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教学设计_5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运动的经过、影响。
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2)通过列表分析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让学生感受八十五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与“五四精神”。
2.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对比法:通过列表对比,结合史实使学生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四、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难点:五四运动的标志性意义。
五.教学过程导入:五四青年节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并探讨“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不是五四运动就不会发生?”学生回答。
各小组相互补充。
教师精讲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的,是当时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各方面大变动的产物。
国际方面:一战时,美日加紧侵华,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激化,人民要继续进行反帝斗争。
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出路。
国内方面: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使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矛盾尖锐,人民要继续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可以说,五四运动的爆发就是由于中国人民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矛盾加剧所导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运动的导火索。
此外,一战时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推动无产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第13课中,深入探讨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爆发背景、主要经过、各阶层人民参与情况,以及这场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掌握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能力。
3.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中国影响,从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背景:讲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等情况,引导学生解五四运动爆发背景。
(2)过程:详细讲解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具体情况,让学生解五四运动主要经过。
(3)影响: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作用,以及在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方面历史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阶层人物,模拟五四运动中游行示威活动,体验当时氛围。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五四运动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五四运动2. 内容:(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机加深(2)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影响: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2)谈谈你对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认识。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示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一次伟大革命,它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五四运动理解程度,以及对课堂活动参与度。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13课 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图片——五四精神)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但提出的合理要求却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过的拒绝。
这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演讲(片段))观看视频,感受民国外交才子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的不懈努力。
4.展示图片:展示五四运动的剧照图片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等。
提示:6.教师提问: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提示: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处于被列强宰割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教师讲述: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1919年6月,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大到上海。
2.出示图片和材料:材料一“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材料二“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材料三图为上海商人罢市游行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的转折点、中心变化、主力变化等。
提示:4.教师提问: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提示:除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 优秀教案
《五四运动》信息化教学设计设计选题名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学段、年初二年级学科历史级所属单位无课时1课时应用信息技术类别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一、教材内容分析、选题原因,尤其要讲清楚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时主要内容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五四运动在本册教材内容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近代反侵略斗争和近代化探索的继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选题原因:本节课在讲授导火线时需要补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在运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情况下,能简单明了的让学生理解当时巴黎和会时期中国不平等的待遇。
有关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的展现,运用视频展现更加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
结合图片展示,丰富其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某校初二(2)班学生,基础较好。
知识背景:感性认识为主,有一定的历史基础。
能力背景:对历史问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生思维跳跃大,难以从宏观上把握历史。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能力目标: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学生能够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情感目标: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四、所属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进行讲授新课:例如PPT课件展示,集合图片、视频、图表等方式丰富其内容,增强趣味性。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教案_1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二、能力和方法1、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本课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概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重点叙述了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二十条”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所受到屈辱。
第二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讲述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第三目“五四精神”,讲述了五四运动的所体现的精神和影响。
教学过程:(上课伊始,播放ppt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的浮雕间,并引入课题,1919年五月四日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
那么五四运动一场怎样的运动呢?它为什么会发生呢?它体现了什么精神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吧!一、探源五四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
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教学设计和作业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教学设计和作业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文字,展示了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勇敢和坚定,以及他们对和科学的追求。
教材还介绍了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五四运动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五四运动中学生们的勇敢和坚定,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共同探讨五四运动的意义。
3.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深入研究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2.视频资料:关于五四运动的视频片段。
3.图片资料:五四运动的相关图片。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的特点和背景。
提问:“你们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了解?五四运动是什么原因引发的?”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主力、结果及其意义;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概况。
教学难点:对五四运动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请看大屏幕(展示出五四青年节图片),同学们,作为初二学生,我们已经步入青少年时期,六一儿童节渐渐远离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是五四青年节。
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今年我们中学也在5月4日举办了大型诗歌朗诵比赛。
我们只是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呢?它与什么事有关呢?是什么时候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呢?这些问题,我们学完这一课大家就会明白。
好,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新课——五四运动(板书)。
2.朗读本课学习目标,翻开导学案,通过上节预习课,下面请师徒互批导学案,让同学找出错的及时纠正。
3.过渡语:一战结束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在1919那件1月到6月召开了巴黎和会,究竟这次会议与本课有什么关系。
4.情境一:寻源五四。
由小组成员组织演绎再现史实。
解决第一个问题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小组展示巴黎和会的情况。
(1)中日辩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2)“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问题:消息传到国内后,那应该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是你一名当时的青年学生,你的想法如何?观看短片。
同学们,看完短剧,结合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关于五四运动的哪些情况?5.情境二:图说五四。
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13 五四运动》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运动的经过、影响。
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2)通过列表分析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让学生感受98年前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五四精神”。
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对比法:通过列表对比,结合史实使学生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那我就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说起。
”亮出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及意义?(P59~62)2、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名称、领导阶级、任务及性质、前途、指导思想)(二)讲授新课:1、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并探讨“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市什么?”,“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不是五四运动就不会发生?”学生回答。
