年 到1937 年
开始时的 重点部门 轻工业(棉 纺织)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 业 余粮征集制度
粮食税,余粮归农民支配
工 业 全部国有化
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
商 业 实行配给制度,取 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消贸易
列宁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冶金工厂建设工地
(1)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巩固了工农联盟,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 洲
世 界
欧 洲
工业总产 值
5
5
3
2
2
2
机器制造 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
6 6 4343
钢
5 5 5433
1913-1937年苏联重要工业在世界和欧洲地位
两个五年计划完 成之后,苏联由农业 国变成工业国,工业 总产值超过德、英、 法,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工业生 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 比重,由沙皇时代的 2.6%上升到1937年 的13.7%。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
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1)新经济政策是哪一年实施的?为什么说它比较 好?
1921年,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材料“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 。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 政治体制
(3)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从国情出发;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
【历史课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 评价:
(1)基本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社会状况和生产力水平, 对国力增强,防御帝国主义侵略起到过积极作用. (2)其缺点和弊端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 展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3)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社会发展造成 很大消极影响,1936---1939年的大清洗运动是 突出表现.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 标志: 1936年宪法(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 苏联的国家性质是共产党领导 的 内容: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社 会主义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 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 代表苏维埃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意义: 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D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5.导致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苏联经济 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片面强调重工业,比例失调 A B.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C.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D.片面强调公有制
B
11.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表现在( ) ①管得过多,经济效益不高 ②缺乏社会 主义民主 ③群众的创造性受压抑 ④党政不分,政企不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D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把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立 下来的事件是( ) C A. 30年代大清洗运动 B. 苏联1936年宪法的颁布 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 D.斯大林全面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练习
4.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D.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名词解释(一)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名词解释(一)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定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指苏联在20世纪初实施的一项国家战略,旨在通过大规模发展重工业和集体农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
目标•实现工业化:推动重工业发展,提高国家工业产出和技术水平。
•实现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组织农业合作社,加强农业生产力。
•实现军事现代化:提升军事实力,确保国家安全。
名词解释五年计划•五年计划是苏联政府针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
通过国家计划经济的方式,对重点产业进行集中投资和管理,以实现快速的工业化进程。
集体农庄•集体农庄是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的形式之一。
农民将私有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集体化,共同经营农田,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主义改造。
重工业•重工业是指生产大型机械设备、冶金产品、能源等基础工业和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中,重工业是主要发展的领域之一,对国家工业化起到关键作用。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指工人阶级通过国家机构对资产阶级进行镇压和统治的政治制度。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物质基础,加强了党和政权的领导力。
工业化指数•工业化指数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的综合指标。
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工业化指数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和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工业增长率、工人就业率等。
示例解释1.五年计划:–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中,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制定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
例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年)重点发展重工业,如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集体农庄:–若干农民合作组成集体农庄,共同生产和管理农田。
例如,农民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推动下,纷纷加入集体农庄,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
3.重工业:–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中,重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部门。
例如,苏联大力投资发展军工、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重工业,提高了国家的工业产出和技术水平。
4.无产阶级专政:–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进行镇压和统治。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18张PPT).ppt
背景:苏联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威胁 解决(目的):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
材料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于50或100年。我们必须
在十年内赶工上业这落个差后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
我们会被摧毁。
——《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孤义国立家敌。视资本主义
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三、斯大林领导的农业集体化(20世纪30年代初)
(一)概况
含义:将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
背景 目的 时间 基本 形式 措施
1927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直接目的:解决粮食问题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根本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0世纪30年代初起
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921)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平息…… (一)背景
材料一:
经济危机
材料二: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921)
(一)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②消极: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有何不同?
