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价值
沉郁愤懑的情感
坚定不屈的意志
独立批判的精神
——简析《报任安书》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价值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在这封信里,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表达了自己遭受宫刑后极端痛苦的心情,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在情感上激愤沉郁,意志上坚定不屈。语言上将叙事、议论、抒情交融为一体,修辞手法运用浑然天成,辞气沉雄,磅礴激越,感人之至。《报任安书》虽未收入《史记》,但却是学习、研读《史记》,了解司马迁不可或缺的一篇文章,具有宝贵的思想价值和语言艺术价值。
一、痛苦羞辱,沉郁愤懑的情感最富感染力
天汉二年(公元前99),47岁的司马迁因李陵一事惹怒汉武帝,官吏以“惑上”之名对司马迁处以宫刑。宫刑与其说是一种刑罚,更不如说是对人格的巨大污辱和对精神的毁灭性摧残。司马迁受刑后心情痛苦状况是一般人所无法体会的。
他既深切感受到身体遭受摧殘的痛苦:“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又深切感受到宫刑对人的精神的摧殘和毁灭性损伤:“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在那个时代,所有的耻辱没有比遭遇宫刑有更甚的了。让这种耻辱不和不幸增加一层的就是,司马迁深深为自己遭遇感到非常不值:“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自己和李陵连喝过一杯酒的交情都没有,只不过为李陵说两句公道话,却遭来横祸,事后,普天之下不光没有一个人同情自己,而且自己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这是怎样的哀痛!是怎样的委屈!是怎样的悲愤难诉!太史公发出泣血之声:“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声声叹息均是泪,句句言语皆是血,两个“嗟乎”和“尚何言哉”如四记重锤重重地敲击着读者的心!
更有甚者,刚下狱之时就立刻感受到人情的淡漠,世道的悲凉,“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此处正应了一句俗语“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司马迁本以国士自期,故轻财,“亡室
家之业”,而遇祸不能以财自赎,此
所谓“最惨”也,既为自己感到无尽悲哀,又沉痛表达了在皇权威逼和控制之下对社会和人情的幻灭。
司马迁承受着身体残缺所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内心煎熬着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和耻辱。惨痛的体验着人情的冷漠,世道的悲凉,所遭横祸的偶然性。所有的这一切从来都没有对俗人说过。终于在这封信中不可扼抑地爆发了。“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穿透纸背和两千年的历史时空,依然强烈的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读者至此,能不唏嘘?能不为司马迁扼腕而叹?能不为他深深地鸣不平?
这是一个真正有抱负、有才华的男人在皇权控制一切,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的黑暗社会里,自身遭遇到毁灭性打击时,从内心最深处发出的呐喊和咆哮。
二、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人生信念和顽强精神最能激励人
生与死既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更是现实世界的一对巨大矛盾。死不仅人人通常厌恶的现象,而且是人极端厌恶、恐惧的现象。但在一定条件下死亡却是最好的选择,那就是一种痛苦比死更巨大而且不能解脱时,死也就成了比这种痛苦更好的选择。遭受宫刑后的司马迁就处于这样一种境地: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死去万事空,所有的荣耀、痛苦、名利、耻辱都会随着肉身的消亡而灰飞烟灭。而活着则要受到世人的嘲笑、小人的恶讽、官吏的侮辱、世俗的黑暗、身体的痛苦、情感的折磨、家族的蒙羞┅┅生命的感受已经向无尽的痛苦、死亡的选择严重倾斜。无疑,此时选择自杀是解脱的最佳途径,他的笔下从来不乏从容就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李广“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而毅然自杀,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而从容自刎,司马迁并不缺乏结束生命的勇气,但他并未就死,而是选择了活下去,这是一种比死更难的选择。到底是什么让他选择活了下来?
不容忽视而又在《报任安书》中没有提及的一个原因就是:继承父志。孔子曰:“其父在,观其行;其父没,观其志,三年不改其志,谓之孝。”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把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而与世长辞。父亲临终授命,让他完成修史之重任,这不能不说是司马迁决定冒耻辱、顶压力、忍楚痛来完成《史记》一个重要原因。
古人先贤历经磨难而不屈,终成大作的经历,亦给了他巨大的启示。“古者富贵而名灭者,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多少哧咤一时,雄图霸业的王
侯将相已成过眼烟云,不是史家传神之笔,谁又能正真正记起他们呢
?真正铭刻在历史上的,是孔子、屈原、左丘、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这些在逆境和苦难中发愤著书立说的人,他们的名字将和他们的著作一样不朽。而他们当时的处境不正和自己目前相似吗?
