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学习记忆: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
卢思道及其代表作《从军行》。
《从军行》的艺术特点。
杨素及其《出塞》诗。
重点难点: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代文学仍然呈现和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学习记忆:贞观诗坛的主掌者,为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贞观诗风的新变:由刚健质朴趋向表现技巧的贵族化和宫廷化。
为应制咏物而编的类书《北堂书抄》、《文思博要》、《艺文类聚》。
上官仪与上官体。
上官体的创新和局限。
重点难点:上官体在唐诗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健康开朗,雍容典雅,为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
“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
第三节杜审言与沈、宋学习记忆:馆阁体。
杜审言及文章四友。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宋之问和沈佺期。
重点难点:律诗体式的定型,五言律的定型及其推导连类作用:由五律推导出七律格式。
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和沈佺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学习记忆:陈子昂的生平。
陈子昂的复古倾向及其诗歌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陈子昂诗歌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
陈子昂的诗歌情调及其《感遇》(三十六)和《登幽州台歌》。
重点难点: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学习记忆:张若虚及“吴中四士”。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刘希夷及其七言代表作《代悲白头翁》。
第二章盛唐诗歌学习记忆: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学习记忆:王维的生平。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及《山居秋暝》。
重点难点: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归隐诗的空静之美。
《辋川集》二十首。
学习记忆:孟浩然的生平。
孟浩然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
我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隋唐五代文学起源于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之一,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在这一时期,我国文学不仅在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2. 隋唐五代文学以诗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诗歌尤为突出,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的“诗之盛世”。
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诗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 唐诗:唐诗是指唐代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诗以其雄浑、豪放、清丽的风格,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仙:诗仙是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和价值的诗人,其作品被后人奉为经典,影响深远。
代表诗仙的人物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3. 诗魂:诗魂是指诗人在创作时所表现出的灵魂和情感,是诗歌作品的灵魂所在。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诗魂常常被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天赋和情感世界。
4.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形式表现感情、抒发思想的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隋唐五代时期,散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范畴。
5. 骈文:骈文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散文体裁,是汉语散文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严谨、格调优美、语言富丽,常用于叙事、议论等文体。
6. 题咏:题咏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指以诗、赋、散文等形式来歌颂、赞美某个主题或对象。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题咏成为了诗歌创作的常见形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
7. 韵律:韵律是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艺术手法,是通过音韵结构的安排和运用,造成诗歌的音韵美感。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韵律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元素,为诗歌的表现和传达增添了魅力。
8. 词牌:词牌是我国古代词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古代词曲创作的重要途径和规范。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词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古代词曲创作的基础。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
二、分期情况: 唐诗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初、盛 、中、晚
三、初唐诗歌 诗歌的准备期 (一) 内容的革新 以“初唐四杰”、 陈子昂为代表。
1.初唐四杰指: 初唐四位锐意改革的青年人 在内容上突破宫体诗的范围
