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二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二(4)通下法通下法,即一般所说的下法,温病中常用此法泄下郁热、通导积滞、通瘀破积,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运用伤寒法者,治疗阳明温病,常用大、小调胃承气汤;治疗热结膀胱的蓄血证,用桃仁承气汤。
运用温病法者,除采用伤寒下法者外,又补充和发展了下法的内容。
如对于邪正俱实之证,出现阳明里结并见邪陷心包,补充了牛黄承气汤;兼见肺热咳喘,补充了宣白承气汤;对于邪盛正虚、津液枯竭,肠燥便秘者,补充了增液汤;正虚邪实,病情危笃,补充了新加黄龙汤;对于湿热积滞肠道,补充了枳实导滞丸。
(5)清营法清法是清热凉营、泄热养阴的治法。
运用于邪热入营、神昏谵语、舌质红绛等症,其中舌质红绛是邪入营分的主要依据,对于温病邪热入营,因伤寒学派医家未能掌握温病舌诊在辨证上的重要意义,故还没有认识到这类病变的本质。
他们把神昏谵语统统作为阳明实热论治。
犀角、玄参之类的清热凉营药,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本书的成书年代比《伤寒论》还早,但遗憾的是仲景未曾使用,以致后世伤寒学派的医家也基本不用这类药物治疗温病,这当然是其中不足。
温病学家认识到了邪入营分病变的本质,采取清热凉营治法,拟制了透营转气的清营汤,以及气营两清的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等。
清热凉营这种治法是伤寒学派所没有的,是温病学派的创造和发展,由于这种治法的运用,提高了中医治疗温病的效果。
(6)凉血法具有清解血分邪热、凉血散血的作用。
用于治疗温病邪入血分、热邪炽盛、耗血动血、出现斑疹吐衄等。
对于热盛耗血动血之证,仲景对其临床表现有细致观察,在《伤寒论》反复提到“阳盛则衄”、“到经不解,必清血”、“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阳明病,下血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
”仲景的这些描述,现在看来,属于热入血分引起的耗血动血、神昏谵语的证候。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四大经典。
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成为经典。
其源自于经典,本身亦是经典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中,足以看出其价值所在。
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老年科的多种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用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辨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病,而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即《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
从“伤寒有五”的论述来看,古人将外感分为五大类,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即温病是外感的一种。
古代因医疗条件的限制,消毒灭菌观念不强、生活条件差、劳动易造成外伤、寒温失宜、饮食不节等原因,容易造成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故临床上热病、温病更常见。
如“伤寒有五”的划分中,湿温、热病、温病都具有“温”、“热”的特征,因此对外感疾患“伤寒有五”的分类中,三种都属于温病范畴,就充分说明了古人认识到了温病发病率之高。
故从“伤寒有五”的分类可看出,古人认为外感病中,更常见的是温病范畴的外感疾病。
《内经》中,古人对温病已有论述,可惜未能成系统。
《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外感治疗体系,主要包含了“伤寒有五”中的中风和伤寒。
但在《伤寒论》太阳篇中亦有关温病、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伤寒论》中的“伤寒”与“温病”
67TCM HEALTHY LIFE -NURTURING 《伤寒论》中的“伤寒”与“温病”时至今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直是后世学习的经典之一,其中的理论与方药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但其所提出的“伤寒”与“温病”的概念,却让很多人迷惑。
书中的“伤寒”与现代医学的“伤寒”有何区别、“温病”与后世温病学概念是否相同?为何《伤寒论》又是一本关于传染病的书?文/吴文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 讲师指导老师/冯全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授中医对“伤寒”的论述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它把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统归于“伤寒”的范畴;《难经》把“伤寒”分为了五种,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至此,“伤寒”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说。
广义“伤寒”包括以上五种,狭义者指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一种疾病。
《伤寒论》(编者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医入门中的“伤寒”主要指的是其狭义的概念。
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伤寒”现代医学中的“伤寒”与上述不同,指因感染伤寒杆菌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等。
从中医的角度看,这种“伤寒”多属于湿热病的范畴。
《伤寒论》的“伤寒”则是因感受了风寒邪气所致,初期表现为发热、怕风、怕冷、周身酸痛、头痛等。
“温病”为广义“伤寒”的一种“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
如前所述,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既包括风寒者,也包括温热者。
“温病”作为外感热病中性质属热的一类,归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狭义“伤寒”与“温病”存在显著差异。
病因上,前者感受寒邪发病,后者则感受温邪发病。
病机上,寒邪多从皮毛而入,先犯足太阳膀胱经,易伤阳气;温热之邪多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经或中焦脾胃,易化燥伤阴。
治法上,伤寒初起多为表寒证,治宜辛温解表,中期或为阳明热盛、或太阴虚寒,治当清泄阳明或散寒温阳等,后期多为阳气虚损,治宜温阳补虚;温病初起多为表热证,治宜辛凉解表,中期易出现气分、营分、血分等的里热证(编者注:属于辨证方法中“卫气营血辨证”的内容,在下文有叙述),治宜清气、凉营、散血等,后期多损伤阴液,治宜滋养阴液。
温病论文