著就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著,实现少年时就已立下的宏伟目标和人生价值是司马迁最大的精神支柱和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司马迁从来就不是甘于平庸度过一生之辈,这场苦难和耻辱并没有磨灭他的理想,反而擦亮了他的眼睛,丢掉了他的幻想,开启了他的心智、激发了他的斗志。受刑之后,他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火。这团火郁结着幽愤、凝聚着智慧、饱含着情感、沸腾着热血,从他胸中流泄而出,历经十一年(从受刑至书成),锻造成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史家巨著。
在《报任安书》里读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司马迁这种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坚强意志和人生信念,这也正是此文最能激励读者的地方。
三、独立思考、正义批判精神是最能启示人
遭祸之前,司马迁是宫庭御用文人,一心要做皇帝的忠臣。偶然直言而遭受宫刑,他经历了炼狱般的非人痛苦,深深得体味到专制制度下政治的浓黑、社会的残酷、世态的悲凉。他在痛苦中深深思索,痛定思痛,站在受刑者最“卑贱”的身份上以自发的批判眼光、朴素的正义理念,对皇权和官吏的权威进行怀疑,对现存的秩序进行批判,以社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其个人意志、见识和胆略与日俱增。此时一个健全男人的司马迁死了,一个伟大史学家却刚刚诞生。他的独立思考、正义批判精神在《报任安书》里有着鲜明的体现:
司马迁因李陵之事坚持己见而遭祸,在《报任安书》他仍然持同样的观点,毫不隐瞒。对统治阶级所痛恨的“降臣”李陵的人品给予认可,对其战功给予公评,对其命运寄予同情。丝毫没有屈从于皇权和官吏,低头认“罪”。——何等的公正而无畏!
司马迁终于对统治阶级有了清醒的认识,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所谓的大臣和名将,都不过是皇帝统治的工具而已,哪怕你有再高的功劳,再大的官职,惹怒了皇上,一样沧为阶下囚,受尽耻辱。“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更复何论?——何等的理性和清
醒!
司马迁也对汉武帝进行了控诉:“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
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仗义执言,何罪之有?是非不明,何谓明主?——何等的大胆而直白。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悲愤痛苦之情,坚韧不拔之志。而且通过叙事、抒情展现出他的独立思考、正义批判精神。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给读者带来了崇高的精神感染和审美愉悦。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报任安书》读后感作者:不详 时间:2008-10-4 0:20:3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338
伟哉,司马迁
——读《报任安书》有感
流连于唐朝的风华,流连于宋朝的儒雅,流连于元代的四海归一和明清的肃穆庄严。我可以对任何一个时代流连,但我知道,在我的心中,那所敬的,所爱的,永远只是那独一的汉朝。虽然那里有勾心斗角,有尔虞我诈,有诽谤污蔑......但这仍不能阻挡我对汉朝的爱,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那唯一的太史公,才有那让世人惊叹的司马迁。
司马迁在千古绝唱《报任安书》中,将他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封闭压抑的情怀一吐为快,字字血泪,处处真情,理灼古今,动人心魄。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位隐忍苟活、坚韧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着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
司马迁被诬定罪,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抑郁,他痛苦。这种最卑劣的刑罚使“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的司马迁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与摧残。这种情况下,选择“死节”是一种解脱,活着要承受的痛苦实在太多太多,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但太史公却选择了隐忍苟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了《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宁愿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与自己的责骂。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忍受着“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痛苦,司马迁坚韧不跋,矢志不渝。他以古代圣贤发愤为作的事例激励自己:“盖文王拘
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古代圣贤历经磨难,最后成功的典例让他看到了那盏指明灯的光辉。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撰写〈史记〉。他正日没命地挥刀竹简,拼命地刻写,只怕对不起父亲,只怕对不起那些过往的英雄,只怕没有人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留传后世!司马迁拿刀的手指结了茧,茧破了流血,再结茧,再破;不知破了多少次,那简册以弄得血迹斑斑。这是何等的艰辛啊!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的,司马迁便是一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伟人。终于,他完成了《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的历史经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绩。生前无法回到纯白,身后却是鲜艳夺目,熠熠生辉。他生前所有的耻辱,现今如浮世一梦,惟独见他的绚丽,他的繁华,他的绝世的人格魅力。
伟哉,司马迁!
