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
鹏峰二中吕梅珍
故事情节:
开端: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发展:“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闰土的变化。
结局:我“失望”与痛苦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1、闰土:
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20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更可怕的是他心灵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2、杨二嫂:
20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20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3、“我”: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是怀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环境描写: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即《故乡》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一家三代反复着同样生活道路,而且每况愈下的事实,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贫苦农民悲惨的历史命运;揭示了农村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指出了封建精神枷锁的束缚是农民不能改变奴隶命运的重要原因。作者痛切感触到儿时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故乡的矛盾,从而抒发了向往新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