所有制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发展道路
苏联模式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中国特色模式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吴长敏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严重问题
•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 长期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发展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 量低劣
•忽视轻工业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了 人民社会水平的提高 •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夺取的太多,损伤 了农民的积极性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原因——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 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 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 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 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③封建专制、封建思想 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斯大 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 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 背景:随着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实现,公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 内容:苏联新宪法:国体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影响: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确立 标志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标志 方针 评价 原因 表现 标志 方针 特点 成就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严重问题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特点
评价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1936)
标志:联共(布)14大 召开(1925年) 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 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特点:重点发展 重工业 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 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 业化有哪些不同?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和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和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苏联在20世纪初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现自力更生。
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成就:1. 实现了工业化进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迅速推动了国家工业的发展,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工业化国家。
苏联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之一,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2. 提高了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苏联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包括健康保险、教育补贴和住房保障等,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3. 加强了国家安全: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使苏联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提升了国家的安全保障能力。
苏联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军事大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问题:1. 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过度注重重工业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滞后,导致了粮食和消费品短缺的问题。
2. 劳动力流失和创新不足: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被转移到工业部门,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此外,由于苏联的经济体制限制了个人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不足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3. 环境破坏: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苏联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和生产导致了环境的恶化,水源、土壤和空气质量受到了严重破坏,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4. 基础设施不足:尽管在重工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苏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限制了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总体来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在20世纪90年代解体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知道五年计划吗?中学历史学过,苏联是通过五年计划强大起来的战前的苏联经济发展所谓战前苏联,在此指的是1941年卫国战争前的苏联,而它的开始则应该从1920年末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算起。
一、1920年的苏联 1920年末,国内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苏联这个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终于在战火中平静了下来,可此时俄罗斯的大地已是满目创痍。
国内经济已濒临崩溃,工厂倒闭,土地荒芜,饥饿、疾病伴随着不稳定的政治局面。
1920年苏联的经济情况非常恶劣,总的来说生产力倒退了几十年工业情况是钢: 19万吨生铁: 11万吨石油: 920万吨煤炭: 870万吨砂糖: 5.1万吨纺织工业产值: 2.71亿卢布纸:几乎为零电力:几乎为零而在一战前的1913年的情况为钢: 420万吨生铁: 420万吨石油:920万吨煤炭: 2910万吨砂糖: 134.6万吨纺织工业产值: 28.86亿卢布纸:19.7万吨电力: 19.4亿千瓦时总的来说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只相当于1913年的12.8%,可见一战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和苏联接手时的窘迫情况。
二、1920年-1925‘年的苏联经济恢复时期面对1920年的烂摊子,当时的总书记列宁同志寝食难安,怎样恢复俄罗斯经济成了燃眉之急。
从1920年底,列宁同志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以挽救脆弱的苏联经济。
在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开会讨论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以用来恢复苏联经济和缓解社会压力。
主要的经济政策有1、粮食税制在1920年的内战时期苏维埃为了筹备军粮曾经大规模的组织“争粮委员会”对农民进行粮食征收。
由于是非常时期,为了凑齐争粮指标很多地方不顾老百姓死活使用了极端手段强制征收走所能找到的所有粮食,有农民写信给列宁反映情况“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这种极端的做法自然的引起的地层农民的不满,甚至导致1921年2月的“喀琅施塔得兵变”,虽然此次兵变很快便被平息,但是也给了苏维埃政府一个信息,这个情况必须改变。
近年来俄罗斯等国学者对苏联工业化的评价
近年来俄罗斯等国学者对苏联工业化的评价康晏如内容提要: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和剥夺农业发展资源对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
由于苏联工业化不止牵涉到一个热点问题,还涉及到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和工业与苏联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因此,苏联工业化问题无论在苏联解体前还是解体后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近些年,俄罗斯等国的学者对苏联工业化的研究趋向客观,更强调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来考察苏联工业化,将主要研究点集中在工业化的客观必然性、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以及为保证这一资金来源所进行的农业集体化、伴随工业化过程形成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工业化在战前五年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消极后果等问题。
本文就这方面的最新动向介绍如下。
关键词:苏联工业化、客观必然性、资金来源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仅为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而且在其过程中形成了影响苏联整个历史时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苏联的工业化一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和剥夺农业发展资源对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
由于苏联工业化不止牵涉到一个热点问题,还涉及到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和工业与苏联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因此,苏联工业化问题无论在苏联解体前还是解体后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苏联体制下,苏联学者对工业化的研究着重介绍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人民的建设热情所发挥的作用、工业化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工业化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重大作用等问题,而对农业和轻工业相对于重工业的发展滞后问题则轻描淡写。
苏联学者В.С.列利丘克所著的《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为这方面的代表。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式版
11.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表现在( )
①管得过多,经济效益不高 ②缺乏社会
主义民主
③群众的创造性受压抑
④党政不分,政企不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D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把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立
下来的事件是( )
A. 30年代大清洗运动
C
B. 苏联1936年宪法的颁布
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
(3)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社会发展造成 很大消极影响,1936---1939年的大清洗运动是 突出表现.
练习
4.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 正确的是 A.它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 公有制 B.它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D.它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 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3)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 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使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3.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D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B.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C.重工业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D.增强苏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 ) A.十月革命时期 B.苏俄内战时期
D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二五”计划时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 1924年1月21日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同学们看书,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①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何时? ②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
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
“十四大”,标志着苏联有计划、 大规模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 的开始。
பைடு நூலகம்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国际环境
原 因 原 苏联国内的政治体制 后果因:个人崇拜更加盛行、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愈发僵化,严重妨碍 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1.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 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 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 有这些不同? 2.试结合史实,评价苏联的经济政 治体制,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个人崇拜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是什么?