《报任安书》读后感
大红的地毯、蜡烛、门楣、纱帐……纯黑的印龙、栏纹、浓墨、青丝……厚重的高墙、精巧的飞檐、素面的宫娥、坠髻的妃嫔……矮桌、木桌、垂帘、竹简……一切这一切,和数不清的曾经,一同绘制了一卷道不完、看不尽的盛世大汉图。
推开历史尘封的石门,会被清朝的繁复华丽所吸引,会为兴荣的明代商市所也欣慰,会不觉赞叹广阔强悍的元朝,会被宋代忠心之士所折服,会在路过盛唐时,想停滞不离,回在在听见隋代之音时而惋惜潸然,感慨孟德的所谓奸雄,佩服孔明的旷世之谋……我,可以为每一个时代流连,但我所敬的,所爱的,永远只是那独一的汉朝。
恍若血液中留传下的,对着那些不够华丽的汉饰,总会怦然心动。独爱那简洁的腾龙图,唯慕那简单到要死的槛栏,沉醉在大红与纯黑的美中,舍之其谁?再也找不到如刘彻般令人如此动容的男子,也寻不见武帝般叱咤风云迷人的帝王。在千年之远,我为那个名叫彻的人更动心于那个年代,那一段段情,一幕幕史。
曾为了彻的过失而痛心,因为另一个名为迁的男子蒙受腐刑,看到“主上所戏弄”“最下腐刑极矣”……为迁珍爱生命的所谓“苟活”而舒了一口气。即便无法回到纯白,也要成就更鲜亮的色彩。我永远也不知道迁会如何想他的主上,在每个午夜袭来,是否会以为自己已变为灰烬,而在每一个黎明又会再次醒来,看到在上的那个伤害
过自己的人,会不会明白,原来所敬的、所恨的,可能都不是眼前这个人……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这样吗?迁,不会的,当你再次醒来,阳光下的一切,那样透彻清明的眼眸和给你
的拥抱,会让你知晓,所有不堪的过往,不过……浮生一梦。
盛世、糜情,刘彻、司马迁……
汉,吾爱,于千年之远坠入尘埃之下,终不得还。
生与死的顿悟
——读《报任安书》与《离骚》有感
从迷醉中回过神来,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我轻轻合起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与屈原的《离骚》,心中泛起层层漪涟,久久不能平静.
从开始品读到结束,我一直在想一个飘渺的问题——生与死.
曾听过一句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轰轰烈烈与永垂不朽,而在于追求自我与超脱生死.说得好!司马迁不正是这样吗他在从容赴死与苟且偷生中毅然选择后者.为什么只为了那未完成的《史记》,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夙愿.从受刑的那一刻起,他已经超脱了生死.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而这一句话正是对司马迁人生价值观最好的诠释.
此时此刻,《史记》不仅是他的使命,同时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面对世俗的鄙夷与不解而不倒下.在写《史记》的同时,他也走上了理解生命,追求生命的征程.
同样面对生与死的问题,屈原却选择了死.在国难当前,人民受苦之际,他带着无尽的悲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萧伯纳曾说过:"生使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死却使人崭露锋芒."屈原爱国,国家于他而言,就是他的全部生命.为了国家,他可以忽略一切,包括生命.他深知自己独木难支,但他却不想大厦倾倒,所以他选择用文章来唤醒愚昧的统治者,来结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可悲局面.但事与愿违,于是他选择了死,用生命来敲醒人们心中的沉睡的钟.
我知道屈原在选择死的时候,已经读懂了生命.他的死,映衬了愚昧的人的生,他用生命来完成自己的职责.生命之花在那一瞬间开放,人的价值在那一瞬间升华.
司马迁的生与屈原的死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前者用伟大的情操融入《史记》中,永垂不朽;后者从容赴死,用生命铸造了华夏民族铮铮铁骨,使《离骚》成为千古绝唱.
他们同样看破生与死.他们同样不被世俗所了解,一个"难为俗人言",一个"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他们同样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一个"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个"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
却殊途同归,超脱了生与死,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屈原奠定了前无古人的浪漫主义基础.
生与死,是那样接近,那样微妙,那样飘渺.生又何欢,死又何苦人生在世,就应该洒脱不羁,逍遥自在,又何必被生死束缚呢
有时候,生与死并不难懂,在这一瞬间,
我顿悟了生命.
读《报任安书》有感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与后世也。”
翻开《史记》,看着洋洋万千字的传世名篇,心中涌出了一阵崇拜与感叹。精简、凝练的的篇章,前不见古人的创新传体,更使它被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面对着《报任安书》中,这短短二、三十字,内心多了的,却是一瞬间的抽搐,来自文字带给我的无限伤感、同情与佩服。
曾经听人说过:“存在就是合理”,人的存在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人不免要思考他存在的理由何在。例如:当他的尊严已无处可寻。司马迁,本是一个壮志满酬,立志“推贤进士”之人,可在他因“口语”遭遇,被处之以宫刑以后,一切都改变恶劣,被乡党所笑,为世人所耻。身理上的痛苦犹可咬牙强过,但心理上的压力让他不堪重负,濒临在生于死的边缘,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折磨,他熬过去了。因为,他为自己找到了生存的尊严,即来自于无数前人的例子,卧薪尝胆,然后一血前耻。
其实,所谓尊严,对任何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诠释,只在于不同人主观的意识,价值观的差异。有的人,不愿为半斗米折腰,对于他,尊严在于面对权贵是,挺直的腰杆;有的人,愿尝胯下之辱,对于他的远大志向,尊严不在这一次的低头,为实现个人抱负、个人理想,大丈夫,能屈能伸;有的人,愿为前人的过错,向受难人民下跪,因为,对于他,为了他人的痛苦,为了国家的发展,跪下,便是他尊严之所在。
司马迁,之所以“隐忍苟活”,因为对于他,“成一家之言,偿前辱之债”,才是活下去的理由。在他自己的心中,他并没有苟且偷生,反而是顶着不可侵犯的尊严活着。所谓“勇者不必死节”,他自己找到了存在的合理性。
尊严,不是为苟且偷生而趋炎附势;不是面对挫折而放弃理想、抱负。
卧薪尝胆,成大业,能屈能伸,大丈夫。
司马迁,我想对你说……
司马迁,我渴望有一天会见到你,我渴望与你有一次跨越千年的长谈。在那时,我们会谈到你为李陵的仗义直言,为《史记》的忍辱负重,为人间大义的挺身而出……