浅谈对伤寒与温病的认识一、对伤寒的认识:1. 概念:伤寒广义是指一类发热的外感疾病,狭义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关于“伤寒”,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所提及,如《素问-热论》有云:“近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2. 伤寒的病因病机:《热论》中提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素问-水热穴论》也提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
”就是说明,风寒邪气是伤寒的主要病因,还有湿温邪气、热邪。
人体先是正气的不足,再由风寒邪气侵袭机体所致病。
3.分类:伤寒按病因分类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
其中之“伤寒”,有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按其表现分为阳证伤寒与阴证伤寒。
4.辩证:以六经辩证为主5.症状:伤寒发病过程中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是恶寒和发热,尤其是“恶寒”这个症状,无论发热还是不发热;不论是大热还是无大热;不论其恶寒的程度严重或是不严重、其发生的时间是早还是迟、其持续的过程长或是短,而“恶寒”则是必有的症状。
仲景用“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首先就把伤寒分为两大类了,也即阳证伤寒、阴证伤寒。
阳证虽然都发热恶寒,但其表现形式和程度却有不同。
有的表现为发热、恶寒、脉浮等,这些症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有的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或寒热往来。
阳证以发热为特点,这是邪气盛,邪气盛则实。
阴证以不发热为特点,而突出了恶寒这个症状,且多见自利、呕吐。
有的表现为恶寒、倦怠、恶心、呕吐、自利而渴有的表现为恶寒、消渴、呕吐等。
阴证以无热恶寒为主要特征,常伴见下利呕吐,这是精气夺,精气夺则虚。
二、对温病的认识:1.概念: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
《伤寒论》第六条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2.温病的分类: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温病,湿热温病。
按发病类型分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
3.辩证:以三焦辩证和卫气营血辩证为主4.温病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温病的病因:“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后世伏气温病病因学说的最早理论依据。
试论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 百病始生》日:“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 独伤 证 比 比皆是 。仲 景特 别 强调 一 些禁 汗 的病证 ,如 85
人 。卒 然逢疾风 暴雨 而不病 者 ,盖 无 虚 ,故邪 不能 独 条 “咽 喉 干燥 者 ,不 可 发 汗 ”,以及 亡 血 家 、淋 家 、衄
伤人。”说明正气 的强弱是人体发病与否 的关键 ,在 家 、疮 家等均 不 可发 汗 ,指 出这 些 证 素本 阴津亏损 所
8
维普资讯
第 14卷第 2期
Vol_14 No.2
中 医 药 导 报
Guiding Journal of TCM
2008年 2月
February.2008
致 ,不 能用汗法 治疗 。从 方 剂 的组 成 方 面 来 看 同样 3 伤 寒与温 病 的联 系
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 ,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 ,二者毫 看 ,伤寒理论认为正气的不同导致疾病不同的传变。
无 瓜葛 。如何 正确 认 识 二 者 的关 系 ,对 完善 中 医外 如《伤寒论》149条柴胡证 ,同属误下,变证却不 同,
感病 学 ,对继 承和发扬 祖 国医学 ,都 有着 重要 的现实 一 是 虽误下 ,正 气 尚能抗 邪 外 出 ,柴 胡 证 仍在 ,小 柴
也体 现出重正 气 思 想 。如 麻 黄 汤 中用 甘 草 ;大青 龙
伤寒 和温病尽 管 在诸 多方 面认 识 不 同 ,但是 两
汤 中伍 甘草 、大 枣 ;桂 枝 汤 中桂 枝 和芍 药 配伍 、生 姜 者 并不是 对立 的 ,二 者 的联 系也 是 千 丝万 缕 的 。从
和大枣 的配伍 ;白虎 汤 中伍 甘 草 、粳 米 ;白虎 汤 中加 历史 渊源 来看 ,二者 的基本 理 论基 础是 以脏 腑 、经 络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一、温病和温病学的概念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
还有某些急性热病,如中暑等,虽非感染性疾病,但因其具有温病的特征,也属于温病的范畴。
温病学就是专门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发展变化规律及辨证施治的一门学科,它对多种急性热病的辨证施治,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温病的特点温病虽然包括多种证候,其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概括起来可分为四个方面。
1. 因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而发病温病是外感性疾病,其病种虽多,但总起来说,病因不外温热邪气或湿热邪气两类。
2. 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温病是外感热性病,具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
概括起来说,温热病主要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特点;湿热病多表现为身热不扬、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常、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病势缠绵难愈等特点。
3.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温病与内伤杂病不同,其发病多与季节密切相关。
如:春季气候温暖,易发生温热病,而雨湿季节则往往多发湿热病。
因为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又有“时令病”之称。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气候特点及自然环境不同,因而对某些温病的发生有直接影响。
如:湿热病多发于江南水乡,而西北高原干旱地区则较少。
4. 大多具有传染性温病是外感时令之邪为患,邪气自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一人受病之后,可以通过呼吸或接触,再由口鼻传染他人。
某些温病,如温疫等,甚至可以造成大面积流行。
三、温病与伤寒的关系温病与伤寒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性病。
