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四大经典。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成为经典。其源自于经典,本身亦是经典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中,足以看出其价值所在。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老年科的多种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用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辨治。温病与伤寒的关系《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病,而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即《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从“伤寒有五”的论述来看,古人将外感分为五大类,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即温病是外感的一种。古代因医疗条件的限制,消毒灭菌观念不强、生活条件差、劳动易造成外伤、寒温失宜、饮食不节等原因,容易造成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故临床上热病、温病更常见。如“伤寒有五”的划分中,湿温、热病、
温病都具有“温”、“热”的特征,因此对外感疾患“伤寒有五”的分类中,三种都属于温病范畴,就充分说明了古人认识到了温病发病率之高。故从“伤寒有五”的分类可看出,古人认为外感病中,更常见的是温病范畴的外感疾病。
《内经》中,古人对温病已有论述,可惜未能成系统。《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外感治疗体系,主要包含了“伤寒有五”中的中风和伤寒。但在《伤寒论》太阳篇中亦有关温病、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其中,仲景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温病、风温不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伤寒论》的阳明病,按八纲来看为里实热证,如清里热的白虎汤、攻下腑实的承气汤等,在温病学中亦广泛应用。在某种角度来看,阳明病与温病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但并不能认为温病等同于伤寒的阳明病。从卫气营血辨证角度来看,温病中邪气初袭人体的卫分表证,病位在表,而温邪入里后,又有在气、在营、在血不同的浅深病位,同时还包含着邪热、湿邪、津气、阴阳的盛衰变化等,而《伤寒论》中阳明病只是病位在里的实热证。因此温病包含阳明病,而不同于阳明病。所以
温病的概念大于阳明病,阳明病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
温病学发展源于临床实践受《难经》“伤寒有五”的影响,且加之《伤寒论》中确立了六经辨治体系,用以指导外感热病的治疗,同时鉴于《伤寒论》与仲景的地位,后世医家多遵循《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诊治外感热病,把《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作为诊治一切外感热病的依据,所以古人多用诊治“伤寒”的思路来诊治温病。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家意识到在临床上采用《伤寒论》辨治体系治疗温病的缺陷与不足。很多医家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与以往不同的见解,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等也多有新论,温病治疗开始突破了“法不离伤寒、方必遵仲景”的局面。如宋代医家朱肱在《类证活人书》中,针对温病的治疗,虽然曰仍遵循仲景法,但已经提出古方化裁,要因人、因地、因时加减,而不是盲目遵循仲景法,其实已经提出了要重视温热邪气,虽然仍以仲景方为底方,但加入了清解里热的药物,其实已经成为表里双解的法,即以仲景方化裁治疗温病。而宋代医家王履则进一步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他指出温病的病机是“火郁自内而达于外”,故治疗上应清里为主,兼以解表,或“里热清,表自解”。从病机与治法上将伤寒与温病判为两途,使温病从伤寒的体系中分离出来,为温病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认为“六气皆从火热化”,火热贯穿外感热病始
终,强调病理上的“阳热怫郁”。张子和从攻邪角度出发,都对温病学说进行了发挥等。上述观点的产生,都是基于历代医家在临床中已经认识到了温病的特殊性,以及盲目错误地采用伤寒方、伤寒法辛温发汗治疗温病的弊端,故而反思并提出新的观点与理论解释。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医疗水平的提高,不仅使中医理论发展到一个高峰,同时越来越多的医家认识到了温病学说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意识到用伤寒法治疗温病的弊端,故潜心研究、临床总结验证等,最终由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确立了温病学说。叶天士总结了温病发病规律,指出温邪侵袭人体,存在一个由表入里、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由功能到脏腑的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卫分、气分、营血、血分,也称之为卫气营血辨证。同时将温病辨证与脏腑结合起来,薛生白、吴鞠通等确立了三焦辨治的思路,进而完善、确立了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治的思路。可见,温病学说源于经典,其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临床实践的推动。温病学是兼具临床与基础的学科
温病学说萌芽于战国时期,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历代诸多医家对其深入思考、临床体会而总结得来的临床经验,并将其凝炼、升华为理论,即为温病学说。可以说,温病的病因病机、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都是根源于临床,是古人对热病长期的临床经
验中凝练而成的,是宝贵临床经验的总结。同时这些理论反过来,也有效的指导并提高了温热类、湿热类疾患的临床疗效。温病学说源于临床,指导临床,并且经受住临床的不断验证,是一门极具价值的临床学科。正是鉴于其临床价值,故被誉为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说是古人与温热类、湿热类疾患临床斗争的经验总结,因此其卫气营血、三焦辨治理论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也广泛指导于临床各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温病学说不仅颇具临床价值,而且因为探讨了温热、湿热类疾患的病因病机、诊断、辨治、传变规律等,亦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极大丰富了中医四诊内容。现代临床内科疾患,虽然不见得有明显的外感温邪的存在,但若符合温病临床特点的,皆可以采用温病辨治理论治疗。温病的三焦辨治理论,更是突出了治疗中照顾到脏腑功能的重要性,如吴鞠通提出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观点,对内科杂病的治疗也颇具指导意义。同时温病中湿热疾患的辨治更是精深,辨湿热孰重孰轻,分三焦论治,同时还有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上下分消、行气祛湿、淡渗利湿等不同。突出了温病辨治理论对临床内科疾患的指导意义所在。总之,温病学说由临床而来,历经临床验证,其理论属于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并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