司马迁,我终于梦到你了。你满脸写着正义,却铺满了风霜。“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你冷冷清清,你凄凄惨惨,然而你还在寻寻觅觅。你告诉我,你在寻找一种气息,一种历经万古也不会失去芳香的气息。我明白,那是伟大。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之后千秋万代的人都可以告诉你,你寻找成功了。
伟大,从
外面看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从里面看,则是一种无比智慧的稳健。你曾为李陵说了一句话而遭到极刑,痛不欲生。你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了各项刑罚,八个“其次”已令人毛骨悚然,一个“最下”更是说得人魂飞魄散。然而就是这个“最下”,你遭受的正是这个“最下”!我以为,你会玉与石俱焚,血与火共熔;我以为,你最后留下的文字会是“名与节同在”“士可杀不可辱”。可是你的伟大却是超越了世间的荣与辱,情与志,义与愤,生与死。你甚至冷静而坦荡地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的,你就是那泰山顶上的一匹凌云驰骋的骏马,拨开乌云,任历史的阳光穿透自己的心灵,然后唤来一道闪电,以感天动地的巨响与你一起嘶喊出了《史记》!这是怎样的一颗对先人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生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灼灼之心啊!于是《史记》成就了一种伟大,你成就了一种伟大。
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见胜于时间,是韵味。“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你颇显疲惫的心灵仍在高及仙境的地域流连,它牵系着万古众今。你不忍使《史记》夭折,不忍让历史凝滞。你可知道,你用你唯一的不忍打赢了这场人生之赌。你可知道,你这唯一不忍比任何东西都来得值得,来得壮烈。你与《史记》的情缘,终于使你找到了通往人生至境的秘笈。你与历史的牵手,自然而然地泌出了霜笼月罩的气韵。
司马迁,我再次梦到了你。你正在天堂里纵观我们中华大地的沧海桑田。你还在想些什么呢?还在为受极刑而“肠一日而九迥”吗?你应该看到有多少人受到你那铮铮如铜鼓般的话语的鼓舞,在挫折中磨砺,在逆境中奋起!你应该听见世人给予《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嘘唏赞叹!你应该感觉到,我们中华大地,万万千历史里的万万千中华子孙和你心灵的沟通!
司马迁,此生我必将继续与你在梦中的缘份,感受你芬芳的气息,亲历你不朽的英魂,吸取你无尽的人格力量……
悲剧英雄的内心独白——读司马迁《报任安书》
(一)什么是人生的悲剧?“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死亡”,
“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⑴“百世奇人悬日月,千秋孤愤诉晨昏。”⑵读司马迁《报任安书》,激荡心灵而挥之难去的,首先是这种“伟大的痛苦”、悲情的人生。
人生旅途有种种屈辱和不幸。司马迁那个时代,“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垂楚受辱,其次剔
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然而,这种种耻辱比起宫刑,算得了什么!“最下腐刑,极矣!”⑶一个“最”字,一个“极”字,将人生的悲剧命运推向了极致!
“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⑷受宫刑六年之后,司马迁“泪洒书函”回复故友任安之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煌煌巨著《史记》已在磨难中草成。他以“大质亏缺”“身残处秽”为代价,成就了“功追尼父”的千秋伟业,在民族文化史上构筑了一尊悲剧英雄高高耸立的雕像,令后人高山仰止。而我们从《报任安书》中读到的,则是这位悲剧英雄饱含血泪的内心独白,其间浸透着崇高绚丽的悲剧精神。
(二)奇耻大辱——司马迁清晰记起天汉四年(前97)密不透风的蚕室中刻骨铭心的一幕。那是在
修撰国史的中途。罪囚司马迁接受了这一生命的重新选择,也开始了人生的一大转捩。
“诟莫大于宫刑。”“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丧气”,何况司马迁这样的慷慨之士!卫国的雍渠、秦国的景监、本朝的赵谈……君子不耻。这些故事,司马迁是太熟稔了——这更是作为史家的司马迁的不幸。
传统理念是:“士可杀不可侮。”不甘受辱视死如归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举。司马迁绝非畏死之人,对他而言,活着,实在比死沉重万分!司马迁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归宿有着与传统理念未必完全相同的价值判断:“人固有一死,或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功成名就,壮怀激烈从容赴死,固然是“重于泰山”,事业未竟,陷入绝境无谓丧生,则“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司马迁之所以“减死一等”自请宫刑,甘心受辱隐忍不死,是为着“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这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人生事业,超越死生。这一选择,无疑是比死更加艰难的“伟大的痛苦”。这种超越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绝境中怀有希望,黑暗中憧憬光明,毁灭和失败中迸发出奋斗的勇气和毅力,屈辱和痛楚中保持进取的自信和尊严。不甘受辱而终于
蒙诟,常思自裁而终不引决,为的是“退而论书策”“曼辞以自饰”。这种超越死生超越时空的理念,是人的灵魂的净化、人的思想的升华、人的价值的实现。
鲁迅早就说过,《史记》“背《春秋》之义”⑸。这种超越死生的悲剧精神,是对传统理念的一种反拨。读《报任安书》,不难明白司马迁对悲剧人物生死名节的评判:“向令任子胥从奢而死,何异于蝼蚁?”“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
哉!”⑹也不难理解司马迁对悲剧人物死生去就的质疑:“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⑺可以说,司马迁对生死荣辱的看法,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悲剧精神的哲学内涵。
壮哉,悲剧英雄超越死生的理念!读《报任安书》,谁能不为司马迁作出的这一意义非同寻常的生死抉择而倍感欣慰!