因其性质不同,所以临床证候和治疗原则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因其均属外感病范畴,所以二者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所谓“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性病的统称,其中也包括了温病,如《素问·热论篇》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种说法,是把所有外感热性病皆划入伤寒的范畴,其“伤寒”一词,即指广义伤寒。
伤寒与温病
伤寒与温病伤寒学派以《内经》、《难经》为源头,《伤寒论》、《金匮要略》为根本经典,医圣张仲景为创始人诞生于东汉,在温病学派没有形成之前,至少在金元四大家以前,是没有伤寒学派这个名称的,因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医家都是以《伤寒论》为根本经典,这一时期的中医学体系可称为古典中医学,所以彭子益著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也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后世医家所称的经方派。
温病学派形成后,产生了寒温之争,所以才产生了伤寒学派这一名词。
伤寒是阳被寒伤,阴不能化阳,阳郁不升而生湿,土湿则百病丛生,故有百病皆因土湿之说。
以土湿不能制水,则肾水必寒,寒水泛滥则必侮土而克火,火被水灭,土为水侮,且土湿水寒,则木气不能生发,不能生火而燥土,则火土俱败,火不能生土,则先天肾阳不能温后天脾胃,百病由是而作。
水寒土湿,木气必郁,则土为木贼,于是肝脾不升,而肺胃必不降矣,升降失常,百病于是而作也。
古人说风为百病之长,肝为五脏之贼,无他,以木克土耳,而木之所以克土者,以土湿木郁也。
故《伤寒论》必重中土之扶持,甘草之用比比皆是。
足太阴脾以湿土而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而化气,湿为本气,燥为化气,化气不敌本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且人之生理,阴邪易滋而阳气易衰,除阳明病外,一切内外杂病莫非土湿故也。
故伤寒之大略,以扶阳培土为要,扶持先天之火(火神派即以此立足),培育后天脾胃之土也。
前贤医家陈修园总结《伤寒论》的主要精要是“保胃气,存津液”,这一论点可以说只能概括阳明病的主要特点,不能代表整个《伤寒论》。
伤寒之阳明病,纯是土燥,病位则在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为主,此以肺胃不降,肺金不敛,心火不潜,热燥伤津,故有白虎承气麻仁蜜煎导诸证,清金润燥、攻下导通之法也。
所涉及脏腑经络少,病情也少,方剂也不多。
温病学派以《叶香岩外感温热病》为基础,《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辩》为标志,由叶香岩、薛立白、吴鞠通等多位医家共同努力而形成于清代,所以温病学是个很年轻的学派。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摘要:《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是书渊源于《内经》、《难经》。
仲景自序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
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
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
本文主要浅谈笔者对二者区别和联系的认识。
关键词:伤寒论、伤寒、温病、关系正文:《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医著。
而温病学的发展是在《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证治基础上建立的。
《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及其治疗外感病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以及扶正祛邪、治未病等治疗思想,对温病学治法理论及治疗方法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深远。
1.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伤寒与温病发生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混淆了伤寒广义与狭义的含义。
《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这里把所有的外感热病都归于伤寒,属广义伤寒,温病也不例外。
《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这里把伤寒分为五类,五类中又有伤寒。
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湿温、热病、温病都属其中。
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与湿温、热病、温病并列。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很明确地提出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可见仲景所论伤寒也是广义伤寒。
由此得出,广义伤寒包括温病,二者是隶属关系,狭义伤寒则不同于温病,二者是并列关系。
2.伤寒与温病的联系伤寒和温病尽管在诸多方面认识不同,但是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二者的联系也是千丝万缕的。
从历史渊源来看,二者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均源于《内经》和《难经》,所以是同源异流。
从温病的发展和形成可以看出,伤寒是温病发展的基础,正如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其凡例第一条所说:“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forum.php?mod=viewthread&ti d=50881楼发表于2007-7-1 01:5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看帖| 打印李致重等/香港清代以来,随著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医界围绕著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
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
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
20世纪70年代国内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
对於伤寒和温病的关系,下面讲三点看法。
一、关於“古方今病”金元时期,刘河间针对热病初起不可纯用辛温解表之法,不宜投麻、桂辛温大热之剂,设立了双解散、凉膈散等表里双解之剂。
据此他提出了“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之说。
这个说法,成为后世“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治疗上必须严格区别”的理论依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 病变了吗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是以亿年为单位来计的,从《内经》、《伤寒论》到现在也不过两千年左右。