2、陈子昂: 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为唐诗的 健康发展指明道路 理论:《修竹篇序》恢复汉魏风骨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节
隋代文学
一、隋代的历史特征 (一)时代背景 :统治时间短暂,一些政治 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二)文学特征:以继承为主,齐梁宫体诗 二、文学成就 文人大多模仿前朝的写作,尤以诗歌表现明显
第二节
一、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 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唐代时代背景
具体表现:经济的强大(开元盛世)
(二)边塞诗派 体现爱国主义 具有盛唐浪漫主义诗风 多用七言 1、亲至边塞的诗人 岑参 高适 2、未至边塞的诗人 王昌龄、李欣、王之涣
(三)李白 生平 思想 作品:古体诗 近体诗 影响
(四)杜甫 生平 思想 作品:古体 近体 影响
五、中唐诗歌 诗歌的中兴期
(一)感伤诗派 大历十才子 (二)元白诗派 提倡新乐府 重写实 尚通俗 (三)韩孟诗派 提倡不平则鸣 以文为诗 追求怪异之美
三、词兴盛的表现 (一)后蜀 花间词人 《花间集》温庭筠 、韦庄等 (二)南唐词人 李煜
政治的开明(广纳意见 科举延续等) 文化的发达(与国体表现: 唐诗成为标志性文学 散文创作发生改变 小说发展为唐传奇
第三节 唐代诗歌
一、基本情况:唐诗成为“一代之文学”(王国 《宋元戏曲考》中提出)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 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具体表现: 数量上看 质量上看
《大学语文》第4编 隋唐五代文学
诗歌的繁荣
二、盛唐诗歌(713—765)
充满蓬勃向上精神的浪漫主义诗风是这一时期诗坛的主流。其中以高适、岑参为 主,并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一个重要流派。他们 的诗作表达了将士们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边塞艰苦的乐观精神,描绘了雄奇壮 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战士们怀土思家的情绪,为唐诗增加了无限新鲜壮丽的光彩。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深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其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诗境优美,风格恬淡,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 法,艺术上很有成就。山水诗派继承并发展了晋宋以来的田园、山水诗,使其内容和 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诗歌的繁荣
二、盛唐诗歌(713—765)
标志着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是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有“神仙”之誉。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尊称为“诗圣”。他们的创作不仅是唐代诗歌的高峰,也是 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李白的诗歌抒写拯物济世的抱负,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 反映民众的苦难,蔑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期精 神风貌的一面镜子。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 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 成其特有的放浪纵恣的艺术风格。
兵[来7]势凭凶陵猛:,仗如势风侵雨凌交。加杂。风雨:喻敌骑进攻如 狂风挟战雨士而在至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 们[依8]然腓逍(遥一自作在衰的)在:营指帐枯中萎观。赏隋美虞人世的基歌《舞陇!头
吟》深:秋“季穷节求塞,草塞腓外,沙塞漠外上胡草尘木飞枯”萎。;日落时分,
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贼[寇1]。燕歌行:乐府旧题。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
别[给2]予汉他家们:丰唐厚人的诗赏中赐经。常借汉说唐。此指唐朝。 烟[尘3]:军非队代常擂指赐击战颜金争色鼓。:,超浩过浩平荡常荡的开厚出赐山礼海遇关。外,旌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绪 论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二章 盛唐诗歌第三章 李白第四章 杜甫第五章 中唐诗歌绪 论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二百七十余年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
但隋朝只维持了不到30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
隋代文学属于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向高度繁荣的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即帝位,建立唐朝。
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
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隋 唐 五代十国 宋581 618 907 960第一节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诗的繁荣第二节 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第三节 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第四节 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歌第一节 隋代文学隋(581——618)立国37年,诗歌成就不高。
隋代文学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
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第二节 初唐诗坛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仪贞观时期,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
唐太宗是贞观文学的领袖。
贞观诗风主要受南朝文学的影响,逐步走向宫廷化。
上官仪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
他的五言诗,“绮错婉媚”,讲究对仗,追求诗歌的声辞之美,体物图貌,笔法精细,时人谓之“上官体”。