(三)“名山”事业——司马迁清晰记起元封六年(前110)洛阳诀别的一幕,司马迁的事业发轫于此。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业竟要以“隐忍苟合,幽于粪土之中”的悲剧人生相许。
出使巴蜀匆匆返归的郎中司马迁满面烟尘,拜倒在太史司马谈榻下。弥留之际的父亲执手洒泪留下遗言:“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⑻这是千钧重托,也是时代的召唤。司马迁俯首涕泣立下誓言:“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⑼三年后,司马迁承袭父职。五年后,司马迁始修国史。一场飞来横祸,差点断送了旷代奇才,夭折了宏伟工程。也许想起了“苦心焦思,终灭强吴”⑽的勾践,也许想起了“受辱不羞,欲有所用”⑾的季布,“刑余之人”重新操起了那支如椽巨笔。面对比死更难堪的耻辱,为了实现父亲的理想,完成时代的使命,体现人生的价值,司马迁的回答只有8个字: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可以说,惨痛的际遇和险恶的处境,反而激起了司马迁负重前行的毅力,
才产生出震撼历史的鸿篇巨制!
司马迁与笔下那些叱咤风云的悲剧人物心心相印。乞食吴市的伍员、蜷曲茅厕的范雎、服刑骊山的黥布、受辱淮阴的韩信……此时,毕生心血“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司马迁复书任安,那些垂范后世的悲剧人物又一个个向司马迁走来。厄于陈蔡的孔子,双目失明的左氏,断去双足的孙膑,流放沅湘的屈原,死于非命的韩非……“弃小义,雪大耻”⑿,忍辱负重自奋立名,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司马迁无愧于父亲的嘱托和时代的召唤。《史记》这座丰碑,建立在司马迁忍辱负重的身躯之上。
壮哉,悲剧英雄忍辱负重的毅力!读《报任
安书》,谁能不对司马迁直面逆境的坚韧不拔由衷钦佩!
(四)面折廷争——司马迁又清晰记起天汉二年(前99)长安宫廷负屈衔冤的一幕。郁结心头多年的愤懑,流淌笔下,如滚滚波涛涌动而来。
李陵兵败。太史令司马迁见汉武帝“惨怆怛悼”,怀着“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的良好愿望,为李陵辩护。龙颜震怒。汉武帝竟以“沮贰师”——诋毁那个寸功未建的天子宠臣贰师将军李广利——为由,诏令下狱。司马迁与李陵本“趋舍异
路”并无私交,只是出于公心,方挺身而出。呜呼!怀抱忠诚谏言无忌,换得的却是“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垂,幽于圜墙之中”的严厉处罚!
“款款之愚”“拳拳之忠”而“明主不晓”:这是对制造冤狱的“明主”的愤怒抨击!“公卿王
侯”闻李陵连战克捷,“皆奉觞上寿”,悉李陵战败陷没,则“媒蘖其短”:这是对落井下石的朝臣的愤怒揭露!司马迁“深幽囹圄”“交游莫相救,左右亲近莫为一言”:这是对炎凉世态浇薄人情的愤怒控诉!
一个“愤”字,司马迁久蓄于心,如今,再无顾忌,泼墨写出。一生“与汉武帝相终始”⒀的司马迁,在与帝王的关系中演绎着他的悲剧人生。作为一个不虚美不隐恶的良史,司马迁充分肯定过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班固“微文讥刺,贬损当世”⒁的评判是失之公允的。汉武帝之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执迷方术笃信鬼神、制造冤狱刻薄寡恩,司马迁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汉武帝之遇司马迁,其实不过是“以倡优蓄之”。史家的良心和责任终究触动了逆鳞:“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去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⒂“削而去之”的文字埋入了历史的烟尘,而今,司马迁奋笔疾书,冲决“为尊者讳”的藩篱,拂去“明主”头上的光环,又一次将汉武帝刻薄寡恩制造冤狱的形象公诸于世,发出了惊世骇俗不平则鸣的愤怒呐喊!