这对於人类的遗传、变异来说,是很有限的一瞬间。
在这期间,尽管人类疾病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就外感温热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病理机制以及人的体质因素来说,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变。
这里,从中医外感病的学术发展来说。
《素问.热论篇》里提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这里的伤寒,就是全部的外感热病,与《伤寒论》所讨论的完全是一回事。
《素问.热论》六经辨证的内容虽然与《伤寒论》不尽一致,这是学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不是理论原则的差异。
应当看到,就温热病来说,在《内经》时期已经有明确的论述了。
再看《难经》。
温病学: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伤寒学派认为:阳明病证即温病,经证⽤⽩虎汤,腑证⽤承⽓汤。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伤寒在因、机、证、治有很⼤区别,⼆者是外感热性病两⼤类型。
《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但“详于寒,略于温”,表寒、⾥虚寒证治多,⽽表热、阴伤证治少。
《伤寒论》中⾟温解表治温病表证,则助热伤阴,发⽣变证。
⽽且《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明清以前,伤寒义⼴⽽温病义狭,两者是⾪属关系;
明清时代,温病范围扩⼤,伤寒为狭,两者并列关系。
考试⼤站整理
2.温病与狭义伤寒区别
相同点: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表⼊⾥、由浅⼊深、由实致虚。
联系点: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分证,都⽤⽩虎、承⽓,但温病扩⼤了承⽓范围。
温病滋阴法也是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来,如三甲复脉汤、⼤定风珠。
不同点:
温病 伤寒
病因 温邪,主要从⼝⿐⽽⼊ 寒邪,主要从⽪⽑⽽⼊
分类 新感、伏⽓ 新感
辨证 四分辨证,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
病机 易伤津耗液——亡阴,动风、动⾎、窍闭、痉厥 易伤阳——亡阳,浮肿、畏寒
诊断 脉、证、⾆、齿 重脉证略⾆
⽅法 斑疹、⽩
初起 ⾟凉 ⾟温
治疗 下不厌早,下郁热 下不嫌迟,下燥结
后期 滋阴潜阳 回阳救逆 。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伤寒温病仲景治法伤寒论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伤寒温病仲景治法伤寒论《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徐小丽LittleLily1632190699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的温病学说问世,标志着温病学派的体系形成。
温病学派形成之前,基本上延用仲景《伤寒论》体系的法则治疗温病。
温病学派形成之后,在温病的治疗上,提出了一个有争论的原则问题,即仲景伤寒是否包括温病?温病与伤寒的治法各不相同,如叶天士主张伤寒治法大异,吴鞠通说:“若真能识得伤寒,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以用;若真能识得温病,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而用仲景伤寒治疗温病的医家,则持论相反,认为仲景伤寒是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
伤寒治疗法则,可以用于治疗温病,如陆九芝等认为,“温热之病,本来于伤寒之中,而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之外”。
陆渊雷认为,“近世医家,辄谓伤寒与温热相对,乃误也”。
说明在临床实践中对温病治疗的学术争鸣上,存在两大派别。
一、《伤寒论》治疗温病的分析: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素问·热论》和《难经·五十八难》所论的伤寒,均指广义伤寒,包括湿温、热病、温病在内。
仲景《伤寒论》,是继承《内经》、《难经》关于伤寒的含义而写成的。
因此,仲景《伤寒论》是指广义伤寒而言,仲景在太阳篇中将表证分为三类,分别论述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其本身也说明了《伤寒论》为广义伤寒。
既然仲景伤寒包括温病,那么如何运用伤寒治疗温病?根据陆九芝、曹颖甫、张锡纯等许多医家和临床实践和经验体会,大体上可概括如下:太阳病,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发热口渴、脉浮等,里热轻者用葛根连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里热偏重者,用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
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脉弦等,用小柴胡汤;兼阳明里结者,用大胡柴汤阳明病。
阳明实热内盛,证见大热、大渴、大出汗、脉洪大者,用白虎汤;兼伤气伤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胸中郁热者用栀子豉汤;热结肠中,证见便闭不通,或腹满胀痛或神昏谵语,或抽风痉厥者,酌用三承气汤。
浅析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温病能不能跳出伤寒的圈子?
浅析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温病能不能跳出伤寒的圈子?《内经·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伤寒二字,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涵义。
广义的是包括所有的热病在内,狭义的是五种伤寒中之一。
对于《伤寒论》中所论的伤寒,究竟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在中医界过去和现在,一直存在着这两种不同的争论。
有的认为:《伤寒论》只是为治伤寒而设,这个伤寒,是狭义的,并不包括温病。
张仲景可能还有《温病论》,但是已经散佚了,或者说仲景只长于治伤寒,而短于治温病;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伤寒论》的伤寒,是广义的,是包括温病在内的,能治伤寒就能治温病,“后人不能出其藩篱”。
这两派的争论,相持不下,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伤寒论》究竟是否包括了温病?能不能治温病?这个问题,应当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从《伤寒论》的内容来看,确实是包括了温病在内的各种不同的热病。
但由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总结,实践经验还不能说十分丰富,理论水平也不够十分完善。
如果用现代眼光来看待的话,对于治疗伤寒方面,是比较完善了,而对于治疗温病方面,不可否认,是不够的。
但也只能说是“不够”而已,而不能说不包括温病。