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但其内容仍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所以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即四杰来承担。
第四编 隋代五代文学
第四编隋代五代文学(公元581——978年)主讲:赵松元概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公元589年,灭了南方的陈。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
•唐王朝从公元618年高祖李渊即位长安,到公元907年哀帝为朱全忠所废,共计280余年。
•唐代280多年的历史可以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相继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短暂的王朝。
与此同时,多数在南方,个别在北方,还先后建立了十个割据小国,即吴(都扬州)、南唐(都金陵)、吴越(都杭州)、楚(都潭州)、南汉(都广州)、闽(都福州)、前蜀(都成都)、后蜀(都成都)、荆南(都江陵)、北汉(都太原)。
这就是历史上所谓五代十国。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979年宋灭北汉,又统一中国。
第一节唐代文学的繁荣及其原因•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全面繁荣的时期。
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战国以来所未曾有过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
•散文:古文运动创立了一种精粹凝练、畅达明朗的新型“古文”,创造出许多如传记、游记、杂说等新型的品种。
(骈文成就亦极高)•小说:唐传奇在大程度上突破了六朝志怪的格局,标志着中国小说已进入成熟的阶段。
•变文:它首先产生于佛寺,逐渐扩展到民间,是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先驱,代表着文学的新的方向。
•词:从民间到文人,从萌芽到成熟,为宋词极盛准备了基础。
•闻一多:“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闻一多说唐诗》)可以说,唐代文学的繁荣是以诗歌的极高成就为其标志的,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唐诗的发展和繁荣(一)唐诗繁荣的主要标志•1、从数量上看,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现存唐诗情况,据清人《全唐诗》及今人陈尚君《全唐诗补编》,计有作者3600余人,诗55000余首。
•唐代是诗歌艺术天才成批涌现的时代,除李杜之外,诗歌大家有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韦应物、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人。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古代文学课件
附三:唐人咏蝉三绝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清华人语)(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 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尽,风多响 易沉。”(患难人语) 李商隐《蝉》:“本是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牢骚人语)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 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4、刘希夷(651—679):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惜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不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成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2、文学主张(《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 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此序成为唐 代诗歌革新的基本纲领,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 立了正确的方向。(复古革新)
3、文学创作
(1)《感遇》三十八首——“始扫艳丽 之旧习,而趋于雅正劲练”(郑振铎) (2)《登幽州台歌》——“得风气之先 的伟大孤独感”(李泽厚) 《楚辞· 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 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 不闻。”诗意、诗格、诗语皆脱胎于此 。
5、贺知章(659—744):《咏柳》、《回 乡偶书》二首。 6、张九龄(678—740):“首创清雅一派” (明 • 胡应麟 )《感遇》十二首为其代表作,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二句犹为传诵。
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第一节隋代文学隋代存在的时间很短(581~618),在文学上没有什么建树。
隋代文人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⑴北齐、北周的旧臣,如卢思道、杨素等。
⑵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北方:雄浑刚健;南方:清丽绮靡)。
在文帝时期,两种诗风并存。
到了隋炀帝时期,文学就明显偏向更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了。
隋炀帝所作的诗歌中,也有一些清丽之作,‚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意象配臵巧妙,画面简单而富有情趣。
)第二节唐代文学概述从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来看,古希腊艺术(古希腊神话、悲剧、荷马史诗等)代表着奴隶制社会艺术文化的颠峰;十九世纪的西欧(法: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英:狄更斯、雪莱、拜伦)和俄国(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文学发展的高潮;唐代文学无疑代表着封建制社会文学发展的顶点。
一、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文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体现在:1、数量上:清代《全唐诗》收唐诗人2000多家,诗歌48900多首。