这是当年抗争的延续。汉武帝是否继续滥施专制的淫威,司马迁是否因《报任安书》“有怨言,下狱死”⒃,历史的记载相当含糊。然作书次年,即征和三年(前90),司马迁的行踪从历史上消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的确是一桩难以破译的历史疑案,这桩疑案自然又加浓了司马迁人生的悲剧色彩。
壮哉,悲剧英雄愤激抗争的勇气!读《报任安书》,谁能不为司马迁面对专制暴虐的英勇无畏击节赞叹!
(五)泪洒书函。现在——征和二年(前91)仲冬的一天,中书令司马迁正把他一生的血泪化作浓浓墨迹
书写在青青竹简之上。原本为回绝任安“推贤进士”请托的一封信,不意竟一气呵成三千余言。完全是借题发挥。郁结多年的情感——哀、怨、怒、愤,司马迁诉诸笔端倾泻无遗。“其文疏荡,颇有奇气”⒄,的确,《报任安书》中回荡着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奇气。这股奇气,源于蓄积已久的内心感受,弥散于字里行间,其幽怨、其郁悒、其激愤、其慷慨,种种情感,如天风海雨,向读者袭来。
“感人之文,莫先乎情。”⒅“动而见尤,欲益反损”,“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何其幽
怨!“亏形为扫除之隶”,“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哉!”——何其郁悒!“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以刀踞之余荐天下之豪杰!”——何其激愤!“偿前辱之责,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又何其慷慨!蘸血带泪的郁悒慷慨之情,滋生于黑暗现实,郁积于肺腑胸腹,一经触动,泻如江河,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泪湿衣襟!
冥冥中驱动司马迁那支健笔的,是悲剧英雄屈原。屈原“正道直行”,却“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屈原“怀瑾握瑜”,却放逐沅湘“行吟泽畔”:一篇《屈原贾生列传》,就是沟通他们精神世界的桥梁!“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⒆《报任安书》又何尝不是“自怨”的产物,“罹忧”的产物!前人评此书:“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⒇评得何其准啊!
壮哉,悲剧英雄郁悒慷慨的情感!读《报任安书》,谁不掬同情之泪!谁不生激昂之情!
(六)这是《报任安书》中惟一的一段描写。描写的是李陵及其将士喋血沙场的最后一战:“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司马迁为什么要以浓墨重笔极力描写陷入绝境的汉军将士的殊死拼斗?为着展示悲剧人物的崇高美。
其实,一部《史记》,悲剧英雄何止百数。伯夷绝食首阳的潇洒,荆轲诀别易水的悲壮,伍员头悬吴门的凄烈,屈原纵身江流的瑰丽,项羽自刎乌江的从容,李广转斗大漠的雄迈……司马迁将自己全部的爱、怜、愤、怨、恨,以至满腔的血全部的泪融注笔端,谱写出一曲曲英雄悲歌。
《报任安书》昭示人们,这些悲剧英雄,是司马迁生命情结和客观历史交融渗透的结晶。一方面,在这些悲剧人物身上,司马迁倾注了自己的满腔血泪生命情感,另一方面,司马迁又从他们身上汲取了英雄气
质悲剧精神。
而且,司马迁留给读者的,是“通过‘悲’反衬出美,通过‘苦难’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
展示出希望。从而歌颂光明,鞭笞黑暗,扫除污秽,预见将来”。(21)
因此,《报任安书》体现的悲剧精神——超越死生的理念,忍辱负重的毅力,愤激抗争的勇气,郁悒慷慨的情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证明自己的人格尊严,净化自己的心灵世界,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化逆境为动力,引磨难向奋斗,转悲创至崇高,这,就是我们从悲剧英雄司马迁的内心独白中读出的人生意义。
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
读司马迁的《史记》,感触最深的是《屈原贾生列传》。每读此章,都会遗情想像其中有关联的两位伟大人物———屈原和司马迁。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生死,但漫漫历史长河,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如此强烈的碰撞与交会,依然称得震撼心灵,激荡千古!