譬如从方剂来看,桂枝二越婢一汤就是一张辛凉解表的方剂;温病学中的化斑汤,就是《伤寒论》中白虎汤的加味;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救逆汤,都是从炙甘草汤方衍化而来;增液承气汤,就是调胃承气汤去甘草加生地、元参、麦冬;坎离既济汤,就是黄连阿胶汤加生地、甘草;椒梅汤来源于乌梅丸;凉膈散来源于栀子豉汤。
至于治则方面,举例说,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云:“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这实际来源于《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和猪苓汤等。
因为芍药甘草汤是养津以救阴,桂枝加附子汤是止汗以救阴,而猪苓汤是利小便以退热。
这都足以说明,温病不但在方剂方面,就是理论方面,也都与《伤寒论》一脉相承。
伤寒和温病区别
伤寒和温病区别
伤寒和温病的共同点,均为外感热病。
伤寒和温病的不同点,归纳综合如下:
病因学:
伤寒主要感受寒邪、风邪。
温病主要感受温热和湿热病邪。
病机学:
伤寒始于足太阳经,寒邪由肌肤毛孔而入,按六经传变,伤寒易伤阳。
温病始于手太阴经,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温病易耗阴。
症状学:
伤寒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尿清长,脉浮紧,舌质淡,舌苔薄白。
温病临床表现为发热重,微恶寒或者不恶寒,心烦,口渴,有汗或者无汗,尿微黄,脉数,舌尖赤,苔薄黄。
两者早期鉴别要点,根据本人临床经验有三:咽喉部充血、扁桃体炎症;舌尖赤;尿微黄者为温病。
咽喉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舌质淡,尿清长者为伤寒。
可供临床参考。
治疗学:
伤寒汗不厌早,下不嫌迟,重在误下,伤寒下法必须待表症全无,一下即可,不可常用,伤寒晚期多亡阳,用回阳救逆法,伤寒有救逆汤。
治疗步步护其阳。
温病汗不嫌迟,下不厌早,重在误汗,温病下法不必待表症全无,兼里症即可用下法,直至病退方止,温病易陷心包,有芳香开窍之法,温病有开窍三宝;耗津伤阴有滋阴生津保液法。
治疗时时护其阴。
总之,要“认证无差”,吴鞠通云:“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叶天士云:“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伤寒和温病属性不同,治疗迥然有别。
中医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要点
中医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要点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其中的伤寒和温病被认为是医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经典之作。
伤寒和温病都是极其严重的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因此有时可能会混淆两者。
这篇文章将介绍中医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要点。
一、伤寒和温病的定义伤寒和温病都是传染性疾病,是由中医学的开山之祖张仲景所叙述的疾病。
伤寒是由外邪入侵人体引起的疾病,具有高热、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温病是由内因外因多种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具有热毒壅盛、虚实夹杂、气血失调等症状。
二、伤寒和温病的症状伤寒和温病具有许多相同的症状,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伤寒的症状包括高热、恶寒、头痛、口苦、口干、口舌生疮等;温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渴、身体虚弱、腹泻、热病等。
虽然两种疾病有许多相同的症状,但伤寒的症状主要是寒邪所致,而温病的症状则主要是热邪所致。
三、伤寒和温病的诊断方法1、脉象伤寒和温病的脉象有时很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
伤寒的脉象具有比较明显的寒邪脉象,如细弱、沉滑等;温病的脉象则比较强有力,如弦钢、迟缓等。
2、舌苔伤寒和温病的舌苔也有一些区别。
伤寒的舌苔为白苔或黄苔;温病的舌苔则为黄燥、腻滑或者是部分剥落的岛状舌苔。
3、病程伤寒和温病的病程也有所不同。
伤寒病程较短,常在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痊愈;温病的病程较长,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治疗才能够痊愈。
四、伤寒和温病的治疗方法伤寒和温病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伤寒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风透表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而温病则需要透骨通脉、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
总体来说,伤寒和温病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鉴别和治疗。
医生需要对伤寒和温病的病程、症状、舌苔、脉象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以确保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
同时,人们也应该注意日常保健,加强身体免疫能力,预防伤寒和温病的发生。
温病与伤寒的联系
论温病与伤寒的联系与区别摘要:《温病学》和《伤寒论》作为中医医学四大经典之二,不仅在学术思想上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更是在临床辩证用药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
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
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
关键词:伤寒、温病、联系、区别正文: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不同,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在《黄帝内经》虽然也提到了温病,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这两篇都指出了冬天感受寒邪,春天必然要发生温病,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这两篇里都没讲,但是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这就给后世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200多年,是经过无数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步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
相反,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比较早,自东汉末年《伤寒论》成书,伤寒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比较深入。