这比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歌总和还多两三倍。
2、体制的完备:⑴诗歌方面,古体诗: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五言、七言律、绝,我国汉魏以后古典诗歌的主要体裁此时已经应有尽有。
⑵散文方面,除了沿袭旧的骈文传统之外,又有大量散体文章出现。
⑶文言文小说也在此时成熟起来,出现唐传奇。
⑷词也从中唐开始出现,到晚唐五代进入发展阶段。
3、题材广泛,内容深厚:唐代文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他们笔下的内容也互不相同。
从山川风貌到边塞战争,婚姻恋爱到朋友交往,现实斗争到政治集团的腐败等等无所不有反映。
唐代文学反映生活之广泛,挖掘社会矛盾之深刻,表现人民感情愿望之真切,都大大超过了以往历代的文学作品。
二、繁荣的原因1、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
(使得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与强烈的进取精神,反映到文学中便使文学充满了一种昂扬的情调。
)2、思想统治的相对宽松。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四部分隋唐五代文学绪论唐代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
早期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中世纪文学的第一阶段;后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时期的第二阶段。
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隋文帝于文帝九年(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270多年的南北分裂政局。
但是隋朝持续了不到30年,被农民起义推翻。
隋代文学属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向盛唐文学的过渡时期。
公元618年,李渊统治长安,建立了唐朝。
唐朝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政治和军事王朝,一个繁荣的文化和经济王朝。
公元907年,朱权忠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废除唐爱帝,建立后梁,进入五代十国。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诗的繁荣1.唐代的实力和“天可汗”120多年的实际存在,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中外文化的交流,胡汉文化的交融,统治者华夷一家的政策,造成开放的风气,对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南北文化的融合,每一种都很短,结合了两种优势。
南方的“文化”装饰着北方的“品质”,北方的“品质”补充了南方的“文化”。
它温柔而完美。
4.科举制的推行,刺激了文人的功名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一大批寒门士子进入仕途,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和关山塞漠,促进了文学的新发展。
5.唐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兼容心理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
历史、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1.唐朝的学者在成为官员之前大多有游历经历。
他们游历名山大川、通都大邑、关山大漠,发现新体验,拓展文学主题,丰富文学表现领域,推动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发展。
2.唐代士人入仕的途径很多,除科举外,入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对于诗的创作和词的产生以及小说的发展,都有影响。
【ch04】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文学
01 隋代文学作品精选
【选文导读】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 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 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其是王绩 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 完整的五言律诗。全诗语言自然流畅,风格 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 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01 隋代文学作品精选
02 唐代文学
(三)唐传奇
第一,唐传奇开始了古代小说利用艺术虚构塑造人物形象的阶段,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人 物进行艺术概括,创造出具有典型特征的艺术形象,使人物成为真实生动的个体生命, 《李娃传》中的李娃就是这样被塑造出来的。
第二,唐传奇也开始了古代小说对叙事艺术的自觉追求。唐代小说家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 段构思情节,或取材时事,纯粹写实(如《李娃传》);或把写实和虚幻境界糅合衔接 (如《长恨歌传》);或借助神话传说,创造人神人鬼人妖交通的故事(如《任氏传》); 或利用寓言,演绎某种抽象的观念情感(如《枕中记》);等等。
【选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 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 怅、孤寂的情怀。前两句写归隐后常游东皋, 以及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中间四句描写薄暮 中所见到的景色,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 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最后两句“相顾无 相识,长歌怀采薇”追怀古代隐士,突出自己 在现实中的孤独感。通过情—景—情的写法, 使诗的意思更加深化。
第三,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唐传奇开辟了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独立发展 的道路。唐传奇的艺术方法也为后代小说家所继承和发展,对形成古代小说的民族传统具 有重要意义。
第4章 隋唐五代文学 (上)(总)
二、高适、岑参和边塞诗派