屈原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国末期,天下大势为“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凭“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杰出才能,屈原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只比令尹低一级,相当于副总理兼外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该说,能在这样大的舞台上一显身手,也算是少年得志了。可惜,屈原毕竟只是个“业务型人才”,感情过于激烈袒露、品格又出奇的正直,既不善和“一把手”搞好关系,也不喜与同僚拉拉扯扯,这样,在他人谗言之下,逐渐为楚王疏远。公元前305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秦的怀抱。屈原反对,结果被楚王逐出郢都。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郢都。这一切让屈原绝望和悲愤:时代悲剧与个人性格因素交织,结局也就注定了。最终,他来到汨罗江边,抱石自沉。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有许多人为屈原的死叫屈。的确,以屈原的卓越才能和赫赫名气,跑到其他诸侯小国,当个部级干部应该问题不大。不愿从政,凭他吟诗作赋的高超和写材料的拿手戏,去哪个王公贵族府里当个师爷绝对绰绰有余。就算傍个“大款”,以他在政府里长期任职形成的丰富人脉,不说赚个盆满钵满,至少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连司马迁都感叹:“怪屈原以彼之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但屈原就是屈原,屈原不得不死。
这如同谭嗣同,一旦认定“中国变法当从流血始”,便义无返顾“我以我血荐轩辕”。又如同文天祥,身在敌营也必“不指南方誓不休”,最后“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谭嗣同可以选择逃亡,文天祥也可选择高官厚禄,但他们就是不得不死。这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气节!在许多时候,气节比生命更重要。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饱经精神和生活上的摧残与痛苦,眼看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以他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人格上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注定了他必然选择殉国殉道。自沉前,一位渔父劝导他:“世人都混浊,怎么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都醉,怎么不食其酒滓而喝其薄酒?何苦要坚持德操而让自己如此呢?”屈原的回答振聋发聩:“我听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自己干净的身躯,怎能让外物弄脏?我宁
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也决不让自己的洁白蒙上世俗的灰尘!”
屈原用“死”为中华民族树立起精神的丰碑。作为千古一人,其巍巍人格,感召了无数中华儿女,尤其当民族处于危难时,这种感召尤为卓著。死,使屈原的生命得以无限延续。
司马迁生之悲壮,就如同屈原的死。
一部《史记》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司马迁实在是一位大英雄。
司马迁受的宫刑也叫下蚕室。去死和接受宫刑更容易的是什么?是死。司马迁并不怕死,但是他不能够选择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他自己的话。可以想像,一定有一个声音从历史的深处响起:不能让《史记》半途而废!司马迁不得不生!他想到了周文王、孔子、孙膑这些先贤,这些在逆境中坚韧不拔成就不世伟业的先贤;他更想到了自己的责任,把《史记》写完,这可是继承祖业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如果自己就这样死去,将何以面对九泉下的先人?而作为一名史官,没有留下“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文字,又如何向历史交代?于是他自请宫刑以免死。被废了“武功”,决不止于生理的痛楚,也决不在于老婆会和他划清界限或者以此为由找他闹离婚,古代这种被阉割的人,被人所鄙视,为人所不耻,是“无行之人”。任何人受此奇耻大辱,断乎再无颜面立于世间。按常理,司马迁死一百次都可以理解,但他没有。司马迁也是平常人,出狱后和屈原沉江前一般,须发脱落、形容枯槁、精神恍惚。《报任安书》里说是“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且“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由此可想见他身心的痛楚。但是,一提到《史记》,一写《史记》,他就清醒了:一个伟大的理想支持着他,那就是为《史记》活着,为《史记》而奋斗!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以一部《史记》成就伟
业,书写了人生最华美的篇章。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生”!
在此,不妨提提与屈原同传的贾谊。少年得志而又怀才不遇的贾谊却完全不该死的,即便受贬谪,为何不能像苏东坡、柳宗元他们那样襟怀豁达,或造福一方百姓,或创作传世名篇,奈何如此不珍爱生命,年仅三十三岁便“哭逝”于长沙!这真有点像现在那些一旦失恋或者考试没考好便跳楼轻生的学生伢崽,徒让人感慨唏嘘。难怪苏东坡这样评价:“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殊途同归,他们共同竖起最伟岸的标杆,耀亮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其死其生,典范的意义无从超越。
《报任安书
》写了哪些真诚饱满的情感
[ 标签:报任安书,情感 ] 蜜丝佛陀Max 回答:3 人气:98 提问时间:2009-12-29 15:22
特意为您推荐的相关内容
报任安书抒发的情感东方今报情感倾诉女报魅力情感男人的情感世界感悟情感的经典句子最感人的情感日记90后的情感世界有关情感的文章
答案
司马迁首先说,我已经不是君子了(实为愤激之语),接着他历数历史上刑余之人所受的鄙视,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然后从两个方面申说自己不能给任安求情,不能"推贤进士".其一,刑余之人,实在微不足道.致令人唾弃,猪狗不如,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堂而皇之地走上朝堂,向皇上推荐贤才呢 这无异于对朝廷的辱没;其二,过去我还没有受刑还是一个正常人的时候,尚且是碌碌之辈,未能有所建树.如今已是被人唾弃之人,却想正儿八景的为国尽忠,岂不被人耻笑,真是不自量力,更是对朝廷和大臣们的羞辱.