《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医著。
而温病学的发展是在《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证治基础上建立的。
但温病从始至终都不能等同于伤寒,二者的病因、病机、治法上虽有相交之处,但伤寒并不能涵括温病。
一、温病与伤寒的联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一条是太阳病辨证的总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二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一条讲的是太阳中风的具体症状;第三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一条讲的是太阳伤寒的具体症状;第六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一条讲的太阳温病的具体症状。
论伤寒与温病的内在联系
论伤寒与温病的内在联系
伤寒与温病都是中医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1. 发病原因:伤寒和温病都可以由外邪入侵人体而引起。
伤寒多由风寒外邪入侵导致,而温病则是由于暑热外邪入侵所致。
2. 发病过程:伤寒和温病在发病过程上也有相似之处。
伤寒初起症状多为发热、恶寒、头痛等,随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汗出或不出、脉浮等。
温病初起则多表现为高热、烦渴、口渴等,随后热势继续升高,出现口渴不欲饮、尿少、舌红等症状。
3. 病机变化:伤寒和温病都会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病机的变化。
伤寒会引起阳明经的疾病,进而导致津液亏损、胃肠功能紊乱等。
温病则会导致脾胃受损、气血亏虚等。
4. 治疗方法:伤寒和温病的治疗方法也有相似之处。
两者都需根据病情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既有清热解毒的药物,也有调和气血的药物。
同时,伤寒和温病的治疗也都强调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伤寒与温病在发病原因、发病过程、病机变化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内在联系,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因此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四、温病与伤寒
四、温病与伤寒温病与伤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面分两方面讲解。
第一方面,先分析伤寒与温病的联系。
《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在这段话里“伤寒”这个词出现了两次,一是“伤寒有五”,一是“有伤寒”“伤寒有五”是指广义伤寒,它是外感病的统称,泛指所有外感病,既包括外感寒邪所致的伤寒病,也包括外感热邪所致的温病。
湿温、热病、温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五种伤寒里包括温病,因此可以说温病与广义伤寒是隶属关系,也就是说,温病包括在厂义伤寒里。
“有伤寒”这个伤.寒的范围很具体,是指太阳伤寒,所以它是狭义伤寒。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帮,这五个病种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是平等的,是平列关系。
所以说,温病与广义伤寒是隶属关系,与狭义伤寒是平列关系。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温病学说不能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就是因为忽略了温病与狭义伤寒的平列关系而过分地强调了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认为温病就包括在伤寒里,所以温病学说发展得非常缓慢。
第二方面,关于温病与伤寒的区别,应当首先从病因上进行分析。
伤寒的病因是寒邪;温病的病因是温热邪气。
邪气的性质不同,就决定了它们导致的病变以及一系列发展变化都不同。
《伤寒论》中讲到,寒邪侵袭入体,首先侵犯足太阳膀胱经,称为太阳伤寒证,因为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所以其病变是表寒证。
而温热邪气侵袭入体,首先侵犯肺系,也就是叶天士所说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对这句话要全面理解,叶天士所说的“首先犯肺,是指肺系,而不是单纯指肺脏。
中医学所说的“肺”不单纯是一个解剖脏器,而是一个整个的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肺脏,又包括手太阴肺经,还包括肺在体表的组织、器宫。
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肺脏主里,通过手太阴肺经与体表的组织——皮毛、器宫——鼻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就是“肺系”叶天士所说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指温热邪气第一步先从皮毛、鼻侵入入体,第二步再通过手太阴肺经进入肺脏。
谈温病与伤寒
谈温病与伤寒展开全文赵绍琴教授认为,从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温病和伤寒是混淆不清的。
《内经》中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论,是把温病从属于伤寒。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以六经为纲领的外感辨治体系的确立,后世医家沿用成习,不思创新,束缚了温病学的发展。
历代医家中不乏有识之士,对伤寒温病混同一论所造成的恶果痛心疾首,如宋代庞安时变严厉批评当时的医家对天行温病“一律作伤寒,行汗下”,以致“天下枉死者过半”,元代王履更从病机、治法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伤寒、温暑为病不同”。
直到明清之际,经过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一大批温病学家的不懈努力,最终确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辨治纲领的温病辨治体系,使温病全然脱离伤寒而自成体系。
时至今日,温病学已发展成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为战胜疾病,保障人类健康发挥着更大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人在临床中仍然将伤寒温病混同而治,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应有的疗效和优势,甚至给病人增加了痛苦。
因此强调分辨温病与伤寒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外感病是完全必要的。
再者,近时有专家学者提出伤寒与温病统一论,意欲把伤寒的六经辨证和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统一在一种辨证体系里,以发展为中医外感热病学。
这种愿望是无可非义的,却超越了现实情况。