正如山水田园诗的兴盛一样,盛唐边塞诗的大 量出现也有其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1)唐朝国力强盛,内地与边疆联系加强 2)广大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参与 3)对于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发展 盛唐边塞诗派重要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李颀、王之涣、崔颢、张渭等人。
高适:生家境贫寒,后官至剑南节度使、散骑常侍,封渤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上)
1、隋唐文学概况 2、隋朝文学和初唐文学 2、盛唐两大诗派 3、盛唐两大诗人:李白、杜甫
第一节 隋唐文学概论
一、隋朝文学概况 二、唐朝文学概况
一、隋朝文学概况
隋朝(581~618)是由分裂的南北朝向统一 的唐朝过渡的一个短暂朝代。它只存在了三 十七年,故从政权建设到文化的发展,都带 有比较明显的过渡性。 隋朝文学承接南朝文风,有意变革,出现了 一些融合北方刚健劲拔风格的诗歌,在诗歌 形式上也有近于初唐歌行、七律、七绝的作 品。
晚唐(860~907):衰微时期 ——夕阳余晖,诗风渐颓、转向幽深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皮日休等写实 讽刺诗派
2、散文的兴盛:“文起八代之衰”: 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和“古文”两大类。两者 互为消长、又相互交融。因中唐韩愈柳宗元领衔的 “古文运动”,古文代表了唐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3、唐代传奇: 中晚唐传奇极大丰富,因为是文人有意识地创作小 说,它的出现,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先驱人物,其诗歌对唐代五律的 形成也有一定的贡献,《野望》被称为第一首五言律。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 是聪颖早慧,少负才名,但因恃才傲物,多沉沦下僚, 遭遇不幸。他们是使唐诗面貌真正有明显改观的诗坛风 云人物。 1)改革诗风,从宫廷走向社会 。 卢、骆擅歌行 批“上 官体” 2)使五言律基本定型。 王、杨擅五律 五字一句,八句,两句一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 句句末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通常压平声韵。 3)高扬时代精神,开盛唐之音。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3、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有利于文 学风气的形成。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曰:“或问: ‘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 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与提倡,对当 时文学风气的形成,应该说起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
•4、唐代士人多样多彩的生活对于 文学的影响。
•漫游、读书山林、入幕与贬谪等生 活,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唐代文学 的内涵,也构成了唐文学多彩的情 思、格调。
•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 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 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 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 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
•楼送辛渐》)昌龄则引手画壁曰: “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 何寂寞,犹是子云居。”(《哭单 父梁九少府》)适则引手画壁曰: “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 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
•“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之不同。详而分之,贞观、永徽之 时,……此初唐之始制也,神龙以还, 洎开元初,……此初唐之渐盛也,开元, 天宝间,此盛唐之盛也,大历贞元 中,……此中唐之再盛也。下暨元和之 际,……此晚唐之变也。降而开成以 后,……此晚唐变态之极,而遗风余韵 犹有存者焉。”
•之涣即揶二子曰:“田舍奴,我岂 妄哉!”因大谐笑。诸伶诣问,语 其事,乃竞拜乞就筵席。三人从之, 饮醉竟日。
•唐宣宗《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居易名,造化天子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
•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 君一怆然。
•(二)唐代的散文
•清代嘉庆年间董诰等奉敕所编的 《全唐文》收有作者3035人,骈散 文共20025篇。
普通话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
2、革新主张:“初唐四杰”与陈都自觉革新齐梁 诗风,但是他高扬“复古”的旗帜,在对六朝绮靡 的猛烈批判中,其态度最坚决,作用和影响也最大。 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明确提出“风骨”、 “兴寄”的口号。以赞《咏孤桐篇》为名,推出自 己的诗美主张,他认为初唐以来的“采丽竞繁,寄 兴都绝”的局面是五百年“道蔽”的继续,追求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 美学效果,极力鼓倡经世致用的诗经传统,标举 “汉魏风骨”、“正始之音”,这对唐诗的健康发 展有其矫枉过正的作用。
骆宾王,约活40多岁。少负才名,曾随李敬 业讨武后,作《代李敬业讨檄天下文》其下 落有几种说法:A、李敬业败,被诛。《旧唐 书本传》;B、投江而死,张鷟《朝野佥载》; c、兵败后,不知所终。《新唐书本传》;D、 兵败,逃遁,后为僧,落灵隐寺。 四杰身后也很可怜,王骆两族被灭,杨卢无 子嗣。
“四杰”的特点与成就: 1、从创作个性看,相对而言,王、杨五律,卢骆 长歌行。四人的杰作大半是七言,代表作有《行路 难》(卢)、《长安古意》(卢)、《帝京篇》 (骆)等。 “四杰”也奠定了五律的基础,代表作《送杜少府 之任蜀川》(王)、《从军行》(杨)、《在狱咏 蝉》(骆)。
第三节 陈子昂——唐诗发展进程中 陈子昂 唐诗发展进程中 里程碑式的人物
1、陈子昂,字伯玉,四川射洪人。他生于富 有之家,至京师,用尽心思,以期引起社会 注意。其一生与武后政治相始终。其矛盾在 于,既迎合武周,上《大周革命颂》,又谴 责武后政治,屡屡上言。他既想在政治上有 所作为,又不被重用。曾随武攸宜功契丹, 上良策而遭降职,写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 藏用》组诗。后辞职归乡侍父亲。被县令段 简诬陷人狱而死,42岁。
1、唐诗 、