表面上仍然是写不给任安说情的理由,但句句不离宫刑给自己带来的身心痛苦.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折磨让司马迁处处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底人一等,不能挺起腰板做人说话.时时生活在那些达官贵人,王宫大臣的睥睨和白眼中,这是一种什么生活 是一种能令人窒息乃至发疯的生活.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司马迁的悲哀和心灰意冷,甚至是苟且偷生的绝望.这些文字格调低徊悲凉,体现着本文的重要风格特点,岂可删去
⑤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①,长无乡曲之誉②.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③.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④,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为了引出下段文字的.司马迁申明自己的拳拳报忠之心,他说,我本来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蒙皇上的恩典,借光接了父亲的班儿,就想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因此朋友的无聊聚会也不参加了,家里
的事也不管了,一心扑在工作上.可是谁又想到,事与愿违.这是司马迁在道歉吗 这分明是说,虽然因李陵事我受了处罚,但现在我也不认为自己是错的.把一个想尽效国家的人看成反动派,这是冤狱,而这冤狱的制造者就是当今"圣上";这里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坚持正义和真理的司马迁,是一个不肯低头屈就的司马迁.也正因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受刑之后,司马迁能含辱不死,写下千古不朽的《史记》. 这里激扬着正义.作者为什么替李陵求情 不是因为他们关系莫逆,"未尝衔杯酒",连一顿酒都没喝过.仅仅因为李陵是一条好汉,一个铮铮的爱国热血男儿,一个富有正义感,责任感,品格高尚的人.司马迁相信自己的眼力,认为这样的人不会背叛国家.
这里有对奸佞的痛斥.那
些一遇到危难首先想到自己妻儿老小的自私自利者,那些看到别人有一点错误就全盘否定,夸大其辞的人,作者语之不多,痛恨之情却充盈其间.
这里有悲壮的战斗场面.李陵以不满五千之兵,深入虎穴,与数倍于己的敌军鏖战,英勇顽强,以致敌军倾全国之兵围剿.弹尽粮绝,士兵们仍然浴血奋战,决不投降.试看文中的描写:"".字字如画,字字生风.如此精彩的描绘,如此令人紧张的艰于呼吸的场面,且场面与文字节奏高度和谐,这等传神文字不值得学习吗
这里有拳拳的赤子之心.司马迁不该为李陵辩护,因为他不够资格,可为什么还要说话呢 他仰慕李将军是一个原因,此外,欲以此宽慰皇帝,别让他老人家太上火伤了龙体.还有就是想以此痛斥奸佞小人,可结果事与愿违.
这里还有司马迁无助的孤独哀叹.因冤屈被囚,家中无钱,无从赎身;往日的朋友也不出面营救,甚至来探看的也没有,世态如此之炎凉;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关在狱中,看到的只是来来往往看门和送饭的狱卒.心中纵有万千话语和想法,可与谁倾诉和商量呢 他会凄楚地想,"我自己非但没有替李陵求下情,反被丢进大狱,真是可悲,可这其中的一二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和同情呢 "通观这段文字,先是充满感情的叙事,然后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结尾是令人扼腕的悲苦心境.这段文字真切鲜活,二千余年后读之,一个生动的,活生生的人的内心世界仍然真切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其慷慨,其悲愤,其痛楚,其孤独,其悔恨,其失望无不明彻毕现.因为这段文字,使得这篇《报任安书》千回万转,波起云涌.正如后人所评,"慷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从而使这封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篇. 醉蝶;;‘/ 回答采纳率:27.0% 2009-12-29 15:32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
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
“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专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又如“猛虎在山,百兽震恐……”一句,运用比喻,沉痛控诉了人间暴政对人性的扼杀和扭曲,形象地说明了“士节”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彻心脾。其他像引用、夸张、讳饰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时奔放激荡,不可遏止;有时隐晦曲折,欲言又止,让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极其复杂的矛盾与痛苦。
总之,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表现出峻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
又直与《离骚》对垒”,实在精辟。 风过耳 回答采纳率:20.0% 2009-12-29 15:33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以下是摘录文中最能
表现司马迁 感情慷慨激昂的段子:
。。。。。。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
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瑑,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浅议《报任安书》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价值
微博
字号
电邮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相关文章:
近十年来人文精神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中华民族精神:多难兴邦的强大精神支柱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新探
长征精神与毛泽东精神
鲁迅的贵族精神与胡适的平民精神
传统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精神动...
张君劢的精神真空论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精神病辩护制度研究
论精神系
统和精神文明建设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在这封信里,司马迁用无比激愤的语言,表达了自己遭受宫刑后极端痛苦的心情,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在情感上激愤沉郁,意志上坚定不屈。语言上将叙事、议论、抒情交融为一体,修辞手法运用浑然天成,辞气沉雄,磅礴激越,感人之至。虽然《报任安书》未收入《史记》,但却是学习、研读《史记》必不可缺的一篇文章,具有宝贵的思想价值和语言艺术价值。
一、痛苦羞辱,沉郁愤懑的情感最富感染力
天汉二年(公元前99),47岁的司马迁因李陵一事惹怒汉武帝,官吏以“惑上”之名对司马迁处以宫刑。宫刑与其说是一种刑罚,更不如说是对人格的巨大污辱和对精神的毁灭性摧残。司马迁受刑后心情之痛苦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的。
他既深切感
受到身体遭受摧残的痛苦:“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又深切感受到宫刑对人精神的摧残和毁灭性损伤:“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在那个时代,所有的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严重的了。让这种耻辱和不幸增加一层的就是,司马迁深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值:“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