除斯大林个人的原因外,小生产经济和农 民意识是产生个人崇拜现象的根源。而斯 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斯大林的威望空前 提高等因素,客观上促成了个人崇拜的盛 行。其危害是严重破坏了党的民主与法制 的建设,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得不到纠正, 对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1935年 -1938年间的大清洗运动是其突出的表现。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中存在不少问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 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 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 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 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 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结合这则材料,请同学们思考: 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其它一些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产生背景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条件。
如果离开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时的国情,离开苏联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来谈这个问题,就不容易把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弄清楚。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l/3,农业产品则占国家全部产品的2/3。
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
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当时俄国的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
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接踵而来的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反革命叛乱,使已属落后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给苏维埃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总数达390亿金卢布,超过战前整个国家财富的1/4。
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
工厂停产和粮食奇缺,引起了失业和饥荒。
1920—1921年,全国就约有3300万人面临饥饿和死亡。
显而易见,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被粉碎后,苏维埃俄国党和政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然而恢复国民经济,只意味着要达到1913年的水平,达到一个仍然是落后国家的水平。
要使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彻底“摆脱资本桎梏的整个解放事业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就必须“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
列宁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民经济收成丰盛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情况兴旺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
要挽救俄国”就要“挽救”和“恢复”重工业,这是列宁从分析苏俄的国情,分析苏俄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得出的结论。
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未能发展起来的落后的农业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非常落后。
直到1928年轻重工业之间的比重,重工业只及轻工业的一半,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大于工业。
按照列宁的“要挽救俄国”就要“挽救重工业”否则“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的思想,重工业的发展显然是不适应要求的。
况且,恢复起来的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技术落后,它阻碍着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更谈不到能使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得到改造和进一步发展。
只有迅速地在国民经济中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使苏维埃国家从落后的状态中,走上工业现代化的轨道。
而重工业,就是这种基础的实质。
没有它,要想对整个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可能的,没有它,要想把落后的俄国国民经济部门装备起来也是不可能的。
同时,只有把重工业优先发展起来,在经济上才不至于依赖外国,才能够保持苏维埃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性,捍卫住苏维埃制度。
否则就会带来相反的后果,因为经济上的依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依赖。
“资本主义国家既供给了我们装备和机器,那它们就能向我们提出放弃苏维埃制度基本柱石”的要求。
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还是和它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的。
方针确立1925年12月,在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变为经济上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
他强调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
第十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批准了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立,是由它的国际和国内条件所决定的,是由要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
列宁曾一再强调在苏维埃俄国,有可能而且应当建成“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基础”。
但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首先应从哪里开始?苏联党和政府明确规定;从重工业开始,从发展重工业的核心,即机器制造业开始。
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政策实施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
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到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48%增加到1932年的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53.3%。
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同样地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2倍,比1913年几乎增加了五倍。
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占57.8%。
和资本主义世界相比,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44.3%,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则增长了7.5倍,比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快了14.3倍。
但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造成的国际紧张局势,使得苏联不得不修改指标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考虑到战争威胁的增长而在苏联东部地区大规模地扩建基地,都保证了强大的军事和经济潜力的创造。
1940年,苏联的生铁已达到1500万吨,钢达到1830万吨,煤达到1亿6千万吨,石油达到3100万吨,商品谷物达到3830万吨,棉花则为270万吨。
这就是伟大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在卫国战争中,如果没有工业化,如果没有重工业,怎么能够设想在希特勒突然袭击的打击下,处于极为不利地位的苏联人民,能在短时间内变失利为主动终于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呢了须知,正是由于重视了重工业的发展,有了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正是苏联党和政府考虑到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增长,而重视和加速了对东部地区工业基地的建设(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东部地区得到国民经济中全部投资的33%,得到重工业中全部投资的37%),苏联才能在卫国战争期间,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
同样的道理是,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唯一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不能用一般速度来实现工业化的。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以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或者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9这是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的演说中谈到的。
在这同一次演说中,斯大林在追述旧俄罗斯“常因落后而挨打”的历史时,强调决不能“延缓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
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斯大林的这篇演说是发表在1931年的2月。
从演说发表的时间和论点,都不难看出,苏联党和政府确定高速发展工业方针的目的是明确的,是不容置疑的。
在苏联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过严重错误。
由于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实践中就造成了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对于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斯大林以及苏联党和政府是有所察觉的,并曾在实践中采取过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以至使其长期扭转不过来,在重工业内部,首先安排的,当然也是为重工业服务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未能注意和保证为轻工业,以至为农业服务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于是直接影响了轻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
从重工业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高速度并靠内部积累资金。
靠广大人民群众,说到底主要是靠农民,于是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农业发展一直很缓慢。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苏联人民特别是农民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
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着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
直到1953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都还没有达到俄国1913年的水平。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重工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则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 具体途径是“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 即直接税和间接税, 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高而多付一些钱, 而在出卖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
也就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 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由于在列宁之后苏共党内的权力斗争中, 斯大林战胜了其他对手, 赢得了最高权力,在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里, 这也就意味着斯大林个人的意志最终成为了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 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思想最终成为了前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1933年1月, 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从他公布的统计数据看, 重工业完成计划数108%。
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很多项目没有完成计划, 农业生产大幅度滑坡, 粮食、肉、类、奶人均占有量甚至大大低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导致了30 年代发生大饥荒。
(二战后, 斯大林还提出“两种工业化道路”理论, 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重工业开始的, 把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模式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正是由于前苏联长期以来忽视人民利益, 甚至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所谓高指标, 致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以来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影响和动摇了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仰,而最终动摇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
前苏联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的启示从前苏联工业化道路探索实践来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政权的巩固,以及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而要制定一个正确的工业化道路,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是要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处理好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的关系。
作为与俄国一样,小农经济占优势、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农业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一个全局性的根本性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稳定和繁荣是整个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农民是我们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最重要的群众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要从政治的高度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和对待“三农”问题。
要顺利地完成工业化,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实现工业化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 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