当务之急是分而不是合,只有将伤寒温病分辨清楚,才能提高中医诊治外感热病的水平。
赵氏曾回忆本世纪20年代猩红热肆虐北京,作伤寒治者皆不免于死,足以证明分辨伤寒与温病的重要。
那么,分辨伤寒和温病的要点有哪些呢?赵绍琴教授认为:其一,病原不同。
伤寒所受为寒邪,温病所感为温邪,寒温各异其性,即吴鞠通所谓“伤寒之原,原于水;温病之原,原于火”,由此而决定了二者性质大异。
其二,感邪途径和初病邪客部位不同。
伤寒,寒邪自皮毛而入,首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故其病机为寒邪束表;温病,温邪自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金,肺合皮毛,卫之所出,故其病机为热郁肺卫。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刘颖恒;黎家恒;唐德荣【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03(009)003【摘要】《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这一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总页数】4页(P13-16)【作者】李致重;刘颖恒;黎家恒;唐德荣【作者单位】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相关文献】1.也论《伤寒论》厥阴病的实质及其与温病“热闭心包”的关系:兼与陈希民,马骏同 [J], 蒲正国2.浅论《伤寒论》厥阴病的实质及其与温病“热闭心包”的关系 [J], 陈希民;马骏3.关于《〈伤寒论〉求是》阳明病与温病关系的探讨 [J], 陈宁勇4.谈伤寒与温病和湿温的证治 [J], 李景良5.从伤寒与温病两大辨治体系的差异谈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辨治 [J], 王大伟;王飞雪;岳利峰;马克信;韩经丹;王一战;范吉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越婢汤属太阳温病代表方(上)
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而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此皆学 界共识,由此观 表 郁 轻 证 第 三 方“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汤 ”,为 何 表郁轻证需要以桂枝汤与越婢汤合方? 此处提示,太阳病 本证的第三种类型“太阳温病”,其代表方或当为越婢汤。 2 越婢汤与大青龙汤治表气郁与表水郁比较
大青龙汤除了治疗伤寒表实、表气郁滞的重证外,亦治 疗水气郁滞在表。在《金匮要略》十二篇 23 条: “病溢饮 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第 2 条又 说: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 之溢饮”,溢饮 即 是 水 湿 停 滞 肌 表,经 络 壅 塞 不 通,这 种 病 情亦可以用大青龙汤治疗,由于表气郁滞与水气郁滞在表, 病机基本一致,乃是由于在表的气机壅塞不通,只是前者无 水,后者有水的区别,因而只要使在表气机通畅,则能同时 解决溢饮之证。
由此再看越婢汤,其本义虽然是治疗水郁在表,可是参 大青龙汤的例证,则越婢汤亦能治疗气郁在表之证。越婢 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第 23 条: “风水恶风,一身悉 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第 1 条更 说“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可知由于水湿停 滞在表,表气郁滞严重,以致一身俱浮肿、骨节疼痛,这与大 青龙汤的病机基本相同,致使水气停滞轻重之别,越婢汤的 水气更重,因而见周身浮肿。以此角度推理,既然大青龙汤 能治疗表气郁引起的外寒内热,又可以治疗水气郁滞在表, 那么越婢汤既然能够治疗水气郁结在表重证,也应当能够 治疗表气郁滞严重的表里俱热。 3 越婢汤与大青龙汤方药配伍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forum.php?mod=viewthread&ti d=50881楼发表于2007-7-1 01:5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看帖| 打印李致重等/香港清代以来,随著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医界围绕著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
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
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
20世纪70年代国内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
对於伤寒和温病的关系,下面讲三点看法。
一、关於“古方今病”金元时期,刘河间针对热病初起不可纯用辛温解表之法,不宜投麻、桂辛温大热之剂,设立了双解散、凉膈散等表里双解之剂。
据此他提出了“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之说。
这个说法,成为后世“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治疗上必须严格区别”的理论依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 病变了吗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是以亿年为单位来计的,从《内经》、《伤寒论》到现在也不过两千年左右。
这对於人类的遗传、变异来说,是很有限的一瞬间。
在这期间,尽管人类疾病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就外感温热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病理机制以及人的体质因素来说,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变。
这里,从中医外感病的学术发展来说。
《素问.热论篇》里提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这里的伤寒,就是全部的外感热病,与《伤寒论》所讨论的完全是一回事。
《素问.热论》六经辨证的内容虽然与《伤寒论》不尽一致,这是学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不是理论原则的差异。
应当看到,就温热病来说,在《内经》时期已经有明确的论述了。
再看《难经》。
《难经》上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这五个方面指的是广义的伤寒。
五者之中伤寒,相当於《伤寒论.太阳病篇》相对於中风的伤寒,称之为狭义的伤寒。
而五者中的湿温、热病和温病,恰恰是温病学所讨论的问题。
可见《难经》时期对温病也有全面的认识了。
张仲景有没有讨论今天我们所讲的温病呢?第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讲:“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十年里,他的家族里死於伤寒的竟达一百四、五十人。
如果这些人患的都是太阳表证的狭义伤寒——像今天习惯说的伤风、感冒那样,会造成这麼惨痛的结果吗?可以说,张氏宗族中一百四、五十人死於的伤寒,肯定是包括温病在内的广义伤寒。