(1)数量众多 (2)艺术精湛 (3)体裁全面 (4)影响广泛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反对‚彩丽竞繁‛,内容空洞庸 俗的诗风,要求诗歌具有批判现 实的鲜明政治倾向性;讲究艺术 上刚健、质朴的特点,扫除‚彩 丽竞繁‛的齐梁之风。
3、陈子昂的诗歌创作
今存诗一百二十余首,其中《感遇》三十 八首、《蓟丘览古》七首和《登幽州台 歌》是实践其诗歌主张的代表作。 内容: 抒发个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以及理想不 得实现的慷慨不平 抨击时弊 特点: 多是五言古诗,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 》的比兴手法,风格雄浑而沉郁,含蓄 而深沉;语言刚健质朴,不假雕饰,颇 有汉魏之风。
陈子昂
2 、陈子昂的文学(诗歌) 革新及贡献 : 陈子昂是一位有着强 烈革新意识的诗人。对当时 风靡一时的浮艳诗风极为不 满。在《修竹篇序》中明确 阐释了自己的革新主张。
•《修竹篇序》:文章道弊五百 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 而有文献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 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 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主要受陶渊明的影响,诗风 冲淡自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则既得益于陶的平淡自然, 又继承了谢灵运的精工秀丽,并且有所发展。 二人同中有异:孟多行旅览胜,王多山林隐逸; 孟诗有景语,有情语,能借景抒情,王诗借景写心,情融 景中,富于含蓄隽永的韵味;孟诗疏淡,王诗明秀。
•
二、高适、岑参与边塞诗派
• • • •
• 2、初唐‚四杰‛ (1)‚四杰‛ 简介 《旧唐书〃文苑传〃杨炯传》:‚炯与王勃、 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 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生活在高宗、武后朝,才俊志雄而仕 途淹蹇,是他们身世的共同点。闻一多说他们 ‚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 四杰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 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 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范文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一、社会概况•封建社会中期。
这是由长期的南北分裂进入统一,达到空前强盛,最后又陷于大分裂的时期,也是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高度发展的时期。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崛起•士族制度•多元化•二、文学概况•1、诗歌•繁荣的表现:•第一,诗人队伍的扩大和主导力量的改变。
•第二,唐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的扩展。
•第三,艺术风格与流派的的多样化。
•第四,诗歌艺术形式的完善。
•繁荣的原因:•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政治开明和文化兼容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自由、宽松、活跃的政治思想环境;•南北文化交流增多,视野扩大;•唐代统治者的爱好和诗赋取士的制度;•士人在文坛的崛起给唐代文学带来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唐代诗歌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唐代,儒释道侠也对文学的发展有影响;•外来文化的影响;•诗歌本身发展规律的支配。
•唐代文化发达,音乐、舞蹈、书法等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
•初唐是指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福建省延和元年(618-712),唐诗开创期。
•盛唐指玄宗开元元年至代宗永泰元年(713-765),唐诗高峰繁荣期。
•中唐从代宗大历元年至穆宗长庆四年(766-824),安史乱后唐诗又一高峰。
•晚唐从敬宗宝历元年以后至唐末(825-907),为唐诗余响期。
•2、唐五代词•“花间派”温庭筠•李煜词•3、唐代散文•“古文运动”•4、传奇、变文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文学第一节隋代诗歌•两朝帝王,一不学无文,因机遇而成就统一大业;一好学能文,又因穷奢极欲而天下土崩。
•作家群体素质平庸。
一是北齐、北周旧臣,质实而不具文学才华;一是梁、陈旧臣,有文采但器局狭小。
北齐、北周旧臣: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由梁陈入隋的文士:江总、虞世基、王胄等隋代的文学思想隋代诗人•1、杨素(?-606)•以《出塞》二首为代表作•显示着隋诗向风骨、声律并重的初唐诗歌发展的趋势。
2、卢思道(535-586)代表作《从军行》采用“思妇——征夫”为内容的南朝歌行体,描写的重心转到了“征夫”身上,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情实感,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历来为人称道。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资料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581年北周重臣杨坚建隋。
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
618年,唐王朝建立。
907年,后梁建立,五代国号为梁唐晋汉周,至959年止。
注意以下唐代帝王(唐代帝王共22人):2. 太宗:626~6493. 高宗:649~6836. 武后:684~705 8. 玄宗:712~7569. 肃宗:756~762 10.代宗:762~77912.顺宗:805~805 13.宪宗:805~82016.文帝:826~840 17.武帝:840~84620.僖宗:873~888 22.哀帝:904~907元人杨士宏所著《唐音》对唐代之四分:初唐:高祖至睿宗;盛唐:玄宗至肃宗;中唐:代宗至文宗;晚唐:武宗至哀帝。
现代习惯上对唐代之四分:初唐:高祖~睿宗(618~712);盛唐:玄宗朝(712~755);中唐:肃宗~宪宗(756~820);晚唐:穆宗~哀帝(820~907)。
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一、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山水游赏神仙信仰二、唐代士人的幕府生活:藩镇与幕府幕府中的文人唱和三、隐逸与山林之风:禅宗的发展隐逸的双重意义四、士人的贬谪经历:贬谪之原因不同“诗穷而后工”第三节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一、三教并重与唐代思想主线佛教思想的发展呈现本土化倾向。