各小组相互补充。
教师精讲,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的,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盾加剧所导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直接原因,即使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它也迟早会发生。
2、五四运动的经过:(1)列表,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3日地点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学生口号三个口号斗争方式罢课、游行三罢结果学生被逮捕重大胜利(2)这些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重大胜利只是初步的胜利?取得胜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的意义:(1)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那些?“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今天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学生回答: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3课《五四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3课《五四运动》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第13课《五四运动》是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认识到青年学生在爱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革命形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五四运动的具体内容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多来源于教材和课堂,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青年学生在爱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2.课件: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视频:五四运动的纪录片或相关片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影响,包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四运动》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发生原因、领导阶级、斗争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爱国、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知识,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五四运动作为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其深刻内涵和意义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学生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理解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进步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五四运动的内涵和意义。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学习相关历史资料,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初步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五四运动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五四运动?”引发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
然后,详细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场景。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五四运动中各阶级的作用,以及五四运动取得的成果。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章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主义革命的兴起有一定的了解。
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复杂,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多,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爱国、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课件准备:制作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3.学生活动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包括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使学生直观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前因后果,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通过对电影精彩片段的品评,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理解五四精神,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激励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二)解读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2. 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以爱国为宗旨的救亡运动。
3、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勾画出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四)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播放电影片段一:《巴黎和会的召开》品出历史味儿:1919年1月-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这场远在万里之外的会议却让中国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巴黎和会有什么关系呢?展示电影截图图片,陈独秀与李大钊对话:“如果谈判成功,举国欢腾;如果失败,那积压了近百年的民族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得出结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拓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弱国无外交,重点强调综合国力的弱!过渡:当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国内的时候,举国沸腾,从而引发了这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爱国运动,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巴黎和会的失败,中国外交的困境;五四运动的爆发,学生的抗议行动;五四运动的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五四运动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3.视频: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呈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五四运动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四运动》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深入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3.学习资源:搜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资料,如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及时反馈,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课教案_1
第13课五四运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其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划时代意义。
学好本课是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1919年6月前后五四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运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知识、对社会充满好奇和渴望,而又不愿被动学习,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等不足。
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的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在学习中完成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学生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前后两个阶段、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教师分析相关问题,补充相关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13课五四运动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
“大家知道在我国青年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宏伟区广场火炬下浮雕(图片展示),由此引出本课。
二、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首先寻源五四——通过视频欣赏,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中国社会。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示威》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示威》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主要事件- 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分析五四运动的起因和主要事件- 探讨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示威》-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和粉笔- 学生教材和练册- 小组合作研究活动的任务卡片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引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2. 研究新课-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3课的内容,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主要事件。
- 教师辅助学生理解难点,解答疑惑。
3. 讨论和分析- 分组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
-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总结和提升- 教师总结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小结和反思- 教师提供一个小结和反思的时间,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的收获和理解。
教学延伸- 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五四运动的影响的短文。
- 给学生阅读资料或案例,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其他重要事件和运动。
课堂资源- 五四运动背景介绍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和粉笔评估方式- 学生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汇报的表达能力- 学生写的短文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水平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意愿。
- 学生需要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13课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
出示材料:“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 五四运动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五四精神)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但提出的合理要求却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过的拒绝。
这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演讲(片段))
观看视频,感受民国外交才子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的不懈努力。
4.展示图片:展示五四运动的剧照图片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等。
提示:
6.教师提问: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提示: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处于被列强宰割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1919年6月,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大到上海。
2.出示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材料二“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材料三图为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的转折点、中心变化、主力变化等。
提示:
4.教师提问: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提示:除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5.问题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6.教师总结:五四运动中所提出的惩办国贼、拒签条约的直接目标至此实现,这是运动取得的重要成果。
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