第二,在《伤寒论.太阳病篇》的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并且还提到其治疗禁忌:“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时瘈瘲。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里讲的太阳温病和风温,指的就是温热病。
第三,《伤寒论》110-119条专门讨论了火逆。
第119条说:“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所谓的“焦骨伤筋”,骨属肾,筋属肝,即指伤其肝肾,伤其精血之意。
这是温病进入营分和血分时,才会有的情况。
据此也足以表明,张仲景那时候遇到过大量的以温热为主的外感病。
第四,《伤寒论》在少阳病篇所讲的用小柴胡汤证,其主要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内郁,这同样是温病学气分证范畴的一种表现。
而且从二阳合病的“葛根汤”证到阳明经热的“白虎汤”证,再到腑实已成的“三承气汤”证,都是温热病。
后面少阴病篇的少阴热证,厥阴病篇的热厥证,也同样是温热病。
特别是《伤寒论》阳明病篇的“三急下”和少阴病篇的“三急下”,都用大承气一个方来急下存阴——急下在於泻热,热泻自可存阴,这一点是温热病危重阶段中医治疗的至上原则。
另外,《伤寒论》最后在劳复篇用的竹叶石膏汤,也广泛的见於温病学著作中。
第五,《金匮》的痉湿暍篇中,暍病实际上就是中暑,即暑天得的热病。
痉病中“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拘急,必断齘齿,用大承气汤”一条,讲的就是热盛动火的证治。
所以,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说明,温病学讲的温热病,从古到今,并没有变。
2. 方不宜吗这里我们不妨把《伤寒论》和温病学做一个比较。
第一,从《伤寒论》来看:《太阳病篇》的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越婢汤、葛根汤,其实都是温病卫分证时的常用方。
尤其是大青龙汤和麻杏石甘汤,是典型的辛凉解表之方。
同刘河间的双解散相比,其组方法度完全一致。
第二,《伤寒论》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是针对里有温热或者湿热而设的。
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的原理,为后世治疗湿热郁於中焦时而普遍遵循。
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里,对半夏泻心汤的应用及加减化裁,更别有心得。
第三,《伤寒论》太阳篇治疗下焦蓄血的抵挡汤、桃仁承气汤,是温病学在血分证时“凉血散血”的代表方。
第四,《伤寒论》阳明病篇的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三承气汤”,少阴病篇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也为温病学中的常用方。
第五,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把辛凉解表的方划分为轻剂、平剂、重剂三类。
从吴鞠通把桑菊饮、银翘散和白虎汤放在‘辛凉“这一相同的层面来看,可联想到比辛凉重剂白虎汤为轻者,在《伤寒论》里则当推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之类了。
第六,更足以说明的是,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直接或在加减基础上间接用《伤寒论》方的,占全部用方的一半以上。
综上所述,“古方今病不相能也”这句话,我看不成立。
二、古今相争之由长期以来“古今”相争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1. 狭义、广义之伤寒相混明王安道曾经提到过“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
”同时他也提出“温病不得混於伤寒”。
但是他在这里所说的“不得混”,其实只是指不可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疗温热病初期这样一个见解而已。
所以他显然拘泥於此,误把狭义的伤寒当做广义的伤寒来看待了。
同样的观点在宋代和金元时期,包括朱弘这样的大医家也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
按照《难经》“伤寒有五”的说法,五者中的中风、伤寒,是指狭义伤寒,即太阳病初期的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
把《难经》里狭义的伤寒和整个温热病对立起来,当然是不恰当的;而把狭义的伤寒错位为《伤寒论》的主旨,就更不恰当了。
上面提到的《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张仲景并没有用麻黄汤、桂枝汤来治疗。
而且《伤寒论》太阳病篇的火逆病,张仲景明确指出是民间用温针或者用火灸的方法逼人出汗而造成热盛阴伤的一种危象。
尽管《伤寒论》对火逆病没有提出治疗的好方法,但是火逆病绝不是张仲景误用桂枝汤或麻黄汤造成的。
所以,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的概念,切不可相混淆。
2. 《伤寒论》治疗方法之局限性对於温热病的治疗,《伤寒论》在具体用方用药上,的确有其局限性。
这里举三个例子。
第一,《伤寒论》第六条提到的风温,张仲景没有提出治疗方药,而且他在火逆病中也未见治法。
如果不是因为时代迁延、几经编次而使《伤寒论》有失原貌的话,这或可说明张仲景时代在温热病的选方用药上,确实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根据《伤寒论》阳明篇的明示,张仲景在腑实证情况下使用三承气汤,是非常小心的。
特别是大承气汤,必须达到痞、满、燥、实、坚五实俱全时才可用。
而且在究竟该用小承气汤还是该用大承气汤,他不厌其详地提醒人们要看热潮不潮,小便利不利,矢气转不转,能食不能食等。
但是,当病情发展到阳明病第212条的“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畅而不安,微喘直视”这热极而神昏痉厥时,张仲景还用大承气汤,这是为甚麼?尤其是212条之后提出了阳明的“三急下”,病至少阴热证的垂危阶段之时,又提出一个“三急下”,这又是为甚麼呢?。
如果说,阳明病相当於温病的气分的话,那麼从212条出现神昏的时候,病已开始进入营分。
往后的阳明“三急下”,少阴”三急下“,实际上就全然是温病的营分和血分了。
而张仲景为甚麼在气分、营分、血分三个不同的病程阶段、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病理机制的情况下都用一个大承气汤呢?同样一个大承气汤,《金匮要略》里治疗痉病抽风用,《伤寒论》厥阴病的热厥也用。
这个谜,一千八百年来,历代注家虽各执一词,但是皆未能言中真谛。
第三,叶天士在《外感温热论》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话:“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其中,“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一句的意思是:病在气分,处於正盛邪实的极期阶段,邪热嚣张,势必耗竭津液;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令邪热进一步消灼营阴,病则进入了营分。
而“透热转气”是说,病到营分之后,只要气分的邪热得以尽快清解,不再消灼营阴,病也就不再内陷而向愈。
叶天士用的这个“犹”字特别传神,他画龙点睛地提醒人们,病至营分时,切切不可忽视清解气分邪热这一关键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