佛教在士人阶层的广泛影响。
儒佛之间的争端与融合。
官方对道教的重视与求仙之风。
二、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佛理对作家的影响。
佛教场所的文化意义。
三、道家思想与道教对文学的影响道家审美趣味的导向。
道教思想对文学题材的渗透。
第四节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隋唐五代主要的文学样式诗:以盛唐诗歌为高潮。
两个代表诗人两个代表诗派。
散文:以中唐韩柳古文为代表。
风格¡ª韩之奇柳之峻。
骈文:初唐、晚唐为突出。
传奇: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
变文与俗讲:讲唱文学的新局面。
词:由民间词发展到文人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寓理于景 寓理于情
月亮是描绘的对象,抒写离愁的依托, 并引发了对宇宙与人生思索。
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道:“浅浅 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 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 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 手。”
清末王闿运在《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中 评此诗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 《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3)传奇小说的兴起。 (4)词的产生与流行。
在西蜀和南唐得到繁荣。
第一节 隋与初唐诗歌
一、概况
1、“初唐四杰” :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P350
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在诗坛上起到解放诗歌的作用。 “长风一振,众萌自偃。” (杨炯《王勃集序》)
2、其他诗人
杜审言 宋之问 沈佺期 陈子昂 张若虚
[1] 落花、江水、落月: 烘托思归之愁情
[2]无可奈何中又有美好的憧憬。 月有情,余辉洒满树梢; 树有情,留得余辉满树梢。
(四)艺术特色
诗情、画意、哲理融于一炉
1、画面幽美 色泽柔和
2、柔情似水 淡愁如烟
伤感惆怅中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珍惜。
别离愁思中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李泽厚说,“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 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 涯路’的彷徨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 虽然叹息。总是轻盈”,“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 甜蜜的”。(《美的历程》) 。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批评“齐梁间 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主张恢复建安风骨,一扫六朝绮靡诗风。
二、作品欣赏
春江花月夜
(一)作者作品介绍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人,与贺知章、 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 闻一多称: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
[重点学习作品篇目]
《登幽州台歌》 《春江花月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经典朗读精美视频集锦
/content/11/06 26/11/6898315_129649945.shtml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581 年,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618 年,唐高祖 李渊建立唐朝( 618 ~ 907 )。
907年,朱温篡唐为梁,为五代( 907 ~ 960 )之始;约同一时期,出现十国 ( 902 ~ 979 )。
概说
1、隋代文学起过渡作用
呈现合而未融的过渡性质。 p343
写思妇对离人的思念。
[1]月色真诚地依恋着思妇, 表现思妇的愁情无法排遣。
[2]鱼雁:以传信为任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王僧孺《捣衣》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望蓟门》)。
3、唐代文学的繁荣
(1)唐诗繁荣
唐诗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 p343
“风骨” ——雄健有力的风格。。
“兴象” —— 富有韵味的意境。
(2)唐代古文运动是重大的文学改革浪潮。
韩愈、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
第三部分:“白云一片去悠悠” 至结 尾。
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种相思,两地离愁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1]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
(二)线索
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 (外在) 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抒写情思(内在)
(三)品赏内容
第一部分:开头八句
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渴望团聚。 “生” :活泼的生命。 寓情于景
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以下八句
景----人生----人生与宇宙的关系。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望相似” 生命短暂,而人类与明月共存,是绵延久长的, 对生命的热爱。
把酒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客观条件 国力的强大 中外文化的交融 士人的人生信仰 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态
(2)从文学发展自身来看 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 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塞下 曲》)。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 砚?”(岑参《银碛山西馆》)